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瑞达(TER)

搜索文档
Why Teradyne's 19% Rally Is Just Getting Started
MarketBeat· 2025-08-03 22:02
Teradyne TodayTERTeradyne$104.16 -3.27 (-3.04%) 52-Week Range$65.77▼$144.16Dividend Yield0.46%P/E Ratio36.04Price Target$114.44Add to WatchlistThe stock market often sends investors subtle hints, but on July 30, 2025, its message about Teradyne, Inc. NASDAQ: TER was loud and clear. Shares of the semiconductor test equipment supplier rose higher, closing the day with a nearly 19% gain. Teradyne’s stock price climb seemed to be a decisive response to the company’s latest earnings report.Get Teradyne alerts:I ...
Three Stocks to Consider Today
Investor Place· 2025-08-03 00:00
AI行业趋势 - AI不仅是科技股的主题 而是所有行业包括交通 电信 快餐和金融等都在竞相应用AI以实现更快增长和更高效运营 [3] - 生成式AI预计每年可为全球经济增加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 McKinsey预测 [15] - 高盛预测AI将在10年内使全球GDP增加7万亿美元 [15] 重点公司分析 Palantir (PLTR) - 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公司 其平台Gotham和Foundry帮助政府和企业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 [10]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81% [11] - 被纳入Growth Investor服务 采用长期持有策略 基本面强劲时忽略短期波动 [9][10] Coherent (COHR) - AI建设者概念股 提供AI依赖的芯片和硬件 全球AI芯片供应链问题导致超卖 [13] - 年利润增长超过20% 远期市盈率仅13倍 被严重低估 [13] - 自4月推荐以来股价上涨70% [13][14] Teradyne (TER) - 核心业务为半导体测试 机器人业务增长迅速 与亚马逊达成潜在变革性合作 [19] - 受益于AI驱动的自动化趋势 自7月初推荐以来涨幅超过10% [19]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数量已超400万台 未来三年将突破600万台 [17] 投资策略 - 所有新投资头寸必须通过AI视角评估 要么直接参与AI 要么受益于AI 或具备AI抗性如木材公司 [6][7] - 4月市场调整后集中加仓AI股票 非AI领域的尝试如耐克(NKE) Chipotle(CMG)和Lululemon(LULU)均未成功 [5] - AI建设者(芯片 硬件 能源和网络供应商)是当前重点布局方向 类比淘金热中的镐和铁路 [12]
泰瑞达(TER):FY25Q2业绩点评及业绩说明会纪要:25Q2营收超过指引中值,AI需求带动下半年指引乐观
华创证券· 2025-08-02 21:49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泰瑞达的具体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 核心观点 - 2025Q2营收6.52亿美元(YoY-10.68%,QoQ-4.96%),超过指引中值,毛利率57.3%(YoY-1pct,QoQ-3.3pct) [1][2][7] - AI需求成为下半年关键驱动力,预计25Q3营收7.1亿-7.7亿美元(YoY-3.66%~+4.48%),毛利率56.5%-57.5% [4][18] - 半导体测试业务中,IST营收同比大增98%至3400万美元,SoC业务占比最高(3.97亿美元),内存业务同比下滑53% [3][10] - 机器人业务营收7500万美元(QoQ+9%,YoY-17%),产品测试部门营收8500万美元(YoY+7%) [3][10] - 长期增长动力来自AI、垂直化和电气化,短期受终端市场疲软影响 [4][16] 业务部门表现 半导体测试业务 - 营收4.92亿美元(YoY-12%),SoC业务贡献3.97亿美元(YoY-4%),内存业务6100万美元(YoY-53%) [3][10] - IST业务3400万美元(YoY+98%),受AI计算和移动领域SLT/HDD增长驱动 [3][10] - 获得HBM4后段切割晶粒测试订单,HBM测试覆盖率提升 [12] 机器人业务 - 营收7500万美元(QoQ+9%,YoY-17%),UR产品贡献6300万美元,MiR产品1200万美元 [3][10] - 重组销售团队,计划在美国设厂以服务大客户,2026年或成增长拐点 [13][26] 产品测试业务 - 营收8500万美元(YoY+7%),完成Quantifi Photonics收购以强化硅光子学测试能力 [3][10][17] 行业趋势与战略 - AI计算占SoC业务20%,下半年计算和内存业务将成主要收入来源 [30] - 商用GPU测试市场潜力巨大,若切入成功规模可达VIP计算市场的两倍 [36] - 收购Quantifi Photonics布局高性能计算,回购1.17亿美元股票并支付1900万美元股息 [17] 业绩展望 - 25Q3营收指引7.1亿-7.7亿美元(QoQ+8.9%~18.1%),非GAAP每股收益0.69-0.87美元 [18][23] - 预期下半年业绩强于上半年,移动和汽车/工业领域收入平稳 [4][18] - 内存业务Q4或反弹,HBM4需求集中释放 [38]
异动盘点0731|稳定币加持,兴证国际涨近18%;博彩逆势上行;HIMS涨超8%,月内累涨30%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31 12:05
港股市场表现 - 中国生物制药(1177.HK)早盘涨超3%,因全资附属公司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PD-1/VEGF双抗LM-299/MK-2010合作进展顺利,近期将收到3亿美元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 [1] - 石药集团(1093.HK)涨超5%,宣布与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就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1] - 有赞(8083.HK)涨超7%,预计上半年收益7.09-7.19亿元人民币(同比+3.3%-4.8%),净利润6800-74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429.5万元) [1] - 兴证国际(6058.HK)再涨近18%,因兴业银行提出拥抱科技变革,研究稳定币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战略 [2] - 新东方-S(9901.HK)跌近4%,2025财年Q4净营收12.43亿美元(同比+9.4%),净利润710万美元(同比-73.7%) [2] - 港股博彩股逆势上涨,美高梅中国(2282.HK)涨超4%,麦格理上调2025年澳门博彩收入预估5%至2357亿元(同比+4%) [3] - 港股黄金股持续走低,潼关黄金(0340.HK)跌超9%,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270美元/盎司 [4] - 康方生物(9926.HK)涨近5%,其PD-1/VEGF双抗新药依沃西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4] - 伟仕佳杰(0856.HK)涨超3%,2024年东南亚业务收入占比增至74%,净利润占比约51% [5] 美股市场表现 - Meta(META.US)盘后涨超11%,营收超预期并上调全年资本支出下限 [6] - 微软(MSFT.US)盘后涨超8%,云业务营收增长18%,Azure全年收入增34% [6] - Wingstop(WING.US)涨26.85%,Q2调整后每股收益1.00美元(去年同期0.93美元) [6] - 新能源车股走低,蔚来(NIO.US)跌4.25%,特斯拉(TSLA.US)与LG新能源签署43亿美元LFP电池采购协议 [6] - 泰瑞达(TER.US)大涨18.88%,Q2半导体测试设备销售强劲 [6] - 生物制药公司股价飙升,Replimune(REPL.US)涨101.33%,因FDA生物制品评估与研究中心主任离职可能缓解监管压力 [7] - 迈威尔科技(MRVL.US)涨7.07%,与Rebellions合作开发AI系统 [7] - Astera Labs(ALAB.US)涨8.83%,摩根士丹利上调目标价至125美元 [7] - Palo Alto Networks(PANW.US)跌5.58%,拟以约250亿美元收购CyberArk Software [8] - 诺和诺德(NVO.US)跌7.25%,预计2025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 [8] - Hims & Hers Health(HIMS.US)涨8.73%,预计Q2营收5.52亿美元(同比+74.89%) [8] - 核电板块走高,Oklo Inc(OKLO.US)涨6.51% [8]
Teradyne Q2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Revenues Decrease Y/Y
ZACKS· 2025-07-31 02:36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0.57美元 超出Zacks共识预期5.56% 但同比下滑33.7% [1] - 季度营收6.52亿美元 超预期0.89% 但同比下降10.7% 处于公司指引区间中值上方 [1] - 非GAAP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8.5%至9820万美元 营业利润率收缩680个基点至15.1% [4] 业务构成 - 半导体测试平台贡献营收4.92亿美元 占总收入75.5% [2] - 系统测试业务营收7500万美元 占比11.5% [2] - 机器人与产品测试营收8500万美元 占比13% [2] 成本结构 - 非GAAP毛利率57.3% 同比收缩110个基点 [2] - 销售与行政费用同比增长2.1%至1.578亿美元 占营收比例上升300个基点至24.2%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9%至1.184亿美元 占营收比例上升280个基点至18.2% [3]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含证券)3.679亿美元 较上季度5.078亿美元下降 [5]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1.821亿美元 [5] - 董事会批准将股票回购计划扩大至2026年底前完成10亿美元 [5] 业绩指引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指引7.1-7.7亿美元 Zacks共识预期7.644亿美元 暗示同比增3.7% [6] - 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0.69-0.87美元 Zacks共识预期0.91美元 暗示同比增1.1% [7] 同业比较 - Arista Networks(ANET)年内股价上涨9.4% Zacks评级为1级(强力买入) [9] - Leidos(LDOS)年内涨幅12% Zacks评级2级(买入) [9] - Enovix(ENVX)年内回报26.9% Zacks评级2级(买入) [10]
美股异动 | Q2业绩超预期 泰瑞达(TER.US)大涨超18%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3:12
首席执行官Greg Smith表示,泰瑞达的半导体测试业务表现优于预期,销售额达到4.92亿美元。其针对 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系统级芯片产品是最大的增长驱动力。对今年剩余时间的展望已经明朗,计算、网 络和存储领域的需求正在增强。"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将推动泰瑞达在下半年实现强劲表现。"Smith说。 智通财经APP获悉,周三,泰瑞达(TER.US)大涨超18%,创4个月新高,报107.11美元。消息面上,泰瑞 达第二季度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主要得益于强劲的半导体测试设备销售和需求改善。该公司第二季度 利润为7840万美元,即每股收益49美分,而去年同期为1.863亿美元,即每股收益1.14美元。剔除某些一 次性项目后,调整后每股收益为57美分,高于FactSet分析师预测的54美分。营业收入下降11%至6.518 亿美元,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预测营业收入为6.506亿美元。 ...
Teradyne(TER)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销售额为6.52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0.57美元,均高于指导范围中点 [19] - 非GAAP毛利率为57.3%,与指导范围一致,非GAAP运营费用为2.75亿美元,同比增加,环比持平,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15.1% [20] - 第三季度销售额预计在7.1 - 7.7亿美元,毛利率预计在56.5% - 57.5%,运营费用预计占销售额的36.5% - 38.5%,非GAAP运营利润率中点为19.5% [25] - 第三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69 - 0.87美元,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62 - 0.80美元 [28] - 第二季度有一个客户直接或间接推动超10%的收入,季度税率(不包括离散项目)在GAAP和非GAAP基础上为13.5%,公司自由现金流为1.32亿美元,回购1.17亿美元股票,支付0.19亿美元股息 [24] - 上半年通过股息和回购向股东返还3.16亿美元,占自由现金流的138%,季度末现金和有价证券为4.89亿美元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半导体测试业务(Semi Test) - 第二季度收入4.92亿美元,其中SoC收入3.97亿美元,内存收入0.61亿美元,IST收入0.34亿美元 [21] - SoC业务中AI计算增长超预期,内存收入因发货时间季度环比下降,预计下半年回升,IST收入环比和同比均增长,由移动SLT和HDD测试仪驱动 [21][22] 产品测试业务(Product Test) - 第二季度收入0.85亿美元,同比增长7%,各业务单元同比均增长,本季度完成对Quantify Photonics的收购,其结果包含在该业务中 [22] 机器人业务(Robotics) - 第二季度收入0.75亿美元,环比增长,同比下降,其中UR贡献0.63亿美元,MiR贡献0.12亿美元 [23] - 因市场疲软,业务量低导致毛利率低,预计市场疲软将持续,今年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计算市场需求增强,UltraFLEX Plus在以往未涉及领域获关注,预计下半年成为SoC业务主要驱动力 [9] - 移动市场需求趋势持续,本季度RF和移动电源有特定客户优势,整体需求改善更多由特定客户动态驱动,而非市场需求上升 [8][11] - 工业和汽车终端市场需求在低水平企稳,电力半导体在数据中心建设中有优势,长期电气化趋势将推动2025年后增长 [11][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推动各业务增长,包括半导体测试各细分领域、IST业务、产品测试业务和机器人业务,长期增长驱动力为AI、电气化和垂直化趋势 [50][51] - 机器人业务向高增长细分市场转型,调整组织以服务大客户并争取订单,计划在美国开设制造工厂以增强供应链弹性 [13][51] - 在AI计算领域,公司努力证明测试能力、质量和价值,争取在新市场获得份额,若成功,2026年将有适度积极影响并逐步扩大 [58][59] - 中国市场方面,因贸易法规部分市场无法服务,在剩余市场中,公司在中国内存制造商的份额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SOC市场的计算、移动、汽车和工业领域均有竞争力,在汽车和工业领域面临当地竞争,公司聚焦高产量、高质量供应商 [121][1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二季度末市场趋势与此前一致,下半年有望增强,AI计算需求增强抵消汽车和工业市场需求下降,移动市场有特定客户优势 [8] - 公司对未来机会乐观,随着AI计算需求增强,能见度开始改善,产能利用率好转,新系统销售有望增加 [8][9] - 公司认为长期增长驱动力AI、垂直化和电气化趋势不变,近期AI和垂直化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9] - 第三季度和下半年前景向好,公司对近期展望更有信心,AI需求改善能见度,多年AI测试投资开始带来新机会和加速营收增长 [16][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在下次财报电话会议前参加Evercore、KeyBanc、Citigroup和Goldman Sachs主办的科技或工业主题投资者会议,静默期将于2025年9月19日收盘后开始 [5] - 公司在第二季度完成对Quantify Photonics的收购,加速在硅光子测试领域建立领导地位以在AI计算市场获取份额的战略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公司展望更积极的原因及增长持续性和新设计订单情况 - 信心源于AI计算在SoC和内存方面需求增加,是第三季度指导和全年乐观的主要原因,很多项目在年末爬坡,Q4和Q1需求分配不确定 [31][32] - 2025年业务增长主要源于2024年或2025年初获得的客户订单,漏斗中有更多机会,预计2026年有更积极影响 [33] 问题2:2026年AI在各细分领域的贡献框架 - 内存市场预计85 - 95%由DRAM驱动,主要来自云计算AI应用,SoC市场预计2026年VIP计算和网络计算优势将持续,有望从商用供应商增加计算收入,但尚未确定 [34][35] 问题3:机器人业务大客户机会规模和影响时间及移动大客户新封装对测试时间和市场的影响 - 美国制造工厂机会主要服务北美市场,有机会扩展到其他地区,大客户机会2025年对机器人业务无重大影响,2026年将是UR业务重要增长因素,但无法提供具体数字 [40][41] - 2026年移动市场因2纳米技术和内存技术及封装变化,晶体管复杂度和测试复杂度可能增加,使移动市场有望改善,但因计算业务强劲,移动业务在整体业务中占比将变小 [43][45] 问题4:公司战略和各业务增长预期及HDD客户资本支出增加对系统级测试的影响 - 公司战略是推动各业务增长,各业务在中期均有增长潜力,部分业务因市场增长,部分业务因周期性复苏,但增长速度存在不确定性 [50][51][52] - HDD市场测试仪交付周期长,新技术影响需时间显现,预计2026年需求增强,但不会像客户资本预算那样翻倍 [53][54] 问题5:Q2 AI计算业务规模及GPU测试机会和Quantify Photonics贡献及Q4增长预期 - Q2 SoC中计算业务约占20%,是增长关键驱动力,下半年计算和内存将是半导体测试业务主要收入来源 [60] - 要在商用计算市场获得份额,需证明测试能力、质量和价值,若成功,2026年有适度积极影响并逐步扩大 [58][59] - Quantify Photonics在Q2贡献未单独披露,预计Q3和Q4有增长,公司预计Q3较Q2、Q4较Q3有显著增长,2025年有适度营收增长 [62][63] 问题6:移动SoC恢复时间及计算SoC业务增长对毛利率的影响 - 典型移动市场需求在Q2和Q3增加,但取决于测试设备负载情况,若产能充足,需求可能推迟到下半年,2026年初有更多需求预测信息 [70] - 计算SoC业务规模扩大通常带来效率提升,产品毛利率由测试仪配置决定,预计整体毛利率维持在59 - 60% [72] 问题7:GPU测试设备市场规模及机器人业务大客户项目费用和收益情况 - 商用AI加速器和GPU市场是计算TAM主要部分,规模可能是VIP计算的两倍以上,进入该市场有积极影响 [76] - 机器人业务大客户项目2026年有积极收入影响,2025年有部分费用,主要是美国制造工厂相关费用,随着业务量增加,固定成本吸收将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 [80] 问题8:HBM内存下半年回升原因及移动市场复杂性和商用GPU机会驱动因素 - HBM内存下半年回升是季度收入时间安排问题,整体TAM预计稳定,需求主要在Q4,HBM4特定设备设计影响需求爬坡时间,2025年主要是增加HBM4产能需求 [83][84] - 移动市场包装变化促使客户增加晶圆级测试投资,商用GPU机会与客户供应链弹性需求和测试公司技术优势有关,而非新技术或新设备引入 [86] 问题9:GPU测试机会与网络业务关系及ASIC市场份额增长和机器人业务订单规模及交付内容 - GPU测试尚未获得订单,有机会在未涉及市场竞争,服务客户其他领域有助于建立声誉和展示能力 [89] - ASIC市场中,公司努力在设计聚合商增加份额,重点向购买方(代工厂和OSAT)和指定方(超大规模企业和VIP)展示平台优势 [92] - 机器人业务订单无法提供具体设备数量,随着项目推进可能有更多信息,主要提供机械臂和机器人软件平台,其他软件和末端工具由客户添加 [93][94][95] 问题10:整体计算TAM和VIP SAM规模及市场份额预期和网络与内存市场改善情况及测试利用率提升原因 - 2025年VIP TAM难以确定,有上升压力,计算TAM今年预计增加,特别是商用GPU市场,但公司未提供具体估计 [100][101] - 网络是2025年计算收入重要部分,强于年初预期,HBM测试和新测试插入活动有恢复和增长 [102] - 客户供应链活动提前对公司测试利用率无显著影响 [103] 问题11:GPU客户订单确定性及VIP计算客户广度和市场份额增长可见性 - 无法确定GPU订单概率,公司在竞争客户中有强大支持,客户希望供应链更具弹性,但在产品生产前需谨慎,资格认证时间不确定 [107] - VIP计算由少数客户驱动,少于6个多于1个,关键趋势是垂直化,重要客户资本支出、芯片设计数量和应用影响其在市场的重要性 [110][111] 问题12:机器人业务客户面向功能整合带来的9%增长原因及可持续性和制造产能规划 - 机器人业务Q2实现季度环比增长,重组执行成功,未对结果产生重大负面影响,重组积极影响预计在2026年显现,2025年重点是新产品引入和大客户订单 [115][116][117] - 公司有大量生产能力,美国制造工厂建设是为运营弹性和客户亲密关系,欧洲和美国主要采用内部生产策略,亚太地区可能利用合作伙伴,采用内部和外包混合制造策略 [119] 问题13: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对公司业务特别是工业和汽车领域的影响及机器人市场竞争情况 - 中国ATE市场部分因贸易法规无法服务,剩余市场中公司在中国内存制造商份额高于全球平均,在SOC市场各领域有竞争力,汽车和工业领域面临当地竞争,公司聚焦高产量、高质量供应商 [121][122] - 中国协作机器人和AMR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认为产品更优,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产品出色且增长快,但不确定是否为不可避免趋势 [124][125] 问题14:组合式电和光测试产品推出时间及GPU竞争优势和HBM测试插入点情况 - 公司已提供电光测试解决方案,未来24个月将整合更多Quantify Photonics仪器,预计该市场增长,有助于在AI加速器市场增加份额 [130] - GPU机会源于客户供应链弹性需求,公司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异化,在吞吐量、可靠性和上市时间方面有优势,但需证明 [131] - HBM测试插入点包括晶圆级测试、叠层后晶圆测试和叠层切割后测试,部分供应商尝试增加切割后测试以提高设备质量 [134][135][136]
Teradyne(TER)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销售额为6.52亿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为0.57美元,均高于指引区间中点 [17] - 非GAAP毛利率为57.3%,与指引范围一致;非GAAP运营费用为2.75亿美元,同比增加;运营利润为15.1% [18] - 公司自由现金流为1.32亿美元,主要受本季度净营运资金改善推动;回购了1.17亿美元的股票,并支付了1900万美元的股息 [22] - 第三季度销售额预计在7.1亿 - 7.7亿美元之间,毛利率预计为56.5% - 57.5%,运营费用预计占第三季度销售额的36.5% - 38.5% [23] - 第三季度非GAAP运营利润率中点为19.5%,第三季度税率预计在GAAP和非GAAP基础上均为16.3%,全年税率预计为14.5% [24] - 第三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69 - 0.87美元之间,GAAP每股收益预计在0.62 - 0.80美元之间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半导体测试业务 - 第二季度半导体测试业务收入为4.92亿美元,其中SoC收入贡献3.97亿美元,内存收入6100万美元,IST收入3400万美元 [19] - SoC业务增长受移动升级和AI计算增长推动,AI计算增长超预期;内存收入因客户交付时间问题,环比和同比均大幅下降,预计今年下半年回升;IST收入环比和同比均增长,由移动SLT和HDD测试仪驱动 [19][20] 产品测试业务 - 第二季度产品测试业务收入为8500万美元,同比增长7%,所有业务单元同比均增长 [20] 机器人业务 - 第二季度机器人业务收入为7500万美元,环比增长但同比下降;UR贡献6300万美元,MIR贡献1200万美元 [21] - 由于终端市场疲软,销量较低导致毛利率较低,预计疲软市场将持续,今年机器人业务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计算市场需求增强,公司UltraFLEX Plus在以往未涉及领域获关注,预计2025年下半年AI计算将成为SoC业务主要驱动力 [8] - 移动市场需求趋势持续,但本季度RF和移动电源领域有特定客户的业务表现强劲;预计2026年随着2纳米环绕栅极技术和更具吸引力的AI应用推出,移动市场将有所改善 [11][15] - 工业和汽车终端市场需求在较低水平企稳,电力半导体等领域表现出优势,长期电气化趋势将推动2025年后的增长 [11][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是推动各业务增长,包括半导体测试的各个细分领域、IST业务、产品测试集团和机器人业务 [47] - 机器人业务向高增长细分市场转型,调整组织以服务大客户并赢得客户 [48] - 公司在各业务领域面临竞争,如在GPU测试市场需证明测试能力、质量和价值;在中国市场,ATE业务在汽车和工业领域面临当地竞争 [56][1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第三季度和下半年发展态势感觉良好,比90天前更有信心,AI计算需求增强,预测转化为订单,利用率提高,供应链更具弹性 [15][16] - 公司认为长期增长驱动力包括AI、垂直化和电气化趋势,这些趋势将推动未来业务发展 [8][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在下次财报电话会议前,将参加由Evercore、KeyBanc、Citigroup和Goldman Sachs主办的科技或工业主题投资者会议 [4] - 公司静默期将于2025年9月19日营业结束时开始 [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展望更积极的原因及增长是否延续到Q4,是否与新设计订单有关 - 信心源于AI计算需求增长,是Q3指引的主要驱动力和全年乐观的原因;许多2025年的业务是2024年或2025年初获得的客户订单,漏斗中有更多机会,但预计对2026年影响更大 [29][30][31] 问题2: 2026年AI对各业务的贡献框架 - 内存市场预计与现在类似,85 - 95%由DRAM驱动,主要来自云计算AI应用;SOC市场预计2026年VIP计算和网络计算优势将延续,有望从商用供应商处增加计算收入 [32][33] 问题3: 机器人业务大客户机会规模及影响时间,大客户新封装对测试时间的影响 - 大客户机会在2026年将对UR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但无法提供具体数字;2026年移动市场因晶体管复杂度、内存技术和封装的潜在变化而乐观,但在整体业务中占比将变小 [37][40][41] 问题4: 2026年各业务转折点及战略情况 - 公司战略是推动各业务增长,各业务在中期均有增长潜力,但增长速度存在不确定性 [47][48][49] 问题5: 关键HDD客户资本支出增加对系统级测试的影响 - 预计需求在2026年增强,但测试设备交付周期长,且HDD市场有大量闲置产能,不会像客户资本预算那样大幅增长 [50][51] 问题6: Q2 AI计算业务规模,GPU测试市场机会及时间,Quantify Photonics贡献 - Q2计算业务约占SOC的20%,是增长关键驱动力;在商用计算领域需证明测试能力、质量和价值,若成功2026年将有适度积极影响;Quantify Photonics属于产品测试组,未披露具体贡献 [58][56][60] 问题7: 移动SoC恢复时间,计算SoC业务增长对毛利率的影响 - 移动SoC恢复更可能在2026年下半年;随着计算SoC业务规模扩大,总体将提高效率,产品利润率由测试仪配置驱动,预计维持在59 - 60% [68][70] 问题8: GPU测试设备市场规模,机器人业务大客户项目费用及杠杆效应 - 商用AI加速器和GPU市场规模大,进入该市场将有积极影响;机器人业务部分费用在2025年下半年产生,随着销量增加,固定成本将被吸收,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 [74][75][78] 问题9: HBM内存下半年回升原因,GPU测试机会是否与包装技术有关 - HBM内存回升是季度收入时间问题,整体TAM预计稳定,需求主要在Q4,存在Q4与Q1之间的不确定性;GPU测试机会更多与客户供应链弹性战略有关,而非包装技术 [80][83] 问题10: 网络业务对GPU测试的帮助,ASIC市场份额增长情况,机器人业务订单规模和交付内容 - 服务客户其他领域有助于建立声誉和竞争机会;在ASIC市场,公司努力在设计聚合商、代工厂和OSAT以及超大规模客户和VIP中增加份额;无法提供机器人业务订单具体规模,主要提供机械臂和机器人软件平台 [86][88][91] 问题11: 计算TAM和VIP SAM规模,是否预计达到50%份额,网络和内存业务改善情况,测试利用率提高是否与供应链活动提前有关 - 2025年VIP TAM难以确定,有上升压力,计算TAM预计增加,但未提供具体估计;网络是2025年计算收入重要部分,强于年初预期;测试利用率提高与供应链活动提前无关 [96][97][102] 问题12: GPU客户订单是否确定,VIP计算客户广度和市场份额增长可见性 - 无法确定GPU订单,公司有机会竞争,客户希望供应链更具弹性,但需谨慎对待,执行和证明能力需要时间;VIP计算由少数客户驱动,少于6个多于1个 [106][107][110] 问题13: 机器人业务客户面向职能整合带来9%增长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内部制造产能 - 重组成功执行,未对Q2结果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积极影响预计在2026年显现;机器人业务制造战略是欧洲和美国以内部生产为主,亚太地区可能利用合作伙伴,采用内外部混合策略 [114][115][117] 问题14: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中国机器人市场竞争情况 - 中国ATE市场部分因贸易法规无法服务,在剩余市场中,公司在内存制造商中份额高于全球平均,在SOC市场各领域有竞争力;中国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认为产品更好,将努力保持和扩大份额 [119][120][122] 问题15: 何时推出能进行电气和光学测试的组合产品,GPU测试机会的竞争优势,HBM插入点数量及公司在该领域的业务情况 - 公司已提供光电测试解决方案,未来24个月将整合更多Quantify Photonics仪器;GPU测试机会源于客户供应链弹性需求,公司需证明在吞吐量、可靠性和上市时间方面的优势;HBM测试有晶圆级测试、堆叠后晶圆测试和堆叠切割后测试等插入点,公司参与其中以提高产品质量 [129][130][134]
Teradyne(TER)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30 20:30
Financial Results for Q2 2025 July 30, 2025 Safe Harbor Sales of $652M | Non-GAAP Gross Margin(1) of 57.3% | Non-GAAP EPS(1) of $0.57 | EPS Above Mid Guidance This presentation contains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includ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Teradyne's future business prospects, financial performance or position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s. You can identify forward-looking statements by their use of forward-looking words such as "anticipate," "expect," "plan," "could," "may," "will," "believe," "estimate," ...
Teradyne(TER) - 2025 Q2 - Quarterly Results
2025-07-30 19: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6.52亿美元,同比下降10.7%(2024年第二季度为7.3亿美元)[1][10]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每股收益为0.49美元,同比下降57%(2024年第二季度为1.14美元)[1][10]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每股收益为0.57美元,同比下降33.7%(2024年第二季度为0.86美元)[1][10]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净利润7840万美元,非GAAP净利润9160万美元[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78,372千美元,同比下降58%[15]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6.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0.8%(2024年同期为7.299亿美元)[16]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净利润为7840万美元(每股0.49美元),同比下降58%(2024年同期为1.18美元/股)[16]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净利润为9160万美元(每股0.57美元),同比下降36%(2024年同期为0.89美元/股)[16] - 2025年上半年累计营收13.37亿美元,同比下降0.5%(2024年上半年为13.3亿美元)[10] - 2025年上半年GAAP净利润1.77亿美元,同比下降29.2%(2024年上半年为2.5亿美元)[10]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13.375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13.297亿美元[21] - 2025年上半年GAAP净利润为1.773亿美元,占净收入的13.3%,非GAAP净利润为2.132亿美元,占15.9%[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GAAP毛利率为57.2%,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024年同期为58.3%)[16] - 2025年第二季度非GAAP运营收入为9820万美元,占营收15.1%,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2024年同期为21.9%)[16] - 2025年上半年GAAP毛利润为7.883亿美元,占净收入的58.9%,非GAAP毛利润为7.889亿美元,占59.0%[21] - 2025年上半年GAAP运营收入为2.115亿美元,占净收入的15.8%,非GAAP运营收入为2.391亿美元,占17.9%[21] - 2025年上半年ERP系统实施相关费用为180万美元[21] - 2024年上半年因高管退休协议修改产生170万美元股权费用[2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测试部门贡献营收4.92亿美元,占总营收75.5%[1] - 机器人部门营收7500万美元,产品测试部门营收8500万美元[1] - 2024年5月27日公司以8500万美元净价出售半导体测试业务DIS部门[18] - 2024年5月27日,公司以8500万美元出售半导体测试部门的DIS业务[2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指引为7.1亿至7.7亿美元,GAAP每股收益指引0.62-0.80美元[2] - 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指引为7.1亿至7.7亿美元[24] - 2025年第三季度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0.62至0.80美元,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0.69至0.87美元[24] 重组和裁员 - 机器人部门在2025年第一季度裁员约150人,产生1140万美元重组费用[12] - 机器人业务重组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裁员150人,产生1140万美元员工遣散费[17]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重组涉及约150名员工,产生遣散费1370万美元[22] 现金流和资本活动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82,088千美元,同比下降15.7%[15]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36,380千美元,期末余额为339,252千美元[15]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50,408千美元,同比增长12.4%[15] - 2025年第二季度股票回购金额为117,398千美元,同比增长1,333%[15]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库存净额为350,505千美元,同比增长17.4%[1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商誉增加125,103千美元至520,470千美元,增幅31.6%[14]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17,371千美元至239,809千美元[14] - 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债券对冲交易导致稀释股份增加490万股[13] - 2025年第二季度外汇合约损失为561千美元,同比改善86.5%[13] - 2025年第二季度ERP系统实施相关支出为110万美元[18] - 2025年第二季度养老金按市值计价调整产生10万美元收益[19] - 2024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债券对冲交易增加490万稀释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