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聚隆(300644)
搜索文档
2025年1-9月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企业有28347个,同比增长5.42%
产业信息网· 2025-11-16 09:50
2016-2025年1-9月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企业数统计图 上市公司:新纶新材(002341),神剑股份(002361),双象股份(002395),浙江众成(002522), 双星新材(002585),道明光学(002632),国恩股份(002768),纳尔股份(002825),横河精密 (300539),美联新材(300586),南京聚隆(300644),泉为科技(300716),华信新材(300717)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 2025年1-9月,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企业数(以下数据涉及的企业,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1年 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为 28347个,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57个,同比增长5.42%,占工业总企业的比重为5.4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
又一家上市公司入局,成立3D打印材料子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1-13 14:56
公司战略与布局 - 南京聚隆宣布进军FDM 3D打印材料市场,并成立全资子公司南京聚酷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新品牌“聚酷乐(Jucoole)” [1] - 作为重要战略布局,聚酷乐致力于FDM 3D打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制造,拥有9000平方米现代化厂房及超过11条专业生产线,年产量预计达1200吨 [3] - 公司战略分三阶段发展:第一阶段快速适配尼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核心材料;第二阶段拓展PEEK、PPS、PPA等高端材料;第三阶段构建“材料+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 [5][6][7] 公司基础与能力 - 南京聚隆成立于1999年,专注于高性能改性塑料和特种复合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企业 [3] - 公司在南京、安徽滁州、广东东莞、墨西哥等地设有多处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30万吨,拥有从研发、生产到检测的全链条能力 [3] - 聚酷乐团队由资深3D打印专家和高分子材料研究人员组成,产品矩阵覆盖从入门级PLA到工业级工程材料 [3] 行业趋势与影响 - 随着更多传统材料厂商进入3D打印领域,材料价格已大幅下降,并有望进一步降低 [8] - 行业已存在eSUN易生、Polymaker等知名品牌,新进入者需通过提供差异化、高性价比的产品来获得竞争力 [7] - 更多厂商的加入有望推动实现“材料自由” [9]
南京聚隆(300644):中国改性塑料领域代表性企业 积极切入新兴赛道
新浪财经· 2025-11-13 14: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96亿元,同比增长23.7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79.46% [1] - 预计公司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为2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 [2] - 预计公司2026年营业收入为3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每股收益(EPS)为1.95元 [2] - 预计公司2027年营业收入为32.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每股收益(EPS)为2.24元 [2] 行业背景与前景 - 我国改性塑料产量持续攀升,2025年产量有望达到3546万吨 [1] - 行业现阶段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未来有望向高性能、多功能方向升级 [1] - 上游聚丙烯和聚乙烯等合成树脂产能保持增长,预计短期内上游市场延续偏弱震荡格局 [1] - 下游需求目前以家电为最高,中长期看汽车产业有望成为首要增长极 [1] 公司业务板块 - 高性能改性塑料是公司的第一大类产品,板块营收和毛利率都稳中有进 [1] - 热塑性弹性体是公司第二大类产品,公司正加速落地差异化产品线,实现进口替代 [1] - 控股子公司聚隆复材聚焦碳纤维复材零部件与无人机整机"双赛道"规模化制造 [1] - 生物基资源循环塑木型材是公司的第四大类产品,远销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新兴领域布局 - 公司积极切入机器人、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与相关头部客户进行业务对接和材料验证 [2] - 针对机器人关节、足端、外壳等,公司推出PA、PEEK、长玻纤增强材料、弹性体等材料解决方案 [2] - 2025年9月10日,公司全资子公司新成立江苏聚隆纬伦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推进智能机器人研发及材料应用 [2] - 2025年10月10日,聚隆复材推出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抗疲劳"三重突破 [2] 估值与投资建议 - 公司股票对应2025/26/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25、18、16倍 [2] - 考虑到公司在高性能改性塑料的龙头地位及在新兴应用领域的优势,给予公司2026年22倍PE [2] - 基于估值,对应目标价为42.90元,投资评级为"买入" [2]
【最全】2025年个人冰雪装备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区域布局、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11-12 14:08
行业格局与上市公司汇总 - 中国冰雪装备产业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业务主要聚焦两大方向:一类围绕户外运动,研发销售滑雪服、雪具等装备;另一类专注冰雪设施建设,提供仿真冰场、滑雪模拟机及场馆制冰系统等 [1] - 产业链覆盖上中下游,上游包括南京聚隆(高性能改性塑料)、原标准线(功能性面料)等材料研发企业;中游制造与服务环节涵盖安踏体育、特步国际等运动品牌,以及三夫户外、探路者等专业户外用品商;部分公司如英派斯、华立科技则专注于冰雪设施与娱乐设备 [2] 上市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安踏体育营收规模遥遥领先,达422.7亿元,毛利率为63.4%;比音勒芬凭借高端定位实现最高毛利率,达75.9%;三夫户外因专业冰雪装备业务保持高毛利,为58.6% [3]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出现分化,安踏体育为11.03%,特步国际为9.25%,361度为8.54%;而探路者、英派斯ROE偏低,分别为1.02%和1.85% [8] - 每股收益方面,安踏体育为2.77元,特步国际为0.38元,比音勒芬为0.73元;探路者、英派斯等公司EPS偏低,分别为0.02元和0.22元 [12] 业务布局与区域战略 - 国内区域布局多贴合冰雪资源与市场需求,安踏、三夫户外、探路者聚焦京津冀、东北等雪资源富集区;特步、英派斯侧重华东、华北;361度、舒华体育均衡覆盖多线城市 [5] - 海外市场普遍拓展至东南亚、欧美,部分公司延伸至中东、欧洲、非洲,以契合冰雪装备业务出海与市场拓展需求 [5][7] - 各公司冰雪装备业务侧重点不同:安踏体育为中国冰雪健儿打造比赛装备并推出大众滑雪产品;英派斯自主研发仿真冰场、室内滑雪模拟机;华立科技推出VR冰雪游戏及主题游乐设备 [7]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相关公司发展规划聚焦冰雪业务与综合升级,安踏、361度、特步等计划加大冰雪装备研发投入,推进国际化与数字化进程 [13] - 三夫户外计划扩大雪场门店网络,加强赛事合作;英派斯、舒华体育致力于升级冰雪设施与场馆服务;华立科技将研发VR冰雪产品并拓展主题乐园合作 [15] - 比音勒芬、太力科技等公司计划强化高端滑雪服饰与配件产品线;南京聚隆等材料商则侧重深化冰雪装备材料研发与产能扩张 [15]
又一上市公司入局FDM 3D打印材料赛道,南京聚隆推出新品牌聚酷乐(Jucoole)
搜狐财经· 2025-11-11 13:36
公司战略与市场进入 - 南京聚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644,2024年营收23.8亿)宣布进军FDM 3D打印材料领域,成立子公司南京聚酷乐科技有限公司并推出新品牌“聚酷乐(Jucoole)” [1] - 公司对3D打印业务的布局是一个系统化、分阶段的长期战略,分为快速适配核心材料、拓展高温特种工程塑料、构建“材料+工艺”一体化方案三个阶段 [15][17][19][21] - 新品牌提出“让3D打印充满快乐与炫酷”的品牌理念,旨在让用户获得更简单稳定的材料体验,并让国产耗材在全球高性能市场站稳脚跟 [9] 技术与研发实力 - 南京聚隆成立于1999年,在高性能改性塑料和特种复合材料领域深耕20余年,累计授权专利151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主导编制5项国家标准和2项ISO国际标准 [4] - 公司技术优势源于在尼龙、聚丙烯、碳纤维、PEEK等特种工程材料领域的成熟技术体系,可与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且旗下实验室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认证,具备22项ISO/GB标准测试能力 [10][12] - 生产基地应用ERP+MES系统,结合自动称重、精准配色与自动包装线,实现耗材生产全过程数字化与一致性控制 [14] 生产与运营能力 - 公司在南京、安徽滁州、广东东莞、墨西哥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30万吨 [4] - 南京聚酷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9000平方米现代化厂房与11余条专业3D打印耗材生产线,年产预计1200吨 [5] 产品组合与市场定位 - Jucoole产品矩阵覆盖全系列材料体系,形成从入门级PLA到工业级工程材料的多层次布局,包括PLA系列、美学系列、工程线材系列(如ABS、ASA、尼龙、PC)以及特种材料系列(如碳纤复合系列) [7] - 品牌专注于为消费端和工业端提供高性能FDM打印材料解决方案,并提倡“开放赋能式合作”,乐意为行业伙伴提供免费的材料研发与定制服务 [5][25]
南京聚隆(300644)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11-03 16:48
股份回购 - 2025年1月13日同意用2000 - 4000万元回购股份[3] - 回购价格从不超32元/股调至不超31.75元/股[4]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回购1263000股,占总股本1.14%[4]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最高成交价25.79元/股,最低18.00元/股[5]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回购支付29579027.23元(含费用)[6]
长江电力: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16%;青云科技拟购买中通天鸿25%股权|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9:05
并购重组 - 青云科技拟以3750万元人民币收购中通天鸿25%股权 交易对手方为中通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韩锋及陈陆辉 [1] - 中通天鸿为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联络中心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 [1] 业绩披露:第三季度业绩 - 五粮液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1.7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52.66% 归母净利润20.19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65.62% [2] - 比亚迪第三季度营收1949.8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05% 归母净利润78.2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2.60% [3] - 长江电力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0.44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86% 归母净利润151.3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16% [4] - 潍柴动力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74.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08% 归母净利润32.3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49% [5] 业绩披露:前三季度业绩 - 五粮液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09.45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0.26% 归母净利润215.1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3.72% [2] - 比亚迪前三季度营收5662.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75% 归母净利润233.3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55% [3] - 长江电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57.41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0.89% 归母净利润281.9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60% [4] - 潍柴动力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05.7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32% 归母净利润88.7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67% [5] 股东减持 - 扬帆新材股东新帆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234.7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1% [6] - 瑞晟智能实际控制人袁峰及副总经理余云林拟通过合伙企业合计减持不超过187.2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 [7] 公司声明 - 国盾量子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8]
五粮液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6%;青云科技拟购买中通天鸿25%股权|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3:14
青云科技股权收购 - 公司拟以3750万元收购中通天鸿25%股权 [1] - 中通天鸿为国内领先的智能联络中心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 [1] 五粮液业绩披露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19亿元,同比下降65.62% [2]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1.74亿元,同比下降52.66% [2]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15.11亿元,同比下降13.72% [2] 比亚迪业绩披露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 [3] - 第三季度营收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 [3] - 前三季度营收5662.66亿元,同比增长12.75% [3] 长江电力业绩披露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51.37亿元,同比下降9.16% [4]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90.44亿元,同比下降7.86% [4]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1.93亿元,同比增长0.60% [4] 潍柴动力业绩披露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2.34亿元,同比增长29.49% [5]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74.19亿元,同比增长16.08% [5]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8.78亿元,同比增长5.67% [5] 扬帆新材股东减持 - 股东新帆投资拟减持不超过234.75万股,占总股本1% [6] 瑞晟智能股东减持 - 实控人及副总经理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87.27万股,占总股本3% [7] 国盾量子风险事项 - 公司及控股股东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重大信息 [8][9]
扬帆新材:多位股东计划减持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19:20
股东及高管减持计划 - 股东宁波新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58%股份,计划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34.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 [1] - 公司董事、总裁陶明计划减持不超过15,39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 [1] - 公司副总裁刘辉计划减持不超过19,95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 [1] - 公司副总裁朱俊飞计划减持不超过15,39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 [1] - 公司财务总监上官云明计划减持不超过13,89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 [1] 减持实施细节 - 所有减持计划的实施原因为资金需求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1月5日至2026年2月20日之间,具体将视市场情况实施 [1]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1] - 本次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