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新百(600682)
icon
搜索文档
“新场景 宁放心” 南京市优化消费环境月启动
扬子晚报网· 2025-11-04 19:30
南京市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 - 活动于11月4日启动,期间将开展消费维权宣传、企业诚信经营培训、消费体验等系列活动,以全方位推动消费环境提质 [1] 消费环境建设成果 - 南京市通过放心消费承诺、线下实体店七天无理由退货承诺、异地异店退换货、小额先行赔付、消费纠纷在线调解等工作提升消费活力 [3] - 全市有43个品牌1221家店铺推出异地异店退货承诺,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2.6万余家,实现商圈、景区全覆盖 [3] - 全市建成消费维权服务站593家,培育ODR企业(全国12315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企业)711家 [3] 放心消费实践案例 - 南京市文旅局分享密室逃脱1+1安全模式,解决新业态监管矛盾 [4] - 秦淮法院文旅消费微法庭为景区纠纷提供诉前化解通道,助力打造无讼旅游示范区 [4] - 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远程监管实现网络餐饮安全可视化 [4] - 南京新百(600682)从线下商超无理由退换诠释企业服务细节 [4] - 孩子王(301078)从母婴行业专属保障出发筑牢消费信任 [4] 消费环境共治机制 - 活动现场组建南京市消费环境体察员队伍,涵盖媒体记者、退休干部、在校大学生等多元群体,承担场景体验员、问题监督员、案例宣传员职责 [6] - 南京旅游业协会、南京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等6家行业协会代表联合发起放心消费倡议,以行业自律为消费环境背书 [9] - 博西家电、苏宁易购、南京新百等6家企业获颁一键和解,维权放心标牌,这些企业已接入全国12315或江苏省智慧315平台,可实现消费纠纷在线快速和解 [9] 未来工作方向 - 南京首个放心消费主题场景麦当劳玄武湖餐厅正式揭牌 [7] - 2025年放心消费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启动,聚焦首店经济、首发经济中的服务创新,以旧换新、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实践,以及消费纠纷源头治理的监管创新 [7]
1.19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综合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11-03 21:1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55% [1] - 申万一级行业中22个行业上涨,传媒和煤炭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3.12%和2.52% [1] - 有色金属和家用电器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21%和0.66%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39.44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9个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传媒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20.31亿元,行业上涨3.12% [1] - 银行行业资金净流入18.31亿元,日涨幅为1.33% [1] - 2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有色金属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为70.54亿元 [1] - 电子、非银金融、计算机、通信行业资金净流出较多,电子行业净流出45.71亿元 [1] 综合行业表现 - 综合行业下跌0.39%,在跌幅榜中位列第三 [1] - 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19亿元 [2] - 行业所属16只个股中12只上涨,1只涨停,2只下跌 [2] 综合行业个股资金流向 - 8只个股资金净流入,粤桂股份净流入资金居首,为4745.24万元 [2] - 三木集团和亚泰集团资金净流入分别为3192.42万元和688.33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东阳光净流出1.54亿元,漳州发展和悦达投资分别净流出4331.88万元和889.77万元 [2] - 三木集团今日涨停,涨幅10.05% [2]
机构风向标 | 南京新百(600682)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3.39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24
公募基金方面,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93个,主要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中证 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富国中证1000ETF、易方达中证生物科技主题ETF等。 2025年10月31日,南京新百(维权)(600682.SH)发布2025年第三季报。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共有9个 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南京新百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7.62亿股,占南京新百总股本的56.62%。其中, 机构投资者包括三胞集团有限公司、银丰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新余创立恒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南 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中森泰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兴业信托-兴运扶 摇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广州金鹏集团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 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56.62%。相较于上一季度, 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3.39个百分点。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
南京新百前三季度营收47.73亿元 聚焦大健康韧性凸显
中证网· 2025-10-30 22:40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年来,南京新百坚定推进从传统商业向"生命健康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健康养老+生物医疗+现代商 业"三大板块齐头并进,核心的大健康板块持续发力,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络)10月30日,南京新百披露2025三季报。2025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1 亿元,虽受行业环境影响同比微降3.67%,但核心业务经营韧性凸显。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4591.42万元。据公告,从年初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营收达47.7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2.1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6亿元,充裕的现金流为大健康产业转型提供了坚实 支撑,财务基本面持续夯实。 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相关业务布局已逐步形成协同效应,南京新百的大健康转型布局已清晰可见。短 期看,公司将继续推进在建工程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设施水平,加大对核心医疗业务的投入;长期看, 公司将聚焦"细胞治疗+健康管理"双主线,借助政策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支持,深化与国内外优质医疗资 源的合作。从行业趋势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意识提升,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南京 新百凭借前期在脐带 ...
南京新百的前世今生:营收47.73亿行业第六,负债率26.47%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41.64%高于同类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0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1年5月14日,于1993年10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商业与健康养老产业双轮驱动的领先企业,拥有稀缺的全产业链资源 [1] - 主营业务涵盖百货零售业务、脐带血存储业务、护理服务收入、养老业务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7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位,行业平均营收为56.01亿元 [2] - 健康养老及护理业收入10.8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68%,医药制造业收入7.44亿元,占比23.16%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8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位,行业平均净利润为9742.46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6.47%,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53.00%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1.6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8.56% [3]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4.57万,较上期增加13.8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55万,较上期减少12.17%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385.36万股,较上期减少94.63万股 [5] - 南方中证1000ETF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615.41万股 [5]
南京新百(600682) - 南京新百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30 18:18
证券代码:600682 证券简称:南京新百 公告编号:临 2025-031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 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之《第四号——零售》和《关于做好主 板上市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重要提醒》的相关要求,现将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未经审计)公告如下: 一、2025 年第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如下: (一)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主营分行业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 营业成本比上 | | --- | --- | --- | --- | --- | --- | | | | | (%) | 年增减(%) | 年增减(%) | | 商业 | 252,057,776.55 | 87,243,253.09 | 65.39 | -12.76 | -6.12 | ...
南京新百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7.73亿元 大健康转型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7:53
近年来,南京新百坚定推进从传统商业向"生命健康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健康养老+生物医疗+现代商 业"几大板块齐头并进,核心的大健康板块持续发力,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相关业务布局已逐步形成协同效应,南京新百的大健康转型布局已清晰可见。短 期看,公司将继续推进在建工程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设施水平,加大对核心医疗业务的投入;长期看, 公司将聚焦"细胞治疗+健康管理"双主线,借助政策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支持,深化与国内外优质医疗资 源的合作。从行业趋势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健康意识提升,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南京 新百凭借前期在脐带血存储、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布局,有望在细分赛道抢占先机。未来,公司将以"稳 业绩、强创新、促转型"为核心,持续释放大健康产业价值,为股东与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齐和 宁) (原标题:南京新百(600682)2025前三季度营收47.73亿元 大健康转型提速) 10月30日晚间,南京新百(证券代码:600682)披露2025年三季报。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61亿元,虽受行业环境影响同比微降3.67%,但核心业务经营韧性凸显。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 ...
南京新百(600682)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30 17:35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00682 证券简称:南京新百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 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1 / 12 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 一、主要财务数据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 | | 单位:元 | 币种:人民币 | | --- | --- | --- | --- | --- | | | | 本报告期比 | | 年初至报告期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增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末比上年同期 | | | | 减变动幅度 | | 增减变动幅度 | | ...
综合行业资金流出榜:漳州发展、南京公用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7:02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29日上涨0.70% [1] - 申万行业中有24个行业上涨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54.06亿元 [1] 行业涨跌幅 -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首,为4.79% [1] -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第二,为4.28% [1] - 银行行业跌幅居首,为1.98% [1] - 食品饮料行业下跌0.56% [1] - 综合行业下跌0.56% [1][2] 行业资金流向 - 1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61.32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59.97亿元 [1] - 1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1] - 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达65.40亿元 [1] - 通信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7.36亿元 [1] 综合行业个股表现 - 综合行业所属16只个股中,4只上涨,12只下跌 [2] - 该行业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2.06亿元 [2] - 行业内有7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2] 综合行业资金流入个股 - 东阳光资金净流入居首,为2504.25万元 [2] - 亚泰集团资金净流入834.28万元 [2] - 综艺股份资金净流入646.92万元 [2] 综合行业资金流出个股 - 7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2] - 漳州发展资金净流出居首,达1.10亿元 [2] - 南京公用资金净流出4283.33万元 [2] - 南京新百资金净流出2821.37万元 [2]
综合行业10月27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7:1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10月27日上涨1.18% [1] - 申万28个行业上涨,通信和电子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3.22%和2.96% [1] - 传媒、食品饮料、房地产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0.95%、0.20%和0.1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36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12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行业净流入61.12亿元,涨幅2.96% [1] -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入25.29亿元,日涨幅2.39% [1] - 19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规模居首,达33.54亿元 [1] - 汽车行业资金净流出21.76亿元,传媒、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亦有较多资金流出 [1] 综合行业深度分析 - 综合行业上涨2.68%,位居涨幅榜第三,主力资金净流入3.15亿元 [2] - 行业16只个股中9只上涨,1只涨停,6只下跌 [2] - 9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东阳光净流入2.46亿元,漳州发展净流入1.05亿元,特力A净流入2114.61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悦达投资、粤桂股份、南京新百净流出居前,分别为3674.47万元、2548.75万元和1187.50万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