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聚隆(300644)
icon
搜索文档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11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1)
2023-11-23 17:14
公司业绩增长及发展定位 - 公司持续积极研发新产品、开发新项目,在汽车、高铁及轨交、5G通讯及电子电气等领域取得突破,拉动公司销售业绩上行[2][3] - 公司是国内改性塑料行业头部企业之一,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3][4] - 公司致力于成为值得合作、值得投资、值得奉献、值得信赖的杰出的国际一流新材料公司[4]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在技术实力、创新平台、人才、智能制造、产品质量、客户资源、服务等方面具备强大优势[4][5] - 公司拥有超百件专利,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主导起草了国家标准5项[4][5] - 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等[5] 研发体系及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完备、高效的研发体系,包括技术中心、研发部、研发车间、检测中心和设计开发组[5] - 公司注重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创新平台提供先进技术支持,并主导起草多项国家和国际标准[5] 销售模式及海外布局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内外销兼顾的销售模式,控股子公司聚锋新材产品已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5] - 未来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及周边配套情况,适时择机进行海外布局[5] 募投项目及新材料布局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建设项目和年产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6][7] - 公司将持续关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在储氢罐内胆材料、电池芯层隔片材料、光伏支架材料等方向积极探索[7] - 公司将结合自身优势,持续拓展医疗器械领域的产品结构和业务范围[7] 主要应用领域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5G通讯及电子电气、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环保建筑工程等领域[9][12][13][14] - 公司是中国汽车用尼龙、聚丙烯、塑料合金改性材料的重要供应商,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12] - 公司塑木型材产品主要应用于环保型室外地板、栈道、栅栏等[14] 股价及分红情况 - 公司经营稳定、聚焦主业发展,努力提高经营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15] - 公司自2018年上市以来连续5年实施现金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7922万元[17]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0-25 00:00
财务状况 - 南京聚隆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0,356,743.77元,同比增长12.3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511,192.63元,同比增长144.21%[3]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末增加114,400,024.52%,主要原因是理财增加所致[6] - 公司预付款项较上年末增加96.94%,主要原因是预付材料款增加所致[6] - 公司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加803.9%,主要原因是新建厂房增加所致[6] - 公司使用权资产较上年末减少55.12%,主要原因是使用权资产摊销所致[6] - 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末增加49.19%,主要原因是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6] - 公司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200.00%,主要原因是长期借款增加所致[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39.65%,主要原因是战略采购原材料支付现款及支付各项税费增加所致[6] -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为103,298,511.27元,应收账款为521,559,232.25元,存货为394,187,495.10元,其他应收款为5,456,653.01元[10] -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为452,151,252.16元,无形资产为36,827,371.61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8,919,731.57元,非流动资产合计为583,098,354.89元[11] -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为340,762,342.37元,应付账款为236,389,544.98元,应付职工薪酬为21,120,302.53元,其他应付款为876,000.37元[11]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负债合计为1,105,475,028.43元,较上期增长了260,946,015.85元[12] 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932股,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中,刘越持股比例为14.80%,持股数量为15,956,458股,其中质押股份为4,480,000股[7] - 刘越、刘曙阳、吴劲松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曙阳、刘越为父女关系,严渝荫、吴劲松为母子关系[7] - 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0,刘越、刘曙阳、吴劲松的限售股数均为11,967,343股[8] - 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的限售股数变动为-536,625股,期末限售股数为22,436,251股[9]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47,917,910.37元,较上期减少了58,357,948.49元[15]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11,232,306.03元,较上期减少了6,776,046.63元[1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314,395.66元,较上期减少了51,581,901.86元[15] - 南京聚隆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106,109.59元[16] - 南京聚隆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4,357,651.62元[16] - 南京聚隆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42,521,301.51元[16] - 南京聚隆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73,856,099.91元[16] - 南京聚隆科技2023年第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0,961,660.13元[16]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9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9-20 17:31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644,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于 2023 年 9 月 20 日下午 15:00 - 16:00 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 8 号举行,参与单位为华安基金,接待人员有总裁陆体超等 [2] 业务与市场 - 主要从事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改性塑料、塑木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应用于汽车、高铁等六大领域 [2] - 是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尼龙改性材料和中国汽车用相关改性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 [2] 技术与研发 - 承担国家 863 计划等重大项目,多个项目获国家和行业科技奖项 [3][4] - 截至报告披露日,拥有授权专利 121 项,其中发明专利 64 项,累计主导起草国家标准 5 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 2 项、国家标准 4 项 [4] - 拥有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 [4] 新能源布局 - 今年上半年围绕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推进多种材料产品研发,在多个新能源方向打造材料解决方案 [3] - 已有阻燃 PC/ABS 产品终端应用于储能系统液冷盖并批量供货,在电动力和光伏板块少量供货 [3] 海外市场 - 控股子公司聚锋新材塑木型材产品销往超 40 个国家地区,采取直销为主、内外销兼顾销售模式,未来适时海外布局 [4] 可转债募投项目 - 年产 5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年产能含 1.5 万吨特种工程塑料、3.5 万吨改性材料(1.8 万吨改性聚丙烯和 1.7 万吨合金) [5] - 年产 30 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年产能 30 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项目进展关注后续定期报告 [5]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 - 2023年6月30日[7] - 公司全资子公司有聚隆新材料科技(扬州)有限公司、南京聚隆香港有限公司、安徽聚兴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7] - 公司控股子公司有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广东聚旺科技有限公司[7]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塑料等开发生产销售、化工产品贸易等,本半年报告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共7户[149] - 1999年4月27日聚隆化学设立,严渝荫出资占比97.97%,李庆天占比2.03% [146]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8] 产品相关 - 改性塑料是将塑料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引入特定添加剂等获得的高分子树脂新材料[7] - 塑木型材是以植物纤维为主原料与塑料合成的新型复合材料[8]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是选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形成的制件[9] - PA是聚酰胺,是用途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应用于汽车等多领域[10] - PP是聚丙烯,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等领域[11] - LFT是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纤维长度一般大于2毫米,应用于汽车等领域[12][1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塑木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三大类,应用于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等六大市场领域[32][34] 股本与注册资本变动 - 2023年公司总股本由10,796.98万股减至10,780.04万股,注册资本由10,796.98万元减至10,780.04万元,8月4日完成工商登记[25] - 报告期内公司总股本由10796.98万股减至10780.04万股,注册资本由10796.98万元减至10780.04万元[69] - 本次变动前股份总数为107,969,800股,变动后为107,800,400股,减少169,400股[101] - 有限售条件股份本次变动前数量为22,972,876股,比例21.28%,变动后数量为22,646,244股,比例21.01%,减少326,632股[101] - 无限售条件股份本次变动前数量为84,996,924股,比例78.72%,变动后数量为85,154,156股,比例78.99%,增加157,232股[101] - 限售股变动原因包括高管锁定股减少47,832股、回购注销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139,400股、股权激励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二个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减少139,400股[102] - 无限售股变动原因系限售股变动原因之“①”和“②”股份性质变动所致[102] - 公司注销库存股30,000股[103] - 限售股份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326,632股,期末限售股数为22,646,244股[104] - 公司预计回购注销未达解锁条件股票13.94万股及回购专户3万股,注销后注册资本变为10780.04万元,于2023年8月4日完成工商登记[148]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54,833,727.41元,较上年同期降3.73%[2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781,800.93元,较上年同期增60.84%[26]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882,386.08元,较上年同期降219.65%[26]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304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62.19%[26]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35,295,807.40元,较上年度末降0.02%[26]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98,217,532.86元,较上年度末增2.29%[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984,804.71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483.37万元,较上年同期略减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78.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84%[39] -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营业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1.92%,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66%[39] - 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营业收入0.51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7%[40] - 5G通讯及电子电气领域营业收入0.63亿元,占公司销售收入比例约8%[42] - 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11.02%上升至14.92%[44] - 202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1.39亿元提升至17.0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55亿元,同比减少3.73%,主要因高铁及轨道交通行业影响致销售收入减少[5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6.42亿元,同比减少8.00%,因销售收入减少、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下降[5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622.77万元,同比增加48.81%,因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差旅费增加[53] - 高性能改性尼龙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减少9.66%,营业成本2.40亿元,同比减少14.52%,毛利率18.21%,同比增加4.65%[55] - 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加4.12%,营业成本2.51亿元,同比增加1.45%,毛利率11.91%,同比增加2.32%[55] - 高性能合金及其他材料营业收入8601.52万元,同比增加2.70%,营业成本7021.07万元,同比减少5.66%,毛利率18.37%,同比增加7.23%[5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990.48万元,占总资产3.66%,较上年末减少2.00%,主要因募集资金减少[5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47亿元,占总资产27.35%,较上年末减少1.72%,因应收款及时回款[56]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90亿元,占总资产17.74%,较上年末增加1.13%,因短期借款增加[56]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1500万元,占总资产0.92%,较上年末增加0.61%,因长期借款增加[56] - 应收账款为1.33亿元,融资合计为1.56亿元[57]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为7026.30万元,包括货币资金1875.66万元、应收票据2471.83万元、固定资产1288.64万元、无形资产200.09万元[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2213.94万元[5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0.72亿元,较年初10.97亿元略有下降[12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63亿元,较年初5.38亿元有所增加[1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16.35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12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7.74亿元,较年初8.02亿元有所减少[1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5132.87万元,较年初4291.84万元有所增加[12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8.26亿元,较年初8.45亿元略有下降[124] - 2023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98亿元,较年初7.80亿元有所增加[124]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0.09亿元,较年初10.06亿元略有增加[125]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5.44亿元,较年初5.42亿元略有增加[125]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5.53亿元,较年初15.48亿元略有增加[125]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55亿元,2022年同期为7.84亿元,同比下降3.73%[12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7.27亿元,2022年同期为7.73亿元,同比下降5.99%[126][12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3383.88万元,2022年同期为2124.63万元,同比增长59.27%[12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205.67万元,2022年同期为2002.13万元,同比增长60.11%[127]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3041元,2022年同期为0.1875元,同比增长62.19%[128]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622.77万元,2022年同期为1090.50万元,同比增长48.81%[127]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3282.75万元,2022年同期为2962.85万元,同比增长10.80%[12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652.90万元,2022年同期为2750.14万元,同比下降3.53%[127]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534.53万元,2022年同期为461.35万元,同比增长15.86%[127] - 2023年6月底负债合计7.35亿元,2022年底为7.49亿元,同比下降1.79%[126]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3417514.18元,2022年同期为20004239.00元[12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3882386.08元,2022年同期为19959411.63元[13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5052706.16元,2022年同期为 -24714367.02元[130]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593849.88元,2022年同期为 -40023790.64元[13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99697726.19元,2022年同期为624046375.24元[130] - 2023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17471326.85元,2022年同期为518967669.17元[130] - 2023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03800000.00元,2022年同期为148260910.21元[131] - 2023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70490906.16元,2022年同期为165188001.07元[131] - 2023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3427237.83元,2022年同期为4418644.34元[129] - 2023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为 -423118.40元,2022年同期为 -58562.81元[129]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00.86万元,2022年同期为-3130.14万元[13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676.22万元,2022年同期为-3680.21万元[132] - 2023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8亿元,2022年同期为4074.06万元[132]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429.96万元[133]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278.18万元[13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2413.89万元[136]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38.14万元[136]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8亿元[136] - 2022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9亿元[137] - 2023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1670.60万元,2022年上半年为2173.04万元[135][137] - 2023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17,368,309.55元,上年末为798,860,703.30元[138][142]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3,417,514.18元[139]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 - 1,429,552,007元[140]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16,170,060元[140] - 2022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6,215,148.18元,上年末为765,527,434.62元[142]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004,239元[143]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2,413,894,506元[144] - 2022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为21,730,420元[144] 行业数据 - 2012 - 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从860万吨增至2,650万吨,预计2022年增至2,884万吨[30] - 2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6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16 18:1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40.40万元,同比增加74.32%,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2][3] - 2022年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10.9%,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4][5] 业务布局与市场预期 - 改性塑料业务重视新能源战略,成立新能源项目团队,2023年突出新能源战略,关注新能源汽车三电材料,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 [3] - 产品覆盖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5G通讯及电子电气、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环保建筑工程等六大市场领域 [6] - 2023年经营思路包括做大做强尼龙产品、夯实新能源战略、拓展弹性体等材料系列产品业务、实现医疗健康领域突破、探索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等新领域 [5][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开发高性能可视化回收塑料(PCR)产品,加快生物基改性塑料的产品开发和应用开发,助力碳中和;PCR材料在空调壳体上获汽车主机厂认可,与吉利、东风等开展合作研发,与下游企业开展生物基PA56材料应用开发 [3] -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是新开拓业务,已具备结构设计等能力,可进行一定规模量产,与多家高校等合作,年产量逐步提升;在结构功能一体化上取得初步成果,拥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4] - 2023年对现有产品持续细化升级,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力度,包括开发新型耐温等高分子材料、发泡材料、功能性材料、特殊TPV产品,加强上下游合作提升PCR产品性能,加快生物基等改性塑料开发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是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尼龙改性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是中国汽车用尼龙、聚丙烯、塑料合金改性材料重要供应商之一 [3][4][5] - 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多个项目获国家及行业科技奖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在行业内声誉好,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 [3][4] 其他事项 - 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舜天国际集团经济协作有限公司均为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企业 [5] - 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董事会将办理相关事宜并及时披露信息 [5]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8 18:1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644,证券简称南京聚隆 [1] - 2023 年 4 月 28 日下午 15:0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刘曙阳、财务总监许亚云等 [2] 2023 年业绩目标及措施 - 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 10% - 30%,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 20% - 50% [2] - 实施措施包括加大新技术等开发、突出新能源战略、严格预算管控、加强供应商体系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部管理等 [2][3] 公司特点与优势 - 从事高分子新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24 年,产品应用于六大市场领域 [3] - 2022 年度营收超过 17 亿元,近 3 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为 22.46% [3][4] - 是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尼龙改性材料主要供应商之一,中国汽车用相关改性材料重要供应商之一 [3][5] - 组建多个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形成多产品、多行业、多场景应用业务布局 [3] -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拥有授权专利 112 项,其中 57 项为发明专利 [6] - 累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累计主导起草国家标准 5 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 2 项、国家标准 4 项 [6] - 与下游客户保持良好关系,在客户产品研发设计阶段提前介入开发 [7] 公司发展规划 - 目前围绕“3 + 2”业务布局,在三大核心业务发展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4] - 未来三年在“3 + 2”业务布局持续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等满足各行业基础材料需求 [4] 其他问题回复 - 股东减持基于个人资金需求,不影响公司经营发展,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4] - 可转债项目正在证监会注册过程中,会及时公告进度 [4] - 长期或战略客户大部分账期 30 - 90 天,新客户款到发货,严格管控应收账款风险 [4] - 通过经营好主营业务等举措保障投资者权益,为股东创造价值 [4] - 2022 年度拟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5 元(含税),分配方案综合多因素制定 [5] - 截至 2022 年末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为 51.63%,在制造行业属中等水平 [5] - 在医疗健康领域与多家公司初期合作并小规模供货,将其作为未来重点布局业务领域之一 [6] - 2022 年度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销售额 11.47 亿元,同比增长 21.66%,2023 年突出新能源战略拓展业务 [6]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6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减少21.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9万元,同比减少13.78%[3] - 第一季度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02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等[3]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21,457,107.97元,较上期的409,763,527.26元减少[10]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17,658,769.84元,较上期的400,074,986.00元减少[10]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166.21万元,上年同期为1412.58万元[11]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129元,上年同期为0.1301元[12] - 税金及附加为178.86万元,上年同期为124.73万元[11] - 销售费用为693.07万元,上年同期为438.34万元[11] - 管理费用为1624.13万元,上年同期为1531.42万元[11] - 研发费用为1162.74万元,上年同期为1460.28万元[11] - 财务费用为432.14万元,上年同期为375.33万元[11]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9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9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62%[3]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1,594,460,689.66元,较年初的1,635,669,739.34元减少[9] - 2023年第一季度未分配利润为369,612,232.99元,较年初的357,422,436.32元增加[10] 资产项目变动情况 - 货币资金减少38.39%,因现汇回款减少、预付材料款增加;预付款项增加75.76%,因预付材料款增加[6] - 其他应收款增加30.79%,因 子公司土地履约保证金增加;其他流动资产增加53.75%,因留抵税金增加[6]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57,013,600.08元,较年初余额92,532,118.30元减少[8] - 2023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03,566,691.42元,较年初余额475,479,649.08元减少[9] - 2023年第一季度存货期末余额为356,347,058.34元,较年初余额337,455,454.58元增加[9] 负债项目变动情况 - 合同负债减少31.50%,因预收货款减少;应付职工薪酬减少42.14%,因本期支付上年度年终奖金[6] - 应交税费减少67.06%,因本期应交税金减少;长期借款增加300.00%,因本期增加长期借款[6] - 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负债合计为732,632,131.53元,较年初的801,609,661.30元减少[9] - 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为58,127,025.92元,较年初的42,918,351.28元增加[10] 收益项目变动情况 - 其他收益减少43.91%,因与收益相关的补贴收入减少[6] - 投资收益减少513.52%,因理财收益减少;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70.77%,因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531户,前十大股东中刘越持股14.78%,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4.47%[6][7] 限售股份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限售股份期初总数为22,972,876股,本期增加81,582股,本期解除33,750股,期末总数为22,925,044股[8]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7亿元,上年同期为3.10亿元;现金流出小计2.99亿元,上年同期为3.41亿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3144.31万元,上年同期为 - 3119.14万元[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22.88万元;现金流出小计574.89万元,上年同期为1872.19万元;现金流量净额为 - 574.89万元,上年同期为550.70万元[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857.22万元,上年同期为8235.45万元;现金流出小计7329.21万元,上年同期为8194.59万元;现金流量净额为528.01万元,上年同期为40.86万元[15]
南京聚隆(300644)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2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07,939,8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3] - 2022年5月24日,公司实施2021年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120] - 2022年公司拟以107,939,8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16,190,97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4.53%[121]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10%,每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19] 报告期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 - 2022年12月31日[7] 公司风险 - 公司面临宏观环境与行业形势、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核心技术配方失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汇率波动等风险[3] - 宏观环境与行业竞争或影响盈利与市场份额,公司优化经营模式应对[95]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有风险,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抵御能力[95]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石油衍生品,价格波动会影响采购计划和成本控制,增加经营风险[96]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机密泄露,削弱公司技术优势[96] - 人民币汇率波动使公司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面临不确定性风险[96]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17.08亿元,较2021年增长2.90%[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40.40万元,较2021年增长74.32%[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64.66万元,较2021年增长130.10%[21]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2.44万元,较2021年增长149.07%[2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6.36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8.57%[21]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8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4.73%[2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75.74万元[24]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040.77万元[24] - 2022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81.74万元[24] - 2022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10亿元、3.74亿元、4.37亿元、4.87亿元[22] - 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7.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48] - 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40.40万元,同比增加74.32%[48] - 2022年公司汽车尤其新能源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销售额11.47亿元,同比增长21.66%[49] - 2022年公司高铁及轨道交通领域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10.9%[51] - 2022年公司5G通讯电子电气材料销售额1.71亿元,同比减少46.15%[52] - 2022年公司控股子公司塑木型材产品销售额1.25亿元,同比减少12.16%[52] - 2022年营业收入17.08亿元,同比增长2.90%[55] - 汽车行业收入11.47亿元,占比67.18%,同比增长21.66%[55] - 高性能改性尼龙产品收入6.80亿元,占比39.83%,同比增长5.31%[55] - 华东区收入9.20亿元,占比53.86%,同比增长6.96%[55] - 2022年汽车行业收入11.47亿元,同比增长14.09%;5G通讯及电子电气行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4.44%[56] - 高性能改性尼龙、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高性能合金及其他材料收入分别为6.80亿元、6.29亿元、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14%、10.59%、15.01%[56] - 华东区、华中区、华北区收入分别为9.20亿元、1.65亿元、1.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38%、14.29%、7.72%[56] - 改性塑料行业销售量11.01万吨,同比增长4.98%;生产量11.25万吨,同比增长8.07%;库存量1.26万吨,同比增长4.91%[56] - 塑木复合材料行业销售量1.64万吨,同比下降18.62%;生产量1.65万吨,同比下降19.64%;库存量0.33万吨,同比增长6.80%[56] - 2022年销售费用2642.47万元,同比增长10.38%[60] - 2022年管理费用6334.24万元,同比增长14.14%[60] - 2022年财务费用969.29万元,同比减少17.76%[60] - 2022年研发费用6034.09万元,同比增长4.27%[60]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61人,较2021年的144人增长11.81%,占比21.58%,较2021年的19.59%增长1.99%[6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6034.0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3.53%,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6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06亿元,同比增长10.43%,现金流量净额2772.44万元,同比增长149.07%[63]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648.25万元,同比下降81.26%,现金流量净额-5856.39万元,同比下降1022.61%[63]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47亿元,同比增长12.88%,现金流量净额-982.60万元,同比下降116.73%[6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011.20万元,同比下降1496.38%[63] - 2022年末货币资金9253.2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66%,较年初减少2.16%,主要系募集资金减少所致[65] - 2022年应收账款475,479,649.08元,占比29.07%,较上期增长0.39%[66] - 2022年存货337,455,454.58元,占比20.63%,较上期下降0.05%[66] - 2022年固定资产438,280,389.38元,占比26.80%,较上期增长2.49%,主要系在建工程及安装设备转固所致[66] - 2022年在建工程1,028,382.18元,占比0.06%,较上期下降1.24%,主要系在建工程及安装设备转固所致[66] - 2022年短期借款271,688,079.17元,占比16.61%,较上期增长1.36%,主要系报告期短期借款增加所致[66] - 2022年长期借款5,000,000.00元,占比0.31%,较上期下降0.70%,主要系报告期长期借款减少所致[66] 行业数据 - 2012 - 2021年我国改性塑料产量从860万吨增至2650万吨,预计2022年达2884万吨[26] - 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万辆和26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27] - 2020 - 2021年铁路营业里程分别增加0.73万公里和0.37万公里,高铁营运里程分别增加0.3万公里和0.2万公里[29] - 2020 - 2021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分别增加1233.50公里和1237.1公里,增幅分别为18.31%和15.52%,建设投资3年平均达6034.9亿元[29] - “十四五”预期到2025年铁路营业里程16.5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较2020年分别增加1.9万公里、1.2万公里[29] -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29] - 2021年我国塑木复合材料产量为383万吨,同比增长9.73%[29] - 到2025年,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4.5亿吨[30] - 2021年国内航空航天及电子电气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量为5231吨[31] 公司产品与市场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塑木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三大类,应用于汽车、高铁及轨道交通等六大市场领域[32] - 公司以国产碳纤维预浸料为原料,开发工业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制品,实现国产碳纤维大规模应用[31] - 公司是中国高铁及轨道交通尼龙改性材料等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获多项科技奖项和荣誉[38] - 公司与众多汽车、高铁、5G通讯等领域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46] - 公司在客户产品研发设计阶段提前介入,联合研发保障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47] - 公司长玻纤系列产品在汽车重点部件上实现大批量量产供货[50] - 公司研发的多种特种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取得突破[50] - 公司开发高性能可视化回收塑料(PCR)产品,与多家主机厂开展合作研发[50][51] - 公司多款高铁轨道减震系统材料新产品通过认证,部分出口海外[51] - 公司高性能尼龙产品批量应用于国家电网特高压线路智慧管理系统和继电保护装置[52] - 公司与多家医疗企业初期合作并小规模供货,将医疗健康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布局领域之一[53] - 控股子公司聚隆复材具备多方面设计能力且可量产,年产量逐步提升[53]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采取集中采购模式,供应部负责国产原材料采购,国际贸易部负责进口原材料采购[37] - 公司采购流程分为常规采购、战略采购和技术采购三种形式[37]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客户订单数量确定产量并准时制生产[37]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内外销兼顾的销售模式,与下游大型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8] 产品工艺与专利 - 改性塑料生产工艺相近,设备通用性强,区别在于基础原料和配方[34] - 塑木型材生产原料主要是废弃塑料和植物纤维[34] - 公司展示了热塑性/热固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件的制备及应用流程图[35] - 公司展示了改性塑料、塑木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的产业链图示[35] - 改性塑料、塑木型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均已批量产业化应用,截至报告期末分别获得发明专利3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39]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12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累计主导起草国家标准5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41] 公司资质与项目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聚兴隆2022年10月取得两个项目的环评审批意见[40] - 公司及各子公司拥有多项资质,有效期从2023年5月至2028年12月不等[40] - 公司承担多项重大项目,多个项目获国家及行业科技奖项[41] - 公司拥有多个研发平台,包括江苏省改性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1] - 公司打造了多支专业研发团队,涵盖尼龙、特种材料等多个研究方向[42] - 公司将智能制造引入二期工厂运营,该工厂被评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42] - 2022年获批多个省级、市级项目、平台、资质、荣誉[54] - 2022年决定在安徽来安投资6亿元建设项目,成立全资子公司安徽聚兴隆,注册资本5000万元[54] - 拟发行不超2.19亿元可转债,用于“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等一期建设[54]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1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2.77%[5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3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5.15%[59]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4次临时股东大会,召集、召开等程序合规[100] - 公司董事会有7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100] - 公司监事会有3名监事,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报告期内召开12次监事会会议[100][101]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超越股东大会干预公司决策经营、侵害股东利益等行为[101] - 公司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和个人绩效关联[101] - 公司业务有独立完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与控股股东无同业竞争和显失公平关联交易[102] - 公司人员选举合规,人事和工资管理独立,无高管和财务人员在关联企业兼职领薪情况[102] - 公司资产独立,与控股股东产权关系清晰,无资产被占用和为股东担保情形[102][103] - 公司机构独立运作,与控股股东无机构混同情形[103] - 公司财务独立,有独立核算部门、体系和制度,无资金被占用情况[103]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44%,召开日期为2022年3月18日[104]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41%,召开日期为2022年5月20日[105]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41%,召开日期为2022年7月11日[105]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44%,召开日期为2022年7月29日[105] - 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67%,召开日期为2022年8月22日[105] - 2022年共召开15次第五届董事会会议[111]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2022年召开2次会议,分别提名姚正军为独立董事候选人、丁益兵为副总裁[113] - 第五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于2022年4月20日审议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114] -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2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7 16:16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现场参观等 [2] - 参与单位为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人员为蒲梦洁 [2] - 活动时间为2023年2月7日上午10:00 - 11:30 [2] - 活动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8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范悦谦先生、副总工程师卢军先生、证券事务代表虞燕女士 [2] 产品应用与量产情况 - 自主研发的毫米波吸波材料和24GHz、77GHz毫米波吸波材料用于毫米波汽车雷达吸波罩、吸波支架 [2] - 透波材料分低损耗高性能透波塑料和轻质低介电透波材料,前者用于高透波天线罩,后者用于轻量化天线罩、透镜天线 [2] - 目前订单量小,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大,对主营业务无重大影响 [2] 研发规划 - 加强吸波材料研发,持续研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定制化吸波材料 [2][3] - 面向设备电磁管理问题,提供一站式多功能整体解决方案,如吸波 - 透波等 [3] 技术研发优势 - 重视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依托“两中心两站一室”平台推进技术研发创新 [3] - 以长期积累的经验为客户提供材料解决方案,开拓市场 [3]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专利及项目布局巩固技术研发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3] - 多项研发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承担各类科技项目 [3] - 截至2022年11月30日,拥有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 [3] - 先后主导起草国家标准5项,参与起草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4项 [3] - 2022年被认定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证书有效期2022年至2025年 [3]
南京聚隆(300644) - 2023年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2 16:1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媒体采访等 [2] - 参与单位为华安基金,人员有化工行业分析师辛大伟 [2] - 活动时间为2023年2月2日上午10:00 - 11:30 [2] - 活动地点在南京江北新区聚龙路8号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裁陆体超、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范悦谦等 [2] 2022年年度业绩同比上升原因 - 主营汽车改性材料销售收入增长,上游大宗原材料价格下降,主营产品毛利率回升,影响净利润 [2] - 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大高毛利新产品销售,加强成本管控,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2] 可转债进展 - 2022年8月5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8月22日召开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 [2] - 募集资金用于年产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生产线建设(含1.5万吨特种工程塑料、3.5万吨改性材料,其中改性聚丙烯1.8万吨、合金1.7万吨)和年产3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3] - 2023年1月31日根据深交所要求修订和补充问询函回复并披露,尚需深交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工作稳步推进 [3] 可转债募投项目产品应用及合作客户 - 特种工程塑料及改性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含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源等)、医疗健康领域、家电领域 [3] - 医疗健康和家电领域合作客户有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科医疗制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