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美控股(600167)

搜索文档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23





华宝证券· 2025-09-23 17:17
新股发行与退市动态 - 友升股份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发行价格为46.36元[1] - 紫天退处于退市整理期,距最后交易日剩余8个交易日[1] - 天普股份因可能暂停上市发布公告,涉及代码605255[6] 股票异常波动 - 先导智能(300450)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 中环海陆(301040)发布异常波动公告[1] - 杭可科技(688006)披露异常波动信息[1] 可转债转股调整 - 汇通转债(113665)转股价格调整于2025年9月23日生效[6] - 蓝帆转债(128108)转股价格调整于2025年9月23日生效[6] - 奥维转债(118042)转股价格调整于2025年9月26日生效[6] 债券赎回与回售 - 金能转债(113545)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9月30日[8] - 22粤科02(148103)回售登记期为2025年9月22日至26日[8] - 22海旅01(138502)回售登记期为2025年9月22日至24日[8] 港股通权益提示 - 特步国际(01368)以股代息申报期为2025年9月22日至29日[8] - 东亚银行(00023)申报期为2025年9月19日至29日[8] - 信义能源(03868)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23日[8]
“中国版英伟达”摩尔线程周五才上会,A股“朋友圈”先炸开锅:和而泰4天3板,联美控股、初灵信息两连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6:57
摩尔线程IPO进展及市场影响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召开2025年第40次审议会议审议摩尔线程科创板首发事项[1] - 公司拟募集资金80亿元重点投向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1] - 摩尔线程被誉为"中国版英伟达"是国内实现全功能GPU自主研发的科技企业[1] 参股公司市场表现 - 和而泰(市值510.4亿元)四天三板持股摩尔线程1.03%[1][2] - 联美控股(市值197.5亿元)二连板通过全资子公司投资摩尔线程1亿元[1][3] - 初灵信息(市值56.28亿元)二连板通过基金间接持股摩尔线程约0.023%(1.08%×2.12%)[1][3] - 中科蓝讯直接持股0.34%间接持股0.17%合计持股0.50%[1] - 圣元环保通过股权基金间接持股0.24%[3] 和而泰业务关联及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2] - 珠海基地被传承接摩尔线程30%以上GPU模块代工订单但公司称以公告为准[2] - 2023年12月公告称与摩尔线程暂无业务合作但将持续关注主营业务相关市场发展[2] 澄清未参股企业 - 张江高科声明未直接投资或持有摩尔线程[4] - 第一创业和超声电子在投资者平台表示未参与投资[4] - 银信科技否认与摩尔线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 - 光环新网否认通过中移动产业基金间接持股4.343%[5] 摩尔线程财务状况 - 2022-2024年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3] - GPU自主研发面临极高技术壁垒需长期系统性投入[3]
摩尔线程概念继续强势,和而泰、联美控股竞价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0:08
摩尔线程概念市场表现 - 概念板块持续强势 9月23日[1] - 和而泰、联美控股竞价阶段涨停[1] - 初灵信息上涨10%[1] - 中科蓝讯涨幅超过5%[1]
联美控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22 22:10
股价异动情况 - 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18日、9月19日及9月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2] - 该情形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 - 公司通过自查及书面征询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确认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 信息披露声明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晚间 [2] - 信息披露渠道为证券日报 [3]
联美控股(600167) - 2025-037-联美量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9-22 19:17
业绩数据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5亿元[6] - 2025年半年度归属股东扣非净利润4.97亿元[6] 股票情况 - 2025年9月18 - 22日连续3日股价涨幅偏离值超20%[2][3][6] - 9月18、19日换手率分别为2.28%、2.12%,高于日常[6] 公司说明 - 生产经营正常,无重大变化[4] -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2][4] - 无需澄清的媒体报道或传闻[4] - 董事等人员无买卖股票情况[5] 信息披露 - 指定报刊为《中国证券报》等,网站为上交所网站[7] 风险提醒 - 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和经营风险[6][7]
联美控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9:0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9月18日至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 日常经营情况及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不存在涉及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1] 市场传闻与股价敏感信息 - 公司未发现需要澄清或回应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1] - 公司未发现可能导致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其他股价敏感信息 [1]
电力板块9月22日跌0.44%,兆新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2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16:47
市场表现 - 电力板块整体下跌0.44% 但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0.22%和0.67% 呈现板块与大盘分化态势 [1] - 联美控股以9.97%涨幅领涨板块 收盘价7.94元 成交额5213万元 [1] - 兆新股份以2.89%跌幅领跌板块 收盘价3.02元 成交量123.43万手 成交额3.75亿元 [2] 个股涨跌 - 涨幅前五个股包括联美控股(9.97%)、广安爱众(4.16%)、粤电力A(3.03%)、东望时代(2.79%)和世茂能源(2.59%) [1] - 跌幅前五个股包括兆新股份(-2.89%)、嘉泽新能(-2.75%)、拓日新能(-2.72%)、长青集团(-2.20%)和新大绿能(-2.20%) [2] - 华能国际作为大型电力企业下跌1.90% 成交额达5.65亿元 显示较高市场关注度 [2] 资金流向 - 电力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17.26亿元 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5.16亿元和12.1亿元 [2] - 广安爱众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494.43万元 主力净占比达22.83% 为板块最高 [3] - 联美控股虽然涨幅最大 但主力资金净流入仅1278.93万元 主力净占比24.53% 显示资金推动力集中 [3] - 三峡能源主力资金净流入2526.98万元 国电电力净流入2512.00万元 大型电力企业资金流向分化 [3]
多股一字涨停!摩尔线程上会在即,参股公司名单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6:41
摩尔线程IPO进展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摩尔线程科创板首发事项[1] - 公司拟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项目[1] - 摩尔线程主要从事全功能GPU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 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1] 参股公司市场表现 - 和而泰直接持股1.03% 今年以来涨幅178.53% 9月22日10%涨停[4][6] - 盈趣科技直接持股0.34% 今年以来涨幅27% 9月22日10%涨停[4][6] - 宏力达通过嘉兴久奕能元基金间接持股0.31% 今年以来涨幅57.23% 9月22日20%涨停[4][6] - 初灵信息通过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间接持股0.02% 今年以来涨幅55.39% 9月22日20%涨停[4][6] - ST华通间接持股0.36% 今年以来涨幅285.41%[6] - 联美控股间接持股0.34% 今年以来涨幅43.49%[6] - 中科蓝讯直接持股0.335%加间接持股0.168% 今年以来涨幅8.28%[6] 行业前景 - AI、数据中心、游戏、专业图形渲染和自动驾驶等下游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将推动高性能计算加速芯片需求大幅增长[6] - GPU产业链受资本关注度有望提高[6]
摩尔线程概念股持续走高 联美控股等多只股票此前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08
摩尔线程概念股市场表现 - 多只概念股持续走高 宏力达 初灵信息 盈趣科技 和而泰 东华软件 联美控股此前涨停[1] - 圣元环保上涨近9%[1] - 弘信电子上涨近6%[1]
摩尔线程概念股大涨,宏力达“20cm”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9-22 13:36
摩尔线程IPO市场反应 - 9月22日多只概念股批量涨停 包括宏力达、初灵信息、盈趣科技、和而泰、东华软件、联美控股等[1] - 圣元环保、弘信电子、ST华通等概念股跟涨[1] - 参股摩尔线程的股票中今年已出现3只翻倍股 长飞光纤年内涨超288% ST华通年内涨幅超278% 和而泰年内涨超178%[3] 摩尔线程业务与IPO进展 - 公司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3] - 宏力达通过持有嘉兴久奕能元创业投资合伙企业39.916%股权 间接持有摩尔线程1230554股股份 占发行后总股本0.2769%[3] - 公司成立于2020年 以自主研发全功能GPU为核心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3] - 产品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 填补国内GPU领域多项空白[3] 机构观点与行业趋势 - 兴业证券指出国产芯片产业生态加速繁荣 建议关注下游客户需求及产业格局变化[3]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中国AI创新与新技术趋势明朗 国产化与全球出海融合进展快速[4] - 新兴产业进入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 继续推荐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创新药/机器人等领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