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润达医疗(603108)
icon
搜索文档
润达医疗: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2024-05-15 17:47
会 议 材 料 【二零二四年五月】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目录 | | | 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议程--------------------------------------------1 | | --- | --- | --- | | | | 二、会议注意事项----------------------------------------------------------------------3 | | | 三、审议事项 | | | 1. | 议案一:2023 |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4 | | 2. | 议案二:2023 |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14 | | 3. | 议案三:2023 |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18 | | 4. | 议案四:2023 | 年度财务决算报告--------------- ...
常规业务恢复在即,AI多场景应用落地
东吴证券· 2024-05-12 12: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2024Q1的净利率短期承压,随着政策端影响的逐步恢复,预计2024Q2-Q4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7] - 公司2024Q4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1%和-109.1%,短期压力较大,但2024年有望逐季度恢复[6] - 公司2023H2实现营收91.47亿元,归母净利润2.7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5] 用户数据 - 公司2023年集约化/区检中心客户数为409家,同比下降11.68%[10] 未来展望 - 公司将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下调为3.6/4.4亿元,2026年预计为5.3亿元,给予“买入”评级[1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发布智慧检验系统,与华为合作推出多个AI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落地[14][15] - 公司AI产品有望在多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应用场景广阔[1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2023年工业板块实现收入为5.61亿元,同比增长15.7%[10]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认为集约化是医保控费的大趋势之一,公司在集约化模式方面占据先发优势[13] - 公司与华为合作发布《城市智慧医疗云解决方案(白皮书)》,推动数字健康产业的创新和升级[15]
经营短期承压,AI赋能长期发展,增长可期
华安证券· 2024-05-09 17:30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营短期承压,AI赋能长期发展,增长可期 [1] 相关目录总结 事件摘要 - 2024年4月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和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收91.47亿元(-12.8%),2024Q1实现营收20.72亿元(-4.9%)。2023年归母净利润2.73亿元(-34.6%),2024Q1归母净利润2.26千万元(-7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62.2%),2024Q1扣非归母净利润1.86千万元(-74.3%)。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1] 点评 - 商业板块短期承压,整体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上年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受新冠检测影响基数较高。受国内宏观经济和医疗政策影响,公司拓展集约化客户速度有所下降,同时为控制账期,公司也主动终止了与部分客户的合作。2023年末公司服务的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达409家。2023年公司集约化区检业务实现营收26.33亿元,同比下滑1.23%。从盈利能力看,公司服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开支未减少,净利润下降比例高于收入下降比例。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报告期末经营性净现金流7.3亿元,医院客户回款工作正在恢复正常,经营性净现金流保持了与归母净利润匹配的较健康状态 [2] - 工业板块稳定增长,研发赋能市场份额提升,AI打开想象空间。2023年公司工业板块实现营收5.61亿元(+15.73%),其中医疗信息化业务实现营收1.33亿元(+10.42%),业绩稳健增长。公司持续聚焦数字化和智慧检验,自有产品慧检持续提高医院端渗透率,此外公司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推出基于华为盘古的医疗AI大模型并已实现商业化,未来随着模型的持续迭代,以及院内对检验数据分析需求的持续扩张,公司AI医疗业务有望蓬勃发展 [4] - 公司将数字医疗和AI技术延伸到药店和体检应用领域,实现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闭环。在药店领域,公司与柳药合作推动智慧药房和智慧医院的建设,实现医药健康一体化管理。在体检领域,公司与美年健康合作,推出了健康管理AI机器人“健康小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06.36/123.31/140.08亿元,同比+16.3%/15.9%/13.6%;实现净利润371/471/565百万元,同比+35.6%/27.0%/20.0%;维持“买入”评级 [7]
润达医疗:关于上月为子公司担保的进展情况公告
2024-05-06 15:51
| 证券代码:603108 | 证券简称:润达医疗 | 公告编号:临 2024-021 | | --- | --- | --- | | 转债代码:113588 | 转债简称:润达转债 | |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月为子公司担保的进展情况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一、担保情况概述 (一)为支持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 资及控股子公司的发展,解决其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经公司董事会及 2022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自 2023 年 5 月 19 日至 2023 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 日期间,为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向(类)金融机构申请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402,600 万元的授信额度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控股子公司其他股东提供 对等担保或为公司提供足额反担保,公司实际承担出资比例对应的担保金额。 被担保人名称:两家全资子公司:杭州润达、惠中生物;五家控股子公 司:润达榕嘉、合肥润达、武汉优科、武汉尚检、合肥三立。被担保人 非上市公司关联人。 本次担保金额 ...
业绩短期有所承压,工业板块稳健增长
国投证券· 2024-05-06 08: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91.47亿元,同比下降12.84%[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2亿元,同比下降4.85%[1] - 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5.29%、16.92%、16.29%[3]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4,338.6百万元,呈现稳定增长趋势[8] 净利润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下降34.58%[1] - 公司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72.11%[1] - 公司预计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36.08%、19.05%、16.69%[3] - 公司2026年预计净利润率为3.6%,略有增长[8]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逐渐下降,2026年预计为56.9%[8] - 公司四费/营业收入比率在2022年至2026年间保持稳定在19.6%左右[8] - 公司ROE在2022年至2026年间逐渐增长,2026年预计为9.8%[8] 评级体系 - 公司评级体系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和卖出五个等级[9] 风险评级 - 公司风险评级分为A和B两个等级,根据未来6个月的投资收益率波动情况划分[9]
润达医疗20240428
2024-04-29 21:00
一、涉及公司 润达医疗[1][2][3][4][5][6][7][8][9][10][11][12][13][14]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业绩与财务状况 1. **近年业绩下滑** - 2023年营业收入为91.47亿,同比下滑12.84%,净利润为2.73亿,同比下滑34.58%,净利润下滑幅度大于收入,原因是营收端下滑,固定成本未减少,边际成本提升,医院账期延长导致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72亿,同比下滑4.85%,净利润为2260万,同比下滑72%,受医院端复苏影响[1]。 2.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变化** - 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7.3亿,较2022年增加11.59亿,主要由于第三方实验室业务结算[1]。 3. **负债情况** - 公司负债较高,特别是短期负债,计划通过改善医院端回款情况来优化[5]。 (二)业务运营情况 1. **各业务营收情况** - 集约化业务2023年营收26.3亿,同比下滑1.23%,受医疗政策环境影响,新签约客户进度推延[2]。 - 第三方实验室业务2023年营收2.96亿,同比下滑78.14%,主要因为核酸检测业务回归常态化水平[2]。 - 自产产品业务2023年营收5.6亿,同比增长16%,受医疗制造环境影响较小[2]。 2. **研发投入** - 2023年共1.47亿,同比增长1%,主要集中在AI产品升级和合作[2]。 (三)AI业务发展 1. **产品推出与应用** - AI产品在体检领域推出“健康小美”,预计在未来1 - 2个月内正式在体检机构使用[3]。 - 2023年AI业务新增约30家医院,2024年一季度已有十来家客户落地签约[3]。 2. **合作情况** - 与华为合作紧密,共同推进AI产品升级和商业化拓展[3]。 - 与柳耀合作,计划在广西的七八百家药店上线公司的ABP产品,今年AI方面重点在B端医院端逐步落地更多医院,并在体检、药店等院外场景推广[6]。 (四)政策环境与市场预期 1. **政策影响** - 医疗政策环境变化对公司业务拓展有一定影响,公司将根据政策调整业务结构[4]。 - 公司正在努力量化软药行业政策变化(如检验设计的集采、家具支付价格改革等)对公司主业中长期维度上可能产生的影响[4]。 2. **市场竞争力** - 公司对AI大模型产品在医疗行业的竞争力持积极态度,目前已在多家特大型三级甲等医院试用[4]。 - 公司的医疗行业大模型在特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中使用和签约处于领先地位,能整合多种医疗数据进行诊断,与华为合作将其应用于药企和其他医疗领域[7]。 (五)未来发展与展望 1. **业务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同时积极推进新业务如AI技术,以带来新的增长点[6]。 2. **业绩指引** - 2024年业绩指引保持平稳,取决于医院端收入增长和回款情况[14]。 三、其他重要内容 (一)收入来源与坏账风险 1. **收入来源**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公立医院,其中三甲医院客户数大约三十几,收入占比超过7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占比约99%[5]。 2. **坏账风险** - 公立医院历史上欠款没有坏账,但由于疫情和医疗政策变化,医院经营压力增大,回款周期延长,导致一季度减值准备增加,不过这不是坏账,随着经济和医院经营状况的好转,减值准备会冲回[5]。 (二)各业务相关情况 1. **工业板块毛利率** - 去年公司对工业板块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拳头产品头发的仪器设备投放,以扩大市场,这导致整体毛利率有所下降,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预计毛利率将逐步回升[7]。 2. **工业板块各子产品表现** - 工业产品以糖化血红蛋白为主,占收入的一半以上,保持了不错的增速,处于国产头部水平,产品线覆盖多种医院,并推出国内首个糖化血红蛋白流水线;在质量检测领域推出了质谱仪及相关产品,预计未来几年将成为资产板块的第二增长线;生化POCT发光产品作为补充产品线,整体收入规模不大,预计整体收入增速将保持在25% - 30%[11]。 3. **LDT业务进展** - 公司在LDT方面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多家大三甲医院有业务合作,虽然去年政策环境影响了业务体量,但公司仍然看好这一新业务方向,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将继续推进与这些医院的合作[8]。 4. **设备更新政策影响** - 设备更新政策对公司的检验业务有积极影响,不仅包括资产板块,也包括非自产产品线,由于IVD收入主要来自试剂使用,设备更新可能会带来增量和结构性变化[12]。 (三)AI业务相关 1. **AI产品升级方向** - 产品升级迭代主要针对大型三甲医院,因为这些机构的医疗数据质量较高,C端用户数据对模型迭代升级的贡献有限,目前已与五六家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合作试用产品,并在这些医疗机构中不断迭代优化产品性能[9]。 2. **AI业务收入预期** - 公司预期今年AI产品的目标是覆盖约100家客户,每家平均收入在一两百万[14]。 3. **AI业务与主业协同效应** - AI产品对公司主业具有协同效应,尤其是在提升医疗诊断水平方面,已在区域中心使用AI平台赋能医疗机构,以提高诊疗效率[10]。 (四)合作相关 1. **与每年合作模式及收费模式** - 公司与每年的合作模式清晰,每年会支付开发费,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底层服务完成收入,与柳耀集团的合作模式与每年类似;AI大模型在医院端的应用目前还在部署阶段,收费模式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当前的收费主要由医疗端支付,未来计划与C端进行收费[8]。 2. **与华为合作情况** -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包括产品打磨、商业化推动、销售体系支持等,双方紧密合作更新迭代大模型产品性能参数,共同推动业务落地,包括医院端订单和解决方案布局[13]。
润达医疗: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2024-04-26 22:37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上海润达医 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达医疗"或"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 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 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 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等有关规定,对润达 医疗 2023 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了审慎的核查,情况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一)实际募集资金的数额、资金到位情况 根据公司 2019 年 2 月 27 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及公司 2019 年 3 月 18 日召开的 2019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证监许可[2020]586 号"《关于核准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 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可转换为公司 A 股股票的可转换 公司债券,债券票面金额为人民币 100.00 元, ...
润达医疗(603108)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6 22:2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度报告显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4] - 公司财务报告保证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3] - 公司未来计划和发展战略属于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风险[5] - 公司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投资者应注意投资风险[6]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9,147,372,720.28元,同比下降12.84%[13]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296,495.22元,同比下降34.88%[13]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9,396,387.51元,同比下降62.16%[13] - 公司2023年总资产为14,309,993,279.7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8%[14]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同比下降34.72%[15] - 公司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47元,同比下降33.80%[15]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84%,较上年同期减少4.58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4%,较上年同期减少7.01个百分点[15] - 公司报告期内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减少,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6] - 公司通过多项措施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包括建立应收账款追踪制度和减少职工工资支出[17]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覆盖全国各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占据重要地位,营业收入占比最高,但同比下降23.05%[25] - 公司工业板块包括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和数字信息化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元,同比增长15.73%[28]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医保控费政策,加强主营业务,拓展服务能力[30] - 公司进一步强化特色自主品牌产品推广,提升市场份额[30] - 公司加大数字化建设,利用AI技术赋能医疗服务,发展新质医疗服务[30] - 公司优化供应链资源,持续改善经营性现金流[32] - 未来IVD流通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内检验行业需求端市场规模稳定增长[33] - 公司是国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提供体外诊断产品、技术服务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36]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综合服务板块和工业板块,满足各级实验室的综合服务需求[36] - 公司通过集约化业务升级,将现有服务经验延伸到区域医联体所有医院,实现规模化检测,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37] 公司财务细节 - 公司本期收入同比下降12.84%,主要是因为第三方实验室业务规模下降78.14%影响较大[56] - 公司本期成本同比下降11.13%,毛利率略下降1.41%[56] - 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中,商业业务营业收入减少12.38%,毛利率下降1.60个百分点;工业业务营业收入增长15.73%,毛利率下降8.39个百分点[56] - 公司主营业务分产品中,试剂及其他耗材业务营业收入减少12.07%,毛利率下降1.62个百分点;仪器业务营业收入减少29.17%,毛利率下降26.13个百分点[56] - 公司主营业务分地区中,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减少23.05%,毛利率下降22.0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营业收入增长6.27%,毛利率增加3.11个百分点[57] - 公司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中,传统代理销售模式毛利率减少2.28个百分点;第三方实验室销售模式毛利率增加14.72个百分点[57] - 公司产品1销售量同比增长11.56%,产品2销售量同比下降9.00%[59] - 公司采购成本中,商业板块成本占总成本96.40%,同比下降12.38%;工业板块成本占总成本3.56%,同比增长44.10%[61] - 公司试剂及其他耗材业务采购成本占总成本90.93%,同比下降10.93%;仪器业务采购成本占总成本5.47%,同比下降31.01%[61] - 公司软件销售及服务业务成本占总成本0.65%,同比增长10.90%;试剂及其他耗材业务成本占总成本2.37%,同比增长41.37%[63]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董事会共计召开11次,其中独立董事占比为36.36%[84] - 公司监事会共计召开8次,其中职工监事占比为33.33%[84]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保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84]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交流互动,解答投资者问题,听取意见和诉求[84]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持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84] - 公司严格管理内幕信息,保密工作有序进行,维护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则[8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情况及报酬情况详细列示[9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
润达医疗: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4-04-26 22:19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亚会专审字(2024)第 01110021 号 亚会专审字(2024)第 01110021 号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二〇二四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 录 项 目 起始页码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2 [本页无正文,为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签字盖章页]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我们审计了上海润 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达医疗公司")2023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的有效性。 一、润达医疗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 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润达医疗公司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 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进行披露。 三、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 ...
润达医疗: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
2024-04-26 22:19
第三条 独立董事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忠实与勤勉义务,应当按照法律、 行政法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规定、上海证 券交易所业务规则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在董事会中发挥参与 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作用,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条 公司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全部由独立董事参加的会议(以下简 称"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原则上应当于会议召开前三天通知全体独立董事并 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情况紧急,需要尽快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的,可随时通 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发出会议通知,时限可不受本条款限制,但召集人应当在会议 上做出说明。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 第五条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由过半数独立董事出席或委托出席方可举行。独 立董事应当亲自出席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因故不能亲自出席会议的,应当事先审 阅会议材料,形成明确的意见,并书面委托其他独立董事代为出席。如有需要, 公司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议题涉及的相关人员可以列席独立董事专门会 议,但非独立董事对会议议案没有表决权。 (二〇二四年四月)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