香港电讯(06823)

搜索文档
香港电讯(0682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0 16:4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益增加1%至347.53亿港元,总收益(未计移动通信产品销售)增加2%至320.31亿港元[4][5] - EBITDA总计增加3%至137.43亿港元[4][5] - 经调整资金流增加3%至59.73亿港元[4][5]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至50.70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66.92港分[4] - 每股末期分派为45.88港分,全年总分派为78.80港分[4] - 2024年总收益为347.53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17] - 2024年EBITDA1总计为137.43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3%[17]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55.0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3%[17] - 2024年其他增益净额为1.31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超500%[17]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0.15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9%[17] - 2024年经调整资金流为59.73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3%[18] - 2024年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年度经调整资金流为78.80港仙[18] - 2024年收益为347.53亿港元,较2023年的343.3亿港元增长1.23%[63]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51.01亿港元,较2023年的50.12亿港元增长1.78%[6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66.92分,较2023年的65.89分增长1.56%[6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5.72亿港元,较2023年的46.52亿港元增长19.78%[6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059.28亿港元,较2023年的1026.75亿港元增长3.17%[6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08.85亿港元,较2023年的94.43亿港元增长15.27%[6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58.21亿港元,较2023年的201.29亿港元增长28.28%[6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513.47亿港元,较2023年的566.07亿港元下降9.29%[69]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96.45亿港元,较2023年的353.82亿港元增长12.05%[69] - 2024年权益总额为396.45亿港元,较2023年的353.82亿港元增长12.05%[69] - 2023 - 2024年,集团综合总收益从343.30亿港元增至347.53亿港元[80][81] - 2023 - 2024年,集团综合EBITDA从134.00亿港元增至137.43亿港元[80][81] - 2023年和2024年集团外来客户收益分别为343.3亿港元和347.53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分别为282.4亿港元和281.54亿港元,内地及中国其他地方分别为15.83亿港元和18.49亿港元[83] - 2023年和2024年客户合约的收益分别为342.41亿港元和346.71亿港元,其他来源的收益(租金收入)分别为0.89亿港元和0.82亿港元[84] - 2023年和2024年确认包括于年初合约负债结余的收益分别为14.1亿港元和14.5亿港元,未履行的固定价格长期合约交易价总额分别为199.53亿港元和225.06亿港元[86] - 2024年管理预期未履行固定价格长期合约交易价中53%和27%(2023年:54%和29%)将分别于报告期末后首年及第二年确认为收益,余下20%(2023年:17%)于后续期间确认[86] - 2023年和2024年所得税分别为4.96亿港元和9.14亿港元,其中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89] - 2023年和2024年已宣派及派付的股息分别为56.96亿港元和58.61亿港元,公司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34.78亿港元(2023年:33.69亿港元)[90] - 2023年和2024年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公司每股股份基本及摊薄后盈利分别为49.91亿港元和50.7亿港元[93]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营业账款净额为27.1亿港元(2023年:28.38亿港元),其中应收关连人士款项为1.52亿港元(2023年:1.04亿港元)[94] - 2023年应付营业账款为57.81亿港元,2024年为72.12亿港元[9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营业账款中应付关连人士款项为1.55亿港元,2023年为9600万港元[96] - 2023年管理费用收入为5.9万港元,2024年为6.1万港元[99] - 2023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9万港元,2024年为6.1万港元[99] - 2023年应收一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60.6万港元,2024年为66.7万港元[103] - 2023年应计款项及其他应付账款为5.5万港元,2024年为5.7万港元[103] - 2023年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55.1万港元,2024年为61万港元[103] 电讯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讯服务总收益为244.57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17] - 2024年电讯服务总收益为24.457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本地电讯服务收益增3%,国际电讯服务收益降3%[21] - 2024年电讯服务EBITDA总计为9.532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边际利润为39%[21] - 2024年本地数据服务收益为135.52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6%,带动本地电讯服务收益增加[21][22] - 2024年收费电视服务收益为23.20亿港元,本地电话服务收益减少10%至20.11亿港元[21] - 2024年12月底FTTH连接达104万条,较上一年净增加3.3万条或3%,2.5G服务用户数为12个月前的三倍[22] - 2024年本地电话服务收益下跌10%至20.11亿港元,固网线路总数从222.7万条减至211.4万条[28] - 2024年国际电讯服务收益为71.07亿港元,去年为72.97亿港元,Console Connect平台连接超1000个数据中心和200个云接入点[28] - 电讯服务业务EBITDA按年增长2%至95.32亿港元,EBITDA边际利润从38.8%扩大至39.0%[28] - 2023 - 2024年,电讯服务对外收益从228.67亿港元增至232.43亿港元[80][81] 流动通讯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5G客户基础增长25%至174.7万,推动移动通信服务收益提升5%[4][10] - 2024年流动通讯总收益为114.84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2%[17] - 2024年流动通讯用户较2023年增长1%,后付用户增1%,预付用户增1%[19] - 2024年流动通讯服务收益增长5%至87.62亿港元,产品销售收益为27.22亿港元,总收益增长2%至114.84亿港元[30] - 2024年漫游总收益按年增长37%,达到疫情前水平的98%,12月底5G客户基础达174.7万,按年增长25%[31] - 2024年12月期末后付客户ARPU上升1%至193港元,核心业务后付客户流失率维持在0.7%[32] - 2024年流动通讯服务EBITDA增加5%至53.06亿港元,EBITDA总计增加5%至53.11亿港元,整体EBITDA边际利润改善至46%[32] - 2023 - 2024年,流动通讯对外收益从106.21亿港元增至106.84亿港元[80][81] 企业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企业业务收益增长8%,2024年获超50亿港元新项目订单,增幅11%[4][8] - 企业业务内地市场2024年收益达10亿港元,增长37%[8] - 2024年企业业务本地数据收益增长8%,HKT Enterprise Solutions获新项目合约总值逾50亿港元,按年增长11%[24] - 公司中国内地企业业务2024年收益达10亿港元,按年增长37%[25]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2023年以来,医疗保健行业项目合约总值达15亿港元[7] - The Club已有超400万注册会员,会员年内消费增长4%[12] - 其他业务收益稳定在8.80亿港元,去年为8.82亿港元,The Club会员基础从385万扩大4%至401万,会员消费增加4%[33] - 2023 - 2024年,其他业务对外收益从8.42亿港元降至8.26亿港元[80][81] 成本与开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成本增加1%至177.10亿港元[35] - 营运成本节省5%至33亿港元,整体营运成本占收益比率从10.1%降至9.5%,折旧及摊销开支总计减少3%至55.05亿港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4%至87.95亿港元[36] - 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之EBITDA增加3%至137.38亿港元,边际利润提升至42.9%,EBITDA总计增加3%至137.43亿港元,边际利润增加至40%[38] - 融资成本净额由21.34亿港元增加5%至22.38亿港元,债务平均成本从4.05%升至4.23%[39] - 所得税开支为9.14亿港元,去年为4.96亿港元,实际税率从9.0%升至15.2%[40] - 包括资本化利息的资本开支为22.14亿港元,去年为22.73亿港元,资本开支占收益从6.6%降至6.4%,流动通讯业务资本开支减少5%,电讯服务资本开支减少4%[46] 债务与现金流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债务总额为417.23亿港元,去年为448.04亿港元,现金及短期存款合共为21.45亿港元,去年为17.09亿港元,债务总额对资产总值比率从40%改善至36%[43] - 2024年12月31日,全部远期及掉期合约均指定作为集团相关融资的现金流对冲[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149.36亿港元,但管理层认为集团有能力支付未来12个月内到期债务[75] 人员与公司治理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全球22个国家及城市聘用超13100名雇员,2023年为13600名,约63%雇员在香港工作[53] - 2024年度,集团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合订单位[5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及托管人 - 经理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0] - 2024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但未遵守第E.1.2条和第B.3.1条守则条文[61] - 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务年度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托管人-经理的合并财务报表已交付公司注册处,2024年的将适时交付[76] - 托管人-经理核数师对2023 - 2024年财务报表报告无保留意见[76] 业务运营相关数据 - 光纤入屋连接总数达104万条,占消费市场宽带客户基础的71%[4][10] - 2024年电话线路数量较2023年下降5%,商业电话线路降4%,住宅电话线路降6%[19] - 2024年宽带线路总数较2023年增长0.2%,零售宽带服务消费市场线路增0.2%,商业线路降2%[19] - 2024年The Club会员较2023年增长4%,拍住赏使用中账户增3%,DrGo已登记用户增4%[19] - Now OTT服务2024年订购用户增长15%,带动Now TV已安装收费电视用户基础从142.9万增至143.3万[26] 股息与分派相关数据 - 建议宣派2024年度末期分派,每个股份合订单位0.4588港元,中期分派已在2024年9月派付,每个股份合订单位0.3292港元[54] - 建议末期分派记录日期为2025年5月22日,过户登记册于2025年5月21 - 22日暂停办理过户手续[56] 股东大会相关数据 - 确定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有权出席2025年5月15日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记录日期为2025年5月9日[57] 重大交易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26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股份购买协议,交易总代价为8.70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交易完成[97]
香港电讯(0682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5 12:06
漫遊業務增長 - 香港電訊2024年上半年漫遊總收益按年增長55%,出境漫遊收益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5] - 香港電訊的個人出境漫遊收益超越疫情前水平,帶動漫遊總收益按年增長55%[9] - 個人出境漫遊收益於2024年上半年超越2019年疫情前水平,帶動漫遊總收益按年增長55%,佔流動通訊服務收益的11%[32] 5G業務發展 - 香港電訊5G客戶佔後付客戶基礎的比例達到46%[5] - 香港電訊的5G流動通訊客戶增至157.1萬,佔後付客戶基礎的46%[9] - 5G流動通訊用戶總數達到157.1萬,網絡已向5G Advanced演進[21] - 後付客戶人數按年淨增長5萬名,於2024年6月底達343.3萬名,5G客戶人數增加至157.1萬名,佔後付客戶總人數的46%[32] 技術創新與升級 - 香港電訊成為香港首家採納50G PON技術的電訊服務供應商[5] - 香港電訊提供全港最齊備的Wi-Fi 7路由器選擇,優化客戶在家中的8K串流影片、AI及虛擬實境體驗[5] - 香港電訊透過XGSPON技術提供2.5G、5G及10G上下載對稱速度[5] - 香港電訊推出50G PON服務,支援新一代應用如8K串流影片、虛擬實境及人工智能[9] - 香港電訊推出50G PON服務,並推出1O1O HOME服務,擴展至家居寬頻領域[29] 企業合作與市場擴展 - 香港電訊與六家亞太區電訊營運商合作推出全球首個跨境電訊獎賞計劃[7] - 香港電訊與多家亞太區電訊營運商攜手推出全球首個跨境獎賞計劃,刺激海外遊客在港消費[11] - 香港電訊協助內地企業擴展至東盟市場,並為跨地域視像手術提供低時延網絡支援[7] - 香港電訊宣佈與招商局資本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分擔未來資本開支並提升服務能力[9] 財務表現 - 香港電訊2024年上半年合約總值超過港幣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9] - 香港電訊2024年上半年總收益(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增加3%,EBITDA增長3%,經調整資金流增長3%[12] - 香港電訊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分派每個股份合訂單位港幣32.92分[12] - 2024年上半年總收益增加2%至港幣166.69億元,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的總收益增加3%至港幣156.83億元[21] - EBITDA總計增加3%至港幣61.68億元[21] - 經調整資金流增加3%至港幣24.95億元[21] - 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應佔溢利增加2%至港幣19.90億元[21] - 每個股份合訂單位基本盈利為港幣26.27分[21] - 每個股份合訂單位的中期分派為港幣32.92分[2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6,66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23] - 电讯服务收益为12,06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其中国际电讯服务收益增长7%至3,774百万港元[23]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为3,99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但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下降14%至986百万港元[23] - EBITDA总计为6,16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其中电讯服务EBITDA边际利润为36%[23] - 经调整资金流为2,49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24] - 资本开支为71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3.45亿港元,同比增长12.3%[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27.28亿港元,同比增长26.1%[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27.75亿港元,同比增长0.3%[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8亿港元,同比下降6.5%[50]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亿港元,同比下降18.8%[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支付上一年度的分派/股息为33.67亿港元[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筹集的借款为134.18亿港元,同比下降8.3%[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偿还借款及其他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161.93亿港元,同比下降6.9%[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为8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00万港元[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提股权益为6700万港元,同比下降4.3%[4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66.69亿港元,同比增长1.6%[57] - 电讯服务业务收益为120.63亿港元,同比增长3.2%[57] - 流动通讯业务收益为49.76亿港元,同比增长0.2%[57] - 其他业务收益为5.52亿港元,同比下降9.1%[5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61.68亿港元,同比增长2.6%[57] - 电讯服务业务EBITDA为42.96亿港元,同比增长1.8%[57] - 流动通讯业务EBITDA为23.02亿港元,同比增长4.9%[57] - 其他业务EBITDA为-4.3亿港元,同比亏损扩大6.4%[5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3.34亿港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1.56亿港元,同比下降22.4%[60] - 公司中期分派/股息为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每股普通股港币32.92分,较2023年的32.05分有所增加[62] - 公司2024年中期期间盈利为港币19.9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9.52亿元有所增长[63] - 公司应收营业账款净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28.38亿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港币25.43亿元[63] - 公司应付营业账款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57.81亿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港币57.33亿元[65] - 公司应付款项中,120日以上的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5.38亿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港币9.98亿元[65] - 公司应收营业账款中,120日以上的应收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港币4.27亿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港币2.74亿元[63]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和优先股数量均为75.797亿股,面值为每股港币0.0005元[66] - 公司根据支柱二规则评估补足税影响,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数据未显示本期税项风险[61] - 公司储备变动: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储备总额为34,934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305百万港元减少371百万港元[68] - 股份奖励计划:截至2024年6月30日,电讯盈科股份数目为4,873,361,股份合订单位数目为3,530,066[69][70] - 资本承担: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授权及订约购置物业、设备及器材的资本承担为1,444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2百万港元减少188百万港元[71] - 物业、设备及器材添置: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设备及器材的添置为11.0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34亿港元减少0.31亿港元[71] - 其他承担:截至2024年6月30日,购买电视内容播放权的承担为532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3百万港元减少301百万港元[72] - 或然负债:截至2024年6月30日,或然负债总额为851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29百万港元减少178百万港元[73] - 公司已收或應收電訊盈科一名主要股東的電訊服務費用、數據中心服務費用及客戶聯絡中心服務費用為8400萬港元,同比下降10.6%[74] - 公司已付或應付電訊盈科一名主要股東的電訊服務費用及數據中心服務費用為8200萬港元,同比增長2.5%[74] - 公司已收或應收合營公司的電訊服務費用、資訊科技開發及支援服務費用、客戶聯絡中心服務費用、熱線服務費用、顧問服務費用、利息收入及其他成本回撥為2400萬港元,同比下降4%[74] - 公司已付或應付合營公司的電訊服務費用、外判費用、租金費用及利息開支為1.42億港元,同比增長3.6%[74] - 公司已收或應收一家聯營公司的電訊服務費用、接駁服務費用、客戶聯絡中心服務費用、器材銷售、吸納客戶服務費用、顧問服務費用及其他成本回撥為900萬港元,同比下降25%[74] - 公司已收或應收電訊盈科的一家聯營公司的廣告費用及牌照費用為600萬港元,同比下降14.3%[74] - 公司已收或應收與本公司擁有同一名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股東的關連人士的電訊服務費用、數據中心服務費用、接駁服務費用、器材銷售、保險費用、保險代理服務費用、管理費用、旅行代理商服務費用、廣告費用及其他成本回撥為3.01億港元,同比下降6.8%[74] - 公司已付或應付與本公司擁有同一名股份合訂單位持有人╱股東的關連人士的保險費用及租金費用為6000萬港元,同比增長27.7%[74] - 公司已收或應收同系附屬公司的電訊服務費用、傳送服務費用、營銷及銷售服務費用、接駁服務費用、管理費用、器材銷售、內容供應費用、保險費用、旅行代理商服務費用、租金費用、軟件牌照及其他成本回撥為7.63億港元,同比下降52.8%[74] - 公司主要管理層報酬為2100萬港元,同比增長16.7%[75] - 第三层级分类为以公平价值计入损益账的金融资产的非上市工具在2024年6月30日无变动,公平价值变动为港币900万元[81] - 短期借款的公平价值在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3,900百万元,长期借款的公平价值为港币40,759百万元[83]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Apex Link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imited与独立第三方达成股份购买协议,总代价为8.70亿美元,涉及Passive Netco百分之四十的权益及港币3.44亿元的应收账款[84] - 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费收入在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30千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无显著变化[85] - 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的应收一家同系附属公司的款项在2024年6月30日为港币636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6千元有所增加[8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中期财务资料已获批准发布,并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一并参阅[9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核数师酬金为28,000港元[95] - 公司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任何应课税溢利,故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96]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无面值普通股数量在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均保持为1股[9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一家同系附属公司的管理费用为30,000港元[9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合订单位累计好仓中,李泽楷持有220,458,245单位,占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总数的2.91%[9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合订单位累计好仓中,许汉卿持有6,157,468单位,占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总数的0.08%[98]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合订单位累计好仓中,彭德雅持有58,820单位,占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总数的0.001%[98] - 李泽楷通过Chiltonlink、Eisner及Hopestar持有香港电讯信托与香港电讯有限公司的股份合订单位分别为20,227,614个、46,020,000个和1,408,350个[101]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控股持有的130,511,730个股份合订单位的权益[102]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拓展持有的22,290,551个股份合订单位的权益[102] - 李泽楷通过PCD、Eisner及Trade Champion Limited持有电讯盈科股份分别为342,475,956股、38,222,413股和154,592,765股[103]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控股持有的175,312,270股电讯盈科股份的权益[104]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拓展持有的1,753,529,954股电讯盈科股份的权益[104] - 香港电讯信托与公司终止了2021年至2031年购股权计划,并采纳了2024年至2034年购股权计划[105] - 2011年股份合订单位奖励计划将持续生效,直至所有未行使的奖励归属、失效或注销[10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根据2011年股份合订单位奖励计划共授出649,302个股份合订单位,其中已归属258,551个,未归属477,186个[107] - 2024年4月19日,公司以每股港币8.68元的价格授出5,749个股份合订单位,归属期为2024年4月19日至2025年4月19日[107] - 2024年5月30日,公司以每股港币9.20元的价格授出37,471个股份合订单位,归属期为2024年5月30日至2025年5月30日[107] - 公司根据香港电讯股份合订单位认购计划共授出1,520,091个股份合订单位,其中已归属985,605个,未归属1,878,226个[107] - 2024年4月19日,公司以每股港币8.68元的价格授出592,718个股份合订单位,归属期为2024年4月19日至2025年4月19日[107] - 2024年5月30日,公司以每股港币9.20元的价格授出105,069个股份合订单位,归属期为2024年5月30日至2025年5月30日[107] - 股份合订单位在紧接奖励授出日期之前的收市价为每股港币8.80元[108] - 股份合订单位在紧接奖励授出日期之前的收市价为每股港币9.21元[108] - 股份合订单位在紧接奖励归属日期之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港币8.84元[108] - 2024年股份合訂單位獎勵計劃中,董事許漢卿獲授1,143,747個股份合訂單位,公平價值為港幣8.72元[109] - 2024年1月1日,可供授出的股份合訂單位購股權數目為757,574,233個,獎勵數目為74,277,332個[111] - 2024年6月30日,可供授出的股份合訂單位購股權及獎勵數目為756,096,007個,服務提供者分項限額為37,898,711個[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授出1,394,653個股份合訂單位購股權及獎勵,佔已發行股份合訂單位的加權平均數約0.02%[111] - 電訊盈科持有3,979,780,681個股份合訂單位,佔已發行股份合訂單位總數的52.51%[112] - 2024年6月30日,股份合訂單位的收市價為港幣8.79元[1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未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股份合訂單位[114] - 公司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115] - 公司採納的《香港電訊守則》符合《上市規則》附錄C3《標準守則》的要求[116] - 公司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確保業務運作符合適用法律及法規[117] - 截至2024
香港电讯(0682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7-25 17:01
光纤网络与宽带服务 - 公司光纖入屋(FTTH)連接總數達到102.8萬條,佔2024年6月底消費市場寬頻線路的70%[1] - 公司推出涵蓋2.5G、5G到10G上下載速度對等的光纖計劃,並配合最新的Wi-Fi 7路由器[1] - 公司於2024年3月在香港率先推出50G PON服務,支援8K串流影片、虛擬實境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應用[1] - 香港電訊於2024年3月率先在香港推出50G PON服務,提升光纖網絡以支援新一代應用[34] - FTTH连接总数达到102.8万条,净增加4.2万条,增长4%,消费市场宽带线路为147.2万条,FTTH连接占70%[58] 流动通讯服务 - 公司流動通訊服務收益為39.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 - 公司流動通訊EBITDA總計為23.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 - 截至2024年6月底,5G流動通訊客戶增至157.1萬,佔後付客戶總數的46%[22] - 流動通訊用戶總數增至488.4萬名,其中後付用戶343.3萬名,預付用戶145.1萬名[28] - 5G流动通讯用户总数达到157.1万,网络向5G Advanced演进[45] - 流动通讯业务服务收益增长5%至港币39.90亿元,期末后付客户ARPU上升2%至港币192元[64][65] - 流動通訊業務後付客戶人數在 2024 年 6 月底達 343.3 萬名,5G 客戶人數增至 157.1 萬名,佔後付客戶總人數的 46%[88] - 流動通訊服務 EBITDA 增加 5% 至港幣 23.00 億元,邊際利潤提升至 57.6%,整體 EBITDA 邊際利潤從 44% 提高至 46%[89] 电讯服务收益 - 公司電訊服務總收益為120.6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2] - 本地数据服务收益(包括寬頻收益及本地數據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5%至港幣63.45億元[33] - 本地电讯服务收益增长2%至港币82.89亿元,其中本地数据服务收益增长5%至港币63.45亿元,占总收益的77%[58] - 国际电讯服务收益增长7%至港币37.74亿元,电讯服务总收益增长3%至港币120.63亿元[58]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收益为16,400百万港元,其中电讯服务收益为11,685百万港元,流动通讯收益为4,968百万港元[175] 企业业务与合约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合約總值超過港幣2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7%[10] - 企业业务本地数据收益增长7%,2024年上半年合约总值超过港币25亿元,增长27%[60] - 中国内地企业业务收益增长51%[84] 会员与客户增长 - 公司The Club會員人數從378萬名增長4%至394萬名[14] - The Club會員數目增加至近400萬名,主要受中國內地及澳門註冊用戶推動[25] - The Club会员人数达至近400万名[45] - 拍住赏账户数目增加至382万个,增长3%[67] 资本开支与投资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資本開支為11.03億港元,佔收益的6.6%[8] - 公司计划将实体网络扩展至香港的新发展区域如北部都会区,并可能扩展到大湾区[47] - 公司宣布与招商局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分担未来资本开支并提升服务[47] - 流动通讯业务资本开支减少5%,电讯服务资本开支稍降,主要用于支持企业需求[78] - 香港電訊將繼續投資於增強數碼實力和拓展 5G 網絡,並謹慎評估內部回報率、淨現值及回本期[100] 财务表现与收益 - 公司EBITDA總計增加3%至61.68億港元,整體EBITDA邊際利潤保持穩定於37%[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總收益(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增加3%,EBITDA增長3%,經調整資金流增長3%[25] - 总收益增加2%至166.69亿港元,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的总收益增加3%至156.83亿港元[45] - 经调整资金流增加3%至24.95亿港元[4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EBITDA为6,168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009百万港元有所增长[17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334百万港元,与2023年同期的2,333百万港元基本持平[176] - 2024年中期分派每股港幣32.92分,較2023年的32.05分有所增加[179] - 2024年基本及攤薄後盈利分別為1,990港幣百萬元和1,952港幣百萬元[182] 漫游与出境服务 - 個人出境漫遊收益超越疫情前水平,帶動漫遊總收益按年增長55%[22] - 个人出境漫游收益同比增长55%,漫游收益占流动通讯服务收益的11%[39] 收费电视与媒体服务 - 收费电视服务收益为港币11.80亿元,Now TV已安装收费电视用户数从142.8万增至143.0万,Now OTT客户基础增长13%[61] - 與ViuTV合作獨家轉播歐洲國家盃2024,超過350個據點訂購商業套餐,較2021年增加52%[36] - Now TV 在 2024 年 1 月推出更新版串流影片應用程式,提供即時啟動服務和個人化電視廣告服務,提升客戶轉化率和消費額[85] 健康科技平台 - 健康科技平台 DrGo 的註冊用戶數目在 2024 年 6 月底增長 6% 至 39.5 萬名,視像諮詢按年增長 12%[91] 成本与运营效率 - 營運成本節省 5% 至港幣 20.10 億元,整體營運成本佔收益比率改善至 12.1%[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不包括售出存货)为53.39亿港元,同比下降6.9%[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设备及器材折旧为5.12亿港元,同比下降11.6%[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68亿港元,同比增长4.0%[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6.64亿港元,同比增长4.1%[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吸纳客户成本摊销为6.00亿港元,同比下降3.2%[116] 债务与融资 - 融資成本淨額增加 18% 至港幣 10.92 億元,主要由於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上升,債務平均成本為 4.26%[95] - 香港電訊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債務總額為港幣 463.44 億元,債務總額對資產總值比率為 41%[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借款的融资成本为10.11亿港元,同比增长12.2%[11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长期借款为43,518百万港元,较上期的42,124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6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30百万港元,较上期的1,48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498百万港元,较上期的5,62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63]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售出存货成本为31.52亿港元,同比增长23.7%[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营业账款减值亏损为1.55亿港元,同比增长44.9%[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22个国家及城市聘用超过13,400名雇员,同比下降8.8%[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电讯信托与香港电讯有限公司的综合全面收益表显示,应占溢利为19.90亿港元,同比增长1.9%[128] - 2023年收益为16,400百万港元,2024年预计为16,669百万港元[139] - 2023年销售成本为8,279百万港元,2024年预计为8,491百万港元[139]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333百万港元,2024年预计为2,334百万港元[139] - 2023年本期溢利为1,954百万港元,2024年预计为1,992百万港元[139] - 2023年股份合订单位/本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757百万港元,2024年预计为1,923百万港元[140] - 2023年EBITDA为6,168百万港元,其中电讯服务贡献4,296百万港元,流动通讯贡献2,302百万港元[153] - 2023年对外收益为16,669百万港元,其中电讯服务贡献11,459百万港元,流动通讯贡献4,684百万港元[153] - 2023年客户合约的对外收益中,于某一时点确认的收益为3,378百万港元,按经过时间确认的收益为13,250百万港元[153] - 2023年租金收入为41百万港元[153] - 2023年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759百万港元,2024年预计为1,925百万港元[16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02,675百万港元,较上期的103,927百万港元略有下降[1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9,443百万港元,较上期的9,79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合约资产为511百万港元,较上期的521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62]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为1,070百万港元,较上期的1,03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63] - 香港利得稅按稅率百分之十六點五計算,與2023年持平[178] - 2024年應收營業賬款中,120日以上的逾期款項增加至998港幣百萬元,較2023年的538港幣百萬元顯著上升[184] - 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Apex Link Communications Holdings Limited與獨立第三方達成股份購買協議,總代價為8.70億美元[185] - 2024年管理費收入為30港幣百萬元,與2023年的29港幣百萬元基本持平[186] - 2024年香港利得稅為156港幣百萬元,較2023年的201港幣百萬元有所下降[199] - 公司維持明確的信貸政策,對高於某一金額的信貸進行個別評估[183]
香港电讯(0682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02 16:45
5G与宽带服务 - 公司5G客户在后付客户群中的渗透率扩大到41%[10] - 5G客戶達到近140萬名,佔後付客戶總數的41%[18] - 5G客户数量达到140万,增长32%[36] - 公司率先在全球應用5G的獨立(SA)結構和mmWave毫米波技術,直播國慶煙花匯演,服務逾43萬名觀眾[18] - 公司的10G宽带网络已覆盖超过240万住户[11] - 公司的2500M宽带服务备受欢迎[11] - 公司推出2500M寬頻服務,推動用戶人數增長及服務計劃費用增加港幣98元[19] - 網上行全港首推5000M家用光纖入屋寬頻服務[39] - 公司完成鋪設連接南丫島的專用光纖電纜,改善5G接收及寬頻速度[23] - 公司持续提升宽带服务传输速度,改进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及速度[71] 漫游与国际业务 - 公司个人出境漫游收益在2023年下半年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95%[9] - 個人出境漫遊收益於下半年已回復至疫情前的95%,並在12月超越疫情前水平[17] - 2023年漫遊總收益按年躍升176%[17]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收益录得32%的增长[10]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收益显著增长32%[28] 医疗健康与DrGo平台 - 公司的医疗健康平台DrGo的视像咨询次数与日俱增[9] - DrGo平台的视像咨询次数在2023年增加50%[28] - DrGo登记用户达到38.6万,增长10%[36] - 公司與公私營醫院簽訂16份合約,提升醫療系統的數碼應變能力[24] 智能家居与智慧生活 - 公司已為逾260個住宅項目預裝智能生活解決方案[16] - 公司推出1O1O HOME,将尊尚服务扩展至流动通讯、宽带、收费电视及智能家居的忠实客户[11] - 香港電訊推出智慧電話亭先導計劃[39]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共有十一名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四名非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整体策略、订立管理目标并监察管理层表现[79] - 公司董事会负责通过中期报告及年报中的财务报表,并考虑股息金额[80] - 公司董事会负责维持适当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80] - 公司董事会负责确保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的实施[80] - 公司董事会负责通过香港电讯信托及托管人-经理的财务报表[81] - 公司董事会负责向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作出分派[81] - 公司董事会负责确保托管人-经理履行其职责并妥善列账信託财产[81] - 公司董事会负责维持香港电讯信托的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81] - 公司董事会负责确保符合适用的规则及规例[81] - 董事会成员总数为12人,其中执行董事10人,非执行董事6人,独立非执行董事4人[86] - 2023年董事会会议平均出席率为100%,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合并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分别为95%、100%、100%和89%[87] - 执行董事李泽楷和许汉卿在2023年董事会会议中的出席率为4/4,合并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1[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信刚和Sunil Varma在2023年董事会、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合并周年大会的出席率均为4/4、4/4、1/1、1/1和1/1[88] - 公司董事会已建立机制确保获得独立观点,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私人会议[90] - 董事会每年进行自我评核,2023年整体表现令人满意[94] - 新委任的董事将接受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包括就任须知手册和法律职责简介[95] - 董事通过定期培训研讨会和与管理层的会议了解公司运营和管治政策[96]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成立了多个委员会,包括执行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以管理和监督公司运营[97][98][99][100][101][102][103][104][105]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负责制定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106][107][108][109] - 薪酬委员会在2023年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记录载于公司年报第23页[111]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8月2日委任唐永博为执行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99][109]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中国业务拓展委员会,负责监督内地业务的潜在商机及资金运用[105]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及政策[104]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风险管理、监控及合规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03]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财务及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的整体财务目标及政策[101]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营运委员会,负责管理公司的所有业务部门及运作[102]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2月23日将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04] - 公司2023年总员工性别多元化比例为女性43%,男性57%,高级员工性别多元化比例为女性31%,男性69%[115] - 公司董事会女性占比为36%,已超越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的长期目标[116]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由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18] - 提名委员会于2023年召开了一次会议,并建议董事会批准委任唐永博为非执行董事[121]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已确认其独立性[124] - 外聘核数师提供的服务包括审计、审计相关和获许可的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需经审计委员会特定审阅及批准[125] - 公司2023年度外聘核数师的审核、审核相关和获许可的非审核服务费用分别为港币1400万元、港币200万元及港币1100万元[126] - 审核委员会建议在2024年合并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2024财务年度的法定审核工作[127] - 审核委员会在2023年召开了四次会议,并审阅了多项报告和文件,包括年度业绩公告、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等[129][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通过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审核策略备忘录和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委聘函件草拟稿[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评估了2023年内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通过了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2023年年结前报告[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并通过了2023年度的审核及非审核服务,以及2024年度审核及非审核服务的年度预算[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草拟稿及常规,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草拟稿,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30]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草拟稿及年度业绩公告草拟稿,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32] - 香港電訊信託及託管人-經理的外聘核數師為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已確認其獨立性[138] - 2023年度外聘核數師提供的審核服務費用約為港幣6萬元[139]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建議重新委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負責2024財務年度的法定審核工作[140]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由三名成員組成,包括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一名非執行董事[141] - 2023年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召開了四次會議[142]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財務報表草擬稿[144]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審核策略備忘錄[144]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審閱並評估了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於2023年內的成效[144]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致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的2023年年結前報告[144] - 託管人-經理審核委員會審閱並建議通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報草擬稿及年度業績公告草擬稿[145]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已建立清晰的职责级别、汇报及上报程序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监控及合规委员会和集团内部审计处协助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持续检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152]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型进行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负责识别及管理风险,第二道防线提供政策及技术支持,第三道防线提供独立保证[154] - 集团风险管理及合规处负责监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审核委员会汇报重大风险及风险缓解措施[157] - 集团内部审计处采用以风险为本的审核方法,全年工作计划涵盖影响公司营运、业务及服务单位的主要风险[158] - 集团内部审计处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独立于管理层职能,职能上向审核委员会主席汇报,行政上向集团董事总经理及集团财务总裁汇报[159] - 公司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监控及合规委员会、集团风险管理及合规处及集团内部审计处的协助下,负责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及监察[160] - 公司采用《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指引》作为业务及营运风险管理的整体方针[161] - 公司已采纳多项政策及程序,以评估及提高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并要求执行管理层至少每年一次认证其有效性[166] - 公司已把其风险管理系统融入日常营运常规,持续检讨及评估可能影响经营目标的潜在风险状况[168] - 公司已对内部监控实施广泛的测试程序,并落实年度认证程序以评估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70] - 2023年,公司风险管理及合规处与营运单位、高级管理层及董事紧密合作,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增加培训环节及风险工作坊的数目[171] - 公司内部审计处审查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在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方面的有效性,着重信息技术及安全、资料隐私及保护、第三方管理及监管合规方面的监控[172]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确认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整体而言充足并具成效,包括在会计、财务汇报、风险管理及合规处和内部审计处职能等方面均有足够的资源、员工资历及经验[173]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对公司实施的内部风险监控框架维持满意,认为该框架能继续提供令业务保持灵活弹性的所需元素[174] - 公司外聘核数师亦会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是否充足及有效,并在适当情况下采纳其建议以加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175] - 公司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重点确保风险管理能力时刻保持稳健可靠,能及时有效识别、评核及减低风险[176] - 公司面临网络安全威胁,依赖稳固的资讯科技基建及营运环境支持,处理易受网络安全威胁的客户数据、个人资料及其他敏感商业数据[178] - 公司通过集团信息及网络安全评议会(GICSC)监察所有网络安全相关措施、投资及日常维护工作,保护核心基础设施[178] - 公司参加与政府机构及其他电讯公司合办的专案小组,对付香港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骗案,并落实来电语音警示,提醒客户提防可疑来电[178] - 公司确保在日常营运中严格遵守适用数据私隐法律及集团资讯科技保安政策,持续审查终端安全及网络保护[179] - 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的加强技术评估框架,确保在满足监管要求及科技风险方面进行有效治理及监督[180] - 公司已落实一系列措施,提升与风险管理及合规议题相关的持续培训,并修订集团政策及程序,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的披露及透明度[181] - 公司设立培训、绩效管理及嘉许计划,以挽留及鼓励员工,并协助员工发展[183] - 公司已采纳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及企业事故应变计划,确保任何重大企业事故能谨慎及即时获得处理[184] - 公司通过定期尽职调查及持续监察对服务供应商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分散供应链并与多家服务供应商合作[185] - 公司在2023年面临生成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通过发挥长处如实用功能、覆盖率、适时推出产品的能力等保持竞争力[186] - 公司已建立机制,每年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外聘核数师审阅及汇报所有现有持续关连交易[193] - 公司秘书张女士在2023年接受了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以更新其技能及知识[195] - 公司股东持有不少于5%已缴足股本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96] - 托管人可应持有不少于5%已发行及流通香港电讯信托单位的持有人要求召开单位登记持有人大会[197] - 公司及托管人鼓励与机构及零售投资者、财经及业界分析员进行双向沟通[200] - 公司向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寄发年报、中期报告及通函,详细资料可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查阅[200] 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益达到313.70亿港元,增长3%[37] - EBITDA总计达到134.00亿港元,增长3%[37] - 经调整资金流(AFF)达到57.98亿港元,增长3%[37] - 本地数据收益增长10%[37] 创新与科技 - 公司参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码港元」先导计划[11] - 香港電訊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數碼港元」先導計劃,推進零售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應用評估[39] - 公司通过合资公司SUN Mobile为大众提供经济实惠的流动语音及数据服务[4] - 公司推出Now皇牌娛樂組合,包括Now爆谷台、MOViE MOViE、Now華劇台、Now True和Now Sports Prime[18] - Now TV與beIN SPORTS合作,未來三季將以4K直播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39] - 香港電訊與西九文化區聯手呈獻「HKT西九音樂節」[39] - Smart Charge推出租借充電器方案「租住充」[39] - Club Travel宣佈與Agoda合作[39] - 香港電訊舉辦「共創明『Teen』」參觀活動[39] - 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2023年年報[39] 员工与培训 - 公司投资于人力资源,以改进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71] - 公司设立培训、绩效管理及嘉许计划,以挽留及鼓励员工,并协助员工发展[183] - 公司秘书张女士在2023年接受了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以更新其技能及知识[195]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于利用科技、媒体及电讯专业知识提高大众生活质素,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72] - 公司奉行诚信、尊重、合作、共融及关爱的文化[72] - 公司董事会以身作则,推广企业文化[72] - 公司董事会在2023年2月23日将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更名为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04] - 公司已落实一系列措施,提升与风险管理及合规议题相关的持续培训,并修订集团政策及程序,提升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的披露及透明度[181] 董事会成员与高管背景 - 唐先生曾任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具有丰富的管理及电讯行业从业经验[47] - 王女士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具有丰富的企业财务和投资管理经验[51][54] - Varma先生曾在非洲及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工作,为大型跨国公司及本地公司提供企业管治、财务管理等领域的意见[55] - 麦雅文先生曾出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职务,于2003年12月退休[57] - 张先生为英国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获颁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及学术棕榈司令勋章[49] - 王女士曾担任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及财务部副总经理[53] - Varma先生拥有逾40年工作经验,曾在Price Waterhouse Management Consultants及IBM Consulting Group工作[56] - 麦雅文先生于1946年生于印度,1967年加入汇丰集团设于孟买的办事处,历任该集团多个职位[58] - 张先生于2006年被任命为北京大学荣誉教授及于2007年9月被任命为清华大学荣誉教授[52] 其他 - 公司在南丫岛铺设光纤电缆,改善偏远地区网络[12] - 香港電訊光纖網絡接達南丫島[39] - 公司通过电讯、科技及辅助业务的创新及服务拓展,维持市场领导地位[71] - 香港电讯信托与公司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须遵守《上市规则》[73]
香港电讯(0682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2-22 16:47
收益与增长 - 总收益(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增加3%至港币313.70亿元,总收益增加1%至港币343.30亿元[2][8] - 流动通讯业务服务收益增长5%至港币83.48亿元,漫游总收益按年跃升176%[4] - 流动通讯产品销售由港币36.24亿元降至港币29.60亿元,流动通讯总收益微降至港币113.08亿元[5] - 企业业务本地数据收益增长10%,合约总值逾港币40亿元[6] - 电讯服务总收益增加1%至港币241.70亿元,EBITDA增长3%至港币93.71亿元[7] - 公司2023年全年总收益为34,33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4] - 本地电讯服务收益为16,87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而国际电讯服务收益为7,29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14]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为8,34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但流动通讯产品销售收益为2,96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8%[14] - 2023年本地数据服务收益增长6%至128.22亿港元,占本地电讯服务收益的76%[20][21] - 2023年电讯服务总收益增长1%至241.7亿港元,EBITDA增长3%至93.71亿港元,EBITDA边际利润上升至39%[20][33] - 2023年企业服务本地数据收益增长10%,反映市场对综合固网及流动通讯方案的需求加速增长[24] - 2023年中国内地企业业务收益增长32%,得益于香港电讯的专业知识和国际网络覆盖[27]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增长5%至83.48亿港元,主要受漫游收益复苏和5G服务采用率提升推动[34] - 2023年收益为343.3亿港元,同比增长0.6%[83] - 2023年公司总收益为343.3亿港元,较2022年的341.25亿港元增长0.6%[105] - 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为282.4亿港元,较2022年的281.2亿港元增长0.4%[107] - 2023年内地及中国其他地区收益为15.83亿港元,较2022年的12.31亿港元增长28.6%[107] 利润与EBITDA - 集团EBITDA总计增加3%至港币134.00亿元,边际利润提升至39%[9]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至港币49.91亿元,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港币65.89分[10] - 公司2023年EBITDA总计为13,40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其中电讯服务EBITDA为9,371百万港元,流动通讯EBITDA为5,060百万港元[14] - 流动通讯服务EBITDA增长5%至50.57亿港元,边际利润为61%[39] - 流动通讯EBITDA总计增长4%至50.60亿港元,整体EBITDA边际利润提升至45%[40] - EBITDA总计增长3%至134.00亿港元,整体EBITDA边际利润提升至39%[51] - 2023年EBITDA为134亿港元,较2022年的130.64亿港元增长2.6%[105]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5.08亿港元,较2022年的55.6亿港元下降0.9%[106]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50.12亿港元,同比增长1.9%[83] - 2023年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65.89分,同比增长1.8%[83] 成本与开支 - 2024年将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提升效率,进一步节省成本[12] - 公司2023年资本开支为2,13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吸纳客户成本及牌照费用为1,73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15]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7%至91.30亿港元,反映公司提高营运效益及推行成本优化措施[50] - 融资成本净额增加34%至21.34亿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大幅上升[52] - 2023年销售成本为174.54亿港元,同比增长2.1%[83]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1.34亿港元,同比增长34.3%[83] - 2023年公司售出存货成本为69.4亿港元,较2022年的65.09亿港元增长6.6%[111] - 2023年公司销售成本(不包括售出存货)为105.14亿港元,较2022年的105.85亿港元下降0.7%[111] - 2023年香港利得稅撥備為3.37億港元,較2022年的4.6億港元減少26.7%[112] 用户与市场 - 公司2023年电话线路总数为2,227千条,同比下降5%,其中住宅电话线路为1,079千条,同比下降8%[15] - 公司2023年流动通讯用户总数为4,764千名,与去年持平,其中后付用户为3,428千名,同比增长3%[15] - 公司2023年已安装收费电视用户为1,429千名,同比增长2%,The Club会员为3,847千名,同比增长4%[15] - 2023年FTTH连接超过100万条,较去年净增加3.8万条,增长4%,占消费市场宽带线路的68%[22] - 2023年收费电视服务收益为23.65亿港元,较去年下降,但Now TV安装用户数增加2%至142.9万户[28] - 2023年本地电话服务收益下降11%至22.29亿港元,固网线路总数减少至222.7万条[31] - 2023年国际电讯服务收益为72.97亿港元,较去年下降,主要由于话音批发业务边际利润微薄及一次性电缆收益减少[32] - 流动通讯后付客户人数净增长3%至342.8万名,5G客户人数增至139.9万名,占总后付客户人数的41%[35] - 期末后付客户ARPU上升2%至191港元,客户流失率稳定在0.8%[36] - The Club会员人数增长4%至385万名,推出新消闲产品及服务以加强生态圈[43] - 拍住赏账户数目增长4%至377万个,支持香港-泰国跨境零售支付服务[45] 财务与负债 - 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年度经调整资金流为港币76.49分,末期分派为港币44.44分[11] - 公司2023年经调整资金流为5,79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年度经调整资金流为76.49港币分[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所得税开支为港币4.96亿元,较去年的6.41亿元减少22.6%,实际税率为9.0%,较去年的11.5%下降2.5个百分点[5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份合订单位/本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至港币49.91亿元(2022年:港币49.01亿元)[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电讯的债务总额为港币448.04亿元,较2022年的441.79亿元增加1.4%,现金及短期存款为港币17.09亿元,较2022年的21.13亿元减少19.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电讯持有的银行信贷合共为港币348.12亿元,其中港币127.33亿元仍未提取[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包括资本化利息的资本开支为港币22.73亿元,较2022年的23.46亿元减少3.1%,占收益的6.6%(2022年:6.9%)[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调整资金流增加3%至港币57.98亿元(2022年:港币56.48亿元)[63] - 2023年其他全面亏损为3.6亿港元,同比增加129.3%[84]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6.52亿港元,同比下降2.3%[84]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2100万港元,同比增长16.7%[84]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動資產總額為1026.75億港元,較2022年的1000.35億港元增長2.6%[8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總額為94.43億港元,較2022年的111.60億港元下降15.4%[8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動負債總額為201.29億港元,較2022年的226.09億港元下降11%[8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非流動負債總額為566.07億港元,較2022年的521.57億港元增長8.5%[8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資產淨值為353.82億港元,較2022年的364.29億港元下降2.9%[8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106.86億港元,主要由於短期借款10.49億港元和合約負債14.50億港元[95]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未提取銀行信貸合共為127.33億港元,顯示公司具備支付未來12個月內到期債務的能力[95]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87.55亿港元,较2022年的958.99亿港元增长3%[107] - 2023年公司未履行的固定价格长期合约为199.53亿港元,较2022年的200.78亿港元下降0.6%[109] - 2023年公司确认包括于年初合约负债结余的收益为14.1亿港元,较2022年的15.13亿港元下降6.8%[109] - 2023年應收營業賬款淨額為28.38億港元,較2022年的32.54億港元減少12.8%[116] - 2023年應付營業賬款總額為57.81億港元,較2022年的55億港元增加5.1%[118] - 2023年應收關連人士款項為1.04億港元,較2022年的5,500萬港元增加89.1%[116] - 2023年應付關連人士款項為9,600萬港元,較2022年的3.25億港元減少70.5%[118] 股息与分派 - 托管人-经理董事会建议由香港电讯信托就股份合订单位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分派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港币44.44分[72] - 2023年中期股息為每股32.05港分,總額為24.29億港元,較2022年增加2.2%[113] - 2023年建議派付的末期股息為每股44.44港分,總額為33.69億港元,較2022年增加3%[114] 员工与组织 - 香港电讯于2023年12月31日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聘用超过13,600名雇员,较2022年的14,900名减少8.7%[71]
香港电讯(0682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7 16:38
业务表现与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表现稳健,出境漫遊收益6月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八成,上半年漫遊總收益按年增加166%[3][10] - 餐飲及旅遊業商業用戶收益按年增長17%[10] - 本地数据收益按年增长10%[12] - 内地数据业务收益按年增长21%[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增加3%至152.47亿港元,总收益增加2%至164亿港元[41][47]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按年跃升166%,5G服务上客量持续增加,客户基础接近120万人,占后付客户总数35%[42] - 流动通讯业务的服务收益增加5%至38.15亿港元,EBITDA增加3%至21.94亿港元[42][43] - 2023年6月,漫游用户数目及个人出境漫游收益超越疫情前水平,出境漫游收益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的80%[43][44] - 本地电讯服务分类收益增加2%至81.59亿港元,电讯服务总收益按年增加1%至116.85亿港元[44][46] - 电讯服务EBITDA总计增加3%至42.19亿港元,边际利润提升至36%[46] - 集团营运成本节省4%,带动EBITDA总计按年上升3%至60.09亿港元,边际利润由36%提升至37%[48]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2%至19.52亿港元,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25.77港分[41][49] - 经调整资金流增加2.2%至24.29亿港元,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经调整资金流为32.05港分[41][50]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总计60.0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3] - 经调整资金流为24.2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讯服务总收益116.8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7]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地数据服务收益60.5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57] - 2023年上半年本地电话服务收益下降11%至11.73亿港元,固网线路总数由240.5万条减至228.3万条[61] - 2023年上半年国际电讯服务收益为35.26亿港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6.28亿港元[62] - 电讯服务业务EBITDA按年增长3%至42.19亿港元,EBITDA边际利润升至36%[63] - 2023年上半年收费电视服务收益轻微增加至12.05亿港元,Now TV安装用户数增长4%至142.8万户[64] - 商业用户收费电视收益按年增长17%[65] - 2023年上半年流动通讯服务收益增长5%至38.15亿港元,产品销售下降11%至11.53亿港元[67] - 2023年6月期末后付客户ARPU上升1%至189元,后付客户流失率从0.9%改善至0.8%[67] - 2023年上半年漫遊总收益按年跃升166%,6月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的80%[68] - 2023年上半年流动通讯后付客户净增7.8万名,增长2%至338.3万名,5G客户增至119.4万名,占后付客户35%[6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增加2%至82.79亿港元[70] - 其他业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5%至5.9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5.67亿港元[71] - The Club会员人数从去年同期的363万名扩大4%至378万名,平台消闲生活消费较去年同期上升8%[71] - 拍住赏账户数目增加至371万个,较去年同期352万个增加5%,非消费券计划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9%[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EBITDA总计增加3%至60.09亿港元,去年为58.34亿港元,整体EBITDA边际利润提升至37%,去年为36%[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净额由去年的6.27亿港元增加48%至9.25亿港元,债务平均成本增加至3.77%,去年为2.16%[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3.79亿港元,去年为4.35亿港元,实际税率为16.2%,去年为18.5%[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合订单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2%至19.52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9.10亿港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包括资本化利息的资本开支为11.34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1.87亿港元,资本开支占收益的6.9%,2022年6月30日为7.3%[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资金流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77亿港元增加2.2%至24.29亿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64亿港元,较2022年的161.57亿港元有所增长[93] - 2023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954亿港元,高于2022年的1.912亿港元[93]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和摊薄每股盈利为25.77分,2022年为25.22分[93] - 2023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759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1.918亿港元[9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溢利为19.52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为17.57亿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股份合订单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34.861亿港元,较年初的36.369亿港元有所减少[10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7.6亿港元,较2022年的46.89亿港元略有增加[10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21.63亿港元,较2022年的24.02亿港元有所减少[10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净额为27.66亿港元,较2022年的31.18亿港元有所减少[10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1.69亿港元,较2022年的8.31亿港元大幅减少[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8.22亿港元,较年初的19.97亿港元略有减少[101] - 2023年上半年向附属公司的非控股股东宣派及支付的股息为700万港元[100] - 2023年上半年支付上一年度的分派╱股息为32.69亿港元[10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总收益为161.57亿港元[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EBITDA为58.34亿港元[1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总收益为164亿港元,EBITDA为60.09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3.33亿港元[122] - 2023年上半年业务分类EBITDA总额较2022年同期的58.34亿港元增长至60.09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3.47亿港元降至23.33亿港元[122] - 2023年上半年售出存货成本为25.47亿港元,较2022年的28.15亿港元有所下降;销售成本(不包括售出存货)为57.32亿港元,较2022年的53.19亿港元有所上升[123]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为2.01亿港元,海外税项为0.12亿港元,递延所得税变动为1.66亿港元,所得税总计3.79亿港元[123] - 2023年中期期间结束后宣派的中期分派╱股息为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本公司每股普通股32.05港仙,金额为24.29亿港元;2022年为31.36港仙,金额为23.77亿港元[125] - 2023年已宣派、于中期期间内批准及派付的上一财务年度的末期分派╱股息为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本公司每股普通股43.15港仙,金额为32.71亿港元;2022年为42.07港仙,金额为31.89亿港元[126] - 2023年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本公司每股股份基本及摊薄后盈利计算的盈利为19.52亿港元,2022年为19.10亿港元[126] - 2023年上半年应收电讯盈科主要股东电讯等服务费用94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6300万港元增长49.2%[138] - 2023年上半年应付电讯盈科主要股东电讯等服务费用80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6100万港元增长31.1%[138]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层报酬为18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1900万港元下降5.3%[138][140] 业务发展与服务情况 - 截至6月底,5G客户接近120万名,佔後付客戶群35%;7月底增至127萬名,相當於後付客戶群的38%[4][11] - 公司FTTH網絡覆蓋率達至98%[9] - 公司率先於香港推出5000M光纖入屋寬頻服務,客戶升級至2500M服務趨勢持續,獨有的上下載對稱速率帶動ARPU上升[4] - Now TV憑藉多元化精彩國際體育盛事及得獎娛樂節目,推動住宅及商業訂戶數目增長,還將獨家播放多類賽事及影視節目[6][9] - 公司完成建造連接南丫島的光纖電纜,還將光纖擴展至坪洲及長洲[5][11] - 旗下Tap & Go「拍住賞」連續三年支持消費券計劃,並擴大與The Club的合作[3] -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運用人工智能及雲端科技協助機構數碼轉型,拓展5G應用至不同行業[7] - 公司獲選為「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其中一員[8] - 1O1O的5G渗透率超45%[12] - 公司预计下半年手机销售上升[12] - 公司推出5000M光纖入屋宽频服务[12] - 公司加强推广2500M FTTH宽频服务带动ARPU上升[13] - 公司扩大数码转型服务组合[13] - 公司推出智慧电话亭先导计划[16] - 公司计划推出个人化补充品服务[19] - 合资公司Smart Charge为大屿山电动的士试验计划提供充电服务[20] 人员与管理层情况 - 许女士自1999年9月加入电讯盈科集团,24年间历任多个职位,曾于2018 - 2021年任盈大地产执行董事[24] - 李先生于2011年11月获亚洲有线与卫星电视广播协会颁发终身成就奖[24] - 彭德雅先生于1999 - 2011年为电讯盈科执行董事,现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非执行董事[28] - 钟楚义先生于2010 - 2011年为电讯盈科非执行董事,现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非执行董事[27] - 王芳女士于2021年12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非执行董事,为电讯盈科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28] - 唐永博先生于2023年8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非执行董事,出任电讯盈科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30] - 彭德雅先生毕业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为多会计公会资深会员[32] - 钟楚义先生于1983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取得法律学位[28] - 王芳女士为高级会计师,大学本科,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31] - 唐永博先生现任中国联通多个高级职位,还担任中国铁塔和中国通信服务非执行董事[32][33] - 张信刚83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Sunil VARMA79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独立非执行董事[35] - 麦雅文76岁,2014年5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独立非执行董事[37] - 黄惠君61岁,2015年5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独立非执行董事[38] - 张信刚曾于2000年10月至2011年11月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5] - Sunil VARMA拥有逾40年丰富工作经验[36] - 麦雅文自2004年2月起出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7] - 黄惠君自2012年3月起出任电讯盈科独立非执行董事[39] - 张信刚曾于1996年至2007年间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及大学讲座教授[35] - Sunil VARMA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及成本与管理会计师[36] 财务数据与指标情况 - 2023年6月底电话线路总数228.3万条,较去年同期减少5%[53] - 2023年6月底宽频线路总数164.2万条,较去年同期增长0.1%[53] - 2023年6月底流动通讯用户465.6万名,较去年同期减少3%[53] - 2023年6月底已安装收费电视用户142.8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4%[53] - 2023年6月底FTTH连接98.6万条,较去年净增加2.2万条,增长2%[59] - 2023年6月底34.5万名客户选用家居Wi - Fi方案,较去年上升2%[59] - 截至2023年6月30
香港电讯(0682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02 16:32
总收益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收益(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增加百分之三至152.47亿港元,总收益增加百分之二至164亿港元[7] 流动通讯业务 - 流动通讯业务的服务收益增长加快,增加百分之五至38.15亿港元,漫游收益逐步复苏,更多后付客户采用5G服务[4] - 2023年上半年,电讯服务收入为116.57亿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13] - 流动通讯服务收入为49.68亿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13] - 2023年上半年,后付客户人数净增加7.8万人,增长2%,达到338.3万人,5G客户人数增至119.4万人,占后付客户人数的35%[32] - 2023年6月30日,期末后付客户ARPU上升1%,达到189港元,后付客户流失率改善至0.8%[33] - 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为11.53亿港元,受市场气氛审慎和手机更换周期延长影响相对疲软[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流动通讯服务收入增长5%,达到38.15亿港元,主要受漫游收入逐步恢复和更多后付客户采用5G服务推动[31] - 流动通讯服务EBITDA增长4%,达到21.94亿港元,边际利润为58%,整体EBITDA边际利润从去年的43%提高至44%[35] 本地数据服务 - 本地数据收益录得百分之十的可观增长,个人、家庭及企业对高速可靠的宽带方案需求持续增加,更多客户采用光纤传输及家居Wi-Fi方案等增值服务[5] - 本地数据服务收入增长7%,达到60.55亿港元,推动本地电信服务收入增长2%至81.59亿港元[20] - 2500M FTTH服务推出后表现强劲,吸引现有客户升级,提高ARPU,有助于吸纳新客户[21] - 家居Wi-Fi方案的渗透率稳步上升,带动整体ARPU提升,客户数量增长[22] - 本地数据服务在企业领域取得10%的增长,反映对5G应用和智慧城市方案的需求增加[23] -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提供的传输服务受到认可,有信心中国内地和澳门的需求将加速增长[25] 电视服务 - 收费电视服务收入微增至12.05亿港元,Now TV持续增加安装收费电视用户数量[26] - Now TV通过提供世界级体育赛事和独家内容吸引不同家庭观众,带动住宅和商业订购增长[27] 其他业务 - 其他业务收入稳定增长5%,达到5.96亿港元,The Club会员人数扩大至378万名[36][37] - 拍住赏账户数增至371万个,消费券计划推动非消费券计划消费增长9%,推出Club Mini Shop提升忠诚度和购物体验[38] - 抵销项目为8.49亿港元,反映香港电讯各业务间持续合作[39] 财务状况 - EBITDA总计为60.09亿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14] - 集团资本开支为107.8亿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5%[14] - 宽带线路总数为164.2万条,较去年同期增长0.1%[14] - 移动通讯用户为46.56万名,较去年同期减少3%[14] - 已安装收费电视用户为142.8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4%[14] - The Club会员为37.78万名,较去年同期增长4%[14] - 拍住赏使用中账户为37.11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14] - 销售成本增长2%,达到82.79亿港元,与收入增长一致[40] - 香港电讯于2023年6月30日的债务总额为451.1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41.79亿港元增加[50] - 香港电讯持有的银行信贷合计为332.11亿港元,其中108.19亿港元尚未提取[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电讯的资本开支为11.34亿港元,占收益的6.9%[53] - 香港电讯的经调整资金流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增加至24.29亿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23.77亿港元增加[56] - 香港电讯在全球22个国家及城市聘用超过14,700名员工,其中约65%的员工在香港工作[65]
香港电讯(0682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31 16:46
5G及流动通讯业务 - 香港电讯的5G客户占后付客户群的比率超出预期,显示香港已为发展成智慧城市作好准备[10] - 香港电讯的CSL Mobile品牌提供全面的流动话音及数据服务,包括4K高清画质串流直播、虚拟现实内容、扩增现实体验、24-bit音乐服务及5G手机游戏体验[6] - 公司5G流动通讯用户人数突破100万,后付客户群占比达32%,超出年终目标,带动ARPU提升[14] - 公司成为首家将5G网络延伸至东铁线过海段及在港铁沿线提供5G全面覆盖的流动通讯服务运营商[16] - 5G客户数达到106.1万[37] 漫游业务 - 香港电讯的漫游业务在2023年预计将进一步增加,随着内地及海外访客人数的上升[11] - 公司第四季度漫游收益按季飙升41%,预计2023年漫游收益可重回疫情前约60%至70%的水平[13][17] 健康科技平台 - 香港电讯的DrGo健康科技平台与超过130位医护人员合作,提供视像医疗咨询及多元的健康护理咨询服务[4] - DrGo视像诊症次数增加15倍,注册会员达352,000人[30] - DrGo登记用户数达到35.2万,同比增长27%[37] - 视像会诊数目同比增长1500%[37] 企业数码转型 - 香港电讯的企业方案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分析及机器人工程,为不同行业提供方案,协助企业数码转型[8] - 香港电讯的PCCW Global运营Tier-1环球主干网络及Console Connect软件定义互连平台,接通超过50个国家逾850个数据中心[8] 会员计划及数码商务 - 香港电讯的The Club会员计划及数码商务网上平台,服务包括网上购物、旅游、消闲体验及保险业务[4] - The Club会员数目较去年同期增加5%,整体商品交易总额上升2%,非手机商品交易总额上升16%[32] - The Club会员数达到371万,同比增长5%[37] - 非手机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6%[37] 电子钱包及支付服务 - 香港电讯的Tap & Go「拍住赏」手机钱包支援消费券计划,采用以数据为本的策略,提高与客户的互动及提供更个人化的体验[9] - Tap & Go「拍住賞」电子钱包客户消费按年激增55%,商戶交易额急升68%[31] - Tap & Go「拍住賞」账户数目达到363万[37] - HKT Merchant Services商户交易量同比增长68%[37] 宽带及家庭服务 - 公司通过提供Wi-Fi 6E及光纤入房(FTTR)等高速低时延宽带服务,满足现代家庭需求,Now TV独家播放的FIFA卡塔尔世界杯2022推动广告量及收视上升[12] - 公司消费市场宽带用户于2022年净增加约4000人,达到146.5万人,家居Wi-Fi方案渗透率达24%[19][20] - 公司取得46个住宅项目新合约,按年上升35%,向物业发展商提供Wi-Fi及Smart Living方案[22] - 公司光纤维入屋(FTTH)服务用户人数增长3%,占总用户人数逾66%[24] - 消费市场宽带订户数达到146.5万,同比增长4千[37] 媒体及娱乐业务 - Now TV的付费用户增长约2%至近140万名[27] - 2022年下半年广告收益较上半年增长52%,主要受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的推动[25] - 2022年商业客户收益较上半年增长22%,得益于社交隔离措施放宽和黄金时间开赛[25] - Now TV订户数达到139.8万,同比增长2%[37] 中国内地业务 - 中国内地业务收益录得57%的增长,尽管受防疫措施影响[27] 可持续发展及绿色金融 - 公司签订20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挂钩贷款融资,推动绿色未来[34] 公司治理及董事会 - 彭德雅先生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53] - 王女士于2021年12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53] - 钟楚义先生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54] - 张信刚教授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7] - Varma先生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有限公司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公司董事会共有九名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5] - 董事会于2022年各自举行四次会议,合併周年大会于2022年5月13日举行[86] - 2022年董事会及其辖下委员会会议的平均出席率为100%[87] - 执行董事李泽楷和许汉卿在2022年董事会会议中的出席率为4/4[8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信刚教授和Sunil Varma在2022年董事会会议中的出席率为4/4[88] - 董事会已建立机制以确保董事会能够获得独立观点及意见,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之间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私人会议[90] - 董事会已有一套系统化的程序,每年评核其自身表现及董事作出的贡献[93] - 公司董事在2022年参与了多种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包括研讨会、论坛、会议以及阅读相关资料[96] - 公司董事会下设多个委员会,包括执行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各委员会均有明确的职权范围[96] - 执行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制定公司策略、审查交易表现、确保资金充足及研究主要投资项目[97][98] - 财务及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管理及策略事宜,并制定整体财务目标及政策[100] - 风险管理、监控及合规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年报及中期报告的编制程序,并确保公司遵守相关规则[102]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审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原则及政策,并监督相关活动的进展[103] - 中国业务拓展委员会负责就公司内地业务的潜在商机提供意见,并监管相关资金的运用[104] - 薪酬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程序,并管理股份合订单位购股权计划[105][106] - 公司2022年总员工性别多元化比例为女性45%对男性55%,高级员工性别多元化比例为女性32%对男性68[113] - 公司董事会女性占比为33%,已超过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定的长期目标[114] - 薪酬委员会在2022年检讨并通过了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2022年业务重点表现指标及表现花红计划[110]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检讨了公司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18] - 公司董事会采纳了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旨在提升董事会效能及企业管治水平[112] - 薪酬委员会在2022年检讨了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酬金,包括2021年表现花红[110]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建议董事会通过于2022年5月13日举行的合併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退任董事名单[118] - 公司董事会成立了审核委员会,负责确保财务报告的客观性及可信性,并设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19] - 审核委员会负责委任、补偿及监督外聘核数师,并采纳程序以监管及批准所有由外聘核数师执行的审核及经许可的非审核服务[120] -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集團2022年支付給外聘核數師的審核、審核相關和獲許可的非審核服務費用分別為港幣1,300萬元、港幣200萬元及港幣500萬元[123] - 審核委員會建議重新委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負責2023財務年度的法定審核工作[124] - 審核委員會在2022年召開了四次會議,並審閱了多份報告和文件,包括年報草擬稿、年度業績公告草擬稿、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的成效等[126][127][129] - 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審核策略備忘錄和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的委聘函件草擬稿[127] - 審核委員會審閱並評估了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在2022年的成效[127] - 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2022年度的審核及非審核服務,以及2023年度審核及非審核服務的年度預算[127] - 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草擬稿[128] - 審核委員會審閱並通過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自我評核及董事會自我評估活動的結果[128] - 審核委員會檢討並監察了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及持續專業發展[128] - 香港电讯信托及托管人-经理的外聘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度审计服务费用约为港币5万元[136] - 托管人-经理审核委员会建议在2023年合并周年大会上重新委任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2023财务年度的法定审计工作[137] - 托管人-经理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2022年共召开了四次会议[138][139] - 托管人-经理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告草稿,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40] - 托管人-经理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草稿,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40] - 托管人-经理审核委员会审阅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草稿、年度业绩公告草稿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草稿,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42]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一次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144] - 公司已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确保运营单位识别和管理风险,并设有有效的流程管理不同业务活动的风险[145] - 公司制定了举报政策和程序手册,允许员工、客户、供应商等举报不当行为,并确保举报者身份保密[146][147] - 公司已建立清晰的职责级别、汇报和上报程序的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和合规委员会协助董事会持续检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成效[148] - 公司已制定政策确保资产受到保护,并遵守相关会计准则和监管申报规定,保存可靠的财务和会计记录[149] - 公司采用“三道防线”模型进行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负责识别和管理风险,第二道防线提供政策和顾问意见,第三道防线提供独立和客观的保证[150][151][152] - 集团风险管理和合规处负责监督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审核委员会汇报主要风险和风险管理工作[153] - 集团内部审计处采用以风险为本的审核方法,全年工作计划涵盖公司运营、业务和服务单位的主要工作和程序[154] - 集团内部审计处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独立于管理层职责,职能上向审核委员会主席汇报,行政上向集团董事总经理和集团财务总裁汇报[155] - 公司采纳《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指引》作为管理业务及营运风险的整体方针[157] - 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设计、实施及监察,并向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提交定期报告[156] - 公司已采纳多项政策及程序,要求执行管理层定期进行评估,并至少每年一次认证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63] - 公司已将风险管理系统融入日常营运常规,持续检讨及评估潜在风险状况[164] - 公司于2022年进一步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系统,包括增加培训环节及风险工作坊的数目,并统一风险报告术语、分类及量化方法[167] - 公司内部审计处审查风险管理系统在财务、营运及合规监控方面的有效性,着重信息技术及安全、资料隐私及保护等方面的监控[168] - 公司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确认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整体充足并具成效,包括在会计、财务汇报等方面有足够资源及员工培训[169] - 公司外聘核数师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是否充足及有效,并采纳相关建议以加强系统[171] - 公司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能及时有效识别、评核及减低风险,特别是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172] - 公司已为所有数据中心取得ISO 27001认证,并整合网络安全培训技术,进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审查,包括渗透测试[175] - 公司成立集团信息及网络安全评议会(GICSC),密切留意新兴网络安全威胁,并实施数据泄露防护解决方案和防火墙管理工具[174] - 公司确保在日常运营中严格遵守数据隐私法律及集团信息科技保安政策,持续审查终端安全及网络保护[176] - 公司引入「Know-Your-Transaction」框架及监控协议,以降低加密货币交易中的洗钱风险[177] - 公司加强严格监控规定,要求营运单位在推出新业务计划或产品组合前取得明确许可,确保遵守环球业务道德标准[178] - 公司改善新产品审批指南,采纳新产品审批政策,供营运单位用作指导原则[179] - 公司设立培训、绩效管理及嘉许计划,以挽留及鼓励员工,并制定人才继任计划[180] - 公司采纳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及企业事故应变计划,确保重大企业事故能谨慎及即时处理[181] - 公司通过定期尽职调查对服务供应商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分散供应链,与多家服务供应商合作[182] - 公司通过跨部门销售机遇、客户反馈管理、数码化定制增值服务和数据分析使产品差异化[184] - 公司已制定程序处理潜在利益冲突,包括在重大事项中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处理[188] - 公司已建立机制,每年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外聘核数师审阅及汇报所有持续关连交易[190]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定期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以及内部审计报告[191] - 公司秘书张女士在2022年接受了至少15小时的专业培训以更新其技能及知识[192] - 公司股东可持有不少于5%的已缴足股本要求召开股东大会[193] - 公司鼓励与机构及零售投资者、财经及业界分析员进行双向沟通[197] - 公司网站披露集团、香港电讯有限公司集团及托管人-经理的财务及其他资料[198] - 公司定期与投资者联系,回应其关于股份合订单位及业务的问题[199] - 公司董事会通过分派政策,目标是为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提供稳定及可持续的回报[200]
香港电讯-SS(06823) - 2022 Q4 - 年度业绩
2023-02-23 16:32
收益与增长 - 总收益(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增加2%至港币305.01亿元[2] - 流动通讯业务的服务收益增长2%至港币79.42亿元[4] - 电讯服务业务收益增加2%至港币239.72亿元[5] - 本地数据服务业务收益增长3%[5] - 国际电讯服务业务收益增加7%[5] - 公司2022年全年总收益为341.25亿港元,同比增长0.5%[11] - 电讯服务收益2022年全年为239.72亿港元,同比增长2%[11]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2022年全年为79.42亿港元,同比增长2%[11] - 2022年本地電訊服務收益增長1%至165.03億港元,主要受本地數據服務收益增加3%至120.77億港元所支持[17] - 2022年國際電訊服務收益增加7%至74.69億港元,主要由於環球話音收益上升及Console Connect平台使用量增加[25] - 2022年寬頻業務收益連續十五年錄得增長,收益上升2%,寬頻線路總數增加至164萬條,其中96.9萬條為FTTH連接[19][20] - 2022年收費電視服務收益增加2%至24.99億港元,Now TV安裝收費電視用戶數目增加2%至139.8萬戶[22]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增长2%至79.42亿港元,主要受5G服务和后付客户基础增长推动[26][27] - 2022年公司总收益为341.25亿港元,较2021年的339.61亿港元增长0.5%[98] - 2022年香港地区收益为281.20亿港元,较2021年的283.03亿港元下降0.6%[101] - 2022年内地及中国其他地区收益为12.31亿港元,较2021年的11.66亿港元增长5.6%[101] - 2022年其他地区收益为47.74亿港元,较2021年的44.92亿港元增长6.3%[101] EBITDA与资金流 - EBITDA总计按年增加3%至港币130.64亿元[2] - 经调整资金流按年增加2.4%至港币56.48亿元[2] - 公司2022年EBITDA总计为130.64亿港元,同比增长3%[11] - 公司2022年经调整资金流为56.48亿港元,同比增长2.4%[12] - 2022年電訊服務EBITDA增長2%至91.40億港元,EBITDA邊際利潤為38%[25] - 流动通讯服务EBITDA增长2%至48.12亿港元,边际利润为61%[31] - 流动通讯EBITDA总计增长2%至48.88亿港元,边际利润从41%提高至42%[32] - EBITDA总计增长3%至130.64亿港元,边际利润提升至38%[42] - 2022年EBITDA为130.64亿港元,较2021年的127.33亿港元增长2.6%[98] 用户与客户数据 - 流动通讯用户总数2022年为478.7万,同比增长0.4%[12] - 后付用户数2022年为332.3万,同比增长0.8%[12] - The Club会员数2022年为370.7万,同比增长5%[12] - 拍住赏使用中账户数2022年为363.4万,同比增长7%[12] - 5G客户人数增至106.1万名,占后付客户人数的32%[28] - 后付客户ARPU上升至188港元,流失率为0.8%[29] - The Club会员人数扩大5%至371万名,非手机商品交易总额增长16%[34] - 拍住赏账户数目增加7%至363万个,客户消费增长55%[35][36] 成本与支出 - 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下降8%至36.24亿港元,主要由于供应链中断和热卖手机型号延迟推出[30] - 融资成本净额增加38%至15.89亿港元,主要由于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上升[43] - 2022年销售成本为17,094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6,729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6] - 2022年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合订单位[70] - 2022年公司继续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其相关条文,除部分特殊条款外[73] - 2022年公司通过视像/语音会议方式举行周年大会,符合《管治守则》要求[74] - 2022年公司未履行的固定价格长期合约为200.78亿港元,较2021年的201.07亿港元下降0.1%[103] 财务与资本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按年增加2%至港币49.01亿元[2] - 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年度经调整资金流为港币74.51分[8] - 2022年全年度分派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港币74.51分[9] - 非控股權益為港幣1,800萬元,較2021年的1,400萬元有所增加[45] - 股份合訂單位╱本公司股份持有人應佔溢利增加2%至港幣49.01億元[46] - 香港電訊於2022年1月發行6.50億美元年利率3.00厘的10年期擔保票據[47] - 2022年12月31日,香港電訊的債務總額為港幣441.79億元,現金及短期存款為港幣21.13億元[48] - 香港電訊持有的銀行信貸合共為港幣320.13億元,其中144.59億元仍未提取[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資本開支為港幣23.46億元,佔收益的6.9%[51] - 經調整資金流增加2.4%至港幣56.48億元,主要由於EBITDA擴大3%[54] - 建議宣派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分派每個股份合訂單位港幣43.15分[64] - 2022年公司收益为34,125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33,961百万港元略有增长[76] - 2022年除所得稅前溢利为5,560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5,819百万港元有所下降[76] - 2022年本年度溢利为4,91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4,822百万港元有所增长[76] - 2022年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64.71分,较2021年的63.49分有所提升[76] - 2022年其他全面亏损为157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87百万港元有所增加[77]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4,762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4,735百万港元略有增长[77] - 公司2022年非流動資產總額為1000.35億港元,較2021年的984.77億港元增長1.6%[78] - 公司2022年流動資產總額為111.60億港元,較2021年的111.35億港元基本持平[78] - 公司2022年流動負債總額為226.09億港元,較2021年的162.03億港元增長39.5%[79] - 公司2022年非流動負債總額為521.57億港元,較2021年的562.12億港元下降7.2%[79] - 公司2022年資產凈值為364.29億港元,較2021年的371.97億港元下降2.1%[79] - 公司2022年短期借款為39.50億港元,較2021年的0.61億港元大幅增加[79] - 公司2022年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114.49億港元,主要由於短期借款增加[88] - 公司2022年未提取的銀行信貸額度為144.59億港元,顯示公司具備再融資能力[88] - 公司2022年合約負債流動部分為14.10億港元,將隨合約履行逐漸減少[88]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958.99亿港元,较2021年的943.04亿港元增长1.7%[101]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5.60亿港元,较2021年的58.19亿港元下降4.5%[100] - 2022年公司香港利得税为4.63亿港元,较2021年的4.77亿港元下降2.9%[106] - 2022年公司递延所得税变动为1.63亿港元,较2021年的5.05亿港元下降67.7%[106] - 2022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31.36分,总计23.77亿港元,较2021年的30.70分增长2.1%[107] - 2022年末期股息为每股港币43.15分,总计32.71亿港元,较2021年的42.07分增长2.6%[107][108]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4,901百万,较2021年的4,808百万增长1.9%[109] - 2022年应收营业账款净额为32.54亿港元,较2021年的39.53亿港元下降17.7%[110] - 2022年应付营业账款为55亿港元,较2021年的52.5亿港元增长4.8%[112] - 2022年应收关联人士款项为5,500万港元,较2021年的3,900万港元增长41%[110] - 2022年应付关联人士款项为3.25亿港元,较2021年的2,200万港元增长1377%[112] - 2022年股份合订单位加权平均数为7,573,716,055,较2021年的7,572,774,565增长0.01%[109] 其他 - 2022年本地電話服務收益下降11%至25.18億港元,固網線路總數由244.3萬條減少至234.3萬條[24] - 2022年家居Wi-Fi方案滲透率持續上升,34.6萬名客戶選用該方案,較去年上升4%[20] - 2022年本地數據業務在中國內地的收益錄得57%的增長,主要由於公司協助香港零售商遠程管理其內地業務[21] - 2022年Now TV與ViuTV合作獨家呈獻FIFA世界盃卡塔爾2022,成功帶動下半年服務訂購及廣告收入上升[23] - 香港電訊於2022年12月31日在全球聘用超過14,900名僱員,較2021年的15,400名有所減少[62]
香港电讯(06823)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8 16:36
5G网络与客户增长 - 公司5G客户人数占流动通讯后付客户的比例从21%提升至26%[10] - 公司5G网络已全面涵盖所有港铁线,包括东铁线过海段[10] - 香港电讯的5G网络已全面覆盖所有港铁线,并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MIMO)设备和5G独立(Standalone, SA)网络架构[17] - 2022年上半年,香港电讯的5G后付客户人数上升至867,000名,占后付客户的26%[19] - 流动通讯后付客户人数净增长4.2万名至330.5万名,5G客户数量增长近一倍至86.7万名[63] - 期末后付客户ARPU稳定在187港元,5G服务计划增长被市场竞争抵消,客户流失率为0.9%[64] 光纤与宽带服务 - 公司推出全港首个2500M光纤入屋(FTTH)服务[9] - 公司为12条新乡村提供光纤服务,加强偏远地区网络连接[16] - 寬頻線路總數增加至164萬條,其中FTTH連接增加4.4萬條,增長5%[55] - 家居Wi-Fi方案滲透率穩步增長,33.9萬名客戶選用,較去年同期上升6%[55] - 本地數據服務收益增加6%至港幣56.85億元,寬頻收益增長3%[56] 创新产品与服务 - 公司推出Android TV盒子Now H1和eye AI机器人,提升客户居家体验[9][16] - 公司通过Tap & Go「拍住賞」支持政府消费券计划,成功植根于Z世代及千禧客户群[11] - 公司扩展DrGo服务至专科遥距会诊和药物送递,支持疫情期间的医疗需求[11] - 公司整合HKT Home服务,结合宽带、Wi-Fi、电视和Smart Living,提升客户忠诚度和ARPU[15] - 公司取得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播放权,预计将增加订户和提高收视[9] - 香港电讯与The Sandbox合作,成为首家融合通讯、媒体及科技的香港公司进驻元宇宙[24] - 公司成为首个融合通讯、媒体及科技的香港机构进驻元宇宙[45] 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益增加3%至港币161.57亿元,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的总收益增长5%至港币148.68亿元[43] - EBITDA总计增加2%至港币58.34亿元[43] - 经调整资金流增加2%至港币23.77亿元[43]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1%至港币19.10亿元,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港币25.22分[43] - 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中期分派为港币31.36分[43] - 流动通讯业务的服务收益增长2%至港币36.47亿元[43] - 本地数据服务业务收益增长6%[43] - 国际电讯服务业务收益增长9%[4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61.57亿港元,同比增长3%[47] - 电讯服务收入为115.96亿港元,同比增长5%,其中国际电讯服务收入增长9%至36.28亿港元[47] - 流动通讯收入为49.36亿港元,同比下降3%,其中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下降16%至12.89亿港元[47] - 公司EBITDA总计为58.34亿港元,同比增长2%,电讯服务EBITDA边际利润为35%[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1.4亿港元,同比下降3%[49] - 公司经调整资金流为23.77亿港元,同比增长2%[49]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16,1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3%[80]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8,13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7%[80]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3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0.2%[80] - 2022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91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0.2%[80] - 2022年上半年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25.22分,同比增长0.5%[80] - 2022年上半年中期分派每个股份合订单位为港币31.36分[78] 客户与市场表现 - 流动通讯用户总数达到481.7万名,同比增长8%,其中预付费用户增长25%至151.2万名[50] - 宽带线路总数达到164万条,同比增长0.4%,其中零售宽带服务消费市场线路为146.4万条[50] - The Club会员数达到363万名,同比增长10%[50] - 拍住赏使用中账户达到352.2万个,同比增长27%[50] - The Club会员人数增长10%至363万名,商品交易总额增长18%[66] - 拍住赏账户增加27%至352万个,客户消费支出增长253%,商户交易额增长185%[66] 管理层与董事会 - 李澤楷自2011年11月起担任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兼执行董事[27] - 許漢卿自2018年9月起担任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集团董事总经理[27] - 許漢卿曾于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出任香港電訊集团财务总裁[27] - 彭德雅自2011年11月起担任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31] - 王芳自2021年12月起担任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31] - 王芳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兼数据运营与财务服务共享中心总经理[31] - 钟楚义自2011年11月起担任香港電訊有限公司及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31] - 钟楚义曾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担任电讯盈科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31] - 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2022年中期報告顯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張信剛教授於2011年11月獲委任,並擔任多個委員會成員[33] - 獨立非執行董事Sunil Varma於2011年11月獲委任,擁有逾40年工作經驗,並在多個行業擁有豐富經驗[33] - 獨立非執行董事麥雅文先生於2014年5月獲委任,並擔任香港電訊提名委員會主席[35] - 麥雅文先生曾擔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並於2003年12月退休[35] - 獨立非執行董事黃惠君女士於2015年5月獲委任,並擔任香港電訊薪酬委員會主席[38] 资本与负债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1.4亿港元,同比下降3%[49] - 公司长期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43,628百万港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40,229百万港币,减少了7.8%[90] - 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128百万港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76百万港币,减少了40.6%[90] - 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4,674百万港币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4,848百万港币,增加了3.7%[90] - 公司通讯服务牌照费用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3,449百万港币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3,517百万港币,增加了2.0%[90] - 公司合约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59百万港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093百万港币,减少了5.7%[90] - 公司租赁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62百万港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049百万港币,减少了9.7%[90] - 公司其他长期负债从2021年12月31日的2,012百万港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661百万港币,减少了17.4%[90]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12月31日的37,197百万港币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35,960百万港币,减少了3.3%[90] - 公司本期溢利为1,900百万港币,非控股权益为8百万港币,总计1,908百万港币[94] - 公司支付上一年度的分派/股息为3,103百万港币[9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额为46.8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5.93亿港元有所增长[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动用的现金额为24.02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4.78亿港元有所减少[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额为31.1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31亿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额为8.3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16亿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筹集的借款为120.4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9.32亿港元大幅增加[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偿还借款及其他融资活动动用的现金额为151.67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4.63亿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为-12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00万港元有所下降[10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5.6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81亿港元有所减少[10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4.9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2.54亿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2022年6月30日的受限制现金为4.5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5亿港元大幅增加[10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109.98億港元,其中短期借款為39.65億港元,合約負債流動部分為13.77億港元[113] - 公司於2022年6月30日擁有未提取的銀行信貸136.88億港元,顯示其具備支付未來12個月內到期債務的能力[113] - 公司於2022年6月30日的非流動資產中,於附屬公司的權益為309.19億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308.20億港元有所增加[11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總額為44.70億港元,其中應收附屬公司的款項為44.56億港元[11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流動負債總額為1.61億港元,其中應付附屬公司的款項為1.58億港元[11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資產總值為3522.8億港元,較2021年12月31日的3518.2億港元有所增加[116]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資本及儲備總額為3522.8億港元,其中儲備為3522.0億港元[116] - 公司採納了2022年1月1日生效的《香港會計準則》16(修訂本)、《香港會計準則》37(修訂本)、《香港財務報告準則》3(經修訂)及2018-2020年《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年度改進,但對業績及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112] 其他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扩展DrGo服务至专科遥距会诊和药物送递,支持疫情期间的医疗需求[11] - 公司整合HKT Home服务,结合宽带、Wi-Fi、电视和Smart Living,提升客户忠诚度和ARPU[15] - 公司取得FIFA世界杯卡塔尔2022播放权,预计将增加订户和提高收视[9] - 香港电讯成为首家获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颁发的SD-WAN+云网融合奖的香港服务商,预计未来三年内地商业客户业务收益将有重大增长[18] - Console Connect平台的公司用户倍增至超过1,400间,商语音流量和收益也有所增加[20] - Tap & Go「拍住赏」的商户支付解决方案用户增加156%至7,200户,交易额按年增加185%至超过17亿港元[21] - DrGo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在第五波疫情期间完成的咨询服务较去年同期增长20倍[22] - The Club会员奖赏计划的互动率较去年同期增长30%[23] - 香港电讯在落马洲河套区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建成5G流动网络基站,并为医护人员和隔离人士提供免费本地流动数据[24] - HKT Merchant Services通过「智能POS」装置和转数快支付解决方案,豁免中小企、社会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Tap & Go「拍住赏」和转数快交易费用[24] - 公司为落马洲河套区社区隔离治疗设施建成5G流动网络基站[4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营收为161.57亿港元,同比增长3%[47] - 电讯服务收入为115.96亿港元,同比增长5%,其中国际电讯服务收入增长9%至36.28亿港元[47] - 流动通讯收入为49.36亿港元,同比下降3%,其中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下降16%至12.89亿港元[47] - 公司EBITDA总计为58.34亿港元,同比增长2%,电讯服务EBITDA边际利润为35%[4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11.4亿港元,同比下降3%[49] - 流动通讯用户总数达到481.7万名,同比增长8%,其中预付费用户增长25%至151.2万名[50] - 宽带线路总数达到164万条,同比增长0.4%,其中零售宽带服务消费市场线路为146.4万条[50] - The Club会员数达到363万名,同比增长10%[50] - 拍住赏使用中账户达到352.2万个,同比增长27%[50] - 公司经调整资金流为23.77亿港元,同比增长2%[49] - 本地電訊服務收益上升3%至港幣79.68億元,主要受本地數據服務收益增長帶動[54] - 國際電訊服務收益增加9%至港幣36.28億元,電訊服務總收益上升5%至港幣115.96億元[54] - 寬頻線路總數增加至164萬條,其中FTTH連接增加4.4萬條,增長5%[55] - 家居Wi-Fi方案滲透率穩步增長,33.9萬名客戶選用,較去年同期上升6%[55] - 本地數據服務收益增加6%至港幣56.85億元,寬頻收益增長3%[56] - 本地電話服務收益下降至港幣13.25億元,固網線路總數減少至240.5萬條[60] - 國際電訊服務收益增加9%至港幣36.28億元,主要受環球話音收益上升和Console Connect平台普及支持[60] - 收費電視服務收益下降至港幣12.03億元,Now TV安裝收費電視用戶人數上升2%至137.8萬戶[60] - 電訊服務EBITDA增長2%至港幣41.04億元,EBITDA邊際利潤為35%[60] - 中國內地業務收益增加55%,受惠於客戶對HKT Enterprise Solutions的高質及穩定可靠傳輸方案需求增長[60]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增长2%至36.47亿港元,主要受益于5G服务采用率提升和后付客户基础增长[62] - 流动通讯后付客户人数净增长4.2万名至330.5万名,5G客户数量增长近一倍至86.7万名[63] - 期末后付客户ARPU稳定在187港元,5G服务计划增长被市场竞争抵消,客户流失率为0.9%[64] - 流动通讯产品销售额下降16%至12.89亿港元,主要受供应链中断和热卖手机型号延迟推出影响[64] - 流动通讯服务EBITDA增长2%至21.07亿港元,边际利润为58%,反映网络运营效率提升[64] - 其他业务收益增长39%至5.67亿港元,主要受The Club和拍住赏表现推动[66] - The Club会员人数增长10%至363万名,商品交易总额增长18%[66] - 拍住赏账户增加27%至352万个,客户消费支出增长253%,商户交易额增长185%[66] - 销售成本增加8%至81.34亿港元,主要因国际话音收益和交付企业项目成本上升[66]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2%至50.14亿港元,反映公司提高运营效益的努力[66] - EBITDA 增加 2% 至港币 58.34 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 57.15 亿元[69] - EBITDA 边际利润稳定为 36%,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为 39%[69] - 融资成本净额增加 12% 至港币 6.27 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 5.61 亿元[69] - 债务总额为港币 443.43 亿元,现金及短期存款为港币 20.39 亿元[69] - 资本开支为港币 11.87 亿元,占收益的 7.3%[71] - 经调整资金流增加 2% 至港币 23.77 亿元,去年同期为港币 23.26 亿元[71] - 香港电讯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