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医疗(002432)

搜索文档
九安医疗(002432) - 2014年9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4:4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432,证券简称九安医疗 [1] - 2014 年 9 月 23 日上午 10 点 - 11 点在公司二楼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刘毅和证券事务代表齐竞烨,参与单位有嘉实基金、渤海证券等 [2] 合作情况 与小米合作 - 小米参股 20%,会参与产品外观设计,9 月 25 日开始推出为红米定制的 ihealth 智能云血压计,小米官网会有 5、60 篇测评 [2] - 小米不限制公司跟其他平台合作,但小米在该方向上两年之内只能跟公司合作 [3] - 是否有血糖产品合作需双方再商议,目前重点是搞好第一款产品合作 [3] 与其他企业合作 - 公司与苹果、腾讯等企业合作无限制 [3] 产品情况 智能穿戴产品 - 现有血压、血糖、体重、血氧、运动五大类,十多个品种,未来可能扩一两个品类,核心围绕血压、血糖 [3] 移动互联产品 - 除 iHealth 系列健康类产品外,还有母婴监护、智能安防以及智能天气三个方向,部分产品已销售,但占销售收入比重较小 [3] 血糖产品 - 有两款移动互联血糖产品已通过 FDA 认证,希望以相对便宜价格和优化功能打开美国血糖监测市场 [3] 公司模式与发展战略 移动医疗模式 - 从端走向云,在采集用户数据方面有优势,且开发了自己的应用程序和云端 [3] 产品功能集成 - 目前无将多种功能集合到一个产品上的考虑,要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开发,单一产品市场普及率高时集成产品才可能出现 [3] 市场发展重点 - 国内外市场并重,国内外均有团队,同时扩大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数量 [3] 行业判断 - 行业巨头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困难、成本巨大,对新生事物变化不敏感,公司认为行业未来要密切和移动互联网结合,因此大量投入以占更大市场份额 [3]
九安医疗(002432) - 2014年9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3:36
合作情况 - 小米参股公司 20%,参与产品外观设计,9 月 25 号推出为红米定制的 ihealth 智能云血压计 [2] - 小米不限制公司跟其他平台合作,公司与苹果、腾讯合作无限制,但小米在该方向两年内只能跟公司合作 [3] 产品情况 - 公司智能穿戴产品现有血压、血糖、体重、血氧、运动五大类,十多个品种,未来品类可能扩一两个,核心围绕血压、血糖 [3] - 2013 年 iHealth 在全球销售额为 1000 万美金 [3] 市场情况 - 公司业务分内销、外销和国外自有品牌推广,外销和国外自有品牌推广比重较大,内销比例逐年上升,主要通过网络销售拓展 [3] - 公司实体店运营有下滑趋势,与小米合作后会借鉴互联网思维开展营销 [3]
九安医疗(002432) - 2014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3:3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为2014年9月19日下午3点 - 4点,形式为电话会议 [5]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刘毅和证券事务代表齐竞烨 [5]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德摩和谐基金、宏利基金、睿盟投资等数百家投资机构和个人 [2][3][4][5] 公司近期重大事项 - 九安在海外设立子公司iHealth,将国外iHealth相关业务归入其中,该子公司接受了小米20%的战略投资,未来将与小米紧密合作 [5] - 公司未来定增8.1亿,其中接近5亿投向移动互联网医疗 [5] iHealth战略规划 - 核心思路是以硬件为入口积累用户,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形成闭环,满足用户如测血压、控制血压、运动健身、医疗服务、患者沟通等需求 [7] - 不涉及医疗诊断相关认证和医院检测,而是帮助医生更好地获取数据,进行远程监测和康复管理 [7] 技术团队与合作期望 - 希望借助小米模式让硬件取得战略性突破,像小米手机一样提高销量,做好APP和云端服务,并向第三方开放服务 [7] 硬件产品体系 - 现有血压、血糖、体重、血氧、运动五大类,十多个品种,未来可能增加心电等品类,核心围绕糖尿病和高血压病 [7] - 对于血压和血糖产品销量,希望用移动互联产品取代传统产品,但具体数量难以确定,需寻找打动消费者的方式 [7] 行业壁垒与发展节奏 - 公司在专业、品牌、技术方面形成壁垒,有近四年相关历史和经验 [9] - 与专业医疗服务机构、第三方、保险公司合作,在个人健康管理等方面摸索服务方向,硬件门类继续扩充,需找到杀手级应用积累用户 [9] - 去年研发占收入比例为10% [9] - 行业在移动互联网下的状态未明确,公司按硬件 + App + 云服务方向摸索,离目标有相当距离 [9] 目标用户群体 - 重点考虑会使用智能手机app、有控制血糖需要的用户,对于老年病人,若其不会主动使用app,子女可要求其使用 [9] - 可参考智能手机在中国的销量来估算目标人群数量,中国糖尿病患者有1.6亿 [9]
九安医疗(002432) - 2015年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0:24
公司业务转型 - 公司从2010年开始转型,重点投入i系列产品 [2][3] - 传统ODM、OEM业务占比从80%降至47%,iHealth和自主品牌各占25% [3] - 公司看好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计划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健康云端大数据 [3][4] 研发与投入 - 2014年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增长66.55%和25.85% [3] - 研发团队有300人,其中新业务人员200多名,计划再增加1000人 [4] - 公司计划在北京中关村建立国内研发中心 [4] 市场与销售 - iHealth系列产品在欧美市场已成熟,2013年开始建立"B to B to C"销售模式 [5] - 与GE等国际知名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国内与部分医院达成小规模合作 [5] - 小米投资2500万美金,占iHealth总股本的20% [5] - iHealth小米版血压计在小米商城首次亮相一小时销售5000台以上 [5]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是健康大数据的商业化 [4] - 全球血糖仪市场规模200亿美元,公司希望通过移动医疗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6] - 2014年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28亿多,预计2017年突破百亿 [6] 其他项目 - 2014年募投项目已投入运营,未来主要承接生产制造功能 [5] - 智能家居产品2014年销售额300多万美元,天气测量产品今年4月上市 [6]
九安医疗(002432) - 2015年2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56
公司基本情况与发展战略 - 公司展示了iHealth系列产品 [3] - 公司2014年9月董事会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议案,预计2015年3月披露年报后召开股东大会审议 [3] - 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移动医疗周边生态及智能硬件研发基地、产品体验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公司商业模式以硬件为健康大数据入口,通过APP管理用户数据,形成健康大数据并提供相应服务 [4] - 健康大数据在医学上和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云存储技术将海量患者健康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并与医院病例系统连接 [4] 产品与技术 - iHealth团队主要包括欧美和国内的团队,欧美主要负责市场、商务发展、产品定义和售后服务,国内主要负责研发 [4] - 公司iHealth产品系列覆盖血压、血糖、体重、胎心、血氧、心率等多项体征,未来可能涉足呼吸、心电等领域 [6] - 2015年CES公司推出了家庭产品,通过"白盒子"将血压、体重等测量数据上传到云端,还有老人的摔倒报警设备 [5] - 公司未来可能将其他iHealth产品加入小米网站销售,加快对小米用户的覆盖 [6] 市场与竞争 - 在移动健康产品方面,全球拥有全面、完整产品线的公司较少,但某些子门类如运动健身系列的生产商较多 [5] - 公司看好智能安防和天气方向,成立了Bloomsky公司,通过用户生成数据提供天气数据,可能改变未来天气预报的格局 [5] - iSmartalarm产品通过手机看护用户的家,且无需每年交服务费,对用户而言是很好的选择 [6] 合作与投资 - 公司与小米公司合作,展示了iHealth系列产品 [3] - 公司希望通过与医疗机构、保险机构合作,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提供慢病管理服务 [4]
九安医疗(002432) - 2016年7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由“机会宝”平台全程直播 [2][3] - 时间为2016年7月19日,地点在公司一楼会议室 [2][3] - 参与单位包括海通证券、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刘毅和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马雅杰 [2][3] eDevice公司情况 - 最大客户是美敦力,采用3G传输模式传输医疗数据替代电话线传输 [3] - 在美国创立,后回到法国,主要客户在美国,欧洲业务已开展 [3] - 一季度盈利2600万元人民币,按趋势今年利润达1亿元没问题 [3] - 美敦力占其收入比重高,但随着与其他医疗机构合作深入及业务开展,比重将下降 [4] - 壁垒是体系认证,需通过FDA认证,其他同类型公司难以做到 [4] 公司业务问题 - 2015年海外销售减少近8000万,原因是转型中iHealth销售下滑、新品推出慢,今年会改观 [4] - 理想盈利模式是按模块、按月、按人数收费,近期消费者端销售将大幅增长,硬件可盈利,如小米平台电子血压计 [5] 收购激励规划 - 收购eDevice后超过预期部分的20%作为原有团队奖励 [5] - eDevice按自身规划拓展业务,公司在中国做好云和监控系统助其进入中国 [5]
九安医疗(002432) - 2016年6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44
公司概况与活动背景 - 公司名称: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 - 活动时间:2016年6月2日 [4] - 活动地点:公司四楼会议室 [4] - 活动主办方:天津上市公司协会与天津证券业协会 [4] - 活动参与者:天津证监局、天津上市公司协会、天津证券业协会领导、证券公司营业部负责人、投资者及媒体记者 [4] 公司业务与合作 - 天气监测产品:公司持股BloomSky约44%,负责天气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与小米合作:公司与小米在健康领域展开合作,利用小米平台推广产品,丰富小米在医疗领域的生态链 [5] - 医疗生态链构想:公司计划从糖尿病等单一领域入手,逐步形成医疗生态链 [5] - 与医疗机构合作:公司与美国医疗机构、保险服务提供方合作,国内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试点合作 [7] 公司转型与发展 - 转型方向:公司致力于从硬件向“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云平台”转型 [6] - 定增进展:公司于2016年5月获得证监会批文,计划通过增发募集资金用于搭建云平台 [6] - 数据变现:公司通过云端平台收集健康数据,反馈给医疗机构,节省医生和患者成本 [7] 投资者关系与股价 - 投资者关系活动:活动促进了公司与投资者、券商、媒体的双向交流,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4] - 股价看法:公司董事长认为股价高低取决于转型梦想的实现情况 [5] 其他关键信息 - 产品认证:iHealth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相关认证,具有一定知名度 [6] - 硬件利润:国内硬件竞争激烈,利润大幅下滑,公司正开发云端平台进行转型 [7]
九安医疗(002432) - 2016年3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6: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432,证券简称为九安医疗 [1] - 2016 年 3 月 16 日在公司一楼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刘毅和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马雅杰 [2][3] - 参与调研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包括安徽点水投资管理公司、安信证券等多家机构及相关人员 [2] iHealth 业务情况 商业模式 - 美国和法国 iHealth 公司主要有“B to B to C”和“B to C”两种商业模式 [3][4] - “B to B to C”通过与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合作推广产品,收入来自硬件、平台和服务,目前多为小规模试验合作,试运行达标后订单有望大增 [3] - “B to C”是通过大销售渠道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并对接服务 [4] 收入占比 - iHealth 产品在销售收入中比重逐渐上升,公司主营业务中 ODM/OEM、自主品牌和 iHealth 产品收入占比大致为 1/2、1/4 和 1/4 [4] 公司其他业务情况 众创空间 - 2015 年开始打造,旨在帮助智能硬件和移动医疗领域初创公司成长,公司通过股权投资获取收益 [4] 股权激励 - 子公司有员工股权激励,本部尚未推出,会根据发展和市场情况适时推出 [4] 非公开发行 - 已通过证监会审核,但未收到正式批文,收到后会披露并开展后续工作 [5] 心电产品 - 2016 年 CES 电子消费展上获奖,若进展顺利今年可上市,产品轻便、可连续监测心电且用户体验好 [5] 软件情况 - 软件开发力量强,汇集优秀工程师,在功能和用户体验方面领先,能按医生和患者需求开发产品 [5] 与“健康小屋”对比优势 - 起步早,有成型产品,研发团队成规模,用户体验部门经验丰富 [5][6] 业绩下滑原因 - 因看好移动互联产业,近几年在产品研发、定义和渠道拓展投入大,iHealth 销售收入暂不能覆盖费用,公司努力提高其销量并平衡短期利益和长远目标 [6]
九安医疗(002432) - 2017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3:3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432,证券简称为九安医疗 [1] - 2017 年 5 月 23 日在公司二楼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包括天津渤海海胜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刘毅 [2]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战略目标是从硬件生产、销售转变为“硬件 +APP+ 健康管理云平台”,目前处于打基础阶段,需一定时间实现目标,会兼顾资本市场要求 [3] - 公司目标是争取做 RPM 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在资产配置方面会考虑移动医疗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优质企业 [4] 业绩相关 - 2017 年上半年预计亏损,随着美国退伍军人事务署项目、eDevice 贡献利润以及 iHealth 销售增长,业绩会有所改善 [3][4] - 未来 B to C 业务销售增长、C.I 中标美国退伍军人事务署项目以及 eDevice 贡献盈利会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业务合作 - 与天津代谢病医院在远程患者监护(RPM)领域合作,处于从“0 到 1”打造远程医疗新模式阶段 [3] - 参股的并购基金已入股 C.I,C.I 与公司同属 RPM 领域,主业相关,C.I 于 2017 年 2 月中标美国退伍军人事务署项目,会使用 iHealth 硬件产品,明年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 [4] - 与小米合作的 iHealth 产品是独立品牌,争取每年在小米网推出一两款产品并向国内外辐射 [5] - 已与海南 301 医院、新加坡卫生部等多个专业医疗机构展开合作 [6] 费用与研发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较高,转型战略符合行业趋势,涉及硬件、APP、云平台打造,在多地建立研发团队,研发费用主要是人力成本 [5] 产品相关 - 家用系统平台能采集血压、血糖、血氧、体重、温度、心电等经医生认可的生理指标,可覆盖慢病管理范畴 [5] 市场与竞争 - 据报告预计 2020 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 591 亿美元,RPM 占据 63.7%份额,规模达 377 亿美元,预计 RPM 全面推广还需 1 - 2 年 [6] - iHealth 是移动互联网公司,业务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服务,属于 RPM 行业 [5][6] - 鱼跃、东软等开始做慢病管理系统,公司较早涉及 RPM 领域,有丰富经验和优秀团队,占据先发优势,且慢病用户黏性会随测量和照护完善度增强 [6][7] 其他事项 - 公司会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大股东增持或者员工持股计划 [6]
九安医疗(002432) - 2017年1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13:44
公司概况与战略 - 公司产品出口占比较大,人民币贬值对公司有利 [3] - 公司目前未有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未来会根据经营需要适时推出 [3] - 公司收购的法国 eDevice 公司成立于 2000 年,主要客户为美敦力 [3] - eDevice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成熟的产品和渠道,未来利润来源包括年费提成和新产品合作 [4] - 公司通过股权转让款分三次支付和业绩挂钩的方式,确保 eDevice 核心成员的稳定性 [4] 财务与研发 - 公司管理费用上升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增加,未来会提升管理水平并严格控制成本 [4] - 公司国内外均有研发机构,各有分工 [4] - 公司三季报毛利率为 30.15%,中报为 35.51%,下降原因是下半年 ODM/OEM 产品收入占比提高 [5] 产品与市场 - iHealth 产品主要为血压计,销售以海外为主,国内市场通过与小米合作进入 [5] - 公司计划通过硬件销售、服务以及数据三部分实现盈利模式 [5] - 公司正在与国内外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推广慢病管理试点 [6] 员工与运营 - 公司员工总数约 1700 人,其中生产人员 900 多人,管理及研发人员 700 多人 [6] 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 eDevice 与美敦力的合作,拓展新产品和领域 [4] - 公司正在建设“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云平台”项目,向大数据领域转型 [5] - 公司计划进一步布局分级诊疗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