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辉科技(300423)
搜索文档
昇辉科技股价涨5.6%,金元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95万股浮盈赚取87.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09:51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成立日期2017年11月14日,最新规模14.32亿。今年以来收益 46.44%,同类排名1013/8138;近一年收益52.49%,同类排名721/8055;成立以来收益583.91%。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基金经理为缪玮彬。 截至发稿,缪玮彬累计任职时间8年341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14.3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 589.61%, 任职期间最差基金回报-28.79%。 11月19日,昇辉科技涨5.6%,截至发稿,报8.48元/股,成交3387.26万元,换手率1.23%,总市值42.19 亿元。 资料显示,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烟台莱阳市龙门西路256号,成立日期2003年12月11 日,上市日期2015年2月17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电气成套设备、LED照明与亮化、智慧城市相关产品 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和售后服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低压成套设备75.48%,智慧 城市综合服务14.49%,新能源10.02%,新材料0.01%。 从昇辉科技十大流通股东角度 数据显示,金元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昇辉科技十大流通股东 ...
昇辉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气成套设备、智慧城市综合服务、新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
证券日报· 2025-11-17 21:12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气成套设备、智慧城市综合服务、新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 [2] 电气成套设备业务 - 在电气成套设备领域,公司提供高低压成套设备 [2] - 电气成套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等多个场景,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解决方案 [2] 智慧城市综合服务 - 在智慧城市综合服务方面,公司聚焦智慧照明、智慧警务、智慧交通等应用 [2] 新能源业务 - 新能源业务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点,主要聚焦于氢能领域 [2] - 新能源业务涵盖上游制氢设备的生产制造以及下游氢能源车辆的运营 [2] - 公司还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布局储能和光伏项目 [2] 新材料业务与战略目标 - 公司在新材料领域推出创新产品,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 [2] - 公司致力于实现"智能+双碳"战略目标 [2]
昇辉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37亿低于行业均值,净利润468.69万排名靠后
新浪证券· 2025-10-31 21:4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11日,于2015年2月1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山东省烟台市,专注电气成套设备等产品,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主营业务为电气成套设备、LED照明与亮化、智慧城市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和售后服务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 - 电网设备 - 输变电设备,涉及氢能源、燃料电池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37亿元,行业排名24/2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特变电工的729.18亿元和第二名中国西电的169.59亿元 [2] - 行业平均营业收入为56.16亿元,中位数为14.43亿元 [2] - 当期净利润为468.69万元,行业排名25/29,远低于行业第一名特变电工的57.35亿元和第二名思源电气的22.71亿元 [2] - 行业平均净利润为4.46亿元,中位数为7419.68万元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0.46%,低于去年同期的55.97%,也低于行业平均的50.78% [3] - 当期毛利率为17.43%,低于去年同期的18.80%,且低于行业平均的22.99% [3]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李昭强,1978年出生,拥有清华大学EMBA学位 [4] - 董事长李昭强2024年薪酬为321.47万元,较2023年的318.4万元增加3.07万元 [4] - 总经理纪法清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公司任职,2024年薪酬为195.76万元,较2023年的184.36万元增加11.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23万户,较上期增加11.3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5万股,较上期减少10.2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为新进股东,持股195.00万股,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 [5]
昇辉科技股价涨5.22%,金元顺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95万股浮盈赚取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9 11:14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29日股价上涨5.22%至8.07元/股,成交额1.29亿元,换手率5.03%,总市值40.15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低压成套设备75.48%,智慧城市综合服务14.49%,新能源10.02%,新材料0.01%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004685)于三季度新进成为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95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8% [2] - 该基金在10月29日股价上涨中实现浮盈约78万元 [2] 相关基金业绩表现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004685)最新规模14.32亿元,今年以来收益37.62%,近一年收益42.35%,成立以来收益542.69% [2] - 基金经理缪玮彬累计任职时间8年320天,管理基金总规模14.32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539.04% [3]
机构风向标 | 昇辉科技(300423)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3家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14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共有3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为347.6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0%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同泰沪深300量化增强A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上涨了0.41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2个,包括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同泰沪深300量化增强A [1] - 本季度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19个,主要包括国金量化多因子A、国金量化精选A、易方达中证万得并购重组指数(LOF)等 [1]
昇辉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647万元,同比下降60.2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1:3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为6.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64%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4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0.27%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3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0.24% [1] 行业市场动态 - A股市场突破4000点,市场在经历十年沉寂后迎来爆发 [1]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线,并正在重塑市场格局 [1] - 市场开启以“慢牛”为特征的新格局 [1]
昇辉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1.15%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21: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57.6万元,同比增长51.15% [1] 重大资产收购进展 - 公司计划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因交易涉及工作进度晚于预期,公司预计无法在首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后6个月内发出召开股东会通知 [1] - 交易各方协商后将继续推进本次交易,将择机再次召开董事会重新确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基准日及发行价格 [1] 收购标的与战略意义 - 赫普能源是一家服务于新能源电力消纳、火电灵活性与抽汽蓄能改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赫普能源在火电灵活性改造细分领域市场知名度较高 [1] - 收购旨在整合优质资产,将公司业务拓展至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领域,提升在新型储能领域的竞争力及整体盈利能力 [1]
昇辉科技(300423) - 关于披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后的进展公告暨未发出召开股东会通知的专项说明
2025-10-28 19:3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关联交易、重大资产重组[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将继续推进交易,择机重新确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基准日及发行价格[9] 进展情况 - 2025年4月15日起停牌不超10个交易日,4月29日开市复牌[5][6] - 4月28日相关会议审议通过交易议案[6] - 交易预案披露后多次披露进展公告[6] - 预计无法在10月28日前发出召开股东会通知[2][7] - 交易尚需董事会、股东会审议,经深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方可实施[11]
昇辉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209.7万元,同比下降51.93%
国际金融报· 2025-10-28 19:17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1.38亿元,同比下降67.37%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09.7万元,同比下降51.93% [1]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6.37亿元,同比下降39.64% [1] - 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为646.9万元,同比下降60.27% [1]
昇辉科技(300423)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8 19:1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67.3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6.37亿元,同比下降39.64%[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70万元,同比下降51.93%[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6.90万元,同比下降60.27%[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592.99万元,同比上升18.0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2657.60万元,同比上升51.15%[5] - 营业总收入为6.37亿元,同比下降39.7%[20] - 净利润为469万元,同比下降45.3%[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7万元,同比下降60.3%[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30元,同比下降60.2%[21]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总成本为6.51亿元,同比下降35.4%[20] - 研发费用为1709.9万元,同比下降38.0%[20]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2024年1-9月营业成本调增166.73万元,销售费用调减166.73万元[7] 资产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62.97%至1.30亿元,主要因回款减少[11] - 货币资金从期初3.51亿元减少至期末1.30亿元,降幅达63.0%[18]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加490.40%至1.99亿元,因权益投资增加[11] - 长期股权投资从期初3386万元大幅增加至期末1.99亿元,增幅达490.3%[18] - 预付款项增加95.68%至6638.84万元,因部分工程项目预付款所致[1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37亿元,与期初8.36亿元基本持平[18] - 存货从期初4.75亿元减少至期末4.19亿元,降幅为11.7%[18] - 资产总计从期初28.46亿元减少至期末27.09亿元,降幅为4.8%[18][19] 负债和权益变动 - 应付账款从期初7.23亿元减少至期末6.53亿元,降幅为9.7%[19] - 合同负债从期初4.28亿元减少至期末4.17亿元,降幅为2.6%[19] - 应交税费从期初5039万元大幅减少至期末587万元,降幅达88.3%[19]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3.48亿元,较上年度末微增0.15%[5]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7.84万元,同比改善88.1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88.13%至负1727.84万元,因票据保证金收回及增值税留抵退税[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8万元,较上期-1.46亿元有所改善[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9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68.66%,因权益投资增加[1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20亿元[2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82.32万元,同比下降114.43%,因融资结构调整及偿还债务增加[1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2.32万元,相比上期的2649.65万元,由正转负[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17亿元,同比下降28.0%[22]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52.41万元,较期初的2.56亿元大幅下降85.7%[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20亿元,较上期的-1.73亿元,净流出规模扩大27.2%[2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65亿元,较上期的9867.05万元增长67.3%[2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5亿元,较上期的8378.05万元大幅增长96.9%[2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70.79万元,较上期的217.86万元增长116.1%[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6亿元,较上期的1.12亿元增长47.8%[2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70亿元,较上期的8595.91万元增长97.9%[23] 其他损益和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负2955.64万元,同比下降21645.83%,因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价值变动[11]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3962.60万元,同比改善191.55%,因单项计提坏账准备转回[11] 股东和股权信息 - 前两大股东李昭强和纪法清持股比例分别为23.15%和19.66%,其中纪法清所持9781万股几乎全部质押[14] - 期末限售股总数约为1.64亿股,较期初增加14.24万股[1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限售股数量未发生变化,例如李昭强持有8640万股[16] 其他重要事项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64%至6.37亿元,主要因主要客户需求下滑[11] - 营业收入为6.37亿元,营业成本为5.26亿元,毛利率约为17.4%[20]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7.0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78%[5] -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