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能物流(09956)
icon
搜索文档
改革成效显著,加盟快运龙头基本面大幅改善评
国海证券· 2024-03-3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9.17亿元,同比增长6.23%[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归母净利率3.96%[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12.79%,同比增长4.96pcts[1] - 公司2023H2实现营业收入53.67亿元,同比增长3.29%,毛利润7.16亿元,同比增长56.84%[2] - 公司2023H2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归母净利率4.34%[2] 用户数据 - 公司2023年每十万件投诉件数下降64.4%,产品服务质量提升效果显著[5] 未来展望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112.04亿元、126.99亿元和13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8亿元、7.40亿元和8.40亿元[13] - 2026年预测公司ROE将保持在18%左右,EPS预计将达到0.72港元[16] - 2026年预计公司P/E比率将降至6.23,P/B比率将降至1.12[16] - 2026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将达到139.59亿元人民币,营业成本将达到118.5亿元人民币[16] - 2026年预计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将达到2291百万元,净利润将达到840百万元[16]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2023年裁撤低效分拨中心,加强末端产品服务,网络转运效能得到加强[10]
安能物流(0995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9: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99.17亿元,较2022年的93.35亿元增长6.2%[3] - 2023年公司毛利12.68亿元,较2022年的7.30亿元增长73.6%[3] - 2023年公司经营利润6.20亿元,2022年为亏损1.71亿元[3] - 2023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17.30亿元,较2022年的10.96亿元增长57.8%[3]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7.06亿元,较2022年的14.45亿元增长18.1%[3] - 2023年公司总收入9,916.9百万元,2022年为9,334.9百万元,同比增6.2%[22][23] - 公司营业成本从2022年的8604.6百万元增加0.5%至2023年的8648.9百万元[26] - 2023年毛利为1268.0百万元,毛利率为12.8%;2022年毛利为730.4百万元,毛利率为7.8%,单位毛利从59元/吨增至106元/吨[3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892.8百万元减至2023年的773.8百万元[36]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253亿元,2022年为其他亏损860万元,主要因增值税加计扣除增加及出售长期资产收益变动[37] - 经营利润从2022年的亏损1.71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盈利6.195亿元,经营利润率从-1.8%提升至6.2%[38] - 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1.202亿元减少34.4%至2023年的7890万元,主要因租赁负债利息和银行贷款利息减少[39]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为1120万元,2022年为1010万元[39]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1.19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1.446亿元[40] - 2023年净利润为4.072亿元,净利率4.1%,2022年亏损4.005亿元,净亏损率4.3%[41] - 2023年经调整期内净利润为5.098亿元,2022年亏损2.091亿元[44] - 2023年经调整税前利润为6.544亿元,2022年亏损8977.5万元[43] - 2023年经调整EBITDA为17.304亿元,2022年为10.964亿元[43] - 折旧从2022年的1.05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1.007亿元[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393亿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14.079亿元[4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9.1%,2022年12月31日为41.5%[49] - 2023年公司收入为99.16899亿元,2022年为93.34931亿元[61] - 2023年公司毛利为12.68003亿元,2022年为7.30362亿元[61] - 2023年公司经营利润为6.19508亿元,2022年亏损1.71001亿元[61] - 2023年公司年内盈利4.07245亿元,2022年亏损4.00455亿元[61] - 2023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4.19891亿元,2022年亏损3.37474亿元[6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值266073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38395千元减少17.83%[63]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311631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06617千元增长19.55%[63]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215646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71952千元减少16.16%[64]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產╱(负债)净额95985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665千元增长2668.94%[64] - 2023年12月31日总资產减流动负债362059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73060千元增长10.62%[64]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64637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58604千元减少14.79%[64] - 2023年12月31日资產淨值297421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14456千元增长18.3%[64] - 2023年12月31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247570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28337千元增长22.05%[65] - 2023年12月31日非控股权益49851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6119千元增长2.55%[6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应用后,2023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资产减少693千元,资产总值减少693千元,资产净值减少693千元[71] - 2023年所得税抵免14,471千元,2022年所得税开支8,812千元;2023年年内利润为 - 14,471千元,2022年为8,812千元[72] - 2023年客户合约总收入9,916,899千元,2022年为9,334,931千元;其中零担运输2023年为5,461,469千元,2022年为5,339,150千元;派送2023年为2,590,061千元,2022年为2,282,851千元;增值服务2023年为1,796,889千元,2022年为1,670,350千元;整车运输2023年为68,480千元,2022年为42,580千元[76] - 2023年运输及派送服务计入合约负债的收入为106,038千元,2022年为81,349千元;增值服务2023年为13,772千元,2022年为11,861千元;总计2023年为119,810千元,2022年为93,210千元[78]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25,294千元,2022年为 - 8,584千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2023年为 - 19,604千元,2022年为 - 18,166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2023年为 - 11,182千元,2022年为 - 8,896千元等[79] - 2023年增值税加计扣除收益为135,914千元,2022年为57,446千元;2019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可按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增值税额,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可加计5%抵减[79][80] - 2023年财务成本总计78,902千元,2022年为120,199千元;其中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利息2023年为37,621千元,2022年为61,820千元;租赁负债利息2023年为41,281千元,2022年为58,379千元[81] - 2023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为11,249千元,2022年为10,081千元[82] - 2023年营业成本为7430277千元,2022年为7331152千元[83] - 2023年税前利润为551855千元,2022年亏损281119千元[8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44610千元,2022年为119336千元[85]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392379千元,2022年亏损399952千元[87]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0.34元,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0.34元[8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44375千元,2022年为72298千元[8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91060千元,2022年为23464千元[88]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14607千元,2022年为305910千元[90]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计314607千元,2022年为306018千元[90] 公司业务运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总货量达1200万吨,2022年为1210万吨[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与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为约550万个终端客户提供服务,2022年为超470万个[7] - 2023年零担货运总量12.0百万吨,2022年为12.1百万吨,同比降0.6%[19][20][23] - 2023年零担总票数128,839千票,2022年为114,304千票,同比增12.7%[19][20] - 2023年票均重93公斤,2022年为106公斤,同比降12.3%[19][20] - 2023年零担运输服务单价454元/吨,2022年为441元/吨,同比增2.9%[19][23] - 2023年零担增值服务单价149元/吨,2022年为138元/吨,同比增8.0%[19][23] - 2023年零担派送服务单价215元/吨,2022年为188元/吨,同比增14.4%[19][24] - 2023年零担服务总单价818元/吨,2022年为767元/吨,同比增6.6%[19][23] - 2023年服务总单价824元/吨,2022年为750元/吨,同比增9.9%[19] - 2023年单位毛利106元/吨,2022年为59元/吨,同比增79.7%[19] 公司战略及运营举措 - 2023年公司改变以货量和规模为导向的治理方针,实施以利润和品质为核心的新战略[5] - 公司通过打造精简扁平化组织、激发组织活力等举措保障战略落地[5] - 公司在分拨端升级分拨结构,运输端改善路由规划等提高运营效率[5] 公司运营网络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28,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为约550万个终端客户提供服务[9][10] - 2022年及2023年头部货运合作商的保留率分别为95.7%及98.2%[9] - 平均运单时长由2022年至2023年减少10.1%至72小时以内,时效兑现率从61.2%提高至73.2%[10] - 2022年至2023年,遗失率从1.2降至0.2,下降83.2%;破损率从49.0降至32.6,下降33.6%;投诉率从1294降至461,下降64.4%[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81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约98.2%的县城和乡镇[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81个分拨中心中,有36个核心中转枢纽、19个中转枢纽和26个其他分拨中心[13][14] - 核心中转枢纽平均面积36,172平方米,平均日处理量3,986吨;中转枢纽平均面积17,036平方米,平均日处理量1,470吨;其他分拨中心平均面积4,718平方米,平均日处理量264吨[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拨中心由约2,3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连接,其中约88.5%是双边线路[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自营车队由超3,6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约6,300辆挂车组成,由约5,500名合同司机运营[1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网点由超28,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拥有及运营,覆盖约98.2%的县城和乡镇[16] 公司成本结构变化 - 干线运输成本从2022年的3980.6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3821.3百万元,单位成本从320元/吨降至317元/吨,2023年下半年约为310元/吨[28] - 分拨中心成本从2022年的2217.0百万元降至2023年的2049.3百万元,单位成本从178元/吨降至170元/吨,2023年下半年约为156元/吨[30] - 增值服务成本从2022年的352.1百万元增至2023年的
安能物流(0995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09:00
公司概况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市,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点[3] 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运输服务、增值服务和派送服务,零担业务收入为4,516,826人民币,占总收入的56.1%[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为人民币552.3百万元,毛利率为12.1%[1] - 安能物流集团2023年中报显示,期内利润为169,32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175,677千元有显著增长[61] 市场趋势 - 中国市场零担市场高度分散,效率低下[11] - 公司2023年是转型的关键一年,战略重点从规模转向提高运营效率和持续改善服务品质[79]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安能物流集团的借款总额为人民币707.2百万元,无未担保借款[67] - 安能物流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为26.1%,较去年底的41.5%有所下降[6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可根据董事会和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的批准,在任何12个月期间内,将授予每位参与者的股份奖励数量限制在不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56] - 2023年6月30日,根据2022年股份獎勵計劃,共授予了14,630,50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给113名参与者,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26%[161]
安能物流(0995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30 19:38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ANE (Cayman) Inc. 安能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9956) (1)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 及 (2) 有關2022年報的補充資料及澄清 安能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或「安能」)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公 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或「我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報告期間」)未經審計綜合業績,連同2022年同期的比較數字。除非本公告另有 界定,否則本公告所用詞彙應具有本公司日期為2021年10月30日的招股章程(「招 股章程」)所界定的涵義。 | --- | --- | --- | --- | |--------------------------|------------------------------------------|------------------------- ...
安能物流(0995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20:00
公司业绩 - 2022年公司的总体货量达到1,245万吨,同前一年持平[4] - 公司通过2022年的一系列变革,进行了企业文化的彻底重塑,重点转向战略规划、人才发展、生态伙伴关系、网络规划和数字化运营,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核心竞争壁垒[10] - 公司计划推出新的零担产品,优化定价体系,同时不断优化车辆线路和分拨成本,以实现成本领先的目标[10] - 公司持续与货运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方合作,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控制碳排放,同时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可持续稳定的回报[12] - 公司决定更新战略,专注于盈利和可持续增长[15] - 公司已覆盖中国96%的县城和乡镇,拥有136家自营分拨中心和超过30,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20] - 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转型项目,包括增长、运营、服务和质量控制、采购和组织优化[17] - 公司正在全面提升运营卓越性,包括路由优化、车队管理、分拨中心规划和现场操作等[21] - 公司强调客户需求,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提升客户服务能力[22] 公司财务 - 2022年公司收入为9,334,931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75.3%[3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730,362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225.1%[31] - 2022年公司经营利润为-171,001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改善[31] - 2022年公司调整后税前利润为-89,775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改善[31] - 2022年公司总负债为3,330,556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减少63.1%[31]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5,831,228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125.1%[31] - 2022年公司净现金流入从经营活动中为1,444,778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31] 公司战略 - 公司决定将战略重点从规模主导方法转变为优先考虑提高运营效率和持续改善服务品质,以保持在中国零担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推动市场进一步整合[118] - 公司正在严格实施优化定价、加强生态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和提高运营效率等措施,以确保实现关键战略目标[119] - 公司相信上述策略对于建立长期竞争壁垒、推动盈利增长并加强在中国零担市场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120]
安能物流(0995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20: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9,334,93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 - 公司2022年毛利为730,36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2] - 公司2022年经营亏损为171,00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2] - 公司2022年年内亏损为409,26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0%[2] - 公司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1,096,43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444,7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为5,831,22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 - 公司2022年货运总量为12.45百万吨,同比下降1.2%[1] - 零担货运总量为12.115百万吨,同比下降3.9%[1] - 整車货运总量为336千吨,2021年为0[1] - 零担运输及增值服务单价为人民币579元/吨,同比下降0.3%[1] - 零担派送服务单价为人民币188元/吨,同比上升2.2%[1] - 服务总单价为人民币750元/吨,同比下降2.0%[1] - 单位毛利为人民币59元/吨,同比下降30.6%[1] - 单位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4元/吨,同比下降170.0%[1] - 零担运输收入为人民币53.392亿元,同比下降4.9%[24] - 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6.704亿元,同比下降2.6%[24] - 2022年干线运输总成本为人民币3980.6百万元,与2021年的人民币3985.1百万元基本持平[28][29] - 2022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人民币320元/吨,较2021年的316元/吨小幅增加[29] - 2022年分拨中心总成本为人民币2217.0百万元,与2021年的2217.2百万元基本持平[30] - 2022年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为人民币178元/吨,较2021年的176元/吨小幅增加[30] - 2022年增值服务成本为人民币352.1百万元,较2021年的316.6百万元增加[32] - 2022年单位增值服务成本为人民币28元/吨,较2021年的25元/吨增加[32] - 2022年总营业成本为人民币8604.6百万元,较2021年的8579.2百万元略有增加[32] - 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730.4百万元,毛利率为7.8%,较2021年的1066.2百万元和11.1%下降[33] - 2022年单位毛利为人民币59元/吨,较2021年的85元/吨下降[33]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892.8百万元,较2021年的791.0百万元增加[35] - 公司2022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20.2百万元,同比下降21.1%[38] - 公司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为利润人民币10.1百万元,2021年为亏损人民币2,042.7百万元[39] - 公司2022年与认沽期权负债相关的预期赎回金额无变动,2021年为人民币191.5百万元[40] - 公司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28.1百万元,2021年为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22.4百万元[41] - 公司2022年录得亏损人民币409.3百万元,净亏损率为4.4%,2021年亏损为人民币2,007.1百万元,净亏损率为20.8%[42] - 公司2022年经调整期内净亏损为人民币217.9百万元,2021年为利润人民币408.4百万元[44] - 公司2022年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1,096.4百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1,342.3百万元[45] - 公司2022年净亏损率为4.4%,经调整净亏损率为2.3%,经调整EBITDA利润率为11.7%[47]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393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9.543亿元增加8.9%[4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未偿还已担保借款为人民币10.373亿元,无无担保借款[5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41.5%,较2021年同期的37.8%有所上升[5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6.5百万元[52] - 公司2022年全年收入为人民币93.349亿元,较2021年的96.454亿元有所下降[61] - 公司2022年全年毛利为人民币7.304亿元,较2021年的10.662亿元有所下降[61] - 公司2022年全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71亿元,而2021年经营利润为2.572亿元[61] - 公司2022年全年年内亏损为人民币4.093亿元,较2021年的20.071亿元有所减少[61] - 公司2022年全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35元,而2021年为5.08元[61] - 公司2022年全年全面亏损总额为人民币3.463亿元,较2021年的19.13亿元有所减少[6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224,61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3,782,42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4]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606,617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553,15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4]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2,571,95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651,65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4] - 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259,276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3,683,92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4] - 2022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758,60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015,61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5]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500,67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668,30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5] - 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00,672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668,30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6] - 2022年股本为149千元人民币,与2021年持平[66] - 2022年库藏股为(11,98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0[66] - 2022年储备为2,026,916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181,01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6]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9,334,93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9,645,36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75] - 2022年零担运输收入为5,339,15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5,612,420千元人民币下降了4.9%[75] - 2022年派送服务收入为2,282,85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318,417千元人民币下降了1.5%[75] - 2022年增值服务收入为1,670,35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714,529千元人民币下降了2.6%[75] - 2022年整車运输收入为42,580千元人民币,2021年无此项收入[75] - 2022年运输及派送服务的履约责任确认收入为81,34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74,879千元人民币增长了8.6%[77] - 2022年增值服务的履约责任确认收入为11,86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3,210千元人民币增长了269.5%[77] - 2022年政府补助为21,078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29,860千元人民币下降了29.4%[78] - 2022年财务成本为120,199千元人民币,相比2021年的152,396千元人民币下降了21.1%[79] - 2022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281,119千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2,129,463千元有所减少[85] - 2022年母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08,426千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2,014,548千元有所减少[87]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35元,相比2021年的亏损人民币5.08元有所减少[8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为人民币48,834千元,相比2021年的减值人民币62,963千元有所减少[89]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的账龄分析显示,1年内的应收款项为人民币23,464千元,相比2021年的39,060千元有所减少[9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305,910千元,相比2021年的450,804千元有所减少[91]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的账龄分析显示,3个月内的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86,367千元,相比2021年的391,022千元有所减少[92] - 2022年公司不建议派发任何股息[86] 运营表现 - 公司2022年完成运输货运总量为12.5百万吨,与2021年持平[6] - 公司2022年终端客户数量为4.7百万个,同比增长20.5%[6] - 公司2022年5月开始整車业务,利用回程运力满足终端客户需求[6] - 公司拥有逾30,0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8][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为约4.7百万个终端客户提供服务[8] - 2021年和2022年,头部货运合作商的保留率分别为98.7%和95.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136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10] - 公司136个分拨中心中,有12个核心中转枢纽和43个中转枢纽,分别负责全国范围和省际间的货物转运[12][13] - 2022年,公司核心中转枢纽的平均货运处理量为5,126吨,中转枢纽为2,448吨,其他分拨中心为442吨[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分拨中心由约2,9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连接,其中约93%是双边线路[14] - 2022年,公司在自营车队上投资人民币235百万元,拥有约4,0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6,200辆挂车[14] - 2022年,公司17.5米高运力卡车的月均行驶里程约为19,000公里,低于2021年的21,000公里[15] - 2022年,COVID-19疫情导致货运量下降,公司采取措施优化分拨中心和干线运输线路以提升运营效率[13][14] 公司治理与组织结构 - 公司未采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2011年修订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7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规定售後租回交易产生的租赁负债计量规则,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澄清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的标准,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2]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要求披露重要会计政策,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3]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澄清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变动的区别,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缩小初始确认例外情况的范围,预计不会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73] - 公司所有收入及非流动资产均在中国分配,未呈列地区分部[74] - 2022年公司进行了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的修订[92] - 2022年公司进行了董事、公司秘书、授权代表及法律程序文件代理人的变更[93][94] - 公司员工人数从2021年12月31日的4,680人下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3,894人,下降幅度为16.8%[98]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1年11月11日在联交所上市,发行80,220,000股普通股,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1,113,454,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916,606,000元)[99] -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为1,009.2百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830.8百万元),每股净价约为12.58港元[99] - 公司计划在战略地区兴建、升级和潜在收购5至10个核心中转枢纽,占所得款项净额的40.0%,金额为403.7百万港元,预计自上市起24至36个月内完成[100] - 公司计划投资干线运输车队,占所得款项净额的30.0%,金额为302.8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00] - 公司计划购买约2,000至3,000台现代化高运力牵引车及挂车,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5.0%,金额为252.3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100]
安能物流(0995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8 17:00
财务表现 - 2021年收入为9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17] - 2021年毛利为10.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7] - 2021年经营利润为2.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5%[17] - 2021年年内亏损为20.07亿元人民币,2020年利润为2.18亿元人民币[17] - 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为4.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6%[17] - 2021年经调整EBITDA为13.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17] - 2021年总负债为36.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2%[17] - 2021年总资产为63.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8%[17] - 2021年总权益为26.68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59.89亿元人民币[17]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17] - 2021年总收入为人民币96.454亿元,同比增长36.2%[63][65] - 2021年运输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6.124亿元,占总收入的58.2%[63] - 2021年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145亿元,占总收入的17.8%[63] - 2021年派送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3.184亿元,占总收入的24.0%[63] - 2021年毛利为人民币1,066.2百万元,毛利率为11.1%,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051.5百万元和14.8%有所下降[78][80] - 2021年单位毛利从2020年的人民币104元/吨降至人民币85元/吨[78][80] - 2021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91.0百万元,同比增长50.3%,主要由于股份支付报酬增加人民币140.6百万元和薪金及其他福利增加人民币68.9百万元[81][82][83] - 2021年其他亏损为人民币18.0百万元,相比2020年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人民币53.2百万元,主要由于资产减值增加人民币38.1百万元[84][85] - 2021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57.2百万元,经营利润率从2020年的8.2%降至2.7%[86][88] - 2021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2.4百万元,同比增长88.1%,主要由于银行及其他贷款利息增加人民币35.9百万元[89][90] - 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2,042.7百万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396.2百万元大幅增加[91][93] - 2021年与看跌期权负债相关的预期赎回金额变动为人民币191.5百万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18.3百万元大幅增加[92] - 公司2021年与认沽期权负债相关的预期赎回金额变动为人民币191.5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8.3百万元大幅增加,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中按发售价重估股本价值[94] - 公司2021年录得所得税抵免人民币122.4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35.3百万元有所减少,主要由于递延税项资产的确认增加[95][97] - 公司2021年录得年內虧損人民币2,007.1百万元,净虧損率为20.8%,而2020年录得年內利润人民币218.2百万元,净利润率为3.1%[96][98] - 公司2021年经调整年內利润为人民币408.4百万元,而2020年为人民币654.3百万元,主要由于股份支付开支、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预期赎回金额变动及上市开支的影响[102] - 公司2021年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151.0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8.962百万元大幅增加,属非现金项目[102] - 公司2021年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为人民币2,043.9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396.1百万元大幅增加,属非现金及非经常性项目[102][103] - 公司2021年上市开支为人民币28.987百万元,较2020年的人民币12.729百万元增加,属非经常性项目[102][105] - 公司使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指标(如经调整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率及经调整EBITDA)作为补充财务指标,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公司经营业绩[99][100] - 2021年公司年內虧損為人民幣2,007,071千元,相比2020年利潤為人民幣218,181千元[106] - 2021年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1,342,303千元,相比2020年為人民幣1,199,570千元[106] - 2021年淨虧損率為-20.8%,2020年為3.1%[107] - 2021年經調整淨利潤率為4.2%,2020年為9.2%[107] - 2021年經調整EBITDA利潤率為13.9%,2020年為16.9%[107] - 2021年12月31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954.3百萬元,同比增長91.3%[112] - 2021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人民幣1,084.5百萬元[112] 业务增长与市场地位 - 公司2021年收入从零增长到百亿规模[21] - 公司2021年收入增长超过30%,远高于快运零担行业的平均增速[26][28] - 公司在中国零担货运市场的份额有巨大增长空间,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元人民币[23][24] - 公司2020年公司货运总量为1020万吨,市场占有率为17.3%[35] - 2021年公司货运总量为1260万吨,同比增长23.4%[35] - 公司提供多种产品服务,如定時達、安心達和普惠達,满足不同客户需求[35]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约29,100家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覆盖全国范围[40][4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服务约390万个终端客户[41][42] - 公司2020年和2021年的头部货运合作商保留率均为98.7%[40][42]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162家自营分拨中心,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44][45]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11个核心中转枢纽和44个中转枢纽,核心中转枢纽平均处理量约为160万吨[47][48] - 公司2021年新增15个分拨中心,位于浙江、江苏、山东和湖北等经济活跃地区[50]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拥有约3,100条干线运输线路,其中约96%为双向线路,2021年新增约400条线路[51] - 公司分拨中心提供宿舍、食堂和休息区等设施,改善工作环境[50] - 公司通过管理、优化和投资分拨中心及干线运输,持续提高运营效率[42][44] - 公司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下,直接运营和控制关键的分拨和干线运输环节,货运合作商负责投资和运营网点[37][3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拨中心由大约3,100条干线运输线路连接,其中约96%是双边线路[52] - 2021年公司增加了约400条干线运输线路,优化了干线运输网络,降低了区域间及区域内的中转率[52] - 2021年公司在自营车队上投资人民币11.199亿元,自营车队从2020年的约1,5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2,700辆挂车增至2021年的约4,000辆干线高运力卡车和超过4,600辆挂车[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自营车队均由约5,100名合同司机运营[53] - 公司17.5米的高运力卡车在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月均行驶里程超过21,000公里[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所有的网络网点由约29,100家货运合作商及货运代理商拥有及运营,覆盖中国约96%的县城和乡镇[54] - 公司开发了综合卡车控制系统,集成到TMS系统中,支持从外包车队到自营车队的过渡,并根据实时数据反馈和及时的成本估算进行卡车调度和挂车派送[55] - 公司升级的定价系统使一线员工能够实时调整价格,并根据每个货运合作商及代理商的实时情况进行个性化定价[55] - 公司以客户为导向的订单管理工具全面覆盖了托运人的服务需求(终端客户全场景覆盖)[55] - 公司开发了一系列专有的数字化工具,如罗盘系统和鲁班系统,用于整合和分析大量运营数据,实现实时数据跟踪、智能网点管理、路线规划、分拨管理及自动化客户服务[54] - 2021年货运总量为1260万吨,同比增长23.4%[60][61] - 2021年运输及增值服务单价为人民币581元/吨,同比增长0.9%[60] - 2021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人民币765元/吨,同比增长5.7%[60] - 2021年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为人民币316元/吨,同比增长5.7%[60] - 2021年单位增值服务成本为人民币25元/吨,同比增长4.2%[60] - 2021年单位毛利为人民币85元/吨,同比下降18.3%[60] -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60.303亿元增加42.3%至2021年的人民币85.792亿元[70] - 派送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9.648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0.603亿元,主要由于收入及成本确认方式变更[70] - 干线运输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30.575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9.851亿元,主要由于货运量增加、燃料成本上升、折旧成本增加及单位干线运输成本增加[70] - 分拨中心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17.623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2.172亿元,主要由于货运量增加[70] - 增值服务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2.457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166亿元,与货运量增加及增值服务范围拓宽保持一致[70] - 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299元/吨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316元/吨,主要由于不再享受通行费减免、燃料成本上升及自营车队利用率提升缓慢[71] - 自营车队产生的经营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5.401亿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26.424亿元,主要由于对自营干线运输的投资[73] - 分拨中心总成本从2020年的人民币17.623亿元增至2021年的人民币22.172亿元,其中劳动力成本占比60.1%,使用权资产折旧占比24.9%[76] - 货运量从2020年的1020万吨增至2021年的1260万吨[70] - 2021年下半年自营车队利用率提升期长于预期,运输效率如装货率较低,主要由于货运量增长低于预期[71] 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运营超过160个分拨中心和3,000多条线路,覆盖中国96%以上的乡镇[22][24] - 公司自2020年起投资约19亿元人民币建立约4,000辆重卡的车队,形成行业领先规模[22][24] - 公司自营车队帮助提升时效稳定度,并降低单公里车线成本[24] - 公司通过数字化运营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了高竞争壁垒[22][24] - 公司计划继续增加技术投资,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地位[22] - 公司自营车队的规模效应和车辆使用率提升帮助2021年在车线单公里成本上取得同比外包车队9%的降本[28] - 2021年公司自营车队的利用率帮助降低了单位卡车运输成本9%[29] - 2022年公司对前景谨慎乐观,计划保持超过行业的增长速度[31] - 2022年公司战略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进自购和自建转运分拨中心[33] - 2022年公司将改革自营车队的管理和系统,提升实时决策能力[33] - 公司计划在经济活跃地区建立更多分拨中心,以提升分拨产能并优化网络结构[138][140] - 公司计划收购并自建关键中转枢纽,以优化租賃成本并实施分拨自动化[138][140] - 公司目标拥有和运营中国最大的幹線運輸車隊,并计划投资现代高运力牵引车及挂车[139][140] - 公司计划与主要卡车制造商合作,定制车型以满足运营需求,并投资自动驾驶和清洁燃料技术[139][140] - 公司将通过扩大幹線運輸車隊规模和优化单位产出,降低燃油、卡车零部件及维护成本[141] - 公司将通过增加新幹線路线,提升分拨中心之间的直接连接,进一步改善规模经济[141] - 公司将升级司机管理APP和管理工具,以提高工人和司机的安全性、生产力和长期忠诚度[141] - 公司将优化定价机制,根据货運合作商和代理商的不同成长阶段和市场条件提供定制化的透明价格[137] - 公司计划大幅增加研发费用及投资,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142][144] - 公司将投资研发分拨自动化,重点包括AI视觉监控系统、动态体积称重装置、无人物流叉车、IoT设备和自动交叉带,以提高分拨产能及降低人工成本[142][144] - 公司将投资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利用自主研发的科技和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