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诺佳池(08428)
icon
搜索文档
汉诺佳池(08428.HK)4月30日收盘上涨53.33%,成交36.89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4-30 16:30
市场表现 - 4月30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51%至22119.41点 汉诺佳池股价上涨53.33%至0.69港元/股 成交量70.48万股 成交额36.89万港元 振幅61.11% [1] - 汉诺佳池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23.29%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5.88%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9.71%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汉诺佳池营业总收入1078.81万元 同比增长18.07% 归母净利润-808.18万元 同比增长3.08% 毛利率63.36% 资产负债率112.09% [1] 行业估值 - 旅游及消闲设施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36.2倍 行业中值-0.55倍 汉诺佳池市盈率-2.07倍 行业排名第104位 [1]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其他易站绿色科技0.3倍 LET GROUP0.7倍 嘀嗒出行0.99倍 OKURA HOLDINGS1.04倍 陆庆娱乐1.34倍 [1] 公司背景 - 汉诺佳池控股有限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 起源于2004年以「小肥牛骨煲大王」品牌开设首家火锅店 目前以「小肥牛」品牌在香港运营九间火锅店 经营理念强调创新求变、以客为先 [2]
汉诺佳池(0842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09 16:52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名称变更为“漢諾佳池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为8428[1]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建议将中文双外文名由“国茂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汉诺佳池控股有限公司”,英文名保持不变[122] - 公司于2024年10月30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通过更改公司名稱的特别决议案,新名称自2024年10月31日起生效[124] - 公司于2024年12月2日上午9时正起,中文股份简称由“国茂控股”更改为“汉诺佳池”[124] - 公司名称由“國茂控股有限公司”更改为“漢諾佳池控股有限公司”,自2024年10月31日起生效[162] - 公司中文股票简称由“國茂控股”更改为“漢諾佳池”,自2024年12月2日上午九時正起生效[162] 董事会及管理层变动 - 董事會成员变动:周翊先生于2024年5月3日退任主席,于2024年7月10日繼任为主席;岳鼎龍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調任为主席及执行董事,于2024年7月10日辭任;徐永得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辭任;何志偉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辭任;鍾文禮先生于2024年8月29日獲委任;鄧柱銘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獲委任[9] - 公司秘書变动:陳釗洪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辭任;鍾文禮先生于2024年9月30日獲委任[10] - 審核委員會成员变动:王青雲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獲委任及于2024年9月30日繼任为主席;劉敏琪女士于2024年9月30日退任;張裕豪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辭任;岳鼎龍先生于2024年5月3日退任;田務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獲委任;丁俊臣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獲委任[10] - 薪酬委員會成员变动:王青雲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獲委任及于2024年9月30日繼任为主席;劉敏琪女士于2024年9月30日退任;周翊先生;張裕豪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辭任;岳鼎龍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辭任;田務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獲委任;鍾文禮先生于2024年8月29日獲委任及于2024年10月8日辭任;鄧柱銘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獲委任;丁俊臣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獲委任[10] - 徐永得先生於2024年9月16日辭任執行董事,其224,454份購股權將於2024年12月17日獲沒收[1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審計委員會由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分別為黃清華先生、田武春先生和丁俊臣先生[198]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11,96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132千港元增长18.1%[17] - 毛利为7,58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836千港元增长10.9%[17] - 期内亏损为9,65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402千港元增加2.7%[17] - 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内亏损为9,2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290千港元增加11.5%[17] - 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期内亏损为41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12千港元减少62.7%[17] - 期内其他全面亏损为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20千港元[2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96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247千港元减少3.1%[20]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69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5千港元增加350%[20] - 基本每股亏损为0.08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15港元减少46.7%[20]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亏损为0.08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13港元减少38.5%[2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增加约1.9百万港元至约12.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0.1百万港元[1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售存货成本增加至约4.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3百万港元[1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餐饮服务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百分比增加至约36.6%,去年同期为32.5%[1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增加约0.8百万港元至约7.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8百万港元[1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略微减少至63.4%,去年同期为67.5%[13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亏损减少至约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649,000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福利开支增加至约6.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3百万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减少至约2.6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3.4百万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为9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30万港元[14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增加至约6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00万港元,主要由于营销及推广开支增加约210万港元[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燃料及公用设施开支保持稳定,为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0万港元[145]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1,30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237千港元增加37.2%[21] - 流动资产总额为4,474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354千港元减少63.8%[21] - 流动负债总额为14,72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979千港元增加22.9%[21] - 流动资产净负债为10,24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75千港元大幅增加[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963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60千港元增加244.5%[23] - 资产净负债为1,9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752千港元大幅减少[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9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752千港元大幅减少[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9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752千港元大幅减少[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9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752千港元大幅减少[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90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7,752千港元大幅减少[2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5,079)千港元,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907)千港元,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576千港元[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5,410)千港元,報告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386千港元[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借款包括租賃負債约580万港元,本金額约120万港元的借款,及本金額约100万港元的債券,負債比率约为112.1%[14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動資產约450万港元,流動負債约1470万港元,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均为0.30[1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負債及資產抵押[151] 业务运营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两部分:香港餐厅运营的餐饮服务和香港的食品销售及加工[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没有客户贡献收入超过10%[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4,219千港元,亏损为2,296千港元[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3,695千港元,亏损为3,379千港元[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659千港元[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402千港元[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分配的中央行政费用及融资成本为7,363千港元[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分配的中央行政费用及融资成本为6,023千港元[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1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4千港元[7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薪金及津贴支出为6,2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16千港元[75] - 公司出售其100%股权的速达控股有限公司,以获取现金用于扩展其他业务[80][83]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256千港元,毛利为119千港元,期内亏损为415千港元[86]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563千港元,毛利为613千港元,期内亏损为1,112千港元[86] - 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基本每股亏损为0.00港元,摊薄每股亏损为0.00港元(2023年: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02港元)[8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023年同期:无)[91][9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業、廠房及設備约2.3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5.0百万港元)[10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31千港元,其中0-30天账龄的为531千港元,31-60天账龄的为0千港元,61-90天账龄的为0千港元,90-180天账龄的为0千港元,超过180天账龄的为0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966千港元,其中0-30天账龄的为208千港元,31-60天账龄的为0千港元,61-90天账龄的为1,732千港元,90-180天账龄的为17千港元,超过180天账龄的为9千港元[103]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无逾期或减值,信贷质量良好且无拖欠记录[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的平均信用期为30至90天[10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0-30天内的应付款项为2,766千港元,而3月31日为1,442千港元[10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111,972千股,金额为1,120千港元[109] - 公司于2024年8月29日出售全资子公司金荣辉,现金代价为200,000港元,出售亏损为50,000港元[111][114] - 公司于2024年9月13日出售全资子公司速达,现金代价为1,070,000港元,出售收益为26,000港元[117][120] - 公司于2024年10月14日出售其100%股权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mart Sky Enterprises Limited,现金代价为1港元[122] - 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与独立第三方就租赁铜锣湾场地订立临时租賃协议,租期自2024年7月1日起至2027年6月30日止,可选择续租三年[127] - 公司原计划于油
汉诺佳池(0842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21:52
财报发布 - 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2] 管理层变动 - 周翊先生于2024年5月3日退任主席,7月10日继任主席[12] - 岳鼎龙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调任为主席及执行董事,7月10日辞任[12] - 徐永得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辞任执行董事[12] - 何志伟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辞任执行董事[12] - 钟文礼先生于2024年8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 - 邓柱铭先生于2024年9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 - 张裕豪先生于2024年7月10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 - 刘敏琪女士于2024年9月30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 - 田务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 - 陈钊洪于2024年9月30日辞任公司秘书,钟文礼同日获委任[14] - 王青云于2024年9月16日获委任审核委员会委员,并于9月30日继任为主席[14] - 刘敏琪于2024年9月30日退任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4] 财务数据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1963亿港元,较2023年的1.0132亿港元增长18.1%[20]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7580万港元,较2023年的6836万港元增长10.9%[20]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9244万港元,较2023年的8290万港元扩大11.5%[20]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415万港元,较2023年的1112万港元收窄62.7%[20] - 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9659万港元,较2023年的9402万港元扩大2.7%[2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亏损9659000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9422000港元[22]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1303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237000港元有所增加[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4474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354000港元有所减少[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4721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1979000港元有所增加[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 - 10247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375000港元[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056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612000港元有所减少[24] - 2024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963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60000港元有所增加[2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 - 1907000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7752000港元[26]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896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9247000港元[22]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08港元,2023年为0.15港元[22] - 2024年4月1日经审核亏损9659千港元,2024年9月30日未经审核亏损1907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079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07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76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410千港元,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386千港元[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中透过香港餐厅运营提供餐饮服务收益为119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132千港元[53][63][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销售及加工食品)收益为225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563千港元[63][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142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95千港元[63][6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亏损为96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02千港元[63][6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租赁负债利息为158千港元,2023年为175千港元;2024年其他借款利息为0千港元,2023年为529千港元[7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总计158千港元,2023年为704千港元[7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4383千港元,2023年为3296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60千港元,2023年为1871千港元[7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752千港元,2023年为1525千港元[74]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256千港元,2023年为3563千港元[87]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15千港元,2023年为1112千港元[87]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24年为8547千港元,2023年为8135千港元[96]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2024年为111972千股,2023年为61866千股[9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23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00万港元[101][10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呆账拨备)为53.1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96.6万港元,且无逾期或减值[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76.6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44.2万港元,供应商平均信贷期为30至90日[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2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90万港元[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售存货成本约为4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10万港元[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餐饮服务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百分比增加约4.1%至约36.6% [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增加约80万港元至约760万港元[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略微减少至63.4% [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亏损减少约64.4万港元至约5000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增加约0.1百万港元至约640万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减少约0.8百万港元至约260万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减少约0.3百万港元至约70万港元[13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燃料及公用设施开支稳定在70万港元[141][14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增加约2.2百万港元至约620万港元[142][14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为900万港元[14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1,971,512股[147][1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借款包括租赁负债约580万港元、本金约120万港元借款及本金约100万港元债券[148][1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112.1%[148][14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约为45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1230万港元减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4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780万港元减少;贸易应收款项等约21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450万港元减少[1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动负债约为147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1200万港元增加;贸易应付款项等约95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820万港元增加;租赁负债及计息借款约52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约380万港元增加[1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0.30,较3月31日的1.03下降[1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9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2月15日于联交所GEM上市[4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餐饮服务及销售和加工食品[41] - 公司核数师为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前称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及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6] 会计政策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采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相同[44][46] - 本中期期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48] - 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当期和前期财务表现和状况及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披露无重大影响[50]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之修订本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52] 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并无客户贡献集团收益10%或以上(持续经营业务)[58] - 于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全部位于香港[58] - 期内销售及加工食品分部已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58] - 香港利得税首200万港元按8.25%税率缴纳,余下按16.5%税率缴纳,公司因无香港应课税溢利未作拨备[79,83] - 2024年9月13日公司完成出售速达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业务视为已终止经营业务[81,8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派息[92,93] - 2024年4月29日,集团作为承租人签订铜锣湾一处场地为期三年的临时租赁协议,租赁期从2024年7月1日至2027年6月30日,有续租三年的选择权[127] - 公司原计划在油尖旺开日式餐厅,因场地已租出,考虑宏观经济和竞争优势,决定在铜锣湾开展中式餐饮业务[127] - 2024年4月29日,公司租赁铜锣湾场地,租期三年,可续租三年,用于开展中式料理业务[128] - 2024年8月29日,公司以20万港元出售金荣辉有限公司100%股权,节约成本并减少现金流出[131] - 2024年9月13日,公司以107万港元出售速达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不再从事食品加工业务[13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经营三间餐厅,分别为新蒲岗的韩式烧烤及火锅店、黄埔的日式火锅店和铜锣湾的中餐厅[135] - 未来公司将设计更多菜品,改善业绩不佳餐厅状况并控制经营成本[133][135] 股权交易 - 2024年8月29日,公司出售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荣辉100%股权,现金代价20万港元,产生亏损5万港元[112][115] - 2024年9月13日,公司出售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速达100%股权,现金代价107万港元,速达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业务且被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17][1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速达已收现金1070千港元,出售的资产净值为1044千港元,出售速达收益为 - 26千港元,出售速达现金流入净额为1313千港元[120] - 2024年10月14日,公司向独立第三方出售俊天企业有限公司100%股权,现金代价为1港元,俊天主要持有创德亚洲有限公司54.17%股权[122] - 2024年10月14日,集团以1港元现金代价出售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俊天企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其主要持有创德亚洲有限公司54.17%股权[158] 公司名称变更 - 2024年9月30日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4 06:1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428,是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2] 管理层变动 - 周翊先生于2024年5月3日退任主席,7月10日继任主席;岳鼎龙先生于2023年12月1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5月3日调任主席及执行董事,7月10日辞任[14][20] - 陈钧勇先生于2024年1月2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庄天任先生于2023年11月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 - 田务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 - 周翊先生43岁,2024年5月3日退任主席,7月10日继任主席,继续担任执行董事等职,曾在麒麟集团控股、奥栢中国集团任执行董事[126][129] - 徐永得先生55岁,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等,有逾27年企业财务及会计经验,曾在奥栢中国集团、比高集团控股任职[132][135] - 田务春先生47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18年管理、金融及投资经验,担任大乾(深圳)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134][137] - 刘敏琪女士35岁,有逾11年香港会计及审计经验,现任谨诚(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曾在麒麟集团控股等任职[139][142] - 陈立平先生56岁,为公司附属公司管理层,2004年1月加入集团任总经理,负责餐厅日常营运,有逾20年香港餐饮营运经验[141][144] - 陈兆鸿先生58岁,为公司秘书,有逾18年管理香港或海外上市公司经验,自2015年9月、2016年3月分别任皇家世纪资源控股、金利通智能文化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公司秘书陈釗洪有逾18年管理上市公司经验,自2015年9月任仁德资源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3月任京基智慧文化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48] - 2024年7月10日张裕豪辞任后,公司仅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不符合GEM上市规则相关规定,董事会将自该日起三个月内尽快委任合适人选填补空缺[170][175] 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刘敏琪女士,田务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获委任[19][24]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刘敏琪女士,田务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获委任[26][32]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周翊先生,田务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获委任[27][33] - 法律合规委员会主席为周翊先生,田务春先生于2024年5月3日获委任[28][34] 合作方信息 - 核数师为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前称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9][35] - 主要往来银行有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30]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益为25365千港元,较2023年的30040千港元有所下降;2024年年度亏损为19393千港元,较2023年的24975千港元有所收窄;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24595千港元,2023年为22227千港元[57]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8237千港元,较2023年的11553千港元减少;流动资产为12354千港元,较2023年的9806千港元增加;资产总额为20591千港元,较2023年的21359千港元略有减少[5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7882千港元,较2023年的3596千港元增加;非控股权益为 - 130千港元,较2023年的 - 5887千港元有所改善;权益(亏绌)总额为7752千港元,较2023年的 - 2291千港元扭亏为盈[58]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860千港元,较2023年的3408千港元减少;流动负债为11979千港元,较2023年的20242千港元减少;负债总额为12839千港元,较2023年的23650千港元减少[5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减少约460万港元至约2540万港元,主要因外包及出售中環餐廳[70][75] - 该年度已售存货成本减少约170万港元至约1130万港元,与收益减少一致,占收益百分比增加约1.5%至44.7%[71][76][72][77] - 该年度毛利减少约310万港元至约1400万港元,毛利率下降约1.5%至约55.3%,主要因食品销售及加工业务毛利率下降[78][84][79][85] - 该年度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减少约70万港元至约120万港元,因无政府补贴[80][86] - 该年度雇员福利开支减少约140万港元至约1170万港元,因餐厅数量减少[81][87] - 该年度折旧略微减少约20万港元至约930万港元,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略微增加约50万港元至约150万港元[82][88][83][89] - 该年度燃料及公用设施开支略微减少约30万港元至约90万港元[90][95] - 该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600万港元至约890万港元,因中環餐廳运营授权、关闭餐厅及出售中環餐廳[91] - 该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46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220万港元增加[9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减少约80万港元至约2060万港元,因处置资产、折旧及减值损失[94] - 2024年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减少约600万港元至约890万港元(2023年约1490万港元)[9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为2460万港元(2023年约2220万港元)[9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减少约80万港元至约2060万港元(2023年约2140万港元)[99]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负债减少约1090万港元至约1280万港元(2023年约2370万港元)[100][105]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加约430万港元至约790万港元(2023年约360万港元)[101][10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借款仅含租赁负债约460万港元(2023年约730万港元),无计息借款(2023年5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9.0%(2023年不适用)[111][117] 业务运营与策略 - 公司于2023年8月开设“鲜入围煮”日式火锅餐厅,并通过2023年6月14日供股及2024年3月9日配售新股获得财务资源[47][50] - 因游客消费未随人数增加、北向消费及客户海外旅行消费等因素,公司将策略从日式料理调整为中式菜肴,并计划2024年8月在铜锣湾开设中式餐厅[47][50] - 因香港经营餐厅成本下降遇瓶颈且北向消费趋势不可逆,公司将重新设计业务模式,在中国内地积极寻找机会[48][51] - 2023年第三季度,因续租租金高导致盈亏平衡点高,公司停止运营“Aidan Cafe”韩国餐厅[61] - 2023年8月1日起,公司将“Shio”中央餐厅运营权授权给第三方以确保每月最低利润,并于2024年2月处置相关非全资附属公司[62] - 2024年3月28日,公司以100000港元现金代价将间接全资附属公司Smart Sino Enterprises Limited 100%股权出售给独立第三方[63] - 2023年6月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90万港元[104][109] - 2024年3月配售18,661,918股配售股份[110][116] - 2023年11月集团出售经营中环餐厅的非全资附属公司[114][120] - 2024年4月29日公司作为承租人就租赁铜锣湾场地订立临时租赁协议,自2024年7月1日起至2027年6月30日止为期三年,可续租三年,应付总金额约500万港元[12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22][124] 董事其他信息 - 除披露外,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过去三年未在其他香港或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众公司担任董事[146] - 董事的营业地址与公司在香港的主要营业地点相同,位于九龙土瓜湾道373号木棉工业大厦7楼726室[147] 企业管治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行政总裁职位空缺偏离守则C.2.1条规定,该空缺对运营无重大影响,董事会将适时检讨架构并填补此职位[151][152][154][155] - 年报日期董事会有两名执行董事周翊和徐永得,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田务春和刘敏琪[160][16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董事会符合GEM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规定,除已披露情况外,其中至少一名需有相关专业知识[169][174] - 2024年1月23日获委任的郑浩泽和2024年5月3日获委任的田务春均取得法律意见并确认了解董事责任[171][176] - 公司已接获独立非执行董事书面年度独立性确认函,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具独立性并符合相关指引[172][177]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责任的法律诉讼作出适当投保安排[173][178] - 公司自上市至企业管治报告日期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截至2024年3月31日已达成该政策[179][182][184][187] - 目前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田务春先生及刘敏琪女士,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183][188] - 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体董事已参与相关发展[189][190][191] - 周翊、岳鼎龙、何志偉等多位董事在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阅读相关材料[192] - 定期董事会会议日程通常提前与董事商定,定期董事会会议至少提前14天通知,其他会议一般给予合理通知[199] - 每次董事会会议的议程草案通常与通知一起发送给所有董事[200]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7 21:5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约为254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5.6%[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约为14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7.7%[5] - 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56.8%降至2024年的约55.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4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0.7%[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约为0.30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0.85港元[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8237千港元,2023年为11553千港元[11]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2354千港元,2023年为9806千港元[11]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1979千港元,2023年为20242千港元[11] - 2024年资产净值为7752千港元,2023年为 - 2291千港元[1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939.3万港元,2023年为2497.5万港元[2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4,595千港元,2023年为22,227千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81,078,969股,2023年为26,067,457股[33] - 2024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19,216千港元,2023年为23,393千港元;2024年累计折旧及减值为16,982千港元,2023年为17,049千港元[35] - 2024年估计未来现金流量使用除税前贴现率约13.39%,2023年约为15.03%[36] - 2024年3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3,364千港元,2023年为4,243千港元;2024年租赁负债为4,576千港元,2023年为7,290千港元[39] - 2024年非即期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639千港元,2023年为966千港元;即期部分2024年为2,565千港元,2023年为4,184千港元[4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966千港元,2023年为2,657千港元[4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966千港元,2023年为2657千港元;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为1442千港元,2023年为1500千港元[43] - 法定股本2024年末和2023年末均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2024年末为1120千港元,2023年末为156千港元[45] - 2024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报酬(含董事酬金)为2221千港元,2023年为2566千港元[50] - 2024年3月31日购股权总数为448908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3.95港元[51] - 2024年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为420万港元,2023年为0[5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减少约460万港元至约2540万港元(2023年:约3000万港元)[6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售存货成本减少约170万港元至约1130万港元(2023年:约130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增加约1.5%至44.7%(2023年:约43.2%)[63][6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减少约310万港元至约1400万港元(2023年:约1710万港元),毛利率下降约1.5%至约55.3%(2023年:约56.8%)[64][6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其他收益及亏损减少约70万港元至约120万港元(2023年:约190万港元)[6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开支减少约140万港元至约1170万港元(2023年:约1310万港元)[6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折旧减少约20万港元至约930万港元(2023年:约950万港元)[6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减少约600万港元至约890万港元(2023年:约1490万港元)[71]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220万港元,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约80万港元,税 前折现率为13.39%(2023年分别约210万港元、约90万港元,折现率15.03%)[7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2460万港元(2023年约2220万港元)[73]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20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80万港元[7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负债总额约128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090万港元[75] - 2024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79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430万港元[7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借款仅含租赁负债约460万港元(2023年约730万港元),本财年无计息借款(2023年约50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59.0%(2023年不适用)[8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销售及加工食品向一名外部客户销售额约371.5万港元,2023年约420.2万港元,该客户单独为集团总收益贡献超10%[23] - 2024年餐厅运营外部分部收益1937.3万港元,2023年为2442.8万港元;2024年销售及加工食品外部分部收益599.2万港元,2023年为561.2万港元[2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销售及加工食品业务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599,000港元,2023年约643,000港元;餐厅运营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1,652,000港元,2023年约1,435,000港元[3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股息[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86] 资金筹集情况 - 2022年配售77748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866000港元;2023年供股发行77757995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8915000港元;2024年配售18661918股,所得款项净额约9953000港元[47][48][49] - 2023年6月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890万港元;2024年3月配售18661918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995万港元[79][8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892万港元,已动用约1792万港元,未动用约100万港元;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995万港元[91] - 配售代理按每股0.55港元的配售价成功配售18,661,918股普通股[92] - 配售股份每股面值为0.01港元,已发行总面值为186,619.18港元[92] - 配售价较补充协议日期收市价每股0.57港元折让约3.51%[94] - 配售价较配售协议日期前五个连续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0.674港元折让约18.40%[94] - 配售事项项下的配售净价为每股约0.53港元[94] - 截至业绩公告日期,配售所得款项已全部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95] 资产出售情况 - 2024年2月1日公司以1200000港元出售荣成达51%股权,出售收益为 - 1776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为1126千港元[53][54] - 2024年3月28日,公司以10万港元现金代价出售俊华集团100%股权,出售资产净值9万港元,出售收益为 -9.7万港元,现金流入净额5.5万港元[55][59] 税务情况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征税,超过200万港元溢利按16.5%税率征税;不符合资格集团实体溢利按统一税率16.5%征税[29] - 公司截至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因税项亏损,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也未计提[30][31] 信贷期情况 - 餐厅运营业务除一名送餐代理信贷期为30日外无其他信贷期,信用卡等结算期7日内;许可收入信贷期主要为30日;食品加工业务信贷期主要为90日[40][41]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中审众环核对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96] - 审核委员会确信2024财年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97] 年报及公告发布情况 - 2024年年报将于2024年7月底左右登载于相关网站并寄发股东[98] - 本公告自刊发日起最少七天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00] 其他事项 - 2023年11月集团出售经营中环餐厅的非全资附属公司[84] - 2024年4月19日,公司就租赁香港一处物业订立临时租赁协议,月租15万港元,预计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约500万港元租赁负债[55] - 2023年有5000千港元无抵押计息借款,固定实际年利率约30% - 48%,2024年已悉数结付[44]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购股股权[50]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2-08 18:40
业绩公告相关 - 公司对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进行澄清及补充[1] 股权结构 - 中国新消费集团有限公司透过受控制法团持有163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7.47%[2] - 尖峰企业有限公司透过受控制法团持有163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7.47%[2] - 朗莱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630万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约17.47%[2] 董事会成员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3位执行董事和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公告发布安排 - 公告将自刊发日期起计最少一连七天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5]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3 17:15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369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74亿港元增长5.56%[1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44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40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940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39亿港元有所收窄[1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940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39亿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9247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80000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7141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1553000港元有所增加[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2080000港元,较3月31日的9806000港元有所增加[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18787000港元,较3月31日的20242000港元有所减少[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6707000港元,较3月31日的 -10436000港元有所改善[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0434000港元,较3月31日的1117000港元大幅增加[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233000港元,较3月31日的3408000港元有所减少[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净值为7201000港元,较3月31日的 -2291000港元由负转正[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3243000港元,较3月31日的3596000港元大幅增加[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权益(亏绌)总额为7201000港元,较3月31日的 -2291000港元由负转正[20]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內虧損9402千港元[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經營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3173千港元,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5006千港元,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12065千港元[28] - 2023年9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527千港元,較期初增加3886千港元[28]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为60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97千港元;2023年前六個月收益为136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74千港元[39] - 2023年前六個月,餐飲服務收益为10132千港元,食品銷售及加工收益为3563千港元[3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1.3695億港元,總虧損940.2萬港元[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益1.2974億港元,總虧損1293.9萬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64.9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96.9萬港元[55] - 2023年上半年融資成本70.9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29.7萬港元[57]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貨成本624.6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593.4萬港元[61] - 2023年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272.5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234.8萬港元[61]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權資產折舊167.2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2萬港元[61] - 2023年上半年僱員福利開支628.8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571.6萬港元[61]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511.2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7萬港元;2023年前六個月虧損924.7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8萬港元[7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用於計算每股虧損的加權平均普通股數目为6.1866億股,2022年同期为1446.1萬股[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購入物業、廠房及設備約500萬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萬港元[74][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貿易應收款項180.9萬港元,3月31日为265.7萬港元,無逾期或減值[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貿易應付款項220萬港元,3月31日为150萬港元,供應商平均信貸期30 - 90日[8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13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0万港元[102][10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约620万港元,餐饮服务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百分比降至约32.5%,较去年减少约4.8%[103][10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74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40万港元,毛利率稳定在54.4%[104][10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亏损约6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40万港元,主要因无政府补助[108][1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约63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60万港元,因招聘和挽留餐饮经验员工困难[109][1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约44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0万港元[110][1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约1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50万港元,因上环旧办公室短期经营租赁[111][1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燃料及公用设施开支为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0万港元保持稳定[117][12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减少约510万港元至约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970万港元,主要因餐厅节省成本和减少亏损[118][1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为93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170万港元[119][1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借贷包括约860万港元租赁负债和本金约150万港元债券,负债比率约为140.4%[131][1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约为1210万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880万港元[132][1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0.66及0.64[135][140] 人员变动 - 庄天任于2023年11月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法律合规委员会成员[8][9][10][11] - 张裕豪于2023年11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法律合规委员会成员[8][9][10][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1]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干诺道中168 - 200号信德中心西座30楼3005室[11] - 公司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集團主要業務為在香港提供餐飲服務及銷售加工食品[31][34] 会计政策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按歷史成本基準編製,2023年會計政策及計算方法與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相同[36][37] 经营分部 - 集团可報告經營分部包括在香港經營餐廳提供餐飲服務和在香港銷售及加工食品[42] - 公司可呈報經營分部為香港餐飲服務和香港食品銷售及加工[45] - 食品銷售及加工業務某一客戶的收入约佔集團總收入2100千港元[44] - 2023年上半年銷售及加工食品分部一個客戶收益约210萬港元[47] 税务信息 - 香港利得稅首200萬港元按8.25%稅率,餘下按16.5%(2022年:16.5%),公司無香港應課稅溢利未作撥備[63][64][66] - 公司中國已終止經營業務按25%比例稅率繳稅,中國附屬公司向境外控股公司分派股息須繳10%預扣稅[64][65][6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議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無)[68] 股份发行 - 2023年6月14日供股發行7775.8萬股,每股0.265港元,截至9月30日已發行及繳足股份9331萬股,金額934萬港元[89][90] - 2023年6月14日按每持有一股现有股份获发五股供股股份的基准,发行77,757,995股股份,每股供股股份面值0.265港元[91] - 2023年6月14日,公司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每股面值0.0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890万港元[127][129] - 2023年6月14日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每股0.265港元,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892万港元[15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开设新餐厅、偿还债务和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1341.8万港元,未动用550.2万港元,未动用部分预计2023年12月用于开设新餐厅[154] 业务运营 - 2023年8月公司用供股所得资金在黄埔开设“鲜入围者”日式火锅店[97][10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运营“一韩烧”韩式烧烤及火锅店、“Shio”日式居酒屋、黄埔餐厅及销售和食品加工厂[98][100] - 铜锣湾物业已出租,集团选定黄埔另一物业经营日式火锅,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148] 权益披露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需按规定披露[157][158]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不知悉有其他人士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具表决权已发行股份5%或以上权益且有需披露的权益或淡仓[160][1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等无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164][166] 证券交易 - 上市日期后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65][167]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行政总裁职位自2020年11月23日空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69][17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GEM上市规则及公司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72] 购股计划 - 公司更新购股计划,名为「经更新购股计划」,于2022年5月27日获股东大会批准[173][1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周翊先生和徐永得先生分别持有购股权224,455份和224,454份,行使价均为3.954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1月10日至2032年1月9日[1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经更新购股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购股[179][180] 审核委员会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月2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刘敏琪女士[182][183][18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认为业绩合规且披露充足[184][185] 报告提示 - 报告提醒无法保证前瞻性陈述可达成,股东和潜在投资者交易时应谨慎[187][190] 报告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3年11月13日,执行董事为周翊先生和徐永得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钧勇先生、张裕豪先生和刘敏琪女士[188][191] - 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发布并保留至少7天[189][191]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3 17:12
公司业绩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 公司人员变动 - 庄天任于2023年11月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法律合规委员会成员[13][14] - 张裕豪于2023年11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法律合规委员会成员[13][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4]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11 Grand Cayman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14]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干诺道中168 - 200号信德中心西座30楼3005室[14] - 公司于2016年9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2月15日于联交所GEM上市[26][28] 公司管理层架构 - 执行董事为周翊先生及徐永得先生[2][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钧勇先生、张裕豪先生及刘敏琪女士[2][13][14] - 合规主任、授权代表之一、薪酬委员会成员、法律合规委员会主席为周翊先生[13][1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369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74亿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744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40万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40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39亿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714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553亿港元有所增加[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20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806万港元有所增加[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1.878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242亿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6707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0436亿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7201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负2291万港元有所改善[18][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324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596万港元有所增加[19]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15港元,2022年为81.46港元[17]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供股发行股份所得19828千港元,供股交易成本1692千港元[23] - 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内亏损9402千港元,其中公司拥有人应占9247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占155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7201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3173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5006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2065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3886千港元,报告期末为6527千港元[25] - 2023年第三季度收益6001千港元,上半年收益136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97千港元和12974千港元有变化[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369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74亿港元增长5.56%[42][4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940.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93.9万港元减少27.33%[42][4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为64.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6.9万港元减少33.02%[4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70.9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7万港元增长138.72%[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为624.6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93.4万港元增长5.26%[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1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8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为92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780千港元[5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为61866千股,2022年为14461千股[5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5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万港元[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0 - 30日为1482千港元,31 - 60日为327千港元,总计1809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396千港元、323千港元等,总计2657千港元[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0 - 30日为422千港元,61 - 90日为1055千港元等,总计2200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728千港元、99千港元等,总计1500千港元[62] - 2023年4月1日及9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00000千股,金额为100000千港元[63] - 2023年3月31日及4月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5552千股,金额为156千港元;供股发行77758千股,金额77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93310千股,金额934千港元[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137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0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约为620万港元,餐饮服务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百分比降至约32.5%,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8%[78][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增加约40万港元至740万港元,毛利率稳定在54.4%[81][8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益、其他收入及亏损减少约40万港元至约60万港元,主要因无政府补助[8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增加约60万港元至约630万港元,主要因招聘和挽留员工困难[8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约5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主要因短期经营租赁[8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减少约510万港元至约460万港元,主要因餐厅节省成本和减少损失[9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约为9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40万港元[9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95] - 2023年6月14日按每持有一股现有股份获发五股供股股份的基准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每股认购价0.26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892万港元[96][11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借贷包括租赁负债约86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730万港元)及本金约1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500万港元)的债券,债券票面利率11%,2023年12月到期[10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140.4%(2023年3月31日:因亏损总额不适用),增加主要因2023年6月完成供股[10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约121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980万港元),其中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270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等约51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680万港元)[102]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约188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2020万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等约118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1120万港元),租赁负债约550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400万港元)[10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分别为0.66及0.64(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0.48及0.47)[104]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10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资产按揭或抵押[10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107] - 2023年9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公司或集团无重大事项[111]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为18920千港元,已动用13418千港元,未动用5502千港元[116] - 开设新餐厅供股实际所得款项净额11000千港元,已动用5498千港元,未动用5502千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动用[116] - 偿还债务供股实际所得款项净额5200千港元,已全部动用[116] - 一般营运资金供股实际所得款项净额2720千港元,已全部动用[116]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餐饮服务收益10132千港元,食品销售及加工收益3563千港元[3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餐饮服务及销售和加工食品[29] - 来自销售及加工食品分部一个客户的收益约为2100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透过餐厅营运提供餐饮服务(香港)收益为1013.2万港元,销售及加工食品收益为356.3万港元[42] 公司税务信息 - 香港的估计应课税溢利首200万港元按8.25%的税率缴纳香港利得税,其余按16.5%的税率缴纳[48] - 中国的估计应课税溢利按比例税率25%缴纳税项[51] - 中国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开始,除非根据税务条约予以减免,否则中国附属公司向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派股息须缴纳10%预扣税[54]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股息[55] 公司业务调整 - 上一财政年度,因疫情公司关闭或终止若干业务并实施成本节约措施[65] - 2023年7月底,公司停止“小火焰韩式咖啡餐厅”经营并归还单元给业主[66][67] - 2023年8月1日起,公司将“Shio”品牌中环餐厅经营权授予独立第三方确保每月最低利润[68][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经营一家韩式烧烤及火锅餐厅、一家现代日式居酒屋、黄埔餐厅以及销售及食品加工厂[72] 公司证券交易及守则遵守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分开,行政总裁职位自2020年11月23日空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27]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条款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相关标准和守则[130][131] 公司购股期权计划 - 经公司股东于2022年5月27日股东大会批准,更新2017年1月20日有条件采纳的购股期权计划[133] - 截至报告日期,无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18] - 截至报告日期,无主要股东在公司具表决权已发行股份5%或以上权益且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1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周翊先生有224,455份购股权,徐永得先生有224,454份购股权,总计448,909份,期间无注销[1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无购股权利失效、授出、行使或注销,更新购股计划下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36]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月20日成立,负责审阅公司财务报告和账目等[138] - 审核委员会现由张裕豪、陈钧勇和刘敏琪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刘敏琪[140]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符合相关规定并已充分披露[141] 报告发布相关 - 本报告将自刊发日起至少七天载于联交所网站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1 19:37
业绩公布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第一季度业绩及2022年同期未经审核比较数字[15][18] 财务数据对比(季度整体) - 2023年Q2公司收益约77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90万港元[16][19] - 2023年Q2公司毛利约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20万港元[16][19]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20万港元[17][19]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0.14港元,2022年同期约0.39港元(经重列)[17][19]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为76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77千港元[22]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为45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32千港元[22] - 2023年第二季度除税前亏损为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16千港元[22] - 2023年第二季度期内亏损为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16千港元[22] - 2023年第二季度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193千港元[23] - 2023年第二季度基本每股亏损为0.14港元,2022年同期为0.39港元[23]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总收益为76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77千港元[38]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616千港元[46][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增加约180万港元至约770万港元[76][8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已售存货成本约310万港元,餐饮服务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百分比降至约31.4% [78][79][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约460万港元,餐饮服务毛利率增至约68.6% [83][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其他收益及其他收入,主要因本期无政府补贴[84][8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增加约60万港元至约340万港元[85][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降至约200万港元,因节省成本和减少亏损[93][9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全面收益总额约410万港元[94][98] 财务数据对比(业务分部) - 2023年第二季度餐饮服务收益为63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34千港元[38]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及加工食品收益为139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43千港元[38] - 2023年第二季度餐饮服务分部亏损为19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78千港元[46][48]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及加工食品分部亏损为8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1千港元[46][48] - 餐饮服务收益增加约170万港元至630万港元,主要因新蒲岗餐厅开业贡献收益[77][8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付任何股息[17][20] 股份发行及款项 - 2023年4月1日至6月30日供股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为19828千港元,交易成本为1692千港元[25] - 2022年4月1日至6月30日配售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为2177千港元,交易成本为89千港元[25] - 2023年6月14日公司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890万港元[102][105] - 2023年6月14日,公司按每股0.265港元的价格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收取所得款项净额约1892万港元[118][121] - 截至报告日期,供股所得款项净额1892万港元中,开设新餐厅已动用90万港元,未动用101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用完;偿还债务已动用52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已动用228.1万港元,未动用43.9万港元,预计2023年10月用完[12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2月15日在联交所创业板上市[2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餐饮服务及食品销售和加工[29] - 公司于2016年9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2月15日于联交所GEM上市[31][32]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餐饮服务以及销售及加工食品[32] 客户收益贡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无单个客户对集团收益贡献逾10%;2022年同期,来自销售及加工食品分部一个客户的收益约为1.2百万港元[44] 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全部位于香港[4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约1840万港元,负债比率约67.8% [107][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84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60万港元大幅增加[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贷仅包括租赁负债约850万港元,并无计息借款,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730万港元和500万港元[1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67.8%,2023年3月31日不适用,改善原因是2023年6月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1890万港元的供股[113] 其他收益及亏损、成本等 - 2023年Q2其他收益及亏损方面,政府及其他补贴为0千港元,2022年为660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为62千港元[51] - 2023年Q2融资成本为545千港元,2022年为107千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2023年为86千港元,2022年为107千港元;其他借款利息2023年为459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53] - 2023年Q2已售存货成本为3139千港元,2022年为2645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3年为1204千港元,2022年为1076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3年为569千港元,2022年为788千港元[56] - 2023年Q2雇员福利开支为3413千港元,2022年为2756千港元,其中薪金及津贴2023年为3249千港元,2022年为2652千港元;员工福利2023年为84千港元,2022年为38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2023年为80千港元,2022年为66千港元[56] 每股亏损计算数据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23年为4136千港元,2022年为5193千港元[64]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之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2023年为30078千股,2022年为13359千股[66] 业务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经营一家位于大围的韩式餐厅、一家位于新蒲岗的韩式烧烤及火锅餐厅、一家位于中环的现代日式居酒屋以及销售及食品加工厂[71] - 公司将努力找出部分餐厅经营业绩不及预期的原因并改善,考虑减亏机会,积极寻找恢复餐厅业务的机会[72] - 2023年6月14日完成供股获得财务资源后,公司将积极寻求扩餐饮服务业务的机会[72] - 公司将继续努力控制人力、水电及食品运营成本[73] - 2023年6月23日,集团与独立第三方就租赁香港信德中心西翼30楼3005室办公物业订立临时租赁协议,为期两年,应付总金额约为250万港元[116][119] - 2023年6月30日后,集团已将主要营业地址变更为租赁项下的办公场所,自2023年7月3日起生效[117][120] - 铜锣湾物业已租出,集团管理层已在黄埔物色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的物业提供日式火锅食物[122][123]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并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或资产事项[112][114] 权益披露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不知悉有其他人士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有表决权股份5%或以上权益并需披露相关权益或淡仓[130] - 截至报告日期,无人士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具表决权已发行股份5%或以上权益[133] - 截至报告日期,无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需按相关规定知会公司及联交所的权益或淡仓[147][15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6][138]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行政总裁职位自2020年11月23日空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37][139]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遵守相关标准[140][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无利益冲突[134] 购股期权情况 - 周翊先生和徐永得先生分别持有224,455份和224,454份公司购股期权,行使价均为3.954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1月10日至2032年1月9日[144] - 2022年7月20日股份合并及2023年6月13日供股完成后,已对已授出购股期权行使价和数目作出调整[144][14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月20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庄天任先生[148][149]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月20日成立,负责审阅公司财务报告及账目等[15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庄天任先生[15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认为业绩合规且披露充足[152] 前瞻性陈述提醒 - 报告提醒不能保证有关集团业务发展的前瞻性陈述可达成、会实现或完整准确[153][15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为周翊先生,执行董事为徐永得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钧勇先生、庄天任先生及刘敏琪女士[154][157] 报告刊登信息 - 本报告将自刊發日期起计最少七日刊載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155][157]
汉诺佳池(08428)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1 19: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9月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2月15日在联交所GEM上市[32][34]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周翊先生及徐永得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钧勇先生、庄天任先生及刘敏琪女士[2] - 报告日期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为周翊先生,执行董事为徐永得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钧勇先生、庄天任先生及刘敏琪女士[138] - 公司核数师为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和星展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16]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信德中心西座30楼3005室[16]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及登记分处为联合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7] - 公司主要股份过户及登记处为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 [17] - 公司网页为https://cbkholdings.etnet.com.hk [17] - 公司股份代号为8428 [1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餐饮服务以及销售及加工食品[34][35] 财务报告发布情况 - 公司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发布未经审核业绩[1] - 公司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第一季度业绩,含2022年同期未经审核比较数字[1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Q2公司收益约77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90万港元[20] - 2023年Q2公司毛利约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20万港元[21]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20万港元[22]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0.14港元,2022年同期约0.39港元(经重列)[23] - 2023年Q2已售存货成本313.9万港元,2022年同期264.5万港元[26] - 2023年Q2雇员福利开支341.3万港元,2022年同期275.6万港元[26] - 2023年Q2行政开支200.2万港元,2022年同期434.5万港元[26] - 2023年Q2融资成本54.5万港元,2022年同期10.7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30.92%((7694 - 5877) / 5877 * 100%)[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分部亏损1006千港元,除税前亏损4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929千港元、5616千港元[48][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同比收窄25.62%((5616 - 4177) / 5616 * 100%)[48][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2千港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融资成本为54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千港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亏损相关成本中,已售存货成本31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45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76千港元等[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1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193千港元[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目为30078千股,2022年同期为13359千股[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增加约180万港元至约77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590万港元[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已售存货成本约3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60万港元增加约19% [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毛利约4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20万港元增加约44% [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增加60万港元至340万港元,增幅约21%(从280万港元)[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50万港元至70万港元,增幅约250%(从20万港元)[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行政开支约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30万港元减少约53% [83] - 于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84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360万港元大幅增加 [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贷仅含约850万港元租赁负债,无计息借款(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730万港元和500万港元)[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67.8%(2023年3月31日不适用),改善因6月完成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890万港元[93][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餐饮服务收益6303千港元,食品销售及加工收益1391千港元,总收益7694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634千港元、1243千港元、5877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无单个客户对公司收益贡献逾10%;2022年同期,销售及加工食品分部一个客户收益约1.2百万港元[46][47] - 餐饮服务收益增加170万港元至630万港元,增幅约37%(从460万港元)[69] - 餐饮服务已售存货成本占收益百分比下降4.2%至31.4% [73] - 餐饮服务毛利率增加4.2%至68.6% [7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付任何股息[2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无)[57] 税务情况 - 香港估计应课税溢利首200万港元按8.25%税率缴纳利得税,余下按16.5%税率缴纳(2022年:16.5%)[55] - 因集团无香港应课税溢利,本期及上期未作香港利得税拨备[56] 供股情况 - 2023年6月14日,77,757,995股供股股份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约1890万港元 [88] - 2023年6月14日,公司发行77757995股供股股份,每股0.26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892万港元[104] - 截至报告日期,供股所得款项净额应用情况为:开设新餐厅实际所得1100万港元,已动用90万港元,未动用101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动用;偿还债务实际所得52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一般营运资金实际所得272万港元,已动用228.1万港元,未动用43.9万港元,预计2023年10月动用[108] 集团运营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经营一家韩式餐厅、一家韩式烧烤及火锅餐厅、一家现代日式居酒屋和销售及食品加工厂[63] - 2023年6月23日,集团就租赁香港信德中心西翼物业订立两年临时租赁协议,应付总额约250万港元[99][100] - 2023年6月30日后,集团自7月3日起将主要营业地址变更为租赁物业[102] - 集团管理层在黄埔物色另一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物业提供日式火锅食物[106] 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将资产作任何按揭或抵押[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或资产事项[97]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和利益冲突[115] - 上市日期后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未分离外[119] - 公司行政总裁职位自2020年11月23日空缺,职责由其他执行董事履行[119]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遵守规定[122][123]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无特定权益或淡仓需知会[127] - 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1月20日成立,职责为审核财务报告和监督程序[12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庄天任先生[131]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认为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等规定并已充分披露[133] 其他情况 - 无法保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有关公司业务发展的前瞻性陈述可达成、会实际发生或实现[135] - 本报告将自刊发日期起至少连续7天刊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140] - 周翊先生和徐永得先生分别持有224,455和224,454份购股权,行使价均为3.954港元[125]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采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相同[39][40] - 公司非流动资产在2023年6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全部位于香港[44] - 集团管理层根据各分部经营业绩决策,未定期审阅分部资产及负债信息,未呈列相关分析[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