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音乐(TME)
icon
搜索文档
一场并购,打开了声音行业的想象力
虎嗅APP· 2025-06-10 21:43
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交易分析 - 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正式签订并购协议,交易将在满足前置条件后交割[1] - 喜马拉雅作为声音内容平台涵盖有声书、广播剧、知识付费等丰富业态,战略选择备受关注[1] - 交易可能成为声音市场发展的转折点,带来新变化[1]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与竞争环境 - 2023年喜马拉雅经调整净利润达2.24亿元,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3.03亿[3] - 面临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和垂直音频平台(番茄畅听、七猫免费听书等)的多线竞争[3] - 内容边界模糊化,中长视频被当作音频收听,播客拓展视频内容[3] 腾讯音乐的布局与挑战 - 腾讯音乐2019年开辟"听书"版块,2020年推出长音频产品"酷我畅听"[3] - 面临用户娱乐方式分散的竞争局面,需突破音乐内容边界[3][4] - 并购后双方可实现内容协同,喜马拉雅可集中资源拓展生态[4] 全球行业对标与协同效应 - Spotify通过并购播客公司(Gimlet Media等)实现业务拓展的成功案例[6][8] - 2024年Spotify广告收入同比增长7%,付费用户增长11%,首次实现全年盈利[9] - 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有望打造中国版Spotify,构建泛声音内容生态[9] 国际化与内容储备 - 喜马拉雅拥有520万本有声书,覆盖99%互联网热读书目[10] -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覆盖率超55%,茅盾文学奖作品超95%[10] - 积累230多位知识IP原创内容,有望借助腾讯音乐走向海外[10] 声音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文播客节目数量较2021年增长6倍[13] - 2023年中文播客听众超1亿,2024年达1.34亿,预计2025年突破1.5亿[13] - 行业价值仍被低估,内容分发和广告运营处于较原始阶段[14] AI技术应用与创新 - 喜马拉雅建立535种合成声音音色库,AI创作效率提升50倍[14] - 推出AI音频制作工具"音剪",降低创作门槛[14] - 智能语音助手"小雅"实现语义理解,7日访问留存率超15%[15] - AI将声音从被动媒介转变为智能交互入口[15][16]
腾讯音乐:拟收购喜马拉雅控股
新华网财经· 2025-06-10 18:41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交易细节 - 腾讯音乐拟以12 6亿美元现金加不超过总股数5 1986%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收购喜马拉雅 [1] - 喜马拉雅创始股东将分批获得不超过总股数0 37%的腾讯音乐A类普通股 [1] - 交易包含喜马拉雅现有业务重组条款 [1] 战略布局与业务影响 - 此次并购是腾讯音乐在在线音频赛道的关键布局 [1] - 行业认为腾讯音乐将通过收购从核心音乐业务扩展至更广阔的在线音频领域 [1] - 喜马拉雅承诺保持品牌独立、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方向不变 [1] 人员与组织架构安排 - 截至2025年6月10日喜马拉雅在职人员超2300人 [2] - 2025年员工岗位、薪酬、福利和期权安排均不会发生变化 [2]
喜马拉雅创始人回应腾讯音乐收购:将保持品牌、产品独立运营,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快讯· 2025-06-10 18:32
并购交易概述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宣布以12 6亿美元现金及腾讯音乐相关股权组合全面收购喜马拉雅 [1] - 喜马拉雅联合创始人表示并购旨在回应行业和技术变革 共享资源 共同研发 提升用户体验和创作者收益 [1] 公司运营策略 - 喜马拉雅将保持品牌 产品独立运营 核心管理团队及战略发展方向不变 [1] - 公司现有2300名在职员工的岗位 薪酬等不会发生变化 [1] 行业整合趋势 - 并购交易反映了音频内容行业加速整合的趋势 头部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 [1] - 双方计划通过协同效应优化内容生态 提升平台用户体验 [1]
腾讯音乐上涨2.17%,报18.35美元/股,总市值284.2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09 21:50
股价表现 - 腾讯音乐6月9日开盘上涨2 17%至18 35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609 34万美元 [1] - 总市值284 2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73 5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8 69% [1] - 归母净利润42 9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01 76% [1] 公司概况 - 腾讯音乐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平台 [2] - 运营QQ音乐 酷狗音乐 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等产品 [2] - 提供在线音乐 音频 K歌 直播及线上演出等服务 [2] 业务模式 - 平台融合社交互动形式如分享 点赞 评论等 [2] - 拥有海量曲库内容包括授权 自制及共创内容 [2] - 提供专业制作视频内容如音乐视频 演唱会等 [2] 用户生态 - 数亿用户分享K歌作品 短视频 直播演出等内容 [2] - 一站式平台让用户在社交场景下与音乐互动 [2] - 社交功能提高用户参与度和留存率 [2] 行业合作 - 与音乐厂牌和内容所有者紧密合作 [2] - 在版权保护 内容创作和商业化方面赋能艺人 [2] - 是音乐行业优选合作伙伴 [2]
腾讯音乐12.9亿入股SM娱乐:中韩资本改写K-POP产业版图
新浪证券· 2025-06-06 11:20
交易概况 - 韩国娱乐巨头HYBE通过场外大宗交易将持有的全部SM娱乐股份出售给腾讯音乐旗下香港法人,交易总额达243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1] - 交易完成后腾讯音乐获得SM娱乐9.38%股权,成为仅次于Kakao的第二大股东[1] - 这是腾讯音乐继投资YG娱乐、与JYP成立合资公司后在K-POP领域的又一关键布局[1] 股权争夺历史 - 2023年初HYBE以4228亿韩元收购SM创始人李秀满14.8%股权,试图获取控制权[2] - Kakao及其子公司当时已持有SM娱乐39.87%股份,并通过每股15万韩元高价收购阻击HYBE[2] - HYBE最终撤退,先以每股15万韩元向Kakao出售8.62%股份获利约500亿韩元,剩余9.38%全数售予腾讯音乐[2] HYBE战略调整 - 出售资金将用于发掘未来增长动力、加强艺人内容创新开发及拓展全球音乐市场[3] - 退出SM投资后资源可集中在新女团ILLIT发展、厂牌ADOR重组等核心业务[3] SM娱乐转型挑战 - 自2023年创始人李秀满被踢出后公司试图进入"3.0时代",但转型不顺利[3] - 李秀满通过关联公司长期抽取SM营收的6%,导致利润被侵蚀甚至出现赤字[3] 腾讯音乐战略布局 - 与SM娱乐合作始于2019年,腾讯音乐平台独家上线SM艺人作品并获30天首发权[4] - 2019-2024年SM艺人歌曲在腾讯音乐平台的播放量、下载量、数字专辑销售额年均增长分别达35%、42%、38%[4] - 通过入股可直接锁定音乐、演唱会、IP衍生等内容资源,构建"非独家但优先"竞争壁垒[4] 资本协同效应 - 腾讯持有Kakao约5.95%股份及Kakao娱乐2.96%股份,与SM最大股东Kakao形成"内容+平台"协同[5] - 交易将整合SM造星体系和IP资源,推动腾讯音乐向内容生产与运营一体化平台转型[5] SM娱乐核心价值 - 拥有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EXO、aespa等全球影响力偶像团体[6] - 成熟的艺人培养体系和丰富的IP矩阵构成庞大生态系统[6] 腾讯音乐业务机遇 - SM经典IP及海量版权可强化付费订阅吸引力,TME版权覆盖率将从80%进一步扩大[7] - SM虚拟世界观与腾讯元宇宙布局契合,可合作开发虚拟演唱会等新业态[7] - 收购价每股11万韩元低于HYBE此前14万韩元均价,SM2025Q1净利润同比大增1852.4%至2429亿韩元[7] 市场增长数据 - 2024年K-POP专辑对中国市场出口同比增长76.4%[9] - 腾讯音乐2025Q1总收入73.6亿元(同比+8.7%),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同比+22.8%)[8] - 付费用户达1.229亿,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从10.6元增长至11.4元[9] 未来合作规划 - 双方计划2-3年内推出中国本土化偶像团体,拓展亚洲市场联合制作、IP衍生和演出业务[9]
弘则研究 问答国内互联网的一季报怎么看?
2025-06-06 10:3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OTA 行业 - **公司**: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携程、B站、腾讯音乐、Boss直聘、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Spotify、网易云音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情况 - **AI 驱动发展**:AI 技术正驱动中国互联网公司产品迭代和效率提升,头部公司利润释放速度超收入增速,凸显投资价值;国内云业务加速增长,预计二季度将保持加速态势;AI 技术也深刻改变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如电商客户转化率提升 10% - 15%,游戏领域精准营销和新玩法驱动增长[1][21]。 - **估值优势明显**:当前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集中在 15 - 18 倍,低于海外 Meta、Google 等公司,考虑到 AI 带来的边际效应和国内企业脉冲式资本开支特点,是投资良机;一季报后互联网公司估值水平较为合理,多数公司收入和利润超预期[1][4]。 - **电商竞争分化**:电商领域竞争激烈,各平台策略差异化,拼多多返利给品牌商提高生态粘性,即时零售大战因政策干预和亏损调整趋缓,行业负面信息逐渐出清[13][17]。 - **即时零售进入新阶段**:即时零售市场进入第二阶段,美团外卖单量增速放缓但盈利稳定,闪购业务高速增长;阿里通过饿了么与淘天集团融合,京东补贴收敛,行业竞争趋于理性[1]。 各公司情况 - **腾讯**:在游戏和搜索类广告业务受 AI 影响有实质性边际变化,小程序生态提供分发潜力支持;广告业务处于进攻姿态,变现模式和收入贡献相对较少,与宏观经济关联度较弱;利用小程序打造 AI agent 具有很高可行性,正在进行安全性测试[2][42][51]。 - **阿里巴巴**:阿里云增速从 13%提升至接近 20%,在电商业务之外对全系列 AI 产品进行大量嵌入并商业化推进;市值相对较低,预计将逐步恢复稳定;通过饿了么与淘天集团融合,升级淘宝闪购产品[1][12][47]。 - **携程**:疫情后复苏红利趋稳,出境业务增速放缓,海外酒店业务加速;短期利润受海外投放影响,全球化战略长期利好,需关注酒店扩张对 ADR 的影响;京东进军 OTA 市场难以威胁其盈利能力[3][28][40]。 - **B站**:受益于社区生态和 AI 技术,广告和游戏业务增长显著,用户数据持续提升;面临增值服务降速风险,需关注新游戏表现和 AI 技术应用效果[3][32]。 - **腾讯音乐**:付费人数增加且 ARPU 值提升,利润增长率达 20%以上,毛利率持续提升;通过增加 ARPU 值和专注内容创作维持市场地位,付费上限预计在 1.5 - 1.7 亿[15][37]。 - **美团**: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外卖单量增速放缓,闪购业务高速增长,新业务亏损幅度环比增加;核心业务增量进入存量增长状态,闪购成为新的收入增长抓手;二季度盈利可能处于低点,是长期投资者介入的良好时间窗口[18][20][47]。 - **拼多多**:因返利给品牌商导致业绩下滑,但提高了生态粘性和稳定度;提出千亿补贴,盈利能力可能下滑 30 - 40%[13][46]。 - **京东**:在即时零售市场补贴收敛,从全面补贴转变为与商家五五成分担,并加大部分商家补贴力度;进军 OTA 市场面临巨大挑战[23][40]。 - **快手**:算法优化表现不错,但流量竞争激烈,远期发展空间存在不确定性[5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内互联网公司资本开支脉冲式特征原因**:美国企业通常拥有自有物业及资产,而国内更多采用租赁方式,无需提前做大量储备;贸易战影响导致 GPU 卡供应不稳定,企业在需要时才进行投入[6]。 - **市场对 AI 热度变化原因**:最初企业盲目尝试使用 AI,经过一段时间消化和培养,企业需求变得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更注重内部效率提升,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9]。 - **国内与海外智能体开发工具和开源市场发展差异**:国内在智能体开发工具和开源市场发展速度比海外快,生态繁荣度超过海外,但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效率提升[10]。 - **OTA 业务壁垒高的原因**:酒店库存无法保存,当晚未售出即失效,订单保障度及流量稳定性对经营至关重要,使得 OTA 业务具有高度复杂性与特殊要求[41]。
腾讯音乐上涨2.02%,报17.18美元/股,总市值266.1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6-02 21:49
股价表现 - 腾讯音乐6月2日开盘上涨2 02% 报17 18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256 26万美元 总市值266 10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73 56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8 69% [1] - 归母净利润42 91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201 76% [1] 公司概况 - 腾讯音乐是中国领先的在线音乐与音频娱乐平台 [2] - 运营QQ音乐 酷狗音乐 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等产品 [2] - 提供在线音乐 音频 K歌 直播及线上演出等服务 [2] 业务模式 - 平台融合音乐流媒体与社交互动功能 [2] - 用户可通过分享 点赞 评论等方式参与互动 [2] - 拥有海量曲库内容 包括授权 自制及共创内容 [2] 内容生态 - 提供专业制作的音乐视频 演唱会等视频内容 [2] - 用户可分享K歌作品 短视频 直播等内容 [2] - 与音乐厂牌合作 在版权保护 内容创作等方面赋能艺人 [2]
华语音乐的2024关键词:AI、分众、跨界
36氪· 2025-05-30 07:43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华语新歌年产量达135.1万首,创五年新高,同比增长66.2% [2][5][7] - 全球音乐市场收入从2023年70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762亿美元,现场音乐占比46.1%,录制音乐占比40.9% [4][5] - 中国主要音乐平台在线付费用户达1.8亿,腾讯音乐付费用户同比增长13.4%至1.21亿 [5] - 播放量破千万歌曲数量同比增加1095首,但播放量低于1000次的新歌数量激增92.6% [2][10] - 近60%播放额来自近五年新歌,占比同比提升3.2% [12] AI技术影响 - AI工具显著提升作词、作曲、编曲效率,推动新歌数量增长 [7][8] - AI降低创作门槛但加剧尾部歌曲竞争,需平衡技术与质量提升 [11] 用户行为与市场分化 - 听众口味多元化,头部歌曲(破亿/十亿)数量减少,分众化趋势明显 [14] - 中老年群体成为演唱会重要客群,例如刀郎演唱会60/70后观众占比达50% [15][17] - 银发经济延伸至音乐创作、疗愈等场景,老龄化推动行业变革 [17] 跨界合作与创新 - 音乐节通过差异化运营突破同质化,如邀请稀缺艺人(林忆莲、YOASOBI)或结合游戏IP(王者荣耀) [17][19] - 电影、游戏与音乐节联动案例涌现,如《哆啦A梦》电影宣发与泡泡岛音乐节合作 [19][20] - 游戏音乐成为内容叙事核心,如《黑神话:悟空》配乐时长600分钟并成功出圈 [20][22] - 品牌定制化音乐节(哥伦比亚·玩徒派对)及垂类音乐节(斑马音乐节)兴起 [22]
利润大跌之后,拼多多要继续跟进补贴;快手广告增长放缓,首次披露可灵收入;腾讯音乐成韩娱SM公司第二大股东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28 22:41
拼多多业绩与战略调整 - 一季度营收增速创上市以来新低,仅增长9%,总额为956.7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 [1] - 经营利润同比大跌38%,为160.85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250亿元 [1] - 市场营销费用飙升导致利润下滑,销售与市场费用达334亿元,比电商旺季的四季度更高(314亿元) [1] - 补贴范围从大家电扩展到数码手机、iPad等品类,叠加国补和平台补贴后,天猫和京东价格甚至低于拼多多 [1] - 平台计划继续牺牲利润投入补贴,范围将扩大到日用百货 [2] 快手广告业务与AI收入 - 一季度总营收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0.9%,净利润为40亿元,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1亿元 [3] - 线上营销服务(广告)占比达55.1%,但增速显著放缓至8%,去年同期为27.4% [3] - AI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首次公布收入,达1.5亿元 [3] 腾讯音乐投资SM娱乐 - 腾讯音乐花费12.9亿元人民币收购SM娱乐9.3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4] - SM娱乐旗下艺人包括EXO、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等 [4] - 此前SM娱乐曾通知网易云音乐不再续约,但经过谈判决定将歌曲继续留在网易云一段时间 [4] 小米业绩与汽车业务 - 一季度总收入1112.9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营利润131.25亿元,同比增长256.4% [5] - 汽车业务收入181亿元,毛利率23.2%,经营亏损5亿元 [5] - 小米SU7系列一季度交付新车75869辆 [5] Shein与Temu在欧盟面临监管压力 - 欧盟指控Shein违反消费者保护法,包括虚假折扣、误导性产品信息等 [6] - 若未解决违规行为,Shein可能面临欧盟29国市场年销售额4%的罚款 [6] - Temu去年12月也曾因类似问题收到欧盟警告 [6]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加密货币计划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计划筹集30亿美元购买加密货币,其中20亿美元来自股权融资,10亿美元来自可转债 [7] - 公司此前曾计划发起加密货币ETF,特朗普夫妇也发行过迷因币 [7] 中国工业企业1-4月表现 - 1-4月中国工业企业收入、利润分别同比上升3.2%、1.4% [8] - 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87%,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8] - 上游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利润仍在收缩 [8] 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东风等厂商参与商务部"零公里二手车"主题研讨 [9]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批评"零公里二手车"乱象,称平台上有三四千家在卖 [10] - 沃尔沃将裁员3000人,约占白领员工总数的15%,预计带来11.3亿元人民币重组成本 [10] -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预计汽车行业竞争将在两年内回归良性 [11] 科技与创新 - Valve创始人旗下脑机接口公司Starfish Neuroscience计划年内生产首款芯片,具备"意念控制电脑"功能 [12] - 马斯克确认X Money支付应用开始小规模测试,已获得41个传输许可证 [13]
8点1氪:兴业银行就“为千万存款客户子女提供名企实习”致歉;腾讯音乐将成SM娱乐第二大股东;王健林已被冻结4.9亿股权
36氪· 2025-05-28 08:09
兴业银行实习项目争议 - 兴业银行因"新存千万元可推名企实习"项目引发争议并致歉 该项目要求非私行客户新增资金1000万元以上或存量客户新增500万元以上 实习期内资金不得转移[4] - 兴业银行解释该项目由第三方机构收集实习岗位信息 申请人能否获得实习由企业面试决定 目前已暂停该项目[4] 企业上市动态 - 牧原食品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高盛[1] - 深圳基本半导体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国金证券(香港)、中银国际[2] -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商证券国际[3] 股权与投资变动 - HYBE出售所持全部SM娱乐股份给腾讯音乐 交易金额约2433亿韩元(12.9亿元) 腾讯音乐将成为SM娱乐第二大股东[4] - 王健林名下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超3亿股权被冻结 今年以来累计被冻结股权达4.9亿 万达集团被执行总金额74.2亿元[5] 科技行业动态 - 小米澄清玄戒O1芯片非Arm定制 由小米自主研发 采用Armv9.2 Cortex CPU集群IP和3nm工艺[7] - 雷军表示小米空调今年目标中国前三 已实现全产品线布局和技术全栈自研 智能制造工厂年内投产[8] - 三部门发文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先进计算、5G-A、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应用[13] 公司财报数据 - 小米Q1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 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 大家电业务收入翻倍[15] - 快手Q1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10.9% 海外收入13.2亿元 首次实现海外经营利润转正[16] - 拼多多Q1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 持续加大"千亿扶持"投入[17] - 知乎Q1营收7.3亿元 连续两季度Non-GAAP盈利[18] 国际商业动态 - 日本34年来首次失去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 对外资产533.05万亿日元(3.7万亿美元) 低于德国的569.65万亿日元[12] - 印度宣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经济规模达4万亿美元[13] - SpaceX加速星舰火箭研发 目标明年推进火星任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