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纳达(002136)
icon
搜索文档
安纳达:关于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公告
2024-04-22 15:47
关联交易金额 - 2024年度预计关联交易总金额不超126,018万元,2023年度实际发生84,852.52万元[1] - 2024年预计向鑫克化工采购工业磷酸41,395万元,已发生4,498.52万元,2023年发生28,333.19万元[4] - 2024年预计向嘉尚能源采购蒸汽8,000万元,已发生1,743.10万元,2023年发生7,158.28万元[4] - 2024年预计向湖南裕能及子公司销售磷酸铁2,788万元,已发生0.00万元,2023年发生3,692.21万元[4] - 2024年预计接受通华物流劳务6,000万元,已发生746.68万元,2023年发生4,396.55万元[4] - 2023年向关联人采购原材料实际发生31,546.83万元,占预计金额81.24%,差异 - 61.69%[6] - 2023年向关联人销售产品、商品实际发生35,674.85万元,占预计金额49.63%,差异 - 72.90%[6] 关联方情况 - 2024年,湖南裕能持有铜陵安伟宁35%股份,其与铜陵纳源及其子公司的购销业务属关联交易[2] - 2024年,合肥国轩科宏持有铜陵安轩达35%股份,其与铜陵纳源及其子公司的购销业务属关联交易[2] - 关联方持有公司孙公司安轩达35%股权,对孙公司存在重大影响[16][17] - 公司持有铜陵纳源66.64%股份,铜陵纳源持有铜陵安伟宁65%股份,湖南裕能持有铜陵安伟宁35%股份[18] - 公司持有铜陵纳源66.64%股份,铜陵纳源持有铜陵安轩达65%股份,合肥国轩科宏持有铜陵安轩达35%股份[18] 关联企业业绩 - 铜陵市嘉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0160.30万元,净利润501.3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7828.57万元,净资产2465.75万元[8] - 安徽通华物流有限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9874.08万元,净利润274.89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9715.38万元,净资产278.98万元[9] - 铜陵鑫克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31622.77万元,净利润1426.23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22372.20万元,净资产20878.97万元[10] - 铜陵化工集团有机化工有限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75212.85万元,净利润 - 2133.91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29111.13万元,净资产 - 12427.99万元[11] - 安徽国泰化工有限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35062.49万元,净利润 - 1790.66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49677.57万元,净资产6951.85万元[12] - 铜陵化工集团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4956.54万元,净利润274.50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3895.27万元,净资产1464.02万元[13] - 铜陵迅捷危化品运输公司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1801.65万元,净利润8.07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1064.38万元,净资产8.07万元[14] - 湖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 - 9月营业收入3432826.8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4171.71万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总资产2721417.9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24344.21万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国轩科宏总资产964,247.14万元,净资产98,828.60万元,1 - 9月营业收入552,921.27万元,净利润8,519.12万元[16] 企业产能 - 嘉尚能源热区热网工程设计供应中、低压蒸汽量可达213万吨/年[19] - 通华物流现有各类车辆83台,运输能力954.9万吨/年[19] - 有机化工现有五套苯酐生产装置,年余热蒸汽产量30万吨左右[19] - 鑫克化工具有年产5万吨磷酸(标准含量)生产装置,租赁10万吨磷酸生产线,总计产能15万吨[19] - 国泰化工过氧化氢装置生产能力15万吨/年[19] 交易决策与评价 - 2024年4月19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3票赞成通过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议案[3] - 2024年4月14日,公司独立董事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28] - 独立董事认为关联交易能发挥产业链作用,对公司生产经营有积极作用[28] - 监事会认为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合规,无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情形[29] 交易相关说明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包括合肥国轩科宏向公司子公司采购磷酸铁、通华物流和迅捷危化向公司提供运输劳务[26] - 2024年预计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为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27] - 关联交易有利于稳定原料和产品销售渠道,降低采购成本,扩大市场份额[27] - 公司与关联方交易定价遵循公开、公平、协商一致、互惠互利原则[27]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将由公司及子公司与各方分别签订交易协议[26] - 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及子公司管理层签署并执行关联交易相关文件[26] 注册资本 - 铜陵市嘉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598.97万元[8] - 合肥国轩科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万元[15] 采购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向鑫克化工采购工业磷酸(P₂O₅≧41.4%),向国泰化工采购过氧化氢(27.5%),价格变动随行就市[22]
安纳达: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吕斌)
2024-04-22 15:47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2次[4] - 2023年未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0] 议案审议情况 - 2023年3月24日审议通过《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12] - 2023年3 - 4月审议通过续聘审计机构等多项议案[15][16][19][21] 履职相关情况 - 2023年独立董事按规定出席会议[5] - 2024年将继续履行独立董事职责[25]
安纳达: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4-04-22 15:47
内部控制相关 - 审计公司2023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3]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4] 内控情况结论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6] 内控风险提示 - 内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可能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安纳达: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04-22 15:47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母公司)净利润81856757.36元[5]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1元,共派21502000元[6] 会议相关 - 2024年4月21日召开第七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1] - 多项议案以3票赞成通过,部分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4][5][8][10][13][16][21][24] - 闵小龙、杨程监事薪酬议案2票同意通过,本人回避表决[17][18][19][20]
安纳达(00213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5: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简称为"安纳达",股票代码为002136,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7]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吴亚[7]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大道南段1288号[7]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40700610436258Q[8] - 公司主营业务为钛白粉系列产品和磷酸铁系列产品[8] - 公司控股股东为铜化集团,持股比例为29.9999%[9][10][1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无实际控制人[9][10][11] - 公司于2015年控股子公司铜陵纳源磷酸铁项目建成投产,向市场供应磷酸铁系列产品[8] 经营情况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5.02亿元[2] - 公司拟以215.02亿元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2] - 2023年营业收入为21.11亿元,同比下降22.2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50.44万元,同比下降75.95%[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483.32万元,同比下降76.57%[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3.34万元,同比下降91.90%[15]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0元,同比下降75.94%[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同比下降20.36个百分点[15] - 总资产为20.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9%[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9%[16] - 公司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对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进行了调整[16] - 公司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58.63万元[20] 行业分析 - 2023年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GDP达到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23] - 2023年我国钛白粉产能接近550万吨/年,实际产量达到416万吨,同比增加6.3%[23] - 2023年我国钛白粉出口量164.16万吨,同比增涨17%,出口增量占产量增量比重达109.76%[24] - 2023年磷酸铁锂产量合计为156.9万吨,同比增长32.9%,但产能利用率下降明显[24] - 2023年磷酸铁锂价格整体呈现"跌-涨-跌"走势,与年初相比价格下降73.75%[24] - 近年来多家跨界企业布局磷酸铁系产业,导致行业出现阶段性供给过剩[24] - 国内钛白粉生产以硫酸法为主流工艺,部分企业正在布局氯化法和盐酸法[24] - 2023年我国钛白粉产量达到416万吨,同比增长6.3%[27] - 2023年我国钛白粉产能达到550万吨,同比增长12.24%[27] - 钛白粉供给侧竞争压力进一步显现,产能利用率进一步下滑[27] - 2023年我国钛白粉表观需求量预计为260万吨,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27] - 钛白粉行业短期内供大于求,产能利用率下降的趋势难以改变[27] - 磷酸铁市场经历高速增长后出现供给过剩局面,行业处于阶段性结构调整[27]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与多家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27] - 公司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技术成熟,生产集约高效、废副资源化、实现了循环、绿色、低碳发展[29] - 公司现有核心技术团队比较稳定,均在公司就职多年,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资历背景和研发技术经验[31] - 公司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项[31] - 公司分别与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了产学研合作[31] - 公司钛白粉产品设计产能8万吨,产能利用率110.10%[34] - 公司磷酸铁产品设计产能15万吨,产能利用率55.15%[34]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安徽省标准化AAA级示范企业、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35] - 公司"安纳达"牌钛白粉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安纳达"注册商标被评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35] - 公司在钛白粉生产工艺管理与控制、设计制造等方面技术优势明显,拥有多项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关键技术[35,36] 研发创新 - 公司本期研发费用为77,849,299.44元,主要用于光伏背膜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工艺技术研究、管式过滤机应用对水解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复杂组分高磷钛矿应用于钛白生产工艺研究等[49][50][51][52] - 以钛白废副硫酸亚铁为铁源制备高纯磷酸铁,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55] - 磷酸铁杂质含量降低,Mg≤50ppm、Mn≤150ppm、Zn≤20ppm、S≤150ppm[55] - 磷酸铁两步法合成技术研究,生产成本降低10%左右,产品满足客户要求[56] - 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条件并进行优化,建设钠离子电池中试线[57] - Ⅱ型聚磷酸铵工艺技术方案研究,对标行业先进指标,建
安纳达:关于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
2024-04-22 15:47
授信申请 - 2024年4月2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1] - 2024年度拟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不超19.04亿元,额度可循环使用[2] 银行预授信 - 建行铜陵分行预授信26000万元[5] - 工行铜陵分行预授信25000万元[5] - 农行铜陵分行预授信10000万元[5] - 交行铜陵分行预授信10000万元[5] - 徽商银行铜陵分行预授信18500万元[5]
安纳达:年度股东大会通知
2024-04-22 15:47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23日召开[1] - 现场会议时间为2024年5月23日下午14:00[3] - 会议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5月16日[6] 投票相关 - 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2024年5月23日多个时段[4][21] - 互联网系统投票时间为2024年5月23日上午9:15至下午15:00[4][22] - 网络投票代码为362136,投票简称为安达投票[20] 提案与登记 - 本次股东大会提案含多项议案[10] - 提案9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并单独计票披露[11] - 登记时间为2023年5月22日特定时段[12]
安纳达:2023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2024-04-22 15:47
会议情况 - 2023年度董事会召开7次会议,董事均亲自出席[2] - 2023年度召开2次股东大会,提案均获通过[4] 业绩分配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2.00元(含税),总额4300.4万元(含税)[11] 未来展望 - 2024年钛白粉产量预算100,000吨[12] - 2024年磷酸铁产量预算120,000吨[12] - 2024年公司产销平衡[12] - 2024年资金回笼率预算100%[12] - 2024年各项污染物需达标排放[12]
安纳达: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2 15:47
业绩总结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11,104.46万元,同比下降22.22%[5] - 2023年末公司资产总计20.1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5.19%[23,25] - 2023年末公司负债合计5.997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1.87%[24,25] - 2023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4.11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59%[24,25] - 2023年营业利润为5305.952083万美元,2022年为4.1129143111亿美元[32] - 2023年净利润为5729.517141万美元,2022年为3.7034241857亿美元[3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2022年为1.2471[3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23.34万元,同比下降91.89%[38] 财务数据对比 - 2023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为570,737,500.39元,2022年为505,920,388.34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为108,343,816.07元,2022年为49,430,843.34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39,459,564.07元,2022年为130,663,467.43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为94,391,181.57元,2022年为239,120,877.27元[22] - 2023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为11,626,008.79元,2022年为20,752,864.35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为548,299.46元,2022年为1,225,175.58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166,134,587.72元,2022年为174,087,274.84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为30,760,673.31元,2022年为17,752,095.63元[22] - 2023年末公司固定资产8.31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8.00%[23] - 2023年末公司短期借款5000.69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149.75%[23] - 2023年末公司应付票据2.23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75.59%[23] 所有者权益变动 - 2023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1157956347.49元,期末为1182187570.94元[1][3]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4504400.59元,少数股东综合收益为 - 7209229.18元[1] - 2023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使权益增加32570696.68元,其中所有者投入普通股30100000元[1] - 2023年利润分配使权益减少55403000元,其中提取盈余公积8185675.74元,对股东分配43004000元[2]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68]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70] - 合并财务报表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78]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1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按管理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类[121] - 金融负债分为三类进行核算[125] - 公司对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133] - 公司存货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采用永续盘存制[167][168] - 公司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关系列示合同资产或合同负债[173][174]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及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180] - 固定资产按实际成本确认,不同类别有不同折旧年限和残值率[195][197] - 在建工程按建造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全部支出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00]
安纳达:独立董事年度述职报告
2024-04-22 15:47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董事会7次、股东大会2次[4] - 2023年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5] - 2023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5]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6次会议[6] 议案审议情况 - 2023年3月24日审议通过《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8] - 2023年3 - 4月审议通过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3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11] - 2023年3月24日审议通过2022年度非独立董事、监事、高管薪酬议案[12] - 2023年2 - 3月审议通过选举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等聘任议案[13] - 2023年3月24日审议通过《2022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15] - 2023年3月24日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其所属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16] 报告披露情况 - 按时编制并披露多份报告[10] 资金与担保情况 - 2023年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形[16] - 不存在除对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对外担保事项[16]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2023年独立董事按要求履职,2024年将继续履职[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