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诺激光(301021)

搜索文档
英诺激光(301021) - 2023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28 16:1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021,证券简称英诺激光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电话会议),时间为 2023 年 04 月 28 日,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张勇 [2] 2022 年业绩下滑原因 - 收入下滑根本原因是下游收入来源单一,消费电子等成熟行业需求不振,新业务未能接力 [2] - 利润下滑主因是高毛利率水平下收入下滑致边际贡献减少 [2] - 毛利率、期间费用稳定,现金流和资产结构良好 [3] 2022 年业务变化 变化方面 - 下游行业多元,医疗和半导体快速增长,光伏业务有进展,原有业务结构改变,力争新业务占比提高 [3] - 产品服务多元,激光器业务起步,模组、设备及制造服务等解决方案比重将提升,如激光 SE 直掺设备等 [3] - 市场空间多元,海外市场同比增长 98.62%,对收入贡献度提升至 16.29%,毛利率为 69.78% [3] 不变方面 - 提升平台能力不变,依托激光器优势牵引平台能力提升,适应新型应用场景,如光伏行业 [4] - 坚持正向研发不变,基于“光源 + 光学/运控/视觉 + 工艺”平台能力,以光与材料作用为出发点研发,技术可复用 [4] - 保持市场竞争力不变,连续多年高毛利率,去年提高至 52.58% [4] 新业务进展情况 - 医疗业务在国内高值植/介入器械领域填补空白,获国际知名企业认可,收入同比增长 111.20% [4] - 光伏业务 11 个月实现 TOPCon 首批订单落地,开发 Perc 存量产线提效方案,布局 BC 等电池激光设备,看好并将长期投入 [4][5] - 半导体业务获住友重工等认可,收入以碳化硅退火激光器为主,少量来自硅晶圆检测,聚焦前道制程推进业务 [5] 2023 年发展规划 - 坚持打造激光器领先优势的定位不变 [5] - 坚持进一步拓展下游应用场景的思路不变 [5] - 坚持把海外市场作为重要增长动力的决心不变 [5] MicroLED 项目情况 - 今年基于商业模式核心开启 MicroLED 项目,使下游结构更多元,海外市场是另一主线 [5] - 激光可用于 MicroLED 多道工序,若在巨转技术中脱颖而出有望成主导制程,将搭建巨量转移工艺示范线助力商业化 [6]
英诺激光(301021)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7,821,862.9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1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957,020.0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9.99%[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3,061.9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2.28%[5] - 净利润为 -5,195,591.79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9.43%,主要系同期收入减少所致[12]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57,821,862.92元,上期为80,498,706.84元,同比下降约28.17%[21]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60,947,102.16元,上期为64,188,647.01元,同比下降约5.05%[21] - 净利润本期为 - 5,195,591.79元,上期为13,177,021.23元,同比下降约139.43%[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5,240,844.72元,上期为118,694,498.59元,同比下降约45.04%[24]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 0.0327,上期为0.0817,同比下降约140.02%[23]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 - 0.0327,上期为0.0817,同比下降约140.02%[23] 资产类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97,309,338.17元,较期初数增加1286.95%,主要系当期购入结构性存款所致[10] - 预收款项期末数为824,991.45元,较期初数减少64.87%,主要系本期物业预收款确认收入所致[10]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55,359,287.63元,年初余额442,405,189.12元;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7,309,338.17元,年初余额7,016,041.67元[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7,417,616.51元,年初余额119,776,409.14元;存货期末余额154,648,468.61元,年初余额155,629,716.70元[17][18]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778,273,789.25元,年初余额774,703,256.65元;非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296,233,986.37元,年初余额304,119,541.71元[18]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1,074,507,775.62元,年初余额1,078,822,798.36元[18] 负债类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30,998,261.50元,年初余额26,233,251.79元;预收款项期末余额824,991.45元,年初余额2,348,077.00元[18]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8,566,898.83元,年初余额6,376,084.29元;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7,481,039.91元,年初余额8,492,412.15元[18]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717,450.71元,年初余额3,961,327.49元;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3,986,304.09元,年初余额4,660,234.55元[18] - 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64,086,194.26元,上期为62,504,102.32元,同比上升约2.53%[19]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20,217,444.15元,上期为21,556,701.68元,同比下降约6.19%[19] - 负债合计本期为84,303,638.41元,上期为84,060,804.00元,同比上升约0.29%[19] 所有者权益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990,204,137.21元,上期为994,761,994.36元,同比下降约0.46%[19]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847,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4] - 前10名股东中,德泰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8.10%,持股数量42,580,000股;深圳红粹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25.72%,持股数量38,970,000股[14] - 自然人股东陆文革系法人股东厦门市艾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事务合伙人[15] 费用及收益类关键指标变化 - 税金及附加本年累计数为1,007,971.4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9.02%,主要系上年同期税收优惠政策减半延期征收所致[12] - 销售费用本年累计数为5,407,111.94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5.51%,主要系美国子公司销售推广费等增加所致[12] - 其他收益本年累计数为3,665,620.5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7.38%,主要系本期收到上年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12] - 营业外收入本年累计数为85,083.0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47.44%,主要系处置废旧物资收入所致[12] 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变化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6,136,030.74元,上年同期为23,775,864.77元[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8,276,024.57元,上年同期为2,842,055.69元[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83,061.96元,上年同期为36,022,107.70元[26]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145,676.72元,上年同期为447,731.48元[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1,378,853.01元,上年同期为 - 145,188,347.79元[26]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775,525.26元,上年同期为496,017.55元[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75,525.26元,上年同期为 - 496,017.55元[26]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274,573.71元,上年同期为 - 120,710.23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87,045,890.02元,上年同期为 - 109,782,967.87元[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55,359,287.63元,上年同期为245,445,675.42元[26]
英诺激光(30102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英诺激光,代码301021[25]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赵晓杰[25]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创智云城大厦(工业区)1标段1栋A座11层01号[25] - 董事会秘书是张勇,证券事务代表是白静[2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2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8] - 签字项目合伙人变更为王海第,其2022年11月开始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近三年承做或复核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审计报告超15家次[29] - 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是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年7月6日至2024年12月31日[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9.87%[5]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414.72万元[5] - 2022年营业收入319,761,152.14元,较2021年减少18.21%[3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73,646.90元,较2021年减少69.87%[3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192,250.37元,较2021年增长322.88%[3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078,822,798.36元,较2021年末减少2.11%[3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86,821,784.04元,较2021年末增长1.34%[3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811,637.69元,2021年为22,958,856.06元,2020年为11,399,970.12元[37]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1,976.12万元,同比下降约18.21%[87]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57.36万元,同比下降约69.87%[87] - 2022年公司毛利率约为52.58%[87]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约为16.98%[87]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0,719.23万元,同比增长322.88%[87] - 2022年营业收入3.1976亿元,较2021年的3.9098亿元同比减少18.21%[103] - 2022年激光器收入2.0657亿元,占比64.60%,较2021年同比减少14.99%;激光模组收入6757.53万元,占比21.13%,同比减少38.02%[103] - 2022年国内销售2.6767亿元,占比83.71%,较2021年同比减少26.62%;国外销售5209.06万元,占比16.29%,同比增长98.62%[103] - 2022年公司毛利率52.58%,较2021年增加2.74%;激光器毛利率49.38%,增加3.59%;国外销售毛利率69.78%,增加12.93%[105] - 2022年激光器销售量6122台,较2021年的6952台同比减少11.94%;生产量6013台,较2021年的7362台同比减少18.32%;库存量1664台,较2021年的1555台同比增加7.01%[106] - 2022年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9927.90万元,占比65.47%,较2021年同比减少28.51%;直接人工2244.38万元,占比14.80%,同比减少15.55%[108] - 2022年激光器直接材料成本6500.32万元,占比42.87%,较2021年同比减少26.81%;激光模组直接人工成本179.37万元,占比1.18%,同比减少72.95%[109] - 2022年销售费用2687.399434万元,同比减少6.25%;管理费用4530.094314万元,同比增加3.95%;财务费用97.658818万元,同比增加178.03%;研发费用5429.991398万元,同比增加2.95%[114]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134人,较2021年增加19.64%,占比31.46%[116] - 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022年5429.991398万元、2021年5274.350610万元、2020年3994.36623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6.98%、13.49%、11.78%[11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19225037亿元,同比增加322.88%[117]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79.223794万元,同比增加95.20%[117]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88.213327万元,同比减少108.65%[11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717.654583万元,同比减少46.90%[117] - 2022年投资收益336.12293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6.25%;资产减值 - 2733.49799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132.13%[119] - 2022年末货币资金442,405,189.12元,占总资产41.01%,较年初比重增加8.36%[120] - 2022年末应收账款119,776,409.14元,占总资产11.10%,较年初比重减少1.84%[120]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306,357,193.45元,上年同期投资额361,794,520.70元,变动幅度-15.32%[124] - 2021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308,463,526.34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使用168,426,000元,尚未使用140,037,589.23元[129] - 固体激光器及激光应用模组生产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20,866.57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11.43%[132] - 营销及技术服务网络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4,653.46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6.74%[132] - 激光及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4,377.99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36.81%[132] - 2022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7,016,041.67元,期初数47,050,924.7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16,041.67元[122] - 2022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4,000,000.00元,与期初数相同[122] - 截至2022年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初余额4,621,698.84元[123]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承诺投资48,527.73万元,已投入30,846.35万元,累计投入1,737.44万元,尚未投入16,842.6万元[133] - 信息化建设项目已投入177.68万元,累计投入671.06万元,投资进度为67.11%[133] - 补充流动资金已投入13,204.65万元,累计投入13,204.65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0%[1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激光及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进度为36.81%,原计划2023年1月到期,未按计划完成[133][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营销及技术服务网络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进度为6.74%,原计划2023年7月到期,预计无法按期完成[133] - 2023年4月24日,公司同意将“激光及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和“营销及技术服务网络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期延长至2024年7月6日并进行内部结构调整[133][134] - 2022年4月27日,公司变更“营销及技术服务网络中心建设项目”中二个营销中心实施地点[133] - 2022年7月22日,公司增加“激光及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地点和实施主体[133]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完成募集资金置换已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和已支付的发行费用,合计1,766.19万元[1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项目专户活期账面余额合计为144,198,515.03元[134]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以151511482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11] 行业市场数据 - 我国纳秒紫外激光器2021年出货量约为27000台[44] - 预计超快激光器市场规模将于2023年达到39.5亿元[44] - 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06亿部,同比下降11.3%,预计2023年出货量低于12亿台,同比下降1.1%,2024年同比增长5.9%[47] - 2022年全球PCB产业总产值达817.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预计2022至2027年以3.8%的年复合增长率成长,2027年将达983.88亿美元[49] - 光伏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比例有望在2030年、2050年分别达到19%、29%[49] - 2022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有望达11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4%,预计2023年收缩至912亿美元,2024年反弹[51] - 前道制程的半导体量/检测设备价值在半导体设备中占比约10%,全球及国内市场被国外厂商垄断[51] - 2016年世界激光医疗市场达到51.16亿美元,预计2023年增加到125.86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3.6%[55] 公司业务相关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产业链中游和下游,产品发展前景广阔[40] - 公司是全球少数同时具备纳秒、亚纳秒、皮秒、飞秒级微加工激光器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商之一,紫外纳秒激光器销量国内领先[61] - 公司产品和服务销售区域覆盖20多个国家或地区,客户包括苹果、美敦力等全球知名企业[62] - 公司激光器产品包括DPSS调Q纳秒激光器、超短脉冲激光器和MOPA纳秒/亚纳秒激光器[63] - 公司为消费电子行业开发“晶圆级光学玻璃镜头(WLG)激光分切模组”,解决传统工艺难题[66] - 公司为光伏行业开发TOPCon激光SE直掺设备,采用QuaPulseTM时空调制技术助力电池提效[67][68] - 公司为高值医疗植/介入器械行业提供以激光精密加工为核心的全线解决方案及制造服务[69] - 公司开发的高分辨率光声显微镜分辨率突破至3um,13秒内可完成512层三维立体扫描成像[70] - 公司采购原材料包括光学类、电学类和机械类,建立完善采购管理体系[72] - 公司对通用、销量大的部分激光器产品备货生产,对不通用、销量小及定制化产品以销定产[72]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及销售激光器和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工业和生物医疗领域[62] - 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通过直销方式,境内由公司及常州英诺负责,境外由AOC负责,少量境外销售采用中间商模式[73][74] - 公司在中美设立研发中心,建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74] - 公司业务布局完整,注重把控质量,遵循ISO9001和ISO13485等质量管理体系[80] - 公司销售区域覆盖中国、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81] - 公司秉承“理论指导创新”和“技术复用”原则践行“正向研发”,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86] - 公司2022年生物医疗领域收入约2564.09万元,同比增长约111.20%[92] - 公司2022年半导体领域收入约783.60万元,较上年显著增长[94] - 公司2022年国外市场收入约5209.06万元,同比增长约98.62%[96]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加工激光器提供商,是全球少数同时具有纳秒、亚纳秒、皮秒、飞秒级微加工激光器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厂商之一,也是全球少数实现工业深紫外纳秒激光器批量供应的生产商之一[90] - 公司在TOPCon领域,激光SE直掺设备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约11个月,已取得首批订单[93] - 公司在Perc领域,针对存量产线部分提效需求定制开发的“QuaPulseTM激光器和光学模组”已交付样机[93] - 公司商业模式以激光器为核心,以整体解决方案为触角,服务“工业应用”和“生物医疗应用”领域[88][89] - 公司加快高值医疗器械、光伏、半导体等新兴应用场景发展或落地[92] - 公司发挥中美协同优势发力海外市场,客户包括住友重工、美敦力、强生等全球知名公司[95][96] - 公司基于“光源 + 光学/运控/视觉 + 工艺”平台能力开展正向研发,实现技术在不同场景复用[97] 子公司情况 -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10户,较上期增加2户,分别是深圳湃生科技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
2023-03-01 19:20
公司平台能力 - 公司掌握“激光器”核心部件能力,在光源领域领先同行 [3] - 公司在光学/运控/视觉等设备级领域有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可提供一体化微加工解决方案 [3] - 公司深谙“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以理论指导创新,基于平台能力拓展消费电子、生物医学、光伏等领域 [3] 激光SE直掺设备业务 - 7月进入产品开发阶段,11月成功开发QuaPulseTM激光时空调制技术,正式推出基于该技术的定制激光器及TOPCON激光SE直掺设备 [3][4] - QuaPulseTM激光技术可实现更均匀工艺输出效果,有望助力TOPCon电池显著提效,公司正加快试用验证和市场推广 [4] 光伏电池技术布局 - 公司针对N型半导体各技术路线的激光应用均有布局,优先发展TOPCON相关设备 [4] - 公司先后推出针对Perc电池技术的激光器、针对TOPCON电池技术的掺杂设备,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直掺设备市场拓展和其它高效光伏电池设备系列化产品研发 [4] 高值医疗植/介入器械业务 - 2021年项目落地,形成完整全线解决方案能力,可满足客户研发、试产和量产需求 [4] - 2022年上半年客户数量和在手订单同比增多 [4] - 2022年下半年投资设立医疗项目子公司,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 [4] - 2022年12月,“AOFemto - 4双波段飞秒激光心脑血管支架微加工系统”获得2022年常州市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形成核心制程布局 [4] 光声显微镜业务 - 新一代激光扫描光声显微镜Insight - RSPAM具备同时最多搭载3台激光器并实现三光路同轴成像、全球最快成像速度的优势 [5] - 产品已在大学、三甲医院等科研单位实现销售,客户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全球科研顶刊 [5]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5 19:36
投资者信息 - 参与调研的单位包括申万宏源、国投瑞银、招商基金等众多机构 [1][3]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2年11月16日 - 11月25日,地点在深圳总部、常州英诺大厦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赵晓杰、董事会秘书张勇、证券事务专员刘晓玲 [3] 公司业绩情况 - 受行业等宏观环境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01%,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还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3] - 研发费用用于医疗和光伏等新布局项目,2022年上半年医疗业务客户和在手订单同比增多,11月7日光伏业务TOPCON激光SE直掺量产样机发布 [3] 消费电子业务举措 - 公司通过开发大客户、推出FIT系列产品、开拓新场景和谋求产品复用等举措稳定消费电子行业贡献,未来仍看好该行业 [4] 光伏业务情况 - 公司凭借核心部件能力优势和经验积累,开发QuaPulse TM激光时空调制技术,推出定制激光器及TOPCON激光SE直掺设备,该技术可实现更均匀工艺输出效果,有望助力TOPCON电池提效,性价比优秀 [4] - 现阶段TOPCON激光SE直掺设备研发项目优先级最高 [4] - 公司具备“光源、光学/运控、工艺”平台能力,通过建立对光伏行业终端需求的认知,优化组合部件和精准调制,能在短时间、小投入下取得进展 [4]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2)
2022-11-22 08:3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1021,证券简称英诺激光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21 年 7 月 16 日,地点在英诺激光大厦 5 楼会议室 [2] 产品技术优势 - 光纤激光器散热性能高、平均功率高,但芯径小、瞬间功率和脉冲能量受限,波长主要在近红外;固体激光器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高,可倍频转化为短波长、热效应小,二者并存 [2][3] - 纳秒激光器具有技术、品牌和质量优势,能为特定行业客户开发专用高端激光器;通过与下游客户合作理解市场方向指导研发;除布局激光器、激光模组还战略布局激光医学医疗 [3] 行业发展前景 - 消费电子有积累,可穿戴设备、下一代显示器件、新能源、芯片制造、医学医疗等领域有发展潜力,未来市场大 [3] 销售策略 - 低功率产品通过降本增效应对市场竞争;中高功率产品主打进口替代市场和海外市场 [3] 产品应用领域 - 固体激光器暂未用于光刻机领域,已应用于碳化硅退火、晶圆缺陷检测等芯片制造工序 [3] - 下游产品目前 3C 产业占比最高,3D 打印次之,还有其他行业应用 [3] 海外市场情况 - 去年海外销售收入下滑,主要受海外疫情影响,未来会加大开拓力度 [3] 加工方式对比 - 激光加工与 CNC 加工各有优势,共存,激光微加工解决传统加工无法加工或成本高的应用 [4] 医疗板块业务 - 可为客户提供设备、工艺和服务 [4] - 已产业化形成收入,目前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尚低 [4] 成本控制举措 - 原材料带量采购形成规模优势;通过设计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良率、降低返修率;提高管理和运行效率 [4] 研发模式 - 研发和市场两种驱动因素都有 [4]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1)
2022-11-22 08:30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为 301021,证券简称为英诺激光 [1] - 2021 年 7 月 27 日在英诺激光南山办公室,以座谈形式与德邦证券倪正洋交流,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刘冬亮、陈文 [2] 创始人创业原因 - 创始人赵晓杰 2007 年在美国创立 AOC,研发、生产微加工领域固体激光器,因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回国创业 [2] 业务板块发展方向 - 激光医学医疗板块,在介入式医疗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装备、工艺及服务,在光声成像设备领域以提供设备为主,该设备可用于活体成像、细胞成像、毛细血管成像等领域 [2][3] 业务侧重点与战略布局 - 未来聚焦用于微加工的固体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开拓激光方案市场,战略布局激光医学医疗开拓新赛道 [3] 上游供应商相关情况 - 上游原材料供给市场化程度高,不依赖单一供应商,如有合适契机不排除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向上游拓展,增强对重要部件供应掌控力度 [3] 运动控制系统情况 - 自主开发运动控制系统软件,硬件部分之前外采,目前尝试自制 [3] 激光应用工艺数据库情况 - 成立专门激光应用实验室研究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及激光加工工艺,多年积累大量实验数据,可根据不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激光加工方案 [3] 超快技术路径情况 - 超快激光器采用光纤固体混合技术 [3] 部件自产计划情况 - 目前没有明确的部件自产时间表 [3] 激光器功率对比情况 - 招股说明书对比表格未提脉宽,因目前大家大致相同,该指标非影响现在应用的关键指标 [4] 核心技术理解情况 - “高效率泵浦技术”指提高泵浦源和激光晶体暨激光器的效率,非泵浦源本身 [4]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0:20
分组1:公司业务布局与市场趋势 - 目前消费电子、3D打印领域销售占比较高,公司战略布局激光生物医学医疗应用,开拓半导体等新兴行业市场,未来相关业务占比将提升 [3] - 微加工固体激光器高端应用国外品牌为主,光伏、半导体、医疗等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大,公司积极推动光伏业务拓展,为半导体客户定制激光器,激光医学医疗应用主打进口替代 [3] - 光纤和固体激光器技术路线并存发展,无相互替代关系,光纤激光器散热好、平均功率高但瞬间功率和脉冲能量受限、波长转换难,固体激光器脉冲能量和峰值功率高、可转换短波长、加工精度高、热效应小 [4] - 超快激光在精密微细加工有显著优势,已投入商业应用的场景有高端钻孔、材料表面结构改性、生物医疗、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消费电子、半导体、生物医疗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在这些领域有布局 [5] 分组2:公司业务拓展与技术能力 - 公司起步于激光器业务,后启动定制化模组业务,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方案业务团队掌握精密光学设计等核心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并申请专利保护 [4] 分组3:公司人员情况 - 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主要研发人员稳定,生产人员因生产基地转移有一定流动,目前人员已基本稳定,公司通过股权奖励稳定人才队伍,未来会择机启动员工持股计划 [5] 分组4:公司原材料采购 - 公司原材料分光学类、电学类和机械类,光学类占比最高,晶体由国内福晶科技提供,泵浦源主要向美国公司采购,也在评估国内供应商,光学组件中振镜主要境外采购,也在测试国内产品,电学类和机械类主要国内采购,部分子公司自产,不存在严重依赖进口情况 [5][6] 分组5:公司财务展望 - 公司产品国产化后产能和生产效率提升,成本降低,预计未来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超10%,未来将提升研发和管理效率,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6]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22 00:08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总裁助理刘冬亮介绍公司发展历程、经营模式、产品情况、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3]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应对 - 激光器方面,低功率产品降本增效应对竞争,中高功率产品利用技术和成本优势主打进口替代和海外市场 [3] - 激光模组方面深耕行业应用,推出新产品,开拓海外市场,战略布局激光医学医疗应用开拓新兴市场 [3] 降本增效措施 - 原材料带量采购形成规模优势 [3] - 通过设计改进产品质量,提高良率,降低返修率 [3] - 提高公司整个管理和运行的效率 [3] 原材料相关情况 - 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高,外采相对自产更具优势,产品应用于工业和医疗,断供风险较小 [3] - 2021年上半年原材料减值多是因计提长库龄维修备件减值,随激光器销量增加,维修备件需增加,库龄到一定时间按准则计提减值 [4] 激光器类型区别 - 按增益介质不同,激光器分固体(含全固态、光纤、混合、半导体)、气体、液体等,狭义固体激光器指全固态激光器,公司纳秒激光器主要为全固态 [3] - 固体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是主流,在应用场景和技术发展趋势有差异,不相互替代,原材料特性决定采用哪种效果更佳,连续光纤激光器用于厚金属宏观加工,固体激光器在微加工领域有优势 [3][4] 经营现金流与收入情况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因市场预期良好增加备货使付款增加,业务发展税费增加 [4] - 2020年超快激光器收入下降,因产能从美国向国内转移遇疫情,国内生产启动滞后,未来超快激光器是发展重点之一 [4] 光声成像设备情况 - 第二代产品推向市场,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临床市场在培育,未来加强与科研院所、医学院合作 [4] 定制化模组业务情况 - 初衷是选取下游标杆企业避免与激光器产品下游客户竞争,与终端客户合作了解应用趋势,为激光器拓展和医学医疗业务提供支持 [4] - 通过光、机、电基本原理相通和核心激光器自产,切入其他行业实现技术转化,达成规模效应 [4] 医疗板块情况 - 医疗板块产品已产业化并形成收入,具体金额关注后续公告 [5] - 激光医学医疗板块在植入/介入式医疗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装备、工艺及服务,在光声成像设备领域为客户提供设备,应用于活体成像等领域 [5] 未来侧重点 - 未来聚焦用于微加工的固体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开拓激光方案市场,战略布局激光医学医疗开拓新赛道 [5]
英诺激光(301021) - 英诺激光调研活动信息(2)
2022-11-22 00:06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为 301021,证券简称为英诺激光 [1] - 2021 年 7 月 28 日在英诺激光南山办公室,以座谈形式与安信证券江磊进行互动交流,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刘冬亮、陈文 [2] 业务合作 - 公司激光器在半导体设备领域有品牌、技术和质量优势,与多个行业知名半导体设备商建立合作关系,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获客户认可 [2] - 瑞声科技利用公司激光技术和设备打造竞争力,公司借助合作创造收益、锻炼激光方案综合能力,双方深度绑定,未来合作金额待关注公司公告 [3] - 与蓝思科技合作模式类似瑞声科技,但具体产品不同 [3] 下游行业占比 - 目前 3C 产业占比最高,3D 打印次之,还有其他行业应用 [3] 激光器应用及竞争 - 脆性透明材料、薄膜、FPC、PCB 的加工用固体激光器有优势;光纤激光器主要用于金属加工,二者竞争较小 [3] - 公司激光器可用于太阳能光伏芯片、电池片及硅片的切割、精密划线、刻槽等 [3] - 公司激光器可用于电池极片极耳激光焊接、电池材料精密切割、外壳激光打标等 [4] 成本与市场 - 激光光源、激光光学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激光视觉系统占激光设备成本比例约为 50% [3] - 2019 年中国国产纳秒紫外激光器销售量约 12000 台,公司 2018 年纳秒紫外激光器销售量为 2633 台,约占当年国产纳秒紫外激光器的 21.94% [3] 研发与收入 - 公司研发主要方向为激光技术的前沿应用、皮秒飞秒激光器等 [4]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内部收入计划但不便透露,需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