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讯科技(603015)

搜索文档
弘讯科技(603015)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19 20:16
担保情况 - 公司拟向中国信托银行上海分行申请9000万元授信额度,6000万元为台湾弘讯担保[3] - 截止披露日,公司为台湾弘讯担保3000万元,实际余额776.87万元[4]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651.16万元,占2024年度净资产4.17%[12]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台湾弘讯资产821882471.11元,2025年一季度为857723052.97元[7] - 2024年末台湾弘讯负债354400605.64元,2025年一季度为391898097.99元[9] - 2024年台湾弘讯营收225810515.21元,2025年一季度为43021227.49元[9] - 2024年台湾弘讯净利润19369810.70元,2025年一季度为3122075.23元[9] - 2024年末台湾弘讯资产负债率43.12%,2025年一季度为45.69%[9]
集体异动!核能领域,多则利好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6-12 23:42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 - 世界银行将解除自1959年以来对核能项目的融资禁令,支持延长现有核反应堆寿命、电网升级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1][2][3] - 世界银行计划帮助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这类反应堆预计比传统反应堆更便宜、建造更快[3][5] - 到2035年发展中世界的电力需求预计将翻倍,年度投资需从2800亿美元增至6300亿美元,核能可提供稳定的零排放电力[3] - 美国是世界银行最大股东(持股15.83%),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动核电发展,目标是25年内将核能电力产量提高4倍[5] 欧洲核聚变行业动态 - 德国核聚变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获得1.3亿欧元融资,创欧洲核聚变领域最大私人投资纪录[1][6] - Proxima Fusion计划2027年前建造"恒星器模型线圈"磁铁,2031年前建示范工厂(成本约10亿欧元),2030年代建成首座商业聚变电站[7] - 仿星器技术被视为最具可行性的核聚变方案,利用磁场将等离子体限制在特定形状装置中[8][9] 全球核聚变政策与技术进展 - 日本将聚变演示发电时间表从2050年大幅提前至2030年[11] -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中,场反位形(FRC)装置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备受AI企业青睐,被视为商业化潜力最大的技术路线[10][11] - 中国磁约束聚变取得重大进展,参与ITER项目并自主设计CFETR项目,多个聚变装置建设进度超前[12] 资本市场反应 - A股可控核聚变板块自5月以来涨幅接近25%,6月12日融发核电、弘讯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1] - 券商普遍看好全球核聚变政策趋势持续走强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建议关注核心配套标的和高价值量环节[11][12]
可控核聚变概念涨1.51%,主力资金净流入3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19:13
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2日收盘,可控核聚变概念上涨1.51%,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9 [1] - 板块内44股上涨,融发核电、弘讯科技涨停,常辅股份、利柏特、哈焊华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79%、7.45%、6.40% [1] - 跌幅居前的有顺钠股份、国力股份、富煌钢构等,分别下跌3.53%、3.44%、2.29% [1] 资金流向 - 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4.42亿元,3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融发核电净流入9.37亿元居首,弘讯科技、合锻智能、旭光电子分别净流入2.37亿元、1.82亿元、1.26亿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弘讯科技、融发核电、利柏特居前,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39.74%、29.99%、11.99% [3] 个股表现 - 融发核电今日涨跌幅10.04%,换手率34.19%,主力资金净流入9.37亿元 [3] - 弘讯科技今日涨跌幅9.99%,换手率11.27%,主力资金净流入2.37亿元 [3] - 合锻智能今日涨跌幅4.82%,换手率25.66%,主力资金净流入1.82亿元 [3] - 旭光电子今日涨跌幅5.11%,换手率19.64%,主力资金净流入1.26亿元 [3] - 永鼎股份今日涨跌幅3.50%,换手率12.54%,主力资金净流入8145.65万元 [3] 其他概念板块表现 - 毛发医疗、IP经济(谷子经济)、金属钴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02%、1.81%、1.73% [2] - 中韩自贸区、猪肉、养鸡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52%、1.11%、1.09% [2]
可控核聚变概念异动拉升 科创类ETF、科技成长类ETF、新能源与碳中和相关ETF盘点
搜狐财经· 2025-06-12 15:03
可控核聚变板块市场表现 - 6月12日可控核聚变板块持续拉升,融发核电涨停,弘讯科技封板,常辅股份涨超1%,百利电气、哈焊华通、中洲特材、天力复合等个股跟随上涨 [1] - 6月11日板块曾一度下跌0.92%,但迅速反弹,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1] - 近期板块涨幅与新能源指数(-0.3885%)、生物科技指数(+10.3313%)存在联动效应,反映资金在科技与能源板块间流动频繁 [1] 板块技术发展阶段与投资特点 - 可控核聚变仍处于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探索阶段,与成熟板块的联动性需持续观察 [2] - 目前缺乏专门的可控核聚变ETF,投资者需通过科技成长型ETF或新能源基金间接参与 [3] 可参与的ETF投资方向 科创类ETF -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000690)、科创50指数(000688)、科创100指数(000698)包含核聚变产业链相关设备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 [4] - 科创50ETF(588000)现价1.027元,单日跌幅0.39%,年初至今跌幅1.72%,估算规模804.51亿元 [5] - 科创50ETF龙头(588060)现价0.623元,单日跌幅0.48%,规模56.48亿元 [5] 科技成长类ETF - 中证科技(931186)、科技100(931187)等指数具备科技成长属性,可捕捉核聚变技术突破机会 [6] 新能源与碳中和ETF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成分股如长江电力、宁德时代涉及核聚变技术,与碳中和目标关联紧密 [7]
6月4日晚间公告 | 万泰生物国产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中科电气拟不超80亿元建设负极材料项目
选股宝· 2025-06-04 20:02
停复牌 - 华懋科技拟购买富创优越剩余57.84%股权,股票复牌 [1] - 邦基科技拟收购山东北溪农牧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派斯东畜牧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股票停牌 [1] - 鸿合科技筹划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 [1] - *ST金比控股股东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宜,股票停牌 [1] 并购重组 - 飞亚达拟收购陕西长空齿轮有限公司控股权 [2] - 光库科技拟以1700万美元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标的公司具备完整的光器件制造和封装能力 [2] 投资合作与经营状况 - 中科电气拟投资不超过80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3] - 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上市许可获批,成为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 [3] - 弘讯科技子公司EEI在核聚变领域拥有20年项目经验,参与多个核聚变项目 [3] - 华培动力中标新能源车企传感器项目,生命周期总金额约1亿元 [3] - 空港股份控股子公司中标3.96亿元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标准厂房项目 [3] - 中国电建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中标62.82亿元储能项目 [4] - 广晟有色受益于国际关税政策变化及稀土条例出台,作为中重稀土主要生产企业拥有全产业链优势 [4] - 天成自控获得国内头部车企乘用车座椅总成项目定点,预计配套21.58万辆乘用车 [4] - 爱旭股份拟投资7.5亿元建设临邑112.5MW风电项目 [4] - 海南华铁筹划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4]
弘讯科技20250603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弘讯科技、恒星科技、宜特、EID公司、Only One子公司、EEI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业务及发展历程**:弘讯科技成立于2001年9月,技术继承自1984年的台湾宏讯科技,主要提供塑料机械自动化行业系统集成服务 [3]。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 - 2008)确立企业使命,如推出亚洲第一台中文屏幕式注塑机电脑控制器等;第二阶段(2009 - 2015)组织架构调整;第三阶段(2016 - 2022)以核心技术拓展工业智能化方向,推出SCADA系统等 [3][5]。 - **应对国内市场增长缓慢策略**:国内塑机市场复合增长率2% - 3%,公司加快海外布局,实施区域运营中心加本地渠道合作伙伴策略,重点市场包括印度、印尼等,还通过代理商覆盖南美区域 [6]。 - **事业部及产品体系**:分为自动化、数字化、新能源三大事业部。自动化事业部负责工业传感、驱动、控制层设备;数字化事业部专注边缘车间控制系统;新能源事业部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7][8]。 - **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收入8.4亿元,营业利润约8400万元。收入包括自动化设备7.3亿元、新能源技术约8000万元,伺服节能系统占35%,工业控制类占51% [9]。 - **切入工业自动化领域方式**:从为塑料机械厂提供液压射出机等方案开始,历经1.0 - 2.0时代,到3.0 - 4.0时代延伸价值链至制成品加工厂,还推出私有云与IoT及新能源相关产品 [10]。 - **金属加工领域应用及战略**:应用于折弯机等设备,导入自主研发芯片解决TI芯片问题,与台湾公司合作开展芯片设计,实现全数字化通讯,计划深入合作、拓展海外和延伸数控行业 [11][12]。 - **数字化产品优化流程方式**:通过分析工厂数据优化生产流程,自主研发芯片每秒采集2200 - 5000个参数,研发边缘采集服务器处理数据,如智能工艺提高调模精准度 [13]。 - **新能源领域项目及突破**:2016年收购EID公司,提供光储系统和高精度电源转换器,参与多个核能研究项目,为托卡马克装置提供矫正线圈电源管理系统 [14][15]。 - **EID公司贡献及应用**:在核聚变中提供误差场矫正线圈电源管理系统,如在GT - 60SA和ITER项目中提供设备,还涉及岸电业务、电力转换器和制氢设备解决方案 [16][17]。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解决方案**:成立子公司Only One,提供超充和快充解决方案应对欧洲需求 [18]。 - **业务板块展望**:自动化业务增长点包括伺服动力系统占比提高等;子公司EEI在核聚变领域负责磁体电源部分,占托卡马克装置整体价值量约8% [19][20]。 - **恒星科技核聚变规划**:集中研发资源在可控核聚变,希望与国内研究院合作,跟进海外项目如GT6 ASA和Ekwateur [21][22]。 - **核聚变商业化挑战及展望**:处于早期阶段,乐观估计2030年中后期、保守估计2050年实现实用化 [24]。 - **核聚变技术投资要点**:已进入工程化阶段,投资需关注核心供应商尤其是首堆供应商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研发的伺服节能系统节约40% - 70%的能耗,奠定行业领先地位 [5]。 - 宜特的先导项目JT60SA目前在日本进行,公司2023年12月完成交付,已进入实验阶段 [23]。
弘讯科技(603015) - 控股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06-03 18:47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RED与帮帮忙合计持股217,089,300股,占总股本53.7059%[2] - RED直接持股161,131,400股,占比39.8624%[2][4][5] - 帮帮忙直接持股55,957,900股,占比13.8435%[2][5] 减持计划 - RED拟减持不超4,042,100股,不超总股本1%[2][5] - 减持期限为2025年6月25日~2025年9月23日[5] - 拟减持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原因是自身资金安排[5] 其他情况 - 本次拟减持与此前承诺一致,存在多种不确定性[7]
弘讯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6-03 18:25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04.21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比例1% [1] - 减持期限为公告披露日起满15个交易日后开始 持续3个月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求 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 股权结构现状 - RED FACTOR LIMITED直接持有公司39.8624%股份 [1] - 一致行动人帮帮忙贸易有限公司持有13.8435%股份 [1] - 合计持股比例达53.7059% [1]
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03:16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 每股现金红利分配方案为A股每股0.05元,以总股本404,219,00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0,210,950元 [2][4] - 分派对象为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至指定交易账户 [3][4] - 差异化分红送转不适用,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6][4] 全资子公司诉讼结果公告 - 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广东弘讯需支付违约金1,045万元及案件受理费10万元,二审案件受理费58,000元由广东弘讯承担 [13][16] - 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已全额计提1,055万元预计负债,本次判决对本期及期后利润无不利影响 [13][17] - 诉讼源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一审判决后广东弘讯上诉请求改判违约金为385万元但被驳回 [14][15] 其他事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截至公告日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18] - 权益分派咨询可通过公司证券部电话0574-86838286联系 [9][10]
弘讯科技(603015) - 关于全资子公司诉讼结果的公告
2025-05-26 18:30
诉讼判决 - 一审判决广东弘讯支付违约金1045万元及受理费用10万元[4] - 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受理费58000元由广东弘讯承担[6] 财务处理 - 2024年财报按一审判决计提预计负债1055万元[4] 影响说明 - 本次判决对净利润无不利影响[7] 其他情况 - 截至披露日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重大诉讼仲裁事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