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弘讯科技(603015)
icon
搜索文档
一图看懂 | 聚变能源公司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3 18:14
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口期。民生 证券分析指出,可控核聚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集期,投资主体涵盖科研机构、国企和民企。 | 作者 | | 小鑫 | | --- | --- | --- | | 编辑 | | 小白 | 2025年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沪举行,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 二级单位。 中国核电(601985.SH)公告,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浙能电力(600023.SH)同期投 资7.51亿元(持股5%),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核聚变产业投资全景与核心企业图谱 制图:市值风云APP l 核聚变产业投资背景 2025年7月22日,中国核电(601985) 公告拟投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 有限公司(持股6.65%),浙能电力 (600023)同期投资7.51亿元(持股 5%)、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商业化进程 加速。 根据行业数据,中国目前在建的14个 主要可控核聚变项目总投资规模达 1362亿元,未来3-5年是招标关键窗 口期。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可控核聚 变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密 ...
弘讯科技: 控股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8 18:18
证券代码:603015 证券简称:弘讯科技 公告编号:2025-025 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控股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公司控股股东 RED FACTOR LIMITED(以下简称"RED") 与宁波帮帮忙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帮帮忙")合计持有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217,089,300 股,占公司总股本 的 53.7059%。其中,RED 直接持有 161,131,400 股,帮帮忙直接持有 55,957,900 股。帮帮忙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均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 RED 受让而得。 ? 减持计划的实施结果情况 公司于 2025 年 6 月 4 日披露了《控股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公告编号: 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 4,042,100 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 股本的 1.00%。 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4 日披露《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 1%刻度的提示性 公 ...
弘讯科技(603015) - 控股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7-08 17:47
减持计划 - RED计划2025年6月25日至9月23日集中竞价减持不超4,042,100股,比例不超总股本1%[3] - RED减持计划首次披露于2025年6月4日,减持期间为7月2 - 8日[8] 减持情况 - 2025年7月2 - 3日,RED减持3,600,000股,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降至52.81%[3] - 截至7月8日,RED累计减持4,042,100股,占总股本1%,减持完毕[5] - RED减持价格12.50 - 12.83元/股,总金额51,263,424元[8] 持股情况 - 减持前,RED与帮帮忙合计持股217,089,300股,占总股本53.7059%[2] - RED减持前持股161,131,400股,比例39.8624%,当前持股157,089,300股,比例38.8624%[5][8] - 宁波帮帮忙减持前持股55,957,900股,比例13.8435%[7]
弘讯科技: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权益变动情况 - 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帮帮忙贸易有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由53 70%减少至52 81%,变动幅度为0 89个百分点 [1][2] - RED FACTOR LIMITED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360万股,持股比例从39 86%降至38 97% [1][2] - 权益变动时间为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7月3日 [1] 股东结构 - RED FACTOR LIMITED为控股股东,减持前直接持股16,113 14万股(39 86%)[1] - 一致行动人宁波帮帮忙贸易有限公司未发生直接持股变动 [1][2] - 变动后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1,348 93万股(52 81%)[2] 交易细节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未涉及大宗交易 [1] - 本次减持属于已披露计划的一部分,截至公告日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2] - 本次变动未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1] 合规性说明 - 减持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 [2] - 公司承诺将持续履行减持进展的信息披露义务 [2]
弘讯科技(603015) - 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7-03 20:47
权益变动数据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前持股53.70%,后为52.81%[2] - 2025年7月2 - 3日,RED减持360万股[5] - RED变动前持股16113.14万股,后为15753.14万股[5] 变动说明 - 本次变动为履行减持计划,不触及要约收购[8] - 不导致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变化,不影响经营[8] - 不涉及披露报告书,不违反法规[8]
弘讯科技:RED FACTOR LIMITED减持360万股
快讯· 2025-07-03 20:27
股权变动 - 弘讯科技控股股东RED FACTOR LIMITED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帮帮忙贸易有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从53 70%降至52 81% [1] - RED FACTOR LIMITED在2025年7月2日至3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36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 [1]
核创纪元系列:电源系统:以能量驱动聚变反应,以壁垒筑就细分龙头
长江证券· 2025-07-02 2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电源系统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托卡马克装置中价值量占比约15%,其供电特点为大功率、脉冲式、储能高,且会对电网造成冲击,需建设无功补偿设备 [14][17] - 磁体电源是控制等离子体的核心关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ITER中国采购包的大部分研发任务,变流器电源系统是实现磁约束聚变反应的关键 [41][43] - 为达到反应温度,需辅助加热手段进一步加热,高压电源是辅助加热系统的核心部件,目前常见方案有带大功率脉冲调制器的高压电源、基于PSM技术的高压电源和逆变型直流高压电源 [54][72] - 储能技术是应对聚变电源系统功率冲击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电容器、动力电池等高倍率储能元件是核心关键,其中锂离子电容器综合性能较好 [90][103] - 磁惯性约束聚变融合了磁约束聚变与惯性约束聚变的优势,场反位形装置中电源占比或高于传统磁约束装置,Z箍缩装置的压缩能力高度依赖电源系统 [107][112][117] - 核聚变电源壁垒较高,多家公司已取得进展,如四创电子、英杰电气、许继电气等公司在可控核聚变电源相关业务上有中标项目或产品研发成果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电源系统是托卡马克的动力来源 - 电源系统在ITER装置中主要功能为提供能量、产生磁场、供电与保护,价值量占比约15% [14][16] - 托卡马克装置供电特点为大功率、脉冲式、储能高,会对电网造成冲击,需建设大容量无功补偿设备 [17][22] - ITER电源系统由稳态和脉冲高压变电站、磁体电源系统等组成,工作过程包括降压变压、交流转直流、失超保护 [23][26] - 电网通过高压变电网络为装置供电,无功补偿和滤波系统可稳定电网电压,ITER的该系统设计为69KV电压等级,总容量约600MVA [27][33][34] 磁体电源:控制等离子体的核心关键 - 磁体变流电源负责维持等离子体的形状、平衡和稳定性,并提供保护,ITER托卡马克聚变装置主要由多种线圈组成 [41]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担了ITER中国采购包的大部分研发任务,变流器电源系统是实现磁约束聚变反应的关键,装机容量2.3GVA [43] 辅助加热电源:达到反应温度的必要环节 - 仅靠欧姆加热不足以将等离子体加热到聚变反应温度,需采用辅助加热手段,如中性束注入加热、低杂波电流驱动、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54][61] - 高压电源是辅助加热系统的核心部件,常见方案有带大功率脉冲调制器的高压电源、基于PSM技术的高压电源和逆变型直流高压电源,各有优缺点 [72][87] 储能系统:解决电源系统功率冲击问题的关键 - 现有抑制无功功冲击和滤除谐波的方案对聚变电源支撑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增大电网容量和增设脉冲发电机组也存在不足,兼顾长脉冲和高倍率的储能技术是有效解决途径 [90][94] - 常用储能形式分为能量型和功率型,聚变冲击补偿需求兼具二者特征,需寻求更优储能方案 [98] - 工业领域常用的高倍率储能元件有双电层电容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其中锂离子电容器综合性能较好,具备较好应用前景 [99][103] 磁惯性约束:电源的价值量占比更高 - 磁惯性约束聚变融合了磁约束聚变与惯性约束聚变的优势,技术路径包括场反位形和Z箍缩等 [107] - 场反位形装置中电源或为更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源系统为线圈供电产生磁场,部分装置采用高频振荡磁场预电离气体 [112][116] - Z箍缩装置的压缩能力高度依赖电源系统,脉冲电源系统向直接驱动型演进,快脉冲线型变压器成为重要技术路线 [117] 核聚变电源壁垒较高,多家公司已取得进展 - 可控核聚变电源系统壁垒较高,价值量占比不菲,多家公司已取得项目实质进展,如四创电子、英杰电气、许继电气等 [124]
弘讯科技: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20:56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拟向中国信托银行上海分行申请授信额度共计人民币9,000万元,其中6,000万元用于开立备用信用证,作为台湾弘讯营运周转金的担保品,期限为12个月,可循环滚动开立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对台湾弘讯提供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000万元,实际发生担保余额为人民币776.87万元,无其他子公司为台湾弘讯提供担保 [1] - 担保事项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在批准的担保额度范围内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为台湾弘讯,系公司全资子公司,不属于关联交易 [4] - 台湾弘讯注册资金为11.50亿新台币,经营范围包括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电脑及其周边设备制造业等,公司间接持有其100%股份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台湾弘讯资产总额为8.22亿元,负债总额为3.54亿元,净资产为4.6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3.12% [3] 财务指标 - 2024年度台湾弘讯营业收入为2.26亿元,净利润为1936.98万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营业收入为4302.12万元,净利润为312.21万元,资产负债率上升至45.69% [3] 开立备用信用证协议内容 - 公司以内保外贷方式申请开立备用信用证总额度为人民币6,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以定期存单质押方式开立,另3,000万元以信用方式开立,均可在2026年5月31日前开立 [6] - 备用信用证期限为开立之日起12个月内,总额度内可循环滚动开立,台湾弘讯未提供反担保 [6]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公司对台湾弘讯经营活动风险及资信状况可有效控制,其经营状况良好,担保风险可控 [6] - 担保为台湾弘讯日常经营发展需要,有利于降低公司总体融资成本,符合公司总体利益 [6]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人民币5651.16万元(均为控股子公司),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4.17% [6] - 实际发生担保余额为2478.61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83% [6]
弘讯科技(603015)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19 20:16
担保情况 - 公司拟向中国信托银行上海分行申请9000万元授信额度,6000万元为台湾弘讯担保[3] - 截止披露日,公司为台湾弘讯担保3000万元,实际余额776.87万元[4]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651.16万元,占2024年度净资产4.17%[12]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台湾弘讯资产821882471.11元,2025年一季度为857723052.97元[7] - 2024年末台湾弘讯负债354400605.64元,2025年一季度为391898097.99元[9] - 2024年台湾弘讯营收225810515.21元,2025年一季度为43021227.49元[9] - 2024年台湾弘讯净利润19369810.70元,2025年一季度为3122075.23元[9] - 2024年末台湾弘讯资产负债率43.12%,2025年一季度为45.69%[9]
集体异动!核能领域,多则利好传来!
券商中国· 2025-06-12 23:42
世界银行解除核能融资禁令 - 世界银行将解除自1959年以来对核能项目的融资禁令,支持延长现有核反应堆寿命、电网升级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1][2][3] - 世界银行计划帮助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这类反应堆预计比传统反应堆更便宜、建造更快[3][5] - 到2035年发展中世界的电力需求预计将翻倍,年度投资需从2800亿美元增至6300亿美元,核能可提供稳定的零排放电力[3] - 美国是世界银行最大股东(持股15.83%),特朗普政府近期推动核电发展,目标是25年内将核能电力产量提高4倍[5] 欧洲核聚变行业动态 - 德国核聚变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获得1.3亿欧元融资,创欧洲核聚变领域最大私人投资纪录[1][6] - Proxima Fusion计划2027年前建造"恒星器模型线圈"磁铁,2031年前建示范工厂(成本约10亿欧元),2030年代建成首座商业聚变电站[7] - 仿星器技术被视为最具可行性的核聚变方案,利用磁场将等离子体限制在特定形状装置中[8][9] 全球核聚变政策与技术进展 - 日本将聚变演示发电时间表从2050年大幅提前至2030年[11] -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中,场反位形(FRC)装置因结构简单、成本低备受AI企业青睐,被视为商业化潜力最大的技术路线[10][11] - 中国磁约束聚变取得重大进展,参与ITER项目并自主设计CFETR项目,多个聚变装置建设进度超前[12] 资本市场反应 - A股可控核聚变板块自5月以来涨幅接近25%,6月12日融发核电、弘讯科技等多只个股涨停[1] - 券商普遍看好全球核聚变政策趋势持续走强带来的产业链投资机遇,建议关注核心配套标的和高价值量环节[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