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电信(CHT)

搜索文档
CHT(CH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5 1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达560亿新台币,实现连续第五年第二季度增长,同比增长4.8%,主要受ICT业务扩张和销售收入增长驱动 [22] -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2%和3.5%,得益于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增长、移动业务稳定表现及子公司中华精密测试科技的销售贡献 [22] - 每股收益(EPS)从1.27新台币增至1.31新台币,创九年来第二季度最高水平 [22][23] - EBITDA同比增长3.5%至225.8亿新台币,EBITDA利润率稳定在39.8% [2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增长5.1%和3.9%,EBITDA达551.1亿新台币,利润率40.09%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移动业务 - 台湾移动市场份额提升至40.7%,用户份额达39.1%,5G市场份额38.7%,保持行业领先 [8][9] - 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ARPU因用户向5G迁移实现季度环比增长 [9] 固定宽带业务 - 固定宽带收入同比增长1.8%,ARPU增长2%(14新台币/月),300Mbps及以上用户数增长14%,1Gbps用户数显著增加 [10][11] 消费者应用服务 - 多业务套餐(移动+固网+WiFi)收入连续14个季度增长,同比增幅26% [12] - 视频业务订阅数和收入分别增长6%和5%,网络安全服务收入增长20% [12][13] 企业ICT业务 - ICT总收入同比增长27%,经常性ICT收入增长25%,IDC、AIoT、云服务收入分别增长40%、75%、140% [14][15] - 网络安全和5G专网收入分别增长11%和50%,新签项目包括全国监狱远程监控平台等 [15][16] 国际业务 - 国际子公司收入同比下降41%,但剔除一次性收入影响后超预期,东南亚市场因ICT需求实现两位数增长 [17][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台湾市场:移动和固网业务均实现份额及ARPU增长,5G渗透率持续提升 [8][9][10] - 东南亚市场:ICT服务需求强劲,越南和新加坡新签合同支撑区域增长 [18] - 美国/日本市场:受一次性收入影响同比下滑,但长期战略投资聚焦AIDC项目 [17][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推进"海陆空"战略:投资跨太平洋海底电缆AUG(2029年投产)及东南亚-日本SJC2电缆,扩展LEO卫星服务至航空/海事领域 [6] - 强化技术领先:与NTP合作展示跨境超低延迟网络,获MSCI ESG AAA评级及Frost Sullivan数据中心奖项 [7][15] - 业务协同:通过捆绑套餐提升用户黏性,推动移动用户叠加固网服务 [10][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业绩超预期:核心业务稳健增长,ICT和手机销售贡献显著,成本控制有效 [5][30] - 未来重点:持续投资5G/IDC/AIoT,拓展海外AIDC项目,应对汇率/关税不确定性 [18][28] 其他重要信息 - 财务健康:债务比率30.28%(调整后23.15%),净债务/EBITDA为零,流动性充足 [27] - 资本开支:因5G/4G设备前置增长11.9%,但全年移动相关资本支出预计低于2024年 [28]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 无具体问答内容披露 [34][35]
CHT(CH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5 1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入达到560亿新台币,连续第五年实现第二季度增长,同比增长4.8% [23] -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2%和3.5% [23] - 每股收益从1.27新台币增至1.31新台币,创九年来第二季度最高水平 [23][24] - EBITDA同比增长3.5%至225.8亿新台币,EBITDA利润率稳定在39.8% [24]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2%,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增长5.1%和3.9% [25] - 上半年EBITDA达551.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4%,EBITDA利润率40.09% [25] - 总资产增长1.9%,负债增长20.9%,主要由于股息支付增加 [26][27] - 资本支出同比增长11.9%,主要由于5G和4G设备部署提前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移动业务市场份额提升至40.7%,用户份额达39.1%,5G市场份额38.7% [9][10] - 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约2%,ARPU环比小幅增长 [10] - 固定宽带收入同比增长1.8%,ARPU增长2%(14新台币/月) [11] - 70%用户选择300Mbps及以上套餐,1Gbps用户数显著增长 [11][12] - 多业务套餐(移动+固网+WiFi)连续14个季度增长,同比增长26% [13] - 视频业务订阅数增长6%,收入增长5% [13] - 企业ICT收入同比增长27%,经常性ICT收入增长25% [15] - IDC、AIoT和云业务分别增长40%、75%和140% [15] - 5G专网和网络安全收入分别增长150%和11% [15][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台湾市场:移动和固网业务表现强劲,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9][11] - 东南亚市场:ICT服务需求旺盛,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19] - 国际子公司收入同比下降41%,主要由于去年一次性收入基数较高 [18] - 越南和新加坡获得ICT解决方案合同,支持区域增长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推进"海陆空"战略,增强网络韧性 [6] - 投资东南亚日本SJC2海底电缆和AUG海底电缆,预计2029年带来收入 [6] - 获得LEO卫星服务独家商业许可,拓展航空和海事应用 [6] - 与NTP合作展示跨境低延迟网络应用 [7] - 获得MSCI ESG AAA评级和Frost Sullivan数据中心领导奖 [7] - 计划通过捆绑套餐提升ARPU,鼓励移动用户增加固网服务 [12] - 瞄准海外AIDC建设项目,利用液冷和气冷解决方案优势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业绩超预期,核心业务和ICT板块增长强劲 [5] - 视频业务内容储备丰富,预计下半年加速用户增长 [14] - 全球市场对关税和汇率持谨慎态度,但继续战略性投资美国、日本和东南亚 [19] - 保持资本纪律和资产效率,全年移动相关资本支出将低于2024年 [29] - 运营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推动业绩超预期 [31] 其他重要信息 - 获得台湾证交所公司治理前5%评价 [8] - 为矫正机构部署远程监控平台,整合多种技术能力 [16] - 与领先石化公司签约实施AI图像识别解决方案 [18] - 本季度新签AIDC合同超过10亿新台币 [1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 无具体问答内容被披露 [35][36]
Chunghwa Telecom Reports Un-Audited Consolidated Operating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5
Prnewswire· 2025-08-05 15:2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48%至5673亿新台币[3]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2%至1254亿新台币 营业利润率221%[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5%至1017亿新台币 基本每股收益131新台币[8] - EBITDA同比增长35%至2258亿新台币 EBITDA利润率3980%[9] - 所有财务指标均超出公司指引上限[5] 业务部门表现 - 消费者业务群收入同比增长14%至3407亿新台币 税前利润增长48% 主要受益于移动和固网宽带ARPU稳定增长及智能手机销售提升[4] - 企业业务群收入同比增长124%至1898亿新台币 ICT业务收入同比大增37% 税前利润增长54%[5][6] - 国际业务群收入同比下降168%至220亿新台币 主要因国际固网语音服务需求减少和国际漫游收入下降[6] 运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移动用户数1313万 同比下降22% 移动服务收入增长20%至1706亿新台币 后付费ARPU保持556新台币[10] - 宽带用户数同比增长07%至444万 HiNet用户数增长13%至377万 固网宽带收入增长18%至1159亿新台币 ARPU增长19%至804新台币[11] - 固网用户数877万[12] 战略发展 - 公司持续领跑移动市场 在用户数和收入份额均创历史新高[2] - 通过高速宽带套餐和捆绑服务推动ARPU提升 消费者增值服务(多业务套餐/视频内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实现广泛增长[2] - 企业业务在IDC/云服务/AIoT/5G专网等领域需求强劲 东南亚市场获得越南和新加坡新ICT合同[2] - 推进海底电缆系统/低轨卫星连接等基础设施建设 获MSCI ESG AAA评级和数据中心奖项[2] 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02%至2916亿新台币[9] - 现金及等价物同比下降71%至3505亿新台币[9]
CHT(CHT)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05 15:00
2Q 2025 Operating Results August 5, 2025 © Chunghwa Telecom 1 Disclaimer EBITDA is not a measure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under U.S. GAAP or T-IFRSs. EBITDA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e measure of net income or income from operations, as determined on a consolidated basis using amounts derived from statements of operations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U.S. GAAP or T-IFRSs, as an indicator of operating performance or as cash flows from operating activity or as a measure of liquidity. EBITDA has ma ...
Chunghwa Telecom Receives Frost & Sullivan's 2025 Taiwan Competitive Strategy Leadership Award for Excellence in Data Center Services
Prnewswire· 2025-06-24 19:30
公司获奖与战略定位 - 中华电信荣获2025年台湾数据中心服务行业竞争战略领导力奖,表彰其在战略发展、基础设施现代化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1] - 公司战略聚焦于提供可扩展、可持续且支持AI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满足台湾企业和超大规模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1][2] - 通过严格的基准评估,公司在战略有效性和执行一致性方面表现优异,能够将战略举措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3]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公司长期增长战略以基础设施创新、客户契合和可持续性为核心,持续投资高密度数据中心和AI专用服务[4] - 即将投产的桃园超大规模设施设计IT负载达12兆瓦,将为AI和高性能计算应用树立能效与高容量托管新标准[4] - 通过现有建筑改造项目,将传统站点升级为支持AI的数据中心,增强电力、冷却和结构能力,扩大总IT负载容量[6] AI战略与业务拓展 - 作为AI 2.0战略的一部分,公司加速海陆空天网络韧性建设,计划将台湾IDC设施升级为AI就绪数据中心(AI-DC),并开发自有AI计算云平台[5] - 利用AI能力推动行业特定领域应用,同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IDC能力为企业客户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服务[10] 行业地位与影响力 - 公司是台湾最大的综合电信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固网、移动、宽带及互联网服务,并积极拓展物联网、AI等创新技术领域[10] - 持续实施ESG倡议,获得多项国际和本土奖项,强化可持续发展承诺[10] - Frost & Sullivan奖项认可公司通过创新和增长重塑行业的远见,推动竞争地位的可量化提升[7][8]
Chunghwa Telecom Reports Un-Audited Consolidated Operating Results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Prnewswire· 2025-05-08 15:39
公司业绩概览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增长1.6%至558.1亿新台币,营业利润增长5.0%至125.2亿新台币,EBITDA增长3.2%至225.3亿新台币 [4][10][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4.3%至98.0亿新台币,基本每股收益(EPS)为1.26新台币 [10] - 所有财务指标均超过公司预期指引 [6] 业务部门表现 - 消费者业务群(CBG)收入微降0.2%至345.7亿新台币,但税前利润增长4.9%,主要受益于5G迁移和OTT内容收入增长 [5] - 企业业务群(EBG)收入增长2.3%至173.4亿新台币,ICT业务收入大幅增长11.6%,但固定语音收入下滑导致税前利润下降3.8% [6][7] - 国际业务群(IBG)收入增长0.9%至24.4亿新台币,税前利润增长1.6%,主要来自新加坡、越南和泰国市场的两位数增长 [8] 运营数据 - 移动用户数1311万,市场份额提升至40.5%,用户份额达39.1% [2][12] - 宽带用户数增长0.8%至443万,HiNet用户增长1.4%至375万,ARPU提升2.1%至798新台币 [13] - 固定线路用户883万 [14] 战略发展 - 实施"海陆空"计划,成功整合ST-2高轨卫星与5G基站,实现端到端双向视频通话 [3] - 与美国Astranis达成战略合作,将为台湾引入专用微型GEO卫星 [3] - 投资连接亚洲与北美的跨太平洋海底电缆E2A [3] - 扩大美国业务布局,新增亚利桑那和德克萨斯办公室 [2] 财务指标 - 营业利润率从21.7%提升至22.4%,EBITDA利润率从39.74%提升至40.37% [10][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8.6%至129.1亿新台币,现金及等价物下降12.8%至290.5亿新台币 [11] - 运营成本增长0.6%至432.9亿新台币,主要来自人力成本增加和ICT业务扩张 [9]
Chunghwa Telecom 2024 Form 20-F filed with the U.S. SEC
Prnewswire· 2025-04-16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024年20 - F格式年度报告 [1] 公司信息 - 公司是台湾最大的综合电信服务公司,提供移动、固网、ICT业务、销售及其他服务 [2] - 公司凭借大数据、信息安全、云计算和IDC能力为企业客户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并拓展创新技术服务业务 [2] - 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ESG实践,获国内外奖项和认可 [2] 报告相关 - 20 - F格式年度报告可在https://www.cht.com.tw/en/home/cht查看 [1] - 可免费索取公司完整经审计财务报表的纸质版,联系电话+886 2 2344 - 5488,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为Chunghwa Telecom Co., Ltd. Investor Relations 21 - 3 Xinyi Road, Sec. 1, Taipei, Taiwan 100 [1] 咨询信息 - 咨询联系人是Cho - Fen (Angela) Tsai,投资者关系总监,电话+886 2 2344 5488,邮箱[email protected] [3]
CHT(CHT)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6 18:02
行业监管与市场环境变化 - 2024年4月1日起,除特定电路外,宽带网络电路月租费降低“3.32%减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长率”,固定线路批发服务费用降低“5.09%减CPI年增长率”[18] - 2025 - 2028年,移动网络语音服务终止费率上限将从每分钟新台币0.407元逐年降至0.330元,累计降幅约19%[19] - 2023年12月两家运营商合并后,台湾移动网络运营商数量从五家减至三家,市场集中度增加[23] - 有线电视运营商提供的捆绑套餐价格比公司低10% - 20%,对竞争对手用户提供低至40% - 60%的折扣[25] - 公司业务受台湾电信行业广泛监管,2023年6月被认定为五个特定电信服务市场具有重大市场影响力的企业[17] - 公司业务运营受《中华民国公平交易法》监管,过去曾被调查和处罚,未来可能继续面临调查或处罚[20] - 公司运营依赖政府批准,若批准被撤销、暂停或未续期,业务前景和经营业绩将受不利影响[21] - 根据《电信管理法》,外国人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不得超49%,直接和间接持有不得超60%,截至2025年4月2日,外国直接持股约15.67%[69] 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利用第三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存在风险,可能导致业务中断和数据泄露[27] -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公司物理基础设施受损、运营成本增加,以及合规成本上升和声誉受损[33] - 新国际海底电缆东南亚 - 日本2号海底电缆(SJC2)建设意外延迟,目标服务开始日期推迟到2025年第二季度,比原计划晚近三年半[36] - 公司2020年投资了Next Commercial Bank Co., Ltd.(NCB),但该银行截至目前尚未盈利[44] - 公司合并了SENAO的经营成果,但不能保证未来能持续控制该子公司[43] - 公司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现行市价可能与台湾证券交易所同等数量普通股的现行市价不同[72] - 公司ADS持有人行使投票权比普通股持有人更受限,可能降低其对公司事务的影响力和ADS价值[73] - 公司ADS持有人参与未来配股的权利可能受限,导致其持股被稀释[76] - 公司ADS持有人将收益兑换成其他货币的能力取决于台湾现行和未来的外汇管制规定,可能影响投资价值[78] - 非台湾地区人士从公司ADS设施中提取普通股并持有,需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注册并指定多个当地代理人,可能使持股负担加重[82] - 非台湾地区人士提取普通股前需在台湾证券交易所注册为外国投资者,还需指定当地代理人和托管人,开设证券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83]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因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在财产、厂房和设备上损失约新台币1744万元(约合53万美元)[32] - 2024年公司确认投资性房地产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转回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新台币1.392亿(约420万美元)[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最大股东ROC政府通过交通部持有约35.29%的流通普通股[45]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净收入和每股收益超预期,但财务结果高度不确定[64] - 2024年预计在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的股息按台湾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65] - 2024年台湾证券交易所指数于1月17日低至17,161.79,7月11日高至24,390.03,2025年4月2日收于21,298.22[67] - 2024年公司营收为新台币2300亿(约合70亿美元),合并净利润为新台币385亿(约合12亿美元),基本每股收益为新台币4.79(约合0.15美元)[87] - 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总计新台币288亿(约合9亿美元)[88]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的1.8%[99] - 2024年公司股息支付率为104.21% [119]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2020年采用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并持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35] - 公司设定碳排放管理目标,到2030年范围1和2的碳排放相比2020年减少50%,2030年数据中心使用100%可再生能源,2040年公司整体使用100%可再生能源[35] - 公司2024年开始5G网络建设,此前已获得5G移动宽带服务频谱[38] - 公司曾对投资性房地产、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确认过减值损失[42] - 公司将继续在不同领域和新技术上进行大量资本支出以发展业务[40] - 公司采用精简、务实、智能的管理方法,目标是实现稳定的营收和利润增长[100]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利用AI技术优化成本效率,实现显著成本节约并提高运营效率[109][110] - 2024年2月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于Taiwania Hive Technology Fund L.P.,以利用东南亚数字转型趋势[115] 公司业务荣誉与成果 - 公司在2024年获多个国际奖项,在《时代》杂志“2024年全球最具可持续发展力公司”中排名前2%,在亚太电信行业位居第一[94] - 公司于2024年获得巴黎奥运会和2024年世界棒球经典赛12强赛转播权,带来创纪录的收视和订阅增长[104] - 公司2020年在台湾成功推出5G服务,通过多种策略提升5G渗透率和ARPU[105][106]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移动服务 - 2024年公司移动服务收入为670亿新台币(20亿美元),占总收入29.1% [124] - 2024年公司后付费用户(不包括物联网)月均每用户收入(ARPU)从2023年的547新台币增至553新台币[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110万移动客户(不包括物联网SIM卡),占台湾移动客户总数(不包括物联网)市场份额约38.0%,占移动服务总收入市场份额约40.4% [127] - 2023年台湾移动网络运营商从5家减至3家,公司保持增长势头和市场领先地位,后付费移动用户增加,移动服务收入增长[180][181]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固定线路服务 - 2024年公司固定线路服务收入为817亿新台币(25亿美元),占总收入35.5% [139] - 2022 - 2024年公司宽带接入服务收入分别为192亿、196亿和212亿新台币(7亿美元)[141] - 2024年公司宽带服务月均ARPU为788新台币,FTTx服务月均ARPU为846新台币[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作为台湾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用户市场份额为55.1% [145]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台湾地区互联网总用户数分别为6897千、7097千和7398千,HiNet用户数分别为4012千、4032千和4074千[146]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公司接入点的住宅和企业客户总数分别约为300万、300万和280万,家庭Wi - Fi设备数量同比增长36.8%[146] - 2022 - 2024年,本地电话服务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10.5%、9.5%和8.7%,国内长途电话服务收入分别占0.8%、0.7%和0.6%,国际直拨电话服务收入分别占0.8%、0.8%和0.7%[148][149] - 2022 - 2024年,本地和国内长途专线服务收入分别为新台币42亿、43亿和42亿(0.1亿美元),国际专线服务收入分别为新台币24亿、27亿和26亿(8010万美元)[151][152] - 2022 - 2024年,固定线路互联费收入分别为0.6亿、0.5亿和0.4亿(1220万美元),移动互联费收入分别为0.5亿、0.4亿和0.3亿(960万美元)[173] - 2022 - 2024年,固定线路互联成本分别为0.4亿、0.3亿和0.3亿(780万美元),移动互联成本分别为0.9亿、0.7亿和0.7亿(2060万美元)[173]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视频服务订阅量超过300万,MOD收入在2022 - 2024年均为新台币37亿(0.1亿美元)[154][155] - 2022 - 2024年,ICT服务收入分别为新台币261亿(占总收入12.1%)、286亿(占12.8%)和329亿(1.0亿美元,占14.3%)[161] 公司业务规模与设施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7个运营办公室、442个服务中心、14个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和240个SENAO独家服务店[177][1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11,883名员工从事网络基础设施相关工作[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传输网络含约296万纤芯公里的干线光缆和约1243万纤芯公里的本地环路光缆[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OTN网络部署1200个100Gbps波长、351个200Gbps波长和2个400Gbps波长,PTN网络部署29,900GbE[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建设约1203万个FTTx端口,FTTx服务最高提供2Gbps高速宽带接入[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内公共交换电话网有38个长途交换局,连接约960万条电话线[1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下一代网络核心网容量含770万本地电话用户,其中728.7万基于SIP,41.3万基于AG[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HiNet有26个存在点、约362万宽带用户,骨干带宽约26,334Gbps,目标到2025年底骨干带宽增至约29,534Gbps[2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HiNet的CDN含20个国内和3个海外存在点,总容量约4310Gbps[2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68个帧中继端口和约160,309个多协议标签交换互联网协议VPN虚拟端口[209] 公司市场地位 - 公司是台湾最大的电信服务提供商,在固定通信、移动通信等多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85][87][89] - 公司企业业务的IDC市场份额超70%,是台湾领先的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121] - 公司是台湾领先的IDC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超70%[18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1Gbps及以上FTTx网络覆盖率约为94.5%[91]
CHT(CHT) - 2025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3-31 19:12
投资项目基本信息 - 公司将与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商共同投资E2A海底电缆建设[4][8][9] - 事件发生日期为2025年3月21日[8][9] - 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1][7] 投资金额 - 公司对E2A海底电缆的投资将超过新台币46亿[8] 供应商及交易相关 - E2A海底电缆供应商为阿尔卡特海底网络公司(ASN)[9] - 交易按E2A财团与供应商签署的供应合同付款时间表进行[9] - 交易通过邀请国际主要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决定[9] 投资目的及相关情况 - 收购目的是增加国际传输带宽和多样化电缆路线,为客户提供优化电信服务[10] - 董事对本次交易无异议[10] - 交易对手方与公司无关联关系[10]
CHT(CHT)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16 22:44
财务报表审计情况 - 审计公司认为公司2024年合并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6] - 公司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由其他独立审计师于2024年2月23日审计并发表无保留意见[12] - 审计公司和其他审计师分别对公司2024年和2023年母公司单独财务报表发表了带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无保留意见[13] 移动服务收入审计相关 - 公司移动服务收入基于合同条款和实际使用情况确认,依赖自动化信息系统处理和确认[10] - 审计公司将移动服务收入准确性列为关键审计事项[11] - 审计公司针对移动服务收入准确性执行的程序包括了解和评估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抽样测试数据一致性[15] 财务报表编制与监督职责 - 管理层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和准则编制和公允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并评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4][16] - 治理层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过程[17] 审计公司目标与工作方式 - 审计公司的目标是对合并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发表审计意见[18] - 审计公司在审计过程中需运用专业判断和职业怀疑,执行多项审计程序[19]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59,689,600新台币,2023年为33,823,884,600新台币[26] - 2024年合约资产为8,401,343,200新台币,2023年为6,713,227,100新台币[26] - 2024年贸易应收票据及账款净额为26,025,696,500新台币,2023年为24,841,995,500新台币[26] - 2024年存货为12,087,118,200新台币,2023年为11,520,765,200新台币[26] - 2024年预付款项为3,138,313,100新台币,2023年为2,839,471,100新台币[26] - 2024年其他流动资产为23,408,001,400新台币,2023年为20,352,050,400新台币[26] - 2024年取得合约的增量成本为339,172,000新台币,2023年为210,923,000新台币[26] - 2024年非流动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为1,005,236,000新台币,2023年为1,035,701,000新台币[26] - 2024年投资性房地产为12,301,719,200新台币,2023年为9,805,463,200新台币[26] - 2024年无形资产为66,283,202,100新台币,2023年为27,272,654,500新台币[26]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计421,523,514美元,另一时期为420,735,834美元[1] - 公司总资产为534,491,827美元,另一时期为523,939,401美元[1] 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流动负债中短期贷款为215,000美元,另一时期为585,000美元[1] - 公司流动负债总计79,893,042美元,另一时期为565,763,215美元[1]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长期贷款为1,631,354美元[1]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债券应付为21,689,326美元,另一时期为30,482,766美元[1]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合同负债为7,540,730美元,另一时期为7,560,352美元[1]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658,419美元,另一时期为2,460,509美元[1]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客户存款为5,310,453美元,另一时期为5,309,097美元[1]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计56,4(此处数据不完整)[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136,386,971千新台币和129,035,061千新台币[27] 权益与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分别为384,950,690千新台币和382,308,088千新台币[2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229,968,292千新台币和223,199,260千新台币,占比均为100%[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营业成本分别为146,582,797千新台币和141,766,718千新台币,占比均为64%[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分别为83,385,495千新台币和81,432,542千新台币,占比均为36%[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总营业费用分别为36,634,212千新台币和34,443,940千新台币,占比分别为16%和15%[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营业利润分别为46,873,136千新台币和46,353,235千新台币,占比分别为20%和21%[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税前利润分别为47,753,789千新台币和46,992,646千新台币,占比均为21%[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8,537,502千新台币和37,990,536千新台币,占比均为17%[2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4.80新台币和4.76新台币[30]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7220464千新台币和36916708千新台币[31] 现金流量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9244321千新台币和74559793千新台币[32]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5332123千新台币和50174013千新台币[3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1516027千新台币和40730048千新台币[34] - 2024年和2023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分别为39634千新台币和 - 24452千新台币[36] - 2024年和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分别为2435805千新台币和 - 16368720千新台币[36] - 2024年和2023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3823884千新台币和50192604千新台币[36] - 2024年和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6259689千新台币和33823884千新台币[36] 公司历史与报表批准 - 2005年8月12日,交通部完成中华电信私有化,政府持股降至50%以下[38] - 2025年2月26日,合并财务报表获董事会批准[40] 公司持股比例情况 - 2024年中华电信对Senao International持股比例为28%,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Light Era Development持股比例为100%,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Donghwa Telecom持股比例为100%,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Chunghwa Telecom Singapore持股比例为100%,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Chunghwa System Integration持股比例为100%,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Chunghwa Investment持股比例为89%,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CHIEF Telecom持股比例为56%,与2023年持平[49] - 2024年中华电信对CHYP Multimedia Marketing & Communications持股比例为100%,与2023年持平[49] - 公司对CHIEF的所有权权益在2023年12月31日降至58.63%,2024年12月31日降至58.57%[53] - 公司对CLPT的所有权权益在2023年12月31日降至74.56%,2024年12月31日降至69.87%[53] - 公司对CHTSC的所有权权益在2023年12月31日降至69.28%,2024年12月31日降至63.45%[53] - 公司对IISI的所有权权益在2024年12月31日降至49.64%[53] - 公司于2024年2月投资成立CDCC Capital,获得100%所有权权益[53] - 公司于2024年7月投资成立CHTEU,获得100%所有权权益[53] - IISI在2023年8月购买UTC股份,公司对UTC的所有权权益增至100%[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Next Commercial Bank Co., Ltd.的所有权和投票权比例为46%,与2023年相同;对Senao Networks, Inc.的比例为33%,2023年为34%等[194][196] - 公司对NCB的所有权权益占比2024年和2023年均为46.26%;归属于公司的权益2024年为3,975,362美元,2023年为4,323,958美元[1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WATC的所有权权益分别降至19.22%和16.24%,但有重大影响[200] 公司业务清算与合并 - SIS于2023年9月完成清算[53] - Youyi于2023年11月完成清算[53] - SENYOUNG与Senaolife于2023年5月1日完成合并,SENYOUNG为存续公司[57] - 2024年11月CVC获批结束并解散业务,公司持有其49%所有权权益,但无控制权[198] 金融资产与负债会计政策 - 公司对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含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损失准备,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确认全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其他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确认全生命周期预期信用损失,未显著增加则按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97][98]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为资产现金流合同权利到期,或转移资产及几乎所有所有权风险和报酬;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其账面价值与已付和应付对价差额计入损益[101][104] - 公司签订衍生金融工具管理外汇风险,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续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为正确认为金融资产,为负确认为金融负债;部分衍生工具指定为现金流量套期,有效部分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无效部分计入损益[105][106][107] 收入确认会计政策 - 公司根据合同识别履约义务、分配交易价格,在履约义务履行时确认收入,产品交付且客户接受控制时确认销售收入,服务按合同条款在提供时确认收入,捆绑交易按相对单独售价分配对价[111][112][113][116] - 取得合同的增量成本(电信服务佣金和设备补贴、房地产销售佣金)预期可收回时确认为资产并在合同期摊销,摊销期一年及以内可不资本化[120][121] 租赁会计政策 - 公司作为出租人,经营租赁租金收入在租赁期直线法确认;作为承租人,除低价值资产租赁付款额在租赁期直线法确认为费用外,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122] - 使用权资产初始按成本计量,后续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和减值损失并调整租赁负债重计量;租赁负债初始按租赁付款额现值计量,后续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计量[123][125][126] 其他会计政策 - 借款成本在发生当期计入损益;政府补助在满足条件且能收到时确认,与收益相关的在相关成本费用确认期间系统计入损益,补偿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在可收取当期计入损益[128][129][130][131] - 短期员工福利负债按预计支付福利的未折现金额计量;设定提存计划缴费在员工提供服务有权获得时确认为费用;设定受益计划成本用预计单位信用法确定,服务成本和净利息计入员工福利费用,重新计量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32][133][134] - 员工股票期权授予日公允价值在归属期直线法计入费用,对应增加资本公积;报告期末修订预计归属数量,影响计入损益并调整资本公积[136][137] 金融资产关键指标变化(美元)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6259689亿美元和3.3823884亿美元,其中2024年现金1.3686461亿美元、现金等价物2.2573228亿美元,2023年现金0.9925877亿美元、现金等价物2.3898007亿美元[157]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商业票据、可转让定期存单和定期存款的年利率分别为0.00% - 2.55%、0.95% - 1.56%、1.55% - 1.70%、0.01% - 4.90%和0.00% - 3.10%、0.72% - 1.33%、1.38%、0.01% - 5.50%[157]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别为100.5526亿美元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