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汉技术(300011)

搜索文档
鼎汉技术: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2023-05-17 17:34
证券代码:300011 证券简称:鼎汉技术 公告编号:2023-28 北京鼎汉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北京鼎汉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3 年 4 月 4 日在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了《2022 年年度报告》及《2022 年 年度报告摘要》。为便于广大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公司 2022 年年度经营情况,公司定 于 2023 年 5 月 23 日(星期二)下午 15:00 至 17:00 举办 2022 年度业绩网上说明 会。现将相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参会方式 本次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同顺路演平台 (https://board.10jqka.com.cn/ir)或者同花顺 App 端入口(同花顺 App 首页-搜索- 路演平台),参与本次业绩网上说明会互动。 二、出席人员 四、联系人及咨询方式 联系人:孙书瑾 联系电话:010-83683366-8222 邮 箱:ir@din ...
鼎汉技术(30001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5 00:0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6,733.16万元,同比增长13.04%[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16万元,同比增长104.46%[5] - 公司2023年1-3月完成营业收入26,733.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4%[12] - 公司2023年1-3月完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46%[1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67亿元[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52.0万元[19] 现金流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51万元,同比增长71.89%[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51万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5.84万元[2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93.09万元[22,2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4,741.62万元[23] 资产负债 - 公司2023年3月31日总资产为349,522.4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8%[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为34.95亿元,负债总额为21.87亿元[17]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95亿元[18] -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381,539,752.53元[14]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1,395,253,198.35元[14] - 公司存货余额为349,867,310.65元[14] - 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1,174,509,762.99元[16] - 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为406,768,530.14元[16] 费用情况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36亿元,管理费用为2.32亿元,研发费用为1.41亿元[1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为2.07亿元,其中利息费用为1.51亿元[19] 其他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退税款增加,导致其他收益增加90.95%[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政府补助增加以及处理无法支付款项,导致营业外收入增加852.49%[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增加121.49%[9]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外收入为1,667.94万元[19] 信用减值损失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7,279.11万元[19] 订单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为26.71亿元[12] 重大项目中标 - 公司中标北京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站台门设备供货项目,合同金额为93,501,670.00元[13] 其他 - 公司"降本增效"行动有效落实,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得到了较大改善[12]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3]
鼎汉技术(30001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04 00:0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并于2009年10月成为第一批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17] - 公司业务布局涵盖轨道交通车辆、电务、工务、供电、运营等专业领域,覆盖国内50多个城市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 公司推出新能源工程车热管理机组,实现向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延伸[17] 主营业务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与行业趋势一致[3] - 公司主要业务为轨道交通多种电气化高端装备研发、生产、销售和维护及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15] 子公司与投资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辽宁鼎汉奇辉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DinghanSMARTRailwayTechnologyGmbH等[6]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成都鼎汉轨道装备科技有限公司[6] - 公司持有北京中关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25%的股份[6] - 公司下属全资公司包括鼎汉技术(芜湖)集采中心有限公司[6] - 公司下属全资公司包括北京鼎汉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6] - 公司下属全资公司包括北京鼎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6]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269,165,388.76元,同比下降8.1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418,041.34元,同比下降1,085.5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6,753,764.76元,同比下降5,156.8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133,062.66元,同比下降883.07%[9]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516元/股,同比下降1,084.87%[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5%,同比下降15.49个百分点[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3,437,589,425.53元,同比增长1.19%[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92,408,683.40元,同比下降13.07%[1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0,335,723.42元[1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及行业环境变化带来的下降风险、集团化整合及核心人才流失带来的管理风险、竞争加剧及毛利率降低的风险、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国际化发展的风险[3]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3]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58,650,38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2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36] -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36] - 2022年全国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1条,新增运营里程847公里,新增南通和黄石2个城市首次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3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90条,运营里程9,584公里,车站5,609座[37] 产品与解决方案 - 公司地面电源解决方案包括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轨道交通通信电源系统、轨道交通整合供电电源系统等[19] - 公司站台门系统解决方案国产化率达100%,广泛应用于地铁、城际、高铁、磁悬浮、机场APM线路中[19] - 公司轨道交通制动能量管理系统产品技术成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 - 公司车辆空调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高铁/动车空调、铁路客车空调、城际动车空调、机车车辆空调、地铁/轻轨空调、单轨车辆空调、有轨电车空调等[20] - 公司车辆辅助电源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高铁及城际动车组辅助电源系统、城轨车辆辅助电源系统、普铁DC600V电源系统等[21] - 公司车辆特种电缆解决方案覆盖传统动车组车型、“和谐号”动车组、“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电动车组、地铁车辆、电力机车以及磁悬浮等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应用市场[22] - 公司轨道交通智慧化解决方案主要分为智慧货运、智慧客运及智慧安全运维三大板块[2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推出抱闸检测系统,用于监控驼峰待溜放车辆是否处于抱闸状态,融合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25] - 智慧车站解决方案实现“三动”、“四化”、“三统一”的现代化车站生产模式[26] - 智慧安检系统实现违禁品自动识别、违禁品库自主学习、人包自动关联、数据自动联网整合、设备自动检测的5A功能[26] - 智慧安全运维系统包括弓网监测系统、接触网检测系统、接触网巡检系统等,涵盖多种检测技术[27] - 弓网监测系统在接触网带电或不带电状态下,实时动态检测接触网的几何参数、导线磨耗等[27] - 接触网检测系统全天候检测接触网几何参数和弓网关系,如接触线拉出值、导高、弓网接触压力等[27] - 接触网巡检系统采用高清成像技术、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实现接触网零部件状态的自动识别[27] - 轨道检测系统采用非接触式在线检测方式,检测轨道几何参数和钢轨轮廓磨耗,生成TQI指数报表[27] - 限界检测系统采用激光雷达测距技术,实现地铁隧道360°全方位立体扫描,获取隧道限界信息[27] - 隧道检测系统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实现对地铁隧道不间断高速、高密度、高精度非接触式检测[27] - 公司采用车地无线协同和云计算一体智能检测架构,提升效率并降低日常检测成本[28] - 公司推出车底智能检测机器人,通过机器视觉和激光扫描技术进行车辆检测[29] - 公司拥有超过300名专业服务人员和14个技术服务与备件中心,提供7*24小时服务[30]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32] - 公司在中国与德国拥有多个生产基地,采用“自主生产+委托加工”的生产模式[33] - 公司设立区域代表处和主机厂代表处,构建矩阵式网状销售与服务平台[34] - 公司通过德国子公司DinghanSMART与海外业主直接业务合作,拓展国际市场[34] - 公司采用S&OP流程工具和CRM、ERP系统等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进行生产管理[33] - 公司线上服务管理工具“闪服”实现客户需求匹配和服务资源对接[30] - 公司服务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铁城市和18个路局集团公司[30] 市场表现与订单 - 公司2022年新增订单24.08亿元,同比增长58.83%[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手订单27.28亿元,同比增长49.64%[47] - 公司2022年完成营业收入126,916.54万元,同比下降8.15%[47]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41.80万元,同比下降1,085.56%[47]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11,148.85万元[49] - 公司截至2022年底拥有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外观设计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41项[49] - 公司信号电源系统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行业第一[47] - 公司中标北京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站台门设备供货项目,合同金额为93,501,670.00元[48] - 公司车辆空调产品在2022年获得约7亿元城轨车辆空调项目订单[48] - 公司电缆产品在2022年完成多个重大项目交付,包括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等[48] 研发成果与新产品 - 公司研发的适应铁路供电的不间断电源产品通过了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RCC)/国家铁路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检测[50] - 公司研发完成信号电源网络健康管理系统,已在广州地铁实施应用[50] - 公司站台门系统成功应用在轨道交通“虚拟编组”示范工程项目[50] - 公司推出车底智能检测机器人,实现车辆段对列车日检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查[51] - 公司推出抱闸检测系统,降低提钩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51] - 公司自主开发的热管理机组在山河智能新一代新能源工程样车上实现装车并通过测试[51] 收入与成本分析 - 公司营业收入合计为1,269,165,388.76元,同比下降8.15%[54] - 公司智慧化解决方案收入为275,742,076.18元,同比下降5.58%[54] - 公司地面电气装备收入为372,607,601.33元,同比下降5.12%[54] - 公司车辆电气装备收入为615,955,861.52元,同比下降5.05%[54]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269,165,388.76元,同比下降8.15%[56] - 公司2022年营业成本为880,313,142.40元,同比增加0.05%[56] - 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30.64%,同比下降5.68个百分点[56] - 公司2022年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1,161,260,652.71元,同比下降7.73%[56] - 公司2022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为107,904,736.05元,同比下降12.40%[56] 销售与生产情况 - 公司2022年轨道交通地面产品销售量同比下降21.42%,生产量同比下降32.44%,库存量同比下降16.29%[57] - 公司2022年轨道交通车辆产品(不含电缆)销售量同比下降22.17%,生产量同比下降17.76%,库存量同比增加68.81%[57] - 公司2022年轨道交通车辆电缆销售量同比增加19.35%,生产量同比增加25.85%,库存量同比下降16.59%[57] - 公司2022年轨道交通智慧化产品销售量同比增加15.90%,生产量同比增加15.90%,库存量无变化[57] 客户与费用分析 - 公司2022年主要销售客户前五名合计销售金额为740,560,696.2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8.57%[61]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198,275,909.01元,同比增长12.97%[66] - 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为139,870,382.57元,同比增长4.33%[66]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65,138,500.03元,同比下降9.39%[66]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75,941,964.72元,同比增长22.23%[6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203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外观设计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41项[66] 研发进展 - 公司已完成锂电储能系统开发,实现锂电充放电自适应管理,自主消防,以铁标为准绳,更适应轨道交通运行环境[67] - 公司已完成核心模块TH5、TU2、TD1等模块优化开发,优化系统辅助电源等板件,进行输入切换单元、输出插框优化,进行系统锂电池适配[67] - 公司已完成新型充电机(SMART charger)开发,2023年5月开始第一批交付,为车辆客户提供一款免维护低噪音自然冷却的充电机[68] - 公司已完成新型低功率辅助逆变器(SMART converter LIGHT)开发,2023年3月交付第一批,为轻轨/有轨电车提供一款以自然冷却为主的产品[68] - 公司已完成综合直流系统样机测试和系统联调,提高列车辅助电源转换效率约10%、降低列车重量约3吨、提高列车供电系统可靠性[69] - 公司新获得专利共20项,新增软件著作权共20项[71][72] - 新能源工程车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已完成装车试验验证,开发一款电池热管理冷水机组[70] - 空调控制器统型及优化已完成第1版打样测试,并制定初版工装方案[70] - 铁路货场平过道自动化安全防护系统(平安门)处于标准化试产阶段[70] - 抱闸检测系统已经完成开发,处于试点验证阶段,目前同时在多个铁路局进行试点验证[71] - 车辆PIS系统用屏蔽双绞式以太网电缆处于装车试用阶段[71] - 多功能车辆总线电缆处于试制阶段[71] 社会责任与公益 - 公司在江西财经大学设立“鼎汉奖学金”,帮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78] - 公司党支部积极参与“爱在蓝天下”公益捐赠、社区环保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178] 公司治理与管理 - 公司2022年共召开股东大会2次,均使用网络投票表决和现场投票表决相结合的形式召开[118] - 公司董事会共有董事8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共召开了5次会议[120]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5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报告期内共召开了4次会议[121] - 公司已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高管人员薪酬与企业经营目标和个人绩效挂钩[122] - 公司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规定,加强信息披露事务管理[124]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26]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和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相互独立[127] 股东与高管变动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无股份增减变动[130][131][132]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任期内董事、监事离任的情况[132] - 公司原独立董事李炜文先生因工作职务调整辞职[133] - 赵舸先生于2022年10月26日被聘任为副总裁[133] - 顾庆伟先生现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134] - 张雁冰先生现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副总裁[134] - 吕爱武先生现任广州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134] - 左梁先生现任广州工控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同时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134] - 梁春华先生现任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同时任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134] -
鼎汉技术(300011) - 201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46
公司战略规划 - 坚持“地面到车辆、增量到存量”战略,通过内生 + 外延并重取得进展,多元化布局不同细分市场,填补行业周期性订单波动,建立抗周期性风险能力 [2] - 聚焦新产品市场化推广,探索新业务领域,包括境外产品合作、产业资源整合、孵化创业团队等,尝试进入相关行业高端装备领域 [2][3] 外延式并购 - 未来外延式并购标的重点为可快速孵化的中小型企业、能协同改变产业格局的企业、具有稀缺技术资源的企业 [3] 运维服务规划 - 上半年成立专业服务公司,打造轨道交通高端服务平台,建立鼎汉服务品牌,从事电气产品工程、安装、维护等业务,建立第三方维修服务平台 [3] - 以协助实现客户价值为目标,强化专业化、定制化服务能力,打通全周期一体化服务平台 [3] 行业服务模式 - 行业内服务业务以本地化为主,多针对单一设备,规模较小,公司探索新商业合作模式,提供系统化服务,如与上海地铁维保公司合作 [3][4] 业绩情况 - 以前产品局限于地面设备时业绩预测性强,如今产品多元化、订单转化周期复杂,今年业绩因中车整合和车辆招标未明确尚不清楚,但海兴电缆、中车有限业绩并表将使业绩大幅提升 [4] - 未来一两年,动车、高铁建设规模加大,海兴电缆、中车有限将贡献业绩,动车组辅助电源预计参与国产化替代和换代更替,推动业绩增长 [5] 铁道客车 DC600V 电源情况 - 今年销售中至少三分之一以上设备以维修大修替换其他品牌产品,目标进入主流供应商序列,预计推广规模提升 [6] 车载辅助电源议价能力 - 铁道客车 DC600V 电源客户主要是中车旗下客车制造厂和铁路局,车辆设备核心竞争在品质与服务,公司专注装备研发等有助于获得良好议价基础 [7]
鼎汉技术(300011) - 2014年1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011,证券简称鼎汉技术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 2014.12.15,地点公司二层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有银河证券、冈三证券、第一生命保险等,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董秘万卿和证券事务专员李彤 [1] 协同效应与业务拓展 - 海兴电缆是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特种电缆供应商,与公司有协同效应,公司可借其渠道拓展市场,海兴可借公司品牌和网络拓展城轨、地铁市场 [2] - 公司希望以武汉浩谱在军工领域资源为突破口,将海兴特种电缆引入军队船舶领域 [2] 产品应用与竞争 - 参股公司武汉浩谱产品可应用于军用和民用领域 [2] - 信号电源产品主要竞争对手是国内企业 [2] - 车辆产品客户主要是南车、北车集团及其下属车辆厂,地面产品客户主要是铁路总公司下属单位及地方地铁公司等 [3] - 普铁车载辅助电源预计毛利 40%以上,市场规模一年十多亿且有增长空间 [3] - 车载辅助电源竞争格局将朝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给鼎汉带来新机遇 [3] - 普铁车载辅助电源优势在于产品安全可靠、节能环何、易于维护,有完善营销服务网络,持续研发投入 [3][4] - 普铁车载辅助电源价格在合理区间,有竞争力 [4] 并购与股权 - 外延式扩张计划关注符合公司战略、有协同效应、细分领域排名前三的优质企业 [4] - 海兴电缆原董事长阮寿国共计持有公司股票 88,019,276 股,占公司总股本 16.83% [4] - 以海兴电缆股权获得的 82,409,638 股分三年按 30%、30%、40%比例分批解锁,配套募集资金获得的 2,409,638 股自 2014 年 9 月 5 日起 36 个月内锁定,二级市场增持的 3,200,000 股按董监高持股规定每年锁定 75% [4]
鼎汉技术(300011) - 2015年3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7:01
公司基本情况 - 2015年3月24日,广发基金、方正证券等对公司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地点为公司二层会议室,公司总裁黎东荣等接待 [1] 车载辅助电源业务 普铁车载辅助电源 - 去年铁道客车DC600V电源获市场中标314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56.97万元,预计今年推广规模提升 [2] - 客户主要是南北车旗下客车制造厂及铁路局,南北车注重品质与服务,公司专注装备研发等有助于产品获得议价基础 [2] - 市场对外开放,公司通过提升技术和服务提升市场占有率 [3] 动车、高铁车载辅助电源 - 市场进入自主装备统型设计阶段,公司产品处于自主研发阶段,未来3年有望实现进口装备替代 [3] 公司毛利率 - 轨道交通行业毛利率合理稳定,列车速度越快毛利率越高,公司产品高铁毛利率最高,正加大动车高铁领域市场占比 [3] - 公司围绕外延式发展,引入优质企业,对提升总体毛利有积极作用 [3] 行业服务模式 - 行业内服务业务以本地化为主,多针对单一设备,规模小 [3] - 公司探索新商业合作模式,去年与上海地铁维保公司签战略合作协议 [3][4] 海兴电缆产能 - 今年厂房面积从2个扩展到4个,增设自动化装备收回外包工艺,产能效率提升,以销定产 [4] 公司投资情况 奇辉电子 - 奇辉电子专注铁路信息化,产品覆盖货运、客运信息化领域,公司与其合作推进“增量到存量”战略 [4] 贵阳鼎汉 - 今年2月与贵阳市政府签战略合作协议,参与贵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建设,推动相关产品市场拓展和产业布局优化 [4][5] 海外业务拓展 - 公司主要产品海外销售依托国内工程总包商、南车、北车等,受海外经济和中国高铁“走出去”情况影响 [4]
鼎汉技术(300011) - 2015年2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56
公司发展战略与成果 - 2014 年公司围绕“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高端装备供应商”愿景,按“地面到车辆、增量到存量”战略,以“内生 + 外延”方式发展,以技术与质量为核心竞争力建设,促进装备开发与制造走向高端应用 [2] - 2014 年实现屏蔽门整体系统市场突破并完成交付,获客户书面表扬,研发团队有信心将屏蔽门系统做到世界一流 [2] - 2014 年 3 月拿到 DC600V 车载电源准入批文,取得南、北车主机厂合格供应商认证资质,进入改造车、厂修车和高价件存量市场,成为首家获 DC600V 厂修资质的民营企业,为进入动车维修服务市场打下基础 [2][3] 研发投入与产品 - 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完善现有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大预研力度增加新产品应用,目前在研主要产品为地铁制动储能系统、动车组辅助电源系统 [3][4] - 对研发团队有“效率开发、创新开发、实用开发”要求,研发投入积累建立先进完善研发硬件环境,在关键技术领域建立门槛和能力,锻炼高端技术开发人才 [4] 收购整合扩张 - 2014 年进行一系列收购整合扩张,优先面向车辆市场,布局车辆关键高端装备标的公司和面向存量市场提供软件和服务的公司 [4][5] - 以 3.6 亿收购中车有限,以 1.05 亿增资奇辉电子,中车有限车辆空调与车载辅助电源协同可提升车辆电气部件集成设计能力,奇辉电子专注铁路信息化,建立自身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 [5] 2015 年发展规划 - 对各子公司资产有效管理,发挥母公司和子公司协同效益,开放和支持市场资源与平台,共担任务、共享信息、共同行动 [5] - 采用聚焦和压强原则,发挥市场矩阵管理平台优势,使自主研发新产品成新增长点,巩固传统电源产品市场地位,提升盈利能力 [6] - 把质量和成本提升到核心竞争力高度建设,狠抓内部管理基本功,提升内部效率 [6] - 加快新产品、新方案上道使用,拓展现代有轨电车 PPP 新商业模式,探索轨道交通外新机会点,为未来 3 - 5 年提前布局 [6] 问答环节要点 平台化与子公司协作 - 公司收购业务最终要与其他优质资源整合发挥平台化作用,整合从市场和服务层面起步,中车有限销售公司已搬至总部协同办公,加强市场和服务部门融合,共享项目资源,重视整条线路建设 [6][7] 中车有限选择原因 - 中车有限因与鼎汉技术产品市场、战略目标协同性及未来发展思路,最终选择与鼎汉技术合作 [7] 资金来源 - 收购中车有限、奇辉电子资金主要来自自有现金(占大部分)、低息银行贷款,未来可能根据业务需求考虑其他融资方式 [7] 参股奇辉电子考虑 - 奇辉电子专注铁路信息化,建立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与奇辉电子合作使公司“增量到存量”战略迈进,其软件与公司优势互补,提高工作效率 [7][8] 中车有限情况 - 中车有限前身是铁道部机车、车辆空调定点生产厂家之一,华南地区唯一有轨道车辆空调生产资质的大型民营企业,主营业务为轨道车辆空调系统开发等,技术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 [8] 中车有限空调产品应用 - 目前中车空调主要应用在地铁和普铁领域,地铁领域占比超 50%,高铁领域占比较小,2015 年 3 - 5 月部分车型空调设备将在南、北车装车试运行,有望实现大批量供应 [9] PPP 模式考虑 - 公司 2014 年开始推进 PPP 项目拓展,2015 年吸取经验提高运作效率,对样板协议和模式有清晰定位,希望实现项目落地 [9] 产品协同效应 - 车辆空调是车载辅助电源下游主要负载,两者协同有利于车辆产品开发考虑多种因素,提升车辆电气部件集成设计能力,增强车载产品开发能力,共享和整合客户资源渠道 [9][10]
鼎汉技术(300011) - 2015年3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5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011,证券简称鼎汉技术 [1] - 2015 年 3 月 18 日在公司二层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众多,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董秘等 [1] 地铁制动储能系统情况 - 原型样机已完成,处于自测调试阶段,今年重点目标是实现实地测试,工作组多地考察调研应用意向,北京地铁公司将含储能技术应用的微电网改造作为战略方向之一 [2] - 推广障碍有两方面,一是安装时牵引网络可能需工程改造,二是国内技术应用空白,存在储能单元符合性等应用难点,且市场需认知过程 [2] - 地铁公司使用可节约电能、净化稳压提升用电设备寿命,长期积累有经济效益,理想状态下或减少变电站数量 [4] PPP 模式参与考虑 - PPP 模式是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公司参与对政府可节省投资、运维成本和人力支出,对公司可优化竞争格局、提升在轨道交通领域地位 [3] 中车有限情况 - 产能提升空间大,已在江门建产业基地,预计今年完成供应链搬迁并逐步切换 [4] - 空调产品主要应用于地铁和普铁领域,地铁领域占比超 50%,高铁领域以前占比较小,2015 年多个高铁空调机组将装车试运行,有望批量供应 [4][5] 铁路建设对公司业绩影响 - 长期对公司业务及行业发展有利,但大铁和城轨业务收入体现均有滞后性,未来通车线路和车辆增加会带来发展机遇 [5] 行业外布局 - 短期聚焦轨道交通领域,也会在风险可控且有相关性范围内布局,如投资武汉浩谱拓展检测探测领域,希望引入海兴特种电缆到军队船舶领域实现跨界增长 [5] 南北车合并影响 - 南北车合并为规模化经营、逐鹿国外市场、推动产品升级转型,对公司议价能力无重大影响 [6]
鼎汉技术(300011) - 2015年2月13日调研活动附件之演示文稿
2022-12-07 16:51
公司与产品概况 - 鼎汉技术是2002年6月成立的高端装备供应商,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专注轨道交通领域,部署营销及服务平台覆盖全国7地区21城市,研发中心分布于深圳、广州、成都,生产基地分布于东莞、江门、芜湖,年产值可达20亿+规模,人均产值可观 [3] - 产品技术覆盖轨道交通地面与车辆电气及自动化高端装备主流应用,包括轨道交通地面解决方案、高端装备I系、特种电缆、地铁制动储能与回馈系统等 [4] 2014年年报数据 - 当年新增中标订单10.91亿元,较2013年增长92.08%;合计在手订单10.04亿元,较2013年增长56.88%;营业收入7.95亿元,较2013年增长76.67%;研发投入5070万元,较2013年下降3.98%,研发投入营收占比6.3% [14] - 经营现金流/收入为18.52%(1.47/7.95),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为84.35%(1.47/1.74),销售毛利率40.60%,存货周转天数7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92天 [1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变化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如2009年创业板首批上市,2012年坚持研发投入高端装备,放弃代理和低附加值业务,总结战略走出低谷 [19][20] - 2014年实现地面到车辆战略第一步,探索车辆装备维护维修新商业模式,新产品进入商用并实现业绩突破 [24][25] - 公司通过并购与自主研发同步布局,从5亿收入规模的地面装备供应商发展为可支撑超35亿收入规模的业务平台,成为跨界专业领域最多的供应商 [27][28] 市场空间与战略方向 - 市场空间方面,行业发展分大修电气铁路、大规模线路投入运营运力、大量路线进入周期性维修更换三个阶段,公司布局地面、车辆、服务,向存量市场渗透发展,打破单一领域成长周期天花板 [31] - 2015年战略重点方向包括解决方案平台化,实现市场平台化(以地面、车辆、海外为主线资源共享协同)和售后服务产品化(服务需求产品化,挖掘存量市场) [32] - 公司发展阶段从生存为王阶段(2008 - 2010)、业务发展探索阶段(2010 - 2012)、核心优势提炼与沉淀阶段(2013 - 2014),进入以商业成功为导向的新阶段(2015及以后) [36]
鼎汉技术(300011) - 2015年11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44
公司基本情况与投资者活动 - 2015年11月19日,国泰证券等多家机构人员到公司二层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公司副总裁、董秘等接待 [1] 地面产品情况 - 地面核心产品信号电源系统历史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剔除特殊因素基本稳定增长,未来增长动力为新建线路增量市场和在用产品存量市场 [2] - 信号电源产品为定制化,高铁毛利率45%以上,地铁和普铁为40% - 45% [2] 公司发展战略 - 实施“地面到车辆、增量到存量”战略,多元化布局不同细分市场,填补行业周期性市场订单波动,建立抗周期性风险能力 [2][3] - 与上海地铁的维修维护战略合作开创新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存量市场维保业务发展,公司成立专业服务公司打造服务平台 [3] 货运信息化业务 - 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铁路货运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司增资奇辉电子,希望以其既有资源为接入点实现业务和业绩突破 [3][4] - 国内能提供铁路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且完成大规模铁路局点应用的企业约两三家,奇辉电子是民营企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的 [5] 地铁维保市场 - 维保市场未形成有统计标准的商业运作模式,操作及服务零散,按市场建设逻辑推导,每年地铁市场固定资产投资的1% - 3%用于维护运营,但对公司目前维保领域无实际参考意义 [5] 内部管理 - 公司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强化平台化管理,推进业务板块整合,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内部运营和监督机制,尊重企业管理差异,完善内控制度与流程,加强管控和文化融合 [5][6] 在研产品进展 - 地铁制动储能系统完成内部测试和正式样机开发,准备进行型式试验和拓展试验局点 [6] - 动车组辅助电源系统处于原型样机开发阶段 [6] - 高铁动车车辆空调产品在部分系列动车组试装车,在城际动车上载客试运行,结束后有望批量供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