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迈特(301367)

搜索文档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21 21:12
公司换届情况 - 公司完成第三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并任命新一届管理层,适应上市后业务发展需要 [1] - 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成员平均任职超15年,换届任命前部分人员已履行高管职能,有利于管理层稳定和公司发展 [1][2] 投资者提问与公司回复 出口数据相关 - 公司产品出口涉及广东、天津、北京等地海关,北京仅为报关出口地之一且出口数量占比小,海关编码所涉产品含通气面罩等耗材,与公司出口呼吸机数量无必然对应关系 [2] 业绩情况相关 - 目前公司订单稳定,符合销售预期及行业客观情况,飞利浦产品召回偶发影响逐步消除,业绩增长回归正常,因美国保险报销结算季节性影响,第三四季度为销售旺季 [2] 合同续签相关 - 公司与北美大客户新合同签署处于洽谈阶段,完成后将及时披露 [2] 合作趋势相关 - 北美大客户2022年有股权变化,公司与新任管理层沟通良好,延续合作关系,不排除开展更多紧密合作 [2] 销售团队相关 - 2022年度海外市场营收占公司营收比例为84.72%,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几乎全采用经销方式,不排除在主要市场区域建立团队协同经销商工作 [2][3] 国内业务策略相关 - 国内业务销售主要有电商、线下门店、医院三个渠道,电商和线下门店销售额占比较高,公司计划依托现有经销商网络建设3000个零售专柜和500个售后服务网点,后续重点完成募投项目并加大电商、医院渠道拓展 [3] 人员任职相关 - 原董秘张晓超卸任后继续在公司任职并做贡献 [3]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6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6-02 17:14
董事会换届 - 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提名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人选,换届选举需 2023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董事、副总经理许坚因业务发展调整不再被提名第三届董事会,但其仍是实控人之一并担任重要职位;主要股东陈蓓被提名第三届董事会董事,利于公司治理稳定 [2] 许坚工作情况 - 换届选举前,2017 年前许坚全面负责营销,之后移交,2022 年后负责战略制定和新业务拓展;换届后不再任董事,但负责战略制定和新业务拓展 [2] 竞争对手人员入职 - 某竞争对手因产品召回,其团队人员入职公司美国市场经销商,公司认为可加强经销商营销能力,扩大产品美国市场份额 [2][3] 工厂产能情况 - 东莞工厂产能持续提升,天津工厂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莞工厂,设备和耗材比例会随产能调配变化 [3] 海外设厂与销售团队 - 公司考虑海外设厂,受生产成本、供应商、经销商、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以支持海外经销商为主,已在欧洲设分支机构建数据服务平台 [3] 其他市场增速 - 除北美外的海外市场增速较快,此前产能优先供给北美大客户,现两地工厂正常运营,产能满足需求 [3] 在手订单情况 - 公司订单稳定,无大幅波动 [3] 制氧机产品规划 - 制氧机已在中国上市,推进欧美注册认证,营收占比小,将利用呼吸机渠道扩大销售规模 [4] 固定资产情况 - 固定资产少与生产、研发模式有关,生产研发重资产设备少且厂房办公楼租赁,不排除有整体安排 [4]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5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5-30 19:11
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和规划 - 公司是国内家用呼吸机头部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最大、出货量最多,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内市场平均增速[1] - 公司正致力于建设呼吸健康领域慢病数据库,该项技术在海外市场发展较快,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公司将结合国内市场情况,积极做好相关技术准备与建设[1] 公司业绩展望 - 公司对全年业绩目标充满信心,除美国市场外,其他市场业务发展均较快,符合公司预期[2] - 美国市场受竞争对手回归的影响,增速略有放缓,但整体海外订单不会有太大波动,不会影响公司全年及长期业务发展[2] - 公司毛利率会稳定在一定区间内,变化幅度不大,不同产品类型毛利率存在差异[3] 新产品研发与推出 - 公司持续优化现有产品,并研发新产品,整体节奏与市场需求比较契合[2] - 公司将加大对Mini型产品的优化,发力医用产品,积极满足临床需求,拓展院线渠道[2] - 公司已推出部分较好的院线产品,医用耗材的研发和营销也在稳步推进,未来将有更多慢病诊断、治疗和服务相关产品投入研发[2] 其他问题 - 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包括市场供需变化、原材料成本提高、新产品发布、营销策略调整等[3] - 公司产能利用率在80%-90%,足以满足市场需求[3] - 公司耗材产品在海外市场依托大型经销商进行营销,该种营销方式具有一定稳定性[3] - 最近"复阳"人群增多但未对公司业务产生较大影响[3]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00:00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80,444,800.79元,同比增长131.8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448,543.29元,同比增长192.03%[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80,444,800.79元,同比增长131.85%[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56,867,930.24元,同比增长194.68%[16]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5,448,543.29元,同比增长192.00%[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241,811.79元,同比增长86.04%[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241,811.79元,同比增长86.02%[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581,783,945.90元,同比增长464.00%[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692,097,686.36元,同比增长291,200,000.00元[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313,740.46元,同比减少12,416,138.70元[1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981,056.25元,同比增加300,966.81元[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81,056.25元,同比减少300,966.81元[19]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2,913,046.88元,同比减少579,989.84元[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8,966,031.80元,同比减少27,684,135.58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17,147,107.19元,同比增加141,625,681.64元[19]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3,030,277,087.50元,同比增长3.52%[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7,147,107.19元,较年初减少38,966,031.80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266,400,000.00元,较年初增加106,400,000.00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34,050,576.13元,较年初增加41,414,703.56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存货期末余额为180,301,333.25元,较年初减少23,007,740.88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流动资产合计为2,932,115,882.67元,较年初增加83,196,951.73元[13]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为98,161,204.83元,较年初增加19,701,576.56元[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为3,030,277,087.50元,较年初增加102,898,528.29元[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36,966,851.09元,较年初增加33,711,352.41元[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37,176,477.74元,较年初减少65,425,904.22元[1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负债合计为256,428,994.26元,较年初减少53,969,401.95元[14] 费用与成本 - 营业成本为254,540,430.45元,同比增长112.62%,主要系营业收入的增长所致[7] - 销售费用为20,125,475.09元,同比增长45.57%,主要是公司规模扩大,费用相应增加[7] - 管理费用为8,594,993.88元,同比增长72.34%,主要是公司规模扩大,费用相应增加[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35%,达到19,539,134.96元,主要由于研发投入增加[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33.95%,达到2,758,854.12元,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8]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9,539,134.96元,同比增长76.38%[15]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20,125,475.09元,同比增长45.58%[15] 其他收益与投资收益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31.07%,达到3,806,148.00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金额增加[8]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59.70%,达到10,416,871.94元,主要由于闲置资金现金管理增加[8]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65.11%,达到1,571,000,000.00元,主要由于赎回用于现金管理的闲置资金增加[8]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79.16%,达到1,686,500,000.00元,主要由于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增加[8] 股东与股权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040人[8] - 前10名股东中,庄志持股比例为13.10%,为最大股东[8]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为2.43元/股,同比增长118.92%[4]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43元,同比增长118.92%[17] 应收账款与税费返还 - 应收账款为134,050,576.13元,同比增长44.71%,主要系营业收入增长所致[7]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252.43%,达到40,984,730.80元,主要由于出口退税增加[8]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4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4-14 19:24
市场与竞争 - 2022年公司家用呼吸机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分别为859,785台、918,846台、65,691台,同比增长151.27%、165.30%、890.81% [7] - 2022年公司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有率已达20%以上 [15] - 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5.8亿美元,中国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33.3亿元人民币 [5] - 全球通气面罩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攀升至29亿美元 [9] 研发与创新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为7,286.30万元,同比增长50.92%,主要投向12个项目 [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58项国内专利,85项国际专利,69项软件著作权 [8] - 公司计划实施"医疗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性能 [18]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536.71万元,同比增长113.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28.97万元,同比增长161.04% [16]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628.01万元,同比增长259.39% [18] - 2022年公司家用呼吸机营业成本7.37亿元,占总营业成本的89.18%,同比增长166.72% [18] 战略与规划 - 公司计划实施"年产30万台呼吸机及350万套配件项目",提升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7] - 公司将继续巩固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重点拓展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市场 [4] - 公司未来将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立人才梯队储备制度 [8] 产品与市场布局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医用呼吸诊疗产品和通气面罩等耗材 [13] - 公司计划在北美、欧洲、南亚、中东、南美等区域市场进行重点布局 [10] - 公司将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巩固零售渠道发展优势 [4] 投资者关系 - 2022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由3.04元提升至7.51元,同比增长147.04% [13] - 公司拟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 [16] - 公司发布了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64.00万股限制性股票 [16]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3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3-31 18:31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电话形式) [1] - 活动时间为2023年3月30日下午15:00 -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9]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庄志、董事兼总经理高成伟、董事兼副总经理许坚、财务总监戚余光、董事会秘书张晓超 [9] 参与单位及人员 - 涉及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光大证券等众多证券、基金、投资公司及律所,参与人员众多 [1][2][3][4][5][6][7][8][9] 投资者提问及公司回复 股权激励考核方式 - 公司2023 - 2024年股权激励采用营业收入考核,因公司业务毛利率和费用稳定,收入增长净利润会相应增长,利于业绩目标达成 [9][10] 美国市场情况 - 美国是公司重要销售区域,公司自2012年进入美国市场,与经销商合作稳定 [10] - 2021年下半年竞争对手产品召回后,公司积极响应需求、提升产能,获取较大市场份额,后续将持续拓展 [10] 市场发展思路 - 全球业务分海外和国内,海外分美国和欧洲(医保覆盖)、发展中国家(未纳入医保) [10] - 国内市场潜力大,公司深耕力度大,投入多渠道销售,未来营收和利润占比有望提升 [10] 产品销售情况 - 2022年公司销售约86万台呼吸机,平均单价从2021年的1160元提升到1360元,主要因产品销售结构差异 [10][11] 新产品布局方向 - 集中在睡眠呼吸机健康管理和耗材产品,还有其他新产品在规划中 [11] 子公司产能及收入确认 - 东莞工厂生产顺利,具备公司耗材80%产能,呼吸机产能比例稳定提升 [11] - 产能调配灵活,供应链不稳定时可在东莞和天津工厂再平衡 [11] - 子公司发货确认收入,整体由母公司对外销售并确认收入 [11]
怡和嘉业: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3-30 04:30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3 月 30 日发 布了《2022 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并披露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巨 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公司情况,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13 日(星期 四)15:00-16:00 在全景网举办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本次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 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参与本次 业绩说明会。 出席本次业绩说明会的人员拟定为:公司董事长庄志先生、董事兼总经理高成伟先 生、董事兼副总经理许坚先生、董事会秘书张晓超先生、财务总监戚余光先生、独立董 事孙培睿先生。具体以当天实际参加会议人员为准。 为充分尊重投资者、提升交流的针对性,现就公司本次业绩说明会提前向广大投资 者公开征集问题,投资者可于 202 ...
怡和嘉业(30136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30 00:00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4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3]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15,367,125.64元,同比增长113.64%[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289,696.80元,同比增长161.04%[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209,139.78元,同比增长259.39%[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7.51元/股,同比增长147.04%[9]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16%,同比增长5.13%[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2,927,378,559.21元,同比增长369.36%[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09,834,165.09元,同比增长431.23%[9]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00,935,835.76元,同比增长显著[9]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641,746.39元,同比增长显著[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5,521,523.97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1,536.71万元,同比增长113.64%[3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28.97万元,同比增长161.04%[3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415,367,125.64元,同比增长113.64%[31] - 家用呼吸机收入为1,171,144,242.71元,同比增长194.95%,占总营业收入的82.74%[31] - 境外收入为1,199,078,102.79元,同比增长158.68%,占总营业收入的84.72%[31] - 家用呼吸机销售量同比增长151.27%,生产量同比增长165.30%,库存量同比增长890.81%[32] - 公司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018,918,217.0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1.99%[37] - 家用呼吸机营业成本为736,711,080.05元,同比增长166.72%,占营业成本的89.18%[35] - 医用产品收入为43,740,405.79元,同比下降56.67%,占总营业收入的3.09%[31] - 公司2022年直销收入为17,454,766.95元,同比增长291.16%,占总营业收入的1.23%[31] - 公司2022年耗材收入为197,862,062.07元,同比增长21.33%,占总营业收入的13.98%[31] - 公司2022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1,018,918,217.0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1.99%[38] - 公司2022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76,106,841.15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2.02%[38]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72,863,020.84元,同比增长50.92%[38] - 公司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76人,同比增长43.09%,其中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增长59.46%[39][40]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5%,较2021年的7.29%有所下降[3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656,280,056.40元,同比增长107.01%[5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5,209,139.78元,同比增长259.39%[57]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266,847,056.93元,同比增长207.06%[57]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35,144,050.84元,同比增长5,849.29%[57]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41,887,235.09元,同比增长331.86%[57] - 公司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2,160,0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为73.79%[59] - 公司2022年投资收益为14,764,179.3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3.39%[59] - 公司2022年其他收益为34,165,715.3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7.85%[59]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期末数为356,113,138.99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2.16%[59] - 公司2022年存货期末数为203,309,074.13元,占总资产比例为6.95%[59] - 公司2022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28,000,00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20] - 公司拟以总股本6,4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元(含税)[120] - 公司2022年度可分配利润为327,670,253.58元[120] - 公司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时,采取固定比例政策进行现金分红,任意三个连续会计年度内,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19]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符合公司章程和分红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119]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8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8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设职工代表监事1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82] - 公司已建立企业绩效激励与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82] - 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地披露公司信息[83]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84]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销售系统和相关配套设施,合法拥有与业务经营相关的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商标、专利及域名等无形资产[8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专职在公司工作并领取薪酬,没有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担任除董事、监事以外的其他职务或领薪[85] - 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了一套独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85] - 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财务部门,配备了专职财务人员,并在银行单独开立账户,拥有独立的银行账号[85] - 公司建立健全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总经理负责的经营管理机构及相应的三会议事规则和《总经理工作细则》[85] - 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和销售业务体系,具有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85] - 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2021年度财务决算及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等议案[86]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延长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方案决议有效期的议案[8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期未增持或减持股份[89]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公司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23] - 公司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的比例均为100%[125]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明确,分红标准和比例清晰,决策程序和机制完备[119] - 公司确定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标准为:重大缺陷(错报≥利润总额的10%),重要缺陷(利润总额的5%≤错报<10%),一般缺陷(错报<利润总额的5%)[133] 行业与市场分析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868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4,854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836亿美元[15]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70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7,70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0.1%[15] - 2020年中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2,39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将以年复合增长率14.1%的速度增长至4,638亿元人民币[15] - 202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数高达1.05亿人,实际诊断率不足26.8%[15] - 预计到2025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数将达到5.3亿人[1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制氧机等[15] -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具体为“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分类代码:C358)[15]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15]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和慢病患病率增加驱动[15] - 预计到2025年,全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人数将增加到11.6亿人,中国患病人数将增加到2.1亿人[16] - 2020年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55.8亿美元[16] - 2020年中国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33.3亿元人民币[16] - 2020年全球通气面罩市场规模达到16.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9.0亿美元[16] - 2020年中国通气面罩市场规模达到1.9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6亿元人民币[16] - 2020年全球医用睡眠监测仪市场规模达到1.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1亿美元[16] - 2020年中国医用睡眠监测仪市场规模达到6,200万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6亿元人民币[16] - 2020年全球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市场规模达到5.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0.1亿美元[16] - 2020年中国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市场规模达到6.3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0.5亿元人民币[16] - 2020年全球医用制氧机市场规模达到2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57亿美元[16] - 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从2016年的32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1,55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9,323亿元人民币[17] 产品与研发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制氧机等[15]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制氧机,并提供呼吸健康慢病管理服务[20] - 公司持续围绕呼吸健康领域开发全系列医疗产品,初步完成家用、医用、耗材及慢病管理平台的构建[20] - 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与耗材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20] - 公司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线包括单水平睡眠呼吸机和双水平睡眠呼吸机,适用于鼾症和OSA为主的SAHS患者治疗[21] - 公司双水平肺病呼吸机产品可实现8个档位的呼吸触发灵敏度调节,适用于COPD为主的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治疗[21] - 公司高流量湿化氧疗仪H-80系列最高流量输出为80L/min,适用于湿化治疗、氧气治疗、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22] - 公司医用双水平无创呼吸机R系列最大治疗压力为50hPa,适用于OSA为主的SAHS、严重打鼾以及COPD为主的呼吸功能不全患者治疗[22] - 公司分子筛制氧机可制取氧含量90%以上的医用氧气,适用于家庭、医院或医疗机构使用[23] - 公司研发模式包括家用研发部、耗材研发部和医用研发部,分别负责不同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24] - 公司MP呼吸机项目已在国内外上市,预计将拓展高端市场[38] - 公司G5呼吸机项目正在进行CE和FDA注册,预计将提升产品竞争力[38] - 公司6代系列面罩项目中的N6鼻面罩已在国内外上市,F6全脸面罩正在批量试产中[38] - 公司HM01医用面罩项目正在开发中,预计将提升产品专业度与竞争力[38] - 公司国际云平台项目正在开发中,预计将提升设备产品的竞争力并增加公司品牌影响力[38] - 公司2022年获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项目7项,国外资质认证5项[51] - 公司产品在新加坡HSA注册中,包括单水平睡眠呼吸机(G3 C20、G3 A20)和双水平无创呼吸机(G3 B25A、G3 B25VT)等,注册分类为Class B和Class C,临床用途为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45] - 公司产品在韩国MFDS注册中,包括双水平无创呼吸机(G3 B25A、G3 B30VT)和单水平睡眠呼吸机(G3 C20A、G3 A20A),注册分类为Class B,临床用途为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45] - 公司产品在巴西注册中,包括高流量湿化氧疗仪(H-80A、H-80M、H-80AS),注册分类为Class B,临床用途为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治疗[46] - 公司产品在马来西亚MDA注册中,包括高流量湿化氧疗仪(H-80A、H-80AS、H-80M)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H2、H2 Plus、H2 Elite、H2 Pro),注册分类为Class C和Class B,临床用途为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治疗和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46] - 公司产品在哥伦比亚INVIMA注册中,包括高流量湿化氧疗仪(H-80A、H-80AS、H-80M),注册分类为Class IIb,临床用途为自主呼吸患者的呼吸治疗[46] - 公司产品在国内NMPA注册中,包括通气面罩(F4、F5AS、N6、P6、F6)和医用分子筛制氧机(SO1 5A、SO1 5B),注册分类为Ⅱ类,临床用途为持续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的界面连接装置及生产富氧空气[51][52][53] - 公司产品在国内NMPA注册中,包括一次性使用呼吸回路(RC11112、RC12212等),注册分类为Ⅱ类,临床用途为与高流量湿化氧疗功能设备配套使用,提供加温湿化的呼吸气体[54]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实施“年产30万台呼吸机及350万套配件项目”,提升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物流智能化水平[77] - 公司将在欧洲(德国、法国)、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东(土耳其、埃及、约旦、沙特)、南美(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等重点区域拓展市场[78] - 公司计划实施“医疗设备研发中心项目”,打造更高水平研发平台,开发更具优势产品[79] - 公司未来将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立人才梯队储备制度,提升员工整体素质[79] - 公司计划适时进行兼并收购,整合市场资源,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79]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是构建呼吸生态,联合机构、联动个人,提升服务、革新技术,提高社会慢病认知[77]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呼吸健康领域产品生态布局的完善,提供呼吸健康慢病诊断、治疗、管理所需的设备、耗材以及数据支持平台[77] - 公司计划扩大厂房面积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提高产能和产品工艺精度[77] - 公司将在国际市场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力争在本细分市场树立国产第一品牌的旗帜[78] - 公司在国内外家用无创呼吸机市场赢得了一定的竞争地位、品牌形象和市场知名度[80] - 公司面临知识产权风险,可能因侵权或自有知识产权受侵害而影响经营[80] - 公司经销商数量较多、地域分布较为分散,存在无法与经销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风险[80] - 公司产品销售至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面临境外监管与索赔的风险[80] 公司股东与高管信息 - 公司现任董事庄志自2015年5月起担任董事长[90] - 公司现任董事许坚自2020年6月起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90] - 公司现任董事高成伟自2020年6月起担任董事兼总经理[90] - 公司现任董事田子睿自2011年1月起担任董事[91] - 公司现任董事TAN CHING(谈庆)自2018年9月起担任董事[91] - 公司现任董事孟晓英自2019年12月起担任董事[91]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库逸轩自2021年11月起担任独立董事[91]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厉洋自2020年6月起担任独立董事[91] - 公司现任独立董事孙培睿自2020年6月起担任独立董事[91] - 公司现任监事肖爱军自2020年6月起担任监事[90] - 公司财务总监戚余光自2016年9月起任职,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CPA)资格[93]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晓超自2016年9月起任职,曾担任财务经理和董事会秘书[93] - 公司总经理高成伟自2019年12月起在天津润文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94] - 公司副总经理许坚自2016年5月起在润怡发展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94] - 公司董事会秘书张晓超自2011年5月起加入公司,担任财务经理和董事会秘书[93] - 公司财务总监戚余光曾在山东中际电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与经营管理中心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2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2-06 20:1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时间为2023年2月3日下午13:30 -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为董事长庄志和董事会秘书张晓超 [2] - 参与单位包括中信建投、东吴证券、长盛基金等众多机构 [1] 业绩预告相关 - 公司未披露2023年1月业绩预告,因已在2022年10月3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披露2022年全年业绩预计情况,满足深交所业绩预告披露要求,后续将按规定及时披露信息 [2] 疫情对公司影响 - 2022年下半年国内零售销售渠道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四季度防疫新规颁布后销量回升,12月中下旬公司生产、原材料供应短暂受影响后恢复正常,订单及生产未受重大影响,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2] - 海外市场因疫情防控政策放开较早,不受该轮疫情扩散影响,海外业务、生产及交付均正常 [3] 产品与市场占比 - 公司主要产品为家用无创呼吸机、耗材、医用产品,家用无创呼吸机占比超50% [3]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海外销售为主,占比超70%,产品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客户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包括美国、欧盟等,需求预计稳定 [3] 研发费用情况 - 2019 - 2021年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581.41万元、3,364.54万元及4,828.0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0.01%、6.00%及7.29%,投入逐年增加,2020年因营业收入增幅大研发费用率下降 [3] - 初步预计2022年研发投入继续稳定增加,长期来看研发费用将持续稳定增长 [3] 募投项目情况 - 公司募投资金7.38亿元,用于年产30万台呼吸机及350万套配件、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医疗设备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3] - 2022年12月23日公司同意增加全资子公司东莞怡和为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增加东莞怡和经营地址,向天津怡和和东莞怡和增资,不影响项目产能及定位 [4]
怡和嘉业(301367) - 2023年1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3-01-13 18:38
公司概况 - 怡和嘉业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领先的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产品制造商,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等,并提供呼吸健康慢病管理服务 [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388项国内专利、27项国际专利以及55项软件著作权 [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四位标准化专家代表我国参与制定10项已发布的国际标准,代表公司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国内行业标准10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提出并成功立项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医疗器械国际标准,该标准于2021年发布 [1] 生产中心布局 - 2022年初筹划东莞工厂,6月完成工商注册,11月正式开业,设立原因一是保障疫情下生产供应,与天津工厂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中心,降低供货风险;二是缩短与供应链距离,减少运输时间及成本,快速供应市场;三是东莞具有大湾区区位等优势 [2] - 目前生产主要以天津工厂为主,东莞工厂会逐步提高生产能力 [2] 海外销售情况 - 主营业务销售以海外为主,2021年度境外收入占比超过60%,在欧美市场销售占比较高 [2] - 原因包括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拥有高效销售团队和完善售后体系、欧美国家需求大且医保促进产品发展 [2] - 未来依托营销渠道与经验,结合募投项目建设海外分支机构,提升海外及欧美市场营销和服务能力 [2] 呼吸机毛利率情况 - 近三年呼吸机业务毛利率有所波动,2020年度因疫情高端产品需求增加显著提升,2021年度因疫情稳定、推广降价及成本上升而下降 [3] - 影响因素包括成本因素(部分原材料成本受芯片供应等影响略有上浮)和售价差异因素(新机型、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售价高,不同销售区域售价不同) [3] - 长期来看,毛利率将趋于稳定,公司通过扩大销售规模、控制成本、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以及加强耗材和医用产品销售来提升综合毛利率 [3] 轻资产模式原因 - 公司注重资金及资产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率,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品质 [4] - 通过专利、软著等保护核心技术,如家用无创呼吸机、耗材与医用呼吸诊疗产品相关技术 [4] - 采用轻资产模式可通过增加人员、场地、设备和合理安排生产计划较快扩大产能,符合公司实际利于发展 [4] 2023年度规划 - 进一步夯实主营业务,聚焦呼吸健康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4] - 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探索呼吸健康领域医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完善产品生态布局,提供全方位服务,致力于成为全球呼吸健康管理首选平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