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泰新材(301238)
icon
搜索文档
瑞泰新材: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2023-08-24 16:22
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8 月 23 日 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该议 案尚需提交公司 2023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证券代码:301238 证券简称:瑞泰新材 公告编号:2023-040 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 2、《公司章程》(2023 年 8 月)。 特此公告。 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 原《章程》条文 | 拟修订为 | | --- | --- | | 第一百五十条 董事会在股东大 | 第一百五十条 董事会在股东大 | | 会授权范围内,决定公司对外投资、 | 会授权范围内,决定公司对外投资、 | | 收购出售资产、资产抵押、对外担保 | 收购出售资产、资产抵押、对外担保 | | 事项、委托理财、关联交易、对外捐 | 事项、委托理财、关联交易、对外捐赠 | | 赠等事项: | ...
瑞泰新材:关于对江苏国泰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3-08-24 16:22
《关于对江苏国泰财务有限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关于对江苏国泰财务有限公司的 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交易 与关联交易(2023年修订》的要求,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过查验江苏国泰财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国泰财务公司")《金融许可证》、《营业执照》 等证件资料,审阅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在 内的国泰财务公司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对国泰财务公司的 经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江苏国泰财务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江苏国泰财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9月经中国银行保险业管理 委员会批准,经张家港市行政审批局登记注册成立。 国泰财务公司是由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江苏国泰")和江苏国泰紫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 简称"紫金科技")共同出资成立的。注册资本150,000万元, 其中,江苏国泰出资人民币120,000万元,占比80%;紫金科技 出资人民币30,000万元,占比20%。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82078296235N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79H332050 ...
瑞泰新材:瑞泰新材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
2023-04-28 19:17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瑞泰新材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采用网络远程方式进行,面 向全体投资者 时间 2023 年 4 月 28 日(周五)15:00-17:00 地点 全景网 "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ir.p5w.net) 上市公司接待人 员姓名 总裁兼董事:马晓天 副总裁、董事兼董事会秘书:王晓斌 财务总监:黄卫东 独立董事:周中胜 保荐代表人:康昊昱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说明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1、公司现有现金流是多少?如何运用这些现金流?公司 研发费用为多少?公司现主要研发哪方面? 您好!公司现金流、研发费用、研发内容请关注公司相 关公告,公司将从优化产能布局、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合理 使用现金流,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谢谢! 2、公司现有闲置现金流是多少?如何运用现金流,公司 研发费用为多少,主要研发哪方面? 您好!公司现金流、研发费用、研发内容请关注公司相 关公告,公司将从优化产能布局、加大研发 ...
瑞泰新材(301238)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1.22亿元,上年同期20.08亿元,同比减少44.11%[5]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1.22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4.11%,主要系产品价格下降[34]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11.22亿元,上期为20.08亿元,同比下降44.11%[42]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0亿元,上年同期2.88亿元,同比减少54.70%[5] - 营业利润本期为1.74亿元,上期为3.90亿元,同比下降55.11%[42] - 净利润本期为1.43亿元,上期为3.19亿元,同比下降55.09%[43]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18元,上期为0.52元,同比下降65.38%[43] 现金流量情况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0亿元,上年同期1.62亿元,同比增加178.3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61亿元,上年同期 - 1.79亿元,同比增加692.51%,主要系理财到期[1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76亿元,上年同期1.75亿元,同比减少200.81%,主要系开立应付票据支付的全额保证金增多[15] - 2023年1 - 3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0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78.32%,主要系销售回款增加[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252293856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1.8726069459亿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748553177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2544175302亿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03740678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6181894157亿美元[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7.216497846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0548108353亿美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606441714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8454982155亿美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10056132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 - 1.7906873802亿美元[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393438703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5953041666亿美元[47]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2.23亿元,上年度末102.04亿元,同比增加0.18%[5] - 期末货币资金46.69亿元,年初余额29.76亿元[20]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10.82亿元,年初余额22.64亿元[20] - 期末应收账款14.44亿元,年初余额12.28亿元[20] - 2023年1 - 3月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6.69亿元,较期初余额增长56.87%,主要系理财到期到账[34] - 2023年1 - 3月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82亿元,较期初余额下降52.21%,主要系理财到期金额减少[34] - 2023年1 - 3月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426.90万元,较期初余额下降40.59%,主要受产品价格下降及客户结算方式变更影响[34] - 2023年1 - 3月长期借款期末余额2.20亿元,较期初增长100%,主要系本期借入一年以上流动资金贷款及项目贷款[34] 负债情况 - 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27.99亿元,上期为31.51亿元,同比下降11.13%[41] - 非流动负债合计本期为2.55亿元,上期为0.37亿元,同比增长589.13%[41] 所有者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8.77亿元,上年度末67.39亿元,同比增加2.05%[5]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为71.68亿元,上期为70.16亿元,同比增长2.17%[41] 营业成本及税金情况 - 2023年1 - 3月营业成本8.75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3.69%,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采购额减少[34] - 2023年1 - 3月税金及附加1025.32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01.83%,主要系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缴纳增加[34]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8.18%股权[35][36] - 张家港市国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73%股权,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控制该公司[36] 审计情况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6] 损益相关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86587.86元[5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57097.25元[50]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 - 549070.00元[50]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20369.45元[50] - 所得税影响额为29284.05元[50]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06284.09元[50] - 合计为106240.70元[50] 其他综合收益情况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本期为287.27万元,上期为 - 968.13万元,同比增长129.67%[43]
瑞泰新材(30123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5]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216 - 2635室,办公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中路15号2幢30楼[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王晓斌,证券事务代表为许烨[18]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冯蕾、付云锋[24] - 公司聘请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康昊昱、庞雪梅,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6月17日至2025年12月31日[2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网址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3]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中路15号2幢30楼[23]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33,333,3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4]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61.35亿元,较2021年增长17.91%[2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7亿元,较2021年增长28.98%[27]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6亿元,较2021年增长1670.00%[27]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02.04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82.59%[27]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39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63.83%[27]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08亿元、13.42亿元、14.52亿元、13.34亿元[2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2.10亿元、1.63亿元、1.15亿元[29]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265.74万元[34]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041.46万元[34] - 2022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的投资收益为 - 1339.32万元[34] -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5亿元,同比增长17.91%;净利润7.77亿元,同比增长28.98%;扣非净利润7.72亿元,同比增长30.18%[50] - 2022年销售费用为39,862,244.83元,同比减少16.06%;管理费用为108,729,142.72元,同比增加18.02%;财务费用为 -99,290,136.53元,同比减少937.05%;研发费用为126,687,365.68元,同比增加2.95%[11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641,816,256.07元,同比增加110.3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5,974,982.81元,同比增加1,670.00%[117]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935,608,979.24元,同比增加163.5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734,916,480.91元,同比减少1,111.79%[117]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933,480,347.99元,同比增加33,776.3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29,095,506.33元,同比增加83,605.23%[117] - 2022年投资收益为 -5,501,609.2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0.5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474,086.71元,占比0.34%;资产减值为 -13,199,067.93元,占比 -1.28%[118] - 2022年营业外收入为8,344,655.46元,占比0.81%;营业外支出为3,637,044.71元,占比0.35%;信用减值损失为23,479,445.60元,占比2.28%[118] - 货币资金为29.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17%;应收账款为12.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03%;存货为6.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11%等[120]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2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7%,2021年分别为1.23亿元和2.37%,2020年分别为5762.56万元和3.17%[125] -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43人,较之前增长10.26%;30 - 40岁67人,较之前降低8.22%;40岁以上40人,较之前增长150%[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474086.71元,本期购买金额4445230000元,出售金额2185000000元,期末数2263704086.71元[135]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1339392737.73元,本期购买金额5158530136.50元,出售金额4833702010.44元,期末数1664220863.79元[135] - 金融资产与应收款项融资合计期初数1343188841.57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474086.71元,购买金额9603760136.50元,出售金额7018702010.44元,期末数3931721054.34元[135] - 期末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受限账面价值合计1526716438.03元[137] - 报告期投资额422936869.57元,上年同期投资额290339516.47元,变动幅度45.67%[137] -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51,633.27元,本期已使用87,261.88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5,000元,占比1.42% [150] - 2022年超募资金投向小计为143,000元,合计为263,000元,较之前减少4,544.52元[104]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957.7GWh,同比大幅增长70.3%;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达104.3万吨,同比增长70.4%;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同比增长75.7%,达89.1万吨,占全球电解液的85.4%[41] - 2022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655GWh,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10%,达480GWh;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70%,达130GWh;小动力以及数码电池出货量下滑超10%[41]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中汽协预测2023年销量有望超900万辆[41] - EV Tank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接近1TWh,到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将达272.6万吨,2030年或将超800万吨[41] - 硅烷偶联剂应用领域扩大、产量大幅上升,传统消费领域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复合材料领域将较快增长[46] - 国外主要硅烷生产企业利用规模优势生产需求量大的品种,为国内硅烷偶联剂生产企业提供发展机遇[46]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和鼓励有机硅材料行业发展[46] - 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报告期内保持高增长,未来锂电材料需求持续扩大,电解液添加剂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182] - 功能性硅烷行业将淘汰落后产能,呈现以大型厂商为主的竞争格局[182]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生产的电池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有机硅产品现阶段主要是硅烷偶联剂[51][54]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分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锂盐类为主,部分产品已应用于新型电池并批量出货[51][54] - 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是核心材料之一,下游终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不间断电源等领域[54] - 硅烷偶联剂用于改善无机物与有机物界面作用,提高复合材料性能,产品包括氨基硅烷等,用于高档涂料等领域[54] - 2022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89.1万吨,公司和天赐材料、新宙邦及比亚迪处于第一梯队[45] -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层面领先,部分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新型电池,正完善添加剂产品布局[45] - 公司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出货量在中国排名靠前,子公司牵头制定国内首个超级电容器材料行业标准[45] - 化工新材料业务营业收入61.35亿元,营业成本49.30亿元,毛利率19.64%,营收同比增17.91%,成本同比增20.63%,毛利率同比降1.81%[92] - 电池材料产品产量8625.71万公斤,销量8668.28万公斤,收入59.03亿元,售价下降[93] - 内销营业收入50.75亿元,营业成本40.86亿元,毛利率19.49%,营收同比增18.08%,成本同比增23.08%,毛利率同比降9.98%[92] - 外销营业收入10.60亿元,营业成本8.44亿元,毛利率20.35%,营收同比增17.10%,成本同比增10.02%,毛利率同比增2.38%[92] - 化工新材料业务原材料成本46.0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93.49%,同比增22.90%[96] - 高电压NCM系列电解液锂盐含量质量占比约10 - 16%,溶剂约78 - 85%,添加剂约0.5 - 8%[92] - 高电压LCO系列电解液锂盐含量质量占比约12 - 16%,溶剂约63 - 78%,添加剂约5 - 20%[93]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采购策略、成本控制和供应商管理,与知名供应商合作建立稳定供货渠道[55] - 公司生产模式以销定产,销售部门预估销量形成计划,生产部门据此制定计划并可调整[55]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少量通过中间商开拓业务,与客户议价确定价格[57] - 公司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拥有独立研发中心和团队[59][60] - 公司承接国家级/省级研发项目,与部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发[60] 原材料情况 - 主要原材料采购额占比:六氟磷酸锂52.23%、碳酸甲乙酯8.83%、硫酸乙烯酯2.09%、碳酸乙烯酯3.69%、双氟磺酰亚胺锂0.58%[74] - 主要原材料下半年单价较上半年均下降,如六氟磷酸锂从234.70元/公斤降至214.95元/公斤[74]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超30%[75] 专利与产能情况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专利授权≥50篇,硅烷偶联剂专利≥10篇,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专利数量≥10篇,超级电容器授权发明专利≥5篇[75][77] - 电池材料设计产能188,537.5吨,产能利用率45.75%,在建产能111.61万吨[77] - 有机硅设计产能7,600吨,产能利用率30.35%[81] - 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产品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有机硅等[81] - 宁德市福鼎市龙安工业园区产品有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硅等[81] - 多个项目取得环评批复,如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7万吨/年电池电解液改扩建项目等[81] - 波兰华荣4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因环保组织上诉无法按原计划进度实施[77] 资质情况 - 华荣化工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多项资质,有效期至2023 - 2026年不等[82] - 超威新材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多项资质,有效期至2024 - 2027年不等[85] - 宁德华荣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多项资质,有效期至2024 - 2028年不等[85] 研发项目情况 - 公司三个研发项目“高能比固态锂电技术”“高镍动力电池功能电解液开发”“低内阻功能电解液的开发”均完成验收,分别有望形成固态锂离子电池先发优势、巩固提升在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领域竞争力[100][103] - 硅炭负极动力电池功能电解液等6个研发项目均完成验收,目标是巩固和提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竞争力[122] 重大合同与项目投资情况 - 公司与FREYR Battery Norway AS签订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合同总金额为341,900万元,待履行金额为341,900万元[106] - 2022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988,252,402.1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64.84%[111] - 国泰华荣(波兰)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6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预计收益6.60亿元,项目进度0%[132] - 衢州国泰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报告期投入3535.1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6529.32万元,预计收益1.32亿元,项目进度12.59%[132] - 张家港超威新能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5000万元,本报告期实际投入0,截至期末投资进度0.00%,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38] - 子公司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589.81651万元,总资产525606.46万元,净资产230736.46万元,营业收入590542.12万元,营业利润97590.53万元,净利润81961.17万元[142]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140] - 公司报告期
瑞泰新材: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5 18:37
证券代码:301238 证券简称:瑞泰新材 公告编号:2023-007 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效率,现就公司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提前向投资者公开征集问题,广泛征求投资者的意见和建议。广 大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7 日 17:00 之前访问 http://ir.p5w.net/zj/,或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问题征集专题页面。敬请广大投资者通过全景网系统提交 您所关注的问题,便于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提升此次业绩说明会的针对性。此次活动交流期间,投资者仍可登陆活动界面进 行互动提问。 欢迎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 (问题征集专题页面二维码)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 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2022 年年度报告 全文及摘要已于 2022 年 4 月 26 日刊登于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巨潮 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为方便广大 ...
瑞泰新材(301238) - 2023年3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10 18:14
经营情况判断 - 2022年4季度公司利润因市场供求关系下降,预计2023年行业增长放缓、竞争激烈,但短产业链模式在原材料降价时有利,且已实行统购统销优化供应链,前期加大接单效果良好,将发挥优势降本增效开拓创新 [3] 扩产项目进展 - 华荣化工3万吨/年增至10万吨/年电池电解液扩建项目完成土建及设备安装,处于调试验收阶段,即将试生产 [3] - 衢州瑞泰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衢州超威新建年产2100吨锂电池材料项目、自贡国泰华荣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张家港超威新能年产4,000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质新材料及5,737.9吨化学原料(副产品)项目均在土建施工阶段 [3] - 宁德华荣年产8万吨新材料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正在做环评安评工作,尚未正式建设 [3] - 波兰华荣新建Prusice年产4万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但产量爬坡慢,年产26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未开始建设 [3]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35.16亿元,净额33.88亿元,超募资金21.88亿元,未确定投向的募集资金7.58亿元,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11.43亿元 [3] 下游客户结构 - 主要客户结构未变,包括宁德时代、LG化学、新能源科技、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 [3] 欧洲市场看法 - 波兰项目意在配套当地及周边欧洲国家需求,当地生产有市场反应和运输成本优势,但海外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下游市场发展需时间,欧洲市场有潜力 [4] 合作项目及采购情况 - 与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2月成立合资公司江苏泰瑞联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等锂盐材料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 [4] - 与天际、多氟多等多家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采购根据价格、质量和交期等因素下单 [4] 产品定价机制 - 根据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市场供求状况、预期利润及客户议价等因素综合考虑 [4] 核心团队和高管薪酬激励 - 核心团队和高管市场化聘任、契约化管理,薪酬由工资和业绩考核奖金组成,基本在江苏国泰、瑞泰新材或下属子公司直接或间接持有小比例股权,上市满一年后会考虑股权激励计划 [4] 硅烷偶联剂情况 - 属于有机硅材料四大门类之一,下游应用包括高档涂料、玻璃纤维等,产品稳定性和工艺精度高,具备提供差异化产品能力,获国际大型化工企业认可并进入供应商序列 [4] - 张家港有每年5000吨产能,宁德新建2,600吨/年产能,产品涵盖九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 [4] 电解液品质观点 - 原材料品质可能影响电解液品质,会根据性价比优化供应商,产品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离不开人的参与,公司电解液产品质量高且稳定性好,技术参数优于行业标准,处于领先水平 [4][5]
瑞泰新材(301238) - 2022年9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15:57
产能规划 - 公司规划布局江苏张家港、福建宁德、欧洲波兰、浙江衢州和四川自贡五大生产基地,现有和规划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产能超150万吨 [3] - 欧洲波兰基地的波兰华荣新建Prusice年产4万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已达可量产状态,公司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现有产能11万吨/年 [3] - 宁德华荣年产8万吨新材料项目预计本月开始试生产 [3] -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目前产能为485.7吨/年,张家港基地和衢州基地分别推进年产4000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质新材料及5737.9吨化学原料(副产品)项目、年产2100吨锂电池材料项目 [4] 项目影响与进展 - 波兰华荣新建Prusice项目目前小批量生产、营收不高,未改变公司客户结构 [3] - 公司与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江苏泰瑞联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年产3万吨六氟磷酸锂等锂盐材料的生产销售项目,处于前期审批阶段 [3] 技术研发 - 公司建立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模式,有独立技术研发中心和人才队伍,承接国家级/省级研发项目课题,与部分行业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3] 价格影响 - 2022年下半年六氟磷酸锂价格波动会对成本有一定影响,公司与下游客户采取议价机制,商议价格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3] 竞争优势 - 行业地位领先:为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头部企业之一,出货量稳居国内前3,行业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4] - 产品技术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掌握主要核心技术,承担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在新型电池领域有研发投入与积累,添加剂产品领先 [4] - 客户资源优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客户为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多地建设工厂配套供货;有机硅产品处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供应商序列 [4] - 人才优势:拥有有经验的人才团队,技术团队由资深专家组成,掌握丰富制造和工艺知识 [4] 战略目标 - 公司未来将稳定发展现有产品,拓展产品种类,优化完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拓展国内外业务,加强合作,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供应商 [5]
瑞泰新材(30123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营收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4.59%;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8.01亿元,同比增长51.66%[7]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48.01亿元,上期为31.66亿元,同比增长约51.65%[25] 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20.2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62亿元,同比增长76.03%[7] - 净利润本期为7.33亿元,上期为4.23亿元,同比增长约73.07%[27] 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43亿元,同比增长740.3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6.77亿元,上期为17.14亿元,同比增长约114.5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43亿元,上期为 - 1.00亿元,同比增长约741.68%[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3.03亿元,上期为 - 8.70亿元,亏损幅度收窄约65.17%[31] - 筹资活动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34.11亿元,上期无相关数据[3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60,389,643.62元[33]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74,528,126.06元[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945,760,482.86元[3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60,000,000.00元[3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8,700,600.49元[33]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5,133,430.82元[3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93,834,031.31元[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1,926,451.55元[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040,414,414.78元[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922,149,858.26元[33]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1.2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1.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5.8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7.77%[7]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4,956,188,083.16元,较1月1日的990,162,530.67元大幅增加[1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62,067,600.66元,较1月1日的108,454,588.51元减少[1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415,562,834.90元,较1月1日的1,632,640,278.65元减少[19]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8,967,517,318.55元,较1月1日的4,695,105,050.89元增加[19]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1,155,207,471.35元,较1月1日的893,639,137.74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0,122,724,789.90元,较1月1日的5,588,744,188.63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3,219,803,443.29元,较1月1日的2,786,165,111.43元增加[21] - 2022年9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583,825,847.99元,较1月1日的2,554,183,024.95元增加[24] - 2022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6,872,766,363.35元,较1月1日的2,777,197,771.58元增加[24] 研发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期末余额1.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36%,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确保产品技术领先[12] - 研发费用本期为1.00亿元,上期为0.72亿元,同比增长约39.36%[2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0322户[13] -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8.18%,持股数量5亿股[13] - 张家港市国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73%,持股数量2000万股[13] - 中信证券相关资管计划持股比例2.50%,持股数量1833.33万股[13] - 截至报告期末,控股股东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8.18%股权,张家港市国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73%股权[16] 其他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1.08,上期为0.68,同比增长约58.82%[27] 成本与税金情况 - 营业成本本期为37.89亿元,上期为25.12亿元,同比增长约50.83%[25] - 税金及附加本期为0.17亿元,上期为0.07亿元,同比增长约143.14%[25]
瑞泰新材(30123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238,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0]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址为www.cninfo.com.cn[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3.49亿元,上年同期17.78亿元,同比增长88.41%[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8亿元,上年同期1.71亿元,同比增长191.25%[2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1亿元,上年同期 - 0.12亿元,同比增长3092.14%[2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91元/股,上年同期0.31元/股,同比增长193.55%[2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9.97亿元,上年度末55.89亿元,同比增长78.87%[27]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4.32亿元,上年度末25.54亿元,同比增长151.83%[27] - 本报告期末总股本7.33亿股,上年度末5.5亿股,同比增长33.33%[27] -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33.49亿元,同比增长88.41%;归母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91.25%;扣非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191.40%[37] - 公司营业收入本报告期为33.49亿元,上年同期为17.78亿元,同比增加88.41%[93] - 营业成本本报告期为26.04亿元,上年同期为14.36亿元,同比增加81.29%[93] - 销售费用本报告期为1557.54万元,上年同期为1683.98万元,同比减少7.51%[93] - 管理费用本报告期为5178.70万元,上年同期为2916.36万元,同比增加77.57%[97] - 财务费用本报告期为 - 3079.13万元,上年同期为 - 280.18万元,同比减少998.99%[97] - 研发投入本报告期为6623.60万元,上年同期为4610.37万元,同比增加43.67%[9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报告期为37.70亿元,上年同期为3869.26万元,同比增加9642.70%[97] - 投资收益金额为 - 147.8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0.22%;资产减值为 - 168.04万元,占比 - 0.25%;营业外收入为12.79万元,占比0.02%;营业外支出为268.31万元,占比0.40%;信用减值损失为2807.88万元,占比4.22%[103]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48.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8.17%,上年末金额为9.90亿元,占比17.72%,比重增加30.45%;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1.43亿元,占比11.43%,上年末金额为16.33亿元,占比29.21%,比重减少17.78%[104] - 报告期投资额为9233.75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20.75万元,变动幅度为4082.90%[113]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68]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8.18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73.20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210.06万元,其他营业外收支为-241.36万元,所得税影响额为283.74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06.41万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33.58万元[31][33]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562.4GWh,同比增长91.0%;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61.2万吨,同比增长83.2%,中国企业出货量为50.7万吨,同比增长88.5%,占全球82.8%[38] - 预计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量达216.3万吨,2030年达548.5万吨,85%以上需求将由中国企业满足[38] -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352万辆,同比增长超1.5倍,渗透率达13.4%;2022年上半年销售量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渗透率达21.6%[39] 公司业务地位 -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最近3年皆位列国内前三,添加剂产品处于领先水平,对主要电解液生产企业覆盖率较高[40] - 公司超级电容器电解液出货量在中国排名靠前,获评“中国超级电容器产业十佳企业”等称号[40] 行业竞争对手 - 天赐材料为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及个人护理品功能材料生产商,新宙邦是国内外领先的电子化学品和功能材料生产企业[45] - 宏柏新材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等硅基新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湖北江瀚主要从事硅烷偶联剂和硅烷交联剂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46]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生产的电池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解液[47] -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锂盐类为主,包括二氟磷酸锂等,已大量用于主流动力锂离子电池,部分用于新型电池[50] - 公司超级电容器电解液是超级电容器核心材料,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52] - 公司有机硅产品现阶段主要是硅烷偶联剂,包括氨基硅烷等,用于高档涂料等领域[53]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包括与知名供应商合作、控制成本和管理供应商[54] - 公司生产模式以销定产,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等制定生产计划[54]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少量通过中间商开拓业务[56] - 公司与下游客户议价确定产品价格,考虑原材料成本等因素[59] - 公司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与部分企业等合作[59]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优势 -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政策向好,市场需求扩张,公司具技术和规模优势[70] - 国内外市场对硅烷偶联剂需求增长明显,行业需求预计持续旺盛[71] 电解液配方及性能 - 高电压NCM系列电解液锂盐、溶剂、添加剂质量占比分别约为10 - 16%、78 - 85%、0.5 - 8%,对应电池常温1C循环3000圈以上,高温45℃1C循环1500圈以上[72] - 高电压LCO系列电解液锂盐、溶剂、添加剂质量占比分别约为12 - 16%、63 - 78%、5 - 20%,对应电池常温1C循环1000圈以上,高温45℃1C循环600圈以上,常温3C充1C放循环600圈以上[72] - 磷酸铁锂体系电解液锂盐、溶剂、添加剂质量占比分别约为8 - 15%、80 - 85%、2 - 5%,对应电池常温1C循环5000圈以上,高温45℃1C循环2500圈以上[75] 原材料采购情况 - 六氟磷酸锂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53.13%,上半年平均价格23.47万元/吨,较2021年度平均价格变动17.64%[77] - 碳酸甲乙酯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9.77%,上半年平均价格1.81万元/吨,较2021年度平均价格变动 - 9.95%[77] 产能与产量情况 - 电池材料设计产能111137.5吨,产能利用率70.8%,在建产能89.35万吨[77] - 有机硅设计产能5000吨,产能利用率42.32%,在建产能2600吨[77] - 电池材料产能为11.11万吨,在建产能为89.3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0.80%,产量为3.93万吨[101] - 有机硅材料产能为0.5万吨,在建产能为0.2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42.32%,产量为0.11万吨[101] 专利情况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配方专利申请≥5篇,检测相关专利申请多项[80] - 硅烷偶联剂相关专利≥10篇[80] -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授权发明专利数量≥10篇[8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124项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 环评批复项目 - 公司报告期内有多个环评批复项目,包括7万吨/年电池电解液改扩建、2100吨/年锂电池材料新建等项目[84] 子公司资质情况 - 华荣化工和超威新材持有多项资质,如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各资质有效期不同[85]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池材料营业收入为32.25亿元,营业成本为25.11亿元,毛利率为22.1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96%,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0.62%,毛利率同比增长3.60%[98] - 化工新材料营业收入为33.49亿元,营业成本为26.04亿元,毛利率为22.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41%,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1.29%,毛利率同比增长3.06%[98] - 国内销售营业收入为28.81亿元,营业成本为22.23亿元,毛利率为22.8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88%,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0.42%,毛利率同比增长1.56%[98] - 国外销售营业收入为4.69亿元,营业成本为3.82亿元,毛利率为18.62%,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61%,营业成本同比减少10.88%,毛利率同比增长4.81%[101] 项目投资与收益情况 - 自贡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回收2000吨溶剂项目预计收益为45.33亿元,项目进度为0.00%[114] - 衢州瑞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66,741,665.43元,自有资金占比4.42%,预计收益560,078,700.00元[117] - 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投资1,520,000.00元,自有资金占比0.10%,预计收益789,995,000.00元[120] - 国泰华荣(波兰)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6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预计收益660,281,625.94元[120] - 张家港超威新能年产4000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质新材料及5737.9吨化学原料(副产品)项目投资25,998,570.47元,自有资金占比5.34%,预计收益143,000,000.00元[124] - 衢州国泰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100吨锂电池材料项目投资29,332,666.40元,自有资金占比4.88%,预计收益132,000,000.00元[12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351,633.27万元,报告期和累计投入均为0,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130] - 荣新建Prusice 4万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39,326.39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131] - 宁德华荣年产8万吨新材料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31,309.32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131] - 华荣化工新建实验楼和现有环保设施提升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8,893.43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0.00%[131] -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3,388,069,033.33元,超募2,188,069,033.33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使用超募资金[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专户活期存款余额为34.12亿元,含待置换自有资金379.73万元及尚未支付的发行费用2494.75万元[139] 委托理财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7.54万元,其中自有资金6.3万元,募集资金1.24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 [141] 子公司财务数据 - 华荣化工注册资本1.86亿元,总资产52.43亿元,净资产21.99亿元,营业收入32.19亿元,营业利润6.25亿元,净利润5.21亿元[148] - 超威新材注册资本8830万元,总资产3.83亿元,净资产3.22亿元,营业收入1.31亿元,营业利润3174.46万元,净利润2732.19万元[148] - 波兰华荣注册资本200万兹罗提,总资产3.92亿元,净资产3.58亿元,营业收入1982.80万元,营业亏损1108.03万元,净利润亏损1307.62万元[148] 项目建设进度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波兰华荣新建项目以自有资金投入4.49亿元,已达可量产状态[1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宁德华荣项目以自有资金投入1.31亿元,预计2022年9月30日达可使用状态[1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华荣化工新建实验楼和现有环保设施提升项目以自有资金投入5505.77万元,已达可使用状态[139]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冲击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导致毛利率和经营业绩下滑[151] - 新型技术路径可能冲击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导致电解液市场需求下降[152] - 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大,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会影响业绩[154] - 公司生产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存在安全生产及环保风险[158] - 随着新建项目投建,公司产能预计扩大,面临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159] 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100%,于1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等议案[164]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100%,于3月29日召开,审议通过修订公司章程等议案[164]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