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尔新材(300234)

搜索文档
开尔新材: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2024-04-02 18:11
业绩数据 - 2023年营业收入61498.31万元,净利润7438.54万元[17] - 2023年总资产145359.74万元,净资产112134.94万元[17]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337.25万元[17] - 2023年研发投入2640.36万元,占营收4.29%[42] - 2023年光伏累计发电量400余万度[31] 公司结构 - 拥有子公司8家,参股公司4家,合伙企业2家[19] 知识产权 - 截至2023年底有96项有效授权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新增11项[42] 标准编制 - 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编制多项标准,《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T/ZZB0219 - 2017)2023年认定为“浙江标准”[41] 社会责任 - 2023年累计各类捐款35万余元[54] 分红情况 - 2023年拟每10股派现0.30元,分红15095132.70元,占比20.29%[72] - 2023年前三季度每10股派现0.59元,分红29687080.55元,占比81.76%[72] - 2022年每10股派现0.15元,分红7547559.17元,占比10.34%[72] - 2021年每10股派现0.16元,分红8050725.45元,占比11.27%[72] 其他 - 2023年召开股东大会3次,董事会会议4次,监事会会议4次[18] - 2023年度披露定期报告4份,临时报告60余份[70] - 2023年接听投资者来电200余次,深交所“互动易”提问回复率100%[70] - 2023年未发生贪腐诉讼案件[67]
开尔新材:监事会议事规则(2024年4月)
2024-04-02 18:11
监事会构成 - 监事会设三名监事,含两名股东代表监事和一名职工代表监事[5] - 监事会设主席1人,由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15] 监事任期与选举 - 监事每届任期三年,连选可连任[6] - 公司监事会和持股3%以上股东有权提名监事候选人[7] - 选举监事须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表决权的1/2通过[9] 会议相关 - 监事会每六个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17] - 常规会议提前10日、临时会议提前3日通知监事[19][20] - 会议需1/2以上监事出席,决议须全体监事过半数通过[21][25] 记录保管 - 监事会会议记录保管期限为10年[25]
开尔新材: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议事规则(2024年4月)
2024-04-02 18:11
提名委员会组成 - 成员由三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不少于两名[4] 任期与职权 - 委员任期与董事会任期一致,届满连选可连任[6] - 人数低于规定人数三分之二时,暂停行使职权[6] 会议规则 - 会议应不迟于召开前三天通知,紧急可口头通知[13] - 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出席方可举行,决议须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16] 委员管理 - 连续两次不出席会议,董事会可撤销委员职务[20] 其他规定 - 会议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十年[22] - 通过议案及表决结果应不迟于次日向董事会通报[25] - 议事规则自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34]
开尔新材:关于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的公告
2024-04-02 18:11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准备共1195.00万元[1] - 计提减值使2023年净利润及所有者权益减少767.57万元[8] 减值明细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71.31万元[2]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计提215.94万元[3]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计提 - 50.83万元[3] -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423.91万元[3]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285.15万元[3] -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计提249.52万元[3]
开尔新材:关于续聘2024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4-04-02 18:11
审计机构续聘 - 公司拟续聘立信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聘期一年[1][2] - 该议案经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通过[14][15][16] - 需提交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自通过生效[18] 审计费用 - 2023年度立信审计服务费用92万元[2][12] - 董事会提请授权经营管理层协商确定2024年度审计费用[12] 立信情况 - 2023年末立信合伙人278名、注会2533名等[3] - 2023年业务收入46.14亿元,审计34.08亿等[3] - 2023年为671家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服务[3] - 2023年末已提取职业风险基金1.61亿元等[4] - 近三年受行政处罚1次等,涉从业人员75名[6] - 项目相关人员近三年无不良诚信记录[9] - 立信及相关人员不存在违反独立性要求情形[10][11] 报备文件 - 包含董事会、监事会等会议决议及立信资料[19][21]
开尔新材: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4-04-02 18:11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61498.31万元,同比降12.61%[6] - 2023年度营业利润7834.82万元,同比降6.21%[6] - 2023年度利润总额7751.79万元,同比降7.92%[6] - 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7438.54万元,同比增1.89%[6] 财务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145359.74万元,同比降0.78%[6] - 报告期末归母净资产112134.94万元,同比增6.52%[6] 资金安排 - 2024年闲置资金现金管理单日最高余额不超40000万元[11] 公司治理 - 第五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3位监事全出席[3] - 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5] - 2024年监事按岗位领薪,无津贴[10]
开尔新材: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部分内部管理制度的公告
2024-04-02 18:11
公司章程修订 - 公司注册登记机关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变为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 - 明确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可通过公开集中交易等方式进行[2] - 董事会新增审议员工持股计划的权限[3] - 规定审议特定股东临时提案及召集股东大会的持股比例[3][4] - 重大资产交易或担保超总资产30%需股东大会特别决议[5] 独立董事规定 - 独立董事最多在三家境内上市公司兼任,需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5][6] - 每届任期三年,连任不超六年,连续3次未出席可撤换[7] - 辞职或被解职致比例不符应履职至新任产生,公司60日内补选[7] - 行使部分职权需全体独立董事二分之一以上或过半数同意[8][9] - 部分事项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9] - 公司及独立董事本人对资料至少保存10年[10] 公司组织架构 - 公司设副总经理5名,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聘请[11] - 近两年曾任职董高的监事人数不超监事总数二分之一[12]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设主席1人,职工代表比例不低于1/3[12] 利润分配 - 股东大会决议后,董事会2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派发[12] - 董事会利润分配方案需过半数董事及三分之二以上独立董事表决通过[13] -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的下一年中期分红上限不超相应净利润[13] - 监事会监督分红政策执行,审议需过半数监事通过[13] - 盈利且弥补亏损后有剩余,董事会应作现金分红预案[13] 制度审议 - 《公司章程》修订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以登记备案结果为准[14] - 《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修订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5] - 《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新增,无需提交股东大会[15]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等修订无需提交股东大会[15] - 修订全文详见巨潮资讯网,备查文件为相关会议决议[17][18]
开尔新材: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2024-04-02 18:11
业绩总结 - 2023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74,385,431.60元,合并报表可分配利润459,575,736.91元[1] - 2023年度母公司净利润33,698,816.20元,可分配利润471,256,991.74元[1] 利润分配 - 以2023年末总股本503,171,09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0.30元(含税),共派15,095,132.70元(含税)[2] - 利润分配预案经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同意,待股东大会审议[5][6][7]
开尔新材:董事会对独董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4-04-02 18:11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评估倪丽丽、李世程、刘芙独立性[1] - 三位独立董事符合独立性要求[1] 意见出具时间 - 董事会出具意见时间为2024年4月2日[2]
开尔新材: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2024年4月)
2024-04-02 18:11
审计委员会组成 - 由三名董事组成,独立董事不少于两名,至少一名为专业会计人士[4] 任期与职责 - 委员任期与董事会任期一致,届满连选可连任[6] - 主要职责包括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内部审计制度等[9] 会议规则 - 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提前三天通知全体委员[14] - 应由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出席方可举行,决议须经全体委员过半数通过[17] 委员管理 - 连续两次不出席会议,董事会可撤销其委员职务[19] 其他规定 - 会议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十年[21] - 通过的议案及表决结果应不迟于次日向董事会通报[28] - 有利害关系的委员应回避表决,回避后不足法定人数时由董事会审议相关议案[25] - 委员有权进行内部审计、查阅资料、质询及发表意见[27][28] - 对未公开信息负有保密义务[28] - 议事规则依国家法律等执行,抵触时以《公司章程》为准[31] - 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董事会负责解释[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