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聚隆(300644)
icon
搜索文档
扬帆新材:新帆投资拟减1.00%
新浪财经· 2025-10-30 19:1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新帆投资持有公司840.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58% [1] - 新帆投资计划在2025年11月5日至2026年2月4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34.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00% [1] 高管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总裁陶明计划在2025年11月21日至2026年2月20日期间减持不超过15,395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 [1] - 公司副总裁刘辉计划同期减持不超过19,95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 [1] - 公司副总裁朱俊飞计划同期减持不超过15,39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 [1] - 公司财务总监上官云明计划同期减持不超过13,894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1% [1]
南京聚隆跌2.01%,成交额1.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26.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3:2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36.16元/股,成交额1.54亿元,换手率4.75%,总市值40.0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26.63万元,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大幅上涨67.30%,近5个交易日、近60日分别上涨11.12%和10.08% [2]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7月17日,龙虎榜净买入3883.72万元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9.96亿元,同比增长23.78% [3]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79.46%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983.96万元 [4]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以改性工程塑料45.34%和改性通用塑料35.59%为主 [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2.01万,较上期减少0.61%,人均流通股4397股,较上期增加0.61%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39.00万股 [4] 公司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轻量化、人形机器人、高铁、机器人概念、5G等 [2]
南京聚隆(300644) - 关于特定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2025-10-29 20:34
| 证券代码:300644 | 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 公告编号:2025-111 | | --- | --- | --- | | 债券代码:123209 | 债券简称:聚隆转债 |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特定股东减持计划实施完毕的公告 1、股东减持股份情况 上述股东持有股份的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股份。 2、股东本次减持前后持股情况 | 姓名 | 减持 方式 | | 减持期间 | | | 减持均价 (元/股) | 减持股数 (万股) | 减持比例 (%) | 减持占剔除回购 股股份比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蔡静 | 集中 竞价 | 2025 | 年 8 | 月 18 | 日 | 40.76 | 20 | 0.18% | 0.18% | | | 交易 | 2025 | 年 10 | 月 | 日 28 | 37.17 | 76.2106 | 0.69% | 0.70% | | | | 合并 | | | | 37.92 | 96.2106 | 0.87% | 0.88% | | 股 ...
南京聚隆等成立技术公司,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3:37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江苏聚隆纬伦技术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茂彦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 该公司由南京聚隆(股票代码300644)全资子公司滁州聚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李茂彦等共同持股 [1] 业务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智能机器人的研发 [1] - 业务包括太赫兹检测技术研发和新材料技术研发 [1] - 经营范围还涉及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 [1]
机器人概念震荡拉升 南京聚隆涨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09:56
机器人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机器人概念板块整体呈现震荡拉升态势 [1] - 南京聚隆股价上涨超过12% [1] - 永茂泰股价实现涨停 [1] - 青岛双星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1] - 大洋电机、三花智控、新瀚新材等公司股价跟随上涨 [1] 领涨公司 - 南京聚隆成为板块内涨幅突出的公司,涨幅超12% [1] - 永茂泰在板块拉升前已封涨停板 [1] - 青岛双星表现强劲,实现3连板 [1]
机构风向标 | 南京聚隆(300644)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2.3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8 09:40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共有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南京聚隆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为1601.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47%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江苏苏豪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2.34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新披露的公募基金为1个,即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 [1] - 本期较上一季度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31个,主要包括博道远航混合A、博道成长智航股票A、博道红利智航股票A、博道中证500增强A、博道沪深300增强A等 [1] 外资机构持仓变动 - 本期较上一季度未再披露的外资机构为BARCLAYS BANK PLC [2]
南京聚隆(300644.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增长79.46%
智通财经网· 2025-10-27 23:24
智通财经APP讯,南京聚隆(300644.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该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96亿 元,同比增长2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7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889.99万元,同比增长84.05%。基本每股收益为0.9221元。 ...
南京聚隆(300644) - 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公告
2025-10-27 18:16
| 证券代码:300644 | 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 公告编号:2025-110 | | --- | --- | --- | | 债券代码:123209 | 债券简称:聚隆转债 |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的 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本次计提资产损失情况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的相关规定,公司对 2025 年 9 月末 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应收款项、存货等各类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对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存在减值迹象的相关资产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具体情 况如下(损失以"-"号): | 项目 | 本期计提金额(单位:元) | | --- | --- | | 1、信用减值损失 | -3,585,179.27 | | 其中:应收票据坏账损失 | 287,495.78 | |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 -4,135,173.88 | | 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 262,498.83 | | 2、资产减值损失 | -6,399,282.48 ...
南京聚隆(300644)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7 18:05
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将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按照单一主题进行分组。归类结果如下: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38亿元,同比增长20.57%[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9.96亿元,同比增长23.78%[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48.22万元,同比增长181.79%[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亿元,同比增长79.46%[5] - 营业总收入为19.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6.12亿元增长23.8%[19] - 净利润为10.3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03亿元增长71.2%[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5.62亿元增长79.4%[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221元,较上年同期的0.5255元增长75.5%[21]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16.57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83.0%[19] - 研发费用为7265.55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5958.14万元增长21.9%[19]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436.99%,主要系本期应支付的所得税增加所致[8] - 所得税费用为1609.77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99.78万元增长436.9%[20]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3.17万元,同比下降123.6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593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正1.09亿元下降123.7%[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17亿元人民币[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7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3321万元,改善显著,转为正现金流[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36亿元减少54.5%[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3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9亿元减少63.8%[22]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87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681万元减少66.9%[22]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0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83亿元减少62.8%[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7446万元,改善显著,转为正现金流[2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6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6亿元增加37.9%[22]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3.0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99亿元增加2.7%[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562万元,较期初的8884万元减少3.6%[2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5.6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83%[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10.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00%[5] - 公司总资产为25.69亿元,较期初的23.83亿元增长7.8%[16][17] - 货币资金为1.36亿元,较期初的1.43亿元减少4.7%[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010万元,较期初的7569.75万元大幅减少60.2%[16] - 应收账款为7.79亿元,较期初的7.64亿元增长1.9%[16] - 存货为5.33亿元,较期初的4.35亿元增长22.5%[16] - 短期借款为2.88亿元,较期初的2.65亿元增长8.8%[17] - 应付票据为4.50亿元,较期初的3.94亿元增长14.1%[17] - 长期借款为4277万元,较期初的1575.6万元大幅增长171.5%[17] - 负债合计为15.05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6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6%[18] 长期资产与借款变动 - 在建工程较上年度末增长169.05%,主要系新建厂房增加所致[8] - 长期借款较上年度末增长171.45%,主要系长期借款增加所致[8] 股东信息与公司治理 - 公司回购专户持有157.9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43%[11] - 江苏苏豪时尚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12%,持有1562.48万股[11] 审计情况说明 - 公司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未经审计[23]
研判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热塑性复合材料行业政策、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推动热塑性复合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23 09:35
行业核心观点 - 热塑性复合材料凭借轻量化、可回收和安全性等优势,正从辅助材料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体系[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塑性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达139.47亿元,同比增长13.4%,预计2025年将增至167.16亿元[1][9]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热塑性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容量为52.11万吨,同比增长38%,预计2025年将达58.28万吨,2030年将增长至94.35万吨[8] 材料性能优势 - 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低密度特性,能大幅降低电池包壳体、车身结构件等关键部件重量,有效提升车辆续航里程[1][9] - 材料具备可重复加工特性,通过加热熔融实现再成型,符合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环保要求,推动汽车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1][9] - 材料具有卓越的抗冲击性和耐腐蚀性能,为电池组等核心系统提供可靠保护,其灵活的设计自由度支持零部件集成化创新[1][9] 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整备质量每降低10%,续航里程可提高5%-8%,轻量化需求直接驱动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8] - 2015-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34.05万辆增长至1288.8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49.74%,销量从33.11万辆增长至1286.6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50.18%[6] - 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为行业带来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6]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纤维材料和热塑性树脂等原材料供应,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47.6亿元增长至2024年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8%[5][6] - 产业链中游为材料制造与零部件加工,将原材料加工成预浸料、复合材料板材等中间产品,并制造车身、底盘等结构部件[5] - 产业链下游为汽车制造商和最终用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推动材料在电池包、车身结构件等领域的创新应用[5][6] 政策环境 - 2024年7月上海市发布低空经济产业行动方案,提出研制高弹性模量碳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等先进材料[4] - 2025年9月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复合材料在光伏、汽车车身等领域的应用[5] - 国家和地方政策为行业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与产业链协同注入强劲动力,开辟更广阔市场空间[4][5] 竞争格局 - 国外领先企业包括杜邦、塞拉尼斯、索尔维、东丽、威格斯和朗盛等跨国公司,在国际高端市场占据重要地位[10] - 中国本土企业已形成以金发科技、聚石化学、南京聚隆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骨干力量,构成多元化竞争格局[2][10] - 金发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16.36亿元,同比增长35.5%,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11] 重点企业分析 - 金发科技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9大类,是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11] - 公司研发的多基材高强度轻量化热塑性复合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动力电池PACK系统核心结构件的产业化应用[11] - 南京聚隆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57亿元,同比增长25.75%,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技术创新[12] 未来发展趋势 - 材料体系将向分子级定制设计发展,研发具有自修复功能和形状记忆效应的智能复合材料,提升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12] - 制造技术将深度融合数字化与生物制造,利用4D打印实现部件可控形变,引入生物合成技术培育新型生物复合材料[13][14] - 循环体系将构建全新经济模式,开发可编程降解材料,建立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碳纤维与树脂的高效分离和再利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