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300070)

搜索文档
碧水源(300070)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5 19:14
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为13.01亿元,同比下降37.7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70.24万元,同比下降92.1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67.56万元,同比下降83.7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3亿元,同比下降21.19%[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82元,同比下降92.12%[2] - 总资产为790.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3.3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71.36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7%[2] 资产负债情况 - 应收票据较上年度末下降78.97%,主要为报告期内承兑商业承兑汇票减少[5] - 其他应收款较上年度末增加40.91%,主要为报告期内处置股权转让款及应收股利增加[5] - 应付债券较上年度末增加297.59%,主要为报告期内发行债券所致[5]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货币资金余额为41.04亿元[17]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22.19亿元[17]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合同资产余额为46.61亿元[17]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其他应收款余额为4.85亿元,其中应收股利7.28亿元[17]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存货余额为2.89亿元[17] 融资情况 - 公司2024年7月10日发行了2024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为6亿元,票面利率为2.25%[13] - 公司2024年8月19日发行了2024年度第三期绿色中期票据,发行金额为5亿元,票面利率为2.80%[13] 股权变动 - 公司5%以上股东、董事文剑平先生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冻结股份数量为2,454.76万股[14] - 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城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拥有的公司表决权股份被动减少36,276,39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5] 管理层变动 - 公司聘任陈春生先生为公司首任轮值总裁[16]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资产总计为790.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18]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负债总计为490.2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18,19]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7.5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9%[2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成本为34.3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2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8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8%[21]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9亿元,上年同期为39.77亿元[2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少数股东损益为8.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3.5%[2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14.92亿元,上年同期为0.33亿元[22] - 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为-16.08亿元,上年同期为0.12亿元[22]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370,269,587.94元,同比增长7.0%[23] - 公司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0,136,673.08元,同比增加45.5%[2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3,005,247.12元,同比下降21.3%[24]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4,806,998.91元,同比改善32.4%[25]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6,159,234.68元,同比大幅增加356.3%[26]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25,832,630.18元,同比增加10.4%[26] - 公司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为89,195,883.60元,同比增加150.1%[25] - 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6,224,140,015.80元,同比增加26.6%[25] - 公司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967,483,915.02元,同比下降9.1%[26] - 公司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978,532,896.44元,同比增加8.1%[26]
碧水源(300070) - 2024年10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0-21 18:33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类、设备销售类、运营类等,其中工程类业务按照建造进度确认收入,设备销售类业务在水厂建设后期确认收入,运营类业务在水厂投入运营后定期收取运营费[3] - 公司上半年订单情况良好,EPC新增订单128个,订单总额近49亿元,同比增长24亿元,增幅12%;BOT及BOO订单投资总额增长23%[2] 财务情况 - 公司上半年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参股公司云南水务亏损较大,占公司利润的7.4%[2]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但增速略低于主业增速,公司正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应收账款回收,包括制定管理办法、成立专项小组、配合政府化债等[3] 技术创新 - 公司在膜产业链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参与黄骅市海水综合利用一体化工程、为中电建舟山海淡厂提供国产化替代产品等[4] - 公司自主研发的V-MBR装备成本降低25%,并建设了全自动化膜元件生产线,生产速度提升至20米/分[4] - 公司在盐湖提锂、工业零排放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连续中标多个应用项目[4]
碧水源:关于聘任公司轮值总裁的公告
2024-09-30 16:28
人事变动 - 2024年9月30日公司审议通过聘任轮值总裁议案[2] - 拟推行轮值总裁机制,设3名,每人任期一年循环当值[2] - 陈春生被聘为首任轮值总裁,任期自2024年9月30日起一年[2] 人员履历 - 陈春生有丰富公司任职经历,2023年1月起任高级副总裁兼运营事业部总经理[5] - 陈春生未持股,与相关人员无关联,无违规等不良情形[6]
碧水源: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30 16:28
公司治理 - 2024年9月30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8名董事参会[1] - 拟推行轮值总裁机制,设3名轮值总裁,每人任期一年[1] - 《轮值总裁管理办法》获8票同意通过[2] - 聘任陈春生为首任轮值总裁,任期一年[3] - 《聘任公司轮值总裁的议案》获8票同意通过[4] 担保业务 - 提前终止为河北正定京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31150万元担保,待股东大会审议[4][5] - 提前终止为钟祥市清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6000万元担保,待股东大会审议[6][7] 人员信息 - 陈春生1977年出生,2024年9月起任党委委员、轮值总裁[11]
碧水源(300070)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7 18:47
公司概况 - 公司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拥有全产业链[44] - 公司主要通过研发与制造高科技的核心膜材料、膜元件、膜组器系统、吸附材料等,提供一揽子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业供水、高品质再生水与饮用水、民用净水、海水淡化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44] - 公司目前主要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提锂五大领域深化应用[44] - 公司重要子公司良业科技主要通过创意设计和集成实施为城市、景区及家用与商用领域提供光科技整体服务[44] 核心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了吸附容量高、吸附选择性好、性能长期稳定的钛系提锂吸附剂产品和铝系提锂吸附剂产品,可满足不同水质的锂资源提取需求[25] - 公司围绕盐湖提锂项目已开发出适用于不同盐湖的盐湖提锂产品、设备及工艺[24] - 公司自主研发了工业零排技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水经过适当处理后进行循环使用,无任何废液排出工厂[24] - 公司开发了吸附剂产品,可有效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25] - 公司开发了适用于不同水质的膜技术和吸附剂产品,满足不同水处理需求[25][24] - 公司在海水淡化、盐湖提锂等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4][25] 生产制造 - 公司在北京、天津、南京、昆明、无锡等地建有国际先进的膜生产制造基地,是全球一流的膜产品生产商和先进的环保装备制造商之一[45] - 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及吸附材料,形成了多种膜产品系列[46] - 公司具备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1,800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1,200万㎡、锂吸附剂10,000方的设备生产制造产能规模优势[50] 主要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以及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51][52][53][54][55][57] - 良业科技主要业务模式为EPC及少量管理运营,为城市及景区大型滨水夜游项目、文旅项目、智慧照明项目等提供整体解决方案[57] 技术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等领域[48]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反渗透膜生产线可生产出高性能的纳滤膜、苦咸水膜、海水淡化膜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49] - 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3] - 公司是全球少数可大规模生产PVDF带衬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公司之一,产量居国际前列[73] - 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V-MBR)在总氮去除效果、能耗、设备安全性和成本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属国际领先[74] - 公司自主开发的"MBR-DF"技术可将污水直接处理为高品质再生水,相较其他深度水处理系统能耗和运行压力大幅降低[74] - 公司完成高效分盐GT、GH系列高端纳滤膜的国产化开发,应用于多个工业零排放项目[74] - 公司开发了低成本高性能苦咸水膜并实现膜元件能耗降低,提升了苦咸水市场竞争力[74] - 公司开发了聚烯烃基复合膜元件并完成规模化量产,实现了聚烯烃基反渗透膜在工业市场的应用突破[74] - 公司自主开发的以"UF-RO"为核心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进入国家战略视野[74] - 公司攻克盐湖提锂关键技术,成功开发技术先进的锂离子筛和成套工艺路线[74] 市场地位 - 公司膜技术涉及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天,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75] - 公司承担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大规模MBR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MBR工程"武汉北湖污水处理厂"、国内最大的再生水厂"北京高碑店再生水厂"、国内第一座新水源厂北京翠湖新水源厂等项目[76] - 公司在山东建有两个十万吨级的海水淡化工程应用,分别为青岛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和山东鲁北海水淡化工程[76] - 公司自主研发的膜产品逐渐实现进口膜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应用于煤化工、钢铁、电力等多个工业零排放项目[76] - 公司连续中标多个盐湖提锂项目,并持续拓展盐湖资源化的深化利用[76] - 公司海外业务稳步推进,塞尔维亚紫金矿业膜法水处理项目实现工业零排业务"出海"[76] 发展战略 -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公司的环保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58] - 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为解决我国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问题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50] - 公司
碧水源:2024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4-08-27 18:44
往来资金余额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024年初往来资金余额为49.05万元[4] - 中交三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024年初往来资金余额为16.25万元[4]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024年初往来资金余额为8.13万元[4] - 中交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初往来资金余额为10.00万元[4] 占用资金余额 - 阿鲁科尔沁旗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2024年初占用资金余额为4140.85万元[5] - 宝丰县碧水源水处理有限公司2024年初占用资金余额为909.80万元[5] - 北京碧水京良水务有限公司2024年初占用资金余额为7196.17万元[5] - 北京碧水源投资有限公司2024年初占用资金余额为2389.44万元[5] - 北京格润美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初占用资金余额为2661.51万元[5] - 北京恒泽美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初占用资金余额为2856.19万元[5] 其他应收款 - 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237,175.56,最终合计为282,191.27[6] - 西充碧水青山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26,387.27,最终合计为33,921.92[7] - 肇源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8,619.86,最终合计为9,623.80[7] - 汝州碧水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8,779.02,最终合计为8,986.86[7] - 沙湾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9,753.92,最终合计为10,755.84[7] - 河南碧水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0,138.88,最终合计为13,332.42[6] - 湖南湘平碧水源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0,837.30,最终合计为11,012.24[6] - 廊坊市碧水源再生水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3,708.81,最终合计为4,252.56[6] - 南县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3,748.96,最终合计为3,757.44[6] - 平顶山市豫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7,856.12,最终合计为9,615.79[6] - 六枝特区欣水源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9,808.53,含7,901.05、1,687.08和220.40[8] - 阜阳碧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6,090.69,含4,972.24、970.00和148.45[8] - 太和县碧水源水务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7,159.72,含9,905.47、6,940.00和314.25[8] - 彭阳碧水源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8,089.84[8] - 弥勒碧水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3,866.00[9] - 砀山京水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159.35,含1,153.43和5.92[9] - 新疆昆仑新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019.21[10] - 控股和全资子公司其他应收款小计为656,412.31,含549,973.33、99,219.93、12,115.98和4,896.93[9] - 联营公司其他应收款小计为3,048.53,涉及金额3,177.80、100.00和229.27[10] - 所有公司其他应收款总计为659,662.00,包含554,069.01、99,339.48、12,115.98和5,862.47[10]
碧水源: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08-27 18:44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4年8月27日召开[1] - 会议通知于2024年8月16日送达[1] - 应参加监事3人,实际参加3人[1] 报告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2024年半年度报告摘要>的议案》[1] - 议案以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2]
碧水源:关于中交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4-08-27 18:44
公司概况 - 财务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1日,2023年11月15日获《金融许可证》[1][3] - 注册资本70亿元,中交集团出资3.5亿元占比5%,中交股份出资66.5亿元占比95%[2] 业绩总结 - 截至2024年6月末,资产总额1072.44亿元,营收10.26亿元,利润总额3.73亿元,净利润2.91亿元[13] 数据指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12.43%,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率均为0[16] - 流动性比例51.22%,贷款比例73.97%,票据承兑/存放同业18.01%[16] - 票据承兑/资产4.69%,票据承兑与贴现总和/资本净额43.01%,投资比例5.56%[16] 公司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114,717.28万元,贷款80,000万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其他银行存款268,235.87万元[17] 公司架构 - 董事会下设审计、风险管理等委员会,高管层下设信贷审查和投资决策委员会[5][6] - 前台有结算等业务部,中台有计划财务等部门,后台有办公室等部门[7] 公司制度 - 依据《授权管理办法》对高级管理层实行逐级有限授权[8] - 信贷业务分申请受理等五个阶段,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9][10] 系统情况 - 核心系统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信息系统形成多个平台[10][11]
碧水源: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4-08-27 18:44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4年8月27日召开,9名董事应到8人到,文剑平因被留置未出席[1] 议案通过情况 - 《2024年半年度报告》等议案8票同意通过[1][2] - 《中交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议案3票同意通过,关联董事回避表决[3] 担保终止情况 - 九江碧水源4200万元综合授信担保因贷款结清提前终止,议案8票同意待股东大会审议[5] - 宽城碧水源7200万元并购贷款担保因贷款结清提前终止,议案8票同意待股东大会审议[6]
碧水源(300070) - 2024年8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08-22 18:13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是集膜材料研发、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和数字化水务运营两大优势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3] - 公司专注于膜产业链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并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了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的重大突破[3] - 公司膜技术所应用的水处理总规模已超过 2,200 万吨/天,每年能够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过 70 亿吨[3] - 公司自主运营项目总规模已超过 600 万吨/天,随着近年来进入运营期的项目逐渐增多,运营收入也将有所提升[3][4] 公司业务聚焦方向 - 公司目前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工业零排放五大业务领域平行发力[5] - 在污水资源化方面,公司自上市以来做了很多项目示范应用,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等在污水资源化应用都有广泛的应用[5] - 在高品质饮用水方面,公司建成我国首个"MBR-DF"双膜应用示范工程北京翠湖新水源厂,并在全国多个地区以此技术将出水水质进一步提升至地表水 II 类及标准[5] - 在海水淡化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国产化应用替代,完成国产化的双膜海水淡化工艺技术研发,并成功中标典型项目[5] - 在盐湖提锂方面,公司聚焦盐湖提锂、盐湖化工材料、物料分离浓缩与新材料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功推出专用膜产品、吸附材料、配套工艺以及系统装备[5] - 在工业零排放方面,公司实现了多个进口膜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应用于煤化工、钢铁、电力等多个工业零排放项目[5] 公司与中交集团的协同 - 公司加入中交体系后,双方在战略引领、公司治理、科技创新、业务发展、人才队伍等方面相互协同,取得积极成效[6] - 中交集团加大对公司创新资源扶持,明确公司科技型企业定位,公司作为中交集团水务产业链链长单位,实现与中交体系的市场协同和互补[6]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加大研发与市场拓展,努力提升战略新兴产业收入占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