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电讯(06823)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电讯(06823) - 非登记持有人适用之回条
2025-09-04 16:46
公司通讯 - 非登记持有人欲收取公司通讯应联系中介提供邮箱[2][3] - 可选择收取公司通讯及2025年中期报告的中英文印刷本[4][5] 回条要求 - 回条由非登记持有人填写,未划“✓”、未签名或填写不正确作废[8] - 公司不接受回条上额外指示[8] 资料用途 - 个人资料用于电子发布公司通讯等,可依法披露或转移[8]
香港电讯(06823) - 致非登记持有人之函件 - 2025年中期报告之登载通知
2025-09-04 16:45
公司信息 - 公司为香港电讯信托与香港电讯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823[1][2] 报告发布 - 2025年9月5日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登载通知[2][4][5] 通讯获取 - 公司通讯已在公司网站及香港交易所网站登载[2][4] - 可填回条寄至指定地址或电邮扫描副本获取印刷本[3][5] - 回条可从公司网站或香港交易所网站下载[3][5]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可于办公时间致电+852 2862 8688查询[4][5] 其他说明 - 非登记持有人定义及收取通讯相关说明[5][6] - 已出售或转让股份合订单位无需理会函件及回条[5][6] - 公司通讯包括多种文件[5][6]
香港电讯(06823)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适用之回条
2025-09-04 16:43
通讯接收 - 可扫描专属二维码或书面提供电邮地址接收公司电子通讯[1] - 选择收取印刷本公司通讯指示有效期为一年[1] 报告索取 - 可要求索取2025年中期报告英文、中文或中英文印刷本[1] 回条要求 - 联名持有人需联合签署回条才有效[3] - 未作选择、未签名或填写错误的回条作废[3] 电邮登记 - 未提供有效电邮地址将收到印刷本通讯通知信函[3] - 提供多个电邮地址仅最后一个会被登记[3] 其他说明 - 选择印刷本通讯不登记电邮地址,印刷本将邮寄[3] - 回条上额外指示公司及托管人-经理不予处理[3]
香港电讯(06823) - 致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之函件 - 2025年中期报告之登载通知
2025-09-04 16:41
报告登载 - 2025年中期报告已登载[2][6] - 中、英文版公司通讯在公司及港交所网站登载[2][6] 通知相关 - 可更改通讯收取方式及语言版本[3][7] - 接收网站版有困难可申请印刷本[4][7] - 已收版本可申请另一语言印刷本[4][7] 其他信息 - 咨询热线+852 2862 8688,办公时间9:00 - 18:00[5][8] - 通知日期为2025年9月5日[2][8] - 过户登记处地址在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3][7]
香港电讯(06823) - 致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之函件 - 选择公司通讯之收取方式
2025-09-04 16:38
公司通讯收取方式 - 公司向持有人提供通讯网上版本,需其同意[2][11] - 公司征求持有人同意网上版代替印刷本[3][11] - 需填回条选收取方式,可邮寄或电邮[4][11] 相关规定 - 28 日内未收到回条,视为同意网上版[5][12] - 选网上版可免费要印刷本,需提供邮箱[5][12] - 未提供邮箱或被视为同意的,邮寄印刷通知[5][12] 印刷本请求 - 选印刷本请求一年内有效,失效后需填新回条[6][13] 咨询方式 - 有疑问工作日 9 时 - 18 时致电 +852 2862 8688[7][13]
香港电讯(0682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4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总收益和利润 - 总收益增长4%至港币173.22亿元[7]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4%至173.22亿港元[38] - 總收益增加4%至港幣173.22億元[37] - 收益增加3.9%至港币173.22亿元[70]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73.22亿港元,其中电讯服务收益119.14亿港元(占68.8%),流动通讯收益48.61亿港元(占28.1%),其他业务收益5.47亿港元(占3.2%)[94] - 除所得税前溢利增加16.2%至港币27.12亿元[70] - 本期溢利增加15.4%至港币22.98亿元[70]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增4%至港币20.70亿元[60] - 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63.8亿港元,同比增长3.4%(2024年同期为61.68亿港元)[94]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7.12亿港元,同比增长16.2%(2024年同期为23.34亿港元)[94] - 公司本期溢利为20.7亿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2.28亿港元,权益总额为22.98亿港元[79] - 基本每股盈利为27.32港仙[7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73港元(盈利20.7亿港元÷加权平均股份75.76亿股)[100]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从29.98亿港元增至34.78亿港元,增长16.0%[1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EBITDA和资金流 - EBITDA上升超过3%至港币63.80亿元[7] - 经调整资金流提升3%至港币25.62亿元[7] - EBITDA增長超過3%至港幣63.80億元[37] - 經調整資金流上升3%至港幣25.62億元[37] - EBITDA总计同比增长3%至63.80亿港元,总边际利润为37%[38] - 经调整资金流同比增长3%至25.62亿港元[39] - 國際電訊服務收益增長1%至38.13億港元,EBITDA達44.21億港元(年增3%)[48] - EBITDA總計增超3%至港幣63.80億元,整體EBITDA邊際利潤37%[56] - 经调整资金流增加3%至港币25.62亿元[64] - 营运经调整资金流增加8%[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EBITDA为港币61.68亿元[9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整體成本按年節省百分之七[13] - 銷售成本增6%至港幣90.21億元[54] - 營運成本降4%至港幣19.21億元,佔收益比率11.1%[55] - 售出存货成本为42.4亿港元,同比增长34.5%(2024年同期为31.52亿港元)[95] - 融资成本净额降19%至港币8.85亿元[57] - 已付融资成本净额显著下降14%[64] - 借款融资成本为8.26亿港元,同比下降18.3%(2024年同期为10.11亿港元)[95] - 所得税支出为4.14亿港元,同比增长21.1%(2024年同期为3.42亿港元)[96] - 融資成本淨額降19%至港幣8.85億元,債務平均成本3.96%[57] 流动通讯业务表现 - 5G用户占后付用户超过54%[5][10] - 5G后付客户总数达到189.4万,按年增长21%[10] - 流動通訊服務收益提升5%[37] - 流动通讯服务收益同比增长5%至41.89亿港元[38] - 流動通訊後付客戶基礎淨增長4.5萬達347.8萬戶,核心1O1O和csl客戶基礎年增4%[51] - 期末後付客戶ARPU上升1%至港幣193元,核心業務後付客戶流失率維持0.7%[51] - 流動通訊產品銷售額增長至港幣10.11億元,流動通訊服務EBITDA增5%至港幣24.09億元,邊際利潤58%[51] - 流动通讯服务EBITDA边际利润为58%[38] - 流動通訊服務收益年增5%至41.89億港元,EBITDA边际利润46%[49] - 5G用戶數達189.4萬(年增21%),占後付客戶54%[50] - 2.5G服务客户基础按年增长141%[10] - 2.5G服務用戶基礎擴大141%[37] - 2.5G服务每名客户平均消费额(ARPU)提升约港币75元[10] - 后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至347.8万户[40] - 个人出境漫游收益上升11%[5] - 个人出境漫游收益年增11%,达疫情前141%水平[50] 本地电讯及数据业务表现 - 电讯服务收益同比增长4%至125.27亿港元,其中本地电讯服务收益增长5%至87.14亿港元[38][42] - 本地数据服务收益增长8%至68.67亿港元,占本地电讯服务收益的79%[42] - 本地数据服务收益年增8%至68.67亿港元(含宽带及本地数据)[43] - 光纤入屋连接总数增加3%至105.5万条[37] - 光纖入屋連接總數增加3%至105.5萬條[37] - 光纤到户连接数达105.5万条,净增2.7万条(年增3%)[44] - 订购三项或以上香港电讯服务的客户数目增加超过13%[10] - 电话线路总数同比下降5%至207万条[40] - 本地电话服务收益下降8%至9.53亿港元,固网线路减少至207万条[47] - 收费电视收益11.60亿港元(去年同期11.80亿),用户数增至144.8万[47] 企业业务表现 - 上半年交付超过130个大型项目涉及5G、AI、物联网及网络安全技术[11] - 为物流客户部署专属5G基础设施实现无人驾驶电动拖车及智能仓库互联[11] - 医疗保健行业提供综合5G通讯解决方案改善病人体验和运营效率[11] - 公用事业公司智能运营中心通过AI视频分析实时检测异常及安全隐患[12] - 中国内地企业SD-WAN解决方案覆盖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及越南市场[12] - 企业解决方案团队新项目订单总值逾港币22亿元将于6-12个月内交付[12] - 企業業務收益增長11%[37] - 企业业务本地数据收益年增11%[44] - 上半年新項目訂單總額逾港幣22億元[37] - 企业解决方案新订单总值超22亿港元(预计6-12个月交付)[46] 其他业务表现 - 其他業務收益增3%至港幣5.70億元,The Club會員人數增3%至407萬名[52] - 国际电讯服务收益增长1%至38.13亿港元[38][42] - 國際電訊服務收益增長1%至38.13億港元,EBITDA達44.21億港元(年增3%)[48] - 未計流動通訊產品銷售的總收益增加4%至港幣163.11億元[37] - 電訊服務分類收益最高達港幣120.63億元[92] - 流動通訊分類收益為港幣49.76億元[92] - 其他業務分類EBITDA虧損港幣4.3億元[92] - 按經過時間確認的收益為港幣132.5億元佔總收益79.5%[92] - 於某一時點確認的收益為港幣33.78億元佔總收益20.3%[92]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AI主导措施使客户服务中心个案处理时间大幅缩短[13] - 计划参与Pan Asia Express和Asia-Africa-Europe-2海底电缆系统扩展国际网络[12] - 全球连接网络将通过低轨道卫星沿一带一路走廊扩展[12] 董事委任及背景 - 彭德雅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20] - 钟楚义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23] - 唐永博于2023年8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24] - 赵兴富于2025年2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25] - 张信刚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6] - Sunil Varma于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8] - 彭德雅曾于1999年8月至2011年11月担任电讯盈科执行董事[20] - 钟楚义曾于1996年11月至2010年5月担任电讯盈科执行董事[23] - 唐永博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4] - 赵兴富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25] 财务结构及债务 - 债务总额港币434.33亿元,债务对资产总值比率37%[61] - 长期借款增加6,012百万港元至43,384百万港元,增幅16.1%[75] - 短期借款大幅减少3,879百万港元至55百万港元,降幅98.6%[74] - 长期借款账面价值从2024年底374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434亿港元,增幅15.8%[123] - 长期借款公允价值从2024年底362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426亿港元,增幅17.7%[12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港幣115.63億元[88] - 公司因巨额债务可能影响业务计划实施能力[183] - 公司承受利率风险[183] - 公司获得额外资本的能力存在不确定性[183] 现金流活动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从53.45亿港元略降至53.13亿港元[8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7.28亿港元增至30.37亿港元[81] - 融资活动新筹集借款从134.18亿港元增至186.43亿港元[81] - 融资活动偿还借款等现金动用从161.93亿港元增至213.34亿港元[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8.5亿港元降至14.37亿港元,减少4.15亿港元[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13百万港元至1,437百万港元,降幅22.3%[74] 资产及负债变动 - 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116,813百万港元略降至2025年中的118,499百万港元,变化幅度为1.4%[74][75] - 非流动资产从105,928百万港元增加至107,812百万港元,增长1.8%[74] - 物业、设备及器材增加665百万港元至29,033百万港元,增幅2.3%[74] - 无形资产从18,711百万港元增至20,092百万港元,增长7.4%[74] - 权益总额从39,645百万港元减少至37,880百万港元,下降4.5%[75] - 非控股权益从1,363百万港元增加至1,577百万港元,增长15.7%[75] - 应付营业账款增加955百万港元至8,167百万港元,增幅13.2%[74] - 应付营业账款总额从72.12亿港元增至81.67亿港元,增幅13.3%[103] - 应收账款净额为25.25亿港元,同比下降6.8%(2024年底为27.1亿港元)[102] - 公司於附屬公司的權益投資保持穩定為港幣307.5億元[89] - 流動資產總額為港幣44.9億元[89] 分派及股息 - 宣派中期股息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港币33.80分[69] - 中期分派每股33.80港仙,总额25.62亿港元,同比增长2.7%(2024年同期每股32.92港仙,总额24.95亿港元)[98] - 末期分派每股45.88港仙,总额34.78亿港元,同比增长3.2%(2024年同期每股44.44港仙,总额33.69亿港元)[99] - 公司支付上年度分派股息34.76亿港元[79] - 支付上一年度股息从33.69亿港元增至34.78亿港元,增幅3.2%[105] - 向非控股股东支付股息1400万港元[79] - 2025年中期分派为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港币33.80分[176] - 2025年中期分派记录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176] - 2025年中期分派支付日期为2025年9月4日或相近日子[176]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电讯盈科主要股东收取电讯、数据中心及客户联络中心服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8400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000万港元,降幅4.8%[112] - 公司应付电讯盈科主要股东的电讯及数据中心服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8200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800万港元,增幅19.5%[112] - 公司应付合营公司的电讯、外判、租金及利息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42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6亿港元,降幅11.3%[112] - 公司应付电讯盈科联营公司的资讯科技、物流及其他承包商服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3.01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亿港元,降幅3.7%[112] - 公司向同系附属公司收取的服务及销售款项从2024年上半年的7.63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43亿港元,降幅15.7%[113] - 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从2024年底66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699千港元,增幅4.8%[128] - 应付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从2024年底61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底671千港元,增幅10%[128] - 管理费收入从2024年30千港元增至2025年32千港元,增幅6.7%[124] - 应收一家同系附属公司管理费为32,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30,000港元增长6.7%[142] 股份合订单位及董事持股 - 董事李泽楷持有股份合订单位220,458,245个,占总发行量2.91%[145] - 董事许汉卿持有股份合订单位6,158,012个,占总发行量0.08%[145] - 董事彭德雅持有股份合订单位75,907个,占总发行量0.001%[145] - 董事李泽楷持有电讯盈科普通股2,464,133,358股,占总发行量31.83%[148] - 董事许汉卿持有电讯盈科普通股13,088,412股,占总发行量0.17%[148] - 董事彭德雅持有电讯盈科普通股374,584股,占总发行量0.005%[148]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控股持有的130,511,730个股份合订单位权益[149]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拓展持有的22,290,551个股份合订单位权益[149] - 李泽楷通过Hopestar持有盈科拓展1.06%已发行股本权益[149]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控股持有的175,312,270股电讯盈科股份权益[150] - 李泽楷被视为拥有盈科拓展持有的1,753,529,954股电讯盈科股份权益[150] - 電訊盈科持有3,959,683,681個股份合訂單位佔已發行總數52.24%[1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数量为7,579,776,147个单位[176] 股份奖励计划 - 2024年股份合訂單位獎勵計劃於期內授出總數2,630,211個股份合訂單位獎勵[158][165] - 股份合訂單位獎勵總未歸屬數量為2,656,065個[158] - 股份合訂單位授出公平價值範圍為每股港幣9.95元至11.60元[158] - 董事許漢卿獲授1,022,844個股份合訂單位獎勵[158] - 關連實體參與者獲授76,474個股份合訂單位獎勵[158] - 僱員參與者獲授493,408個股份合訂單位獎勵[158] - 股份合订单位计划授权限额不超过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总数的10%[152] - 可供授出的股份合訂單位購股權及獎勵計劃授權限額為755,318,168個[164] - 服務提供者分項限額為37,898
香港电讯(0682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37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2000万港元,普通股和优先股法定/注册股份均200亿股,面值0.0005港元,本月无增减[1] 股份发行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75.79776147亿股,库存股份0,本月无增减[2][3] 购股计划 - 截至2025年8月底,股份合订单位购股计划(2024)结存股份期权7.57974233亿份,本月无变动[4] 期权资金 - 2025年8月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4] 股份变动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份合订单位[5]
历经三次更名,渣打官宣稳定币申请主体Anchorpoint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9:34
公司成立背景 - Anchorpoint Financial Limited由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香港电讯(HKT)合资成立,于2025年1月24日完成注册,2025年8月8日正式定名 [1][2] - 公司在筹备期间经历三次更名:CENTURY LEADER LIMITED(1月24日生效)、ArchBridge Financial Limited(5月23日生效)、Anchorpoint Financial Limited(7月29日生效) [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香港中环渣打银行大厦,与股东方渣打银行总部同址 [2] 业务定位与牌照申请 - 公司定位为发行合规稳定币的实体,名称"Anchorpoint"暗喻稳定币锚定法定货币的特性 [2] - 已于2025年8月1日向香港金管局提交稳定币发行牌照申请,为《稳定币条例》生效当日首批意向申请人 [3] - 香港金管局沙盒计划启动后已有数十家机构接触,但初期仅计划批出数个牌照 [3] 股东协同优势 - 渣打银行作为香港三大发钞行之一,提供风控合规优势;安拟集团贡献Web3技术;香港电讯提供应用场景资源 [3] - 渣打香港高管表示合资公司旨在创新交易媒介,推动数码资产广泛应用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4] - 安拟集团总裁强调受监管的稳定币对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作用 [4] 行业动态与竞争 - 香港金管局对稳定币市场提出"过度概念化"风险警示,发牌时点推迟至2026年初 [3] - 其他申请人如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已公开港元稳定币产品信息,Anchorpoint尚未建立官网 [4]
渣打香港与策略伙伴成立Anchorpoint 在港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3:56
合资公司成立与业务定位 - 渣打香港、安拟集团及香港电讯共同成立合资公司Anchorpoint [1] - 合资公司专注于发行及推广受规管稳定币的商业模式 [1] - Anchorpoint已于8月1日向香港金管局表达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意向 [1] 战略目标与行业意义 - 合资公司旨在为香港提供创新、高效和安全的交易媒介 [1] - 目标为促进交易便利并提升数码资产的广泛应用 [1] - 稳定币被视为构建香港可持续数码资产生态系统的重要角色 [1] 政策参与与市场发展 - 三家公司曾参与香港金管局2023年7月推出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 [1] - 共同探讨稳定币通过Web3与传统金融结合在金融及支付市场的关键作用 [1] - 举措旨在加强香港作为全球数码资产中心的角色 [1]
香港电讯(06823)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38
股本情况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0万港元[1] - 普通股和优先股法定/注册股本均为1000万港元,本月变动为0[1] 股份情况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5.79776147亿股,本月变动为0[2][3] - 股份期权数目为7.57974233亿份,本月变动为0[4]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港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