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光防雷(300414)
icon
搜索文档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2-12-07 16:4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SPD产品的毛利率在40%左右,防雷工程的毛利率在20%左右 [2] - 2012年度至2014年度,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中销售收入在全国名列第一 [2] - 公司研发人员82名,占员工总人数的18.94% [4] 技术与产品 - 公司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平,高性价比占优势 [2] - 公司推出了自组网型的智能雷电监测系统、行波故障定位系统 [3] - 公司在照明领域研发了系列防雷产品,具有保护能力强、承载能力大、安装方便等特点 [3] 行业与竞争 - 公司主要国际竞争对手为德国的菲尼克斯、德和盛、OBO [2] - 公司在能源、电力、石化、照明等多个领域开发的新产品均按照IEC国际标准进行研发 [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持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以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 [4] - 公司研发人员中包括1名高级工程师(正高级)、8名高级工程师、19名具有10年以上防雷行业从业经验的资深研发人员 [4] 管理层与股东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德言、王雪颖父女 [4] - 王德言现任公司董事长,具有丰富的行业背景和学术职务 [5] - 王雪颖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直接持有公司股票1440万股 [6] 募集资金与股东回报 - 募集资金用途详见公司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招股说明书》 [4] - 股东回报政策详见披露于巨潮资讯网的《招股说明书》中重大提示部分 [4]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11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2-12-07 16:41
业绩与市场前景 - 公司今年业绩下滑,预计铁塔公司对存量铁塔的收购和共建共享的全面开展将减少防雷产品的总需求 [2] - 国家铁塔公司成立后,新建基站数量将减少,但通信设备数量不会减少,因为不同运营商的设备不能共用 [3] - 铁塔公司的成立将推动通讯行业的资源整合与充分利用,通讯基站数量不会大量减少,而是更充分利用 [3] - 公司对通讯行业的技术发展前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保持积极乐观态度 [4] 军工市场 - 公司在军工行业积极拓展业务,2014年国防预算为8082.3亿元,其中设备采购和后勤维修维护费用约4000亿元 [4] - 军工电磁防护市场规模不明确,因军队保密性和封闭性原因 [4] 电力与通信领域 - 电力领域防雷需求较大,市场以电力公司、电科院和相关企业为主导 [4] - 电力、通信领域的防雷技术与建筑防雷技术区别不大,但各行业对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要求不同 [4] 外延发展 - 公司考虑通过并购上下游企业来互补产品并降低成本 [5]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9月15日-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8
通信行业趋势与市场 - 通信行业投资依旧旺盛,2014年中国正式进入4G运营,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比2013年取得较大幅度增长 [3] - 2015年,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取得FDD制式4G牌照,三大运营商的4G用户将出现井喷 [3] - 中国移动2015年将新增30万个4G基站,主要用于增加农村覆盖和优化室内覆盖 [4] - 中国联通2015年全面推进“双4G”战略,中国电信计划完成46万个4G基站建设 [4] 防雷市场空间与需求 - 2015年我国通信行业对防雷产品的需求预计达到92.07亿元 [4] - 电力、石油化工、新能源、航天国防、建筑行业的防雷市场空间相对较小,但仍有相当规模 [4] - 雷电防护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分散 [4] - 行业内规模化企业(销售额超过1亿元)较少,百万至千万销售额的企业较多 [4]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主导产品为SPD,应用于下游电子设备的整机中,是雷电保护产品的核心器件 [5] - 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中销售收入全国第一 [5] - 公司主编或参编了13项国家标准(1项国家军用标准)、3项行业标准 [6] - 公司技术中心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6] - 公司检测中心取得CNAS、ILAC、UL、TÜV等实验室资格,提供检测服务及技术支持 [6] 公司战略与未来发展 - 上海广信投资公司是上海复星集团的重要投资平台,支持公司优化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 [5]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德言、王雪颖父女,传承工作做得较好 [5] - 公司未来将重点拓展通信、军工、电力、新能源、石化及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 [7] - 公司已开始军工市场涉及产品的技术研发工作,并向军工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供货 [7] 公司毛利率与并购战略 - 公司主导产品SPD多为定制化产品,客户对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及供应规模要求高,新产品毛利率较高 [7] - 公司并购战略以主业为主,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并购对象为同行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 [6]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6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8
通信行业投资与4G发展 - 公司下游通讯行业占比88%,通讯行业投资依旧旺盛,4G用户数有望突破2.4亿 [3] - 2014年中国移动4G客户达到7000万,2015年计划达到1.5亿用户规模 [3] - 2015年底中国联通预计发展4G用户3000万,中国电信发展1000万用户 [4] - 2015年底中国4G用户将超过2.4亿户,全面开启4G与2G网络并存时代 [4] - 中国移动2015年将新增30万个4G基站,主要用于农村覆盖和优化室内覆盖 [5] - 中国联通2015年全面推进“双4G”战略,计划建设5万个4G基站 [5] - 中国电信2015年计划完成46万个4G基站建设 [5] 防雷产品市场需求 - 2015年我国通信行业对防雷产品的需求预计达到92.07亿元 [7] - 一个基站装备防雷产品的价格在1-2万之间,占被保护设备价值的3%-5% [7] - 2015年国内通信商约有80万个基站,防雷市场约100亿 [7] - 公司防雷产品通过通讯设备商(如爱立信、华为、中兴等)分散供应 [7] 军工领域防雷产品 - 公司已开始研发核爆电磁脉冲、非核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和产品 [8] - 国防领域对电磁防护需求增加,2011-2013年国防投入分别为5829.68亿、6691.28亿、7201.68亿元 [8] - 公司具备GJB 9001B-2009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三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 [9] 能源领域防雷产品 - 2014年公司能源领域产品销售增幅超过45%,主要得益于雷电监测产品和接地产品的销售 [10] - 2014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196MW,同比增长44.2% [11] - 2014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229.3MW,同比增长487.9% [11] - 2014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同比增长60% [12] - 2015年光伏新增建设装机预计超过16GW,同比增幅超过60% [13] - 未来3-5年新能源领域防雷产品市场容量预估在30-40亿元 [13]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继续扩大现有防雷产品业务,拓展雷电监测产品、车载组合便携安装式小型避雷箱等新产品 [14] - 公司计划加大国防航天、电力、新型能源、安防、智能数字化城市与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开拓 [14] - 公司将通过战略合作、合格供应商、长期合作伙伴、营销代理网络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 [14] - 公司未来可能考虑并购上下游或同行业优质公司 [15]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21
通信行业市场空间与投资 - 2010年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197亿元,2013年增长至3754.7亿元 [2] - "十二五"期间通信行业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57% [2] - 2013年全球LTE市场规模首次超过100亿美元,2012年增长超过一倍 [3] - 2015年我国通信行业对防雷产品的需求预计达到92.07亿元 [3] - 2014年中国移动投资417亿元用于20万个4G基站建设,2014年4G投资规模为400亿元 [2] - 2014年中国电信4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预计达到450亿元,中国联通4G建设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2] - 三大运营商4G基站总建设数量将达到60万个,直接投资有望达到3000亿元 [2] 4G用户与网络建设 - 2014年中国移动4G客户达到7000万,2015年计划达到1.5亿 [3] - 2015年底中国4G用户预计超过2.4亿户 [4] - 中国联通2015年将发展4G用户3000万,中国电信发展1000万 [4] - 2015年中国移动将新增30万个4G基站,主要用于农村覆盖和优化室内覆盖 [5] - 中国电信计划2015年完成46万个4G基站建设 [5] - 中国联通2014年底启动5万个4G基站招标 [5]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通信领域防雷产品市场排名第一 [1] - 公司拥有防雷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建立了多个雷电观察站和接地试验场 [5][6] - 公司研发团队82人,占员工总数的18.94%,拥有36项专利 [7] - 公司主编或参编了13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 [8] - 公司产品已通过290个国内外权威认证,包括CB、ETL、UL、CE、TÜV等 [9][11] - 公司拥有完整的防雷产品研发、检测、生产及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能力 [10] 军工与国防领域 - 公司军工业务年营收约为500-700万元 [11] - 2011-2013年我国国防投入分别为5829.68亿元、6691.28亿元和7201.68亿元 [12] - 公司正在开发军工专用防核电磁脉冲SPD产品和军用车载防雷系统 [12][13] - 国防领域对电磁防护需求增加,公司已向军工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供货 [1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未来将继续扩大防雷产品业务,拓展雷电监测产品、车载组合便携安装式小型避雷箱等新产品 [13] - 公司计划加大在国防航天、电力、新能源、安防、智能建筑等领域的开拓 [14] - 公司有兼并收购计划,主要考虑上下游互补和降本 [14] 财务与投资 - 公司2014年财务数据较2013年有显著提升,受益于4G网络建设 [3] - 公司是上海广信重要的早期参股投资,上海广信将持续支持公司发展 [14]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6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14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产品为SPD产品、接地产品、避雷针等防雷产品,并前瞻性研发了雷电监测产品 [2] - 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为实际控制人控股的持股平台,未开展相关业务 [2] - 四川中光信息防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双甲级资质企业,主要从事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等业务 [2] 产能与销售 - 2013年末SPD产能108万只,接地产品产能5万根 [3] - 募投项目拟新增SPD产能90万只,接地产品6万根,产能扩充90%左右 [3] - 公司以自主品牌开展防雷业务,分为产品销售业务和工程业务 [3] - 报告期内直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99.52%、98.17%和97.72% [3] - 国内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5.74%、73.78%和71.86% [3] 客户与订单 - 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及上市公司,如爱立信、中兴通讯、华为等 [4] - 产品主要为定制化产品,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生产 [4] 行业与市场 - 2010年我国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3,197.00亿元,2013年达到3,754.70亿元 [4] - 根据《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通信行业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0亿元 [4] -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布4G牌照,中国移动率先启动4G商用 [5] - 2013年中国移动投资417亿元用于20万个4G网络基站的建设 [5] - 预计2014年4G投资规模为400亿,4G存量基站数将达到50万个 [5] - 2014年中国电信4G网络建设投资规模预计达到450亿元,中国联通4G建设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5] - 未来三年每个运营商的4G基站建设数量有望保持在20万个左右,三大运营商的4G基站总建设数量将达到60万个 [5] - 以每个基站建设成本50万元计算,三大运营商仅在4G基站建设方面的直接投资有望达到3,000亿元 [5] - 2013年全球LTE市场规模将首次超过100亿美元,相比2012年增长超过一倍 [5] - 预计2015年我国通信行业对防雷产品的需求达到92.07亿元 [5]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雷电防护行业为跨专业、跨领域的技术应用型行业,中高端产品的研发设计对研发场地、设备条件、实验环境、人才和硬件管理有更高的要求 [6] - 认证壁垒:防雷产品应用领域众多,大多数均需要通过产品认证,意味着对产品技术指标、可靠性及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更高的要求 [6] - 客户壁垒:防雷产品尤其是SPD产品,其作为一种具备防雷功能的电子组件,应用于下游电子设备的整机中 [7] 技术水平 - 报告期内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中销售收入在全国名列第一 [7] - 公司拥有防雷产品研发、检测及生产,防雷工程研究、设计及施工的全面的技术能力及产业链条 [8]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三年经营目标参见招股说明书"第六节业务与技术"之"八、发行人当年和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及拟采取的措施"部分 [8] - 公司未来扩张领域和途径主要为上下游并购,以达到产品互补和降本的目的 [8]
中光防雷(300414) - 2015年6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12
市场与行业分析 - 防雷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应用已扩展到通信、电力、石油化工、新能源、航天国防等基础产业 [3] - 雷电防护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分散 [4] - 行业内规模化企业(销售额超过1亿元)为数不多,具备自主研发实力和稳定客户群 [4] - 防雷产品跨行业应用门槛较高,行业标准不一,认证标准不同 [4]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主导产品为SPD(电涌保护器),主要用于电源系统和信号系统 [2][3] - SPD产品多数属于定制化产品,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型电子设备制造商 [3] - 防雷产品有较强的个性化需求,需根据不同国家和行业标准设计 [5] - 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已应用于通信、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推广 [6][7] 商业模式与销售 - 公司为防雷产品研发制造及防雷工程一体化服务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3] - SPD产品需通过严格的供应商资格审核和产品认证测试,认证到批量供货一般需3-5年 [6] - 公司产品出口占比接近30%,主要出口市场竞争力强 [4] 行业壁垒 - 技术壁垒:防雷行业为跨专业、跨领域的技术应用型行业,中高端产品研发设计要求高 [4] - 认证壁垒:防雷产品需通过多种认证,如CE、UL、TÜV等,认证周期长 [5] - 客户壁垒:下游客户对SPD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及供应规模要求高,客户准入壁垒较高 [6] 未来发展与计划 - 公司营收复合增长42.66%,需求增长来源包括国内国产替代和出口 [4]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上下游企业,实现产品互补和降本 [7] - 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将在国网输电线路监测135计划中重点推广 [6][7]
中光防雷(300414) - 2016年6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2
主营业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通信、电力、石油石化等领域,未来计划通过并购进入电力、轨道交通、军工及新能源领域 [2] - 公司已在电力领域应用智能雷电监测系统,并与国网合作推广行波故障定位产品 [2] - 公司产品已覆盖充电桩领域,并通过配套国电南瑞公司实现销售 [2]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进入铁路行业的防雷业务,并重点关注电力二次防雷市场 [2] 军工与电磁防护 - 公司已具备齐全的军工资质,避雷针、接地体、SPD、防雷箱等产品已列装 [3] - 公司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合作研发指挥系统和战车的电磁防护设备 [3] - 公司正在与某所合作开展电磁脉冲弹防护的理论验证和试验 [3] - 公司已获取进入军工防雷的全部资质,包括三级保密资格证书和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8] 海外市场与国际化 - 公司海外防雷产品订单占总营收接近1/3,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三星等 [4] - 公司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一流,产品价格约为德国同类产品的2/3 [4] - 公司创建了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未来将聚焦美洲、欧洲市场,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4] 技术储备与新产品 - 公司未来将加大电磁防护、静电防护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形成雷电、电磁、静电防护并行的防护产业 [5] - 公司已整合电磁防护、静电防护相关业务和技术,未来将推出更多新产品 [5] 毛利率与市场竞争 - SPD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的85%,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 [9] - SPD产品为定制化产品,客户对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及供应规模有高要求,新产品毛利率较高 [9] 未来战略与增长点 - 公司未来战略重点为保持防雷技术、产品质量及服务优势,重点关注通信大客户和国家电网 [5]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进入电力、铁路等相关行业的防雷业务,并积极拓展静电、电磁防护业务 [5] - 公司目标在未来3-5年内在各个行业做到前三位 [5]
中光防雷(300414) - 2016年7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2
公司业务现状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防雷行业上市公司,拥有防雷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双甲”资质 [2][3] - 公司主要从事SPD、接地产品、避雷针、雷电监测仪等防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石油石化、新能源等领域 [3] - 公司在国内高端防雷产品市场处于绝对龙头地位,海外市场拓展稳步进行,产品价格约为国际一流企业的2/3 [4] - 公司防雷产品在通信行业销售收入连续多年全国第一,SPD产品占公司销售收入的85% [8] 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 - 公司主编或参编了13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技术中心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 [5] - 公司检测中心获得CNAS、UL、TÜV等国际实验室资格,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5] - 公司在雷电防护、电磁防护、静电防护等领域均有技术储备,未来将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5][6] 海外市场与客户 - 公司海外防雷产品订单占总营收接近1/3,主要客户包括爱立信、三星等 [4] - 公司创建了国际亚太雷电防护产业论坛平台,未来将聚焦美洲、欧洲市场,兼顾东南亚、非洲市场 [4] 毛利率与市场竞争 - SPD产品毛利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公司通过新产品研发保持整体毛利率稳定 [6] - 公司未来将减少对通信行业的依赖,拓展电力、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6][7] 未来业务拓展 - 公司计划通过并购进入铁路、电力等行业的防雷业务,重点关注通信大客户和国家电网 [7][9] - 公司在军工领域具备齐全资质,已与多家军工研究所合作研发电磁防护设备 [10][11]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产品已覆盖充电桩雷电防护,并通过国电南瑞实现销售 [10][11] 行业政策影响 - 国务院新政策减少了建设工程防雷领域的重复许可和监管,公司业务将更加简化 [12] - 行业门槛降低将引导企业追求高品质服务,公司凭借完整体系将更具竞争力 [12]
中光防雷(300414) - 2016年6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36
政策影响 - 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取消气象部门对防雷专业工程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许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雷技术服务 [3][4] - 新政策将减少重复监管,简化防雷业务流程,有助于公司覆盖更多项目 [5][6] - 政策取消气象部门验收要求,公司可直接协助客户完成防雷项目,减少备案时间和成本 [6] 市场机会 - 新政策将推动防雷市场规范化,公司凭借市场领先优势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4] - 建筑、通信等关键行业将率先受益于防雷检测领域的规范化和监管加强 [4] - 公司今年在军工项目和核心产品外围设备上拓展成效显著,预计将提升业绩 [4]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国内唯一以防雷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具有最高等级资质和国家级检测中心 [4][5] - 公司具备技术和产品优势,能够覆盖新的行业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能力 [5] - 公司在防雷检测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能够迅速定位雷击发生点并提供相关参数 [8] 行业影响 - 新政策将打破行业壁垒,消除行政干预和垄断,有利于市场调节和广泛参与 [5] - 建筑市场防雷要求提升,将引入新技术如雷电监测和预警设备,推动技术门槛提高 [7] - 各地气象许可取消后,公司将加快对地方防雷公司的业务摸底调查,争取合作机会 [8]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配套措施的出台,预计未来将受益于行业门槛降低和市场竞争加剧 [6][7] - 公司将在放开资质后,加快内部培训和交流,提升市场竞争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