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UE PARTNER(08657)
icon
搜索文档
TRUE PARTNER(0865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9 19: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026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690千港元下降42%[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547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676千港元下降41%[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6611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9297千港元下降9%[6]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871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9704千港元下降10%[6]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723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9523千港元下降8%[6]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6.72港仙,较2023年上半年的7.43港仙下降10%[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5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70万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17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770万港元,减幅主要来自员工成本等[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68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2950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690万港元(税后),2023年上半年亏损2970万港元[11]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5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870万港元减少370万港元或约42%[45]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为4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770万港元减少310万港元或41%[45] - 报告期内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1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3770万港元减少600万港元或约16%[45] - 报告期内集团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3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0.2万港元亏损或约增加45%亏损[46]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等用途捐献约9.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1万港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02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8690千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268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704千港元[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亏损(港仙)为 -6.72,2023年同期为 -7.43[68]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56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623千港元[70]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457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6585千港元[70]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857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65千港元[70]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646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990千港元[70]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6802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260千港元[70]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6.8026亿港元,2023年为9.526亿港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2.6871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9704亿港元[71]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539亿港元,2023年为2.6941亿港元[72] - 2024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29亿港元,2023年为23.6万港元[72]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1.1万港元,2023年为74.9万港元[7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4.754亿港元,2023年为2.7926亿港元[73] - 2024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8119亿港元,2023年为9.5468亿港元[73]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3412千港元和6086千港元,芝加哥地区收益分别为1614千港元和2604千港元[77]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主要客户的收益分别为1191千港元、4966千港元等不同数据[78]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收益管理费用收入分别为3534千港元和8372千港元,咨询服务收益分别为840千港元和318千港元[79]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0千港元和142千港元,核数师酬金分别为568千港元和776千港元等多项除所得税前亏损扣除项目数据[80]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即期税项期间拨备为93千港元和219千港元,不同地区适用不同所得税税率[81]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分别为26871千港元和29704千港元,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使用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亿股[83]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投资于非上市投资基金分别为0千港元和16759千港元等金融资产/负债数据[8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43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38千港元[86][8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咨询服务费80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4千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管理费162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3千港元[86]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总计773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47千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中应计雇员福利2582千港元、应计开支441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856千港元、3355千港元[88] - 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712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32千港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Fund的管理费收入为1190千港元,2023年为4966千港元[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Volatility Fund的管理费收入为729千港元,2023年为802千港元[89] - 2024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员工福利为7682千港元,2023年为8767千港元[91] - 2024年主要管理人员退休金计划供款为133千港元,2023年为122千港元[9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来自管理业务基金收入为353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8372千港元下降58%[6] - 2024年上半年咨询服务收入为840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18千港元增长164%[6] - 2024年上半年净交易性收益为652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无此项收益[6] - 公司顾问业务收入包括为市场监管机构提供专家证人服务[21] - 公司衍生工具交易业务收入计入「净交易性收益」,为基金管理业务提供支援[21] - 2024年上半年基金管理收入为35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40万港元,收入减少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20] - 2024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水平及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较2023年上半年下降[21] - 2024年上半年整体基金管理收益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21] 市场指数及相关指标变化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2024年上半年上升13.8%,其中Q1升10.2%,Q2升3.2%;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升0.2%,Q1升0.15%,Q2升0.08%[8] - VIX ETF在报告期内下跌30.0%[8] - MSCI世界指数年化波幅为8.5%,约为长期平均水平16.5%的一半;标普500总回报指数年化波幅为10.5%,约为长期平均水平20.3%的一半[8] - 2024年上半年,MSCI世界指数上升13.8%,其中第一季度升幅为10.2%,第二季度升幅为3.2%[17] - 2024年上半年,全球债券指数升幅为0.2%,其中第一季度升幅为0.15%,第二季度升幅为0.08%[17] - VIX指数由12.45下跌至12.44,Euro Stoxx 50指数及VSTOXX由13.6上升至18.3,日本日经指数由17.5下跌至16.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7.8下跌至16.1[18] - VIX ETF于报告期内下跌30.0%[18] - MSCI世界指数年化波幅为8.5%,约为其长期平均水平16.5%的一半[18] - 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年化波幅为10.5%,约为其长期平均水平20.3%的一半[18] - MSCI世界指数2023年升幅为24.3%,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13.8%,自2022年9月底低点以来升幅达52.4%,21个月回报指数为第98百分位数[28] - 纳斯达克100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17.5%,恒生总回报指数上升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11.3%,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回报指数及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超10%[28] - 截至2024年7月12日,美国及欧洲主要指数的引伸波幅处于异常低水平,若干市场接近历史低位[37] 公司策略及业务活动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报告期内获正回报0.5%,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Beta值[9] - 2024年4月公司相对价值策略升幅为1.4%,MSCI世界指数回报为 -3.2%[10] - 公司团队通过网络研讨会等与投资者互动,使用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沟通[24] - 公司高级人员参加行业活动小组讨论,与北方信托合作关注荷兰退休金转型[25] - 2024年下半年计划开展营销活动,参加纽约全球波幅峰会[25] - 2011年7月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运作最长的基金True Partner Fund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19] - 2022年12月31日至2024年6月30日,MSCI世界指数上升41.5%,VIX ETF下跌80.9%,公司相对价值策略上升1.3%[19] 宏观经济数据变化 - 2023年底分析师预期美国2024年消费价格通胀率为2.6%,6月底升至3.1%[28] - 2023年底2024年核心通胀预测中值为2.4%,2024年6月升至2.8%[30] - 2023年底市场预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2024年底前减息超150个基点至约3.75%,6月底预期只减息44个基点,引伸利率为4.89%[30] - 美国10年期收益率从2023年底的3.87%升至2024年6月底的4.40%,30年期平均固定最优惠利率从6.67%升至6.86%[30] - 2023年底市场定价欧洲央行2024年减息超160基点,引伸利率为2.26%,6月底预期利率为3.22%,比2023年底预期高近100基点[30] - 2023年2月中旬硅谷银行市值接近200亿美元,2024年3月31日投保机构所持证券未变现亏损为5165亿美元,2022年前从未超1500亿美元[31] - 2024年6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8倍,高于2023年12月底的34倍,处于1900年以来第97百分位数[32] - 2023年分析师预估盈利增长率从5%大幅降至0.5%[34] 公司上市及资金运用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0月16日上市,按每股1.40港元发行1亿股新普通股,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04亿港元[40] - 自上市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568万港元,未动用款项为5832万港元[40][41] - 扩展业务方面,香港已动用2640.3万港元,未动用2082.4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40] - 荷兰阿姆斯特丹已动用2061万港元,未动用552.5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40] - 英国伦敦已动用1071.1万港元,未动用455.5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40] - 美国芝加哥已动用821.6万港元,未动用712.3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40] - 透过从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获得投资公司牌照扩展业务已动用540.3万港元,未动用358.8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40] - 提升资讯科技系统已动用2230.2万港元,未动用909.5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40] - 多项动用余下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
TRUE PARTNER(0865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50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90千港元下降42%[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54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76千港元下降41%[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661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297千港元下降9%[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8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704千港元下降10%[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723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523千港元下降8%[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6.72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7.43港仙下降10%[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5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70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17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770万港元[7] - 报告期内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8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950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90万港元(税后),2023年上半年为2970万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全面收入亏损272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950万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02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690千港元下降42.16%[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677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485千港元收窄9.18%[3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2687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704千港元收窄9.54%[3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中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为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759千港元下降100%[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646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6990千港元下降13.67%[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6802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5260千港元下降28.6%[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亏损(港仙)为6.72,较2023年同期的7.43收窄9.56%[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53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6941千港元增加5.93%[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2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6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出售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1695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1.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74.9万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75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792.6万港元[41]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11.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9546.8万港元[4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50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70万港元减少370万港元或约42%[63]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45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0万港元减少310万港元或41%[64]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1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770万港元减少600万港元或约16%[65] - 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32.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10.2万港元亏损或约增加45%[6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现金结余为1810万港元,定期银行存款357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8.75倍,无企业银行借款[7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及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6800万港元及4亿股[71] - 报告期内,公司慈善或其他用途捐献约9.8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1万港元)[7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来自管理业务基金收入为353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372千港元下降58%[3] - 2024年上半年咨询服务收入为840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18千港元增长164%[3] - 2024年上半年净交易性收益为6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0[3] - 2024年上半年基金管理收入为35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40万港元,收入减少[16]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341.2万港元,芝加哥地区为161.4万港元;2023年同期香港为608.6万港元,芝加哥为260.4万港元[44]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119.1万港元,客户C为132.1万港元;2023年客户A为496.6万港元,客户B为130万港元,客户C为130.4万港元,客户D为72.9万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某一时点确认收益84万港元,一段时间内确认353.4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31.8万港元和837.2万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收益为353.4万港元,咨询服务为84万港元,衍生工具收益净额为65.2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837.2万港元、31.8万港元、0[4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True Partner Fund管理费用收入119万港元(2023年为496.6万港元),来自True Partner Volatility Fund管理费用收入72.9万港元(2023年为80.2万港元)[59] 市场指数表现 - MSCI世界指数于报告期内上升13.8%,第一季度升幅10.2%,第二季度升幅3.2%[5] - 2024年上半年,MSCI世界指数上升13.8%,其中第一季度升幅为10.2%,第二季度升幅为3.2%[13] - 2024年上半年,全球债券指数升幅为0.2%,其中第一季度升幅为0.15%,第二季度升幅为0.08%[13] - 报告期内,6VIX指数由12.45下跌至12.44,Euro Stoxx 50指数及VSTOXX由13.6上升至18.3,日本日经指数由17.5下跌至16.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7.8下跌至16.1[13] - 报告期内,VIX ETF下跌30.0%[13] - MSCI世界指数年化波幅为8.5%,约为其长期平均水平16.5%的一半;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年化波幅为10.5%,约为其长期平均水平20.3%的一半[13] - MSCI世界指数2023年升幅为24.3%,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13.8%,自2022年9月底低点以来21个月升幅达52.4%,21个月回报指数为第98百分位数;以美元计值但不对冲非美元货币风险的版本截至2024年6月21个月回报指数为+51.8%,1970年以来50年期间21个月回报指数为第95百分位数[23] - 报告期内,台湾指数升幅为29.5%,日经总回报指数上升19.1%,纳斯达克100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17.5%,恒生总回报指数上升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11.3%,标准普尔500指数总回报指数及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超10%[24] 公司策略及业务发展 - 公司削减37.5%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7] - 公司削减37.5%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预计未来十二个月额外受益[18] - 2023下半年公司与北方信托在荷兰主要财经日报和退休基金主要出版物上联合发表文章,12月联合发布关注荷兰退休金转型的白皮书[21] - 2024下半年公司计划开展营销活动及参与行业活动,包括参加纽约全球波幅峰会[21] - 2024上半年公司专注改善基础设施及专有技术的稳定性、韧性及安全性,探索增效机会,改进专有回溯测试系统和分析工具[22] - 报告期内公司团队通过网络研讨会、一对一网上会议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互动,高级人员亲自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会面并参加行业活动小组讨论[20] 公司相对价值策略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报告期内实现轻微正回报0.5%,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Beta值[6] - 2024年4月公司相对价值策略升幅为1.4%,MSCI世界指数回报为 -3.2%[6]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报告期内实现轻微正回报0.5%,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及Beta值[14] - 2024年4月,公司相对价值策略升幅为1.4%,而MSCI世界指数回报为 - 3.2%[14] - 2011年7月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在回报及alpha值方面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14] - 2022年12月31日至2024年6月30日,MSCI世界指数上升41.5%,VIX ETF下跌80.9%,公司相对价值策略上升1.3%[15] 资产管理规模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5.12亿美元,2023年6月30日为11.64亿美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5亿美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5.12亿美元,由8700万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4.25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1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为5.12亿美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11.64亿美元减少6.52亿美元或56%[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较2023年12月31日的8.85亿美元减少42%至5.12亿美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8700万美元,管理账户为4.25亿美元;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2.53亿美元和9.11亿美元[19]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底分析师预期美国2024年消费价格通胀率为2.6%,6月底升至3.1%;2023年底2024年核心通胀预测中值为2.4%,2024年6月升至2.8%[24] - 2023年底市场预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2024年底前会减息超150个基点至约3.75%,2024年6月底预期到年底只减息44个基点,引伸联邦基金利率为4.89%;美国10年期收益率从2023年底的3.87%升至2024年6月底的4.40%;30年期平均固定最优惠利率从2023年底的6.67%升至2024年6月底的6.86%[24] - 2023年底市场定价欧洲央行2024年将减息超160个基点,引伸利率为2.26%,2024年6月底预期年底利率为3.22%,比2023年底预期高出近100个基点;英国市场从2023年底定价减息超170个基点到2024年6月底只定价减息45个基点;日本报告期内加息预期大致稳定约20个基点[24] 其他金融市场数据 - 2023年2月中旬硅谷银行市值接近200亿美元[2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投保机构所持证券未变现亏损为5165亿美元,2022年前从未超过1500亿美元[25] - 2024年6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8倍,高于2023年12月底的34倍,处于1900年以来的第97百分位数[25] - 2023年分析师盈利增长率大幅下降至0.5%[26] - 2024年和2025年经济成长将放缓,但分析师一致预估盈利成长强劲[26] - 2020年2月中旬,VIX指数低至13.7,3月中旬上升至80以上[27] - 美国及欧洲主要指数的引伸波幅处于异常低水平,若干市场接近历史低位[27] - 追踪美国国债引伸波幅的MOVE指数,相对其历史平均水平及与VIX所代表的股票波幅的历史关系,持续处于较高交易水平[27]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20年10月16日上市,按每股1.40港元发行1亿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04亿港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568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5832万港元[29][30] - 香港业务上市所得款项实际净额2640.3万港元,已动用557.9万港元,未动用2082.4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29] - 荷兰阿姆斯特丹业务上市所得款项实际净额2061万港元,已动用1508.5万港元,未动用552.5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29] - 英国伦敦业务上市所得款项实际净额1071.1万港元,已动用615.6万港元,未动用455.5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29] - 美国芝加哥业务上市所得款项实际净额821.6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3-26 22:0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由前庄家团队组建,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12] - 公司在香港、新加坡、阿姆斯特丹、伦敦和芝加哥设办事处,可23小时交易并管理投资策略[41] - 过去十年公司提供积极、多元化投资回报,以旗舰基金True Partner Fund为代表[41] - 公司持续投资加强销售工作,能与投资者和潜在客户就基金和定制方案接触[43]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拥有超1000名投资者和潜在客户[44] - 公司预计今年稍后推出第一个衍生品基金产品[44]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后改组为主从结构[49] - 2016年公司推出另一结构相似但交易策略侧重多头波幅的基金[51] - 2019年6月公司与IAM以UCITS形式提供策略,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由1.57亿美元混合型基金产品及7.28亿美元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51] - 北方信托截至2023年12月31日管理资产达1.4兆美元,公司与其合作发表文章和白皮书[7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益为13,289千港元,较2022年的44,793千港元下降70%[16] - 2023年毛利为11,687千港元,较2022年的41,395千港元下降72%[16] - 2023年经营亏损为65,429千港元,较2022年的32,150千港元增加104%[16] - 2023年度亏损为67,001千港元,较2022年的33,508千港元增加100%[1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001千港元,较2022年的33,636千港元增加99%[16] - 2023年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16.75,较2022年的8.41增加99%[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8.85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2023年9月30日为10.85亿美元[24]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330万港元,2022年为4480万港元,收入减少因资产管理规模减少及产品组合变动[25] - 2023年公司削减34.48%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25]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550万港元,2022年为3460万港元[2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00万港元(税后),2022年为3360万港元[25] - 2023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0万港元,2022年为741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26]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330万港元,2022年为4480万港元,收入减少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59] - 2023年公司削减34.48%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61]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550万港元,2022年为3460万港元[6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700万港元(税后)[62] - 2023年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水平及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较2022年下降[62] - 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0万港元,2022年为7410万港元,增加400万港元是确认的减值亏损[6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集团全面收入亏损66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3110万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8.85亿美元,较2022年的15.16亿美元减少6.31亿美元或42%,较2023年9月30日的10.85亿美元减少18%[66][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1.57亿美元,管理账户为7.28亿美元;2022年分别为2.77亿美元和12.39亿美元[67]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益为13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480万港元减少3150万港元或约70%[98]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削减34.48%的员工人数,并实施成本削减计划[98]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11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40万港元减少2970万港元或72%[9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0.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5.8万港元亏损或约减少69%亏损[9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410万港元增加420万港元或约5.7%[99] - 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2.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万港元或减少约33%[10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现金结余为660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8.6倍,无企业银行借款,无资本负债比率[10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权益为9530万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亿股[107] - 2023年8月2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PChina订立出售协议,出售群益志投49%股权,代价为615,947港元[10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无重大或然负债[108][11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25名,2022年为33名[115] - 董事会建议不就2023年度派付股息,2022年亦无派息[1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来自基金管理业务之收益为12,398千港元,较2022年的44,106千港元下降72%[16] - 2023年咨询服务费用收益为873千港元,较2022年的687千港元下降27%[16] - 2023年贸易收入净额为18千港元,2022年为0[16] 市场指数表现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在报告期内下跌72.7%[18]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报告期内上升24.3%,其中一季度升7.7%,二季度升7.4%,三季度跌2.4%,四季度升10.1%[18]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在报告期内升幅为6.9%,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跌1.6%和10.0%[18][19] - 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2.5,Euro Stoxx 50指数及VSTOXX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7.5,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7.8[19] - 认沽保护指数在报告期内上升19.2%,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26.3%,认沽保护指数较其逊色7.1%[19] - 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亏损19.8%,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18.1%[20] - VIX指数从21.67降至12.45,可交易短期VIX期货ETF在2023年内损失73%[37] - 美国10年期收益率在2023年最后一季下降约69个基点,最终低于4%[38] - 市场对2024年美国降息预期多达六次[38] - 2023年夏季至十月市场回档,11月股市因鲍威尔言论和CPI利好走高,11月成历史最好月份之一[36] - 2023年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创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略低于历史高,撰写报告时日本日经指数达34年最高[36] - MSCI世界指数报告期内上升24.3%,2023年第一、二、三、四季度涨幅分别为7.7%、7.4%、-2.4%、10.1%[52] - 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2.5,VIX ETF报告期内下跌72.7%[52]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在2022年及2021年下跌(-10.0%)及(-1.6%)后,报告期内升幅为6.9%[52] - 报告期内,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9.2%,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26.3%,认沽保护指数较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逊色7.1%[53] - MSCI世界指数2023年全年上升24.3%,标普500总回报指数上升26.3%,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22.2%,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30.4%,纳斯达克100指数上升55.1%[80] - 韩国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24.6%,台湾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31.5%,恒生总回报指数下跌10.6%,恒生美国企业总回报指数下跌11.0%[81] - 2023年美国联邦储备局加息幅度比年初市场定价高出约100个基点,股票市场仍上涨[81] - 2023年2月中旬硅谷银行市值接近200亿美元,后倒闭[81] - 2022年第三季度末分析师预期2023年标普500指数盈利较实际高出10%,2022年第三季度末至2023年末同期标普500指数总回报指数上升36%[82] - 2023年12月底Shiller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4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自1881年以来),估值处于过去50年最昂贵期间最高位[83] - 欧洲央行分析指出地缘政治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碎片化可能导致消费者价格短期上升最多5%及长期上升约1%[83] - 2020年2月中旬VIX指数低至13.7,略高于2023年底水平[84] - 三月中旬,追踪美国国债引伸波幅的MOVE指数跃升至高于2020年第一季度的水平,回落之后交易仍处于上升水平[85] - 2022年12月市场下跌时,股权波幅对冲的引伸波幅有限甚至下跌[85] 公司策略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报告期内有轻微正回报0.8%,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Beta值[21] - 自2011年7月成立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运作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22] - 与CBOE Eurekahedge相关指数相比,True Partner Fund交出较高的alpha值[24] - True Partner Fund在2023年低波幅环境中表现相对优于几个同行[38]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2023年轻微正回报0.8%,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Beta值[54]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总裁van Put先生57岁,在金融领域有逾29年经验,2011年5月加入集团[119] - van Put先生自2013年4月起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兼职教授[122] - van Put先生1991年6月取得荷兰阿尔克马尔技术学院工程学学士学位[123] - Heijboer先生48岁,2010年5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及定量研究领域有逾20年经验[124][125] - Hekster先生50岁,2011年8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领域有逾26年经验[126] - van Bakel先生46岁,2010年5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及技术开发领域有逾21年经验[129] - Tielman先生61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是QStone Capital创办人兼管理合伙人[131] - Heijboer先生1998年8月获荷兰特温特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5月获该校管理科学博士学位[125] - Hekster先生1996年11月获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28] - van Bakel先生2002年2月获荷兰特温特大学数学科学硕士学位[130] - Tielman先生1986年5月获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为荷兰注册投资分析师[133] - Hekster先生2014年8月 - 2016年7月任国立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兼职专业教授,2014年10月 - 2017年10月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系兼职副教授[127] - Tielman先生1986年8月 - 2000年5月在荷兰银行工作,最后任ABN AMRO Asset Management高级副总裁及产品开发环球主管[132][133] - 白琬婷40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在审计、财务及企业管理领域拥有超17年经验[134] - 魏明德56岁,2020年3月加入公司,在国际金融业累积丰富经验,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37][138][139][140] - Robert KAVANAGH 42岁,2019年12月加入集团,在投资管理行业拥有逾19年经验,专注对冲基金领域[141] - Thorsten GRAGERT 48岁,2018年7月加入集团,在自营交易及软件开发领域拥有26年经验[142] - Remco JANSSEN 57岁,2012年2月加入集团,在软件开发方面拥有22年经验[143] - 白琬婷2006年9月 - 2009年6月在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开启职业生涯[134] - 白琬婷2010年10月 - 2012年9月在Top Victory Electronics (Taiwan) Co., Ltd任职[134] - 白琬婷2012年10月 - 2018年5月加入台湾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134] - 魏明德2017年5月31日 - 2023年9月20日担任星光文化娱乐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Robert KAVANAGH 2004年7月 - 2019年11月任职另类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1:56
公司业绩 - 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公布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1] - 公司的全年业绩已经经过审计,与2022年同期进行了比较[17] - 二零二三年总收入为13,28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70%[18] - 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为12,398千港元,较去年下降72%[18] - 贸易收入淨额为18千港元,较去年不适用[18] - 二零二三年收入为13.3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44.8百万港元减少[27] - 二零二三年的除所得税前虧損为虧損65.5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虧損34.6百万港元增加[27] - 二零二三年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8.3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74.1百万港元增加4百万港元[28] - 资产管理规模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885百万美元,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1,516百万美元减少[26]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885百万美元,管理多个主要市场的流动性交易[51] 投资策略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报告期内上升24.3%[20] - VIX ETF在报告期内下跌72.7%[20] - 認沽保護指數在报告期内上升19.2%,標準普爾500總回報指數上升26.3%[21] - 認沽保護指數的虧損大於標準普爾500總回報指數(19.8%对比18.1%)[22] - 相對價值波幅策略在报告期内輕微正回報0.8%[23] - 公司的交易策略主要是相对价值,能够保留资本并在报告期内輕微正回报0.8%[23] 市场走势 - 二零二三年最后一季,市场对更多和更快降息的预期导致债券收益率上升趋势逆转[35] - 美国10年期收益率在二零二三年最后一季下降约69个基点,最终稳固地低于4%,通胀放缓引发市场对二零二四年降息预期[40] - 全球股票市场在2023年第四季度延续上涨趋势,MSCI世界指数上升24.3%[54] - VIX ETF在报告期内下跌72.7%[54] 公司发展 -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拥有1000名以上投资者和潜在客户,利用专有工具和行业领先系统锁定、追踪和接触投资者和潜在客户[46] - 公司在中国的在岸业务取得进展,预计将推出第一个衍生品基金产品,团队努力探索各种途径为股东创造潜在价值[46] - 公司通过网络研讨会和一对一在线会议积极与投资者和潜在客户互动,提供了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互动平台[7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良好的企业治理标准[159] - 公司已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採纳條款不遜于GEM上市规则的行为守则[160] - 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4] - 董事应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更新知识和技能,以对董事会作出贡献[175] - 董事会定期檢討公司最新发展及财务状况,作出知情决定[177] - 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年会[179]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9:4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主要涉及股指期货、期权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从事基金管理业务、衍生工具交易和提供咨询服务 [101] - 公司在香港注册,主要业务经营地点在香港,同时在芝加哥和荷兰设有交易办事处 [10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1,4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493千港元下降了68% [9] - 公司经营亏损为45,13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936千港元增加了116% [1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为11.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5百万港元有所减少 [16]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3百万港元增加 [16]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总收入为11,42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493千港元有所下降 [9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直接成本为1,35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823千港元有所下降 [9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期间虧損为45,4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548千港元有所增加 [96] - 公司报告期内收益为11.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1百万港元或约68% [57] - 公司报告期内毛利为10.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2.6百万港元或约69% [58] - 公司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百万港元或约5% [59] - 公司截至九月三十日止九个月的虧損为45,4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676千港元增长 [117] 资产管理规模 - 本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截至2023年9月30日为2,000百万美元 [19] - 本集团目前同时管理基金产品和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为1,085百万美元 [21]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85百万美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减少了623百万美元或36% [36] 全球市场趋势 - 全球股票市场仍呈现反弹趋势,股票指数波幅普遍下跌 [11] - MSCI世界指数在报告期内上升12.9%,但在第三季度出现小幅下跌 [11] - VIX指数和Euro Stoxx 50指数的波幅均有所下跌 [11] - 股票市场表现良好,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MSCI世界指数上涨12.9%,标普500指数上涨13.1% [44] - MSCI世界指数在八月和九月下跌,相对价值策略表现良好 [46]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首2,000,000港元按8.25%税率征税 [109] - 美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1%,国家所得税税率为9.5% [110] - 荷兰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9%,超过200,000欧元部分税率为25.8% [111]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 [112] - 中国附属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112] 其他 - 公司已批准未经审计的季度财务数据发布 [118]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4 19: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费用收入为11,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9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费用收入为2,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97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11,4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9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2,7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97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3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6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05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亏损为45,4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4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为15,7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88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全面亏损为3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1,2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全面亏损为5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900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45,8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4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16,2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388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11.36,2022年同期为5.67;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3.93,2022年同期为2.12[6] - 2022年1月1日总权益为205,416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71,360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161,770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115,962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8389千港元和28822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2303千港元和8105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6604千港元和13099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1638千港元和3543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分别为11427千港元和35493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总收益分别为2737千港元和10497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相关费用总和;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相关费用总和(各项费用明细见文档)[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分别为329千港元和241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分别为110千港元和83千港元[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25] - 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亿股计算(2022年同期相同)[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544.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67.6万港元增加100%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114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49.3万港元减少68%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经营亏损4513.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93.6万港元增加116%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11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36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30万港元[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40万港元(税后),2022年同期为2270万港元[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11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万港元,收入减少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与2022年同期相比,资产管理规模整体下降,产品组合变动,收益更注重表现费而非管理费[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360万港元有所增加[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23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45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27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亏损45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130万港元[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0.85亿美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17.08亿美元减少6.23亿美元或36%,较2023年6月30日的11.64亿美元也有所减少[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680万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9.17亿美元;2022年9月30日,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万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2.61亿美元[68]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11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3550万港元减少2410万港元或约68%[95]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为10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3270万港元减少2260万港元或69%[96] - 报告期内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5360万港元增加250万港元或约5%[97] - 报告期内集团分佔联營公司亏损约为16.6万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3.3万港元[9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99] 公司业务及运营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专注流动性市场波幅交易[4] - 公司采用3 - T模式,结合先进技术及经验丰富团队,涵盖专业交易策略[4] - 公司于2020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GEM上市,主要从事基金管理、衍生工具交易及咨询服务[9] - 公司于2011年7月推出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后改组为主从结构[47] - 2016年公司推出侧重多头发波幅交易策略的基金[48] - 2019年6月公司联合IAM以UCITS形式提供策略,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由1.68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及9.17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4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对业务进行审查并进行调整,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4年生效[65]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从业务调整中受益,且调整不会改变招股章程概述的计划[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高级人员通过国际旅游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会面,团队通过网络研讨会等与投资者互动[69][71]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高级人员参加亚洲、美国及欧洲的行业活动小组讨论[72]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PChina出售群益志投49%股权,代价为615,947港元[100] - 群益拥有群益志投51%股权,TPChina拥有49%股权[10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行为[103] 市场指数表现情况 - 2023年前九个月,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7.5 [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认沽保护指数上升8.7%,标普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3.1%,认沽保护指数逊于标普500总回报指数4.3% [35]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基础上,于报告期内上升12.9%,2023年第三季度下跌2.4% [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上升12.9%,其中2023年第一、二季度分别上升7.7%、7.4%,第三季度下跌2.4%[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升幅为1.5%,其中第一、二季度上升,第三季度下跌[51] - 截至2023年前九个月,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7.5,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7.5,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8.4,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5.1;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于报告期内下跌59.1%[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认沽保护指数上升8.7%,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3.1%,认沽保护指数较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逊色4.3%;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亏损19.8%,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亏损18.1%,认沽保护指数表现逊色1.7%[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MSCI世界指数上涨12.9%,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3.1%,纳斯达克100总回报上升35.3%,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12.6%,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24.0%,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2.9%;恒生总回报指数下跌7.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下跌5.3%[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7.5,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7.5,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8.4,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5.1[76]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下跌59.1%[77] - 2020年3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内,VIX ETF下跌63.8%,MSCI世界指数上升42.5%,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47.3%,纳斯达克100总回报指数上升66.0%[77] - 寻求长期持有中期VIX期货的ETF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下跌36.1%[77] 基金产品表现情况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有轻微正回报0.50%,按新费用结构调整后上升1.3% [36]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自2011年7月成立至2023年9月30日,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37] - 与CBOE Eurekahedge相关波幅指数相比,True Partner Fund交出较高的alpha值[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轻微正回报0.50%,根据2023年10月1日生效的最新费用结构调整后上升1.3%[56] - 2011年7月成立起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的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58]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除一间附属公司外按16.5%税率计提,该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余下按16.5%税率征税[19] - 美国适用联邦所得税税率为应课税收入的21%,国家所得税税率为国家应课税收入的9.5%[20] - 荷兰企业所得税,应课税溢利最高200000欧元(2022年:395000欧元)税率为19%(2022年:15%),超过部分税率为25.8%[21]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应课税溢利的17%,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2][23] 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2024年底的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由2022年12月的4.1%逐步上升到2023年9月的5.1%,2025年底的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由2022年12月的3.1%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1 19: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8,690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4,996千港元下降65%[1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676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2,841千港元下降66%[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9,297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3,090千港元增加124%[10]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29,704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060千港元增加111%[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04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188千港元增加109%[10]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9,523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953千港元增加147%[10]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7.43,较2022年上半年的3.55增加10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590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390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29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20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收益为8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90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万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0万港元(税后),2022年同期为1420万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亏损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210万港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8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00万港元减少1630万港元或约65%[61]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0万港元增加180万港元或约5%[6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0万港元减少1510万港元或66%[61] - 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4万港元亏损或约减少25%亏损[6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现金结余为955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2.13倍,无企业银行借款,无资本负债比率[6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及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1.322亿港元及4亿股[66] - 报告期内公司慈善等用途捐献约1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6万港元[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员共32名,2022年同期为30名[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86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9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1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50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2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4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24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297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6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为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68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29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159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61千港元[100]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7.43港仙,2022年为3.55港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3.90港仙,2022年同期为1.89港仙[10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59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768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60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946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7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24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73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5722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22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770千港元[102]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29,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2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9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93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03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0千港元[10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36千港元[107]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79千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3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65千港元[133]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51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22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23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85千港元[134] - 法定股本方面,2022 - 2023年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000股,股本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方面,2022 - 2023年股份数目均为400000000股,股本为40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53074千港元,总计157074千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员工福利为87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0千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退休金计划供款为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2千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计88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72千港元[1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8,372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4,564千港元下降66%[10] - 2023年上半年咨询服务费为318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32千港元下降26%[10]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6,0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17千港元;芝加哥地区收益为2,6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79千港元[1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4,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56千港元[1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用收入为8,3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58千港元[11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咨询服务的收益为3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2千港元[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Fund的管理及表现费收入为4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56千港元[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Volatility Fund的管理费收入为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千港元[135] 市场指数数据变化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上升15.7%,Q1和Q2分别升7.7%和7.4%[11] - 全球债券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2022年整体下跌10.0%)后,2023年上半年上升3.2%,Q1升3.0%,Q2接近持平(0.2%)[11][12]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11] - 2023年上半年,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2.4%,标普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认沽保护指数逊色4.5%,2022年逊色1.7%[12] - VIX指数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12]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上升15.7%[25]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后,2023年上半年上升3.2%[25] - VIX指数于2023年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26] - 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26] - 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26] - 2023年上半年,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2.4%,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认沽保护指数较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逊色4.5%[27]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27] - 2023年上半年,MSCI世界指数上涨15.7%,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纳斯达克总回报上升39.4%,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18.4%,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28.4%,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5%,恒生总回报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分别下跌2.8%及3.1%[41] - VIX指数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41]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41] - 寻求长期持有中期VIX期货的ETF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下跌32.6%[41] - 纳斯达克100指数2023年上半年反弹上涨39.4%,上半年末市盈率达34倍,7月升至35倍[50] - 2023年6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Shiller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3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自1881年以来)[52] - 标准普尔500指数2023年盈利估计自2022年第三季度末低位显著下跌,同期指数上升近25%[53] - iShares安硕20y + 国债ETF于2022年下跌32.8%,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等值ETF下跌的19.5%[58] 公司策略及业务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2023年上半年仅轻微负回报0.25%[13]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2023年6月30日为11.64亿美元,2022年6月30日为17.17亿美元、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6亿美元[13] - 公司运作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回报约持平,下跌0.25%[29]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股市下跌及波幅上升期间表现最好,且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负beta值[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由2.53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9.11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7.17亿美元减少5.53亿美元或32%[36] - 截至2023年6月30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1 19: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869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996千港元下降65%[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76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41千港元下降66%[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2929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090千港元增加124%[5]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2970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60千港元增加11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970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88千港元增加109%[5]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2952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53千港元增加147%[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7.43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55港仙增加10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70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500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590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0万港元(税后),2022年同期为1420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8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收益减少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36]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590万港元,开支增加因人员增多及业务扩张[39]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29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0万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86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9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41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50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9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2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154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24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亏损297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6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亏损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68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全面亏损总额29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全面亏损总额159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61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7.43港仙,2022年同期为3.55港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3.90港仙,2022年同期为1.89港仙[8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359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768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1060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946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87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24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1322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770千港元[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97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188千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9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93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03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0千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36千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79千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8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6千港元[84]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8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00万港元减少1630万港元或约65%[120]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0万港元减少1510万港元或66%[121]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0万港元增加180万港元或约5%[122] - 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4万港元亏损或约减少25%亏损[12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现金结余为955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2.13倍,无企业银行借款,无资本负债比率[1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股东权益为1.322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亿股[129]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或其他用途捐赠约1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6万港元[134]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83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564千港元下降66%[5] - 2023年上半年咨询服务费3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2千港元下降26%[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收益为6086千港元和20717千港元,芝加哥收益为2604千港元和4279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收益为3030千港元和9203千港元,芝加哥收益为1071千港元和1747千港元[9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4966千港元和9556千港元,客户B为1300千港元和4279千港元,客户C为1304千港元和0千港元,客户D为0千港元和7592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为1644千港元和4106千港元,客户B为637千港元和1747千港元,客户C为434千港元和0千港元[9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收入为8372千港元和24558千港元,表现费收入为0千港元和6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管理费收入为3783千港元和10512千港元,表现费收入为0千港元和6千港元[9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扣除的无形资产摊销为142千港元和144千港元,核数师酬金为776千港元和768千港元等;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71千港元和64千港元,核数师酬金为387千港元和381千港元等[9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期间拨备为219千港元和158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期间拨备为120千港元和44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Fund的管理及表现费收入为496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556千港元减少[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888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72千港元增加[118] 市场指数数据变化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上升15.7%[7] - 2023年上半年,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上升15.7%;MSCI世界指数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分别录得7.7%和7.4%的升幅[27]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后,于2023年上半年上升3.2%;全球债券指数在第一季度上升3.0%后,第二季度接近持平(0.2%)[27] - VIX指数于2023年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28]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28] - 2023年上半年,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2.4%,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认沽保护指数较标普500总回报指数逊色4.5%[31] - 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亏损19.8%,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亏损18.1%,两者差额为1.7%[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MSCI世界指数上涨15.7%,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纳斯达克总回报上升39.4%,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18.4%,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28.4%,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5%[48] - 香港市场恒生总回报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分别下跌2.8%及3.1%[49] - 上半年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50]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大于2020年3月31日至9月30日六个月期间46.2%的跌幅[51] - 寻求长期持有中期VIX期货的ETF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下跌32.6%,是自2017年以来最差的六个月期间[51] - 纳斯达克100在2023年上半年反弹39.4%,上半年末市盈率达34倍,7月升至35倍,同期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从约1.9%翻倍至约3.8%[70] - 2023年6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Shiller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3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72] - 标准普尔500指数2023年盈利估计自2022年Q3末低位显著下跌,同期指数上升近25%[73] - 2022年iShares安硕20y+国债ETF下跌32.8%,SPDR标准普尔500指数ETF信托下跌19.5%[75]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2022年6月30日为17.17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6亿美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由2.53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9.11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7.17亿美元减少5.53亿美元或32%,较2023年3月31日的13.66亿美元也有所减少[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53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9.11亿美元;2022年6月30日,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92亿美元,管理账户为12.25亿美元[42] 公司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高级人员通过国际旅游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会面,也通过数码内容沟通[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团队通过网络研讨会及一对一网上会议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互动,还与IAM合作为UCITS投资者举行网络研讨会[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技术团队专注维护和完善核心自营系统,改善基础设施及专有技术的稳定性、韧性及安全性[46] 宏观经济与政策情况 -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0 17:35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主要涉及股指期货、期权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从事基金管理业务和提供咨询服务 [96]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0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 [97]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4,58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 [10]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14,0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6% [1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收益为4.6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了67% [57] - 本集团报告期内的毛利为4.1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了68% [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收入为4,589千港元 [104] 资产管理规模 - 本集团的资产管理规模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和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有所减少,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百万美元,而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为1,618百万美元 [17] - 本集团的投资方法是量化驱动的,不依赖宏观预测,市场展望认为波动环境比过去更有趣 [45] 股票市场表现 - 全球股票市场在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反弹,MSCI世界總回報指數对沖美元上升7.7% [29] - VIX指数下降至18.7,Euro Stoxx 50指数下降至19.4,日本日经指数下降至16.7,韩国Kospi 200指数下降至15.6 [31] - VIX在2023年四月到期的期货下降至20.8,五月到期的期货下降至22.1,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录得20.5%的損失 [31] 股票市场趋势 - 美国和欧洲的劳动力在家工作比例显著增加,对办公空间需求造成永久性损害 [47][48] - 美国房价出现反转,消费者权益受到影响,消费者信贷拖欠率上升,特别是汽车贷款拖欠率急剧上升 [50] - 美国股票市盈率高,市场估值具有挑战性 [52] - 美国股票波幅与其他资产类别波幅脱节 [53] - 投资者可能考虑多样化选项以对冲风险 [53] - 固定收益投资可能出现重大损失 [54] 公司治理 - 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角色应有区分,不应由一人兼任 [76] - 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先生目前兼任董事会主席和本公司行政总裁 [78] - 董事会认为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和行政总裁有利于公司整体利益 [79] - 白琬婷女士为審核委員會主席 [83]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84] - 董事会已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採纳條款不遜於GEM上市规则 [82]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0 17: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专注流动性市场波幅交易[4] - 公司主要从事基金管理业务及提供咨询服务,2020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GEM上市[9] - 公司为基于香港、欧洲及美国的基金管理集团,业务集中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52] - 公司使用全球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及其他波幅策略,按全权委托基准管理基金及管理账户[52] - 公司交易决策由内部自营交易平台提供支持,该平台可实现对引伸波幅的实时定价等功能[52]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2016年推出另一侧重多头波幅的基金[53] - 2019年6月,公司与IAM以UCITS形式提供策略,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45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46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直接成本为5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2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40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78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亏损为141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92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全面收益为5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0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135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92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3.53港仙,2022年同期为1.66港仙[6] - 2023年3月31日总权益为148232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7984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用收入分别为4589千港元和14046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中利息收入分别为24千港元和1千港元,股息收入分别为0千港元和1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8千港元和9千港元,汇兑收入净额分别为28千港元和0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71千港元和80千港元,核数师酬金分别为389千港元和387千港元,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398千港元和499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即期税项 - 香港分别为99千港元和114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 - 3.53港仙和 - 1.66港仙,变动百分比为 - 113%[30] - 2023年和2022年总收益分别为4589千港元和14046千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 67%;经营亏损分别为 - 14010千港元和 - 5696千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 146%[30] - 截至报告期公司收益为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0万港元[43]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40万港元[47]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4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万港元[4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1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0万港元[48] - 截至报告期公司收益为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0万港元[67]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20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840万港元[70]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4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万港元;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1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0万港元;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持有人应占集团全面亏损总额为13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80万港元[71] - 集团报告期内收益为4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0万港元减少940万港元,约67%,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致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减少[10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4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70万港元减少860万港元或68%[106]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40万港元稍微减少20万港元或约1%[107] 各地区及客户收益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3056千港元和11514千港元,芝加哥地区收益分别为1533千港元和2532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客户A的收益分别为2510千港元和5450千港元,客户B分别为0千港元和3796千港元,客户C分别为663千港元和2532千港元,客户E为546千港元,客户F为870千港元[15] 税率信息 - 香港利得税,除一间附属公司外按16.5%税率计提,该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余下按16.5%税率征税[18][19] - 美国适用联邦所得税税率为应课税收入的21%,国家所得税税率为国家应课税收入的9.5%;荷兰应课税溢利395000欧元以下按15%税率计算,超过部分按25.8%税率计算;新加坡按17%税率计算;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0][21][22][23] 市场指数表现 - MSCI世界总回报指数对冲美元本季度上升7.7%,上一季度也上升7.7%;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对冲美元在一季度上升3.0%,2022年全年下跌10.0%[32] - VIX指数从21.7下跌至18.7;Euro Stoxx 50指数从20.9下跌至19.4;日本日经指数从19.9下跌至16.7;韩国Kospi 200指数从18.4下跌至15.6;2023年4月到期的VIX期货从25.9下降19.8%至20.8;5月到期的从26.2下降15.5%至22.1;VIX ETF本季度跌幅为20.5%,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33][34] - 2023年第一季度,认沽保护指数上升4.6%,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7.5%,认沽保护指数表现比标普500总回报指数差约3%;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损失-19.8%,标普500总回报指数损失-18.1%,差额1.7%[38] - MSCI世界总回报指数对冲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7.7%,与2022年第四季度升幅相同[57]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对冲美元在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3.0%,2022年全年下跌10.0%[57] - VIX指数从21.7下跌至18.7,2023年4月到期的期货从25.9下降19.8%至20.8,5月到期的期货从26.2下降15.5%至22.1[58][59]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本季度跌幅为20.5%,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的基础上发生[59] - 2023年第一季度,认沽保护指数上升4.6%,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7.5%,认沽保护指数表现比标普500总回报指数差约3%[60]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止六个月,MSCI世界指数上升16.0%,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5.6%,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30.8%,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9.1%,恒生总回报指数上升19.1%,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3%[80] - 同一六个月期间,受欢迎的VIX短期期货ETF下跌47%[81] - 2023年第一季度纳斯达克反弹21%,市盈率约为32,NVIDIA市盈率超100倍,占指数约5%[96] - 3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Shiller周期性调整总回报市盈率达31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估值处于全部数据最昂贵时期前十分之一,过去50年处于前四分之一[97] - 2022年iShares20年期以上美国国债ETF下跌32.8%,远低于SPDR标普500指数ETF的-19.5%[101] 公司策略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2023年第一季度维持资本,实现大致持平回报,2月和3月收益抵销1月损失,且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39]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2023年第一季度维持资本,实现大致持平回报,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比多个指数提供更高回报率及alpha[64] 资产管理规模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亿美元,2022年3月31日为16.18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亿美元[53] - 2023年3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由2.81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10.85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55] - 2022年管理账户净流入为正,基金产品为负;2023年第一季度基金产品净流入为正,管理账户为负[45] - 2023年与2022年相比,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相对增加,基金产品净流出,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净减少[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平均资产管理规模及每单位资管规模平均收益较2022年同期稍降[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亿美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6.18亿美元减少2.52亿美元或16%,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16亿美元也有所减少[7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81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85亿美元;2022年3月31日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5.78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4亿美元[73] 宏观经济及市场风险信息 - 2023年1月超四分之一工作日在家工作,疫情前约为5%,超10%员工完全在家工作[88] - 2022年底有10亿平方英尺办公空间空置,约相当于纽约所有办公空间的2.5倍[88] - 2.9万亿美元商业抵押贷款中,超一半需在2025年底前重新协商,地方和区域银行负责近70% [88] - 3月美国房价售价中位数按年下降3.3% [91] - 3月美国待售房屋销售量按月下降5.2%,按年下降超20% [91] - 美国第一季度GDP按年增长1.1%,市场普遍预期为1.9% [91] - 地缘政治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分裂短期内或致消费者物价最多上升5%,长期约上升1% [93] - 美国债务上限为31.4万亿美元,是一个风险 [93] - 编写报告时,5月23日和6月20日到期的国债收益率出现超100个基点的巨大差额,大部分集中在6月第一周[94] 股权结构信息 - 2023年3月31日,Tobias Benjamin Hekster持有5821501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55%[109] - 2023年3月31日,Godefriedus Jelte Heijboer持有56049644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01%[109] - 2023年3月31日,Ralph Paul Johan van Put持有58337399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58%[109] - 2023年3月31日,Roy van Bakel持有27686280股普通股,占权益约6.92%[109] - 2023年3月31日,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6233690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5.58%[112] - 2023年3月31日,陈恒辉持有7078490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7.69%[112] - 2023年3月31日,Edo Bordoni持有29839153股普通股,占权益约7.46%[112] - 陈恒辉先生通过Alset相关公司间接持有Alset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40.63%权益(47.64%×85.35%),实益持有及被视为拥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17.61%权益(2.03% + 15.58%)[117] - Edo Bordoni先生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7.46%权益,其配偶Anne Joy Bordoni太太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18] - Roy van Bakel先生的全资公司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6.92%权益,其配偶Maria Victoria Diaz Basilio太太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19] - SomethingEls B.V.及ERMA B.V.各自持有Nardinc Beheer B.V.的50%权益,Dasym Managed Accounts B.V由F.J. Botman Holding B.V.拥有90.1%,F.J. Botman Holding B.V.由Franciscus Johannes Botman先生全资拥有[120] 公司治理及合规信息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7,947,488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首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23年4月16日到期[1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