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川大智胜(002253)
icon
搜索文档
川大智胜(002253) - 2017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0:48
人脸识别产品 - 人脸识别算法进展大,部分产品在成都火车东站铁路人证票查验系统试用,经500万人次检验,正确识别率达95.6%,已启动首批十多种应用产品开发,预计下半年或明年初投入市场 [1] - 产品主要针对公共安全等领域,处于示范阶段,暂未形成正式订单 [1] - 运营模式更多以产品模式开展,但某些重点行业先以项目方式做示范应用系统 [1] D级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 - 采购D级飞行模拟机为航空公司提供飞行员模拟机培训服务,可替代真飞机训练并训练特殊科目 [2] - 经营模式是“融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长期定制服务模式”,与航空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2] - 目前有4台D级飞行模拟机在运行,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 政策影响与发展规划 - 低空空域改革政策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无法预计,“低空空域监视管理和服务系统”适合我国低空空域安全监管要求 [2] - 董事会和管理层正在拟定和讨论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2] 利润增长点与盈利模式 - “十三五”期间,在相关战略背景下,公司保持传统业务优势,加大新业务领域推进,重点发展空管、飞行模拟、三维人脸识别、虚拟现实和文化科技等领域 [2] - 盈利模式将从“项目模式”为主转变为“项目 + 产品 + 服务”模式 [2] 其他业务相关 - 如有股权激励计划将及时披露,公司支持员工“二次创业”实现双赢 [3] -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向科普、教育方面发展 [3] - 信息化产品由前子公司系统集成公司提供,包括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等,毛利率整体不高 [3] - 2016年6月起系统集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研发人员较2015年下降26% [3] - 智能交通业务基于车辆自动识别,核心技术是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号牌和类型自动识别,2015年起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智能识别技术重回领先位置 [3]
川大智胜(002253) - 2017年9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50
技术概念 - 公司将美国汽车工程协会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分级标准(SAE0.0 到 SAE3.0)运用到空中交通管理,含义是从主要由人类指挥过渡到机器指挥、人工监督 [2] 政策影响 - 受相关政策影响,短期内公司无法预计低空开放对业绩的影响,若政策落地,考虑产品服务、影响力和技术储备,会对业绩有积极影响 [2] 业务收入 - 公司与航空公司签订 4 台空客 A320 飞行模拟培训长期服务合同,下半年正常情况会有持续收入 [2] 产品盈利与应用 - 人脸识别产品主要采取产品模式,也在探索服务模式,应用于公共安防领域;二维人脸识别产品在北京师范大学宿舍门禁和成都火车东站人证票查验系统有应用,三维产品处于样机阶段,预计几年后产生效益 [3] 产品优势 - 全景互动产品优势在于公司在图形图像处理方面有技术积累,虚拟现实技术向科普、教育方面发展 [3] 业绩预测 - 航空领域及图形图像领域业绩增长与披露材料一致,稳步增长 [3] 战略合作 - 与利亚德、奥飞动漫战略合作,利亚德是 LED 龙头,公司产品对 LED 显示有要求,奥飞动漫在娱乐领域有 IP,公司虚拟现实节目在科普教育领域,合作利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公司正积极推动合作并会及时披露进展 [3] 毛利率预测 - 产品领域毛利率不会出现较大变化 [3]
川大智胜(002253) - 2017年8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16
公司业务板块及发展情况 - 航空业务增长稳定,低空领域受政策影响,短期内无法预计对业绩的影响;飞行模拟业务对公司收入产生较大影响;智能化图像识别和合成方面,三维人脸识别及相机处于开发试用阶段,智能交通业务竞争大、进入门槛低,较2016年无重大变化;虚拟现实产品用于互动体验及科普;信息化用于电子政务系统及方案解决 [2] 营业收入减少原因 - 合并范围中减少了系统集成公司,目前公司持股25% [3] 航空业务占比及营运能力 - 作为传统业务,公司保持优势;军航业务受政策影响减少,民航订单增加 [3] 人脸识别产品情况 - 以产品模式运营,市场上主要是二维产品,三维处于研发阶段;部分产品在成都火车东站、北京师范大学试用,正确识别率达95.6%,效果显著 [3] 人脸识别产品应用领域 - 未涉及金融领域,主要针对公共安全等领域,处于示范阶段 [3] 人工智能进展 - 2016年开始布局空管方面应用,产品处于自主研发阶段 [3]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方向 - 公司在该技术上积累深厚,向科普、教育方面发展 [3] 业务模式及利润增长点 - 业务未转型,保持传统业务优势,推进新业务领域;盈利模式从“项目模式”转变为“项目 + 产品 + 服务”模式 [4] 技术团队构成及防人员流失措施 - 团队由四川大学输送的硕博研究生和招聘的研发人员构成;与四川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股权激励 [4]
川大智胜(002253) - 2017年9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0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253,证券简称川大智胜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于 2017 年 9 月 21 日 14:30 - 15:30 在公司会议室进行,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洋和证券助理赵静 [1] 业务相关问题 信息化业务淡化原因 - 信息化业务由前子公司系统集成公司负责,自去年 6 月起该公司不再是子公司,不再合并报表,决策出于公司和系统集成公司自身发展需要 [1] 低空政策落地影响 - 短期内无法预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若政策落地,考虑产品和服务必然性、公司影响力和技术储备,对业绩有积极影响 [1] D 级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 - 公司采购 D 级飞行模拟机为航空公司提供飞行员模拟机培训服务,可替代真飞机训练并训练特殊科目 [2] - 经营模式是“融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长期定制服务模式”,与航空公司签长期合作协议,实现双赢 [2] - 目前有 4 台 D 级飞行模拟机在运行,将为业绩持续增长做重要贡献 [2] 人脸识别产品 - 二维人脸识别产品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宿舍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使用效果显著,在成都火车东站铁路人证票查验系统试用超 1 年,经几百万人次测试 [2] - 三维人脸识别产品处于产品样机和工程样机阶段,预计今后几年陆续产生效益,核心团队占公司总人数较大比例 [2]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端自动化空管系统 - 基于大量数据积累,通过语音识别功能实现管制通话实时识别理解、决策和应答,致力于实现自动化空管从 SAE0.0 到 SAE3.0,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减少出错概率 [2] - 目前处于关键技术研发阶段 [2] 公司规划相关问题 2017 年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标准 - 遵循市场大环境趋势,综合考虑公司历史业绩、经营环境、行业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 [2] - 对公司、团队及个人都有业绩考核指标,激励对象需同时满足考核目标才能行权 [3] 融资租赁公司 - 是公司全资子公司,设立是为配合“十三五”发展战略目标、助推扩大市场营销规模,目前处于设立筹备阶段 [3] 未来几年发展战略 - 在提升技术实力基础上,可能向与主营业务相关领域发展,具体事项董事会和管理层正在拟定和讨论,会在定期报告披露 [3]
川大智胜(002253) - 2020年8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30
公司介绍与报告内容 - 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15:00 - 17:00举行业绩说明会,参与单位众多,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游志胜等 [2] - 董事长介绍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核心技术及优势,总经理介绍半年度经营情况及未来市场战略 [2][3] 三维人脸识别产品应用 应用领域与案例 - 应用于教育、医疗、交通、公安、煤矿等领域 [3] - 教育领域:在川渝数十所大中学复课防疫和高考、自考“防替考”规模化应用,与两地考试院合作使用产品341套 [3] - 医疗领域: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分院安装124套,合同金额345.08万 [3] - 交通领域:与铁路研究部门合作进行大中型高铁站“刷脸出行”识别测试研究,对15万超大群体,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首选正确率>95%,2020年下半年进入实验运行阶段 [3][5] - 公安领域:与中国电信合作,在手机用户实名制注册中进行采集高精度三维人脸示范实验;与中国电信系统集成公司合作示范,提升“魔镜慧眼”系统对关注对象发现概率20%至30% [3] - 煤矿领域: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合作进行旷工下井前后人脸对比示范,高精度三维识别有望成矿山行业标准 [3] 技术优势 - 与传统二维人脸识别产品相比,具有动态识别能力强、能鉴别仿冒、满足超大群体精准识别、防遮挡或污渍人脸识别的优点 [3] 刷脸出行相关情况 发展阶段 - 铁路交通“刷脸出行”经历“人 - 证 - 票”出行、“人 - 证”出行,现提出大范围精准识人、无需验证车票及身份信息的“刷脸出行” [4] 技术验证 - 2018 - 2019年铁路科研部门实测比选,入门条件是5000人群体,首选识别正确率>90%,多家二维人脸识别公司未达要求 [4] - 公司与铁路科研部门合作,西南某高铁站采集5000个高精度三维人脸样本测试,1:n识别(n = 5000)时,首选识别正确率>99% [4] - 报告期内,北京高铁站现场采集高精度三维人脸测试,对15万超大群体,首选正确率>95% [5] 后续计划 - 2020年下半年高铁“刷脸出行”研究进入实验运行阶段,将在指定新建高铁线实验运行 [5] 公司业务转型与产品特点 业务转型背景 - 2008年上市后空管业务为主,因市场局限性,2012年提出“二次创业”,涉足虚拟现实及三维人脸识别领域 [5] - 2013年开始研发三维人脸识别技术,承担国家重大项目,2018年底项目获技术验收,2019年9月发布新产品,2020年上半年产品开始销售 [5] 产品特点 - 与其他公司产品相比,优势在精度,可直接通过识别实现精准识别,三维人脸照相机关键技术指标深度精度达0.036mm和0.038mm,专家组评价国际领先 [6] 市场规模与经营调整 市场规模 - 未来三年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320 - 400亿元 [6] 经营调整 - 2020年调整经营模式为“长期服务”模式,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调整业务重心至产品推广应用 [6] 产品毛利率与业务影响 毛利率增长 - “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中三维人脸识别相关产品上半年开始销售,收入2779.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4.11%,使毛利率增加17.26个百分点 [6] 航空与空管业务 - 受疫情影响,去年2亿多合同执行和验收推迟,一季度收入和利润下滑,但2020年1 - 6月新签合同1.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33% [6] - 2013年中标项目预计2020年下半年启动,“基于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空管安全防护系统”下半年起在全国空管系统推广应用 [7] - 未来推动优势产品推广部署,结合传统产品与人工智能推动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7]
川大智胜(002253) - 2018年3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56
空管业务 - 军航空管业务受影响大,但公司会保持该领域优势,同时扩大空管产品在民用领域的使用,16、17年民航空管业务领域合同较前些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1] - 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军民航联合空域管理带来机遇,公司有20年民航空管自动化开发经验和15年军航空管自动化系统开发经验,机会更大 [1][2] 飞行模拟产品业务 - 航空和空管业务领域,飞行模拟产品指为航空公司训练在职飞行员的“飞行模拟机培训服务”,4台全新A320D级飞行模拟机已满负荷投入培训 [2]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业务领域,飞行模拟产品指面向科普体验的产品,2017年完成战略转型由“To B”转向“To C”,针对青少年科普的高端训练产品在四川省科技馆示范应用成功 [2] 人脸识别产品业务 - 高校学生宿舍刷脸门禁使用“半三维识别”技术,识别正确率高、对姿态要求不高,在北京某985大学示范工程获主管部门重视,在北京、四川20多所高校试用效果较好 [2] - 铁路“人、证、票”自助查验通道已在成都东站、重庆北站使用,是我国铁路最成功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示范工程之一,2018年起将在更大范围推广 [2] 三维人脸识别产品优势 - 公司从2013年开始承担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应用于高精准三维人像识别,瞄准公共安全和保卫领域 [2] - 2013年合同规定验收的三维仪器深度测量精度是0.05mm,测量速度为0.05秒,相比国内外大多数三维人脸传感器产品,精度高10 - 20倍,三维识别和防仿冒能力居同类领先地位,深度精度远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2][3]
川大智胜(002253) - 2018年3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6:56
公司业务领域 - 公司业务集中在“航空与空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人工智能”三个领域,第四块信息化业务将逐步缩小 [1] - “航空与空管”包括空中交通管理、飞行模拟机培训服务和智能化机场业务 [1] -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包括2017年战略转型后针对青少年科普的高端训练产品 [1] - “人工智能”包括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大型园区智能管理系统、高校学生宿舍刷脸门禁等业务 [1] 各业务发展情况 - 军民航空管业务是传统业务,占有率较高,军航业务受政策影响大,民航业务发展较好,2018年预计稳步增长 [2]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业务2017年战略转型,四川省科技馆示范应用成功,突破“To C”市场,预计2018年推动产品及运营模式入市,支撑业绩高速发展 [2] 公司项目情况 - 拟投资建设智能系统研究院,用地55亩,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包含多个研发及培训中心等,通过审批后将与政府签协议,公司会参与用地竞拍 [2] 公司经营战略 - 2017年调整经营策略,增资北京华安天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大股东,后续不排除相关对外投资 [2][3] 2018年业绩增长点 - 2018年预计增长55% [3] - “十三五”期间,三大市场热捧领域将推出成熟或基本成熟新产品 [3] - 高精度三维人脸传感器深度精度指标远超多数竞争对手 [3] - 航空类“To B”虚拟现实产品转向“To C”产品,将为业绩增长做贡献 [3]
川大智胜(002253) - 2017年12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4:58
公司业务情况 - 业务板块包括航空、飞行模拟、图形图像、智能交通和信息化 [1] - 航空业务有先进技术产品,飞行模拟提供培训服务和产品销售,图形图像涉及新业务拓展和教育领域,智能交通向智能城市转化,信息化用于电子政务系统及方案解决 [1] 业务发展趋势 - 保持传统业务优势,推进新业务领域,在空管、飞行模拟等领域加大投入 [1][2] - 盈利模式从“项目模式”为主转变为“项目 + 产品 + 服务”模式 [2] 航空业务情况 - 作为传统业务,会保持优势,军航业务受军改影响减少,民航收入稳定 [2] 人员情况 - 因系统集成公司不再合并报表,人员数量大幅减少 [2] - 未来维持技术人才数量和质量,关注市场人员需求,建设匹配团队 [2] 未来发展变化 - 技术研发人员向技术与市场结合方向转换 [2] - 进行相关公司股权投资,实现业务协同 [2] 股权激励计划 - 业绩考核目标综合历史业绩、经营环境、行业状况和未来规划设定 [2]
川大智胜(002253) - 2019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8:2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253,证券简称为川大智胜 [2] - 2019 年 5 月 23 日 09:00 - 11:00 在成都凯宾斯基饭店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 [2] - 接待人员为董事长游志胜、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吴俊杰 [2] - 参加单位包括深圳长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2] 民航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成立以来在民航空管领域占较大市场份额,成立之初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空管领域 [3] - 2011 年起二次创业,2011 年和 2015 年定向增发约 8 亿元,4 亿用于购买 4 台 D 级飞行模拟机用于培训服务,现金收入稳定 [3] - 因《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要求,管制员需进行相关培训,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产品和服务提供商面临重大机遇 [3] 人脸识别技术相关 二维与三维识别区别及公司优势 - 二维识别技术门槛低、竞争大,在用户不配合和动态识别场景效果不佳;三维人脸识别对光照、用户配合度及动态识别场景适应性更强 [3] - 公司依托学术技术优势研发出高竞争力三维识别技术,识别率高,能满足公共安全和反恐需求,解决 3D 打印仿冒问题 [3] 三维人脸识别市场情况 - 市场占比和技术含量呈正比,三维人脸识别产品从研发到规模收入预计需 8 - 10 年 [3] - 公司三维人脸识别产品到决胜期,在四川政府支持下在公安、监狱、司法等领域建三维人脸数据库示范工程,已实现小规模销售 [3] 高速高精度三维人脸照相机情况 - 2013 年起在国家专项和定向增发募投项目支持下,依托技术力量获十多项专利发明 [3] - 2018 年底相关项目通过科技部专家组技术验收,评价为“在同时实现高速和高精度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 已进行示范,2019 年将实现批量销售 [3]
川大智胜(002253) - 2018年5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7:50
公司发展阶段变化 - 业务领域:军航业务受政策影响大,民航业务稳定,公司保持军航空管系统传统领域优势,积极发展VR、AR及人工智能新业务领域,新产品成熟或接近成熟 [1] - 业务模式:由项目、产品模式增加服务模式,利于新产品推广 [1] - 经营战略: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互惠共赢 [1] 产品介绍 三坐标低空监视雷达产品 - 特点:作用距离远,测量精度高,目标跟踪连续稳定,单部可独立或组网工作 [2] - 用途:为军、警、民低空空域用户服务 [2] - 计划:2018年在海南省全省试点,之后全国拓展 [2] 人脸识别产品 - 技术:使用“三维注册、二维识别技术” [2] - 落地情况:基于半三维识别的高校学生宿舍刷脸门禁在2所大学中标、多所高校试用,2018年陆续采购安装;铁路“人、证、票”自助查验通道中标签约成都、重庆等7个站共60个通道,2018年起大范围推广 [2] - 核心产品:高精度三维人脸采集和识别产品未正式落地,落地产品为其锻炼队伍,高精准三维人像识别产品测量深度精度高,应用于重点公共安全和保卫方面 [2] VR、AR业务 - 转型:飞行模拟机培训业务从针对航空和空管部门的“To B”业务转变为针对青少年科普的高端训练产品 [2] - 成果:在四川省科技馆示范应用成功,全国多地希望引进,一批省市正在洽谈 [2] 业务增长趋势 - 2018年预计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55%,航空与空管业务稳定增长,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业务快速增长 [2][3] 对外投资 - 2017年对北京华安天诚公司增资,完成后占23.08%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该投资对公司空管新领域发展有战略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