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动力(300152)
icon
搜索文档
ST新动力: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26
会计政策变更原因 - 公司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财会[2023]21号)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财会[2024]24号)要求变更会计政策 [1] - 变更涉及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划分、供应商融资安排披露、售后租回交易会计处理等内容 [1][3] - 变更涉及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会计处理 [3] 会计政策变更时间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 [1]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允许企业自发布年度提前执行 [3] - 公司自解释印发之日起执行新会计政策 [3] 会计政策变更内容 - 变更前公司执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解释公告及其他相关规定 [3] - 变更后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要求执行 [3] - 其他未变更部分仍按财政部前期颁布的相关规定执行 [3]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本次变更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1][3] - 变更不会导致公司已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出现盈亏性质改变 [1] - 变更不涉及以前年度追溯调整 无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1]
ST新动力: 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26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无资金占用余额 [2] - 前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无资金占用余额 [2] - 其他关联方及附属企业无资金占用余额 [2]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总计余额为0万元 [2]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 全资子公司雄安科融智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4,294.72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0.02万元,余额4,294.74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2][3] - 全资子公司雄安科融智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付款余额2,346.21万元,2025年半年度无新增,余额2,346.21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科融(南京)生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18,833.54万元,2025年半年度偿还10,677.62万元,余额8,155.92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科融(南京)生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付款余额5,746.02万元,2025年半年度无新增,余额5,746.02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北京新动力国际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584.99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582.44万元,偿还489.91万元,余额677.52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河南科融泉智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46.81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5.31万元,偿还7.05万元,余额45.08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徐州科融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0.15万元,2025年半年度无变动,余额0.15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4,183.28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2,709.00万元,偿还3,048.41万元,余额3,843.88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付款余额225.17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1,754.35万元,偿还526.37万元,余额1,453.15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北京科融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付款余额15,715.85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778.99万元,偿还16,494.83万元,余额0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3] - 全资子公司北京科融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0万元,2025年半年度新增1,266.80万元,余额1,266.80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4] - 全资子公司徐州科融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2.00万元,2025年半年度无变动,余额2.00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4] - 全资子公司徐州科融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付款余额5,508.25万元,2025年半年度偿还1,043.05万元,余额4,465.20万元,原因为财务资助 [4] - 联合公司北京英诺格林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27.80万元,2025年半年度无变动,余额27.80万元,原因为应收设备款,属于经营性往来 [4] 关联资金往来汇总 - 2025年期初关联资金往来余额总计55,168.58万元 [4] - 2025年半年度关联资金往来累计发生金额9,443.13万元 [4] - 2025年半年度关联资金偿还累计发生金额36,581.97万元 [4] - 2025年半年度关联资金往来余额总计28,029.74万元 [4]
ST新动力: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3:45
公司会议与报告 - 公司第五届第三十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议案 [1] 财务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节能环保占比97.01% 其他业务占比2.99%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21亿元 [1]
ST新动力(300152)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23:00
会议信息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2] - 应参会监事3名,实际参会3名,由监事会主席毛闯召集主持[2] 审议结果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的议案》[2] - 监事会认为报告编制审议程序合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表决结果为3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ST新动力(300152)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5 22:59
会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会议[2] - 会议应出席董事7人,实际出席7人[2]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的议案》[3] - 审计委员会全票通过该议案[3] - 该议案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3] 报告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同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3]
新动力(30015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22: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6,961,184.39元,同比下降5.66%[21] - 营业收入9696.12万元,同比下降5.66%[35] - 营业成本6803.24万元,同比下降11.29%[35] - 营业总成本为1.09亿元,同比下降9.83%[1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86,098.81元,同比亏损收窄25.91%[21] - 净亏损728.82万元,同比收窄25.91%[13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28.61万元,同比收窄25.91%[1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02元/股,同比改善26.09%[21] - 基本每股收益-0.0102元,较上年同期-0.0138元改善26.09%[13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6%,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3%至18.58亿元,营业成本增长96.9%至12.75亿元[134] - 净利润亏损收窄17.7%至-656.62万元,上年同期为-798.08万元[1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803.24万元,同比下降11.29%[35] - 销售费用562.04万元,同比下降18.89%[35] - 财务费用180.19万元,同比下降19.52%[35] - 研发投入418.68万元,同比小幅增长1.10%[35] - 研发费用为418.68万元,同比微增1.09%[130] - 研发费用微增0.5%至828.23万元,管理费用下降12.0%至1.43亿元[134] - 信用减值损失减少8.2%至683.31万元,资产减值损失转负-3.15万元[134]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868.77万元,同比改善15.12%[130]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69,075.09元,同比下降77.5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56.91万元,同比下降77.56%[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77.6%至-1.66亿元,主要因采购支付增加[13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18.7%至8.03亿元,但经营现金流入总体下降0.4%[13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237.43万元,同比转负[138]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18.09万元,同比下降369.76%[3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61.18万元,同比转负,主要因债务偿还[137] - 期末现金余额下降61.7%至360.46万元,期初为2378.56万元[137]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1,890,000元[139]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7,993.13元[13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897,993.13元[139] - 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1,897,993.13元[1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374,327.42元[139]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374,689.04元[13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61.62元[139] 资产和负债结构变化 - 货币资金为4,506,717.55元,占总资产比例0.60%,同比下降2.56个百分点[41] - 应收账款为65,598,488.10元,占总资产比例8.79%,同比下降3.01个百分点[41] - 合同资产为46,657,570.68元,占总资产比例6.25%,同比增加3.96个百分点[41] - 存货为246,883,817.54元,占总资产比例33.07%,同比增加1.70个百分点[41]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450.67万元,较期初2390.41万元下降81.15%[121] - 应收账款从期初8921.51万元下降至期末6559.85万元,减少26.48%[121] - 合同资产显著增长至4665.76万元,较期初1733.51万元增加169.15%[121] - 存货从期初2.37亿元微增至期末2.47亿元,增长4.07%[121] - 长期借款从期初3300万元减少至期末1000万元,下降69.70%[123] - 应付账款从期初1.61亿元略降至期末1.57亿元,减少2.46%[122] - 其他应收款大幅减少至1.38亿元,同比下降50.01%[12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节能燃烧技术,聚焦工业燃烧及尾气治理解决方案[28] - 洁净燃烧及锅炉节能提效经营分部营业收入为92,649,799.77元,同比下降6.81%[37] - 洁净燃烧及锅炉节能提效经营分部营业成本为67,288,891.28元,同比下降11.26%[37] - 洁净燃烧及锅炉节能提效经营分部毛利率为27.37%,同比增加3.64个百分点[37] - 节能环保工程类EPC业务新增订单金额为6,146.51万元,EP业务新增订单金额为6,947.59万元[37] - 节能环保工程类业务期末在手订单总额为46,520.74万元[37] - 公司累计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38项[32][33] - 公司建有亚洲规模最大的燃烧试验室[32][33] - 公司主要从事环保行业及氢能源技术研发[155] 地区和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在中东和中亚区域份额有望提升[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生产成本上升的风险[60]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且不进行股本转增[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6] 其他重要财务数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影响利润4,700,657.49元,主要来自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5,795,388.99元[26] - 投资收益为-2,340,029.5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2.11%[39]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72.5万元,较上年同期-21.05万元显著改善[131]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172.50万元,同比改善915.3%[135] - 其他综合收益-35,544,331.14元[141] - 综合收益总额-5,563,204.39元[14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777,437,979元[143]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193,427,473元[143] -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725,000元[149]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减少6,566,217.99元[149]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6.88元[146]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4,400元[146]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负8,191,340.96元[15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报告期内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因个人原因解聘[65]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67]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19,944股,从301,519股降至181,575股,占比从0.04%降至0.03%[106]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19,944股,从712,498,481股增至712,618,425股,占比从99.96%升至99.97%[106] - 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为712,800,000股[107] - 股份变动原因为解除离任高管虚拟任期内的锁定股[107] - 股东毛军亮解除限售119,194股,期末限售股数降至0股[108] - 股东张猛解除限售750股,期末限售股数降至0股[10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005名[110] - 天津腾宇高通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持股18,000,000股,占比2.53%[111] - 青岛俊图投资咨询管理合伙企业持股14,760,000股,占比2.07%[111] - 南昌达亿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000,000股,占比1.68%[111] - 天津腾宇高通等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4179.74万股,占总股本5.86%,为第一大表决权股东[112] 审计和合规事项 -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5]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4] - 公司已对前期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78] - 公司因未将普益石家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中心纳入合并报表导致定期报告虚假记载[81] - 河北证监局于2025年1月27日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出具警示函[81][83] - 涉及违规人员包括董事程芳芳、姜朋及高级管理人员齐龙龙[81][83] - 违规行为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第7/8/9/18/19条规定[81][83] - 同时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182号令第3条第1款规定[81][83] - 公司已组建董事长牵头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全面整改[84] - 整改重点包括强化内控管理及提升风险防控能力[84]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任何重大关联交易[85][86][87][88][92] - 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及财务公司业务往来[88][90][91] - 对子公司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5,500万元[98][99]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23.35%[99] 租赁业务 - 租赁负债利息费用为312,955.10元[95] - 转租使用权资产收入为2,114,500.00元[95] - 租赁相关总现金流出为2,046,872.50元[95] - 租赁总收入为4,092,147.27元[96] - 对阳文军租赁收益为182.51万元[96] - 对江苏尚瑞斯环保科技租赁收益为80.56万元[96] 投资和资产处置 - 公司对天津中能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为-3460.9万元全部计入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76] - 普益基金对天津中能投资额为10000万元[76] - 全资子公司北京科融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7月21日完成工商注销[103] 诉讼和仲裁 - 公司涉及重大合同纠纷仲裁案件涉案金额为22975212.94万元[80] 会计政策和内部控制 - 坏账准备单项转回或转销重要性标准为占当期总额5%以上且金额超过50万元[164] - 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预付款项标准为单项金额占应付账款总额5%以上且金额超过100万元[164] - 账龄超过1年的重要其他应付款标准为单项金额占应付账款总额5%以上且金额超过500万元[164] - 重要投资活动项目金额标准超过1000万元[16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合并资产和负债[16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合并成本和可辨认净资产[170] - 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70] - 购买日后12个月内或有对价调整需相应调整合并商誉[170]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78]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公司内部往来余额及未实现利润需抵销[176] - 公司处置子公司股权直至丧失控制权时需判断是否为"一揽子交易",若属于则整体按丧失控制权处理,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丧失控制权时转入当期损益[179]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确认单独持有资产/负债及份额确认共同资产/负债,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80][18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取存款及持有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83]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兑换业务按实际采用汇率折算[184] - 资产负债表日外币货币性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专门借款汇兑差额在资本化期间资本化[185]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87] - 债务工具分类取决于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8][189] - 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但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可撤销),指定时相关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91]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及其他金融负债,指定为前者时自身信用风险引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92] - 其他金融负债(如短期借款)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9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转移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194] - 金融负债在现时义务解除时终止确认[195] - 金融工具减值基于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信用损失为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现值[196] -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考虑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和货币时间价值[197] - 未发生信用减值金融工具按三阶段确认预期信用损失[198] - 第一阶段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8] - 第二阶段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8] - 第三阶段金融工具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98] - 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仅确认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累计变动[19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具有法定抵销权利且计划净额结算时以抵销后金额列示[199]
ST新动力(300152) -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2025-08-25 22:03
证券代码:300152 证券简称:ST 新动力 公告编号:2025-049 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提示: 根据上述会计解释的规定,公司自该解释印发之日起执行。 (二)变更前采用的会计政策 本次变更前,公司执行的会计政策按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 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以 及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三)变更后采用的会计政策 雄安新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 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7 号》(财会[2023]21 号)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8 号》 (财会[2024]24 号)的相关要求,变更公司有关会计政策。本次会计政策变更 对公司报表无影响。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 规范运作》等有关规定,公司本次会计政策变更是公司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 的会计制度要求进行的变更,不属于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形,不会导致公 司已披露的年度财务报告出现盈亏性质改变, ...
ST新动力(300152) - 2025年半年度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汇总表
2025-08-25 22:03
资金占用情况 - 2025年期初占用资金余额总计55168.58万元[5] - 2025年半年度占用累计发生金额(不含利息)总计9443.13万元[5] - 2025年半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金额总计36581.97万元[5] - 2025年半年度占用资金余额总计28029.74万元[5] 其他应收款情况 - 雄安科融智能环保科技其他应收款期初4294.72万元,期末4294.74万元[3] - 科融(南京)生态资源其他应收款期初18833.54万元,偿还10677.62万元,期末8155.92万元[4] - 北京新动力国际文旅其他应收款期初584.99万元,发生582.44万元,偿还489.91万元,期末677.52万元[4] - 河南科融泉智科技其他应收款期初46.81万元,发生5.31万元,偿还7.05万元,期末45.08万元[4] - 徐州燃烧控制研究院其他应收款期初4183.28万元,发生2709.00万元,偿还3048.41万元,期末3843.88万元[4] 其他应付款情况 - 北京科融新生态技术其他应付款期初15715.85万元,发生778.99万元,偿还16494.83万元,期末为0 [4]
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新动力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8-25 05:01
经济动力产业转换 - 房地产和出口两大传统经济增长动力部门动能明显减弱 [1] -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最可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动力产业部门 [1] -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升制造业效率和创造新需求激活内需规模扩大与结构升级 [1] 生产性服务业认知重构 - 需重新认识其作为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的新型实体经济形态 [2] - 存在认知偏差:被误认为虚拟经济 低估对制造业支撑作用 忽视中美制造业竞争中的隐形竞争力 [2] - 需建立人力资本与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体系 允许服务企业将无形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核算 [2] 统计体系创新 - 需建立穿透式产业统计标准和生产性服务业卫星账户核算制度 [2] - 重点识别制造业中的隐性服务增加值并纳入生产性服务业核算 [2] - 开发多维动态评估工具和产业关联度追踪系统 建立全要素服务生产率指数 [2] 制度性障碍破除 - 消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土地与金融等基础资源方面的差别化政策歧视 [3] - 渐进式破除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行政依附性领域的行政性垄断 [3] - 推动头部企业通过反向混改剥离生产性服务部门促进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3] 对外开放升级 - 消除生产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准入门槛 部分领域实施自主单边自我开放 [3] - 在京沪广深等特大城市培育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大型跨国服务企业 [3] - 打造跨境服务贸易枢纽 形成以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境外投资新模式 [3] 产业支持政策转向 - 从支持产业链后端产能扩大转向支持前端生产性服务业投入 [4] - 强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 [4] -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专项采购机制 打造新型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 [4]
“十四五”时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成本降低 创新动力有效增强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6:43
营商环境优化 - 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并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 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 [2] - 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 [2]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2] 市场规范建设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 查办各类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等信用监管制度 企业信用指数从128.6升至161.61 [2]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4218件 查处行政垄断案件239件 [3] 质量提升行动 - 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 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4271个 [3] -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5.86 生活性服务与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超81分 [3] 安全监管强化 - 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4]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工业产品 [4]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认证管理 [4] 市场秩序监管 - 销毁侵权假冒商品货值27.9亿元 覆盖30大类200多个品种 [5] - 依法撤销注销1242家检验检测机构资质 开展民生计量专项检查 [5]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7] 合规体系建设 - 发布《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等指导文件 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6] - 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条例 通过公示系统强化信用约束 [6] - 发展20余万家企业参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推动直接和解1038.2万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