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星通(002151)

搜索文档
北斗星通(002151) - 关于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完成的公告
2025-05-13 16:17
股份回购 - 截至2022年6月6日累计回购5,018,178股,占总股本0.92%,支付约15,036.2万元[2] 员工持股计划 - 非交易过户4,970,000股,占总股本0.92%,过户价13.51元/股[6] - 涉及标的股票不超501.8178万股,受让价13.51元/股,份额上限6,779.5585万份[5] - 实际募集6,714.47万元,认购6,714.47万份,缴款198人[5] - 存续期48个月,分三批解锁,比例30%、30%、40%[7] - 参加对象不超213人,董监高7人[5] - 15人放弃认购,实际过户与方案差48,178股[7] - 全部有效持股未超股本10%,单个员工未超1%[7] - 2025年5月9日完成非交易过户[6]
北斗星通(002151) - 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09 19:30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5月9日通讯召开[1] - 应参加表决董事7名,实际7名参加表决[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等额置换议案[1] - 表决结果7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 其他事项 - 同意和芯星通等先付人员薪酬再等额置换[1] - 本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 - 核查意见及公告刊登于指定媒体[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5月9日[4]
北斗星通(002151)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2025-05-09 19:18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6月26日非公开发行A股31,374,501股,募资94,500.00万元,净额93,107.59万元[2] - 2024年变更17,000.00万元用于特定项目[4] 资金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33,527.55万元[4] 资金置换事项 - 2025年5月9日董事会、监事会通过资金置换议案[10][11] - 保荐人对资金置换事项无异议[13]
北斗星通(002151) - 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2025-05-09 19:17
募集资金情况 - 2023年6月26日非公开发行A股31,374,501股,募资94,500.00万元,净额93,107.59万元[2] 资金使用变更 - 2024年将“研发条件建设项目”17,000.00万元用于“低功耗北斗GNSS SoC芯片项目”[4] 项目资金使用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各项目合计累计使用33,527.55万元[5] 资金使用安排 - 子公司计划先用自有资金付薪酬再用募集资金置换[2] 相关意见 - 董事会、监事会认可资金使用操作[8]
北斗星通(002151) - 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09 19:15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5月9日通讯召开[1] - 会议通知及资料于2025年4月28日发出[1] - 应到、实到表决监事均为3名[1] 议案审议 - 审议通过使用自有资金付募投项目资金并等额置换议案[2] - 表决结果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公告信息 - 相关公告编号2025 - 026,刊登于多平台[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5月9日[4] 备查文件 - 备查文件为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3]
【干货】2025年卫星应用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5-06 14:31
卫星应用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涵盖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备建设 其中卫星制造分为卫星平台、荷载、元器件和总装四个板块 相关企业包括中国卫星、银河航天等 卫星发射涉及火箭研制 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国有企业为主 地面设备制造环节市场规模较大 参与者包括卫通集团、海格通信等[1][2] - 产业链中游提供卫星导航、通信和遥感等服务 主要企业有中国卫通、四维图新、中海达等[2] - 产业链下游覆盖交通、国防、通信、海洋、气象等领域 需求方包括中国广电、电信运营商及政府部门等[2] 区域分布特征 - 全国卫星应用相关企业数量达3809家 主要分布在广东省(457家)、北京市(435家)和江苏省(321家) 东中部地区集中度较高 四川和陕西企业数量均超150家[5] - 上市企业共40家 北京市数量最多(13家) 以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为代表 广东和四川各有5家上市企业[7] 企业布局特点 - 导航与定位领域企业数量最多且竞争激烈 上游设备生产涉及中国卫星、司南导航等 中下游场景应用包括北斗星通、盟升电子等[13][14] - 遥感与测绘领域企业数量较少但技术门槛高 上游有航天电子、雷科防务等 中下游以航天宏图等企业为主[13][14] - 通信与信息传输领域上下游分布均衡 上游涵盖中国卫星、通宇通讯等 中下游包括中国卫通、三维通信等 协同发展效应显著[13][14]
北斗星通(002151) - 深圳市天丽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2025-04-28 18:16
深圳市天丽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丽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 | | 目 | 录 | 页 | 次 | | --- | --- | --- | --- | --- | | 一、 | 审计报告 | | 1-4 | | | 二、 | 已审财务报表 | | | | | | 合并资产负债表 | | 5-6 | | | | 合并利润表 | | 7 | | | | 合并现金流量表 | | 8 | | | | 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 | 9-10 | | | |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 | 11-12 | | | | 母公司利润表 | | 13 | | | | 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 | 14 | | | | 母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 | 15-16 | | | | 财务报表附注 | | 17-92 | | 审计报告 大华审字【2025】0011010241 号 大 华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Da Hu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Special General Partn ...
【全网最全】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4-26 11:11
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汇总及基本信息 - 行业产业链布局广泛,覆盖导航&定位、遥感&测绘、通信&信息传输等领域,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企业众多且技术实力强,中下游应用场景丰富涉及交通、物流、通信等多个行业 [1] - 导航&定位领域企业数量最多竞争激烈,遥感&测绘领域企业较少但技术门槛高,通信&信息传输领域企业在上下游分布均衡协同效应明显 [1] - 行业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 产业链环节企业分布 - 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环节:导航&定位领域有中国卫星、航天智能等12家企业,遥感&测绘领域有中国卫星、航天电子等5家企业,通信&信息传输领域有中国卫星、中英科技等11家企业 [2] - 中下游卫星场景应用环节:导航&定位领域有中国卫星、佳讯飞鸿等11家企业,遥感&测绘领域有中国卫星、航天宏图等企业,通信&信息传输领域有中国卫星、创远信科等12家企业 [2] 导航领域主要上市公司 - 北斗星通为行业领军企业,在卫星导航核心部件领域全面布局 [3] - 航天智装依托航天领域技术积累为北斗系统提供关键设备支持 [3] - 合众思壮通过持续创新将北斗应用拓展至多个行业 [3] - 华力创通在卫星导航芯片和仿真测试技术上取得突破 [3] 通信和遥感领域上市公司 - 通信领域:通宇通讯专注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航天环宇从事星载高端微波通信,中国卫通拥有自主可控卫星资源 [4] - 遥感领域:航天宏图研发自主知识产权遥感软件并规划大规模遥感卫星星座 [4] 多领域业务布局企业 - 盟升电子和星图测控在导航与通信领域均有布局 [5] - 国科天成和航天电子在导航与遥感领域展开业务 [5] - 雷科防务、雷电微力、铖昌科技和中国卫星在导航、遥感与通信三个领域均有布局 [5] 上市公司地域分布 - 全国卫星应用上市公司共40家,北京市数量最多达13家,广东和四川各有5家 [6] - 其他省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均不超过2家 [6] 2024年上半年业绩对比 - 导航领域:华力创通卫星导航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2.78%毛利率40.57%,北斗星通营收同比下降66.42% [9] - 通信领域:通宇通讯卫星通讯业务营收5.47亿元,航天环宇宇航及通信产品业务毛利率45.04% [10] - 遥感领域:航天宏图数据分析应用服务业务营收18.19亿元同比下降25.98% [10] - 多领域布局企业:中国卫星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业务营收9.9亿元占比95.89% [12] 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北斗星通构建"智能位置数字底座"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 [14] - 合众思壮推进全球化战略优化业务结构 [14] - 中国卫通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引领卫星通信产业 [14] - 航天宏图拓展多领域卫星应用服务 [14] - 中国卫星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14]
北斗星通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证券之星· 2025-04-26 06:49
文章核心观点 北斗星通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上升亏损收窄 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尚佳 但也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业绩依赖股权融资等问题 同时需关注现金流和财务费用状况 [1][3] 分组1:财报数据表现 -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营业总收入3.18亿元 同比上升13.63% 归母净利润 -2962.23万元 同比上升35.96% [1] - 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18亿元 同比上升13.63% 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 -2962.23万元 同比上升35.96% [1] - 毛利率33.07% 同比减0.03% 净利率 -10.98% 同比增47.77% [1] - 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总计1.16亿元 三费占营收比36.6% 同比减11.42% [1] - 每股净资产9.35元 同比减8.47%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2元 同比增203.68% 每股收益 -0.05元 同比增44.44% [1] - 扣非净利润 -5045.98万元 同比上升15.25% 货币资金6.54亿元 同比降11.82% 应收账款5.45亿元 同比降31.80% 有息负债9295.86万元 同比增1018.45% [1] 分组2:业务与融资情况 - 去年净利率为 -26.72% 算上全部成本后 公司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公司上市18年以来 累计融资总额58.39亿元 累计分红总额4.15亿元 分红融资比为0.07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股权融资驱动 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3] 分组3:财报体检建议 -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 -57.28% [3] - 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 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值为负 [3] 分组4:机构问答 - 对于定位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安全性保障及管控和涉密管理问题 公司表示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从事数据服务业务 按要求获得从业资质 制定并执行数据存储、处理、传输标准规范和制度 [3]
北斗星通(002151) - 关于收购深圳市天丽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的公告
2025-04-26 03:1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以25245万元收购深圳天丽51%股权,交易对价占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95%[1] - 交易确定深圳天丽全部权益价值为49500万元,51%股权交易代价为25245万元[23] - 公司以现金收购深圳天丽51%股权,对应注册资本510万元,资金为自有资金[25] - 支付节点分五期,分别为收购总价款的30%、30%、12%、13.2%、14.8%[32] 业绩总结 - 深圳天丽2024年末资产总额23673.05万元,占北斗星通的3.84%[2] - 深圳天丽2024年营业收入31638.49万元,占北斗星通的21.12%[2] - 深圳天丽2024年净利润4690.78万元,占北斗星通绝对值的13.41%[2] - 深圳天丽2024年末净资产12498.48万元,占北斗星通的2.45%[2] - 2024年北斗定位模组在智能驾驶领域出货量超60万片[36] 未来展望 - 业绩承诺期为2025 - 2027年,2025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000万元,2026年不低于4500万元,2027年不低于5000万元,累计不低于13500万元[33] - 若业绩承诺期累计扣非净利润低于13500万元,第五期支付款需调整[33] - 若累计扣非净利润低于承诺业绩的70%,公司有权要求乙方回购51%股权[34] - 收购有利于提升公司车载天线领域市场占有率,增厚北斗星通业绩[38] 风险提示 - 汽车天线领域竞争充分,低端产品价格竞争可能使深圳天丽毛利率下滑或客户流失[39] - 深圳天丽主要收入集中在前三大客户,客户采购需求变动会使业绩波动[40] - 交易完成后,公司与标的公司需在多方面整合,未达预期会有不利影响[41] - 业绩承诺期内累计扣非净利润低于承诺值70%,公司有权要求回购股权,履约有不确定性[42] 应对策略 - 公司对标的公司实控人进行财产调查,证明其有一定资产履约能力[42] - 交易支付设计五次支付节点,业绩波动可提前停止交易和支付[42] - 交易对手方持有标的公司49%股权,无足额现金履约时可作价出售[42] - 收购后将在深圳天丽组建董事会,规范治理降低管理风险[41] - 公司与深圳天丽实控人制定分阶段详细整合执行计划[41] 其他信息 - 深圳天丽2023 - 2024年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1户[6] - 深圳天丽深圳基地面积15000平方米,产能配套150万辆车;湖北基地面积33500平方米,产能配套350万辆车[10] - 杨鹤鸣持有深圳天丽89%股权,与廖艳飞夫妻合并持有90%股权[17] - 汉唐明元出资额8582.3994万人民币,廉健出资比例74.5712%,认缴出资6400万元[20] - 廉健合计持有深圳天丽8.4107%股权,直接持有3.75%,通过汉唐明元间接持有4.6607%[22] - 深圳天丽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50177.06万元,较账面所有者权益增值37678.58万元,增值率301.47%[23] - 杨鹤鸣出让45.39%股权,对价22468.05万元;汉唐明元出让3.1875%股权,对价1577.8125万元;廉健出让1.9125%股权,对价946.6875万元;廖艳飞出让0.51%股权,对价252.45万元[26] - 交易后公司持股51%,杨鹤鸣持股43.61%,汉唐明元持股3.0625%,廉健持股1.8375%,廖艳飞持股0.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