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rab (GRAB)
icon
搜索文档
Grab (GRAB)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26 01:2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41%,达到3.2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30] - GMV同比增长30%,达到51亿美元,同样创历史新高;按固定汇率计算,GMV增长34% [31] - 交付业务GMV按报告货币计算同比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4% [33] - 佣金率方面,交付业务从18%升至20.8%,金融服务从2.4%升至2.7%,移动业务从23.7%略降至23.2% [34] - 集团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2021年二季度的 -5.5%改善至2022年二季度的 -4.6%,同比改善90个基点,环比改善136个基点 [37] - 二季度IFRS亏损为5.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01亿美元亏损改善29% [40] - 二季度末总现金流动性为77亿美元,包括18亿美元的定期贷款B安排;净现金流动性为56亿美元 [42] - 预计2022年全年营收在12.5 - 13亿美元的初始指引区间上限 [49] - 修订后的GMV同比增长估计为21% - 25%,按固定汇率计算为25% - 29%,低于此前30% - 35%的增长估计 [5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移动业务 - 二季度移动业务收入增长37%,受打车需求持续复苏支撑 [30] - 二季度平均司机每在线小时收入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1% [15] - 移动业务EBITDA利润率环比从9.8%提升至12.1%,提升224个基点,符合长期稳态利润率12%的预期 [36] 交付业务 - 交付业务收入几乎同比增长两倍,得益于GMV增长、激励占GMV比例降低以及Jaya Grocer的贡献 [31] - 交付业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环比从 -2.2%改善至 -1.4%,改善82个基点 [37] - 预计交付业务调整后EBITDA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盈亏平衡,整体交付业务在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较此前预期分别提前一个季度和两个季度 [47] 金融服务业务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增长94% [31] - 二季度总贷款发放量同比增长近两倍,NPL比率保持稳定且处于个位数低位 [25] 企业业务 - 企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受广告业务增长推动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下半年聚焦增加平台上高质量GMV交易,以实现更高收入、更好利润率和改善各业务板块盈利能力,为此将继续创新产品、降低服务成本 [8][9] - 降低全年GMV增长预测,以换取高质量GMV交易增长 [10] - 提前核心食品配送和整体交付业务板块的盈亏平衡时间线 [11] - 缩小2022年营收指引范围至此前公布范围的上限 [11] - 优化金融服务业务,专注平台内增长,减少成本,为生态系统参与者提供更多贷款和保险产品 [24] - 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开推出新加坡GXS银行 [26] - 投资开发自有广告平台,为各类企业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帮助其开展有影响力的广告活动 [27] - 进一步拓展GrabMaps作为B2B解决方案,满足其他组织的位置智能需求 [2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形势仍不确定,公司致力于在成本方面精简业务,调整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继续做好资本管理 [13] - 对交付业务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将继续专注于构建丰富多样的交付生态系统,以产品创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 [51] - 相信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成本控制和战略将使公司各业务板块实现可持续增长,抓住机遇并应对挑战 [53] 其他重要信息 - 二季度采取行动退出部分无法带来长期可持续增长的业务线 [12] - 扩大区域调度功能至更多国家,6月调度司机每在线小时完成的行程比非调度司机平均多44% [16] - 7月将乘客平均等待时间改善至接近2020年水平 [17] - 7月通过平台创新为司机节省1200万分钟等待时间 [21] - 将GrabUnlimited试点订阅计划扩展至五个主要市场,早期结果显示订阅者在平台上更具粘性且下单更频繁 [21] - 推出差异化交付时间窗口功能,使订单批量数量较2021年二季度增长71% [22] - 截至7月,已将所有Jaya Grocer门店接入Grab市场,6月Jaya Grocer门店成为马来西亚表现最好的Grab商家之一 [2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为何下调GMV指引,同时上调低端营收指引?当前市场情况和行业竞争格局如何? - 下调GMV指引受外汇因素、东南亚宏观经济下交付业务增长放缓以及聚焦高质量GMV用户影响;对营收有信心,收紧了营收指引,预计落在12.5 - 13亿美元区间上限;目前在东南亚未看到通胀影响,对各业务线前景乐观 [58][59][60] 问题2:移动业务利润率表现强劲,司机供应问题是否仍有持久影响?基础激励上升但超额激励和消费者激励下降,是否已达稳态,还有无上升空间? - 移动业务已达12%的稳态利润率,将维持该水平;在吸引司机回归平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有提升空间;通过平台创新更好地管理供需动态,提高履约率,同时降低激励成本;二季度新增超5万名司机,平均司机每在线小时收入环比增长12%,同比增长31% [62][63][65] 问题3:未来降低激励的路径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使激励能够降低?交付业务中低质量GMV规模有多大,如何定义低质量和高质量GMV? - 激励降低得益于平台整体优化、产品改进以及市场结构合理化;二季度激励占GMV比例从11.6%降至10.3%,后续将继续降低;高质量GMV用户指对激励不太敏感、有更多交叉销售机会、留存率和消费额更高的用户,二季度62%的用户使用两项或更多服务,高于去年底的56% [70][71][73] 问题4:经济重新开放后,哪些国家的交付业务用户需求放缓更明显?食品和杂货配送需求哪个下降更多?食品配送中哪些餐厅或菜系受影响最大?除交付业务GMV放缓外,其他业务板块是否也会增长放缓? - 预计食品配送需求会因外出就餐增加而有所软化,因此下调GMV估计;对多元化交付业务的长期潜力乐观,如GrabMart同比增长近两倍;通过多元化和推出差异化交付时间窗口等方式满足用户需求;移动业务表现强劲,仍有增长空间;交付业务受消费者行为和外汇因素影响,采取更保守立场 [79][80][84] 问题5:Grab Unlimited订阅产品目前占GMV的百分比是多少?在印尼和越南等市场,有何证据表明客户愿意接受此类订阅产品,订单频率的百分比变化是多少?未来几年的资本分配优先级是什么? - Grab Unlimited仍处于试点阶段,已在8个市场中的5个推出;该产品有助于提高用户粘性、留存率、订单频率和订单金额,二季度订阅用户在食品配送和移动业务中的平均交易次数是非订阅用户的两倍多;资本分配优先考虑数字银行、贷款业务、研发和产品创新,同时注重现金保存和谨慎投资 [89][90][92] 问题6:打车业务有改善势头,但仍处于疫情前65%的水平,三季度指引与二季度相近,是季节性因素、保守估计还是司机供应因素导致? - 打车业务仍有很大增长空间,预测中考虑了外汇因素,采取了更保守的立场;司机供应正在恢复,将继续校准市场供需 [98] 问题7:打车业务和食品配送业务的EBIT与GMV比率有显著改善,同时打算继续降低激励和减少EBITDA亏损,增量EBITDA改善主要来自间接费用调整吗?考虑到金融科技扩张投资,间接费用绝对值是否不一定会下降? - 会继续关注区域成本,二季度区域成本占GMV比例从4.4%降至4.2%,同比改善100个基点;将维持移动业务12%的利润率稳态,同时通过控制激励和其他可自由支配支出来改善盈利能力,也会维护市场领导地位 [101][102][103] 问题8:为何退出新加坡、越南等地的暗店业务,运营这些暗店有哪些关键经验教训?金融服务业务未来的盈利能力或EBITDA时间表如何,有无理想的长期EBITDA目标? - 退出暗店业务是因为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和直接拥有Jaya Grocer等方式,可以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和供应链,实现更好的成本结构和客户体验;金融服务业务将专注于平台内支付和贷款业务,将非平台交易的经济效益调整至中性或更好,若无法实现则限制非平台业务;相信数字银行可以利用现有优势,实现更快的盈亏平衡和回报,更多细节将在投资者日公布 [106][108][113] 问题9:区域总部成本的增长率从20%以上降至个位数,采取了哪些举措降低增长率,这是否是未来成本的发展趋势?交付业务二季度表现疲软、三季度指引较低,暗店关闭是否是原因之一?食品和杂货配送的发展轨迹是否不同?食品配送中,平均订单价值(AOV)和订单数量的压力点在哪里? - 通过放缓招聘速度、精简公司结构和优化非人力成本等方式降低区域成本增长率,未来将继续看到区域成本优化和EBITDA的逐步改善;交付业务增长受季节性、外汇和聚焦高质量用户等因素影响,暗店关闭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显现;将继续推动交付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提前了盈亏平衡时间 [118][119][123] 问题10:在宏观逆风下,公司更注重盈利能力并减少激励,当宏观经济复苏时,如何平衡增长、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 二季度实现了可持续增长,营收和GMV增长的同时改善了EBITDA利润率;未来将专注于增加高质量交易,通过产品创新吸引盈利性忠诚客户,降低服务成本,提高用户参与度,以实现可持续和盈利性增长 [125][126][129]
Grab (GRAB)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5-19 23:38
业绩总结 - Grab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交付总商品价值(GMV)为25.6亿美元,超出预期的24亿至25亿美元区间[15] - Grab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移动总商品价值(GMV)为8.3亿美元,超出预期的7.5亿至8亿美元区间[15] - Grab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金融服务总支付量(TPV)为36亿美元,超出预期的31亿至32亿美元区间[15] - 2022年第一季度的总商品交易额(GMV)为48.05亿美元,同比增长32%[27] - 2022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2.28亿美元,同比增长6%[27] - 2022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4.35亿美元,同比增加35%[29] 用户数据 - 2022年第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数(MTU)为3090万,同比增长10%[27] - Grab的交付月活跃用户(MTUs)在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0] - Grab的交付GMV每月活跃用户(MTU)在2022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0] - Grab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活跃司机伙伴数量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加约22万[19] 财务指标 - Grab的总激励占GMV的比例为13.0%,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11.6%有所上升[16] - Grab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6.0%,相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6.8%有所改善[16] - Grab的移动部门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在2022年第一季度为9.8%,低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10.1%[19] - Q1 2022调整后EBITDA为-2400万美元,占总支付交易量的-2.9%[39] 未来展望 - Q2 2022交付GMV预计在25.5亿至26.5亿美元之间[44] - 2022年GMV预计同比增长30%至35%[45] 新产品与新技术 - Q1 2022企业及新业务的总商品交易额为5200万美元,同比增长98%[40] - Q1 2022企业及新业务收入为1400万美元,同比增长34%[40] 负面信息 - 2022年第一季度的消费者激励支出为3.44亿美元,同比增长85%[27] - 2022年第一季度的交付业务的毛商品交易额为25.62亿美元,同比增长50%[31] - 2022年第一季度的交付业务的佣金率为19.9%,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8.2%上升1.6个百分点[28] - 2022年第一季度的移动业务的毛商品交易额为8.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4] - 2022年第一季度的移动业务的佣金率为23.4%,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2.6%上升0.8个百分点[2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现金流动性为82.16亿美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9.70亿美元下降[30] - Q1 2022总激励支出为4030万美元,其中超额激励支出为17540万美元[41] - Q1 2022交付服务的消费者激励占GMV的9.8%[42]
Grab (GRAB)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5-19 23:3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核心业务总商品交易总额(GMV)和总支付额(TPV)超指引上限,GMV同比增长32%至48亿美元,主要因用户平均支出增加和月交易用户数(MTUs)增长 [35]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基础上,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至2.28亿美元,环比增长87%,主要得益于配送业务收入增加、金融服务和企业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39] - 第一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润率同比从1%降至 - 1.6%,但环比改善约100个基点,集团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 - 6%,较上一年度的 - 3.1%有所下降,但较2021年第四季度改善80个基点 [40][43] - 第一季度区域铜成本从去年的1.46亿美元增至2.12亿美元,但占GMV的比例稳定在约4%,主要因产品开发、云基础设施投资、人才扩充及合规等费用增加 [44] - 第一季度IFRS亏损为4.35亿美元,较上一年度的6.66亿美元有所改善,主要因公司上市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非现金利息支出消除 [46] - 第一季度末现金流动性为82亿美元,包括20亿美元定期贷款B安排,净现金流动性为60亿美元,较第四季度末减少7.54亿美元,主要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和收购Jaya Grocer [47][48] - 预计2022财年集团GMV同比增长30% - 35%,预计产生约12 - 13亿美元收入,不包括Jaya Grocer的集团收入预计增长不低于50% [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出行(Mobility)业务 - 第一季度GMV为8.34亿美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9%,2 - 4月GMV增长32%,机场出行订单占GMV的6%,为疫情以来最高水平 [14][15][36] - 第一季度活跃司机数量达到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较2021年第三季度增加22万,但2022年3月活跃司机数量为2019年12月水平的76% [15][16] - 第一季度司机平均每小时收入同比增长约9%,利用率提高 [20] - 佣金率从22.6%提高到23.4% [38] - 调整后EBITDA从去年同期的1.15亿美元降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8200万美元 [40] 配送(Deliveries)业务 - 第一季度GMV同比增长50%至26亿美元,得益于食品和杂货业务的强劲表现以及Jaya Grocer的贡献 [22][35] - 第一季度活跃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4%,活跃商家平均收入同比增长9% [24] - 佣金率从18.2%提高到19.9% [37] - 调整后EBITDA从去年同期的亏损400万美元扩大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5600万美元,但环比改善130个基点 [40][41] 金融服务(Financial Services)业务 - 第一季度TPV达到36亿美元,“先买后付”(Buy Now Pay Later)产品TPV在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5倍,整体贷款发放量增长3倍,不良贷款率(NPL)稳定在个位数低位 [27][35] - 佣金率从2.1%提高到2.5% [38] - 调整后EBITDA从去年同期的亏损7800万美元扩大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亏损1.02亿美元,但环比改善40个基点 [40][42] 企业和新业务(Enterprise and New Initiatives) - GMV和收入同比强劲增长,主要受广告业务推动,第一季度GrabAds广告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倍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文档未提及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实现盈利目标和可持续增长,主要通过严格成本管理、扩大用户基础、推动核心业务复苏和增长三个方面实现 [11] - 出行业务方面,通过开展针对性活动激活休眠司机、拓宽司机获取渠道、优化超级应用平台等策略重建司机供应,预计下半年供应稳定,司机激励占GMV的比例将下降 [18][21] - 配送业务方面,加强与本地商家合作,提高单位经济效益,拓展欠发达地区市场,预计2023年底实现调整后EBITDA盈亏平衡,核心食品配送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盈亏平衡,长期调整后EBITDA利润率占GMV比例将超过3% [23][26][51] - 金融服务业务方面,扩大“先买后付”产品市场,深化生态系统内的贷款业务,推进数字银行发展,计划在下半年推出新加坡数字银行 [28][31] - 企业和新业务方面,通过GrabAds为商家提供广告服务,实现交叉销售,形成良性循环 [31][32] - 行业竞争上,公司在出行和配送业务保持领先地位,通过超级应用生态系统的成本优势更高效地应对竞争,预计总激励占GMV的比例将下降 [88][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东南亚经济具有韧性,随着更多国家适应与新冠共存,公司业务有望继续加强 [10][11] - 出行业务预计下半年供应稳定,利润率将恢复至长期目标的12% [50] - 配送业务需求将保持稳定,虽受斋月季节性影响,但公司有信心实现盈利目标 [51] - 金融服务业务将继续推动钱包业务的采用,扩大“先买后付”产品 [5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Singtel的合资数字银行GXS Bank及合作伙伴财团于4月获得马来西亚全数字银行牌照,计划利用相同技术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银行投资中实现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扩展 [29][30] - 公司将Jaya Grocer门店整合到马来西亚的杂货市场平台,预计下半年完成整合,本季度GrabPay已在所有Jaya Grocer门店集成,Jaya Grocer在收购后两个月内成为该国TPV最大的GrabPay商家 [2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第二季度配送业务若排除Jaya Grocer,有机增长率是多少?配送业务竞争格局有无变化? - 公司不单独拆分Jaya Grocer数据,但配送业务整体增长稳定,第一季度环比增长5%,2 - 3月增长11%,12月 - 3月增长7% [60][61] - 本季度公司在所有市场的配送业务中份额增加,单位经济效益改善,预计总激励占GMV的比例将继续下降,公司将通过提升用户体验和提供更广泛选择来推动有机增长 [62] 问题2:配送业务中食品、杂货和包裹的大致细分情况如何?混合比例如何演变,对佣金率有何影响?如何平衡业务现金消耗和无机收购的资金使用? - 食品业务仍占配送业务的大部分,超市和杂货店业务同比增长超150%,季度环比保持两位数增长,佣金率持续提高,排除Jaya Grocer后依然强劲 [68][69][71] - 公司将金融服务和数字银行视为有机业务,是超级应用战略的一部分,对并购活动持保守态度,仅考虑能加速盈利或改善单位经济效益的机会 [72][73][76] 问题3:出行业务的乘客趋势(出行频率、票价、用户数量)与2019年疫情前相比如何? - 尽管第一季度受奥密克戎影响,出行GMV仍环比增长9%,2 - 4月增长32%,但2022年3月出行业务仅为疫情前水平的57%,预计下半年业务稳定,司机激励占GMV的比例下降,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恢复至12% [80][81] 问题4:通胀和燃油成本上升对出行业务有何影响?票价调整后对需求有无影响?出行业务的竞争格局如何? - 目前未看到高通胀对需求的不利影响,燃油价格上涨后,公司在新加坡和越南小幅提高票价,尚未对出行需求产生重大影响,需求增长仍快于供应 [86] - 公司凭借超级应用生态系统的成本优势,在出行和配送业务保持领先地位,总激励占GMV的比例将下降,同时竞争对手也在减少激励,市场趋于理性 [88][89][92] 问题5:12 - 13亿美元的收入指引中,激励措施预计较去年下降多少?成本上升(收入成本上升30%、GMV费用上升90%、研发费用上升60%)的驱动因素是什么? - 收入指引主要受GMV增长、佣金率提高、Jaya Grocer贡献和激励措施减少驱动,预计不包括Jaya Grocer的集团收入增长不低于50% [96][97] - 成本上升主要因产品开发、云基础设施投资、人才扩充及合规等费用增加,公司将关注成本管理,预计区域成本占GMV的比例今年将下降 [98][99] 问题6:配送业务第一季度GMV增长50%后,第二季度指引中点约为23%的同比增长,是基数原因还是战略原因?能否提供1P业务或Jaya Grocer收购时的相关数据?出行业务中,票价上涨是否完全覆盖燃油成本影响?新加坡票价上涨是否因司机供应问题,有无提高整体票价的策略? - 公司不单独拆分Jaya Grocer数据,配送业务增长稳定,1P业务占比不大,业务主要来自市场平台,同时考虑了斋月的季节性影响 [107][108][110] - 公司致力于成为最可靠的平台,保持票价合理,同时也是司机最佳的盈利平台,内部基准显示公司票价相对同行更具优势 [112][113] 问题7:广告业务的未来货币化潜力如何?数字金融的长期战略和合作伙伴费用方面的机会如何? - 广告业务增长强劲,GrabAds广告客户数量同比增长7倍,对小商家合作伙伴效果显著,2021年每投入1美元可获得600%的回报,公司将继续提升GrabAds对商家的价值 [117][118] - 金融服务对扩大市场有重要作用,GrabPay用户参与度、支出和留存率更高,公司将增加嵌入式保险和贷款等服务,利用数字银行牌照优化信贷审批和产品分销,降低资金成本 [120][122] 问题8:配送业务整体费率从17.5%提高到19.3%,主要是Jaya Grocer的影响还是有其他潜在因素?哪些国家表现更强?如果国家组合反转,费率是否会下降?公司成本应视为GMV的百分比还是固定成本?调整后EBITDA和报告EBITDA之间的差距是否会因公司成本上升而扩大?货币波动对公司指引有何影响? - 费率提高主要受产品和国家组合影响,Jaya Grocer有一定作用,但目前判断其对费率的长期影响还为时过早 [125][127] - 公司不单独拆分各国数据,所有国家都在优化费率和提高GMV/MTU,部分国家在解封后增长较快,订单规模不同也影响产品和国家组合 [126] - 区域成本以占GMV的百分比进行跟踪比较合适,公司将努力降低成本并优化成本结构,预计区域成本从美元角度将下降 [129][130][131] - 公司已将近期货币波动纳入指引考虑 [132]
Grab (GRAB)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4-28 21:15
LIBOR设定停止发布情况 - 2022年1月1日起,所有非美元货币的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设定以及美元一周和两个月期LIBOR设定停止发布[176] - 2023年6月30日后,所有剩余美元LIBOR期限的设定将停止发布[176] 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情况 - 2021年和2020年,交付、出行、金融服务以及企业和新业务板块分别占公司收入的21.9%、67.6%、4.0%、6.5%和1.2%、93.3%、 - 2.2%、7.7%[188] - 2021年和2020年,近90%的收入来自交付和出行板块[188] - 2021年、2020年和2019年,交付、出行、金融服务和企业及新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1.9%、67.6%、4.0%、6.5%;1.2%、93.3%、 - 2.2%、7.7%;75.5%、 - 1.0%、27.1%、 - 1.5%[341] 公司运营影响因素 - 公司运营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如在COVID - 19大流行前,每年第一季度收入通常较低[178] - 公司运营面临成本上升风险,如燃料、食品、劳动力和能源成本增加[177] - 公司运营受汇率波动影响,收入以多种货币计价,以美元报告财务结果[179] 公司运营风险 - 公司使用内部系统和工具跟踪运营指标,数据可能不准确[181] - 公司使用的开源软件可能带来风险,如影响专有代码商业化、导致知识产权损失等[183] - 公司业务依赖第三方保险,可能面临保险不足或提供商无法履行义务的风险[189] 现金支付订单占比情况 - 现金支付订单在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分别占公司交易的52%、43%和32%[195] 公司海外业务情况 - 公司在缅甸的业务收入占比不到1%,但未来前景可能受制裁影响[197] - 泰国运营实体超50%由泰国人或实体持有,Grabtaxi Holdings(Thailand)Co., Ltd持有泰国运营实体75%的股份[195,202,203] - 越南四轮出行业务外资持股上限为49%,公司在越南运营公司持股49%[204] - 菲律宾四轮配送和出行业务运营实体60%股份由菲律宾控股公司持有,公司在菲律宾控股公司持股40%[205] - 2022年菲律宾《公共服务法修正案》生效后,原适用于公司业务的40%国籍限制不再适用[206] - 公司拥有印尼BCP 82.8%股权,代表38.9%投票权,BCP外资投资上限85%,外资股东投票权限制49%[208] - 公司通过持股94.12%的子公司持有印尼SPI 49%股权,与第三方印尼股东达成协议控制SPI[209] - 马来西亚Jaya Grocer 50%普通股由马来西亚当地合作伙伴持有,公司经济权益占比75%[210] 公司各地区收入情况 - 2021年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地区的收入分别为2.83亿美元、1.08亿美元、8100万美元、7600万美元和1.27亿美元[221] - 2020年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地区的收入分别为2.46亿美元、9100万美元、5100万美元、5700万美元和2400万美元[221] - 2019年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地区的收入分别为 - 3000万美元、9200万美元、3900万美元、 - 1900万美元和 - 9.27亿美元[221] - 2021年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收入分别为2.83亿美元、1.08亿美元、0.81亿美元、0.76亿美元和1.27亿美元[319] 公司面临的地区风险 - 公司运营面临东南亚地区政治不稳定风险,如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政治情况[216] - 公司运营面临东南亚地区法规、货币、通胀、政府政策等多方面风险[217] - 公司面临东南亚地区法律系统不确定性和监管变化风险[225][226] - 公司可能面临各运营地税务负债不确定和多重征税风险[227][229]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2021年12月公司就菲律宾税务机关2018年增值税审计进行和解付款[230] 公司证券价格及股权相关情况 - 公司Class A普通股和认股权证价格可能因多种因素波动[234][235] - 现有证券持有人大量出售证券可能导致公司Class A普通股和认股权证价格下跌[236] - 公司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未经股东批准发行额外证券,会稀释现有股权并压低股价[240][242] - Porto Worldwide Limited投资1.993亿美元持有Grabtaxi Holdings(泰国)1562.68万股,若换股将持有约1.09%已发行普通股[243] - Emtek投资3.75亿美元持有PT Grab Teknologi Indonesia 5.55846773亿股(占比5.88%),若换股将持有约2.03%已发行普通股[243] - 公司已完成与GFG和GrabInsure的股份交换,发行7495.7628万股Class A普通股,占比2.0%[244] - 若剩余股份交换全部完成,预计最多再发行1090万股Class A普通股,占比约0.3%[244] - 若数字银行合资企业进行股份交换,每10亿美元估值合资伙伴将获1亿股Class A普通股,占比2.6%[244] - 公司1000万份认股权证已可行使,行权价为每股11.50美元,行权将导致股权稀释[245] - 若证券或行业分析师不发布研究报告、发布不准确或不利的研究报告,公司A类普通股股价和交易量可能大幅下跌[246] - 特定股东持有的12.9909636亿股A类普通股在满足特定股价条件后可在五个交易日后出售[248] - 特定股东持有的25.9819272亿股A类普通股在业务合并完成180天后可出售,部分高管股份锁定期延至2023年5月30日[248] - 特定高管因业务合并结算RSU奖励获得的286.7235万股A类普通股在业务合并完成一年后可出售[255] - 关键高管因业务合并结算受限股票奖励获得的3245.1891万股普通股在业务合并完成三年后可出售[255] - 发起人持有的1227.5万股A类普通股或可转换为A类普通股的其他证券在业务合并完成三年后可出售[255]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2019年和2020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三个重大缺陷[262] 公司身份及报告相关情况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将保持该身份至最早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可享受部分报告要求豁免[266] - 新兴成长公司可在私营公司采用新或修订的财务会计准则时再采用,公司选择不放弃此过渡期[267] - 公司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即使不再是新兴成长公司,仍可豁免《交易法》某些适用于美国国内上市公司的条款[269] - 公司需在每个财年结束后四个月内提交20 - F表格的年度报告[272] - 若超50%的流通有表决权证券由美国持有人直接或间接记录持有,且满足特定条件,公司将失去外国私人发行人身份[273]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2022年3月起,两起假定股东集体诉讼针对公司及部分高管在美国纽约南区地方法院提起[284] 公司境外资金转移限制情况 - 菲律宾规定,未经菲律宾中央银行事先书面授权,向境外转移超过50,000.00菲律宾比索(约1,000美元)受限[285] 公司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及计划情况 - 2021年、2020年和2019年,公司分别产生基于股份的薪酬费用3.57亿美元、5400万美元和3400万美元[289] - 2021年股权奖励计划初始可发行普通股数量为业务合并完成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完全摊薄基础)的7%[289] - 2021年股票购买计划初始可发行股份数量为业务合并完成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的2%[289] 公司普通股表决权情况 - 公司A类普通股每股有1票表决权,B类普通股每股有45票表决权[290] 公司股东控制权情况 - 截至2022年2月28日,Tan先生控制约62.4%的已发行和流通普通股总投票权,但仅实益拥有3.6%的流通普通股[291] - 截至2022年2月28日,Tan先生及其允许实体持有约69.3%的已发行和流通的B类普通股,有效控制约62.4%的总投票权,可提名、任命和罢免全体董事会成员[292] 公司关键财务指标情况 - 2021 - 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75亿美元、4.69亿美元和 - 8.45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4%和155%[319] - 2021 - 2019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 - 36亿美元、 - 27亿美元和 - 40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30%和31%[319] - 2021 - 2019年调整后EBITDA分别为 - 8.42亿美元、 - 7.8亿美元和 - 22.37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8%和65%[319] - 2021 - 2019年公司GMV分别为161亿美元、125亿美元和12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和2%[32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东南亚领先超级应用,在该地区8个国家480个城市运营,涵盖交付、出行和数字金融服务领域[315] 公司用户及合作伙伴情况 - 2021年公司月交易用户超2400万,注册司机合作伙伴超500万,超2100名残疾人在平台完成至少一次交易[324][3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超400万注册商户合作伙伴和印尼GrabKios代理商[327] - 自成立以来,超900万合作伙伴参与Grab生态系统,2021年和2020年,司机和商户合作伙伴分别通过平台赚取89亿美元和71亿美元[329] 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情况 - 2021年4月,公司设立GrabForGood基金以支持可持续发展倡议[330] 多服务使用用户比例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使用两种或以上服务的MTU比例从2019年的42%、2020年的49%增至56%[340] 各业务板块GMV占比情况 - 2021年、2020年和2019年,交付、出行、金融服务和企业及新业务GMV占比分别为53.1%、17.4%、28.6%、1.0%;43.8%、25.9%、30.0%、0.4%;24.1%、46.7%、29.2%、0.1%[342] 公司收购情况 - 公司收购了PT Bank Fama International 16.26%的股权[335] - 公司通过收购Jaya Grocer多数经济权益,在马来西亚运营超40家超市[344] 公司业务合作及拓展情况 - 2019年,公司与万事达卡合作在新加坡和菲律宾推出GrabPay卡[355] - 2020年,公司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将PayLater服务扩展至包括在线购物和分期付款[355] - 公司与新加坡电信的合资企业获新加坡数字全银行牌照,但尚未获批开展业务[362][370] 公司商家营销服务使用情况 - 2021年超半数食品和杂货商家合作伙伴使用公司营销服务[357] 公司订单GMV及收入情况 - 典型交付订单GMV为27.6美元,消费者支付25.6美元,公司留存1美元[363][364] - 典型乘车订单GMV为14美元,消费者支付13美元,公司赚取0.6美元[367][369] 公司金融服务产品情况 - 2020年公司在新加坡推出GrabInvest首个小额投资产品AutoInvest,消费者每次最低可投资1美元[362] 公司收入来源情况 - 公司平台连接数百万消费者与司机、商家合作伙伴,主要收入来自服务费用和佣金[358] - 公司通过向商家合作伙伴收取支付处理服务交易费来创收[359] 公司激励措施情况 - 公司向司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激励措施,激励费用从收入中扣除[359] 公司广告营销服务情况 - 公司提供GrabAds广告营销服务,包括线上和线下广告解决方案[357][374] 公司金融服务内容情况 - 公司金融服务包括数字支付、贷款、应收账款保理、保险和财富管理等[370]
Grab (GRAB)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3-04 00:4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全年总GMV达161亿美元,超全年GMV指引,第四季度GMV同比增长26%至45亿美元,交付业务GMV增长52%推动整体增长 [11][26] - 2021年IFRS基础收入同比增长44%至6.75亿美元,创财年收入新高,但第四季度收入从2.19亿美元降至1.22亿美元 [28] - 2021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有所改善,集团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负6%提升至负5%,各业务板块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也同比改善 [30] - 第四季度IFRS亏损11亿美元,包含3.11亿美元非现金利息费用和3.28亿美元一次性上市相关费用;2021年全年IFRS亏损36亿美元,包含16亿美元非现金利息费用和3.53亿美元一次性上市相关费用 [32][33] - 截至第四季度末,公司拥有90亿美元现金流动性,净现金流动性为68亿美元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出行 - 第四季度出行GMV环比增长45%,2021年全年出行GMV为28亿美元,出行佣金率从21.7%提升至23.8% [12][27][28] - 2021年出行板块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12.4%,高于2020年的9.5% [31] 交付 - 2021年交付业务GMV同比增长56%至85亿美元,平均订单价值较2019年增长41%,交付佣金率从17.5%提升至18.2% [14][26][28] - 交付业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2020年的负3.9%改善至2021年的负1.5%,核心食品交付业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从负4.5%改善至负1% [31] 金融服务 - 2021年总支付交易量为121亿美元,同比增长37%,第四季度“先买后付”产品TPV是上一年的5倍 [15] - 金融服务佣金率从1.8%提升至2.4% [28] 企业和新业务 - 广告业务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广告平台上的商家数量增长了两倍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不同国家对疫情的应对措施不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虽病例增加但逐步放宽限制,印尼和菲律宾在年初收紧限制 [13] - 出行市场,随着限制放宽,消费者出行意愿增强,出行GMV在2022年前两个月同比略有增长 [12] - 交付市场,即使限制放宽,交付业务仍表现强劲,用户数量、下单频率和每单消费均有所增加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2022年公司聚焦三大关键优先事项,包括吸引更多用户、投资关键业务板块增长、降低服务成本 [9][10] - 计划2022年在新加坡推出首家数字银行,继续拓展交付业务机会,关注出行市场复苏 [22] 行业竞争 - 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数据,2021年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出行领域规模是第二大竞争对手的3.9倍,在线食品交付是2.1倍,支付是1.3倍 [17] - 部分市场竞争对手增加促销支出,公司将适当投资以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注重资本效率 [17] - 公司平台和超级应用产品战略使激励支出更高效,跨业务用户数量增加,用户留存率和消费金额提高 [1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2021年东南亚疫情封锁更严格,但公司业务仍实现增长,证明超级应用的韧性和产品战略的有效性 [11] - 对出行市场复苏持乐观态度,将投资以满足需求反弹;交付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金融服务将专注于新加坡数字银行的成功推出 [13][34][35] - 预计2022年第二至第四季度集团GMV同比增长30% - 35%,交付业务有望在2023年底实现调整后EBITDA盈亏平衡,核心食品交付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盈亏平衡 [37]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周一(3月1日)公司被纳入MSCI世界指数,将增强交易流动性,提高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度 [2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交付业务除自然增长外的主动措施、竞争下平衡目标与市场份额及应对竞争投入问题 - 公司将继续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每单效率,拓展业务范围,从食品扩展到杂货等领域 [42] - 公司会以有针对性和明智的方式投资,维护领先地位,资本效率优于同行,交付业务单位经济效益有改善空间 [43][44][46] 问题2:2022年增长加速的影响因素及交付业务拓展情况 - 交付业务的Grab超市和出行业务的增长是推动GMV加速的因素,出行业务随着经济开放有增长潜力 [49][50] - 交付业务拓展仍处于早期,可从MTU消费增长和新客户获取情况看出交叉销售趋势 [51][52] 问题3:金融服务一季度放缓原因、Gojek Tokopedia合并影响及数字银行其他市场战略 - 金融服务业务有增长势头,TPV受经济和出行复苏影响,Tokopedia合并对OVO短期有影响,但不改变长期机会,公司有多元化合作伙伴 [56][57][58][59] - 数字银行是跨业务战略的核心,会根据各国生态系统情况考虑拓展,目前暂无其他国家计划 [60] 问题4:交付业务稳态利润率低于全球同行的原因 - 交付业务仍处于发展初期,业务类型多样,公司将继续改善食品交付业务的单位经济效益,对3%的利润率有信心并会持续优化 [64] 问题5:疫情解封对业务的影响、司机供应挑战及出行GMV占比趋势和利润率目标 - 解封后出行有反弹,交付业务因消费者行为转变将持续增长,公司对业务长期基本面保持乐观 [70][71][72] - 出行业务需校准司机供应,投资约1 - 2个季度达到供需平衡,公司有实现12%利润率的业绩记录,会平衡各方利益 [73][74][75] 问题6:一季度GMV展望疲软原因及出行GMV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时间 - 一季度有季节性因素,且出行受疫情病例上升影响有轻微干扰,但整体业务尤其是出行有望逐季改善,交付业务持续增长 [80][81] - 若政府持续放宽限制,出行业务有望在年底接近疫情前水平 [82] 问题7:交付业务在东南亚的整合机会及投资策略 - 交付业务实现盈利主要依靠有机发展,若有合适的并购机会且能降低服务成本、为股东创造价值,会考虑相关机会 [88][89] - 公司会优先投资技术平台,优化交付体验,同时会平衡自营和第三方资产在业务中的占比 [90][91] 问题8:企业和新业务中广告业务的情况及长期潜力 - 广告平台的竞争优势在于能通过支付和销售履约技术闭环,商家愿意支付更高佣金率,商家数量从2020年第四季度到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了两倍,业务仍处于早期,公司将继续投资 [9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