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讯(06823)

搜索文档
恒指跌403點,滬指跌42點,標普500跌23點
宝通证券· 2025-08-01 11:54
股市表现 - 恒指跌403点或1.6%收24,773点,国指跌155点或1.7%收8,882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7点或0.7%收5,453点,大市成交3,206.33亿元[1] - 沪指跌42点或1.18%收3,573点,本月累升逾3.7%,深证成指跌193点或1.73%收11,009点,本月累升近5.2%,创业板指跌39点或1.66%收2,328点,本月累升8.1%[2] - 标普500指数跌23点或0.4%收6,339点,道指跌330点或0.7%收44,130点,纳指跌7点收21,122点[2]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人民银行开展2,832亿元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单日净回笼478亿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494,下调53点[2] - 内地7月官方制造业PMI回落至49.3,逊预期[2] - 美国6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上涨符合预期[2] 行业与企业数据 - 首七个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2.07万亿元,按年下降13.3%,降幅较首六个月扩大1.5个百分点[4] - 上半年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互联网业务收入9,613亿元,按年增长3.1%,利润总额743.2亿元,按年下降8.3%,研发经费485.6亿元,按年增长2.6%[4] - 小鹏汽车7月交付36,717辆,按年增长229%,首七个月累计交付233,906辆,按年增长270%[7] - 中石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01亿至216亿元,按年下跌39.5%至43.7%[6] - 绿茶集团预期上半年利润2.3亿至2.37亿元,按年增加32%至36%,经调整净利润2.47亿至2.54亿元,按年增加38%至42%[6] 香港市场动态 - 金管局在纽约时段买入39.25亿港元[1] - 6月底外汇基金总资产42,971亿港元,按月增加1,377亿港元[5] - 6月认可机构存款总额上升0.9%,港元存款下跌0.9%,外币存款上升2.4%[5] - 6月新批按揭贷款额275亿港元,按月增加3.3%,其中一手市场93亿港元(+4.2%),二手市场150亿港元(+2.4%),转按32亿港元(+5.2%)[5]
香港电讯-SS绩后涨超3% 中期股份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4%至20.7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01 10:49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地数据服务收益增长8%至港币68.67亿元,带动本地电讯服务收益增 加5%至港币87.14亿元。本地数据服务为本地电讯服务分类的最大组成部分,占收益79%。收费电视服 务取得港币11.60亿元的收益,而本地电话服务收益则为港币9.53亿元。于期内,国际电讯服务收益增长 1%至港币38.13亿元。因此,电讯服务总收益上升4%至港币125.27亿元。 期内,流动通讯业务的服务收益增长5%至港币41.89亿元,主要受漫游服务持续增长、后付客户基础持 续扩大、动通讯批发收益增加、以及对采用5G及IoT技术的企业解决方案的需求上升所推动。 香港电讯-SS(06823)绩后涨超3%,截至发稿,涨2.43%,报12.66港元,成交额6723.64万港元。 消息面上,7月31日,香港电讯-SS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总收益同比增长4%至173.22亿港元,EBITDA 上升超过3%至63.80亿港元,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4%至20.7亿港元,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 利为27.32港分,中期分派每个股份合订单位33.80港分。 ...
香港电讯(06823)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7-31 18:00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1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9] - 调整后的资金流为32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9] - 企业收入同比增长11%[9] - 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9] - H1'25的收入为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8] - H1'25的调整后资金流为3.28亿美元,同比增长3%[146] - H1'25的EBITDA为8.18亿美元,同比增长3%[128] - H1'25的整体EBITDA利润率保持在37%[128] 用户数据 - 5G客户数量达到1.894百万,同比增长21%[45] - 5G用户在总后付费客户基础中的渗透率达到54%[45] - 消费者出境漫游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疫情前水平的141%[43] - 2.5G服务的消费者宽带净增加速,达到141%同比增长[48] - 本地数据收入增长了11%,反映出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需求[132] - 大陆业务实现了13%的同比增长[9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的总债务为55.68亿美元,较2024年6月的59.42亿美元减少了5.6%[148]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的净债务为53.19亿美元,较2024年6月的57.28亿美元减少了7.6%[148]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的现金余额为2.49亿美元,较2024年6月的2.14亿美元增加了16.4%[150] - 截至2025年6月,未提取的信贷额度为20.48亿美元,较2024年6月的15.37亿美元增加了33.5%[150]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的总流动资金为22.97亿美元,较2024年6月的17.51亿美元增加了31.5%[150]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为2.97倍,较2024年6月的3.30倍改善了10%[148]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总债务与EBITDA比率为3.11倍,较2024年6月的3.42倍改善了9.1%[14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有效利率为3.96%,受益于2025年5月以来HIBOR的下降趋势[152] - 公司的平均债务到期时间约为3.2年[152] 未来展望与策略 - 总合同价值的新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超过22亿港元[65] - 公司致力于通过AI创新推动增长,提升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服务[153] - H1'25的资本支出与收入比率改善至6.2%[143] - H1'25的有效税率为15.3%[147]
香港电讯-SS将于9月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1 16:41
股息派发 - 香港电讯-SS(06823)将于2025年9月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1]
香港电讯(068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分派
2025-07-31 16:35
EF001 免責聲明 EF001 發行人所發行上市權證/可轉換債券的相關信息 發行人所發行上市權證/可轉換債券 不適用 其他信息 備註: 1. 香港電訊信託是一個根據香港法律於2011年11月7日成立並由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以其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 經理身 份)(「託管人-經理」)管理的信託。 2.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本公司」)是一家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3. 每個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的股份合訂單位將下列證券或證券權益合併,而根據託管人-經理與本公司於2011年11 月7日簽立構成香港電訊信託的信託契約(經不時修訂、補充、取代或以其他方式更改的版本)(「信託契約」)的條文規定,有 關證券或證券權益僅可一併買賣,不得單獨或個別買賣: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 | | | --- | --- | | 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 | | 股票發行人現金股息公告 | | | 發行人名稱 香港電訊信託與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 | | 股 ...
香港电讯(0682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1 16:32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 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香港電訊信託 (一個根據香港法律於 2011 年 11 月 7 日成立並由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信託) 與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6823)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 香港電訊管理有限公司(以其作為香港電訊信託託管人-經理身份)(「託管人-經理」)與 香港電訊有限公司(「本公司」或「香港電訊」)的董事欣然宣佈香港電訊信託與本公司連同 本公司的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綜合業績。 本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雖未經審核,惟已經託管人-經理及本公司的審核委員會審閱,並按照 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的《香港審閱委聘準則》2410 由實體獨立核數師執行中期財務資料審閱工作 的準則由本集團的獨立核數師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閱。 1 • 寬頻市場的領先地位擴大,光纖入屋連接總數增加百分之三至 1 ...
HKT(06823)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09:02
HKT Trust and HKT (06823) H1 2025 Earnings Call July 30, 2025 08:00 P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Susanna Hui - Executive Director, Group Managing DirectorPoon (Patrick) Chi Ho - CFOOperatorGood evening, and welcome to the HKT twenty twenty five Interim Results Webcast. In attendance today, we have Ms. Suzano Hui, Group Managing Director and Mr. Patrick Poon,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We'll start with the presentation followed by Q and A. And with that, let me turn it to Suzanna.Susanna HuiGood evening. Thank yo ...
HKT(06823)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0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上半年营收达22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企业业务增长11%,移动服务收入增长5% [3] - EBITDA增长3%至8.18亿美元,AFF增长3%至3.28亿美元 [3] - 宣布中期股息为每股33.8港元 [3] - 净利润增长15%至2.95亿美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至2.65亿美元 [29] - 总债务从59.4亿美元降至55.7亿美元,债务与EBITDA比率改善至3.11倍 [30] - 有效利率降至3.96%,平均债务期限为3.2年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企业业务 - 企业业务收入增长11%,主要受云项目增长14%和高带宽光纤线路增长6%驱动 [10] - 上半年新项目签约额超过22亿港元 [10] - 企业解决方案涵盖医疗、物流、公用事业等多个行业,包括AI驱动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11] 移动业务 - 移动服务收入增长5%,主要受漫游收入增长7%和5G用户增长驱动 [23] - 5G用户数达189万,渗透率54%,同比增长21% [24] - 后付费用户ARPU提升至193美元,用户基数增长4.5万 [7] - 活跃漫游用户渗透率提升至59%,漫游收入达疫情前水平的104% [7] 固定宽带业务 - 光纤用户增长3%至105万,占总宽带用户基数的70% [9] - 2.5G服务用户数增长141% [22] - 推出50Gbps高端用户服务和800Gbps企业服务 [5] 媒体业务 - NOW TV用户数达145万,OTT用户增长17% [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本地业务收入增长5%,中国业务收入增长13% [12][21] - 中国业务增长主要受SD-WAN服务和数据中心需求驱动 [12] - 国际业务收入增长1%,受全球数据收入和Console Connect服务驱动 [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投资AI技术,两年前开始引入AI工具,提升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3] - 推出800Gbps服务,支持超级计算时代需求,连接香港主要数据中心 [5][6] - 扩展5G网络覆盖,新增14个站点,提升重要场所网络容量 [6] - 投资海底电缆项目,包括Pan Asia Express和AAE2电缆 [14] - 扩大数字生态系统,会员数达400万,提供独特生活方式体验 [15] - 推出远程医疗服务Doctor Go,扩展至大湾区及亚洲热门目的地 [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香港本地需求疲软,公司表现稳健 [2] - 看好AI驱动的企业转型和5G技术发展前景 [17] - 预计资本市场的繁荣将改善消费者信心 [17] - 资产负债表增强和利率下降将减轻利息支出压力 [18] - 对企业业务全年增长保持乐观,目标增长10-12% [35][36] - 预计漫游收入增长将保持,受益于商业活动恢复和大型活动 [3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MSCI AA ESG评级,连续第五年 [17] - 运营效率提升,总体成本节约7% [4] - 运营支出节省4%,资本支出节省3% [25] - 流动性充足,包括21.5亿美元现金和20.5亿美元未使用银行授信 [31]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利息成本展望 - 上半年利息节省约1900万美元,预计全年节省25-30% [34] 企业业务增长展望 - 预计全年企业业务增长10-12%,受益于经济复苏和AI驱动 [35][36] 漫游收入展望 - 预计漫游收入增长将保持,受益于商业活动恢复和大型活动 [37] 债务结构优化 - 目前债务结构为60%固定利率和40%浮动利率,考虑增加浮动利率债务以利用低利率环境 [40] 营运资本展望 - 上半年营运资本需求较高,预计下半年会改善 [41] AFF增长展望 - 预计全年AFF增长将超过3% [43]
锚定价值,链接未来:稳定币的崛起与挑战
艾瑞咨询· 2025-07-08 14:17
核心观点 - 稳定币作为"双面货币"兼具数字货币的支付便捷性与法币的价值稳定性,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新一代支付工具 [1] - 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0亿美元爆发式增长至2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交易额达37万亿美元 [7] - 中美监管政策分化:中国禁止私人稳定币主推数字人民币,香港实施持牌经营制度,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强化美元锚定稳定币监管 [8][15][16] - 跨境支付场景中稳定币可将传统SWIFT系统1-5个工作日的清算时间缩短至秒级,交易成本从6.7%降至不足1% [32] - 电商巨头如京东、蚂蚁、沃尔玛等积极布局稳定币,通过"场景+科技+金融"模式构建生态闭环 [19][23][35] 稳定币定义与分类 发行逻辑与技术 - 基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点对点支付,绕过传统银行清算体系 [2] - 四种主流发行机制:法币抵押(USDT/USDC)、加密货币抵押(DAI)、商品抵押(DXG)、算法发行(已叫停) [3][4] 市场特征 - 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市占率超99.8%,需100%储备且无杠杆属性 [3][5] - USDT市值1500亿美元占主导,USDC市值600亿美元增速显著 [12] 全球监管动态 美国市场 - 《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人须持联邦/州牌照,储备资产需1:1高流动性资产并每月披露 [14][15] - 发行规模超100亿美元由联邦监管,小机构可选择州级监管以降低合规成本 [15] 香港市场 - 《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要求100%储备金及资产隔离保管,金管局统一监管 [16][17] - 沙盒安排已批准京东(JD-HKD)、渣打银行联合体等三组机构测试跨境支付应用 [18][19][22] 中国大陆 - 数字人民币试点覆盖17省26地区,累计交易7.3万亿元,重点拓展B端智能合约场景 [28][29] - 通过货币桥项目推进跨境支付,2025年设立上海国际运营中心加速国际化 [29][30] 应用场景创新 跨境支付 - 传统SWIFT系统单笔成本50美元耗时1-5天,稳定币实现秒级结算且成本低于1% [32] - 京东稳定币测试显示可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交易时间缩至10秒 [19] 电商生态 - 蚂蚁推出Jovay区块链支持RWA项目,四方精创开发多链协议清分系统 [23][25] - 沃尔玛、亚马逊探索自有稳定币,构建"订单即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服务 [35]
香港电讯(0682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2 16: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收益(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增长超2%至320.31亿港元[19] - EBITDA增长3%至137.43亿港元[19] - 经调整资金流上升3%至59.73亿港元[19] - 债务净额相对EBITDA比率改善至2.9倍[19] - 集团总收益(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为320.31亿港元[31][32] - 集团EBITDA总计为137.43亿港元[31][32] - 集团经调整资金流为59.73亿港元[31][32] - 总收益增加1%至347.53亿港元,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的总收益增加2%至320.31亿港元[166] - EBITDA总计增加3%至137.43亿港元,经调整资金流增加3%至59.73亿港元[166]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至50.70亿港元,每个股份合订单位基本盈利为66.92港分,全年总分派为78.80港分[166] - 公司2024年电讯服务总收益为2.4457亿港元,较2023年的2.417亿港元增长1%[167] - 2024年流动通讯服务收益为8762万港元,较2023年的8348万港元增长5%,但流动通讯产品销售收益为2722万港元,较2023年的2960万港元下降8%[167] - 2024年总收益为3.4753亿港元,较2023年的3.433亿港元增长1%;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的总收益为3.2031亿港元,较2023年的3.137亿港元增长2%[167] - 2024年EBITDA总计为1.3743亿港元,较2023年的1.34亿港元增长3%[167][168]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5505万港元,较2023年的5652万港元下降3%;其他增益净额为131万港元,较2023年的10万港元增长超500%[167]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6015万港元,较2023年的5508万港元增长9%[167] - 2024年经调整资金流为5973万港元,较2023年的5798万港元增长3%;每个股份合订单位的年度经调整资金流为78.80港仙[168] - 2024年电讯服务总收益为244.57亿港元,同比上升1%,其中本地电讯服务收益173.50亿港元,同比增3%,国际电讯服务收益71.07亿港元,同比降3%[171] - 2024年电讯服务销售成本为130.80亿港元,同比降2%,折旧及摊销前的营运成本为18.45亿港元,同比增7%,EBITDA总计95.32亿港元,同比增2%[171] - 2024年收费电视服务收益为23.20亿港元,去年为23.65亿港元[175] - 2024年本地电话服务收益下跌10%至20.11亿港元,去年为22.29亿港元[176] - 国际电讯服务2024年收益为71.07亿港元,去年为72.97亿港元,EBITDA按年增长2%至95.32亿港元,EBITDA边际利润从38.8%扩大至39.0%[177] - 流动通讯2024年服务收益增长5%至87.62亿港元,总收益增长2%至114.84亿港元,EBITDA总计增长5%至53.11亿港元,整体EBITDA边际利润改善至46%[178][180] - 2024年漫游总收益按年增长37%,已达疫情前水平的98%[179] - 2024年12月期末后付客户ARPU上升1%至193港元,核心1O1O及csl业务后付客户流失率维持于0.7%的低水平,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为27.22亿港元[180] - 其他业务2024年收益维持稳定于8.80亿港元[181] - 2024年抵销项目为20.68亿港元,去年为20.30亿港元[182] - 2024年销售成本增加1%至177.10亿港元[183]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4%至87.95亿港元,营运成本节省5%至33亿港元,折旧及摊销开支总计减少3%至55.05亿港元[184] - 2024年未计流动通讯产品销售之EBITDA总计增加3%至137.38亿港元,EBITDA总计增加3%至137.43亿港元[185]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增加5%至22.38亿港元,所得税开支为9.14亿港元,股份合订单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2%至50.70亿港元[186][187][189] - 2024年底公司成功减债,债务总额相对EBITDA比率及债务净额相对EBITDA比率分别改善至3.0倍及2.9倍[190] - 2024年12月31日债务总额为417.23亿港元,较2023年的448.04亿港元减少;现金及短期存款合共为21.45亿港元,较2023年的17.09亿港元增加;债务总额对资产总值比率改善至36%,2023年为40%[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包括资本化利息的资本开支为22.14亿港元,较2023年的22.73亿港元减少;资本开支占收益6.4%,2023年为6.6%;流动通讯业务资本开支减少5%,电讯服务资本开支减少4%[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调整资金流由2023年的57.98亿港元增加3%至59.73亿港元;营运经调整资金流增长7%,经调整资金流总额增长3%[1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然负债中履约保证为9.03亿港元,2023年为10.27亿港元;其他为20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196] - 公司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分派╱股息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每股普通股45.88港仙,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分派╱股息每个股份合订单位╱每股普通股32.92港仙已派付[1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后付客户的5G渗透率达到51%[16] - 出境漫游收益带动漫遊總收益按年上升37%[16] - 截至2024年12月底,5G客户基础达174.7万,增长25%[23] - 截至2024年12月底,FTTH连接总数为104万条,占消费市场宽带客户基础的71%[23] - Now OTT服务用户增幅达15%[24] - The Club已有逾400万注册会员,会员年内消费增长4%[25] - 2024年企业内地业务收益达10亿港元,增长37%[22] - 2024年HKT Enterprise Solutions业务获新订单总值逾50亿港元,按年增长11%[22] - 2024年12月底,光纤入屋连接达104万条,较上一年净增加3.3万条或3%,消费市场宽带线路为147.4万条,其中光纤入屋连接占71%[173] - 2024年企业业务本地数据收益录得8%的强劲增长,HKT Enterprise Solutions获新项目合约总值逾50亿港元,按年增11%[173]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企业业务收益达10亿港元,按年增37%[174] - 2024年Now OTT服务订购用户增长15%,带动Now TV的已安装收费电视用户基础由去年的142.9万增加至143.3万[176] - 2024年12月底,固网线路总数由去年222.7万条减少至211.4万条[176] - 2024年12月底5G客户基础达174.7万,按年增长25%,后付客户基础净增3.1万至345.9万[179] - 其他业务The Club会员基础从385万扩大4%至401万,会员消费增加4%[181] 公司业务服务与合作 - 公司为160多个国家超3000个城市提供环球通讯和商务基础设施[12] - 公司将光纤入屋PON服务速度提升至50G[20] - 公司为企业提供高至400G电讯商级以太网服务[20] - 公司推出800G AI Superhighway服务[20] - 自2023年以来公司获得项目合约总值达15亿港元[21] - Now TV夺得英格兰超级足球联赛播放权至2027/28赛季[11] - PCCW Global与银河航天签订谅解备忘录,引入低地球轨道卫星服务[13] - HKT推出流动应用程式收款方案「HKT POS」[10] - HKT x ViuTV联手推出「齐消费‧稳经济‧同受惠」活动[09] - CSL Mobile成香港首批推出天通卫星通讯增值服务的认可5G网络运营商[08] 公司人员信息 - 李泽楷58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执行主席兼执行董事[39] - 许汉卿60岁,自2018年9月起担任香港电讯集团董事总经理,自2011年11月起出任执行董事[40] - 彭德雅69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非执行董事[43] - 钟楚义64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非执行董事[46] - 唐永博50岁,2023年8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非执行董事[47] - 赵兴富49岁,2025年2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48] - 张信刚84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Sunil VARMA81岁,2011年11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麦雅文78岁,2014年5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黄惠君63岁,2015年5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香港电讯管理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杜家怡45岁,于2024年2月获委任为香港电讯及托管人-经理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张学芝女士自2021年10月起担任托管人-经理及公司的集团法律事务总监兼公司秘书[157] - 张学芝女士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8] 公司治理相关 - 香港电讯信托于2011年11月7日根据信托契约成立,由托管人-经理管理[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香港电讯信托与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66] - 《管治守则》第E.1.2条不适用于托管人-经理,未为其设立独立薪酬委员会[66] - 《管治守则》第B.3.1条不适用于托管人-经理,未为其设立独立提名委员会[66] - 香港电讯信托与公司自行采纳《香港电讯守则》,条款不较《标准守则》宽松[67] - 托管人-经理及公司董事确认年内遵守《标准守则》及《香港电讯守则》[67] - 托管人-经理及公司董事和最高行政人员权益及淡仓在年报合并董事会报告书内披露[67] - 香港电讯信托与公司以合并形式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企业管治报告[60]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共有十一名成员,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四名非执行董事及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各董事会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董事会于2024年各自举行四次会议,合併週年大會于2024年5月30日举行[75] - 2024年董事会平均出席率为88%,审核委员会为100%,提名委员会为80%,薪酬委员会为75%,合併週年大会为82%[76] - 执行董事李泽楷和许汉卿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合併週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1[78] - 非执行董事彭德雅2024年本公司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託管人-经理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合併週年大会出席率为1/1[78] - 非执行董事唐永博2024年本公司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0/4,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0/1,託管人-经理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0/4,合併週年大会出席率为0/1[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信刚2024年本公司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1,託管人-经理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合併週年大会出席率为1/1[78] - 独立非执行董事Sunil Varma 2024年本公司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提名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1,託管人-经理董事会和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均为4/4,合併週年大会出席率为1/1[78] - 託管人-经理及本公司董事负责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70] - 託管人-经理及本公司已为董事及高层人员安排适当的董事及高层人员责任保险[75] - 2024年2月22日委任五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张信刚、Sunil Varma、麦雅文、黄惠君及杜家怡[80] - 2024年6月28日有非执行董事及监管事务委员会成员辞任[81] - 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私人会议,董事会进行年度评估[82] - 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不少于当时三分之一的在任董事须轮席告退,每名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履行职责表现及付出时间整体令人满意[84] - 赵兴富2024年12月31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