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驰股份(002429)
搜索文档
兆驰股份:LED产业链盈利能力提升,1H24净利润贡献占比超50%
国信证券· 2024-08-07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H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LED产业链利润贡献占比提升 [5] - 公司Mini RGB芯片出货量行业领先,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利润率 [5] - 1H24公司Mini LED电视背光模组新增订单陆续交付 [5] - COB渗透率提升及公司产线扩产推动COB显示营收快速增长 [5] 分产品营收及毛利率总结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营收占比约72.86%,LED产业链营收占比约27.14% [16] - LED产业链毛利率同比提升8.09%至31.52% [5] - 公司综合毛利率、归母净利率、期间费用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5]
兆驰股份:电视ODM基本盘稳健,LED业务持续进击
国盛证券· 2024-08-06 18:0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H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电视ODM规模稳健增长,LED产业链持续放量,盈利能力逐步提升,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H1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23.07%;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24.04%;2024Q2营收54.14亿元,同比+33.98%;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41.25% [1] - 预计2024 - 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05/27.00/30.39亿元,同比增长38.8%/22.4%/12.6% [2] - 给出2022A - 2026E财务指标预测,包括营收、归母净利润、EPS、净资产收益率、P/E、P/B等 [3] 业务板块 电视ODM业务 - 2024H1多媒体试听产品收入同比+20.9%至69.4亿元,毛利率-3.45%至12.5%,出货量超540万台,单Q2出货量同比+5.3%,受益于切入Vizio供应链及原有客户增长业务将持续放量 [1] LED业务 - 2024H1 LED板块收入同比+29.4%至25.8亿元,毛利率+8.1%至31.5%,利润贡献超50% [1] - 2024H1兆驰半导体收入/净利润13.7/3.78亿元,产量110万片/月,氮化镓芯片全行业第一,Mini RGB芯片出货量12000KK组,市占率超50% [1] - LED封装位居Mini LED背光行业TOP3,拥有多种产品 [1] - 2024H1 COB显示收入/利润达4.32/0.77亿元,兆驰晶显出货量占比超50% [1] 盈利能力 - 2024Q2毛利率同比+0.1pct至17.6%,面板上涨电视板块承压,LED助力整体逆势增长 [1] - 2024Q2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同比-1.42pct/-0.12pct/+0.13pct至0.8%/0.91%/4.48%,销售费率改善显著 [1] - 2024Q2净利率同比+0.75pct至9.89% [1]
兆驰股份:2024年半年度报告点评:收入利润双高增,LED业务延续高景气
华创证券· 2024-08-06 11: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利润双高增,LED业务延续高景气,目标价7元,当前价4.95元[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方面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5.2亿元,同比增长23.1%,归母净利润为9.1亿元,同比增长24%;单季度来看,2024年Q2营收为54.1亿元,同比增长33.98%;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41.25%;扣非归母4.5亿元,同比增长54%[1] - 2023 - 2026年营业总收入(百万)分别为17,167、21,229、24,749、28,387,同比增速分别为14.2%、23.7%、16.6%、14.7%;归母净利润(百万)分别为1,588、2,170、2,653、3,175,同比增速分别为38.6%、36.6%、22.3%、19.6%;每股盈利分别为0.35、0.48、0.59、0.70元;市盈率分别为14、10、8、7倍[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7.7%(-0.23pct),其中视听业务为12.5%(-3.5pct),LED业务为31.5%(+8.1pct);单Q2毛利率为17.6%(+0.1pct);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10.4%(+0.4pct),Q2净利率为9.9%(+0.8pct)[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21%,同比 - 0.45pct微幅波动;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费用为1.46亿,同比去年增加1.25亿,若还原税前利润,2024年H1利润总额为11.35亿,同比增长43.5%[2] - 公司基本数据方面,总股本452,694.06万股,已上市流通股452,433.30万股,总市值224.08亿元,流通市值223.95亿元,资产负债率47.44%,每股净资产3.36元,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5.96/4.22[5] 业务方面 - 传统视听业务2024年H1收入69.4亿(yoy+20.9%),其中电视ODM出货超540万台(yoy+1.5%),公司在美国有Local合作工厂、年内投资建立越南生产基地,预计受海外宏观波动影响较小,同时以FOB模式与客户共同应对海运费,确保了出货量的稳定增长[2] - LED产业链业务2024年H1收入25.8亿(yoy+29.4%),净利润贡献已占比超过50%,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兆驰半导体收入13.7亿(yoy+57.3%),净利润3.8亿(yoy+253.6%),净利润率高达27.6%;COB显示实现收入4.32亿,净利润0.77亿,净利润率高达17.8%,产销量迅速爬坡,当前兆驰晶显出货量仍占据COB行业超过50%的份额,未来高景气有望延续[2] 投资建议方面 - 考虑到Mini LED全产业链加速发展,调整24 - 26年EPS预测为0.48/0.59/0.70元(原值为0.47/0.57/0.68元),对应PE为10/8/7倍;采用DCF法估值,给予目标价7元,对应2024年15倍PE,维持"强推"评级[2]
兆驰股份2024H1业绩点评:LED驱动盈利高增
华安证券· 2024-08-06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分析 - 多媒体视听业务Q2同比增长30%+,电视ODM业务量价均有贡献 [6] - LED产业链Q2延续双位数增长,其中芯片收入7亿+同比高增,净利润2亿+同比翻倍,封装和COB显示也保持较好增长 [6] 利润分析 - 24Q2毛利率同比+0.1pct总体平稳,LED业务结构优化+占比提升抵消电视毛利下滑影响 [7] - 24Q2净利率+0.5pct,综合费用率-0.4pct,主要得益于营销推广控费以及汇兑受益减少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业稳健,Mini LED二次成长 - 电视ODM聚焦北美绑定大客户,Q3旺季备货延续增长 [8] - LED产业链布局迎收获期,芯片产品结构优化,miniLED背光模组订单导入,COB直显持续扩产推动行业渗透率提升,盈利弹性有望加速兑现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214/252/290亿元,同比+25%/+18%/+15% [8]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2/26/31亿元,同比+37%/+21%/+18% [8] - 对应PE 10/9/7X [8]
兆驰股份: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4-08-05 20:14
人事变动 - 公司2024年8月2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聘任罗丽云为证券事务代表[2] - 罗丽云任期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2] 人员信息 - 罗丽云1985年出生,2017年12月取得深交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5] - 曾任多家公司证券相关职务,2023年12月起任职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5] - 未持有公司股份,与公司人员无关联,未受处罚及惩戒[5]
兆驰股份: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4-08-05 20:14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通知7月23日发出,8月2日召开[2] - 应到董事8人,实到8人[2] 议案审议 - 8票同意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3] - 8票同意通过《关于聘任证券事务代表的议案》[5] 人事聘任 - 董事会同意聘任罗丽云为证券事务代表[5]
兆驰股份: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4-08-05 20:14
关联资金往来 - 江西兆驰光元期初193.03万元,累计发生15044.30万元,偿还15001.92万元,期末235.40万元[2] - 香港兆驰期初8879.63万元,期末8879.70万元[2] - 江西兆驰晶显期初42802.86万元,累计发生15336.47万元,利息2066.46万元,偿还56345.78万元,期末3860.01万元[2] - 深圳市兆驰数码期初15035.49万元,累计发生92625.81万元,偿还83793.88万元,期末23867.42万元[2] - 江西兆驰半导体期初18943.54万元,累计发生875.93万元,利息2061.44万元,偿还5029.78万元,期末16851.12万元[2] - 深圳市兆驰照明期初27933.70万元,累计发生1173.05万元,偿还29.77万元,期末29076.98万元[2] - 南昌兆驰投资期初和期末均为250973.48万元[2] - 深圳市兆驰供应链期初1329.03万元,累计发生654.81万元,偿还1744.09万元,期末239.75万元[2] 应收账款 - 百视通期初680.35万元,累计发生561.66万元,偿还210.41万元,期末1031.60万元[2] 总计 - 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总计期初396461.86万元,期末377122.06万元[2]
兆驰股份:半年报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08-05 20:14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通知于2024年7月23日发出[2] - 会议于2024年8月2日上午11:30召开[2] - 应参加会议监事3人,实际参加3人[2] 议案审议 - 以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的议案》[3] 报告评价 - 监事会认为2024年半年度报告编制审核程序合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兆驰股份(002429)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05 20: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兆驰股份,代码002429,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顾伟[7] - 董事会秘书是单华锦,联系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128号兆驰集团大厦B座,电话0755 - 33614068,传真0755 - 33614256,电子信箱ls@szmtc.com.cn[8] - 公司注册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李朗社区李朗路一号兆驰创新产业园,邮编518112;办公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布澜路128号兆驰集团大厦B座,邮编518112[9]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zmtc.com.cn,电子信箱为ls@szmtc.com.cn[9] - 公司注册资本4,526,940,607.00元,股份总数4,526,940,607股,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A股2,607,589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份A股4,524,333,018股[136]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6]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5.20亿元,同比上涨2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1亿元,同比上涨24.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9亿元,同比上涨36.91%[12][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72亿元,上年同期为7.09亿元,同比下降180.67%[1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99.4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2.3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1%[1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161.29万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324.99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584.89万元等[16]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5.20亿元,同比增长23.07%;营业成本78.37亿元,同比增长23.40%[35] - 销售费用1.16亿元,同比减少30.24%;管理费用1.10亿元,同比增长20.33%;财务费用0.16亿元,同比增长2104.01%[35] - 所得税费用1.46亿元,同比增长583.54%;研发投入4.31亿元,同比增长27.32%[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72亿元,同比减少180.6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3亿元,同比减少0.8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63.37%[35] - 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收入69.36亿元,占比72.86%,同比增长20.87%;LED产业链收入25.84亿元,占比27.14%,同比增长29.39%[36] - 境内收入41.99亿元,占比44.10%,同比增长10.37%;境外收入53.21亿元,占比55.90%,同比增长35.36%[36] - 电子制造及运营服务毛利率17.67%,同比减少0.23%;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毛利率12.52%,同比减少3.45%;LED产业链毛利率31.52%,同比增长8.09%[37] - 境内毛利率24.73%,同比增长5.06%;境外毛利率12.11%,同比减少4.07%[37] - 货币资金38.8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99%,同比减少2.32%;应收账款57.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27%,同比增长1.91%[38] - 存货40.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52%,同比增长3.50%;固定资产72.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30%,同比减少2.75%[38] - 在建工程金额为706,327,301.59元,占比2.36%,较上期减少0.80%[39] - 短期借款金额为2,638,937,289.46元,占比8.81%,较上期增加4.77%,主要因新增融资款[39] - 长期借款金额为2,369,643,545.56元,占比7.91%,较上期增加1.88%,主要因新增一年以上银行借款[39] - 报告期投资额为0元,上年同期为7,793,622.56元,变动幅度为 -100.00%[4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总计190.91亿元,较2023年的167.98亿元增长13.64%[1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负债合计78.78亿元,较2023年的54.92亿元增长43.45%[1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12.12亿元,较2023年的113.07亿元下降0.84%[114]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5.20亿元,较2023年的77.36亿元增长23.13%[1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85.29亿元,较2023年的69.59亿元增长22.56%[11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11.46亿元,较2023年的7.93亿元增长44.50%[116] - 2024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1.35亿元,较2023年的7.91亿元增长43.52%[116] - 2024年上半年应收账款35.26亿元,较2023年的27.25亿元增长29.37%[113] - 2024年上半年存货21.48亿元,较2023年的9.63亿元增长122.88%[113] - 2024年上半年短期借款13.02亿元,较2023年的5.76亿元增长126.07%[113]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5.44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42.98亿元,同比增长29.00%[119]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89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7.70亿元,同比增长28.51%[11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1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7.34亿元,同比增长24.18%[117]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2023年上半年为0.16元,同比增长25.00%[11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49.76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7.08亿元,同比增长34.19%[11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3843.75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7846.98万元,同比下降51.01%[119]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6297.22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7855.89万元,同比下降19.84%[119]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 - 1328.2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2841.11万元,同比下降146.75%[119]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4675.73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831.37万元,同比增长155.31%[119] - 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 - 1654.05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 - 623.63万元,同比下降165.23%[119] - 2024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2.61亿元,2023年同期为66.54亿元,同比增长24.16%[121] - 2024年半年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82亿元,2023年同期为4.13亿元,同比下降7.53%[121]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9.19亿元,2023年同期为72.16亿元,同比增长23.60%[121]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94.91亿元,2023年同期为65.07亿元,同比增长45.86%[121] - 2024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72亿元,2023年同期为7.09亿元,同比下降180.79%[121]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4亿元,2023年同期为10.98亿元,同比下降71.40%[122] - 2024年半年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16亿元,2023年同期为28.15亿元,同比下降28.38%[122]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1.31亿元,2023年同期为37.77亿元,同比增长9.37%[122] - 2024年半年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5.78亿元,2023年同期为28.27亿元,同比下降8.81%[122] - 2024年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7.19亿元,2023年同期为 -0.64亿元,同比下降1023.44%[122] - 2024年上半年期初股本为4,526,940,607.00元,资本公积为910,357,523.03元,其他综合收益为 - 209,347,270.99元,盈余公积为802,680,117.86元,未分配利润为8,771,026,489.46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14,801,657,466.36元,少数股东权益为425,319,365.00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226,976,831.36元[124][125]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增加430,930,919.71元,少数股东权益增加78,365,480.55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509,296,400.26元[125] - 综合收益总额方面,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910,786,618.33元,少数股东权益增加78,365,480.55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增加989,152,098.88元[125] - 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5,698.62元,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 479,855,698.62元[125]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项目金额均为0[126] - 2023年末股本余额为4,526,940,607.00[127] - 2023年末资本公积为910,066,119.75[127] - 2023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为 - 153,587,368.84[127] - 2023年末盈余公积为711,618,031.43[127] - 2023年末未分配利润为7,617,711,730.05[127] - 2023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13,612,749,119.39[127] - 2023年末少数股东权益为280,788,508.08[127]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893,537,627.47[127] - 2024年上半年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涉及金额均为0[127] - 本年期初余额为138.9353762747亿元[128] - 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4.2084056344亿元[128] - 综合收益总额为 -7.6968166592亿元[128]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0.0479362252亿元[128] - 所有者投入的普通股为0.023519303亿元[128] - 利润分配为 -3.4404747996亿元[128]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 -3.4404747996亿元[128] - 本年期初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为0元[128] - 本期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为0元[128] - 本期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0元[128]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3.1437819091亿元[129] - 上年期末股本为45.26940607亿元[130] - 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1.1853143579亿元[130] - 上年期末其他综合收益为 - 1.7852786868亿元[130] - 上年期末盈余公积为8.0268011786亿元[130] - 上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60.3696557705亿元[130] - 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3.0658986902亿元[130] - 本期会计政策变更对所有者权益合计影响为0元[130] - 2024年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306,589,869.02元,期末为11,212,250,430.45元,减少94,339,438.57元[132][133]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85,516,260.05元[132] - 2024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
兆驰股份(002429) - 兆驰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07-25 18:51
兆驰半导体的竞争优势 - 公司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技术和经验,于2017年成立了兆驰半导体,选择了恰当的时机进入LED芯片行业,并将公司的智造经验融入到芯片的研发、生产中[2] - 兆驰半导体通过整合LED芯片上游核心产业链技术,实现了规模化运营,形成了"蓝宝石平片→图案化基板PSS→LED外延片→LED芯片"全工序独立制造能力,大幅降低了LED芯片的成本[4] 产品结构优化 - 自2021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优化产品结构,陆续将产品体系由原先的普通照明芯片逐步转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领域,目前兆驰半导体Mini RGB芯片出货量已跃居行业之首[3] - 公司正积极调整策略,加大对高光效照明、背光、显示等产品的投放,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应对市场变化[4] 成本优化 - 兆驰半导体所采购的设备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在产能调整时能够灵活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大大降低了对新设备的额外成本投入[4] - 兆驰半导体持续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架构等方式,探索成本优化方案[4] COB产品优势 - 兆驰晶显的COB产品线广泛,覆盖P0.62-1.87,实现了从C端到B端再到G端全应用场景的覆盖,目前单月产能达16000平[5] - 点间距越小,COB的竞争优势越明显,在P1.2及以下的市场,COB的渗透率超过50%,主流技术地位已经奠定[5] - 兆驰晶显凭借在设计创新优势、大规模高端制造的优势以及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的协同优势,成功降低了COB产品的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研发成本[6] 全产业链优势 - 公司的LED全产业链已经形成环环相扣、各环节战略协同的有机整体,通过降低沟通成本、产品运输成本、技术研发成本,以及确保产品研发、生产目标高度一致,极大地提升了集团的综合竞争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