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光电(600487)

搜索文档
亨通光电涨2.04%,成交额17.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86.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4%至22.49元/股 成交额17.26亿元 换手率3.22% 总市值554.7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386.77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0.14%卖出占比10.59% 大单买入占比28.12%卖出占比26.30% [1] - 年内累计涨幅32.3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1.34%/18.99%/46.04% [2]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领域高端技术研发及系统集成 全球海缆通信网络建设 [2] - 收入构成:智能电网36.98% 铜导体25.02%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11.28% 光通信10.94% 海洋能源与通信9.5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0.49亿元同比增长20.42% 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同比增长0.24%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6.17万户较上期减少11.80% 人均流通股15118股较上期增加13.38%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018.31万股至6450.46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383.46万股至2933.48万股 [3] - 广发高端制造增持331.28万股至1627.22万股 交银精选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分红与行业属性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1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21亿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线缆及配套 概念板块包括光纤光缆/光通信/5G/CPO/F5G [2]
亨通光电:控股股东亨通集团质押1500万股,累计质押其近六成持股
新浪财经· 2025-09-23 19:45
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情况 - 亨通集团质押1500万股股份 占其所持股份的2.56%及公司总股本的0.61% [1] - 累计质押股份达3.5亿股 占其所持股份的59.7%及公司总股本的14.19% [1] - 本次质押为新增质押操作 公司总股本为24.66亿股(根据质押比例推算)[1]
亨通光电(600487) - 亨通光电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进展公告
2025-09-23 18:48
增持计划 - 控股股东拟增持1.5 - 3亿元[2] - 计划实施期为2025.4.10 - 2026.4.9[6] 增持情况 - 2025.9.22首次增持100,000股,金额228万元[3] - 增持后亨通集团持股占比23.77%[3] - 增持后亨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占比27.63%[3] 风险提示 - 增持计划可能因市场变化无法实施[4]
亨通光电(600487) - 亨通光电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质押公告
2025-09-23 18:45
股权结构 - 亨通集团持股586,329,925股,占总股本23.77%[3] - 亨通集团、崔根良、崔巍合计持股681,624,358股,占总股本27.63%[5] 股份质押 - 亨通集团累计质押350,050,000股,占其持股59.70%,占总股本14.19%[3] - 2025年9月19日,亨通集团质押1500万股,占其持股2.56%,占总股本0.61%[4] - 本次质押后合计累计质押401,550,000股,占合计持股58.91%,占总股本16.28%[5] 到期情况 - 亨通集团9360万股质押股份半年内到期,占其持股15.96%,占总股本3.79%,融资余额146,542万元[6] - 亨通集团415万股质押股份一年内到期,占其持股0.71%,占总股本0.17%,融资余额10,000万元[6] 风险应对 - 股份质押不影响公司多方面情况[6] - 若平仓,亨通集团及崔根良将采取补充质押等措施[7] 还款资金 - 亨通集团还款资金来自经营所得及投资分红[6] - 崔根良还款资金来自投资收益、股份红利等[6]
亨通光电(600487.SH):控股股东亨通集团首次增持10万股公司股份
格隆汇· 2025-09-23 18:32
公司动态 - 亨通光电控股股东亨通集团于2025年9月2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实施增持 [1] - 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收到控股股东关于增持计划实施进展的通知 [1]
通信行业2025年二季度行业研究:技术和政策驱动行业变革升级,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大公国际· 2025-09-23 14:0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信用评级将增强 行业整体信用评级将增强[39] 核心观点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收入 利润增长 现金流回款有望在三季度提速[1][38] - 行业格局或向"强者恒强"演化 头部企业"技术+资本"的双壁垒将进一步凸显[1][36] - 技术突破与新基建驱动资本开支扩张 政策侧重于新基建以提振内需[1][39] - AI算力需求爆发 5G-A商用加速 6G技术突破及"低空经济"崛起共同推动行业升级发展[1] 行业供给能力分析 - 光模块出货量呈指数级增长 2023年全球400Gbps及以上光收发模块出货量640万个 2024年增长至2040万个 预计2025年达3190万个 年增长率56 5%[3] - 800G光模块已成为主流产品 1 6T光模块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 预计2026年实现更大规模部署[3] -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377万公里 同比增长9 9% 光纤接入端口达11 93亿个 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6 6% 千兆光纤网络渗透率接近饱和[4][5] - 中国光缆出口量达37 91万吨 光纤出口量同比增长20%以上 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速超10%[5] - 通信设备集成商产能利用率回升 2025年6月30日产能利用率77 30% 较一季度74 70%有所回升[6] - 中国5G基站总数达454 9万个 比上年末净增29 8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35 7%[7] -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合计降至2800亿元以下 占收比首次集体跌破20% 中国移动算力投资373亿元占比约25% 中国电信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2% 中国联通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8] 行业需求匹配能力分析 - 全球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主要得益于800G以太网光模块销售贡献 1 6T产品开始产生积极影响[10] - 中际旭创 新易盛 光迅科技和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告同比增长均超50% 中际旭创1 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超50% 单季度出货量约36万只[10] - 中国通信设备市场规模营收同比增速18 9% 净利润同比增速16 7%[11] - 华为中标中国移动39 75万站5G无线主设备集采 在两大标包中均位列第一候选人 在中国移动高端路由器 交换机新建集采中标包2和标包4均以70%份额中标 中兴通讯在700MHz和2 6GHz标包中位列第二候选人 获30%份额[11] - 中国移动2025年5G资本开支降至582亿元 同比降15 7% 无线主设备集采量连续三年下滑[11]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9 3%[13] - 2024年电信行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 新兴业务收入达4348亿元 同比增长10 6%[15] - 2025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 同比增长1%[15] - 截至2025年6月底5G用户规模达8 92亿 占移动用户总数48%左右 个人用户月均流量需求预计达50-100G[18] - 2025年千兆宽带普及率预计达80%[18] - 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预计达150亿台[19] - 2024年中国通信设备出口额突破关键门槛 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19] 行业产业链地位分析 - 光模块销售额环比增长10% 头部企业如中际旭创 新易盛 天孚通信等基金持股市值环比增长显著[23] - 中兴通讯推出"5G-A通感算一体化方案" 将路侧设备部署成本降低30%[23] - 2023年度TOP10光模块厂商排名中 中际旭创全球第一 华为第三 光迅科技第五 海信宽带第六 新易盛第七 华工正源第八[24] - 数通市场CR5超过60%[25] - 光纤光缆头部企业集中度高 主要企业包括长飞光纤 亨通光电 中天科技 烽火通信等[26] - 通信设备集成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华为 中兴 爱立信 诺基亚等头部企业[27] - 截至2025年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 1亿户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 18亿户[28] - 2024年中国移动数字化转型收入同比增长9 9%占通信服务收入31 3% 中国电信智能收入达89亿元同比增长195 7% 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收入增长23 2%联通云收入同比增幅114% 中国广电政企项目总金额165亿元[30] 行业创新能力分析 - 2025年4月工信部发布《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 计划到2026年建立算力互联互通标准 标识和规则体系 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31] - 工信部加快6G技术研发进程 推动5G-A向6G演进[31]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计划2027年前完成全球覆盖低轨卫星星座部署[32] - 2025年二季度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超70%资金用于AI数据中心 自研芯片及液冷技术[34] - 中国移动2025年研发经费预算391亿元 重点投向6G技术攻关 已牵头4项国家级重大科技专项并部署全球首个6G试验网[34] - 到2025年ICT人才缺口将超2000万 中国电信研发人员规模突破3 2万人 计划"十四五"末达6万人[35] 行业信用评级情况分析 - 2025年二季度通信行业发债规模合计173 5亿元 共计9只 债券类型集中在中期票据且均为科创票据[36][37] - 发债主体为华为投资控股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中兴通讯和中兴新通讯 主体级别均为AAA[36] 周期发展展望 - 2025年二季度电信业务单个季度收入4586 00亿元 环比增长2 62% 业务总量4663 90环比增长3 25%[38] - 已披露业绩预告样本二季度净利润中枢环比增长较高[38] - 通信行业已迈入康波复苏后期 接近繁荣前期 未来有望进入康波回升期[39] - 资本开支处于投资回升阶段 2025年三季度将正式进入扩张期[39] - 光通信构建"四超"全光算力网络 实现从信息通道向AI算力关键支撑底座升级[40] - 5G-A技术2025年迎来全面商用 6G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41] - 低空经济步入发展"黄金期"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42]
吴江崛起“金字塔式”质量品牌矩阵
苏州日报· 2025-09-23 08:31
公司成就与行业地位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苏州首家获此荣誉的民营企业[1] - 公司是国内唯一覆盖棒纤缆研发制造 海底光电系统集成至海洋运维的全产业链企业[2] - 业务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施150多个国际海洋光网项目[2] - 海洋通信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全球前三[2] - 保持十万多公里海洋光网系统和一万多套深海装备的零故障运行记录[2] 质量品牌建设 - 吴江区形成金字塔式质量品牌矩阵:1家中国质量奖 7家省长质量奖 14家市长质量奖 近百家市级质量奖企业[4] - 34家企业的44个产品通过"江苏精品"和"苏州制造"认证[4] - 实施"个十百千"质量品牌培育工程 针对四大主导产业 新能源及低空经济领域定制培育方案[4] - 行业标杆企业包括:康力电梯(智能装备) 通鼎互联(光通信) 恒力化纤(高端制造) 凯伦建材(绿色产品)[4] 数字化转型实践 - 德尔地板智能制造调度中心实现全链条数据实时监控 获苏州市级智能车间示范认证[5] - 江苏凯伦建材构建"三全两化"质量管理模式:配方精度控制千分之三 塑化温度误差±1℃ 厚度偏差±0.01毫米[7] - 吴江变压器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溯源系统 实现设计至售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7] - 全区省级示范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数量位居全省首位[7] - 区市场监管局出台《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评价规范》 推行三步走策略:龙头标杆引领 行业经验推广 全产业覆盖[7]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吴江连续十年获苏州市质量工作先进地区 入选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1] - 承担国家级质量创新试点:光通信产业链质量强链项目(全国百强工程) 质量强县培育库 百城质量提升试点[11] - 开展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高端纺织 电梯行业)和质量管理数字化省级示范试点(亨通光电 吴江光电产业园)[11] - 推行多部门协同机制:水务部门"四个一"专项整治 交通部门智慧监管平台(保持5A级评价) 农业农村部门农产品网格化管理[10] - 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四年 特种设备零亡人 药品器械零差错 消费质量合格率达97%[10]
韩国对华单模光纤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新浪财经· 2025-09-22 15:49
反倾销措施 - 韩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单模光纤征收为期四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 税率为43.35% [1] - 措施自即日起实施 截止日期为2026年1月18日 [1] - 涉及韩国税号9001.10.0000项下的产品 [1] 受影响企业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适用43.35%税率 [1]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适用43.35%税率 [1] - 杭州金星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适用43.35%税率 [1] - 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均适用43.35%税率 [1] 产品范围 - 征税产品为单模光纤 [1] - 不包括低损耗光纤束 [1] - 不包括光缆 [1] - 不包括规格为G.652.D主要用于光学设备的单模光纤 [1]
研判2025!中国海底光中继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分析及未来趋势分析: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1 09:21
行业概述 - 海底光中继器是海底光缆通信系统的核心设备 用于在长距离传输中放大和再生光信号 确保跨洋或远距离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是现代全球通信网络的基石 支撑互联网 国际电话 金融交易等关键数据传输 [3] - 行业分类包括有中继和无中继海底光缆系统 有中继系统由海底光缆终端设备 远供电源设备 海底光中继器等多设备组成 其中海底光中继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 是重要组成部分 [3] - 产品类型根据支持的纤对数量划分 包括2对纤 4对纤 8对纤 16对纤等 其中16对纤是当前主流类型 适用于复杂深海环境 [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海底光中继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 同比上涨24.3% 预计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20亿元 [1][6] - 市场规模扩大主要受云计算 5G 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驱动 国际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 对海底光缆传输容量和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1][6] 发展历程 - 海底光中继器开发了两代产品 2018年中国信科集团推出第一代8纤对海底光中继器 突破高压绝缘技术 实现6000米水深稳定运行 应用于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国海洋通信项目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全自主海底中继器供应能力的国家 [5] - 2023年4月中国信科集团发布第二代16纤对海底光中继器 容量较第一代提升2倍 完成全球首次基于自主技术的跨国海洋系统总包工程应用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 冗余备份机制和定制化散热方案 支持6000米水深 25年使用寿命 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 [5] 产业链结构 - 行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上游提供光电转换器件 放大器 光泵等核心部件 中游负责制造和集成 下游应用于海底光缆系统 服务于电信运营商 互联网公司 数据中心等客户 [5] - 上游部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海底光中继器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中游制造商需进行零部件组装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5] 竞争格局 - 行业技术壁垒较高 全球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包括日本NEC 美国SubCom和Xtera 法国ASN 以及中国华海通信和烽火通信等 [6] - 市场需求增长吸引更多企业进入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保持领先地位 [6] 主要企业 - 烽火通信是全球唯一自主打通芯片器件 岸基与水下设备 光棒海纤海缆 海洋工程装备四大核心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多项核心技术达世界一流水平 开发的海底中继器用于长距离海底光缆通信系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17亿元 同比下降19.73% 归母净利润为2.87亿元 同比上涨32.02% [7] - 亨通光电拥有海底光缆 海底接驳盒 中继器 分支器研发生产制造 跨洋通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以及跨洋通信网络系统建设全产业链 2024年公司海洋能源与通信营业收入达到57.38亿元 同比上涨69.60% [8] 发展趋势 - 技术将聚焦超高速率传输 单纤容量向10Pbps演进 低功耗设计通过氮化镓功率器件将能耗降低50% 智能化运维通过AI算法实现故障预判与自愈 维护成本降低40% [8] - 应用场景从传统通信向海洋经济延伸 包括海上风电领域支持500kV柔性直流海缆的智能中继器实现风电场群与电网高效互联 深海观测领域集成多参数传感器的中继器构建"海底物联网" 军事与安全领域低延迟 抗干扰的中继器成为潜艇通信 无人潜航器控制的核心装备 [9] - 行业需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海底光缆系统建设过程中应积极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与交流 共同推动行业创新与发展 [10] 增长驱动 - 深海资源开发和海洋观测需求增加 具备智能监测功能的新一代中继器可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1][6]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底光缆制造国与应用国 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