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PARTNER(08657)
搜索文档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4 19:4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费用收入为11,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9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费用收入为2,7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97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11,4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5,493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2,7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97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1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3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6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05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亏损为45,4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548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为15,7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88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全面亏损为3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1,207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全面亏损为5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900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45,8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41千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16,2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388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11.36,2022年同期为5.67;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3.93,2022年同期为2.12[6] - 2022年1月1日总权益为205,416千港元,2022年9月30日为171,360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161,770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115,962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8389千港元和28822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2303千港元和8105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6604千港元和13099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1638千港元和3543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分别为11427千港元和35493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总收益分别为2737千港元和10497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相关费用总和;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相关费用总和(各项费用明细见文档)[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分别为329千港元和241千港元;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分别为110千港元和83千港元[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25] - 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及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亿股计算(2022年同期相同)[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544.1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67.6万港元增加100%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114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49.3万港元减少68%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经营亏损4513.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093.6万港元增加116% [2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11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360万港元[4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30万港元[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4540万港元(税后),2022年同期为2270万港元[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11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0万港元,收入减少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5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与2022年同期相比,资产管理规模整体下降,产品组合变动,收益更注重表现费而非管理费[6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360万港元有所增加[6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5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23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45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27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亏损458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2130万港元[6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0.85亿美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17.08亿美元减少6.23亿美元或36%,较2023年6月30日的11.64亿美元也有所减少[6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680万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9.17亿美元;2022年9月30日,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470万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2.61亿美元[68]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114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3550万港元减少2410万港元或约68%[95]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为10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3270万港元减少2260万港元或69%[96] - 报告期内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6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5360万港元增加250万港元或约5%[97] - 报告期内集团分佔联營公司亏损约为16.6万港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23.3万港元[9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99] 公司业务及运营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专注流动性市场波幅交易[4] - 公司采用3 - T模式,结合先进技术及经验丰富团队,涵盖专业交易策略[4] - 公司于2020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GEM上市,主要从事基金管理、衍生工具交易及咨询服务[9] - 公司于2011年7月推出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后改组为主从结构[47] - 2016年公司推出侧重多头发波幅交易策略的基金[48] - 2019年6月公司联合IAM以UCITS形式提供策略,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4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由1.68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及9.17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49]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对业务进行审查并进行调整,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及2024年生效[65]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从业务调整中受益,且调整不会改变招股章程概述的计划[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高级人员通过国际旅游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会面,团队通过网络研讨会等与投资者互动[69][71]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高级人员参加亚洲、美国及欧洲的行业活动小组讨论[72]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PChina出售群益志投49%股权,代价为615,947港元[100] - 群益拥有群益志投51%股权,TPChina拥有49%股权[10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无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行为[103] 市场指数表现情况 - 2023年前九个月,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7.5 [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认沽保护指数上升8.7%,标普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3.1%,认沽保护指数逊于标普500总回报指数4.3% [35]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基础上,于报告期内上升12.9%,2023年第三季度下跌2.4% [3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上升12.9%,其中2023年第一、二季度分别上升7.7%、7.4%,第三季度下跌2.4%[5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彭博全球政府债券对冲美元指数升幅为1.5%,其中第一、二季度上升,第三季度下跌[51] - 截至2023年前九个月,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7.5,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7.5,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8.4,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5.1;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于报告期内下跌59.1%[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认沽保护指数上升8.7%,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3.1%,认沽保护指数较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逊色4.3%;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亏损19.8%,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亏损18.1%,认沽保护指数表现逊色1.7%[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MSCI世界指数上涨12.9%,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3.1%,纳斯达克100总回报上升35.3%,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12.6%,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24.0%,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2.9%;恒生总回报指数下跌7.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下跌5.3%[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7.5,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7.5,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8.4,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5.1[76]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下跌59.1%[77] - 2020年3月3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内,VIX ETF下跌63.8%,MSCI世界指数上升42.5%,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47.3%,纳斯达克100总回报指数上升66.0%[77] - 寻求长期持有中期VIX期货的ETF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下跌36.1%[77] 基金产品表现情况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有轻微正回报0.50%,按新费用结构调整后上升1.3% [36]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自2011年7月成立至2023年9月30日,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37] - 与CBOE Eurekahedge相关波幅指数相比,True Partner Fund交出较高的alpha值[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轻微正回报0.50%,根据2023年10月1日生效的最新费用结构调整后上升1.3%[56] - 2011年7月成立起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的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58]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除一间附属公司外按16.5%税率计提,该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余下按16.5%税率征税[19] - 美国适用联邦所得税税率为应课税收入的21%,国家所得税税率为国家应课税收入的9.5%[20] - 荷兰企业所得税,应课税溢利最高200000欧元(2022年:395000欧元)税率为19%(2022年:15%),超过部分税率为25.8%[21]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税率为应课税溢利的17%,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2][23] 宏观经济及金融市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内,2024年底的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由2022年12月的4.1%逐步上升到2023年9月的5.1%,2025年底的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由2022年12月的3.1%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1 19: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8,690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4,996千港元下降65%[10]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676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2,841千港元下降66%[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9,297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3,090千港元增加124%[10]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29,704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060千港元增加111%[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04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4,188千港元增加109%[10]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29,523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1,953千港元增加147%[10]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港仙)基本及摊薄为7.43,较2022年上半年的3.55增加10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590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390万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29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20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收益为8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90万港元[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万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0万港元(税后),2022年同期为1420万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亏损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亏损1210万港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8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00万港元减少1630万港元或约65%[61]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0万港元增加180万港元或约5%[6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0万港元减少1510万港元或66%[61] - 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4万港元亏损或约减少25%亏损[6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净现金结余为955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2.13倍,无企业银行借款,无资本负债比率[6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及已发行股份总数分别为1.322亿港元及4亿股[66] - 报告期内公司慈善等用途捐献约1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6万港元[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雇员共32名,2022年同期为30名[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86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9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41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50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2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54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24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为297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6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为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68千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29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159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61千港元[100]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7.43港仙,2022年为3.55港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3.90港仙,2022年同期为1.89港仙[10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59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768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60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946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7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24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73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5722千港元[10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22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770千港元[102]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29,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2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9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93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03千港元[10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0千港元[107]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36千港元[107]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79千港元[10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3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65千港元[133]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51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22千港元[134] - 2023年6月30日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23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85千港元[134] - 法定股本方面,2022 - 2023年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000股,股本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方面,2022 - 2023年股份数目均为400000000股,股本为400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153074千港元,总计157074千港元[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员工福利为87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0千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退休金计划供款为1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2千港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计88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772千港元[13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为8,372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4,564千港元下降66%[10] - 2023年上半年咨询服务费为318千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32千港元下降26%[10]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收益为6,0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17千港元;芝加哥地区收益为2,6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79千港元[1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4,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56千港元[1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用收入为8,3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558千港元[11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咨询服务的收益为31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32千港元[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Fund的管理及表现费收入为496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556千港元[1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Volatility Fund的管理费收入为8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5千港元[135] 市场指数数据变化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上升15.7%,Q1和Q2分别升7.7%和7.4%[11] - 全球债券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2022年整体下跌10.0%)后,2023年上半年上升3.2%,Q1升3.0%,Q2接近持平(0.2%)[11][12]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11] - 2023年上半年,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2.4%,标普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认沽保护指数逊色4.5%,2022年逊色1.7%[12] - VIX指数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12]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上升15.7%[25]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后,2023年上半年上升3.2%[25] - VIX指数于2023年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26] - 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26] - 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26] - 2023年上半年,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2.4%,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认沽保护指数较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逊色4.5%[27]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27] - 2023年上半年,MSCI世界指数上涨15.7%,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纳斯达克总回报上升39.4%,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18.4%,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28.4%,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5%,恒生总回报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分别下跌2.8%及3.1%[41] - VIX指数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41]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41] - 寻求长期持有中期VIX期货的ETF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下跌32.6%[41] - 纳斯达克100指数2023年上半年反弹上涨39.4%,上半年末市盈率达34倍,7月升至35倍[50] - 2023年6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Shiller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3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自1881年以来)[52] - 标准普尔500指数2023年盈利估计自2022年第三季度末低位显著下跌,同期指数上升近25%[53] - iShares安硕20y + 国债ETF于2022年下跌32.8%,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等值ETF下跌的19.5%[58] 公司策略及业务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2023年上半年仅轻微负回报0.25%[13]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2023年6月30日为11.64亿美元,2022年6月30日为17.17亿美元、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6亿美元[13] - 公司运作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回报及alpha值高于Eurekahedge资产加权对冲基金指数[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回报约持平,下跌0.25%[29]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股市下跌及波幅上升期间表现最好,且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性及负beta值[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由2.53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9.11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23][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7.17亿美元减少5.53亿美元或32%[36] - 截至2023年6月30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1 19: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869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996千港元下降65%[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76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41千港元下降66%[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2929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090千港元增加124%[5] - 2023年上半年期间亏损2970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60千港元增加11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970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88千港元增加109%[5] - 2023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2952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53千港元增加147%[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7.43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3.55港仙增加10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870万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2500万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590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970万港元(税后),2022年同期为1420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8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500万港元,收益减少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及资产管理规模减少[36] - 2023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590万港元,开支增加因人员增多及业务扩张[39]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297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2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亏损为29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10万港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86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4996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41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50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94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2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154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24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亏损297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60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亏损1560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68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间全面亏损总额295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53千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全面亏损总额159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261千港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7.43港仙,2022年同期为3.55港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3.90港仙,2022年同期为1.89港仙[8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3599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768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1060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5946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87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24千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1322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1770千港元[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97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4188千港元[8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69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893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03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40千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7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736千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46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9079千港元[85]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7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8千港元[84] - 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7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86千港元[84]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8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00万港元减少1630万港元或约65%[120]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0万港元减少1510万港元或66%[121]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77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90万港元增加180万港元或约5%[122] - 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22.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4万港元亏损或约减少25%亏损[12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现金结余为955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2.13倍,无企业银行借款,无资本负债比率[12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股东权益为1.322亿港元,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亿股[129]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或其他用途捐赠约1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6万港元[134]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收入837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4564千港元下降66%[5] - 2023年上半年咨询服务费3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32千港元下降26%[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收益为6086千港元和20717千港元,芝加哥收益为2604千港元和4279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香港收益为3030千港元和9203千港元,芝加哥收益为1071千港元和1747千港元[9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A的收益为4966千港元和9556千港元,客户B为1300千港元和4279千港元,客户C为1304千港元和0千港元,客户D为0千港元和7592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客户A收益为1644千港元和4106千港元,客户B为637千港元和1747千港元,客户C为434千港元和0千港元[95]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收入为8372千港元和24558千港元,表现费收入为0千港元和6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管理费收入为3783千港元和10512千港元,表现费收入为0千港元和6千港元[9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扣除的无形资产摊销为142千港元和144千港元,核数师酬金为776千港元和768千港元等;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71千港元和64千港元,核数师酬金为387千港元和381千港元等[9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期间拨备为219千港元和158千港元;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 - 香港期间拨备为120千港元和44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True Partner Fund的管理及表现费收入为496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556千港元减少[1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888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772千港元增加[118] 市场指数数据变化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2023年上半年上升15.7%[7] - 2023年上半年,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在2022年第四季度上升7.7%的基础上,上升15.7%;MSCI世界指数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分别录得7.7%和7.4%的升幅[27]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平后,于2023年上半年上升3.2%;全球债券指数在第一季度上升3.0%后,第二季度接近持平(0.2%)[27] - VIX指数于2023年上半年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28]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后,于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28] - 2023年上半年,认沽保护指数上升12.4%,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认沽保护指数较标普500总回报指数逊色4.5%[31] - 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亏损19.8%,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亏损18.1%,两者差额为1.7%[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MSCI世界指数上涨15.7%,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9%,纳斯达克总回报上升39.4%,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18.4%,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28.4%,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5%[48] - 香港市场恒生总回报指数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分别下跌2.8%及3.1%[49] - 上半年VIX指数由21.7下跌至13.4,Euro Stoxx 50指数由20.9下跌至13.6,日本日经指数由19.9下跌至19.1,韩国Kospi 200指数由18.4下跌至12.6[50] - VIX ETF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2023年上半年下跌56.1%,大于2020年3月31日至9月30日六个月期间46.2%的跌幅[51] - 寻求长期持有中期VIX期货的ETF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六个月下跌32.6%,是自2017年以来最差的六个月期间[51] - 纳斯达克100在2023年上半年反弹39.4%,上半年末市盈率达34倍,7月升至35倍,同期美国10年期政府债券收益率从约1.9%翻倍至约3.8%[70] - 2023年6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Shiller周期性调整后总回报市盈率为33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72] - 标准普尔500指数2023年盈利估计自2022年Q3末低位显著下跌,同期指数上升近25%[73] - 2022年iShares安硕20y+国债ETF下跌32.8%,SPDR标准普尔500指数ETF信托下跌19.5%[75]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2022年6月30日为17.17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2023年3月31日为13.66亿美元[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由2.53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9.11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1.64亿美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17.17亿美元减少5.53亿美元或32%,较2023年3月31日的13.66亿美元也有所减少[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53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9.11亿美元;2022年6月30日,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4.92亿美元,管理账户为12.25亿美元[42] 公司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高级人员通过国际旅游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会面,也通过数码内容沟通[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团队通过网络研讨会及一对一网上会议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互动,还与IAM合作为UCITS投资者举行网络研讨会[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技术团队专注维护和完善核心自营系统,改善基础设施及专有技术的稳定性、韧性及安全性[46] 宏观经济与政策情况 -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0 17:35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主要涉及股指期货、期权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 [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从事基金管理业务和提供咨询服务 [96]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0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 [97]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4,58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 [10]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为14,0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6% [10] - 本集团二零二三年收益为4.6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了67% [57] - 本集团报告期内的毛利为4.1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了68% [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收入为4,589千港元 [104] 资产管理规模 - 本集团的资产管理规模较二零二二年同期和二零二二年十二月有所减少,截至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百万美元,而截至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一日为1,618百万美元 [17] - 本集团的投资方法是量化驱动的,不依赖宏观预测,市场展望认为波动环境比过去更有趣 [45] 股票市场表现 - 全球股票市场在2023年第一季度出现反弹,MSCI世界總回報指數对沖美元上升7.7% [29] - VIX指数下降至18.7,Euro Stoxx 50指数下降至19.4,日本日经指数下降至16.7,韩国Kospi 200指数下降至15.6 [31] - VIX在2023年四月到期的期货下降至20.8,五月到期的期货下降至22.1,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录得20.5%的損失 [31] 股票市场趋势 - 美国和欧洲的劳动力在家工作比例显著增加,对办公空间需求造成永久性损害 [47][48] - 美国房价出现反转,消费者权益受到影响,消费者信贷拖欠率上升,特别是汽车贷款拖欠率急剧上升 [50] - 美国股票市盈率高,市场估值具有挑战性 [52] - 美国股票波幅与其他资产类别波幅脱节 [53] - 投资者可能考虑多样化选项以对冲风险 [53] - 固定收益投资可能出现重大损失 [54] 公司治理 - 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角色应有区分,不应由一人兼任 [76] - 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先生目前兼任董事会主席和本公司行政总裁 [78] - 董事会认为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先生同时担任主席和行政总裁有利于公司整体利益 [79] - 白琬婷女士为審核委員會主席 [83]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84] - 董事会已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採纳條款不遜於GEM上市规则 [82]
TRUE PARTNER(08657)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0 17: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专注流动性市场波幅交易[4] - 公司主要从事基金管理业务及提供咨询服务,2020年10月16日在港交所GEM上市[9] - 公司为基于香港、欧洲及美国的基金管理集团,业务集中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52] - 公司使用全球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及其他波幅策略,按全权委托基准管理基金及管理账户[52] - 公司交易决策由内部自营交易平台提供支持,该平台可实现对引伸波幅的实时定价等功能[52]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2016年推出另一侧重多头波幅的基金[53] - 2019年6月,公司与IAM以UCITS形式提供策略,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45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46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直接成本为5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2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40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78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亏损为1410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92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全面收益为5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0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135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92千港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3.53港仙,2022年同期为1.66港仙[6] - 2023年3月31日总权益为148232千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87984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基金及管理账户的管理费用收入分别为4589千港元和14046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中利息收入分别为24千港元和1千港元,股息收入分别为0千港元和1千港元,杂项收入分别为8千港元和9千港元,汇兑收入净额分别为28千港元和0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71千港元和80千港元,核数师酬金分别为389千港元和387千港元,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398千港元和499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即期税项 - 香港分别为99千港元和114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 - 3.53港仙和 - 1.66港仙,变动百分比为 - 113%[30] - 2023年和2022年总收益分别为4589千港元和14046千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 67%;经营亏损分别为 - 14010千港元和 - 5696千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 146%[30] - 截至报告期公司收益为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0万港元[43]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40万港元[47]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4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万港元[48]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1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0万港元[48] - 截至报告期公司收益为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00万港元[67] - 2023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20万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1840万港元[70] - 2023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4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0万港元;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1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60万港元;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持有人应占集团全面亏损总额为13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80万港元[71] - 集团报告期内收益为4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00万港元减少940万港元,约67%,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致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减少[105]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4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70万港元减少860万港元或68%[106]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40万港元稍微减少20万港元或约1%[107] 各地区及客户收益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香港地区收益分别为3056千港元和11514千港元,芝加哥地区收益分别为1533千港元和2532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来自客户A的收益分别为2510千港元和5450千港元,客户B分别为0千港元和3796千港元,客户C分别为663千港元和2532千港元,客户E为546千港元,客户F为870千港元[15] 税率信息 - 香港利得税,除一间附属公司外按16.5%税率计提,该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余下按16.5%税率征税[18][19] - 美国适用联邦所得税税率为应课税收入的21%,国家所得税税率为国家应课税收入的9.5%;荷兰应课税溢利395000欧元以下按15%税率计算,超过部分按25.8%税率计算;新加坡按17%税率计算;中国附属公司税率为25%[20][21][22][23] 市场指数表现 - MSCI世界总回报指数对冲美元本季度上升7.7%,上一季度也上升7.7%;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对冲美元在一季度上升3.0%,2022年全年下跌10.0%[32] - VIX指数从21.7下跌至18.7;Euro Stoxx 50指数从20.9下跌至19.4;日本日经指数从19.9下跌至16.7;韩国Kospi 200指数从18.4下跌至15.6;2023年4月到期的VIX期货从25.9下降19.8%至20.8;5月到期的从26.2下降15.5%至22.1;VIX ETF本季度跌幅为20.5%,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33][34] - 2023年第一季度,认沽保护指数上升4.6%,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7.5%,认沽保护指数表现比标普500总回报指数差约3%;2022年认沽保护指数损失-19.8%,标普500总回报指数损失-18.1%,差额1.7%[38] - MSCI世界总回报指数对冲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7.7%,与2022年第四季度升幅相同[57]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对冲美元在2023年第一季度上升3.0%,2022年全年下跌10.0%[57] - VIX指数从21.7下跌至18.7,2023年4月到期的期货从25.9下降19.8%至20.8,5月到期的期货从26.2下降15.5%至22.1[58][59]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本季度跌幅为20.5%,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33.5%的基础上发生[59] - 2023年第一季度,认沽保护指数上升4.6%,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7.5%,认沽保护指数表现比标普500总回报指数差约3%[60]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止六个月,MSCI世界指数上升16.0%,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升15.6%,Euro Stoxx 50总回报指数上升30.8%,日经225总回报指数上升9.1%,恒生总回报指数上升19.1%,Kospi 200总回报指数上升16.3%[80] - 同一六个月期间,受欢迎的VIX短期期货ETF下跌47%[81] - 2023年第一季度纳斯达克反弹21%,市盈率约为32,NVIDIA市盈率超100倍,占指数约5%[96] - 3月底标准普尔综合指数Shiller周期性调整总回报市盈率达31倍,50年平均值为24倍,长期平均值为21倍,估值处于全部数据最昂贵时期前十分之一,过去50年处于前四分之一[97] - 2022年iShares20年期以上美国国债ETF下跌32.8%,远低于SPDR标普500指数ETF的-19.5%[101] 公司策略表现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2023年第一季度维持资本,实现大致持平回报,2月和3月收益抵销1月损失,且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39]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在2023年第一季度维持资本,实现大致持平回报,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6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比多个指数提供更高回报率及alpha[64] 资产管理规模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亿美元,2022年3月31日为16.18亿美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16亿美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亿美元[53] - 2023年3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由2.81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10.85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55] - 2022年管理账户净流入为正,基金产品为负;2023年第一季度基金产品净流入为正,管理账户为负[45] - 2023年与2022年相比,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相对增加,基金产品净流出,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净减少[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平均资产管理规模及每单位资管规模平均收益较2022年同期稍降[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13.66亿美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6.18亿美元减少2.52亿美元或16%,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16亿美元也有所减少[7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81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85亿美元;2022年3月31日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5.78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4亿美元[73] 宏观经济及市场风险信息 - 2023年1月超四分之一工作日在家工作,疫情前约为5%,超10%员工完全在家工作[88] - 2022年底有10亿平方英尺办公空间空置,约相当于纽约所有办公空间的2.5倍[88] - 2.9万亿美元商业抵押贷款中,超一半需在2025年底前重新协商,地方和区域银行负责近70% [88] - 3月美国房价售价中位数按年下降3.3% [91] - 3月美国待售房屋销售量按月下降5.2%,按年下降超20% [91] - 美国第一季度GDP按年增长1.1%,市场普遍预期为1.9% [91] - 地缘政治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分裂短期内或致消费者物价最多上升5%,长期约上升1% [93] - 美国债务上限为31.4万亿美元,是一个风险 [93] - 编写报告时,5月23日和6月20日到期的国债收益率出现超100个基点的巨大差额,大部分集中在6月第一周[94] 股权结构信息 - 2023年3月31日,Tobias Benjamin Hekster持有5821501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55%[109] - 2023年3月31日,Godefriedus Jelte Heijboer持有56049644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01%[109] - 2023年3月31日,Ralph Paul Johan van Put持有58337399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58%[109] - 2023年3月31日,Roy van Bakel持有27686280股普通股,占权益约6.92%[109] - 2023年3月31日,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6233690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5.58%[112] - 2023年3月31日,陈恒辉持有7078490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7.69%[112] - 2023年3月31日,Edo Bordoni持有29839153股普通股,占权益约7.46%[112] - 陈恒辉先生通过Alset相关公司间接持有Alset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40.63%权益(47.64%×85.35%),实益持有及被视为拥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17.61%权益(2.03% + 15.58%)[117] - Edo Bordoni先生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7.46%权益,其配偶Anne Joy Bordoni太太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18] - Roy van Bakel先生的全资公司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6.92%权益,其配偶Maria Victoria Diaz Basilio太太被视为拥有相同权益[119] - SomethingEls B.V.及ERMA B.V.各自持有Nardinc Beheer B.V.的50%权益,Dasym Managed Accounts B.V由F.J. Botman Holding B.V.拥有90.1%,F.J. Botman Holding B.V.由Franciscus Johannes Botman先生全资拥有[120] 公司治理及合规信息 - 截至2023年1月1日及2023年3月31日,公司有7,947,488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首公开发售前购股计划于2023年4月16日到期[1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及报告日期,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无竞争业务权益及利益冲突[
TRUE PARTNER(0865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3-29 20:34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专注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主要为股指期货、期权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产品,全球投资者基础多元化[9] - 公司主要业务集中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55] - 公司管理的基金产品和其他投资委托在2022年的资产管理规模较2021年有所增长,达到2,000万美元[33] - 公司在2022年继续扩大自有交易技术,改善数据和分析工具[48] - 公司投资于自有分析工具,拓展市场和资产类别,探索更多交易机会[49] - 公司获得扩展的QFII牌照,可在中国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交易[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516百万美元[57] - 公司与第三方签订投资管理授权,管理资产规模包括相对价值策略和波幅策略[58] 财务表现 - 2022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总收益为44,793千港元,较2021年下降24%;经营亏损为32,150千港元,年度亏损为33,508千港元[13] - 每股基本虧損为8.41港仙,较2021年增加29%[13] - True Partner Fund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回报率为上升13.3%[19] - True Partner Fund有9个季度是正数回报,最高回报率增加23.3%,最低回报率减少2.6%[22] - 报告期内,资产管理规模为1,516百万美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减少,主要受到波幅交易策略和基金投资组合调整的影响[27] - 报告期收益为44.8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度的58.9百万港元下降,主要由于期内产[28] - 本集团于报告期的除所得税前亏损34.6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24.5百万港元增加[29]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内收益为44.8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的58.9百万港元有所减少[69]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度内的管理费收入低于二零二一年度[70] - 本集团报告期内的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4.1百万港元,与二零二一年相比基本持平[71]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收益为44.8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减少14.1百万港元或约24%[127]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毛利为41.4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减少11百万港元或21%[127]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4.1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减少0.5百万港元或约0.7%[128] - 本集团二零二二年融资成本约为182,000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增加77,000港元或约73.3%[128] - 本集团的流动比率为13.3倍,资产负债表及现金状况维持稳定,净现金余额为122.7百万港元[132] 市场环境及展望 - 股票市场受到通货膨胀、利率上升、俄乌冲突及经济增长等影响,股票指数波动有限[15]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下跌15.4%,部分回吐上一年的24.4%收益[16]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下跌10.0%,5年内仅提供2.5%的累计正回报[17] - 股票市场受到通货膨胀、利率上升、俄乌冲突和经济增长等因素影响[59] - MSCI世界指数在过去5年内仍然上涨超过44.3%[60] - 美元指数在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涨8.2%[63] - 股票指数的波幅反应较低,与固定收益、外汇和信贷等资产类别的变动形成对比[63] - VIX指数从2021年底的17.2上升到2022年底的21.7,Euro Stoxx 50指数从19.3上升到29.0[64] - 日经指数和韩国Kospi 200指数在2021年底分别从19.2和16.5上升到2022年底的19.9[64] - 2022年3月17日到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认沽期权的引伸波幅从27.0下降到22.0,价值降幅超过16%[66] - VIX短期期货ETF在2022年下跌25.0%,而在2021年同期下跌超过70%[67] - 2022年股票波幅的非典型行为为未来提供了改善机会[40] - 股票波幅的风险溢价定价更有利,市场波幅风险溢价较低[39] - 股票波幅可能会重新定价,趕上其他资产类别的波幅[45] - 公司预计未来股票波幅前景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考虑到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的背景[38] - 预计高通脹可能导致有吸引力的相对价值机会,固定收益和外汇市场的波幅上升,但股票指数波幅尚未出现预期的增长[96] - 俄乌冲突和政策反应对商品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欧洲能源成本,可能影响企业利润率和盈利能力[97] - 预测2022年股票市场估值,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测企业利润率可能受影响,成本压力上升可能导致裁员[97]
TRUE PARTNER(0865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9 20: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11] - 公司关键人员已共同奋斗近十年[11] - 公司在亚洲、美国及欧洲设有办事处[11] - 公司股份代号为8657[13] - 公司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威非路道18号等[13] - 公司于2020年10月16日在GEM上市,按每股1.40港元发行1亿股新普通股,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04亿港元[1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总收益44,793千港元,较2021年的58,917千港元下降24%[15] - 2022年来自基金管理业务之收益44,106千港元,较2021年的57,963千港元下降24%[15] - 2022年咨询服务费687千港元,较2021年的954千港元下降28%[15] - 2022年毛利41,395千港元,较2021年的52,384千港元下降21%[15] - 2022年经营亏损32,150千港元,较2021年的22,103千港元增加45%[15] - 报告期收益为4480万港元,2021年度收益为5890万港元[29] - 报告期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410万港元,2021年为7460万港元[29] - 集团报告期除所得税前亏损3460万港元,2021年为245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3360万港元,2021年为2600万港元[31] - 2022年公司基金管理业务收益为4480万港元,2021年为5890万港元,收益减少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71]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410万港元,2021年为7460万港元,开支与2021年水平大致相同[73] - 2022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3460万港元,2021年为亏损2450万港元[7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360万港元(税后),2021年为亏损2600万港元(税后)[7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亏损3110万港元,2021年为亏损2580万港元[74]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448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890万港元减少1410万港元或约24%[129]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为4140万港元,较2021年的5240万港元减少1100万港元或21%[129] - 报告期内公司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66.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6.1万港元亏损或约增加119.9%亏损[129] - 报告期内公司一般及行政开支为741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460万港元稍微减少50万港元或约0.7%[130] - 报告期内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8.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7.7万港元或约73.3%[13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集中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使用全球相对价值波幅策略及其他波幅策略管理基金及账户[57] - 公司交易决策由内部自营交易平台提供支援,实现对引伸波幅的实时定价等功能[57] - 公司与第三方订立投资管理授权,投资者主要为专业投资者[60]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交易策略在第一、三、四季度出现轻微亏损[71]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在2011年7月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在绝对值及alpha值方面跑赢多个对冲基金指数[7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运营的扩大包括在香港、荷兰阿姆斯特丹、英国伦敦、美国芝加哥开展业务,各地区有相应的所得款项动用及结余情况[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持续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及潜在客户保持互动和联系[31][32][33] - 集团报告期积极利用科技提升营销成效,扩大技术及营销团队[31] - 集团继续根据招股章程拓展欧洲及亚洲业务,安排资源处理相关牌照申请和业务扩张事宜[31] - 公司认为当前市场配置可能使市场更容易受到波幅急剧向上重新定价的影响,股票市场意外的门槛降低[43] - 公司预见股票波幅会从当前低迷水平重新定价,赶上其他资产类别波幅,超短期期权交易量增加或意味着市场动荡加剧[47] - 与2022年相比,当前配置为公司相对价值波幅策略提供更有利机会集合,公司对股票波幅持乐观态度[48] - 当前波幅及偏度为投资组合保护性对冲提供有利切入点[48] - 公司计划在2023年6月30日前动用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扩大业务运营、提升资讯科技系统等[102] - 招股章程中的业务目标、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计划用途基于当时对未来市况的最佳估计及假设,款项运用将根据实际及未来市况调整[109] - 集团管理基金的投资项目仍在进行中,将在市场情绪更利好时推出[10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将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14] - 2022年MSCI世界指数全年下跌15.4%,回吐2021年24.4%的收益,其中Q1下跌4.5%、Q2下跌14.1%、Q3下跌4.2%、Q4上升7.7%[18] - 2022年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下跌10.0%,Q1下跌4.2%、Q2下跌3.6%、Q3下跌2.6%、Q4实现0.1%正回报,5年内累计正回报2.5%[18][19] - 2022年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18.1%,认沽保护指数下跌19.8%,VIX尾部对冲指数下跌26.1%,认沽保护指数及VIX尾部对冲指数平均回报为22.9%负回报[25] - 自True Partner Fund成立以来,MSCI世界指数11个负面季度中,该基金平均季度回报率为上升6.1%,而MSCI世界指数平均季度亏损为8.6%[18] - 2020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19.8%,True Partner Fund回报率为上升13.3%[21][24] - VIX指数从2021年底的17.2上升到2022年底的21.7,Euro Stoxx 50指数(VSTOXX指数)从2021年底的19.3上升到2022年底的29.0,日本日经指数从2021年底的19.2上升到2022年底的19.9,韩国Kospi 200指数从2021年底的16.5上升到2022年底的18.4[26] - 受欢迎的VIX短期期货ETF于2022年下跌25.0%,2021年同期盈亏超过70%[27] - 标准普尔500指数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时为3,839.5[27] - 2023年3月17日到期、行权价为3850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认沽期权,引伸波幅从27.0移到22.2,价值降16%以上,年内引伸波幅从年初的27.0达到27.9的峰值[27] - 公司的指数波幅交易在报告期内面临挑战,相对价值波幅交易策略在报告期机会较少,特别是2022年第一季度[27]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在绝对值和alpha值方面跑赢多个对冲基金指数[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5.16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为16.75亿美元[29] - 2022年与2021年相比,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相对增加,基金产品的资产管理规模相对减少,整体资产管理规模净减少[29] - 2022年2月15日,集团完成收购True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 49%股权,收购后获得其全部所有权[32] - 2022年3月24日,集团取得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投资公司牌照[31] - 2022年8月24日,中国证监会授予True Partner Advisor Limited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牌照[31] - 集团高级人员参加2022年四个季度在欧美举行的主要行业会议[32] - 集团管理资产规模按产品类别划分有相应数据呈现(文档中有图表展示不同年份基金产品和管理账户的规模数据)[35] - 集团在盈利能力及经营杠杆方面,不同年份管理账户和基金工具的相关数据有不同表现(文档中有图表展示)[37] - 2020年3月市场下跌15%时,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同向引申波幅上升约20点;2022年8月中旬到9月类似15%下跌中,引申波幅几乎无反应[39] - 3个月及6个月Euro Stoxx 50指数的价内引申波幅率比2007 - 2023年的平均水平低4 - 5个百分点[41] - 2022年市场整体大幅下跌,但引申波幅反应平淡,下半年受压,9月及12月市场下跌期间股票波幅被削弱[43] - 其他资产类别波幅仍然很高,凸显股票波幅赶超的可能性[45] - 公司在2022年扩大自身能力,投入资金改进自有交易技术,开发工具使投资专家能获取优质数据[50][51] - 董事会建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派付股息[52] - 公司于2022年获得扩展的QFII牌照,可在岸交易中国股票市场和进入在岸衍生品市场[5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5.16亿美元,由2.77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12.39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59][60] - 2022年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从1.51%上升到3.87%,德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从 - 0.18%上升到2.57%,日本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从0.07%上升到0.42%[61] - 2022年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全年跌15.4%,第一季度跌4.5%、第二季度跌14.1%、第三季度跌4.2%,第四季度涨7.7%[62] - 2022年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下跌10.0%,第一季度跌4.2%、第二季度跌3.6%、第三季度跌2.6%,第四季度涨0.1%[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球政府债券指数5年内仅提供小额正回报2.5%[64] - 从2021年12月31日到2022年12月31日,数值从95.67上升到103.52,上升8.2%[65] - 报告期内,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18.1%,认沽保护指数下跌19.8%,VIX尾部对冲指数下跌26.1%,认沽保护指数及VIX尾部对冲指数平均回报为-22.9%[65] - VIX指数由2021年底的17.2上升到2022年底的21.7,Euro Stoxx 50指数(VSTOXX指数)从2021年底的19.3上升到2022年底的29.0,日本日经指数及韩国Kospi 200指数分别于2021年底从19.2及16.5上升到2022年底的19.9及18.4[66][68] - 2022年12月31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3,839.50,2023年3月17日到期、行权价为3850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认沽期权,引伸波幅从27.0移到22.2,期权价值降16%以上[68] - 受欢迎的VIX短期期货ETF于2022年下跌25.0%,2021年同期盈亏超过70%[69] - 集团运作时间最长的产品True Partner Fund有九个季度是正回报,最高回报率增加23.3%,最低回报率减少2.6%[70] - 从集团运作时间最长的产品True Partner Fund成立以来,MSCI世界指数十一个负面季度中,True Partner Fund平均季度回报率上升6.1%,MSCI世界指数平均季度亏损8.6%[70] - 2020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19.8%,从2月19日最高位跌至3月23日低位下跌30%以上,True Partner Fund回报率上升13.3%[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基金工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2.77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2.39亿美元;2021年12月31日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6.44亿美元,管理账户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31亿美元[77] - 公司拥有5间办事处和4间数据中心,横跨3个时区[88] - 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取得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投资公司牌照[84] - 中国证监会于2022年8月24日授予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牌照[84]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综合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4.2%,第二季度下降3.6%,第三季度下降2.6%[90] - 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在2022年4月回报为 -2.1%,6月为 -1.1%,9月为 -2.5%,12月为 -1.5%[90] - 2020年3月10日至18日,投资于长期美国国债的ETF下跌15.7%,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2.7%[90]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4月、6月、9月、12月下跌超5%[90] - 公司高级人员于2022年参加多个会议,包括伦敦波幅投资活动、摩根士丹利欧洲对冲基金年度论坛等[84] - 公司技术团队专注维护和完善核心自营系统,升级网络、存储及网络安全基建[86] - 公司致力于将更多资产类别纳入机制,加强自营平台潜在价值创造[90][89] - 报告期内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下跌29.3%,十二个月中有十个月有损失[91] - 2022年美国长期国债指数在标普500指数最差的四个月(4月、6月、9月、12月)均有重大损失[94] - 2021年12月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测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为0.9%,2023年底为1.6%[95] - 2022年3月预测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增加到1.
TRUE PARTNER(0865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1-14 17: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总收益35,493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780千港元下降17%[18] - 2022年前三季度基金管理业务收益35,06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399千港元下降17%[18] - 2022年前三季度咨询服务收益432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81千港元增长13%[18] - 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32,66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7,938千港元下降14%[18]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亏损20,93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3,894千港元扩大51%[18] - 2022年前三季度期间亏损22,54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7,815千港元扩大27%[18]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67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8,071千港元扩大25%[18] - 2022年前三季度全面亏损总额21,341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8,297千港元扩大17%[18] - 2022年前三季度每股亏损5.67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4.52港仙扩大25%[18] - 报告期内收益为3550万港元,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4280万港元[36] - 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360万港元,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为5180万港元[37] - 报告期内集团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23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58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227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810万港元[41] - 收益方面,2022年有4500万美元、4000万美元、3500万美元等不同数值,2021年也有对应不同数值[132] - 报告期内收益为35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80万港元减少[160] - 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36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5180万港元[160] - 报告期内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23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580万港元[160]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税后)为227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810万港元[160]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215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860万港元[16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资产管理规模为17.08亿美元,较2021年9月30日的16.65亿美元增加4300万美元或2.6%[163] - 报告期内,集团收益为355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80万港元减少730万港元或约17%,主要因产品结构转变致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的平均收益减少[189] - 报告期内,集团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为39.9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33.5万港元亏损或约增加523%,主要因两间联营公司商业活动受市况影响变差[189] - 报告期内,集团毛利为327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790万港元减少530万港元或14%,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减少[189] - 报告期内,集团一般及行政开支为536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180万港元增加180万港元或约3%,主要由于员工成本、资讯科技开支所致[189] - 报告期内,集团融资成本约为13.7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上升6.9万港元或约101%,主要由于利息开支所致[1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True Partner Fund在MSCI世界指数十一个负面季度平均季度回报率为上升6.1%,MSCI世界指数同期平均季度亏损为8.6%,其中九个季度为正回报,最高回报增加23.3%,最低回报减少2.6%[22][25] - 2020年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19.8%,从高位到低位下跌超30%,True Partner Fund该季度回报率为上升13.3%[25]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在2011年7月至2022年9月30日,绝对值跑赢CBOE Eurekahedge相对价值波幅对冲基金指数及CBOE多头波幅对冲基金指数,alpha值跑赢相关指数及CBOE空头波幅对冲基金指数[33] - 公司相对价值波幅交易策略在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三季度出现轻微亏损,被第二季度小幅收益部分抵销[32] - VIX期货在报告期内比相关VIX指数有更温和的上升[32] - 公司指数波幅交易在报告期内面临比主要股票指数回报及新闻消息更大的挑战[32] - MSCI世界指数十一个负面季度中,True Partner Fund平均季度回报率上升6.1%,MSCI世界指数平均季度亏损8.6% [158] - 2020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19.8%,从高位跌至低位下跌超30%,True Partner Fund回报率上升13.3% [158] 市场指数表现 - 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全年跌21.4%,一季度跌4.5%、二季度跌14.1%、三季度跌4.2%,近5年涨幅超40%[22]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下跌10.1%,一季度跌4.2%、二季度跌3.6%、三季度跌2.6%[22] - 报告期内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23.9%,认沽保护指数下跌20.8%,VIX尾部对冲指数下跌28.2%,两者平均值为24.5%的负回报[26] - VIX指数一季度从17.2上升到20.6,二季度从20.6上升到28.7,三季度由28.7上升31.6[29] - Euro Stoxx 50指数一季度从19.3上升到29.0,二季度从29.0升至29.8,三季度由29.8上升至30.7[29] - 日本日经指数一季度从19.2上升至22.0,二季度从22.0上升到23.4,三季度从23.4上升至26.3[29] - 韩国Kospi 200指数一季度从16.5上升到17.1,二季度从17.1上升到23.9,三季度从23.9上升到27.2[29] - 2022年11月18日到期行权价为3600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认沽期权报告期内价值减半,引申波幅从30.1移到29.8,全年交易范围小于5点[29] - VIX 2022年4月到期期货从24.7下跌到23.5,7月到期期货从26.2变动到26.1,第二季度从26.1上升至28.6,第三季度10月到期期货从29.8上升到31.5[30][32] - 报告期内购买及滚存VIX短期期货的ETF上涨12.7%,2021年损失为72.4%[32] - 报告期内,MSCI世界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跌21.4%,第一季度下跌4.5%、第二季度下跌14.1%、第三季度下跌4.2%,但5年内上涨超40%[148] - 报告期内,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从1.51%上升到3.83%,德国从 - 0.18%上升到2.11%,日本从0.07%上升到0.24%[149] - 报告期内,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下跌10.1%,第一季度下跌4.2%、第二季度下跌3.6%、第三季度下跌2.6%,5年内上涨3.2%[149] - 报告期内,美元指数从95.67上升到112.12,上升17.2%[149][150] - 报告期内,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23.9%,认沽保护指数下跌20.8%,VIX尾部对冲指数下跌28.2%,二者平均值为-24.5% [155] - VIX指数第一季度从17.2上升到20.6,第二季度从20.6上升到28.7,第三季度由28.7上升31.6 [156] - 标准普尔500指数于2022年9月30日结束时为3585.6 [156] - 2022年11月18日到期、行权价为3600的标准普尔500指数认沽期权,报告期内价值减半,引伸波幅从30.1移到29.8 [156] - 第一季度,VIX 2022年4月到期的期货从24.7下跌到23.5,7月到期的期货从26.2变动到26.1 [157] - 第二季度,VIX 2022年7月到期的期货从26.1上升至28.6 [157] - 第三季度,VIX十月到期的期货从29.8上升到31.5 [157] - 报告期内,购买及滚存VIX短期期货的ETF上涨12.7%,2021年损失为72.4% [157] - 2020年3月10日至18日,长期美国国债ETF下跌15.7%,标普500指数下跌12.7%[172] - 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综合总回报对冲美元指数分别下降4.2%、3.6%、2.6%[173] - 2022年4月、6月、9月,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回报分别为 -2.1%、-1.1%、-2.5%[173] - 报告期内,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下跌28.8%[174] - 2021年12月预测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为0.9%,2023年底为1.6%[177] - 2022年3月预测2022年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为1.9%,2023年底为2.8%[177] - 2022年6月预测2022年12月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为3.4%,2023年12月底为3.8%[177] - 2022年9月预测2022年12月底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为4.4%,2023年12月底为4.6%[177] - 2022年6月底,德国十年期通胀挂钩债券收益率为 -0.69%[177] - 截至2022年10月底,集团交易的主要市场中,30天衡量价内股票指数引伸波幅在几个市场处于长期平均水平附近,包括Euro Stoxx 50指数及日本日经指数,引伸波幅一般低于近期衡量的实际波幅[187] 公司业务动态 - 2022年2月15日,集团完成收购True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 49%股权,收购后获得其全部所有权[42] - 2022年3月24日,集团获得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颁发的投资公司牌照[41] - 2022年8月24日,集团获中国证监会授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牌照[41] - 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取得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投资公司牌照[168] - 公司技术团队专注维护和完善核心自营系统关键要素,提升基础架构和专有技术稳定性、韧性及安全性[169]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网络研讨会、会议等与投资者互动,在欧洲、美国及亚洲部分地区与投资者进行面对面交流[164] - 2021年11月1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PA签订收购协议,以14,252,729港元购买TPAHK的49%股权,该收购于2022年2月15日完成[191] - 2021年11月1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PH签订出售协议,以6,616,200港元出售CSCHK的2.73%股权,该出售于2022年2月15日完成[19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专业对冲基金管理公司,成立于2010年,由前庄家团队组建[4] - 公司为基于香港及美国的基金管理集团,业务集中于流动性市场的波幅交易,使用全球波幅相对价值交易策略及其他波幅策略[142] - 公司交易决策由内部自营交易平台提供支援,该平台嵌入期权定价及波幅曲面模型[142] - 公司管理或提供咨询的基金及账户的投资者主要为专业投资者[1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17.08亿美元,由4.47亿美元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和12.61亿美元的管理账户或类似安排组成[143][144] - 公司运作时间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2016年推出侧重多头波幅的基金,2019年6月联合推出联合品牌基金产品[143]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Tobias Benjamin Hekster持有公司57,745,018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43%[1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Godefriedus Jelte Heijboer持有公司56,049,644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01%[1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Ralph Paul Johan van Put通过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持有公司58,337,399股普通股,占权益约14.58%[1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Roy van Bakel通过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公司27,686,280股普通股,占权益约6.92%[1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Franca Kurpershoek - Hekster以配偶权益拥有公司57,745,018股股份,占比14.43%[19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Wong Rosa Maria以配偶权益拥有公司56,049,644股股份,占比14.01%[19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58,337,399股股份,占比14.58%[19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62,122,908股股份,占比15.53%[199
TRUE PARTNER(08657)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11 18:03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总收益为2499.6万港元,同比下降15%[9] - 来自基金管理业务的收益为2456.4万港元,同比下降15%[9] - 来自咨询服务费的收益为43.2万港元,同比上升13%[9]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25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930万港元下降14.7%[21] - 收益从3000万美元下降至2500万美元,降幅16.7%[32][33]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2499.6万港元,同比下降14.6%(2021年:2927.4万港元)[13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095万港元,同比下降24.4%(2021年:1447.9万港元)[134] - 毛利为2284.1万港元,同比下降12%[9] - 经营亏损为1309万港元,同比扩大62%[9] - 期间亏损为1406万港元,同比扩大27%[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418.8万港元,同比扩大26%[9] - 全面亏损总额为1195.3万港元,同比扩大7%[9]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13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70万港元扩大43.3%[24] - 2022年上半年税后股东应占亏损为142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30万港元扩大25.7%[2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1406万港元,同比扩大26.7%(2021年:1109.6万港元)[13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期间亏损756.8万港元,同比扩大12.6%(2021年:672.1万港元)[134]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虧損1418.8萬港元[142] - 调整后净利润亏损1500万美元[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1418.8万港元(2022年)和1126.1万港元(2021年)[176]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55港仙,同比扩大26%[9] - 公司每股亏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为3.55港仙,同比扩大25.9%(2021年:2.82港仙)[136] - 每股基本亏损基于4亿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75][176]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2022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5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410万港元增长5.3%[24] - 2022年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359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3410万港元增加[6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5.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4.1百万港元增加1.8百万港元或约5%[94] - 员工福利开支为2152.4万港元,同比增长8.3%,相比2021年同期的1986.6万港元[169]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约30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4,000港元或约157%[94] - 融资成本约8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39,000港元或约87%[94] - 除所得税前亏损包含汇兑亏损60.1万港元,同比增长197.5%,相比2021年同期的20.2万港元[169] - 所得税开支为15.8万港元,同比下降88.3%,相比2021年同期的134.9万港元[171] - 退休金计划供款支出为13.2万港元(2022年)和23万港元(2021年)[189] 资产管理规模(AUM)与业务构成 - 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22年6月30日为17.17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5.68亿美元增长9.5%[21] - 资产管理规模(AUM)为17.17亿美元,其中基金工具为4.92亿美元,管理账户为12.25亿美元[47][48] - 资产管理规模按产品类别划分:基金工具占比28.7%,管理账户占比71.3%[47][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为1,717百万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1,568百万元增加149百万元或9.5%[66] - 2022年6月30日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492百万元,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为1,225百万元[66] - 2021年6月30日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为817百万元,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为751百万元[66] - 自2021年12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1,675百万元略增至2022年6月30日1,717百万元[66] - 管理账户净流入为正数,基金产品净流入为负数[24] - 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2019年6月推出UCITS联合品牌基金[47] - 投资者构成包括专业投资者、集合投资计划、家族办公室等机构客户[48] 地区与客户收益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为2071.7万港元,同比增长2.5%,相比2021年同期的2020.6万港元[162] - 芝加哥地区收益为427.9万港元,同比下降52.8%,相比2021年同期的906.8万港元[162] - 客户A贡献收益955.6万港元,同比下降29.9%,相比2021年同期的1363.8万港元[163] - 客户C贡献收益427.9万港元,同比下降52.8%,相比2021年同期的906.8万港元[163] 基金产品表现与市场指数 - True Partner Fund在MSCI世界指数十个负面季度的平均季度回报率为上升6.6%,同期指数平均亏损8.3%[13] - 2020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19.8%,True Partner Fund当期回报率上升13.3%[13] - True Partner Fund上半年扣除费用后下跌2.42%,第一季度下跌2.56%,第二季度收益0.15%[59] - MSCI世界指数在2022年上半年下跌18.0%,其中第一季度下跌4.5%,第二季度下跌14.1%[11] - MSCI世界指数自2019年底累计回报率为16.5%,五年期内涨幅超过50%[11] - 2022年上半年MSCI世界指数下跌4.5%[49] - 2022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4.9%(1月)、2.6%(2月)后反弹3.1%(3月)[49] - MSCI世界指数第二季度下跌14.1%,上半年实际波幅约20%[51]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2022年上半年下跌7.7%,第一季度下跌4.2%,第二季度下跌3.6%[11]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第一季度下跌4.2%,第二季度下跌3.6%[78] - 2022年4月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下跌2.1%,6月下跌1.1%[78] - 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2022年上半年下跌21.3%[78] - CBOE标准普尔500指数5%认沽保护指数2022年上半年下跌19.9%,基本与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20.0%跌幅持平[18] - 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上半年下跌20.0%[55] - CBOE标准普尔500指数5%认沽保护指数上半年下跌19.9%[55] - VIX尾部对冲指数2022年上半年表现比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差4%以上,最终下跌24.1%[18] 市场波动率与利率环境 - VIX指数从第一季度17.2上升至第二季度28.7,Euro Stoxx 50波动率指数从19.3升至29.8[18] - 韩国Kospi 200波动率指数从第一季度16.5上升至第二季度23.9[18] - 标准普尔500指数3800行使价期权隐含波动率从2021年底29.0下降至2022年6月底25.3,下降3.7个百分点[18] - VIX 2022年4月期货从24.7下跌至23.5,跌幅4.9%[21] - VIX 2022年7月期货从26.1上升至28.6,涨幅9.6%[21] - VIX指数第一季度从17.22上升到20.56,第二季度从20.6上升到28.7[56] - Euro Stoxx 50的VSTOXX指数第一季度从19.3上升到29.0,第二季度从29.0上升到29.8[56] - 日本日经指数波幅指标第一季度从19.2上升至22.0,第二季度从22.0上升到23.4[56] - 韩国Kospi 200波幅指数第一季度从16.5上升到17.1,第二季度从17.1上升到23.9[58] - VIX 2022年7月到期期货第二季度从26.1上升到28.6[58] - 标准普尔500指数特定期权引伸波幅从2021年底29.0下跌至2022年6月底25.3[58] - 美国十年期国库债券收益率从第一季度末2.34%升至第二季度末3.01%,上半年收益率翻倍[51] - 美国五年期国库债券收益率第二季度从2.34%升至2.95%[51] - 德国十年期国库债券收益率第二季度从0.55%升至1.33%[51] - 日本十年期国库债券收益率第二季度从0.21%微升至0.23%[53] - 德国两年期国库债券收益率第二季度从-0.08%回升至-0.63%[51]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总回报第二季度上涨近4%[51] - 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中位数预期从2021年12月的2022年底0.9%和2023年底1.6%,上调至2022年3月的1.9%和2.8%,并在2022年6月进一步上调至3.4%和3.8%[79] - 德国十年期通胀挂钩债券在2022年6月底的收益率为-0.69%[81] - 2020年3月10日至18日长期美国国债ETF下跌15.7%,标普500指数下跌12.7%[73] - 2021年1月、2月/3月初、5月中及9月底出现股票与债券同时抛售现象[73] 管理层讨论与战略 - 公司采用相对价值波动率交易策略覆盖美国、欧洲及亚洲市场[46] - 公司指出债券收益率上升增加了高增长股票的贴现率,影响了其估值[83] - 截至2022年7月底,主要市场的30天价内股票指数引申波幅处于长期平均水平附近或低于平均水平[83] - VIX指数相对于MOVE指数处于异常低的水平,显示股票指数波幅可能反应不足[83][87] - 公司预期未来十二个月股票指数波幅有大幅走高的潜力[87] - 公司提供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的长期绝对正回报的相对价值波幅策略[8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观察到对定制化解决方案策略的兴趣增加[87] - 为业务扩张新招聘10名员工,并面试40多名应征者[92] 公司治理与牌照 - 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获得荷兰金融市场监管局投资公司牌照[25] - 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投资公司牌照于2022年3月24日颁发[92] - 2022年2月15日完成收购True 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 49%股权[25] - 合規顧問任期自2020年10月16日開始至第二個完整財政年度結束或協議終止[120] - 董事會主席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兼任行政總裁職務[120][126] - 審核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白琬婷、Jeronimus Mattheus Tielman、魏明德)[123]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数为4亿股[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2022年6月30日为1.39079亿港元,较2021年末下降13.4%(2021年末:1.60571亿港元)[138] - 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期末結餘為1.39079億港元,較期初減少2149.2萬港元[152] - 净现金结余为139.1百万港元[95] - 公司资产净值于2022年6月30日为1.80235亿港元,较2021年末下降12.3%(2021年末:2.05416亿港元)[138] - 股东权益为180.2百万港元[95] - 公司储备金于2022年6月30日为2316.1万港元,较2021年末大幅下降45.6%(2021年末:4254.4万港元)[140] - 流动比率为24.05倍[95]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00百万股[95] - 经营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089.3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現金流入999.4萬港元轉差[145] -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880.3萬港元,主要因收購附屬公司額外權益支出1425.3萬港元[145] - 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104萬港元,包含股息支付800萬港元[149][150] - 公平值儲備變動產生收益290.9萬港元,主要來自透過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計量的金融資產[142] - 公司收購附屬公司額外權益支出1425.3萬港元,導致非控股權益減少592.6萬港元[142] - 以權益支付股份為基礎開支增加102.5萬港元[142] - 匯率變動導致現金減少75.6萬港元[151] - 應收賬款增加307.1萬港元,營運資金變動影響現金流[145]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中的使用权资产大幅增至376.5万港元,较2021年末增长358.0%(2021年末:82.2万港元)[138] - 公司应收账款于2022年6月30日为571.2万港元,较2021年末下降35.0%(2021年末:878.3万港元)[138]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04百万港元[89][9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上市所得款项净额20,615千港元,未动用余额83,385千港元[90] - 香港业务分配上市款项26,403千港元,已动用1,287千港元,余额25,116千港元[90] - 收购True 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 49%股权代价为14,252,729港元[97] - 出售群益期货(香港)有限公司2.73%股权代价为6,616,200港元[97] - 慈善捐献约276,000港元[98] - 集团购买电脑及办公室设备支出117.2万港元(2021年:155.4万港元)[178] - 非上市投资基金公平值1.7249亿港元(2022年)和1.7676亿港元(2021年)[179] - 应收账款总额571.2万港元(2022年)和878.3万港元(2021年)[181] - 应收管理费527.4万港元(2022年)和821万港元(2021年)[181] 关联方交易与薪酬 - 来自TPF的管理及表现费收入中归属于True Partner Advisor Limited的投资部分为17.4万港元(2022年)和18.6万港元(2021年)[187] - 来自TPVF的管理费收入中归属于公司董事的投资部分约为4.7万港元(2022年)和3.1万港元(2021年)[187] - 主要管理人员短期员工福利支出为764万港元(2022年)和711.1万港元(2021年)[189] - 主要管理人员总薪酬支出为777.2万港元(2022年)和734.1万港元(2021年)[189] - 管理费收入为2455.8万港元,同比下降15.0%,相比2021年同期的2889.3万港元[167] - 表现费收入为6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零[167]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董事Tobias Benjamin Hekster持股57,745,018股占权益14.43%[100] - 董事Godefriedus Jelte Heijboer持股56,049,644股占权益14.01%[100] - 主要股东Franca Kurpershoek-Hekster持有57,745,018股普通股,占权益14.43%[104] - 主要股东Wong Rosa Maria持有56,049,644股普通股,占权益14.01%[104] - 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持有58,337,399股普通股,占权益14.58%[104] - 主要股东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62,122,908股普通股,占权益15.53%[104] - 主要股东DSS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持有62,122,908股普通股,占权益15.53%[104] - 主要股东DSS Securities, Inc.持有62,122,908股普通股,占权益15.53%[104] - 主要股东DSS, Inc.持有62,122,908股普通股,占权益15.53%[107] - 主要股东Edo Bordoni持有29,839,153股普通股,占权益7.46%[107] - 主要股东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27,686,280股普通股,占权益6.92%[107] - 主要股东
TRUE PARTNER(08657)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5-12 19:04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总收益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4] - 管理费收入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4] - 2022年第一季度收益未明确具体数值(原文为"万港元"),但较2021年同期的14.8百万港元下降[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4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80万港元下降5.4%[68]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为1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4.8百万港元减少0.749百万港元或5%[98] - 公司第一季度收益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133]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益为1404.6万港元,同比下降5.1%[148][150] - 表现费收入为零,与去年同期持平[14] - 其他收入为1.1万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000%[133] - 经营亏损为569.6万港元,同比扩大120%[14] - 期间亏损为649.2万港元,同比扩大48%[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2万港元,同比扩大48%[14] - 2022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3.7百万港元扩大73.0%[31]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百万港元(税后),较2021年同期亏损4.5百万港元扩大46.7%[31] - 2022年第一季度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70万港元扩大73%[69]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60万港元(税后),较2021年同期的450万港元扩大46.7%[69] - 2022年第一季度期间亏损为662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亏损446.4万港元扩大48.3%[139] - 期间亏损为649.2万港元,同比扩大48.3%[13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662万港元,同比扩大48.3%(去年同期亏损446.4万港元)[164] - 公司管理账户采用相对价值交易策略[51]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利润为200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200万美元[46]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直接成本为137.2万港元,同比下降17.3%[133] - 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7百万港元增长17.2%[31] - 2022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4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70万港元增长17.2%[69] - 报告期内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8.4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5.7百万港元增加2.7百万港元或17%[9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453万港元,但包含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后总支出达1838.1万港元[133] - 员工福利开支1065.6万港元,同比增长8.8%,其中股份基础开支51.3万港元[156] - 汇兑亏损6.5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0.5万港元改善38.1%[156] - 无形资产摊销8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0.7万港元大幅增长[156] - 租赁负债利息开支0.7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2.2万港元下降68.2%[156] - 员工成本、资讯科技开支及行政开支增加因筹备扩展欧洲及亚洲业务[98] - 第一季度所得税开支为11.4万港元,同比减少83.5%(去年同期为69.2万港元)[158] 财务表现:毛利与全面收益 - 毛利为1267.4万港元,同比下降4%[14] - 报告期内毛利为12.7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13.1百万港元减少0.5百万港元或4%[98] - 全面亏损总额为369.2万港元,同比下降33%[14] - 其他全面收益为280万港元,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290.9万港元[133] - 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369.2万港元,同比收窄17.9%[133] - 其他全面收益280万港元,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储备增加290.9万港元[139]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6港仙,同比扩大48%[14] - 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为4亿股[1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6港仙[135] - 基本每股亏损基于4亿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163] - 每股基本亏损与摊薄亏损相同,均为0.0166港元[164] 资产管理规模(AUM)与结构 - 资产管理规模截至2022年3月31日为1,618百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1,550百万美元增长4.4%[2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AUM)为16.18亿美元[53] - 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AUM)中,5.78亿美元为混合型基金产品,10.40亿美元为管理账户[53]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AUM)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14亿美元[4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资产管理规模为161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550亿港元增长4.4%[70] - 相对于2021年底的1675亿港元,2022年第一季度资产管理规模下降3.4%至1618亿港元[70] - 基金工具资产管理规模从2021年3月31日的870亿港元下降至2022年3月31日的578亿港元,降幅达33.6%[70] - 管理账户资产管理规模从2021年3月31日的680亿港元增长至2022年3月31日的1040亿港元,增幅达52.9%[70] - 管理账户资产规模相对于基金产品有所增加,管理账户净流入为正而基金产品净流入为负[27] 收费结构与产品表现 - 收费结构转向更集中于表现费而非管理费,导致每单位资产管理规模平均收益下降[27] - 长期基金产品True Partner Fund自2011年7月成立至2022年3月31日期间在绝对值和alpha值方面跑赢CBOE Eurekahedge指数[27] - 公司最长的基金产品于2011年7月推出[53] - True Partner Fund第一季度下跌2.56%[64] 地区与客户收益 - 香港地区收益1151.4万港元,同比增长14.7%;芝加哥地区收益253.2万港元,同比下降46.7%[148] - 主要客户A贡献收益545万港元,同比下降20.9%;客户B贡献379.6万港元为新晋主要客户[148] 市场指数与波动率表现 - MSCI世界總回報指數對沖美元第一季度下跌4.5%[18] - 彭博全球政府債券指數對沖美元第一季度下跌4.2%[18] - 標準普爾500總回報指數第一季度下跌4.60%[18] - CBOE標準普爾500指數5%認沽保護指數第一季度下跌7.85%,表現差於標準普爾500總回報指數3.25%[18][22] - VIX指數從17.22上升至20.56,升幅19.4%[23] - Euro Stoxx 50指數的VSTOXX從19.27升至28.99,升幅50.4%[23] - 日經股票平均波幅指數從19.21升至21.98,升幅14.4%[23] - 韓國Kospi 200波幅指數從16.50升至17.14,升幅3.9%[23]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貨ETF從15.17上升至16.57,升幅9.2%[24] - VIX ETF在2022年3月底價值16.57,較2021年11月底的20.70低20%[24] - 2022年第一季度MSCI世界指数下跌4.5%[54] - 2022年1月MSCI世界指数下跌4.9%[54] - 2022年2月MSCI世界指数下跌2.6%[54] - 2022年3月MSCI世界指数上涨3.1%[54] - 彭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与美元对冲本季度下跌4.2%[57] - MSCI全球指数本季度下跌4.5%[57] - CBOE标准普尔500指数5%认沽保护指数下跌7.85%[59] - 标准普尔500总回报指数下跌4.60%[59] - VIX指数从17.22上升至20.56[63] - Euro Stoxx 50波动率指数从19.27升至28.99[63] - 日经指数波动率指标从19.21升至21.98[63] - 韩国Kospi波动率指标从16.50升至17.14[63] - ProShares VIX短期期货ETF从15.17升至16.57[63] - 彭博全球政府综合总回报指数对冲美元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跌4.2%[79] - 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跌10.6%[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到期收益率为2.55%[8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德国十年期通胀挂钩债券实际收益率为-2.19%[84] - 纳斯达克指数表现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成长型股票表现低于价值型股票[91] - 30天价内股票指数引申波幅接近长期平均水平,低于2020年峰值[91] - MOVE指数相对于VIX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显示美国国债市场引伸波幅高于股票市场[95] - 前20天实际波幅在大多数市场中处于长期平均水平附近[95]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 - 2022年4月初美国CPI通胀率同比达8.5%,核心通胀率达6.5%[80] - 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16%截尾均值CPI显示3月份同比达6.5%的历史高位[80] - 2000年代第一个十年期间16%截尾均值CPI平均值为2.39%[80] - 2000年代彭博美国长期国债总回报指数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89%[80] - Google搜索趋势显示美国人对"停滞性通胀"的关注度大幅上升[86][90] 公司业务发展与重大事项 - 公司于2022年3月24日获得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投资公司牌照[32] - 2022年2月15日完成收购True 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的49%股权,获得全部所有权[32] - 2022年3月24日获得荷兰金融市场监管局颁发的投资公司牌照[75] - 股份发售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104百万港元[96] - 收购True Partner Advisor Hong Kong Limited 49%股权代价为14,252,729港元[98] - 出售群益期货(香港)有限公司2.73%股权代价为6,616,200港元[101] - 收购附属公司额外权益导致资本储备减少832.7万港元[139] - 公司宣布不派发第一季度股息[160] - 公司确认董事完全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2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期间未进行任何证券购买、出售或赎回[127] - 未审核季度财务资料于2022年5月12日获董事会批准刊发[165] 税务信息 - 香港主要实体按16.5%税率计提利得税,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优惠税率征收[159] - 荷兰实体应课税溢利24.5万欧元以下适用15%税率,超过部分按25%征收[159] - 新加坡实体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7%[159] - 美国实体联邦所得税率21%,国家所得税率9.5%[159]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董事Tobias Benjamin Hekster持有公司57,393,018股普通股,占比14.34%[106] - 董事Godefriedus Jelte Heijboer持有公司56,049,644股普通股,占比14.01%[106] - Ralph Paul Johan van Put通过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持有公司58,337,399股普通股,占比14.58%[106][107] - Roy van Bakel通过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公司27,686,280股普通股,占比6.92%[106][107] - Alset EHome International Inc.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公司62,122,908股普通股,占比15.53%[113] - 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44,808,908股普通股,占比11.20%[113] - Edo Bordoni及配偶Anne Joy Bordoni合计持有公司29,839,153股普通股,占比7.46%[113] - Nardinc Beheer B.V.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公司36,196,000股普通股,占比9.04%[113] - 陈恒辉通过控股权益持有公司62,122,908股普通股,占比15.53%[113] - Dasym Managed Accounts B.V.作为投资管理方持有公司36,196,000股普通股,占比9.04%[113] - 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td董事Ralph Paul Johan van Put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职务[123] - True Partner Participation Limite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14.58%权益[116] - True Partner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11.20%权益[116] - Global eHealth Limite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4.33%权益[116] - Edo Bordoni先生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7.46%权益[116] - Red Seven Investment Ltd持有True Partner Capital Holding Limited的6.92%权益[116] - 公司有7,947,488份购股权尚未获行使[119] - Alset EHome International Inc由陈恒辉先生及HFE Holdings Limited分别拥有15.57%及37.48%[116] - HFE Holdings Limited由陈恒辉先生全资拥有[116] - SomethingEls B.V.及ERMA B.V.各自持有Nardinc Beheer B.V.的50%权益[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