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制药(000756)

搜索文档
新华制药(000756)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1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6.3966576978亿元,上年同期18.3125415122亿元,同比增长44.15%[3]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6.3966576978亿美元,上期为18.3125415122亿美元[28] - 本报告期集团营业收入为26.39665769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4.15%[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润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60381836亿元,上年同期1.0850355276亿元,同比增长39.72%[3] - 本报告期净利润1.5401041443亿元,上年同期1.0941854843亿元[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603818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9.72%[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1.471580931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0.08%[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374280327亿元,上年同期 - 0.1771394661亿元,同比下降937.2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7.68亿元,上期为14.38亿元;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9.52亿元,上期为14.56亿元;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84亿元,上期为 - 0.18亿元[1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3742803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7.28%[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79.7664991584亿元,上年度末82.6513133213亿元,同比下降3.49%[3] - 资产总计本期为79.77亿元,上期为82.65亿元[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者权益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3.2396193178亿元,上年度末41.2646039095亿元,同比增长4.7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基本每股收益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3元/股,上年同期0.17元/股,同比增长35.29%[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5.29%[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费用 - 本报告期研发费用1.1211958726亿元,上年同期0.7875818608亿元[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3.78万元,上期为43.94万元;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本期为5637.84万元,上期为6195.85万元[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5637.842725万美元,上期为6195.845047万美元[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5938723226亿美元,上期为4.6888613512亿美元[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7.1580464669亿美元,上期为1.7387832671亿美元[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2.9725146016亿美元,上期为2.1616398819亿美元[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为31.3631140176亿美元,年初为34.5695942788亿美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期末为33.6845276755亿美元,年初为34.4788866348亿美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44.572522万美元[46] 股东持股情况 -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0.40%,持股数量2.04864092亿股[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8.69%,持股数量1.93334127亿股[6] - 华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人民币普通股2.05亿股;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境外上市外资股1.93亿股[18] 股票期权激励与行权情况 - 2023年1月6日,公司向35名激励对象授予175万份股票期权[19] - 2023年1月11日,公司2018年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第一次行权,涉及159人,行权数量426.03万份,尚余79.53万份未行权,涉及14人[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总成本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24.6014197067亿美元,上期为17.0373474993亿美元[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21.37亿元,上期为31.58亿元;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本期为10.47亿元,上期为5.46亿元[23] - 短期借款本期为2.33亿元,上期为1.18亿元;应付票据本期为5.24亿元,上期为4.91亿元[23] - 合同负债本期为0.89亿元,上期为5.9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为0.55亿元,上期为7.17亿元[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在建工程与无形资产 - 在建工程本期为6.21亿元,上期为5.46亿元;无形资产本期为4.68亿元,上期为4.74亿元[23]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0 17:2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7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9%[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9%,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5%[4] - 销售费用为3.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78%[4] - 研发费用为1.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38%[4] 现金流和净资产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7.2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4.79%[3]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会计政策变更依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6] -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6] -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发行方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相关股利的所得税影响会计处理[6] - 会计政策变更涉及企业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6] - 会计政策变更已于2023年4月20日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6] - 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6] 董事会构成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 - 执行董事包括贺同庆董事长徐文辉先生和侯宁先生[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潘广成先生朱建伟先生卢华威先生和凌沛学先生[7] - 非执行董事包括徐列先生和丛克春先生[7]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0 16: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7] - 净利润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6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股,同比增长10.71%[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61元/股,同比增长8.93%[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2%,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50.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176] - 公司2022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11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7%[176]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194] - 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20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32,557,385.54元人民币,较2021年57,212,663.89元下降43.1%[1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从2021年60,547,621.67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29,389,673.85元,降幅达51.5%[1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化学原料药业务成本2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8%[200] - 制剂业务成本22.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2%[200] 各业务线表现 - 化学原料药业务收入31.7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2.27%,同比增长15.72%[194] - 制剂业务收入31.9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2.56%,同比增长22.29%[194] -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业务收入11.3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5.17%,同比下降5.79%[194] - 化学原料药业务收入31.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2%[200] - 制剂业务收入3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9%[200] -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业务收入11.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9%[200] - 原料药境内外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183] - 10大制剂战略品种销量同比增长30%[183] - 国际制剂及委托加工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88%[183] - 医药中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1%[183] - 新华健康销售额同比增长28%[183]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市场(含香港)收入48.9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5.28%,同比增长11.82%[194] - 美洲市场收入10.21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3.60%,同比增长20.72%[194] - 欧洲市场收入10.6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4.15%,同比增长10.51%[194] - 其他市场收入5.2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97%,同比增长39.91%[194] - 直销模式收入34.2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45.71%,同比增长11.43%[194] - 经销模式收入40.7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4.29%,同比增长16.97%[194]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15%,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200] - 化学原料药毛利率30.70%,同比提高0.69个百分点[200] - 制剂业务毛利率28.23%,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200] -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业务毛利率14.25%,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2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主要业务指标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178] - 公司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物市场需求大幅增长[179] - 公司通过科学组织和精准控制实现关键产品和新产品增长[179] - 公司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7.2亿元,同比增长21%[184] - 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约人民币2.5亿元[184] - 公司通过127次现场质量审计并获得美国FDA零缺陷远程审查[185] - 公司获得欧盟GMP证书并有3个产品获得欧盟CEP证书[185] - 19个产品完成不同国家的DMF注册[185] - 公司完成5个重点环保项目包括一分厂新增RTO[185] - 2023年计划获得15个生产批件包括10个制剂新产品和5个一致性评价批件[189] - 重点发展鱼油软胶囊和厄贝沙坦片等新产品推广[186] - 加快国际制剂代工项目和新项目落地[186] - 推进"互联网+大健康"平台发展在线诊疗和送药服务[186] - 布局医美类新业务和双向跨境业务[186] - 实施重点产品技术改造提升数字化水平[189]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经董事长贺同庆、财务负责人侯宁及财务资产部经理何晓洪声明真实完整[2] - 华鲁控股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达39.24%(华鲁控股30.59% + 华鲁投资5.54% + 维斌公司3.11%)[36]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193,302,927股H股,占总股本28.87%[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9,051,431股A股,占总股本1.35%,较期初增持5,592,418股[26] - 中信证券持有2,205,273股A股,占总股本0.33%,全部为报告期内新增持仓[26] - 宁波方达私募旗下5只基金合计持有9,105,248股A股,占总股本1.36%[27][34] - 华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37,091,988股限售A股,占总股本5.54%[26] - 前十大股东持股无质押或冻结情况[28] - 无限售条件A股第一大股东为华鲁控股集团,持有204,864,092股[31] - 无限售条件H股全部由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共193,302,927股[31] - 维斌有限公司持有20,827,800股H股,占总股本3.11%[36] - 华鲁投资直接持有公司A股37,091,98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54%[38] - Well Bring持有公司H股20,827,8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11%[38]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持股数量从2021年底的1,796,039股减少至2022年底的1,284,620股,降幅达28.5%[79] - 公司董事长张代铭因年龄原因于2022年9月19日辞任所有职务[59]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杜德平因工作变动于2022年7月1日辞任所有职务[5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期至2023年12月22日[65] - 2022年9月19日王小龙因工作变动辞任副总经理[65] 股本变动 - 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669,627,235股,较2021年627,367,447股增长6.7%[20] - 限售股份数量从2021年615,952股大幅增加至2022年38,294,533股,增幅达6,115.8%[20] - 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数量为631,332,702股,占总股本94.281%[20] - H股数量保持稳定为195,000,000股,占总股本29.121%[20] - 公司总股本为673,887,535股,其中A股478,887,535股,H股195,000,000股[52]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派发0.20元人民币[52] - 按总股本计算,建议派息总额约为1.347亿元人民币[52] - 公司董事会提议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20元人民币(含税)[177]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为6781人[91] - 2022年员工工资总额为人民币651,086千元[91] - 生产人员数量最多,达3733人[92] - 大学及以上学历员工1635人,占总员工数约24.1%[93] - 大专学历员工2095人,占总员工数约30.9%[93] - 中专及技校学历员工2356人,占总员工数约34.7%[93] - 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695人,占总员工数约10.2%[93] - 销售团队规模为920人[92] - 研发人员数量为474人[92] - 公司2022年完成公司级教育培训项目65项[95] - 公司2022年培训员工2378人次[95] 审计与内部控制 - 公司2022年审计机构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5]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1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财务状况及年度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得到充分反映[110] - 2023年3月24日审计委员会建议续聘信永中和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112]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经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对外披露[121][123] - 公司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独立审计[121][123] - 内部控制评价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五大要素开展[121][123] - 信永中和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认为公司2022年12月31日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128][130] -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于2023年3月27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27][129]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于2023年3月27日在巨潮资讯网刊载[128][130] - 公司确认2022年度已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常规守则所有条文[131] - 公司确认其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在所有重大方面均已建立并有效执行,无重大缺陷[168] 董事会与委员会运作 - 公司董事会2022年召开9次会议[99] - 独立董事卢华威2022年出席董事会会议9次[99] - 独立董事潘广成2022年出席董事会会议9次[99] - 独立董事朱建伟2022年出席董事会会议9次[99] - 公司审核委员会2022年召开4次会议[100]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召开1次会议[104] - 公司提名委员会2022年召开2次会议[106] - 2022年度董事会共召开9次会议[139] - 董事长贺同庆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5次亲自出席,4次书面决议)[140] - 执行董事徐文辉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1次亲自出席,2次书面决议)[140] - 非执行董事徐列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5次亲自出席,4次书面决议)[140] - 执行董事侯宁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1次亲自出席,2次书面决议)[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华威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5次亲自出席,4次书面决议)[1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潘广成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5次亲自出席,4次书面决议)[14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2年召开1次会议,会议日期为2022年3月30日[151][15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出席率为100%,朱建伟、潘广成、卢华威各出席1/1次会议[153] - 提名委员会2022年召开两次会议分别于8月30日和9月19日[158] - 提名委员会成员潘广成、朱建伟、卢华威2022年会议出席率100%[159] - 公司2022年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分别审议2021年度经审计账目、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账目、2022年半年度未经审计账目及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账目[166] - 审计委员会于2023年3月24日召开会议审议2022年度经审计账目及业绩公告[167] 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方面与控股股东完全独立[113] - 控股股东承诺不从事与公司存在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113]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经营能力[113] - 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配套设施[116] - 公司独立拥有采购和销售系统[11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公司支付,未在控股股东单位任职[116] - 公司设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独立治理机构[116] - 公司建立独立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116] - 公司与控股公司及附属公司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116] - 公司关联交易按市场价格或协议价格定价,交易公允[119] 高管与董事薪酬及持股 - 2022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为人民币1421.3万元[85][86] - 董事长贺同庆持股110,550股,占公司总股份0.0165%[69] - 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徐文辉持股80,400股,占公司总股份0.0120%[69] - 执行董事兼财务负责人侯宁持股147,400股,占公司总股份0.0220%[69] - 原董事长张代铭持股162,370股,占公司总股份0.0242%[73] - 原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杜德平持股180,900股,占公司总股份0.0270%[73] - 董事徐列持股110,550股,占公司总股份0.0165%[69] - 职工监事扈艳华减持34,977股[73]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部分监事未持有公司股份[69][73] - 副总经理郑忠辉持股110,55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165%[76] - 副总经理魏长生持股80,4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120%[76] - 董事会秘书曹长求持股80,4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120%[76] - 原副总经理王小龙持股110,55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165%[79] - 原副总经理杜德清持股110,55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0165%[79] - 部分董事高管于2022年7月28日及29日按计划减持A股股份[81] - 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一期行权产生股份[79] - 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期行权产生股份[79] - 2022年5月12日员工持股计划完成减持[79] 其他财务数据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11,183,262.32元人民币[1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金额为182,029,156.02元人民币,较期初203,490,512.00元下降10.5%[18]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金额为189,752,210.65元人民币,较期初170,428,238.83元增长11.3%[18] - 总资产为8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9%[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20.50亿元人民币[1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H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719[5] - 公司A股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756[5] - 公司最新变更登记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5]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区[4] - 公司报告期内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 - 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证券登记有限公司[6]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70300164103727C[5] - 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为贺同庆先生[4] - 控股股东华鲁控股注册资本为31.03亿元人民币[43] - 华鲁控股间接持有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2.06%股份[43] - 华鲁控股直接持有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1.03%股份[43]
新华制药:关于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18 16:48
2023-18 证券代码:000756 证券简称:新华制药 公告编号: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3 月 27 日在巨潮 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了《2022 年年度报告》及《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根据《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的规定,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加 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经营业绩、发展战略等情况,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26 日(星期 三)15:00-16:30 通过"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举办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 明会,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广泛听取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 二、出席人员 出席本次网上业绩说明会的人员有:董事长贺同庆先生,董事、总经理徐文辉先 生,独立董事潘广成先生,董事、财务负责人侯宁先生,董事会秘书曹长求先生,保 荐机构代表人白仲发先生。如存在特殊情况,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出席人员。 三、会议问 ...
新华制药(00075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为SHANDONG XINHU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7]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区[7] - 公司首次注册登记日期为1993年9月30日,最新变更登记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7] - 公司A股代码为000756,H股代码为00719[7] 股东及股本情况 - 公司2022年末股东总数为107,300户,其中A股股东107,262户[1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合计为38.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719%[1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合计为631.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94.281%[1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5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9]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42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74%[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8.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2.62%[9]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826.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73%[9] - 公司2022年末总负债为39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7%[9] - 公司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1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99%[9] 高管团队 - 公司董事贺同庆先生拥有丰富的药业经验,现任公司董事长[16] - 公司董事徐文辉先生是公司的总经理,具有化学工程专业背景[16] - 公司董事徐列先生是公司的工会主席,拥有管理学硕士学历[16] - 公司董事侯宁先生是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具有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会计与金融理学硕士学历[16]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2018年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可行权的516.78万份股票期权获得登记并上市流通[24] - 部分董事、高管减持了持有的公司A股,包括贺同庆、徐文辉、徐列、侯宁等[24] - 公司董事、监事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总额为人民币1,421.30万元,其中贺同庆的报酬为127.51万元,徐文辉为124.51万元,徐列为125.33万元[25] 公司治理 - 公司持续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公司运作,巩固和深入前期开展上市公司专项治理活动的成果[35] - 公司严格遵守上市规则,设立了独立非执行董事,并确保其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41] - 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共同参与公司决策[42] 环境保护 - 公司废气治理采用点源治理方法,包括“双管”技术、排气密闭弹性呼吸袋技术、碳纤维吸附/解析等技术[134] - 公司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废气排放检测,均达标,包括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石器检测有限公司等[136] - 公司在节能改造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日节约电量达3122kwh,年节电114万kwh,节约电费82万元[140]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4 16:3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4] - 净利润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7%[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62%,上升0.24个百分点[4]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7%[2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48]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48]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2元/股,2021年为0.56元/股[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1亿元,同比增长18.0%[67] - 主营业务收入72.95亿元,同比增长14.7%[6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0%[77][78] - 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股,摊薄每股收益0.61元/股[78][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总营业成本为54.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9%[25]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15%,同比提高0.11个百分点[25] - 所得税费用为0.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6%[4] - 财务费用下降39.47%至3201.95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及汇兑收益增加[21][22] - 信用减值损失恶化289.12%至-507.5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增加[21][22] - 其他收益下降51.63%至2889.48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收到政府补助减少[21][22]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3.46亿元,同比增长1.3%[48] - 税金及附加支出65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72] - 资产减值损失4352.6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4342.2万元[73] - 所得税费用4546万元,其中当期所得税2586.8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2001.6万元[74][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剂产品营业收入3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9%[25] - 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产品营业收入11.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9%[25] - 公司2022年分部营业收入总额为75.03亿元人民币,其中化学原料药分部收入31.91亿元(占比42.5%),制剂分部收入39.88亿元(占比53.1%),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产品分部收入21.13亿元(占比28.2%)[53] - 化学原料药分部2022年营业利润4.87亿元,较2021年4.29亿元增长13.5%[53][54] - 制剂分部2022年营业利润4932万元,较2021年1826万元增长170%[53][54] - 公司总收入为75.03亿元人民币,其中化学原料药收入31.72亿元(42.3%),制剂收入31.94亿元(42.6%),医药中间体及其他产品收入11.38亿元(15.2%)[69] 各地区表现 - 美洲地区营业收入10.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2%[25] - 按经营地区分类,中国(含香港)收入48.98亿元(65.3%),美洲收入10.21亿元(13.6%),欧洲收入10.62亿元(14.2%),其他地区收入5.22亿元(7.0%)[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3年目標取得15個生產批件包括10個製劑新產品和5個一致性評價批件[34]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20元人民币[12]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20元(含税),较上年增长33.3%[81] - 建议股息基于总股数673,887,535股计算(A股478,887,535股,H股195,000,000股)[81] - 若总股本变化将按每股分配比例不变原则调整分配方案[81] - 2022年建议股息金额未计入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8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62%[4]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飙升192.62%至7.5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及预收客户货款增加[23][2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90.44%至11.6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收到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2.44亿元[23][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改善428.42%至4.14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增加[23][24]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50]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11.5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02%,较年初增长3.86个百分点[17] - 合同负债大幅增至5.9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7.18%,较年初增长5.81个百分点[17] - 短期借款减少至1.1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3%,较年初下降2.25个百分点[17] - 长期借款增至5.4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60%,较年初增长1.88个百分点[17] - 固定资产为34.4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1.72%,较年初下降1.86个百分点[17] - 存货增至12.1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4.66%,较年初增长0.65个百分点[17] - 应收账款增至7.6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9.21%,较年初增长0.23个百分点[17] - 在建工程为5.4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60%,较年初下降1.08个百分点[17]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55.61%至11.5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2.44亿元及预收客户货款增加[18][20] - 合同负债激增490.91%至5.93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19][20] - 长期应付款骤降96.81%至200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负债结构优化及长期应付款转入一年内到期负债[19][20] - 公司短期借款从2021年的2.69亿元减少至2022年的1.18亿元,降幅56.2%[47] - 合同负债从2021年的1.00亿元大幅增至2022年的5.93亿元,增长491.1%[47]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1年的4.24亿元增至2022年的7.17亿元,增长69.3%[47] - 长期借款从2021年的3.46亿元增至2022年的5.46亿元,增长57.6%[47] - 应收账款净额从2022年初6.59亿元增至2022年末7.61亿元,增长15.4%[55] - 其他应收款净额从2022年初1.74亿元降至2022年末1.27亿元,减少27.3%[57] - 应付账款从2022年初6.61亿元降至2022年末5.99亿元,减少9.4%[59] - 资本公积年末余额达9.98亿元,较年初增长47.2%[64] - 股本溢价增加2.40亿元,其中非公开发行股票贡献2.07亿元[64] - 其他综合收益年末余额1.12亿元,同比下降11.2%[66]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华鲁控股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达39.24%(华鲁控股30.59%+华鲁投资5.54%+维斌3.11%)[9][10]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193,302,927股(占比28.87%)为第二大股东[9] - 华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7,091,988股(占比5.54%)全部为限售股[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A股9,051,431股(占比1.35%)[9] - 宁波方达私募旗下5只基金合计持股9,341,475股(总占比约1.39%)[9] - 公司总股本673,887,535股(A股478,887,535股+H股195,000,000股)[12] - 华鲁控股通过维斌公司持有20,827,800股H股(占比3.11%)[10] - 中信证券持股2,205,273股(占比0.33%)[9]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总量达418,567,977股[9][10] - 董事高管持股变动显著,贺同庆减持116,592股,徐文辉净增持80,400股[1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合计持股从179.6万股减少至128.5万股,净减少51.2万股[14] 研发和投资项目 - 公司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人民幣7.2億元同比增長21%[30] - 公司完成技術質量攻關項目30項和能源技改項目21項實現原材料能源消耗節約人民幣2090萬元[30] - 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約人民幣2.5億元[31] - 公司向178名激勵對象發行股份516.78萬股並向231名激勵對象授出股票期權2490萬份[31] - 公司全年獲得授權專利18件[30] - 公司年產10億支注射劑研發平臺通過GMP認證[30] - 公司年產500噸酯化物項目即將投產[30] 其他运营和财务数据 - 总资产为8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3%[5] - 总负债为39.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9%[5] - 资产处置收益增长167.25%至553.9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处置固定资产等收益增加[21][22] - 2022年出口创汇完成3.75亿美元[27] - 公司通过现场质量审计127次并零缺陷通过美国FDA远程审查[32] - 公司3个产品获得欧盟CEP证书19个产品完成不同国家DMF注册[32] - 公司员工总数6,781人,2022年员工工资总额为人民币651,086千元[38] - 货币资金从2021年744,662,302.34元增至2022年1,158,741,565.90元,增长55.6%[46] - 应收账款从2021年658,568,486.25元增至2022年761,259,339.93元,增长15.6%[46] - 存货从2021年1,027,539,968.72元增至2022年1,211,987,048.39元,增长18.0%[46] - 固定资产从2021年3,195,112,176.64元增至2022年3,447,888,663.48元,增长7.9%[46] - 总资产从2021年7,332,033,657.98元增至2022年8,265,131,332.13元,增长12.7%[46] - 应付款项融资从2021年170,428,238.83元增至2022年189,752,210.65元,增长11.3%[46]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从2021年203,490,512.00元降至2022年182,029,156.02元,下降10.5%[46] - 在建工程从2021年562,958,944.42元降至2022年545,894,979.10元,下降3.0%[46] - 2022年无重大资产收购及出售事项[42]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末73.32亿元增至2022年末82.65亿元,增长12.7%[53][54] - 短期薪酬年末余额为9517.14万元,较年初增加30.4%[61][62] -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年末余额为9108.87万元,占短期薪酬总额的95.7%[62] - 职工福利费全年发生额为4189.28万元,全部在当年使用完毕[62] - 社会保险费全年支出5090.72万元,其中医疗保险费4592.02万元占比90.2%[62] - 住房公积金全年支出5123.85万元[62] -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中0-1年占比99.1%(7.54亿元),1-2年占比0.9%(698万元)[56] - 应付账款账龄结构中0-1年占比95.6%(5.72亿元),1-2年占比2.5%(1523万元)[60] - 直销模式收入34.29亿元,经销模式收入40.74亿元[70] - 年末已签订合同但未履行履约义务对应收入金额为5.93亿元,其中5.85亿元预计将在2023年度确认收入[71] - 本年确认收入包含上年末合同负债金额为9234.6万元[71] - 2022年支付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元,总额100,444,085.25元[81] - 2021年支付2020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元,总额94,105,117.05元[81] - 2022年股息支付总额较2021年增长6.7%,增加6,338,968.2元[81] - 2022年度财务报告由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及财务部经理签署并盖章[82] - 2022年度业绩公告由董事长签署[82]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3人、非执行董事3人及独立非执行董事5人[83]
新华制药(000756) - 2014年8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3:2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1943年成立于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山东新华制药厂,是亚洲最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等药物生产企业 [2] 公司产品情况 - 主要产品为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化工原料等300余个品种 [2][3] - 年产化学原料药总量2.5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安乃近、布洛芬、阿司匹林、咖啡因、L - 380等药物生产企业 [3] - 药物制剂年生产能力达片剂80亿片、针剂3亿支、胶囊2亿粒 [3] - 今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和内销同比分别增长9%、10%,咖啡因、左旋多巴等主要效益品种销售大幅增长 [3] - 制剂产品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11.5%,佳和洛、介宁、舒泰得等重点制剂新产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 [3] 公司201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 - 201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736,817千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0%,原因是抓住产品销售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部分产品销量增加 [3] - 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3,570千元,去年同期为营业亏损人民币13,046千元,增加原因是开展技术攻关、节能降耗工作,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同比下降较大,子公司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积极开发市场,盈利能力大幅增加 [3]
新华制药(000756) - 2014年8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3:1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有招商基金王峥娇、兴业证券李鸣 [2] - 时间为2014年8月22日,地点在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曹长求 [2] 201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 - 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36,817千元,同比增长7.40%,原因是狠抓销售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使部分产品销量增加 [2] - 营业利润为23,570千元,去年同期营业亏损13,046千元,增加原因是开展技术攻关和节能降耗使原材料及动力消耗下降,子公司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加 [2] 公司产品情况 - 主要产品有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化工原料等,年产化学原料药2.5万吨,是全球最大的安乃近等药物生产企业,药物制剂年生产能力达片剂针剂3亿支、胶囊2亿粒 [3] - 今年上半年原料药出口和内销同比分别增长9%、10%,咖啡因等主要效益品种销售大幅增长;制剂产品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11.5%,重点制剂新产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 [3] 各行业及产品主营业务数据 |分行业及分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千元)|主营业务成本(千元)|毛利率(%)| | ---- | ---- | ---- | ---- | |原料药|821,203|679,855|17.21| |制剂|353,593|219,912|37.81| |商业流通|386,011|365,480|5.32| |化工产品及其他|160,142|133,376|16.71| |合计|1,720,949|1,398,623|18.73| [4]
新华制药(000756) - 2015年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7:3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0756,证券简称新华制药 [1] - 2015 年 1 月 14 日在公司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英大证券、民族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任福龙和董事会秘书曹长求 [2] 公司概况 - 前身是 1943 年成立于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山东新华制药厂,是我国重点骨干大型制药企业、亚洲最大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以及国内重要的心脑血管类、抗感染类及中枢神经类等药物生产企业,为 H 股、A股 上市公司 [3] - 全球最大的安乃近、布洛芬、阿司匹林、咖啡因、左旋多巴等原料药生产企业,年产化学原料药总量 2.5 万吨以上,片剂生产能力为 80 亿片/年、胶囊生产能力为 2 亿粒/年、针剂生产能力 3 亿支/年 [3] 公司效益情况 - 近几年效益不佳,主要受环保治理费用提高、搬迁导致的折旧等增加影响 [3] 公司战略与模式 - 大制剂战略主要是做大制剂产品,包括规模、品种、销量扩大 [3] - 制剂销售模式主要为自销、代理相结合 [3] 公司产品情况 - 化工中间体产品主要集中在寿光公司生产销售,当年生产销售情况较好 [3] 公司薪酬情况 - 员工平均薪酬与当地制造业薪酬平均水平相当 [4]
新华制药(000756) - 2016年5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28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董事长和财务负责人介绍新华制药历史沿革、发展历程、板块结构(原料药、制剂、医药中间体)及发展优势 [2] 科研投入与研发方向 - 2015年加大科研资金投入,研发方向为解热镇痛类、心脑血管类、抗代谢类、中枢神经类、消化系统类、抗感染类、抗肿瘤类、保健品等八大热点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科技创新 [3] 自产制剂销售与规划 - 2015年调整产品结构,自产制剂销售收入与2014年基本持平,注重介宁、舒泰得、佳和洛、艾迪特等5个重点产品培育,推进大制剂和国际化发展战略 [3] 制剂产品一致性评价 - 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积极推进制剂产品一致性评价工作,力争抢占未来竞争先机 [3] 合作协议进展 - 淄博市卫计委与京东、新华大药店签署的合作协议相关工作仍处于准备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