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化科技(002250)
搜索文档
联化科技:关于控股子公司申请新三板挂牌的进展公告
2024-06-25 16:23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6月14日公司审议通过控股子公司上海宝丰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的议案[2] - 上海宝丰收到《受理通知书》[3] - 上海宝丰申请新三板挂牌须经审查,存在不确定性[4]
联化科技:第八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第一次会议决议
2024-06-14 16:28
新策略 - 2024年6月14日联化科技独董会通过子公司上海宝丰拟申请新三板挂牌议案[1] - 上海宝丰申请挂牌利于完善治理结构、拓宽资本渠道[2]
联化科技:关于控股子公司拟申请新三板挂牌的公告
2024-06-14 16:28
股权与注册资本 - 上海宝丰注册资本为14129.8420万元,联化科技直接及间接持股比例合计为83.5112%[1] - 联化科技持股上海宝丰10800.0000万股,持股比例为76.4340%[3] 财务数据 - 2023年末总资产67312.34万元,2022年末为59991.54万元[6] - 2023年末负债40510.63万元,2022年末为36908.06万元[6]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26801.71万元,2022年末为23083.48万元[6] - 2023年营业收入52285.55万元,2022年为39922.12万元[6] - 2023年利润总额5586.67万元,2022年为4288.70万元[6] - 2023年净利润4873.28万元,2022年为3730.06万元[6] - 2023年度,公司按权益享有上海宝丰的净利润为4069.73万元,占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绝对值的比例为8.7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按权益享有上海宝丰的净资产为22382.43万元,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比例为3.47%[5] 独立性与交易 - 上海宝丰财务独立,有独立银行账户和基本存款账户,依法独立纳税申报和履行纳税义务[10] - 上海宝丰机构独立,有独立经营和办公场所,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独立决策[10] - 上海宝丰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交叉任职情形[10] - 公司与上海宝丰交易按市场价格进行,定价公允,无利益输送[10]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三年将保持对上海宝丰控股权,若有调整将履行审批和披露义务[10] 新策略 - 2024年6月14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控股子公司拟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议案[11] - 上海宝丰申请新三板挂牌有利于完善治理结构、拓宽资本渠道等,不损害股东和公司利益[11] - 上海宝丰申请新三板挂牌须经核准,结果不确定[12] - 公司将根据控股子公司新三板挂牌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3]
联化科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6-14 16:28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6月11日发通知,6月14日召开[1] - 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1] 决策事项 - 以4票同意通过子公司上海宝丰拟新三板挂牌议案[1] - 关联董事彭寅生等3人回避表决[1] - 董事会同意上海宝丰挂牌,授权管理层办理相关事宜[1]
联化科技(002250) - 2024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6-06 17:57
业绩表现与应对策略 - 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不佳,受植保行业“去库存”影响,部分植保订单减少致收入下滑 [1] - 预计今年下半年植保行业“去库存”行情减缓,公司明年财务报表将体现摆脱该影响 [1] - 为减少影响,积极与客户沟通,维护战略关系,秉持“大客户战略”拓展新客户、探索新产品方向、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1] - 执行“走出去”战略,在马来西亚建设工厂做好产能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 [1] - 做好研发、生产和管理工作,提高研发硬实力,优化产能,拓展市场,推动植保业务发展 [1] 业务发展情况 医药CRO业务 - 基于客户需求及市场分析,为提供“一站式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成立CRO团队,业务按计划推进,未来将为医药业务带来更多价值 [2] 新能源业务 - 相关产品按计划进行项目研发、试生产等工作,凭借化工行业多年积累,未来以添加剂研发和生产、实行大客户战略等提高竞争力,推动公司发展 [2] 基地建设与规划 英国公司 - 进行产线改造,转移适合产品到英国子公司生产,积极与客户沟通引进新客户和新产品,推动其发展 [2] 马来西亚基地 - 已签署工业用地购买意向,着手后续工作,建设进度根据具体订单调整适配,做好海外经营工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2] ESG工作 - 主要客户对ESG有较高要求,医药业务板块子公司联化昂健基地已推行包括“碳排放”在内的ESG相关工作并披露 [2] - 未来根据工作成果和经验在全公司推广ESG工作,针对性披露工作成果 [3]
联化科技:植保去库存等导致业绩阶段性承压
中银证券· 2024-05-30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植保行业"去库存"影响,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 [2] - 2024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盈利能力逐渐改善 [2] - 公司将持续推动植保业务高质量发展,深耕管道内产品布局 [3] - 公司医药业务产量、销量同比下降,主要系部分价格较低产品订单减少,但整体收入稳定 [3] - 公司功能化学品业务积极拓展新能源化学品领域,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3] 财务数据总结 - 2023年公司营收64.42亿元,同比下降18.10%;归母净利润-4.65亿元,同比下降166.76% [6] - 2023年四季度公司营收14.24亿元,同比下降27.49%;归母净利润-3.90亿元,同比下降210.03% [6] -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14.66亿元,同比下降25.12%;归母净利润269.16万元,同比下降93.96% [7]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EPS分别为0.06元、0.16元、0.34元 [5]
联化科技(002250) - 2024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5-22 21:07
公司经营情况 - 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644,215.2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10%[1] - 2023年度利润总额为-40,205.3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42.57%[1] - 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524.3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6.76%[1] - 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559.7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12%[1]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1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93.96%[1] 资产盘活 - 通过多功能车间快速切换提高产线利用率[2] - 采取"走出去"战略,建设英国基地和马来西亚工厂,以"中国+"模式带动国内基地发展[2] 植保行业"去库存" - 预计2023年下半年"去库存"行情趋势将有所减缓[3] - 专利药的回暖较仿制药有所滞后[3] - 预计2024年财务报表中有所体现[3] 英国基地经营 - 2023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需偿还内部贷款利息及产能利用率不足[4] - 公司正积极调整部分产品至英国基地生产,发挥"桥接作用"[4] 产品专利到期应对 - 在专利期到期前发展新工艺技术降低成本[5][6] - 依靠成本优势和生产经验应对新竞争对手[6] 医药业务发展 - 医药业务板块通过FDA、PMDA等审计,竞争力提升[7] - 未来将继续加深客户关系,拓展生物技术领域新客户[7] 新能源业务进展 - 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等产品处于试生产阶段[8] - 公司正在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和优化工艺路线降低成本[8] - 未来将以添加剂研发、大客户战略和海外交付能力提升竞争力[8]
联化科技: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关于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4-05-22 19:47
会议时间 - 2024年5月22日13:30现场召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9:15 - 15:00[5] 参会情况 - 15名股东出席,代表股份244,647,382股,占比26.8450%[6] 议案表决 - 议案一至八同意票占出席有表决权股份总数超98%,均获通过[9][11][12][13][14][15][16][17][19][23]
联化科技:2023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4-05-22 19:47
会议信息 - 2024年5月22日在浙江台州召开2023年度股东大会[4] 股东情况 - 现场2名股东代表4,721,070股,占比0.5180%[4] - 网络13名股东代表239,926,312股,占比26.3270%[4] - 中小股东12人代表5,390,459股,占比0.5915%[4] 议案表决 - 多项议案全体股东同意股份比例大多超99%[7] - 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票占比不同[9][10][11] 表决效力 - 律师事务所认为大会召集等合规,表决结果有效[15]
联化科技:联化科技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
2024-05-08 17:57
业绩情况 - 英国子公司自2017年收购后持续亏损,公司投入约三十亿[1] - 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受植保行业“去库存”周期影响[1][2] 未来策略 - 2024年度聚焦降本增效,提高人员效率,降低三废成本能耗[2] - 推进英国子公司管理、生产,降本增效,导入新产品[1] 业务布局 - 临海基地规划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和沟通按计划进行[1] - 植保业务探索新型领域,寻找新增长点[2] 技术研发 - 多肽技术布局研究,暂无相关产品销售[2] - 暂不涉及合成生物相关产品[2] 核心竞争力 - 核心竞争力集中于独特运营模式、技术创新智能化平台建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