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康生物(688046)

搜索文档
药康生物: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3-08-14 16:26
证券代码:688046 证券简称:药康生物 公告编号:2023-047 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 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青岛国药大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青 岛国药")持有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药 康生物")股份 26,586,678 股,占公司总股本 6.4846%。上述股份来源均为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前持有的股份,且已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解除限售并上 市流通。 集中竞价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公司于近日收到青岛国药送达的《关于集中竞价减持股份计划的告知函》, 因自身资金需求,青岛国药拟减持不超过 3,900,000 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0.95%。其中,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数量不 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00%,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 三个月内。减持期间,若公 ...
药康生物:关于召开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2023-06-20 16:46
证券代码:688046 证券简称:药康生物 公告编号:2023-032 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 分红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https://roadshow.sseinfo.com/) 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0 日发布公司 2022 年度报告,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公司 2023 年一季度报告,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度及 2023 年一季度经营成果、 财务状况,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06 月 29 日 下午 15:00-16:00 举行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一、 说明会类型 本次投资者说明会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度及 2023 年第 一季度的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 会议 ...
药康生物(68804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营业收入及利润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0,304,915.96元,同比增长20.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050,205.03元,同比增长2.39%[4] - 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40,304,915.96元,同比增长20.8%[1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32,512,083.12元,较去年同期34,979,286.77元有所下降[2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1,050,205.03元,较去年同期30,324,505.59元有所增长[21] 资产情况 - 总资产为2,323,892,234.7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1%[5] - 公司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1,510,221,760.32元,较上一季度增长3.0%[17] - 公司第一季度固定资产为193,735,706.98元,较上一季度略有下降[18]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合计为24,232,493.78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27%[5] - 公司持续推进多个大型研发项目,研发团队规模扩大,研发人员薪酬同比增幅较大,导致研发投入增加[7] 资金流动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为109,276,292.77元,较去年同期83,981,505.89元有所增长[20]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1,378,524.20元,较去年同期117,051,003.66元有所增加[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34,308,686.92元,较去年同期151,747,133.95元大幅增长[2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93,266.28元,较去年同期22,541,370.01元有所减少[24]
药康生物(68804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0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6,810,000元[5]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充分考虑了公司资金需求、股东短期现金分红回报与中长期回报之间的平衡[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药康生物[15]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学府路12号[15] - 公司董事会秘书兼信息披露境内代表为赵静[15] -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于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媒体[1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学府路12号[15]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实验动物、模式动物及相关产品和服务[13,14] - 公司拥有BALB/c、C57BL/6、ICR等多种常用小鼠品系[13,14] - 公司具备CDX和PDX等肿瘤模型构建能力[14] - 公司掌握基因编辑等先进生物技术[14] - 公司具备CMC和CRO等药物研发服务能力[15] 财务数据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17亿元,同比增长31.17%[16]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增长31.79%[16]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32.16%[16]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78亿元,同比增长151.73%[17]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2元,同比增长20%[17]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6.05%,同比增加2.03个百分点[17]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6,230.41万元[20] - 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98.38万元[20] - 公司一次性授予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为0元[20] - 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为-27.18万元[20] 国内外市场 - 公司在国内市场已实现主要区域全覆盖,服务客户近1,900家,新增客户近700家[25] - 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6,642.37万元,占收入比重12.86%,同比增长166.24%[27] 新产品开发 - 公司推出2个野化鼠①品系,其中750胖墩鼠已具备批量化供应能力[29] - 公司推出多个非肿瘤领域的新模型,如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30] - 公司已成功构建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NeoMabTM品系[32] 生产基地建设 - 公司在国内新建北京药康和广东药康二期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33] - 公司规划在北美投建生产设施[34] 人才队伍建设 - 公司功能药效部门已拥有208人专业技术团队,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26.09%[35] - 公司加强病理、流式、分子等支撑性平台检测能力建设[3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1,342人,同比增长39.07%,为应对未来业务增长需求,公司提前储备管理、生产类人才[38] - 完成上市后首次股权激励,共授予22名激励对象162.0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以高级研发人才及海外BD人员为主[38] - 持续引进学术背景优秀、科研能力出色的人才,增强公司研发能力[39] - 引进多位在市场开发、战略规划、海外财税及资金管理等领域经验丰富的中层以上管理人才,增强公司运营和市场开拓能力[39] - 建立完善的带教培训体系及优秀员工轮岗制,加强集团内部人才流动和选拔,搭建合理人才梯队[39] 核心技术 - 公司基于基因编辑、干细胞、表型分析、药效分析和无菌动物等技术平台,开发和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39,40] - 公司持续开发新型的基因剔除小鼠模型、转基因小鼠模型、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人源化小鼠模型、疾病小鼠模型和全人源抗体小鼠等[41,42] - 公司建有高效的小鼠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可以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要求,快速设计基因编辑策略,定制转基因、基因敲除、基因敲入、点突变等各类基因编辑小鼠模型[43] - 公司依托专业的保种和生产繁育技术平台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客户提供全面繁育解决方案[43] - 公司创建了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平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功能药效分析服务[44]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动物健康监测体系,包含定期开展哨兵鼠检测、群体抽检、净化后小鼠检测、笼架排风粉尘检测等,检测项目与国际标准接轨,共50项[48] - 所有活体保种小鼠品系均严格遵从"基础群-血缘扩大群-生产群"的形成建立繁育结构,并采取冷冻胚胎定期复苏的方式以减少遗传漂变[48] 销售模式 -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模型定制服务、定制繁育服务和功能药效服务[49][50][51][52] 行业分析 - 我国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近20年来行业领先公司已具备一定规模,部分品类小鼠模型全球领先[59] - 根据预测,中国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33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72亿元,小鼠模型占比85%[60] - 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在非CMC临床前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市场的占比将从2022年的1.3%提高至2030年的10.3%[61] - 实验动物小鼠模型行业资金投入大、技术门槛高、设施要求严格,需要公司具备全面的关键技术和持续的创新能力[62][63]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国内模式动物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拥有近21,000种小鼠品系[66] - 公司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年模型创制通量6,000+[67] - 公司持续推出人源化小鼠、无菌及悉生鼠、野化鼠等一系列创新模型,模型创制能力行业领先[67] - 公司已完成生产基地及销售网络全国布局,可提供模型定制、饲养、繁育、保种、表型分析、药效测试等一站式服务[68] - 公司于2019年底开启国际化进程,产品已获得多家国际知名企业认可[69] 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中心负责研发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管理,其他技术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中心推进项目[53][54] - 公司持续推进"斑点鼠计划"、"药筛鼠计划"、"无菌鼠及悉生鼠计划"、"野化鼠计划"等多个研发项目[85] - 公司"斑点鼠计划"研发项目已完成品系超20,000个,报告期内新增品系超1,700个[87] - 公司"药筛鼠计划"已启动500余个项目,已推向市场200余个品系[89]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85] - 公司生物净化成功率100%,繁育按期达成率超99%,辅助生殖、遗传物质复苏成功率大于90%[83] - 公司拥有"超级净化"技术平台,可将现有SPF小鼠品系快速改造为无菌品系[90] - 公司开展"野化鼠"计划,建立具有更丰富遗传多样性的小鼠模型,以更好模拟真实临床病人群体[92] - 公司研发出750胖墩鼠和765聪明鼠两个新品系,可应用于代谢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93] - 公司承担了9项重大科研项目,涉及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模型、传染病人源化模型等[9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发表SCI论文1,489篇,报告期内新增807篇[9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申请专利125件,已获授权86件[95]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8,292.84万元,较上年增长50.23%[96] - 公司正在开展的主要研发项目包括"斑点鼠"、"真实世界动物模型"和"新型疾病模型"等[98] - 公司已建立"一站式"菌群服务平台,提供微生物实验等系列服务[98] - 公司通过自主设计和构建获得多个重点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98] - 公司研发的新型动物模型可为基础科研及药物研发提供全新的选择[98] 核心技术团队 - 公司核心技术团队深耕实验动物领域超20年,是国内最早开展小鼠模型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的团队之一[103][104] - 公司掌握了小鼠模型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多个技术平台,品系资源数量稳居行业前列[105] - 公司开发了"斑点鼠计划"小鼠品系库,实现了KO/cKO小鼠模型的产品化供应,缩短了交付周期并降低了成本[106] - 公司开启了新一代模型研发,包括"药筛鼠"、"无菌鼠"、"悉生鼠"和"野化鼠"等,布局行业领先[107] - 公司使用和建立了符合国际AAALAC标准的SPF级动物设施和标准化实验动物质量管控体系,产品质量得到可靠保证[108][109] - 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小鼠繁育与种质保存等[111] - 公司熟练掌握转基因、ES打靶、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并进行优化和发展[112] - 公司累计拥有近21,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113] 知识产权 - 公司与Broad签署专利许可协议获得CRISPR/Cas9技术专利在全球范围内的非独占使用授权[119][120] - 公司的核心技术通过专利、商业秘密等方式进行保护[76] 生产基地 - 公司目前在江苏南京、江苏常州、四川成都、广东佛山运营四个大型生产基地[121] 销售网络 - 公司已通过外聘结合内部培养搭建起海外销售团队[122]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全国销售网络,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服务国内客户超2,700家[193] - 随着北京设施、广东二期、上海设施的投产,公司对华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地区的服务能力将进一步增强[193] 质量管控 - 公司对近交系小鼠定期进行遗传监测以保证近交系小鼠的遗传稳定性[124] - 公司已按稳健性原则对应收账款合理计提了坏账准备[129] 未来发展 - 公司密切关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创新药研发的效率痛点,持续推出创新模型[
药康生物(688046) - 2022年5月5日-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9:28
投资者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形式为电话会议和腾讯会议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东吴证券、华创证券等多家证券、基金、资管公司 [2] - 时间为2022年5月5日 - 13日,地点通过电话会议和腾讯会议进行 [2][6]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高翔、总经理赵静、董事会秘书曾令武 [2] 项目研发进展 野生鼠项目 - 是募投及重点研发项目,将野生小家鼠基因组导入近交系,创制有遗传多样性的模型,减少临床前后研究不一致性,模拟毒性反应 [3] - 4月推出首个野生鼠品系750胖墩鼠,8周龄常规饮食后自发肥胖,胆固醇、瘦素和胰岛素升高,接近人类肥胖病程,与前期设想相符,正与知名PI和工业客户合作研究 [3] - 技术难度大,加紧推进,靠前品系集中在代谢和精神神经领域,推出时间暂无法确定 [3] 药筛鼠项目 - 2021年9月启动,计划针对700 - 1000个药物靶点构建筛选模型,已立项400多个,预计明年完成,完成后品系达700个以上,后续跟进最新靶点 [4] 无菌平台项目 - 已完成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平台搭建,是全球少数有自主知识产权无菌平台的公司之一 [4] - 拥有近2000㎡无菌动物设施、数百台无菌隔离器,建立稳定饲养体系和实验技术,可批量化供应无菌品系,配套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多项技术服务 [4] 海外市场情况 竞争对手 - 包括The Jackson Laboratory、Charles River等 [4] 开拓进度 - 已在美国设子公司、欧洲设办事处,2022Q1销售费用1715.41万元,同比增长近90%,加大海外投入,扩充本地销售团队,参与学术会议 [4][5] 优劣势 - 优势:拥有全球最大小鼠品系资源库且数量增加,很多品系独有可快速交付;品系自有IP,权属清晰,商业化路径顺畅;质控标准统一严格,产品质量领先获认可;创新品系创制领先,首创模型解决客户痛点 [5] - 劣势:成立时间短,品牌、渠道、客户积累需时间,客户信任度待提升;疫情下难派驻技术和管理人员,拖累开拓速度 [5] 研发相关情况 费用与重点 - 预计未来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重点是野生鼠、药筛鼠和斑点鼠项目,根据行业和科研动态调整立项 [5] 人员情况 - 研发团队超100人,研发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稳定,薪酬中上,上市前有股权 激励,公司为研发导向文化吸引高端人才 [5]
药康生物(688046) - 2022年5月16日-6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22:44
行业壁垒 - 饲养繁育壁垒高,需高标准设施和强质控能力,保持稳定质控体系难,库存管理要求高,生产精细化管理程度要求极高 [2][3] - 品系开发壁垒高,开发基因编辑鼠步骤多,需搭建大研发和技术团队,对研发项目管理精细程度要求高,且要紧跟行业前沿推出创新模型 [3] 产品前景 - 看好标准化产品商业模式,其 IP 属公司,可重复销售,利润率高,价格低、交货周期短、数据可比性高,公司品系资源丰富,是打开国际市场核心优势之一 [3] - 定制化产品需求存在,但公司战略重心侧重标准化产品 [3] 野生鼠情况 - 首个品系 750 胖墩鼠 4 月推出,正与知名 PI 合作探索机理机制,未来新品系推广将先与知名 PI、头部药企合作,验证后打开市场 [3][4] - 野生鼠能更好模拟真实世界遗传多样性,表型更接近真实世界人群,看好其在药物筛选、靶点发现等方面应用,但 2022 年不会对收入产生明显贡献 [4] 动物替代问题 - 猴子主要用于安全性评价,做药效评价成本高、造模难且有伦理问题 [4] - 小鼠是药效评价常用模式动物,造模手段丰富,可实现多维度人源化,是评估药效更好选择 [4] 产能情况 - 公司目前笼位利用率处于高位 [4] - 公司整体产能调配能力强,子公司有新产能在建,预计短期产能不会成为收入增长瓶颈 [4] 政策风险 - 小鼠进入海外市场暂时没有政策风险 [4] 疫情影响 - 疫情对公司生产端、经营端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上海、北京地区商品化小鼠销售,物流已于 5 月底恢复,影响整体可控 [4][5]
药康生物(68804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31 00:00
营业收入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35,914,412.02元,同比增长34.21%;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86,281,384.05元,同比增长38.09%[6]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86,281,384.05元,2021年同期为279,739,021.44元[38] 净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91,112.41元,同比增长18.9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8,126,125.21元,同比增长50.00%[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181,972.53元,同比增长38.5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7,599,408.66元,同比增长41.07%[6]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28,126,125.21元,2021年同期为85,416,398.54元[41] 每股收益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1元/股,同比增长4.47%;年初至报告期末均为0.33元/股,同比增长39.26%[10]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3元/股,2021年同期均为0.24元/股[42] 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3%,较上年同期减少2.95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9.02%,较上年同期减少3.14个百分点[10] 研发投入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22,921,127.94元,同比增长58.7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1,531,906.43元,同比增长61.51%[10]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198,953,073.60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40,551,703.8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7.00%[10]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355,857,001.38元,2021年12月31日为293,517,395.01元[30]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29,053,936.38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5,796,294.12元[30] - 2022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236,800.00元,2021年12月31日无此项数据[30] - 2022年流动资产合计1,437,576,342.70元,2021年为706,925,990.73元[3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合计761,376,730.90元,2021年为347,483,229.76元[33] - 2022年资产总计2,198,953,073.60元,2021年为1,054,409,220.49元[33] 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流动负债合计201,840,356.12元,2021年为191,735,020.25元[35] - 2022年非流动负债合计56,561,013.66元,2021年为77,041,156.04元[35] - 2022年负债合计258,401,369.78元,2021年为268,776,176.29元[35] 所有者权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940,551,703.82元,2021年为785,633,044.20元[38] - 2022年实收资本410,000,000.00元,2021年为360,000,000.00元[35]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309,139.88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0,526,716.55元[17] 增长原因说明 - 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增长主要系业务增长,研发投入增长系团队规模和项目费用增加,资产增长系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增加[17][20]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 - 南京老岩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01,817,185股,持股比例49.22%[21] - 青岛国药大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4,745,078股,持股比例8.47%[21] - 杭州鼎晖新趋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22,570,533股,持股比例5.51%[21] 基金持股情况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606,462股[26]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医疗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911,755股[26] - 昭图5期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普通和信用证券账户合计持有公司1,145,494股[28] - 昭图2020证券私募投资基金通过普通和信用证券账户合计持有公司679,715股[28] 营业成本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285,523,134.45元,2021年同期为202,941,108.39元[38] 营业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45,571,758.23元,2021年同期为98,164,878.21元[41] 综合收益总额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28,816,522.89元,2021年同期为85,949,159.59元[4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996,531.16元,同比增长23.72%[10]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996,531.16元,2021年同期为37,986,022.69元[47]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13,206,151.44元,2021年同期为238,360,400.89元[47]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90,833,403.54元,2021年同期为 -390,365,635.46元[49] - 2022年前三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11,382,005.63元,2021年同期为52,643,257.35元[4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3,367,249.60元,2021年同期为15,399,258.28元[49]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2,239,606.37元,2021年同期为 -337,066,796.28元[49]
药康生物(68804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代码688046,简称药康生物[2]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药康生物,代码688046[30] 报告基本信息 - 2022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7] - 报告期为2022年1 - 6月[17] - 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17] - 报告期为2022年半年度[176,180,185]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8] - 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73] 重要事项声明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8] - 报告所涉及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8] 合规情况说明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9]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2.5036697203亿元,上年同期1.7846699431亿元,同比增长40.29%[3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3.50128万元,上年同期4634.136979万元,同比增长76.16%[3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41.743612万元,上年同期3826.920475万元,同比增长42.20%[3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13.548277万元,上年同期1047.231995万元,同比增长111.37%[3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934899948亿元,上年度末7.856330442亿元,同比增长141.01%[3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1.7601976亿元,上年度末10.5440922049亿元,同比增长106.37%[3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上年同期0.13元/股,同比增长69.23%[3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42%,上年同期为13.26%,增加2.16个百分点[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21.757667万元[39] - 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38610778.49元,上年同期23663163.47元,同比增长63.17%;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42%,较上年增加2.16个百分点[106]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3.17%,一是研发人员合计薪酬同比增长92.49%,二是多个大型研发项目材料费等相关费用增长明显[109] - 2022年上半年研发合计投入53,400,同比增长3,861.08,增幅情况未提及,累计投入16,346.77[119]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25,036.70万元,同比增长40.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3.50万元,同比增长76.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41.74万元,同比增长42.20%[12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1,115人,同比增长33.05%;功能药效部门有118人,同比增长90.32%,硕士及以上学历34人,占比近30%[129] - 国内BD团队约70人,海外BD共16人,同比增长超100%,参加近20场国际学术会议,已在近20个国家实现销售,服务客户超2,000家,海外客户近200家,新拓展海外客户超60家,海外市场收入2,487.31万元,占比9.93%,同比增长98.40%[13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0391.37万元,一年以上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比16.75%,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例11.94%[146] - 报告期内,公司确认为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68.08万元,占报告期内利润总额的比重为27.52%[151]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5.41%,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15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036.70万元,同比增长40.2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3.50万元,同比增长7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441.74万元,同比增长42.20%[153] - 报告期末总资产217601.98万元,较期初增长106.37%;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89349.00万元,较期初增长141.01%[153] - 营业收入250366972.03元,上年同期178466994.31元,变动比例40.29%;营业成本61794013.13元,上年同期45374317.74元,变动比例36.19%[154] - 销售费用36375080.55元,上年同期22818031.10元,变动比例59.41%;管理费用47222648.50元,上年同期37036517.26元,变动比例27.50%[154] - 研发费用38610778.49元,上年同期23663163.47元,变动比例63.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135482.77元,上年同期10472319.95元,变动比例111.37%[1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5679139.30元,上年同期2052437.60元,变动比例48899.26%[154] - 其他收益本期数为25,680,827.43元,上年同期数为8,001,489.96元,变动比例为220.95%,主要因本期确认的政府补助增加[158]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412,931,870.76元,占总资产比例18.98%,上年期末数为293,517,395.01元,占比27.84%,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40.68%,因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增加[158] - 应收款项本期期末数为186,490,409.30元,上年期末数为118,571,037.55元,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57.28%,因报告期收入增长,应收账款相应增长[1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为205,796,294.12元,期末余额为867,568,851.52元,当期变动661,772,557.40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6,445,146.82元,因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后进行现金管理购买理财[160][164] - 资本公积本期期末数为1,252,832,749.27元,占总资产比例57.57%,上年期末数为276,730,612.54元,占比26.25%,较上年期末变动比例352.73%,因公司报告期内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60] - 境外资产为11,868,572.24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55%[161] - 公司共有6家全资子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如广东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23,782.26万元,净资产12,222.88万元,营业收入2,858.17万元,净利润901.78万元[1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商品化小鼠模型销售15,995.45万元,同比增长46.14%;定制繁育业务3,122.43万元,同比增长11.97%;功能药效业务4,641.45万元,同比增长99.96%;模型定制业务1,045.05万元,同比下降26.13%;代理进出口及其他177.26万元,同比下降44.00%;主营业务收入24,981.64万元,同比增长40.45%[129] 小鼠模型业务相关 - 公司开展“斑点鼠计划”,逐步建立小鼠全部2万余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敲除品系库[41] - 斑点鼠已拥有超19,000个品系,涵盖肿瘤、代谢等研究方向的基因[44] - 无菌小鼠模型可批量化供应6种无菌级小鼠品系[44] - 模型定制常规繁育服务根据客户提供或指定的12只、12周至24周龄特定品系的可育成年雄鼠,4 - 5周后可得到约200只后代[46] - 公司拥有小鼠品系超20,000种,年模型创制通量6,000+[76] - 公司构建了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平台、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平台、小鼠繁育与种质保存平台以及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平台[79] -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构建平台以CRISPR/Cas9技术为基础,可实现高效率、高通量小鼠基因编辑[80] - 创新药物筛选与表型分析平台围绕癌症、代谢类疾病、自主免疫疾病等建立了丰富的药效模型资源库[83] - 活体示踪技术可对目标个体进行不同时间点数据采集和追踪,数据更为真实可靠[83] - 一种稳定表达人源PDL1/CD73蛋白细胞株的构建方法适用于PDL1/CD73双靶点抗体药物筛选[83] - 一种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及人CD20敲除鼠CD20的小鼠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构建方法适用于CD20抗体药物筛选[83] - 一种LAG3基因人源化动物模型是LAG3抗体药物筛选的理想动物模型[83] - 一种CD137基因修饰人源化动物模型适用于CD137抗体药物筛选[83] - 公司生物净化成功率100%,繁育按期达成率超99%,辅助生殖、遗传物质复苏成功率大于90%[89] - “斑点鼠计划”2018年立项启动,预计最终品系规模超4万种,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完成品系超19,000个,报告期内新增品系1000余个[94] - “药筛鼠计划”2021年9月立项启动,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启动400余个项目[95] - 无菌小鼠与菌群定植平台拥有C57BL/6、BALB/c、ICR等6种小鼠品系[86] - 小鼠繁育与种质保存平台通过超排技术将单只雌鼠排卵数量提高2 - 4倍[89]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两个野生鼠品系,750胖墩鼠和765聪明鼠[9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基于公司动物模型发表SCI文章总数达1071篇,总影响因子9978.5,报告期内发表390篇,影响因子3511.9[10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形成超20,000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小鼠模型,服务客户超过2,000家,涵盖国内知名科研院校、三甲医院、创新药企和CRO研发企业,服务海外客户近200家[1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斑点鼠计划小鼠品系库已有超19,000种品系[125] - 斑点鼠计划将原来的客户定制交付周期由4 - 7个月最多缩短到7天,同时降低了费用[125] - 报告期内新增斑点鼠品系1000余个,推出2个野生鼠品系,20余款免疫检查点/抗体人源化模型,多个代谢、新一代免疫缺陷、致癌试验、罕见病模型等,立项超400个品系“药筛鼠”预计2023年完成研发,典型神经系统疾病模型下半年推向市场[131] 市场规模相关 - 全球动物模型市场规模(不含相关服务)从2015年的10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146亿美元,2015 - 2019年复合增长率7.8%,预计2022年达195亿美元,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9.2%[59] - 中国啮齿类实验动物产品和相关服务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3亿元,2015 - 2019年复合增长率34.7%,预计2022年达62亿元,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24.2%,2030年达272亿元,2024 - 2030年复合增长率18.5%[60][62] - 中国小鼠模型在啮齿类实验动物模型中占比85%,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为53亿元,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24.4%,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36亿元,2024 - 2030年复合增长率18.8%[64] - 2022年中国非CMC临床前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约136亿元,2019 - 2024年复合增长率16.0%,2030年将达358亿元,2024 - 2030年复合增长率11.6%[67] - 2022年实验小鼠产品及服务提供商约占非CMC临床前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市场规模的1.3%,到2030年占比将提高至10.3%,市场规模达37亿元[67] - 2022年全球药物研发支出将达2083亿美元,2019 - 2024年均复合增速4.5%[72] - 2022年中国药物研发支出将达351亿美元,占全球研发支出比重升至16.85%,2019 - 2024年均复合增速17.7%[72] - 2015 - 2019年实验小鼠产品&服务提供商复合年增长率为23.4%,2019 - 2024E为39.4%,2024E - 2030E为41.6%[70] - 2015 - 2019年中国整体临床前药物研发技术服务市场中“其他市场板块”收入从0.0十亿人民币到0.1十亿人民币,小鼠代理繁高服务从0.3十亿人民币到0.6十亿人民币等[66] - 2019 - 2024E中国整体临床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