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正新材(603186)

搜索文档
华正新材跌2.16%,成交额3.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140.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4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下跌2.16%至40.29元/股,成交额3.94亿元,换手率6.81%,总市值57.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140.24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460.3万元(买入1279.81万元/占比3.25%,卖出2740.11万元/占比6.95%),大单净卖出1697.36万元(买入9102.64万元/占比23.10%,卖出1.08亿元/占比27.3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7.25%,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57%、20.13%、58.81%,年内累计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为8月19日)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覆铜板(占比77.57%)、交通物流用复合材料(7.75%)、导热材料(7.09%)、功能性复合材料(3.83%)及其他(3.76%) [1] - 属于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行业,概念板块涵盖IDC概念、汽车电子、5G、华为概念及毫米波雷达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2.37万户(较上期增加16.84%),人均流通股5981股(较上期减少14.41%)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7.88%),归母净利润4266.90万元(同比增长327.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0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36.09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新进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93.32万股) [3] -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56.51万股) [3] - 中信建投轮换混合A(003822)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53.54万股) [3] - 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002910)、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010391)、华商优势行业混合(00039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A股电子行业公司中报业绩“逐浪而上”
证券日报· 2025-08-24 23:45
行业整体表现 - 电子行业A股上市公司共488家 其中191家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1] - 已披露半年报公司中157家净利润为正值 占比超八成 [1] - 行业受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市场需求旺盛 产业链加大研发创新把握产业化落地机遇 [1] 头部企业盈利状况 - 191家公司中64家上半年净利润超1亿元 其中6家超10亿元 [2] - 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 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 [2] - 沪电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4.94亿元同比增长56.59% 净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长47.50% [3] - 沪电股份研发投入约4.82亿元 同比增长约31.36% [3] 细分领域业绩亮点 - 设备领域盛美上海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 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 [4] - 设备领域长川科技营业收入21.67亿元同比增长41.80% 净利润4.27亿元同比增长98.73% [4] - 印制电路板领域生益电子营业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91%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52.11% [4] - 印制电路板领域华正新材营业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7.88% 净利润4266.90万元同比增长327.86% [4] 业绩驱动因素 - 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形成技术优势 把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 [3] - 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产业链协同和区域集聚效应 [5] - 设备 印制电路板 面板 分立器件等细分领域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3]
华正新材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3 06: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7.88% [1] - 归母净利润426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7.86% [1] - 第二季度营收10.65亿元同比下降2.04%,但净利润仍实现121.32%同比增长 [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提升至12.94%,同比增长20.63% [1] - 净利率达2.11%,同比增幅达287.71% [1] - 每股收益0.3元,同比增长328.57% [1] 成本费用控制 - 三费占营收比6.58%,同比下降1.99% [1] - 管理费用仅微增0.02%,体现降本增效成效 [6] - 销售费用增长12.31%因加强市场开拓力度 [5]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12元,同比激增923.67% [1][8] - 货币资金5.54亿元,同比略降3.39% [1] - 应收账款17.39亿元,同比增长6.47% [1] 负债与资本结构 - 有息负债22.04亿元,同比下降12.32% [1]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大幅增长76.71% [2] - 应付职工薪酬下降31.54%因发放上年奖金 [2] 业务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主要因覆铜板销量增加 [3] - 研发费用增长4.79%反映持续研发投入 [8] - 投资性房地产减少34.82%因租赁房产转回固定资产 [1] 特殊事项影响 - 收到首期土地房屋搬迁款致其他流动负债增长225.37% [2] - 远期结售汇公允价值变动使交易性金融负债减少100% [2] - 在建工程减少45.18%因转固 [2] 行业与投资关注 - 公司历史上亏损年份2次,生意模式存在波动性 [10] - 明星基金经理栾江伟持有并加仓,管理规模33.44亿元 [1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0.26% [11]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822





华宝证券· 2025-08-22 16:55
新股发行与上市 - 能之光新股上市,发行价格为7.21元[1] 要约收购 - 申科股份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7月29日至8月27日[1] - 抚顺特钢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12日至9月10日[1] 异常波动与风险警示 - 赛诺医疗、*ST苏吴、ST东时等多家公司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1][3][6] - 多家*ST及ST公司(如*ST高鸿、*ST华微、*ST宇顺等)发布可能终止上市或暂停上市风险提示[4][6] 债券赎回 - 晶瑞转债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25日[8] - 金铜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25日[6][8] - 开能转债、隆华转债、白电转债等多只可转债将于2025年8月下旬至9月进行赎回登记[7][8] 债券回售 - 金埔转债回售申报期为2025年8月22日至28日[8] - 23黔高02、20攸投01、22金桥G2等多只债券将于2025年8月下旬至9月开启回售申报期[8] 债券停止交易与摘牌 - 中装转2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9月3日[8] - 22宜兴02、G20广业1、22蓝星01等多只债券将于2025年8月下旬提前摘牌[8] 基金相关 - 纳指科技ETF、标普消费ETF等多只ETF因基金溢价发布停牌或风险提示[6] - 鹏华精选回报定开基金终止上市日为2025年8月27日[6] 港股通提示 - 香港宽频港股要约申报期为2025年8月8日至9月1日[8]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17
公司财务情况 - 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共计11,871,858.87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4,183,074.05元,资产减值损失7,688,784.82元 [3][4]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11,871,858.87元 [5] - 公司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原则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4] 公司公告与信息披露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已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媒体 [9]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1] - 本报告期内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1] 公司活动安排 - 计划于2025年9月2日15:00-16:00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文字互动方式 [8][9]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刘涛、总经理郭江程、财务总监俞高等高管 [10] - 投资者可通过价值在线平台参与互动或提前提交问题 [12]
华正新材: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资产减值计提概况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4183074.05元 其中应收票据坏账损失95384.33元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3795287.57元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292760.71元 [1] - 同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688784.82元 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 [1] -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合计影响利润总额11871858.87元 [2] 减值测试方法 - 应收款项减值测试基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长期应收款进行计量 [1] - 存货减值测试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 对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及陈旧滞销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2] 历史数据对比 - 信用减值损失本期发生额4183074.05元 较上期2590200.49元增长61.5% [1] - 资产减值损失本期发生额7688784.82元 较上期4568295.66元增长68.3% [1]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同比增幅达79.6% 从2113534.97元增至3795287.57元 [1] 会计处理依据 - 减值计提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 采用谨慎性原则 [1][2] - 计提事项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但公司声明符合会计准则要求 [2] - 计提旨在客观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未损害股东利益 [2]
华正新材: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48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9月2日15:00-16:00通过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 [1][2] - 召开平台为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并提供微信小程序接入方式 [1][2] - 投资者可在会前通过指定网址https://eseb.cn/1qHW8BM9Aqc 提交问题 [1][2] 参会人员 - 公司董事长刘涛、总经理郭江程将出席说明会 [2] - 财务总监俞高及董事会秘书祝郁文将参与交流 [2] - 独立董事王莉也将参加本次业绩说明会 [2] 会议内容 - 将重点讨论2025年半年度经营成果和财务指标 [2]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2] - 会后可通过价值在线或易董app查看说明会记录 [3] 投资者参与 - 会前问题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日会议开始前 [1][2] - 会议期间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参与文字互动交流 [2] - 联系通道包括电话0571-88650709及邮箱hzxc@hzccl.com [3]
华正新材: 浙江华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0.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9.42亿元增长7.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9万元大幅增长2,348.9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3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24万元增长205.44% [1] - 总资产为64.28亿元,较上年度末的61.13亿元增长5.16% [1] 股东结构 - 控股股东华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0.07%,持有56,902,768股,无质押或冻结股份 [3] - 前10名股东中以自然人股东为主,包括郭江程(持股0.83%)、许利民(持股0.72%)等 [3] - 机构股东包括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型基金(持股0.66%)和大成中证360互联网+大数据指数基金(持股0.40%) [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740户 [1]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祝郁文,证券事务代表为林金锦,联系方式及办公地址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1] - 本报告期内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报告期内未披露重大事项或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 [4][5]
华正新材:2025年半年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共计约1187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2:42
核心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1187万元 导致同期利润总额减少同等金额[2] - 本次计提资产减值事项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2] 业务构成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中复合材料占比97.76% 其他业务占比2.24%[2] 信息来源 - 相关信息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3]
华正新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激增327.86% 高端材料布局与数字化升级驱动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2:1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7.8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6.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327.86% [1] 核心业务覆铜板表现 - 覆铜板业务为营收增长重要支柱,销量增加推动整体营收增长 [2] - 高端覆铜板销售占比显著提升,重点布局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 [2] - 高速覆铜板聚焦AI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市场,有卤Ultra low loss材料批量销售,无卤Ultra low loss获国际芯片终端认可 [2] - 高频覆铜板拓展5G通信、基站天线、汽车毫米波雷达领域,加速研发低损耗、高导热材料 [2] - 高导热金属基板在汽车电子、算力服务器领域批量供货,市场份额扩大 [2] - HDI产品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笔电、模组、汽车电子市场,实现销售有效增长 [2] 半导体封装材料进展 - BT封装材料在Mini&Micro LED、Memory、VCM、PMIC等应用实现批量订单交付,推动国产替代 [3] - CBF积层绝缘膜研发加速,算力芯片应用形成系列产品,在国内主要IC载板厂家开展验证 [3] - CBF-RCC产品在智能手机VCM领域获小批量订单,主板、PMIC应用验证有序推进 [3] - 青山湖工业园区单独建设研发中心和产线,具备批量订单交付能力 [3] 复合材料与膜材料业务 - 功能性复合材料开发3D平板后盖轻质快固化材料、石墨烯复合创新产品,通过认证并逐步量产 [3] - 医疗设备领域实现核心件突破,CT机架产品进入小批量交付阶段 [3] - 交通物流复合材料在车厢、物流箱传统市场稳步增长,拓展新能源电池包、仓储移动货架新领域 [3] - 铝塑膜在储能与小动力领域批量交付,半固态电池领域获国内知名厂商小批量订单 [3] - 紧跟固态电池技术趋势推进产品级验证,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上半年研发支出9487万元,同比增长4.79%,重点推进高端覆铜板、半导体封装材料、铝塑膜技术迭代 [4] - 检测中心为CNAS认证第三方检测机构,推行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建成数字化集成开发平台 [4] - 强化基础研究与研发质量管控,为技术突破提供支撑 [4] 生产运营与产能布局 - 深化数字化战略,对青山湖、珠海工厂进行数字化二次升级,优化SAP系统 [4] - 推进业务场景全面数字化,助力精细化成本管控与提效降本 [4] - 泰国覆铜板生产基地处于规划阶段,投资总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为拓展海外市场重要支点 [4] - 国内青山湖基地、珠海基地产能持续释放,多基地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4] 未来战略方向 - 继续深耕高端材料领域,依托技术研发与数字化升级双轮驱动 [4] - 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覆铜板国产替代、半导体封装材料进口替代、新能源材料技术突破中的市场份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