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300070)

搜索文档
碧水源(30007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10 19:55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 2025-012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 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 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2025 年 04 月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全文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 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黄江龙、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龙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戴尔 杰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整体利润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具体情况如下:由于整体市场环境影响,公司收入小幅下降。公司重要参股公司在报告期内 经营状况不佳,出现了较大亏损导致公司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降幅。经过谨慎评估,公 司预计相关资产减值损失将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相较上年下降较多,受 以上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报告期内利润下降。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主要财务 ...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发行结果公告
2025-03-20 17:52
债券发行 - 2025年3月18 - 19日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3月21日上市流通[1] - 起息日2025年3月20日,兑付日2025年11月25日,期限250天[1] - 计划和实际发行金额均为5亿元[1] 债券兑付 - 兑付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票面年利率2.30%[1] 主承销商 - 平安银行、浙商银行[1]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3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07 18:06
公司概况 - 碧水源是环保高科技公司,在水处理领域有全产业链,具备膜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应用和数字化水务运营两大优势,有自主知识产权全产业链膜技术 [2] - 公司在北京、天津建有国际先进膜生产制造基地,在南京等地建有区域性膜装备制造基地,是全球一流膜产品生产商和先进环保装备制造商之一 [3] - 公司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 2000 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1900 万㎡、锂吸附剂 10000 方 [3] 业务领域 核心业务 - 为客户提供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涵盖前期设计到运营服务等环节,主要在污水资源化等五大领域深化应用 [2] - 子公司良业科技为城市、景区及家用与商用领域提供光科技整体服务 [2] 传统业务 - 污水资源化发展受需求和经济支持滞后影响,国家措施推动其发展,公司未来重点拓展工业园区再生水利用业务 [3] 盐湖提锂业务 - 公司早期探索技术研究,近两年启动项目拓展,拿到多个膜设备标段项目,改造吸附剂材料用于盐湖提锂,与紫金矿业等有项目合作 [5] 海水淡化业务 -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生产线,实现设备国产化,制膜速度国际先进,可生产不同规格膜产品 [5] - 自主开发的“UF - RO”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产水量高、抗污染能力强,能为沿海地区提供淡水资源 [5] 订单情况 - 前两年因外地项目招投标及人员流动不便,北京订单占比提升,目前市场全国铺开,公司从水敏感区域出发,加大需求大地区市场开拓力度,增加设备销售占比 [4] - 加入中交体系后,公司在战略协同等方面协同效应释放,积极拓展各板块市场订单 [4] 融资成本 - 公司融资成本下降,超短融利率从 2024 年的 2.6%降到 2025 年最低的 2.2%,项目持续进行融资置换,未来融资成本情况会更好 [5]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科创票据)发行结果公告
2025-03-07 17:46
债券发行 - 2025年3月5 - 6日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科创票据),3月10日上市流通[1] - 债券期限3年,起息日2025年3月7日,兑付日2028年3月7日[1] - 计划和实际发行金额均为5亿元,发行价格100元/百元面值[1] - 票面年利率3.3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1] 承销信息 - 主承销商有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和中信建投证券[1]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2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2-20 17:3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交集团旗下中国城乡控股的环保科技平台,合计持股 33.40%,是全球领先膜技术企业,深耕环保水处理领域二十年,构建全产业链技术壁垒,拥有全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是具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高科技环保企业 [2] - 聚焦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工业零排放五大战略增长极,技术市占率居行业前列,累计处理规模突破 2,200 万吨/日,年增高品质再生水 70 亿吨,已成功实施数千项膜法水处理等工程 [2] 经营业绩 -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47.5 亿元,同比下降 11.88%;归母净利润 -4,294.46 万元,同比下降 110.80%,扣非归母净利润 -5,822 万元,同比下降 148% [3] - 业绩下降原因:参股企业云南水务经营差巨亏,公司持股 24.01%,造成约 2 亿亏损;2023 年第三季度参股企业碧兴物联上市确认投资收益,利润基数大;2024 年订单确认放缓 [3] - 2024 年上半年订单增加,EPC 新增 49 亿,接近翻倍,BOT 投资类订单 12 亿,较 2023 年上半年 4,900 万增加 23.5 倍;全年度实现盈利,扭转前三季度亏损态势 [4] 发展措施 - 战略布局:巩固核心业务优势,稳住运营业务基本盘,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做优运营,提升资产回报率 [4] - 市场开拓:发挥水务领域核心优势,聚焦主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创新和价值创造能力 [4] 应收账款 - 2024 年前三季度应收账款达 122 亿,较 2023 年底 110 亿增长约 12 亿,2024 年前三季度计提减值损失 2.48 亿 [4] - 应对措施:内部建立管理流程和奖惩机制,组建团队,设定目标并分解到部门,优化制度,增强员工风险和收款能力;参与政府化债项目,债务重组解决问题;关注政策,加强与客户沟通合作;随着项目运营,收入和收费将更稳定,改善现金流和应收账款状况 [5] 化债工作 - 公司化债工作初见成效,与政府方通过现金结算及现金和资产抵押结合方式完成部分项目化债,将继续与项目公司和地方政府合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5]
碧水源(300070) - 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5-02-12 18:32
人员变动 - 文剑平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任职[2] - 文剑平原定任期届满日为2027年4月1日[2] 股权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文剑平持有公司股份239,397,572股,占总股本6.61%[2] 影响说明 - 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不影响董事会正常运作[2]
碧水源投资新设技术子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企查查显示青田碧水技术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由碧水源全资持股 [1] 公司信息 - 青田碧水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付进南,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含港口经营、旅游业务等 [1] - 青田碧水技术有限公司由碧水源全资持股 [1]
碧水源(300070)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4 17:24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3] 业绩盈利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4800万元–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15% - 93.7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盈利2400万元–36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42% - 94.28%[3] 业绩预告审计情况 - 业绩预告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在业绩预告财务数据方面无分歧[4] - 业绩预告是初步测算结果,未经审计,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7] 利润下降原因 - 重要参股公司亏损使公司确认较大投资损失,相关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预计增加,导致利润下降[5] 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4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额约为2400万元,上年同期为34506.40万元[5]
碧水源(300070) - 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发行结果公告
2025-01-16 16:42
债券发行 - 2025年1月14 - 15日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科创票据),1月17日上市流通[1] 债券期限与兑付 - 期限270天,起息日2025年1月16日,兑付日2025年10月13日[1] - 兑付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 金额与利率 - 计划发行金额6亿元,票面年利率2.20%[1] 主承销商 - 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1]
碧水源(300070) - 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1-15 17:54
融资业务 - 拟向中交雄安租赁申请1.5亿元融资租赁业务,租赁期12个月[1] - 拟向中交租赁广州公司申请0.8亿元融资租赁业务,租赁期12个月[3] - 拟向中交租赁申请5亿元反向保理业务,授信有效期12个月[4] 担保业务 - 2023年为良业科技向平安银行担保提前终止,原不超3900万元[4][5] - 2023年为良业科技向交通银行担保提前终止,原不超2.925亿元[6] 会议与议案 - 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2025年1月15日召开,8人参加[1] - 三项关联交易议案均以4票同意通过[2][3][4] 关联交易 - 本次关联交易及累计金额未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