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科技(688316)

搜索文档
青云科技:关于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11-29 19:34
https://roadshow.sseinfo.com/)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11 月 30 日(星期四) 至 12 月 6 日(星期三)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ir@yunify.com 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 答。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公告编号:2023-063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3 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10 月 31 日在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了公司 2023 年第三季度报告,为 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3 年第三季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 公司计划于 2023 年 12 月 7 日 (星期四)上午 11:00-12:00 举行 2023 年第三季 度业绩说明 ...
青云科技: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北京融沛)
2023-11-29 19:3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二、信息披露义务人签署本权益变动报告书已获得必要的授权和批准,其履行 亦不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人的合伙协议或内部规则中的任何条款,或与之相冲突。 股票简称:青云科技 股票代码:688316 信息披露义务人: 北京融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住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 6、8、10、12、16、18 号 6 号楼 10 层 1032 通讯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 6、8、10、12、16、18 号 6 号楼 10 层 1032 股份变动性质: 控制上市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减少 签署日期:2023 年 11 月 29 日 上市公司名称: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信息披露义务人声明 一、信息披露义务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 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5 号—权益变动报告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24 号)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 件编写本权益变动报告书。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公开发 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 ...
青云科技:关于股东变更执行事务合伙人暨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3-11-29 19:34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公告编号:2023-06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东变更执行事务合伙人暨持股 5%以上股东权 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本次权益变动系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上市公 司")持股 5%以上的股东横琴招证睿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横琴 招证")的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由北京融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北京融沛")变更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招证凯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 下简称"宁波凯顺"),以及公司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 个归属期完成归属使得公司股东持股比例被动稀释导致;公司股东横琴招证持有 的公司股份未发生变化;本次权益变动不触及要约收购。北京融沛、宁波凯顺与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股东不存在一致 行动关系或关联关系。 为维护横琴招证和自身利益,横琴招证原有限合伙人宁波凯顺同意受让原 普通合伙人北京融沛所持有的横 ...
青云科技: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宁波凯顺)
2023-11-29 19:3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上市公司名称: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青云科技 股票代码:688316 信息披露义务人: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招证凯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注册住址: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七星路 88 号 1 幢 401 室 A 区 A0334 通讯地址: 上海市静安区裕通路 100 号 4807 室 股份变动性质: 控制上市公司具有表决权的股份增加 签署日期:2023 年 11 月 29 日 信息披露义务人声明 一、信息披露义务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 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5 号—权益变动报告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4]24 号)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 件编写本权益变动报告书。 二、信息披露义务人签署本权益变动报告书已获得必要的授权和批准,其履行 亦不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人的合伙协议或内部规则中的任何条款,或与之相冲突。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公开发 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15 号—权益变动报告 ...
青云科技(688316)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31 00:0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183.77万元,同比增长7.74%[4]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660.29万元,同比增长10.20%[4]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39.26万元[4]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743.13万元[4]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37.40万元[4,9] - 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7亿元,同比增长10.2%[18] - 2023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为1.24亿元,同比减亏40.9%[18]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37万元[21] - 2023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5万元[22]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2.27亿元[19] 研发投入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903.09万元,同比下降38.68%[12]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6,559.77万元,同比下降37.82%[12] - 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6.56亿元,占营业收入25.6%[18]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货币资金为10.91亿元[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72亿元[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应收账款为9.39亿元[15]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短期借款为15.19亿元[1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合同负债为4.99亿元[16]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2.62亿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产总计为52.17亿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负债总计为29.52亿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实收资本为4.78亿元[17] - 公司2023年9月30日的资本公积为118.98亿元[17] 每股指标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86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86元[11]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59元,稀释每股收益为-2.59元[11] - 2023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59元[19] 其他 - 公司2023年三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2,618.30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1.33%[12] - 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为68.82万元[19] - 2023年前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为-19.29万元[19] - 公司吸收投资收到现金10,313,412.20元[23] - 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58,300,000.00元[23] - 公司偿还债务支付现金136,666,666.68元[23] - 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3,075,511.53元[23] - 公司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650,712.95元[23]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959,971.18元[23]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500,136.12元[2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363,090.74元[2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9,149,555.46元[23] - 公司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3,512,646.20元[23] - 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6.33亿元,同比下降25.6%[18]
青云科技(688316)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15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法律责任[2]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公司2023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3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93]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报告真实性保证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前瞻性描述说明 - 报告中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实质性承诺[6] 风险阐述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可能面临的风险[3] 财务数据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174,765,289.4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9%[16] - 2023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82,104,307.05元,上年同期为 - 153,548,776.01元,净亏损收窄[1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7,572,517.82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8.76%[1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559,750,627.89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76%[16] - 2023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 - 1.73元/股,上年同期为 - 3.24元/股[16] - 2023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27.99%,较上年同期增加2.12个百分点[16] - 2023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65%,较上年同期减少20.82个百分点[1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575359.30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54252.99元,政府补助235839.82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1689634.00元,其他营业外收支-1118507.61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14207.44元[18][19] - 2023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7476.53万元,同比增加11.39%;营业成本13103.82万元,同比减少6.19%;毛利4372.71万元,同比增加2651.51万元,增长154.05%[74] - 2023年1 - 6月云服务成本8717.73万元,同比增加738.12万元;毛利 - 823.02万元,同比减亏228.42万元,减亏21.72%;毛利率 - 10.42%,较同期缩窄4.75个百分点[75] - 2023年1 - 6月公司AI算力服务收入2651万元,成为重要新增长点和战略级业务[76] - 2023年1 - 6月云产品毛利率54.04%,同比大幅提升22.32%;收入同比增加9.01%;毛利5158.00万元,同比大幅增加85.68%[77] - 2023年1 - 6月QingCloud云平台营业收入2966.92万元,同比增长101.24%[77] - 2023年1 - 6月超融合产品营业收入2758.34万元,同比下降26.89%[77] - 2023年1 - 6月分布式存储产品营业收入962.93万元,同比增长1.34%[77] - 2023年1 - 6月服务及其他收入1463.31万元,同比增长16.31%[77] - 2023年1 - 6月战略软件收入1392.58万元,同比增长7.14%[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为 - 97141.68万元[78]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7476.53万元,同比增加1787.37万元,增幅11.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8210.43万元,亏损较去年减少7144.45万元[80] - 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19%、24.52%、20.30%、37.47%;财务费用增长36.24%[8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较上年期末分别增长61.97%、50.46%;货币资金、其他流动资产较上年期末分别下降21.59%、31.04%[82] -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较上年期末分别增长24.80%、16.41%;合同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期末分别下降6.03%、33.55%[82] - 境外资产1607.62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87%[83] - 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10927.27万元应收账款用于短期借款质押;4359.97万固定资产用于长期借款抵押[84] - 2023年上半年对外股权投资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为8942060元,变动幅度-100%[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70137020.7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09122.36元,本期购买金额40000000元,期末数113598745.85元[8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52752602.7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52752602.74元[86] 降本增效成果 - 公司降本增效取得一定效果,净亏损收窄[17] - 研发投入占比减少是因公司优化人员结构[17] - 营业收入增长因业务稳步提升且新增客户;营业成本下降是降本增效调整业务线架构等所致[81] - 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下降因降本增效优化人员结构;管理费用下降因退租部分房屋租金减少[81] - 财务费用增长因银行存款总额较上年同期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因控制成本和人员费用支出减少[8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具有广义云计算服务能力的平台级混合云ICT厂商和服务商,具备全维度云产品与云服务交付能力[20]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云产品、云服务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22] - 云产品收入由软件或软硬一体化产品收入和售后支持服务收入组成,成本主要为服务器等硬件采购成本、人工成本和软件开发成本[23][24] - 云服务收入主要是资源订阅服务,有包年包月和弹性计费两种模式,成本主要是IT基础设施购置[24] - 云产品业务向客户配套提供实施、维保、售后支持、驻场等服务,辅以定制开发和项目管理服务[24] - 公司项目实施服务可根据客户需求搭建云计算系统,维保、售后、驻场、定制开发和项目管理服务各有特点[25] - 云服务业务提供多层次云服务和售后支持服务,多层次云服务可有效管理资源,售后支持服务保证平台稳定运行[25] - 云产品采购涉及服务器等系统集成所需产品服务,云服务采购向硬件厂商和数据中心服务商等采购产品和电信资源,还有非经营性物资采购[25][26] - 硬件设备、电信资源采购采用集体采购模式,非经营性物资采购小额采用部门自采购模式,大额采用集体采购模式[26] - 市场竞争充分的产品及服务采购考虑价格因素,有特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采购综合评价供应商[26] - 公司建立云产品、云服务融合售卖的销售团队,将客户分为关键客户和中小客户,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服务[26] - 公司主要通过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两种模式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云产品以渠道经销为主,云服务以直接销售为主[27] - 直接销售模式可直接对接客户,深入了解需求进行研发和定制化服务,渠道销售模式通过合作伙伴获取客户和销售产品[27] - 渠道销售模式中二级经销商拓展客户、处理流程事务,总经销商负责账期管理和支付货款[27] - 公司对外销售提供基于标准化产品灵活组合的模块化解决方案[27] - 公司云产品采用经销商买断模式,云服务采用代理商返佣模式[28] - 公司云产品销售价格主要由客户采购量决定,采购量大的客户可获优惠[28] 市场规模与趋势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187.5亿元,同比增长33.1%,预计到2024年将达2768.2亿元[29]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平台市场规模达51.4亿元,同比增长45.2%,预计到2024年将达176.3亿元[29] - 2022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IaaS/PaaS/SaaS)达188.4亿美元,IaaS市场同比增长15.7%,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31.8%,IaaS+PaaS市场同比增长19.0% [30] - 中国混合云采用率2021年达到42%,预计到2024年渗透率将达70% [30] - 私有云系统平台在私有云市场地位上升,2019年相关市场占比超30%,达246.3亿元[29] - 虚拟化在整体私有云市场影响力将逐年下降,虽带动的市场仍占近70% [30] - 云计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私有云和公有云市场规模均增长提速[31] - 当前中国云计算用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交通、物流、金融、电信、政府等领域[31] - 云计算行业发展驱动力量由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向传统企业,传统企业上云将成核心动力[32] - 2019年RightScale报告显示,雇员超1000人的大型受访企业中84%采用多云策略[33] - 2019年RightScale报告显示,雇员超1000人的大型受访企业中58%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33] - 信通院调查显示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是企业采用混合云的首要原因[33] - 混合云潮流将促进大企业云迁徙,提高IaaS和PaaS渗透率,导致传统数据中心外包业务下降[36] - 云网融合重要性凸显,是云服务商差异化竞争关键[36] - 5G和物联网驱动算力下沉,云边协同在多场景有广阔应用空间[36] - 超融合架构优势持续扩大,迎来黄金发展时期[36] - 多云部署实现不同厂商优势互补,成为未来上云趋势[32] - 混合云降低企业基础设施投资,逐步成为主流部署模式[33] - Gartner预测2021年35%的企业采用软件定义存储,2026年将达75%[37] - 当前互联网行业云原生使用率达70%,传统大企业约10%[37] - Gartner预测到2025年成熟经济体中85%的大型企业将更多使用容器管理,高于2022年的30%[38] - IDC预测容器软件市场未来五年保持超40%的复合增长率[38] - 2020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1.8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38] - Gartner报告指出到2022年75%的全球化企业将在生产中使用云原生的容器化应用[38] - 2019年43.9%的被访企业已使用容器技术部署业务应用,40.8%计划使用[38] - 2019年28.9%的企业已使用微服务架构进行应用系统开发,46.8%计划使用[38] - Kubernetes容器已被超一半数量的财富500强企业采用[38]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全栈私有云解决方案可一站式解决企业客户使用大模型和AI推理的存储、部署、运行等需求[39] - 公司在GPU多机多卡调度上采用基于Slurm或kubernetes的调度引擎,结合InfiniBand网络实现4*200G高速连接[39] - 云计算行业技术壁垒高,涵盖计算虚拟化等众多领域,公司需持续创新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39] - 公司从2014年开始布局私有云,拥有企业级全栈云平台等云产品,服务多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40] - 未来私有云产品应运用软件定义架构,提供标准化服务组合并与共享云平台无缝集成[40] - 未来五年中国软件定义存储市场将以1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7年市场容量接近43亿美元[40] - 面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处理的对象存储细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4.6%[40] - 超融合系统解决方案未来5年将保持8.5%的年复合增长率,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3亿美元[40] - 传统存储阵列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6%[40] - 2022年度公司超融合市场份额位列行业第9[40] - 公司公有云业务规模小,但技术实力强,未来定位是作为混合云战略一部分,与其他产品深度结合[41] - 中国混合云市场尚处发展初期,2021年采用率42%,预计2024年渗透率达7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1] - 公司坚持云产品与云服务一致性,2014年提出“公私统一”架构混合云体系技术主张并实践[41] - 公司已帮助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企业、机构实现混合云平台建设[41] - Gartner预计2023年70%的组织将在生产中运行三个或更多容器化应用程序[41] - 到2024年,新增生产级云原生应用在新应用占比将从2020年的10%增加到60%[42] - 截止2023年6月末,KubeSphere获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青睐,下载量近百万[42] - KubeSphere在GitHub上Star数达12879个,Fork数超1900个,论坛注册用户数超5790人,全球贡献者累计近400人[42] - 基于KubeSphere,公司推出企业版等产品和服务,加快云原生数据库等方面布局[42] - 公司入选Gartner 2023年《全球服务器虚拟化市场指南》,虚拟化平台能力全球影响力日益提高[42] - 公司在云计算相关多技术领域成熟并落地商业,借技术积累在AI算力平台交付服务,云原生研发取得成果助企业建设系统[43] - 公司以创新架构助企业构建IT设施,降低成本和运维投入,在分布式云双维创新并拓展商业模式[43] - 公司成立10年在ICT领域研发多项软件产品,为众多机构企业提供服务[44] - 公司提出“广义混合云战略”,打造全场景数字平台,建立统一架构混合云基础架构[44] - 公司依托混合云优势研发推广分布式云,结合多种计算帮助企业建设超级智算平台[44] - 公司在信创领域发挥技术价值,参与标准制订,建立生态联盟,提供信创解决方案[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发明专利13个、外观设计专利27个、软件著作权12
青云科技(68831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6849.32万元,同比减少13.99%[4] - 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621.50万元[4]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849.32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963.05万元下降13.98%[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19亿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56亿元下降23.66%[19]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亏损4517.06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7233.99万元有所收窄[20]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亏损4627.64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7275.23万元有所收窄[20]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97元/股,2022年第一季度为 -1.52元/股[21] - 2023年第一季度少数股东权益为52.27万元,较2022年的58.41万元有所下降[19] - 2023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为2.86亿元,较2022年的3.30亿元有所下降[19] 研发投入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合计2395.82万元,同比减少40.01%[5]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98%,减少15.17个百分点[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末总资产5.5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69%[5]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85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3.39%[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554,136,648.7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0,303,396.41元有所下降[17]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320,669,530.6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5,357,520.96元减少[16][17]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33,467,118.1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4,945,875.45元减少[17] - 2023年3月31日负债合计268,331,420.77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0,348,437.10元略有下降[1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247,571,770.17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247,826,610.40元基本持平[18]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20,759,650.6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521,826.70元减少[18] - 2023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29,370,890.38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5,282,526.92元增加[18]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048[13] - 股东黄允松持股比例为14.14%,持股数量为670.98万股[13] - 股东嘉兴蓝驰帆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8.38%,持股数量为397.87万股[13] - 股东横琴招证睿信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6.56%,持股数量为311.38万股[13]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嘉兴蓝驰帆畅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3,978,683股人民币普通股[14] - 黄允松、甘泉、林源系公司的共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于2019年7月15日签署《一致行动协议》[14] - 嘉兴蓝驰和天津蓝驰属于一致行动人,其私募基金管理人分别由北京蓝驰禾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00%持股[14]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842.13万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 -4427.99万元有所改善[22]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4.15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7244.02万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915.56万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053,193.69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5,229,293.97元,上年同期为43,538,930.00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40,026.03元,上年同期为 - 10,238,930.00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209,906.28元,上年同期为 - 55,332.10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7,849,643.27元,上年同期为 - 127,014,453.23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3,512,646.20元,上年同期为415,921,431.48元[24] - 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65,663,002.93元,上年同期为288,906,978.25元[24]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青云科技,外文名称为QingCloud Technologies Corp.,股票代码688316 [14][17]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汇亚大厦25层,邮政编码100073,网址为www.qingcloud.com [16]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2年有两次变更 [15] 财务状况 - 2022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423.5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577.79万元[3] - 截至2022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8931.25万元[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4,971,02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04% [17] - 2022年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304,971,021.01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96% [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4,235,848.10元 [1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55,777,857.85元 [1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8,011,142.40元 [1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937.0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3.81%[1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60,030.3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95%[1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5.15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 -5.15元/股[18] - 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1.21%,较上年同期增加9.4个百分点[18] - 2022年度营业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04%[23] - 2022年度营业成本26,838.4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3.85%[23] - 2022年度实现毛利3,65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44.74万元,增长101.70%[23] - 2022年云服务成本15,544.54万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354.94万元,降幅13.16%[24] - 2022年度云服务业务毛利为 -2,989.2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388.05万元,同比减亏31.71%[24] - 2022年云服务的毛利率为 -23.81%,比上年同期缩窄8.56个百分点[24] - 2022年云产品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37.73%,为1.7941841773亿元[25] - 2022年QingCloud云平台营业收入为3587.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3%[25] - 2022年超融合产品营业收入6897.20万元,比2021年度下降60.09%[25] - 2022年分布式存储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23.71万元,较2021年下降43.04%[25] - 2022年度服务及其他收入为2826.38万元,比2021年度增长30.79%[25] - 2022年战略软件实现收入2706.70万元,同比下降7.81%[25] - 2022年各业务总投入4.6024亿美元,总成本1.25689537亿美元,总收入4.071962804亿美元[64] - BOSS统一运维运营平台投入2300万美元,成本755.131906万美元,收入2238.324731万美元,与同行处于同一水平[61] - IaaS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投入9400万美元,成本3441.31551万美元,收入8910.34712万美元,行业领先[61] - 全托管IoT物联网平台投入3220万美元,成本911.654845万美元,收入2872.634299万美元,领先公有云企业用户水平[6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减少11886.32万元,减幅28.04%[9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4423.58万元,亏损较去年减少3854.95万元[9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余额为 - 88931.25万元[88] - 2022年营业成本268384775.63元,较上年减少33.85%,因调整业务结构减少低毛利硬件业务规模[98][99] - 2022年销售费用105235223.45元,较上年减少6.25%,变动较小[98] - 2022年管理费用60128432.65元,较上年减少4.43%,因力行降本增效节约费用支出[98][99] - 2022年财务费用4531289.26元,较上年增加383.69%,因借款利息、租赁负债利息增加及汇兑损失[98][100] - 2022年研发费用125689537.00元,较上年减少6.77%,因力行降本增效节约费用支出[98][100]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30497.10万元,较上年减少27.96%,主营业务成本26838.48万元,较上年减少33.85%[103] - 云计算毛利率12.00%,较上年增加7.83个百分点;云产品毛利率37.05%,增加15.73个百分点;云服务毛利率 - 23.81%,增加8.56个百分点[104] - 境内业务营业收入30100.94万元,毛利率12.40%,较上年增加7.47个百分点;境外业务营业收入396.16万元,毛利率 - 18.69%,增加201.29个百分点[104] - 直销营业收入14013.38万元,毛利率 - 8.96%,较上年增加10.47个百分点;经销营业收入15169.51万元,毛利率35.85%,增加14.03个百分点;代理营业收入1314.22万元,毛利率 - 39.79%,增加8.22个百分点[104][105] - 云产品整体收入规模17941.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73%,但QingCloud云平台收入和服务及其他收入分别实现17.43%和30.79%的增长[105] - 云计算外购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60.62%,软件开发成本减少67.62%,维保成本减少13.40%,驻场运维成本增加52.99%[106][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565.1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1.20%,其中关联方销售额为0[109] - 前五大客户中客户4和客户5为本期新增[11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820.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2.53%,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112] - 主营业务毛利3658.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7.21%[10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8820.7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2.53%,供应商2和供应商5为新增[113] - 销售费用本期数105,235,223.4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5%;管理费用本期数60,128,432.6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3%;财务费用本期数4,531,289.2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3.69%;研发费用本期数125,689,537.0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7%[1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168,011,142.4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6%;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23,723,479.2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6.5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42,104,226.1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81%[116] - 货币资金期末数183,512,646.20元,占总资产30.57%,较上期期末下降55.88%;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70,137,020.75元,占总资产11.68%,较上期期末增长40.16%[117] - 应收账款期末数72,626,631.80元,占总资产12.10%,较上期期末下降35.35%;预付款项期末数6,401,692.18元,占总资产1.07%,较上期期末下降41.98%[118][119] - 存货期末数2,458,217.50元,占总资产0.41%,较上期期末下降51.42%;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10,534,030.84元,占总资产1.75%,较上期期末增长128.75%[121] - 境外资产15,455,569.75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57%[131] - 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有7262.66万应收账款用于短期借款质押;4083.09万固定资产用于长期借款抵押[131]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105,333.1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9,931,585.31元,变动幅度为223.26%[1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122,889,623.49元[133]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公司不向股东进行现金分配,也不实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 未来一定期间内公司可能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对股东投资收益有不利影响[3] - 公司董事会在《公司章程》中对利润分配政策与决策程序进行了规定[190] - 2020 - 2022年度因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公司不进行现金分配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91] 审计与督导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签字会计师为张立志、唐恒飞、贾美慧 [17]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为王鹤、李振,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3月16日至2024年12月31日 [17]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云产品、云服务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额[27] - 云产品收入由软件或软硬一体化产品及售后支持服务收入组成,成本主要为服务器等硬件采购成本[28] - 云服务提供包年包月和弹性计费两种模式,成本主要是IT基础设施购置[29] - 云产品业务提供实施、维保等服务,云服务业务提供多层次云服务和售后支持服务[30] - 公司采购分为云产品、云服务和非经营性物资采购,采购体系涉及多部门,不同采购类型有不同模式[31] - 公司销售体系将客户分为关键客户和中小客户,关键客户按区域和行业服务,中小客户通过电话服务中心服务[32] - 公司销售模式有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云产品以渠道经销为主,云服务以直接销售为主,还有交叉销售[32] - 云产品业务板块经销商买断产品及服务,云服务业务板块代理商抽取客户发展佣金[33] - 公司销售定价体系由客户采购量决定,云产品经销商是买断模式,云服务代理商是返佣模式[33] 行业市场情况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为1187.5亿元,同比增长33.1%,平台市场规模达51.4亿元,同比增长45.2%[34] - 未来三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将保持30%以上增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2768.2亿元,系统平台规模达176.3亿元[34] - 2021年中国私有云市场突破千亿,较2020年增长28.7%,达到1048亿元[34] - IDC预测2023年中国私有云IT基础设施支出将成全球第一大市场[34] - 2019年中国私有云系统平台相关市场占比超30%,规模达246.3亿元[35] - 2022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165.8亿美元,IaaS市场同比增长27.3%,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45.4%,IaaS+PaaS市场同比增长30.7%,较2021上半年增速下滑18%[35] - 2021年中国混合云采用率达42%,预计到2024年渗透率将达70%[35] - 云计算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私有云市场规模增长提速,公有云持续高速增长[37] - 云计算行业发展驱动力量由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向传统企业[37] - 传统企业上云将成为云计算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37] - 公有云无法完全满足传统企业上云需求,私有云、混合云架构成主流[38] - 多云部署日趋成为企业用云主要策略,超84%雇员超1000人的大型受访企业采用多云策略[38][39] - 混合云占多云部署主导地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上云模式[39] - 2022年受访企业中58%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减少基础设施投资是企业采用混合云的首要原因[40] - 混合云潮流将促进大企业云迁徙,加速IaaS和PaaS渗透率提高,导致传统数据中心外包业务下降[41] - 2021年35%的企业采用软件定义存储,预计2026年该比例将达75%[43] - 当前互联网行业云原生使用率达70%,传统大企业约为10%,预计2025年成熟经济体中85%的大型企业将更多使用容器管理,高于2022年的30%[43] - IDC预测容器软件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2025年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收入将与虚拟化软件市场、云系统软件市场齐平[43] - 2020年中国容器基础架构软件市场规模达1.89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40%[44] - 202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88316 证券简称:青云科技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 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 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 | 本报告期 比上年同 | | 年初至报告期 末比上年同期 | | --- | --- | --- | --- | --- | | 项目 | 本报告期 | 期增减变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 | | | 动幅度 | | 增减变动幅度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75,954,984.62 | -31.29 | ...
青云科技(68831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30 00:00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16 公司简称:青云科技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 / 226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 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风险因素"相关的内容。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敬请投 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否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2 / 226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