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昇辉科技(300423)
icon
搜索文档
昇辉科技:2024年业绩预告公布 战略转型阵痛期收尾
证券时报网· 2025-01-27 21:2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通过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逐步摆脱对地产行业的依赖,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开辟新增长空间,虽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但已至战略转型阵痛期收尾阶段并迎来转型关键节点 [3] 2024年业绩情况 - 公司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160.89万元至6321.7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929.40万元至3858.70万元,亏损幅度较2023年同比大幅收窄 [1] - 公司预计2024年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0.7亿元至1.3亿元,较2023年同期17.39亿元下降90%以上,地产关联风险敞口基本释放 [1] 应对地产行业调整举措 - 公司积极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加快对地产客户应收债权回收,降低债权损失风险 [1] - 公司积极拓展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地铁等领域市场,成功开拓能源、基建、公共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客户,客户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1] 新能源业务布局 - 昇辉新能源业务形成氢能+储能+光伏全面布局并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2] - 氢能方面实现全链条覆盖,参与的油电氢一体化综合能源站项目2025年启动建设有望带动设备销售与运营收入双增长 [2] - 储能方面切入熔盐储能赛道,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布局熔盐储能与火电灵活性改造领域 [2] - 光伏工程规模化放量,依托三北地区集中式光伏和华南分布式项目双线布局,业务收入迎来增长,宁夏中卫光伏项目成首个亿元级光伏工程项目 [2] 新材料业务进展 - 公司推出的微胶囊自响应灭火贴片在国内多个项目中标,实现进口替代 [2] - 公司与瑞士Bsvolt公司合作的高性能纳米锂电池材料项目开工建设,全部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万吨纳米正极材料及10万吨高性能正、负极材料的生产规模 [2] 公司战略与发展前景 - 公司形成“智能电气+新能源+新材料”的多元产业矩阵,长期增长动能快速积蓄 [3] - 公司确立“智能+双碳”战略,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绿色发展与数字化转型,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昇辉科技(300423) - 2025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27 20:20
业绩预告期间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3] 减值损失 - 预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合计为0.7亿元至1.3亿元[5] 盈利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160.89万元至6321.78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69604.32万元[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929.40万元至3858.7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71395.42万元[6]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6元/股至0.12元/股,上年同期亏损3.41元/股[6] - 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 -1232万元至 -2463万元[7]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变动因主要客户行业因素及新能源等业务开拓,致营业收入下降[5] 数据说明 - 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预审计,以2024年度年审机构审计结果为准[4] - 业绩预告数据是财务部门初步估算结果,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8] 公告发布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1月27日[10]
昇辉科技:关于以债转股及现金方式向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12-27 18:58
增资情况 - 昇辉新能源以2000万元对盛氢制氢增资,含1800万元债权转股和200万元现金[3] - 增资后盛氢制氢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增至1400万元,昇辉新能源持股升至67.86%[3] - 本次增资定价5元/注册资本,投前估值5000万元[14][17] 财务数据 - 2024年9月30日盛氢制氢资产4185.29万元,负债4156.49万元,净资产28.8万元[12] - 2024年1 - 9月盛氢制氢营收16.51万元,利润总额 - 482.27万元,净利润 - 459.47万元[12] 交易相关 - 本次关联交易金额2000万元,构成关联交易[4] - 年初至披露日,公司与关联方累计关联交易总金额为0元[27] 审批与协议 - 增资事项获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和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6] - 协议对交割、工商登记、终止条件等有规定[18][19][20][24] 未来展望 - 氢能成十万亿级产业,公司增资推动盛氢制氢发展[25]
昇辉科技: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27 18:58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2024年12月24日通知、26日召开[1] - 应参加监事3人,实际参加3人[1] 交易事项 - 审议通过以债转股及现金向控股子公司盛氢制氢增资暨关联交易议案[2] - 该交易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2] - 监事会同意该增资暨关联交易,表决3票同意、0反对、0弃权[2]
昇辉科技: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27 18:58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临时会议2024年12月24日通知、26日召开[1] - 应参加董事9人,实际参加9人[1] 议案情况 - 会议审议通过向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议案[1] - 增资表决结果7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议案已通过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2]
昇辉科技: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昇辉科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
2024-12-26 19:09
股东会信息 - 2024年12月9日董事会决议召开股东会,12日发出通知[5] - 12月26日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召开股东会,现场下午14:30开始[6]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131人,持股220,237,378股,占比44.2678%[11] 议案表决 - 《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同意219,860,978股,占比99.8291%[16]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同意219,850,278股,占比99.8242%[19] - 《关于子公司新增综合授信及增加担保额度的议案》同意219,749,078股,占比99.7783%[21]
昇辉科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4-12-26 19:09
会议参与情况 - 2024年12月26日14:30召开现场会议,9:15 - 15:00为网络投票时间[2]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委托代理人5人,代表股份217,609,134股,占比43.7395%[3] - 参加网络投票股东126人,代表股份2,628,244股,占比0.5283%[4] - 参加会议股东共计131人,代表股份220,237,378股,占比44.2678%[4]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同意219,860,978股,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股份99.8291%[5]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同意219,850,278股,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股份99.8242%[6] - 《关于子公司新增综合授信及增加担保额度的议案》同意219,749,078股,占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股份99.7783%[8] - 《关于变更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2,251,844股,占比85.6787%[5]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部分治理制度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2,241,144股,占比85.2715%[7] - 《关于子公司新增综合授信及增加担保额度的议案》中小股东同意2,139,944股,占比81.4211%[8]
昇辉科技:关于控股子公司债务重组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4-12-13 18:42
业绩总结 - 客户抵款房产合计金额36126.85万元用于抵偿欠款及抵消债务[2] - 本次以房抵款事项成交金额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4.73%,且绝对金额超1000万元[3] 用户数据 - 碧桂园及其控制下企业抵款房产金额34923.64万元,抵偿工程款22745.78万元,抵消供应商债务12177.86万元[2] - 中铁建设等客户抵款房产金额1203.21万元,抵偿工程款160.12万元,抵消供应商债务1043.08万元[2][3] 未来展望 - 本次债务重组有利于盘活公司资产,缓解子公司现金偿债压力,改善财务状况[23] - 抵债房产交付并取得产权证后,公司将委托当地房产经纪机构出售,确保资金回笼[20]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12月13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审议通过以房抵款协议和控股子公司债务重组事项[24][26] - 处置抵债房产时,公司保证交易公平性,不涉及关联交易[21] 风险提示 - 部分抵债房产过户登记存在不确定性[27] - 公司对抵款房产计提减值损失对2024年度及未来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27]
昇辉科技: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4-12-13 18:42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于2024年12月13日召开[1] - 应参加会议董事9人,实际参加8人[1] 债务重组 - 会议审议通过控股子公司债务重组议案[2] - 控股子公司签署以房抵款协议,涉及金额36126.85万元[2] - 债务重组事项表决结果为8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2]
昇辉科技:关于新增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
2024-12-13 18:42
诉讼金额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涉诉金额约23813.29万元,占净资产16.30%[1]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原告涉诉金额约20038.34万元[1] - 公司及子公司作为被告涉诉金额约3774.95万元[1] 诉讼情况 - 多数涉诉案件为公司要求对方支付拖欠应收款[3] - 部分案件未开庭等,对利润影响不确定[3] 其他说明 - 无单个涉诉金额占净资产10%以上且超千万元情况[1] - 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诉讼仲裁事项[2] - 法律维权利于改善公司资产等状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