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山教育(0998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联交所股份代號为9986,上市日期为2020年7月15日[7]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2024财年主要从事提供课外个人素质课程及海外教育咨询服务和向实体提供多元化咨询服务[68] - 公司2024财年业绩载于本年度报告之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70] - 公司2024财年业务回顾、未来发展前景及表现分析载于本年度报告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71]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及惯例载于本年度报告之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7[71]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的主要业务载于本年度报告之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1[69] - 2020年7月15日公司上市,发行2亿股新股份,包括香港公开发售2000万股及配售1.8亿股,每股1.2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2.5亿港元(约2.257亿元人民币),所得款项净额约2.04亿港元[76][77] - 原计划约60.0%所得款项用于扩展中小学课后学术教育服务及自营教学中心网络,约30.0%用于扩大中国内地服务地理据点及营运规模,约10.0%用作一般营运资金[78] - 2022年8月29日董事会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重新分配1.251亿港元用于扩展中国境外教育业务等[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2.04亿港元,已动用1.985亿港元,未动用550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完[79] - 2024财年公司无涉及动用2024年9月12日股东大会授出一般授权的股本集资活动或出售库存股换取现金[75] - 2024财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买卖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库存股)[82]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财年派付末期股息(2023财年:无)[83]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00万港元,分为8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9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人民币87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57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固定利率无担保银行贷款为人民币2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亿股[14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超三分之一席位[170] - 公司2024财年年度报告将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登并按需寄发股东[187] - 董事会最少每年检讨公司企业管治常规,2024财年已履行企业管治职责[190] - 2024财年及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基本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190] - 2024财年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91]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政策和策略方向,授权部分职能给委员会,保留重大事宜决定权[193] - 公司为董事安排合适责任保险,保障按年检讨[195] - 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6] - 2024财年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超三分之一,谢香兵具会计及金融专业资格[198] - 所有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为期三年服务协议或委任函,最少每三年轮席告退一次[198] - 最新董事名单可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查阅,公司将不时检讨董事会组成[199] - 新获委任董事获特设正式全面入职介绍,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200] - 2024财年各董事均参与适当持续专业发展,包括阅读资料、出席研讨会和培训[200] 2024财年业务情况 - 2024财年公司在中国提供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课外个人素质课程,涵盖舞蹈及体育[8] - 2024财年公司通过内地咨询服务中心为申请海外深造学生提供咨询服务,推动学生海外留学等[8] - 2024财年公司为各类实体提供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8] 股份停牌与复牌 - 因延迟刊发2022财年经审核年度业绩,股份自2023年3月30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12] - 2023年5月5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复牌指引,要求就审计事项调查等[12] - 2023年4月19日公司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对审计事项进行独立调查[13] - 2024年5月29日中审众环发布协定程序调查报,公司认为足以解决审计事项[13] - 2024年7 - 8月公司陆续刊发达成复牌指引所需的各期业绩及报告[14] - 2024年8月30日公司达成联交所复牌指引,股份自9月2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约1.185亿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5490万人民币增加约115.8%[20] - 2024财年销售及提供服务成本约846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4580万人民币增加约84.7%[21] - 2024财年毛利约339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900万人民币增加约276.7%,毛利率为约28.6%,2023财年为约16.4%[22] - 2024财年其他收入约126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150万人民币增加约1110万人民币[23] - 2024财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约52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390万人民币增加约33.3%[25] - 2024财年公司所得税支出约0.4百万元,2023财年为所得税贷项约1.1百万元[28] - 2024财年公司亏损约33.6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约38.3% [29] - 2024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约3.23分,2023财年为约6.49分[3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40.9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流动资产净额约17.3百万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52.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52.3% [3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约2.3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无[3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38.5%,2023年12月31日约18.6% [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0.6倍,2023年12月31日约1.2倍[37] - 2024财年公司资本开支约19.1百万元,2023财年约18.8百万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429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360名;2024财年员工相关总成本约68.2百万元,2023财年约46.1百万元[46] - 2024财年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集团总收益约9.9%及约24.3%[86] - 2024财年集团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总直接成本约7.4%及约22.5%[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课外课程业务收益约395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2900万人民币增加约36.2%[20] - 2024财年品牌营运及管理业务收益约2730万人民币,2023财年无此项收益[20] - 2024财年海外教育业务收益约449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1610万人民币增加约178.9%[20] - 2024财年培训及咨询业务收益约57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680万人民币减少约16.2%[20] - 2024财年其他业务收益约110万人民币,较2023财年约290万人民币减少约62.1%[20] - 2024财年,大山培训及京广大山收益为39,881千元,占集团总收益约33.7%(2023财年约59.5%)[172] - 2024年12月31日,大山培训及京广大山资产总额为83,500千元,占集团资产总额约42.9%(2023年12月31日约62.5%)[172] 股东及股权相关 - 单先生拥有本公司相联法团大山培训约0.39%股权[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张红军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2.721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34.01%[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张红军在大山培训分别通过代理人股东和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356.25万股和1375万股股份,占比分别为42.04%和42.62%;单景超通过代理人股东持有12.5万股,占比0.39%[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瑞天国际、Infinite Apex、Xi Wang分别持有公司2.721亿股、2.144608亿股、2.14460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比例分别为34.01%、26.81%、26.81%[147] 人事变动 - 贾先生自2024年9月27日起辞任本公司所有职务[57] - 游先生于2024年9月27日加入本集团[61] - 张健先生自2024年9月27日起辞任本公司所有职务[64] - 陈先生于2023年4月2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在审计及会计行业拥有约20年经验,曾在两间联交所上市公司工作超10年[65] - 2024年9月27日李靖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投资管理委员会成员[96] - 2024年9月27日游环宇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96] - 2024年9月27日贾水林辞任非执行董事[96] - 2024年9月27日张红军辞任行政总裁[96] - 2024年9月27日张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务[96] - 谢香兵博士及王彦晓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合资格膺选连任[98] - 李靖先生及游环宇先生任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届满,符合资格并愿意膺选连任[97] 购股计划相关 - 2024财年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购股权计划项下为8000万股股份及股份奖励计划项下为4706.4万股股份)除以相关类别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目8亿股股份约为15.9%[116] - 购股计划下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8000万股,占上市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占年报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含库存股)约10%[118] - 若授予某参与者购股将使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含库存股)1%,则不授予,除非获股东批准等[120] - 授出购股要约接纳期不迟于要约日起21个工作日,行使期不迟于要约函件日起10年[120] - 接纳购股要约时须支付1港元,不予退还[121] - 购股股份认购价最低为要约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要约日股份面值三者较高者[123] - 购股计划自采纳日起10年内有效,2024年12月31日剩余有效期约5年6个月[124] - 2024年1月1日和12月31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购股数分别为8000万份和零,已授出8000万份,未行使数分别为零和8000万份[125] - 2024年11月14日授出6000万份购股,行使价3.88港元,公平值0.76港元[126] - 2024年12月30日授出2000万份购股,行使价2.41港元,公平值0.53港元[126]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股份奖励计划目的包括认可贡献、激励人才、使持股视角与股东同步等[127]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授出的股份最高数目为8000万股,占2020年12月14日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129] - 年报日期,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4706.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总数约5.9%[129] - 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日期起计十年内有效,2024年12月31日剩余有效期约六年[136] - 2024年1月1日和12月31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奖励股份数目分别为6898.4万股及7500万股[137] - 2024财年,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向合资格人士授出合共500万股奖励股份,2023财年无[137] - 2024财年,合共1101.6万股奖励股份已失效,2023财年为104.4万股[137] - 2021年1月14日授出的奖励股份,40%将在2021年度业绩公告刊发后七日届满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归属,30%在2022财年年度业绩公告刊发后归属,30%在2023财年年度业绩公告刊发后归属[138] - 2021年1月14日授出的奖励股份,紧接授出日期之前的每股收市价为0.97港元[138] - 2024年12月30日向雇员授出500万股奖励股份[138] - 2024财年奖励股份变动后,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为500万股[138] - 2024财年,1101.6万股奖励股份因2022财年及2023财年集团表现目标未达成而失效[139] - 奖励股份授出价格为每份
卡罗特(0254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3年2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4年10月2日在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2549[4] - 2024年10月2日公司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并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4] - 2024年10月2日公司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8.43亿港元[74] - 2025年1月20日公司中国总部地址变更为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日耀之城6幢1单元3 - 5楼[72] - 2025年1月20日,公司中国总部地址变更为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日耀之城6幢1单元3 - 5楼[1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07325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8308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0.96%[9]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2378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1794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1.60%[9] - 2024年毛利为83539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6514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7.82%[9] - 2024年年内利润为35596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3647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0.53%[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4540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3118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73.74%[1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676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487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55.24%[10] - 2024年资产总值为172175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3605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70.69%[10]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6606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1110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3.37%[1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25568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262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64.05%[10] - 2021 - 2024年收益增长率分别为不适用、13.8%、106.0%、31.0%[11] - 2021 - 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8.7%、35.8%、35.7%、40.3%[11] - 2021 - 2024年净利润率分别为4.7%、14.1%、14.9%、17.2%[11] - 2024年销售收益为人民币2073.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1.0%[14] - 2024年股东应占净利润达人民币356.0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0.5%[14]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为20.733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15.831亿元,同比增长约31.0%[22][36]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8.354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5.651亿元,同比增长约47.8%,毛利率达到40.3%,2023年同期为35.7%[26] - 2024年公司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约2.365亿元增加约50.5%至约3.5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约2.425亿元增加约57.9%至约3.8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约15.3%上升至约18.5%[26] - 2023年和2024年美国品牌业务收益分别约为7.401亿元和12.511亿元,分别占同期品牌业务总收益的53.6%和67.2%,同比增长69.0%[38] - 2023年和2024年销售成本分别约为10.18亿元和12.379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品牌业务销售成本同比增长25.3%,ODM业务同比增长4.5%[39][40] - 2023年和2024年毛利分别约为5.651亿元和8.354亿元,同比增长47.8%,品牌业务毛利同比增长49.7%,ODM业务同比增长5.8%[41] - 2023年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约为35.7%和40.3%,品牌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9.2%和43.5%,ODM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8%和11.9%[41] - 2023年和2024年销售开支分别约为2.454亿元和3.755亿元,同比增长53.0%[42] - 2023年和2024年行政开支分别约为3160万元和6240万元,主要因上市开支和雇员福利增加[43]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约为3590万元和4140万元,同比增长15.3%[44]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入分别约为320万元和3210万元,主要因获得政府补助[45] - 2023年和2024年其他收益净额分别约为1550万元和1020万元,同比减少34.2%[46] - 2023年和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约为2.365亿元和3.56亿元,同比增长50.5%,净利率从14.9%上升至17.2%[49]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8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8.5%;2023年分别为2.425亿元和15.3%[52] - 存货从2023年的1.083亿元增加43.0%至2024年的1.548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27.0天增至38.8天[5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7390万元增加16.1%至2024年的8580万元,平均周转天数从14.9天减至14.1天[54]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3年的3.586亿元增加10.7%至2024年的3.97亿元,2024年平均周转天数为111.4天(2023年:113.8天)[55]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3.502亿元(2023年:约2.44亿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8.741亿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约4810万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6.481亿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约9820万元)[56]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3年的约500万元减至2024年的零[56] - 2024年流动资产约14.541亿元(2023年:约5.312亿元),流动负债约4.661亿元(2023年:约4.111亿元),流动比率从约1.3略增至约3.1[57] - 2024年抵押受限制存款发行银行承兑票据2.108亿元,较2023年的1.691亿元增加24.7%[61] - 2023年及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4.4%及0.3%[6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予权益持有人的储备约为人民币221百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44百万元[103] - 报告期内来自集团五大客户的收益约占总收益的12.7%,2023年为11.8%;来自最大客户的收益约占总收益的6.6%,2023年为6.5%[104] - 报告期内集团五大供应商提供的供应量约占总采购额49.9%,2023年为45.1%;来自最大供应商的供应品约占总采购额22.1%,2023年为18.0%[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雇员福利开支约为人民币35.5百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27.3百万元[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企业社会责任捐款约人民币238,000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41,900元[1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品牌业务收益由去年同期约13.799亿元增加约34.8%至约18.606亿元,占报告期总收益的89.7%[30][36] - 2024年公司品牌业务在美国市场收益同比增长约69.0%至约12.511亿元[30] - 2024年公司品牌业务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约39.2%上升至约43.5%[30] - 2024年公司ODM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约2.032亿元增长约4.7%至约2.127亿元,占报告期总收益约10.3%[30] - 2024年公司ODM业务毛利率维持稳定约11.9%,2023年同期约为11.8%[30] 全球炊具市场情况 - 全球炊具市场价值从2019年的278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09亿美元,2019 - 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7%[20] - 预计全球炊具市场价值到2028年将增至363亿美元,2023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20] 公司业务拓展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开拓东欧、南美及澳大利亚等替代市场以降低美国关税风险[19] - 2024年公司在美国及日本线上销售大幅增长,并打入线下市场[16] - 2024年公司推出超过1700个新SKU[31] - 2025年公司战略重点包括产品开发和多样化、销售渠道拓展、地域扩张、提升品牌形象、优化组织和人才[34][35] 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寻求收购及投资机会所得款项使用率35%(29500万港元),已使用0,未使用29500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动用;产品研发所得款项使用率25%(21070万港元),已使用310万港元,未使用20760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动用;扩张销售渠道所得款项使用率20%(16860万港元),已使用0,未使用16860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动用;ESG相关投资所得款项使用率10%(8430万港元),已使用0,未使用8430万港元,预计2027年底动用;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所得款项使用率10%(8440万港元),已使用180万港元,未使用8260万港元,预计2026年底动用[76] 股利派发与股份登记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利每股0.1408港元(约每股人民币0.13元)(2023年:每股人民币0.24元,约每股0.26港元)[64] - 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股东大会资格,2025年7月9日至7月11日暂停办理以确定股东获派建议末期股利资格[66] - 公司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利每股0.1408港元(约每股人民币0.13元),2023年为每股人民币0.24元(约每股0.26港元)[94] - 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30日举行,建议末期股利预期于2025年8月1日或之前以港元派付[94]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资格,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6] - 为确定股东获派建议末期股利资格,2025年7月9日至7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96] 人员相关信息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88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85名[68] - 章国栋先生为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于2024年12月31日,其控制的Guodong Capital被视为于401602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72.36%[77][78] - 吕伊俐女士为执行董事兼首席产品官,于2024年12月31日,其控制的Yili Capital被视为于4000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约72.07%[79][80] - 夏宸顥30歲,2018年10月加入浙江卡羅特,2024年3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及中國首席運營官[81] - 楊雪芬51歲,在投資銀行方面擁有逾15年經驗,2021年加入裕承科金集團擔任企業融資主管[82] - 陳天衛60歲,在多領域擁有逾30年經驗,自2023年3月起擔任盈健醫療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84][85] - 施周峰42歲,在財務管理等方面擁有逾15年經驗,2024年2月起至9月擔任武漢芯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87] - 孟海方37歲,2020年7月加入本集團,2024年3月獲委任為本集團財務總監[89] - 薛芸兒32歲,在電商行業累積逾六年經驗,2023年1月成為本集團北美業務首席運營官[90] - 楊雪芬於1996年12月取得美國南加州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83] - 陳天衛分別於1999年8月、2001年11月取得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學士、碩士學位[86] - 施周峰於2006年7月獲得河南理工大學管理學(會計專業)學士學位[88] - 孟海方於2011年6月取得中國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士學位[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88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185名[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零港元至100万港元酬金的高级
骏溢环球金融(0835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收益约22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2410万港元减少约6.5%[9] - 公司2024年度盈利约67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890万港元减少约24.4%[9] - 公司2024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81港仙,上一年度约为1.11港仙[10] - 本年度集团收益及税后溢利分别下跌6.5%及24.4%,至2260万港元及670万港元[20] - 集团收益由上一年度约2410万港元减少约6.5%至本年度约2260万港元[21] - 本年度盈利约为6.7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8.9百万港元,本年度盈利率为29.8%,上一年度为36.9%[30] - 2024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7,824千港元,2023年为21,992千港元;根据实际利率法计算之利息2024年为4,753千港元,2023年为2,221千港元[156] - 2024 - 2023年,除税前盈利为8,662千港元,2023年为11,402千港元;年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及全面收入总额2024年为6,735千港元,2023年为8,909千港元[156] - 2024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81港仙,2023年为1.11港仙[156] - 202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9,279千港元,2023年为25,240千港元;流动资产2024年为79,714千港元,2023年为46,434千港元[157] - 202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36,405千港元,2023年为21,465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2024年为43,309千港元,2023年为24,969千港元[157] - 202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52,588千港元,2023年为7,653千港元;股本2024年为9,600千港元,2023年为8,000千港元[157] - 2024 - 2023年,储备为42,988千港元,2023年为 - 347千港元;权益总额2024年为52,588千港元,2023年为7,653千港元[157] - 2024 - 2023年,除税前盈利为8,662千港元,2023年为11,402千港元[160] - 2024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346)千港元,2023年为18,324千港元[160] - 2024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8千港元,2023年为76千港元[160] - 2024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882千港元,2023年为(11,850)千港元[160] - 202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物增加净额为1,614千港元,2023年为6,550千港元[160]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上一年度亦无末期股息[11] - 公司有股息政策,无预设派息比率,董事会可酌情宣派股息,末期股息需经股东批准[94]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本年度末期股息[100] 市场指数情况 - 恒生指数自2025年初以来上涨约20%,成交额持续走高[12] - 恒生指数自2025年初以来上涨约20%,成交额持续走高[31] 公司人员变动 - 许文霞24岁,具有企业管理经验,自2023年起任立桥保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人力常务副总裁,是公司最终控股股东许楚家女儿[14] - 叶国谦于2024年12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6] - 李军于2024年12月16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部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上环干诺道中168 - 200号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11楼13 - 15室[7] - 公司股份代号为8350,网址为http://www.wlis.com.hk[8] - 公司于2016年7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1月12日在联交所GEM上市[97] - 公司于2016年7月1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最终控股股东为许楚家先生[161] 公司融资情况 - 2024年11月公司完成新股发行,筹集4000万港元用于偿还已发行票据[19] - 公司控股股东向公司提供3000万港元无息贷款支持证券业务发展[19] 集团资产情况 - 2023 - 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由7170万港元增至8900万港元,净资产由770万港元增至5260万港元[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经纪服务、相关咨询服务及保证金融资业务收益约为18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50万港元或约15.6%[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余额扣除约0.3百万港元(2023年:1.2百万港元)预期信贷损失后约为17.1百万港元(2023年:13.8百万港元),本年度利息收入约为3.6百万港元(上一年度:1.7百万港元)[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七笔未偿还贷款,本金金额约为200,000港元至5.3百万港元,其中四笔以香港住宅物业作抵押,抵押率约为5%至61%,所有未偿还贷款年利息约为18.0%至25.2%,应收贷款前五大客户占所有未偿还贷款约96%[24] - 企业结构性贷款及按揭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比率为0%[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纪佣金收入约1782.4万港元,占集团该年度总收入的79%[14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约1744.8万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的信贷亏损拨备约32.9万港元[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亏损的拨回约85.1万港元[144] 公司贷款业务目标 - 公司目标贷款规模介乎约0.1百万港元至5.0百万港元[23] 公司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14名雇员(2023年:12名)及两名执行董事,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为4.9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6.2百万港元)[27] 公司营运及行政开支情况 - 本年度其他营运及行政开支约为8.7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8.0百万港元),增加0.7百万港元或9.6%[28] 公司税务情况 - 本年度公司税务成本约1.9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2.5百万港元,实际税率为22.2%(上一年度:21.9%)[29]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信贷风险主要来自现金及现金等值物等,管理层预期无重大信贷风险[32] - 集团本年度交易以港元及美元计值,管理层预期外币风险不重大,目前不设外币对冲政策[35] 公司或然负债及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已订约但尚未拨备的资本承担、资产抵押[36][37][39] - 本年度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无新业务、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3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本年度及至年报日期遵守适用守则条文[40][41]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相关交易规定标准作为董事和相关雇员证券交易守则,未发现违规事件[43] - 董事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6] - 本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关于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的规定[49] - 公司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独立[50] - 公司本年度建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全体董事完成评估,结果满意[51] - 本年度董事会检讨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执行情况及成效,结果满意[52] - 许文霞女士、关建文先生及叶国谦先生须于下届周年股东大会由股东选举[53]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可续的服务协议,终止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54]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一年的委任函,终止需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55]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及风险管理四个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59]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1]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会面两次[61] - 2024年12月31日,杨兹诚先生为薪酬委员会主席[6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63] - 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61][62][64] - 2024年12月31日,许文霞为提名委员会主席,吴鸿茹及杨兹诚为成员,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65][66] - 公司于2020年3月26日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2024年12月31日许文霞为主席,关建文及杨兹诚为成员,本年度未开会[67][68] - 公司于2017年12月19日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2018年12月28日修改[69] - 董事会组成:男性3名、女性2名;21 - 40岁2名、41 - 80岁3名;执行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等[70]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女性占比40%、男性占比60%,其他雇员女性占比20%、男性占比80%,董事会计划来年增加女性员工比例[71] - 董事会将甄选出委任董事的职责及权力授予提名委员会,公司采纳董事提名政策[72] - 提名新董事可从内部晋升、调任等渠道遴选候选人,经评估、排名后建议董事会委任[75] - 董事会提呈选举或重选董事决议案时,将按规定披露候选人资料[76] - 提名委员会将定期审阅董事提名政策确保其有效性[77] - 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已检讨公司多项政策及常规[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许文霞、关建文、李军、吴鸿茹、杨兹诚董事出席率均为100%,叶国谦出席率为0%[80] - 本年度,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其他董事避席情况下举行一次会议[81] - 公司已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及措施,成立风险管理队伍定期进行审阅及评估[82] - 本年度,董事会在审核委员会等支援下,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认为制度有效及充分[84]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供雇员及业务往来者匿名向审核委员会提出关注[84] - 公司制定反贪污政策,开展反腐倡廉活动,组织反贪污培训及检查[84] 公司核数师相关 - 本年度,外聘核数师栢淳会计师事务所已付/应付费用总额为48.5万港元[87] - 栢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133] - 集团2023年12月31日综合财务报表于2024年3月28日由另一名核数师出具无保留意见[138] 公司审计程序 - 审计用以评估经纪佣金收入确认的程序包括评估内部控制、参考协议条款、预计收入并比较、与报表对账、向客户取得确认书等[142] - 审计对应收贷款及利息信贷亏损拨备评估的程序包括挑选模型及参数、确定标准、考虑前瞻性经济指标等[145] - 审计还包括了解并测试管理层监控程序、评价模型方法、与管理层讨论、评估前瞻性计量合理性、抽样检查数据输入值等[146] 公司董事职责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要求编制真实而公平的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49] - 公司董事负责评估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在适用情况披露相关事项并使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149] 审计委员会职责 - 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的财务汇报过程[150] 公司收购及储备变动 - 2017年10月12日,集团进一步收购新纪元4.00002%权益,该日非控股权益约1,139,000港元转拨至其他储备[158] - 2012年10月19日,收购新纪元80%股份确认议价购买收益约9,223,000港元[159] - 2015年7月9日,集团进一步收购新纪元16%已发行股本,代价4,000,000港元,于其他储备确认收益约2,062,000港元[159] 公司业务范围 - 集团主要提供期货、证券及期权经纪等服务[98] -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在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及英国交易所提供经纪等服务[162]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集团本年度盈利及事务状况载于第37至103页综合财务报表[99]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编制,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168] - 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历史成本基于换取货品及服务支付的代价公平值[170][171] 公司会计准则应用 - 本年度公司首次采纳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本,无重大影响[16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预计影响报表列报和披露[166]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65] 公司租赁会计政策 - 集团取得附属公司控制权时开始综合入账,失去时终止,年内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收入及开支按控制时间计入报表[173] - 集团作为承租人,对含租赁及非租赁部分合约,应用可行权宜方法将其作为单一租赁部分入账[178] - 集团对租期12个月或以下且无购买选择权的办公室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租赁付款按直线法或其他系统性基准确认为开支[179] - 使用權資
利骏集团香港(083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约657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6380万港元增加约3.0%[16] - 2024年销售及服务成本约46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4.1%[19] - 2024年销售及行政开支约341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20] - 2024年亏损约1080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1760万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约为3602.7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 - 1086.5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3602.7万港元及6000港元[2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抵押银行结余及现金账面价值约为5360万港元,较2023年的2620万港元增加约104.6%[24]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83.9%,2023年12月31日为64.5%,增加主要因本年度发行债券[2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支付可退还按金为9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9万港元;已发出反弥偿为13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9万港元[35] - 本年度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为零港元(2023年:10,000港元)[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9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设计及装修业务收入6134.9万港元,占比93.4%;其他业务收入431.8万港元,占比6.6%;证券投资业务无收入[18] - 2023年设计及装修业务收入6381.2万港元,占比100%;证券投资业务和其他业务无收入[18] 公司业务成立信息 - 设计及装修业务于1999年以利骏设计规划有限公司名义成立[13] - 证券投资业务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成立[14] 公司名称及股票简称变更 - 2024年12月17日,公司英文名由「AL Group Limited」改为「Basic House New Life Group Limited」,中文名改为「简朴新生活集团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自2024年12月20日上午九时正起更改[31] 公司股权收购与资产交易 - 2024年10月22日,公司直接全资附属公司System Return同意以800万港元收购澔天设计及营造有限公司100%股权,将通过发行及配发最多14285714股代价股份结算[32] - 2025年2月7日公司收购20.02万股快手B股,代价约920万港元;40万股吉利股份,代价约670万港元;50万股中国人寿H股,代价约740万港元;6万股美团B股,代价约920万港元[44] - 2025年3月14日公司收购10万股吉利股份,代价约180万港元;3.92万股大新股份,代价约120万港元[47] - 2025年3月18日,公司收购100,000股吉利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001%,总代价约180万港元,每股约17.88港元;收购66,800股大新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02%,总代价约220万港元,每股约33.4港元[50] - 2025年3月24日,公司出售200,000股中国人寿H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01%,总代价约320万港元,每股约15.8港元;出售300,000股吉利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003%,总代价约520万港元,每股约17.4港元;出售50,200股快手B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001%,总代价约290万港元,每股约57.8港元[50] - 2025年3月25日,公司收购250,000股长和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007%,总代价约1130万港元,每股约45.0港元[51] - 2025年3月6日,公司附属公司收购物业A,实用面积约628平方呎,代价290万港元,每平方呎约4,617.8港元;收购物业B,实用面积约592平方呎,代价240万港元,每平方呎约4,054.1港元[52] 其他公司资产净值信息 -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192273百万美元[30] - 华人置业集团资产净值约为13697百万港元[30] - 春泉产业信托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6078百万元[30] - 新兴印刷控股有限公司资产净值约为467百万港元[30] - 顺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资产净值约为4234百万港元[30] 公司无抵押资产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2023年12月31日也无[34] 公司雇员数量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9名雇员,2023年为39名[36] 公司前附属公司清盘情况 - 2023年11月8日公司前附属公司ACE被香港高等法院颁令清盘,其于停止综合入账日期的负债净额约为6500万港元[37][38] 公司债券发行与认购 - 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47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换股股份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7%,转换后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13%[39]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450万港元用作集团业务运营及一般营运资金[41] 公司出售事项预期收益 - 公司预计出售事项确认收益总额为30.888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68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6] - 公司预计进一步出售事项确认收益总额约12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13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9] 核数师意见相关 - 核数师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源于2023年12月31日止过往年度停止综合入账前附属公司ACE[54] - 管理层自2023年11月8日起失去对前附属公司控制,无法提供账簿等文件,导致核数师对过往年度报表出具保留意见[54] - 因前附属公司清盘人扣押账簿记录,管理层未能获取以供审核,核数师无法确定本年度综合损益若干比较数字合理性[56]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对保留意见的立场及理由[57] 公司人员任职信息 - 陈洪楷45岁,2022年7月6日获委任执行董事,7月29日获委任董事会主席[58] - 钟嘉豪41岁,2023年12月6日获委任执行董事,有逾10年金融服务经验[60] - 邓志钊41岁,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领域有逾15年经验[65] - 邱仲平53岁,是集团联席创始人,自1999年10月起担任利骏设计设计总监,有逾28年相关经验[67][68] - 施洁54岁,是集团联席创始人,自1999年10月起担任利骏设计项目总监,有逾28年相关经验[68][69] - 刘依雅50岁,1999年11月加入集团,现为利骏设计销售及市场营销总监[71] - 陈赛怡55岁,2000年8月加入集团,现为利骏设计人力资源与行政管理副总监[72] - 梁子炜42岁,2022年5月加入集团,现为公司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有逾15年相关经验[73] 公司财务报表呈列 - 公司董事呈列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74] 集团业务回顾与发展 - 集团收入主要来自设计及装修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75] - 集团本年度业务回顾及未来业务发展载于年报第4至16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75] 独立报告发布预期 - 独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预期将在年结日后不迟于五个月内发布[76] 公司合规情况 - 本年度董事会不知悉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且对公司业务构成重大影响的情况[78] 股息分派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本年度向公司股东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无)[86] 公司采购与销售客户占比 - 最大供应商占本年度采购额的5.3%,五大供应商合计占19.2%[96] - 最大客户占本年度销售额的18.9%,五大客户合计占47.4%[96] 公司人员任免情况 - 2024年1月3日王建阳先生辞任执行董事[97] - 2024年9月27日关衍德先生辞任执行董事[97] - 2024年12月12日刘可珺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7] - 2024年9月27日,关衍德先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授权代表及合规主任[101] - 2024年12月12日,刘可珺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董事袍金为120,000港元[102] - 2024年12月30日,邓志钊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董事袍金为120,000港元[103] - 2024年12月30日,谢志成先生及谢伟熙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4] - 全体董事将于2025年6月27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均符合资格并愿膺选连任[99] - 2024年1月3日,王建阳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131] - 2024年9月27日,关衍德辞任公司执行董事、授权代表及合规主任[132] - 2024年12月12日,刘可珺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 2024年12月30日,谢志成和谢伟熙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志钊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34][135] - 王建阳于2024年1月3日辞任,关衍德于2024年9月27日辞任[142][145] - 刘可珺于2024年12月12日获委任,邓志钊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142][145] - 谢志成、谢伟熙于2024年12月30日辞任[142][145] 公司董事持股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陈洪楷实益拥有股份18,941,200股、购股权3,600,000股,配偶权益39,600股,总计22,580,8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比6.27%[113] - 2024年12月31日,钟家豪实益拥有股份3,492,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比0.97%[113] - 2024年12月31日,刘可珺实益拥有股份606,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百分比0.17%[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吕宇健持有公司80,104,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为22.23%[118] 公司保险与重大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投保责任险[107] - 本年度末或年内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使董事或其关连实体拥有重大权益[109]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截至刊发报告前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GEM上市规则有关已发行股份总数至少25%由公众持有的公眾持股量规定[122]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24日至2025年6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24] 公司委员会成立与人员变动 - 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2018年12月31日修订职权范围[154]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157] - 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成立薪酬委员会[158]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160] - 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成立提名委员会,2018年12月31日修订职权范围[162]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163] - 谭泽之、刘可珺、邓志钊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谢志成、谢伟熙同日辞任[155] - 钟家豪于2024年9月27日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执行董事,关衍德同日辞任;邓志钊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谢志成、谢伟熙同日辞任[159] - 钟家豪、谭泽之、邓志钊于2024年12月30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谢伟熙、谢志成同日辞任[163] 公司政策相关 - 公司于2016年6月15日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目标为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董事有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170][173] - 公司采纳派付股息政策,派息金额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因素,董事会可酌情决定[176] - 集团薪酬政策确保整体薪酬公平且具竞争力,执行董事酬金依技能等因素,非执行董事参考市场趋势[179] - 公司采纳并实施披露政策,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处理机密资料和监控资料披露提供指引[194]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与公布 - 董事会负责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财务业绩适时公布[180]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情况 - 公司不知悉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81] 外聘核数师费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外聘核数师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核数及非核数服务费用分别为105万港元和15万港元[183] 公司风险管理与监控 - 董事会致力于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该系统旨在管理风险[186] - 集团设立风险管理系统,管理层实施风险评估,识别关键风险并制定补救措施[188] - 集团无内部审计部门,委任独立专业
达利国际(0060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9170万元[10] - 非流动负债与股东资金之比率为40.2%,流动比率为1.2[13] - 每股基本盈利为港币0.3元[13] - 每股资产净值为港币10.11元[13] - 2020 - 2024年营业额分别为33.07亿、2.15亿、2.88亿、35.15亿、33.37亿港元[23] - 2020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分别为10.12、9.39、10.22、10.27、10.11港元[25] - 公司建议不派末期股息[11] - 2024年公司收入达33.37亿港元,2023年为33.07亿港元;毛利为6.457亿港元,毛利率为19.3%,2023年分别为6.922亿港元及20.9%;溢利为9590万港元,2023年为1.128亿港元[29] - 2024年行政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为8.6%,2023年为9.0%;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为6.1%,2023年为6.7%[32] - 财务费用由2023年的807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7290万港元;截至2024财年末,每股基本盈利为0.30港元,2023年为0.37港元;每股资产净值为10.11港元,2023年为10.12港元[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存款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其他金融资产总额为5.938亿港元,2023年为8.754亿港元[39] - 银行借贷从2023年12月31日的16.42亿港元变更为2024年12月31日的16亿港元[39] - 2024年其他亏损为640万港元,2023年为收益1020万港元,主要包括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740万港元,2023年为增加1040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对股东资金的比率为40.2%,2023年为36.9%[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2,2023年为1.1[4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为1410万港元[41] - 2024年战略投资总计9480万港元,2023年为8160万港元;向物业发展及建设项目注入3910万港元,2023年为1.902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开支承担为3.944亿港元,2023年为3.757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46] - 2024年10月4日已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3.5仙,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2023年:每股港币12仙)[6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结存为港币261,849,000元(2023年:港币310,315,000元)[75] - 2024年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约为港币455,000元(2023年:港币255,000元)[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五大客户占销售货品或服务收入少于20%,五大供应商占购货额少于20%[7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成衣制造及贸易业务收入为32.2亿港元,2023年为31.9亿港元;溢利为1.445亿港元,2023年为1.625亿港元[35] - 2024年物业投资及开发业务收入为1.169亿港元,2023年为1.172亿港元[36]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达利桐庐丝绸文化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尺[16] - “睿创世界钱江科技产业园”落成,将带来稳定现金流并强化核心时装业务[14] - 东莞厂区增设太阳能发电设施[20] - 杭州「睿創世界」产业园吸引逾百家高科技企业与顶尖研究机构进驻,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28] 公司人员变动 - 林富华、林知誉、林典誉分别为公司执行董事长、董事总经理、董事总经理(中国)[48][49][50] - 梁咏雯自2024年12月2日起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52] - 钟国斌61岁,2019年7月加入集团,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职,2022年初成立香港碳交易中心有限公司[53] - 唐希强68岁,2023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曾于2011年8月 - 2020年4月任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副行政总裁[54] - 刘业成63岁,2023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34年警务经验,2016年获香港警察卓越奖章,2019年获银紫荆星章[55] - 黄俊硕40岁,2023年9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拥有逾15年会计、税务及审核经验[56] - 黄俊硕于2024年3月获委任为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任职[57] - 梁淑妍68岁,自集团创立即在集团工作,为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有逾40年市场推广等业务经验[58] - 阮根尧64岁,2001年加入集团,为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从事丝绸染整行业超25年[58] - 洪嘉禧先生自2025年1月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梁咏雯女士自2024年12月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杨国荣教授自2025年1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9] 公司股本及股权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林富華持有1,789,901股公司普通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0.59%;以其他權益持有222,069,460股,佔已發行股本72.66%[87] - 2024年12月31日,林知譽、林典譽分別持有公司授出購股權相關股份2,500,000股,各佔已發行股本0.82%[8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發行股本為305,615,420股[88][92] - 2024年12月31日,梁淑冰持有223,859,361股公司普通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73.25%[90] - 2024年12月31日,Hinton Company Limited持有170,867,620股公司普通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55.91%[90] - 2024年12月31日,High Fashion Charitable Foundation Limited持有51,201,840股公司普通股股份,佔已發行股本16.75%[90] - 年內公司股本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38[93] - 年內公司無發行股份,無庫存股份[94] - 2012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5月29日届满,此后不再授予购股,已授出未行使或未失效的仍有效可行使[95] - 2022年6月14日公司通过决议采纳2022购股计划,有效期为10年[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林知誉和林典誉的购股总数均为250万股,合计500万股[96] - 2022购股计划可发行的购股总数为3056.1542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的10%[98]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用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105] - 公司制定了廉洁守则和举报政策,确保公司声誉不受损,鼓励举报违规行为[114] - 公司重视培育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融入“道、德、诚、信、廉正、守法合法、管理明日”等文化价值[112] - 截至年报日,董事会由8位董事组成,包括3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上市发行人委任的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年报日董事会8位董事中独立非执行董事超三分之一[120]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中男性和女性占比分别为37%及63%[121] - 年内举行了5次定期董事会会议,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了1次会议[125] - 公司每次发出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最少14天,会议文件于会前不少于3天送交全体董事[126]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人员购买合适责任保险,年内无根据保单索赔情况[124] - 公司不提供具有与绩效相关要素的股权激励报酬[122] - 公司致力运用绿色原材料及创新绿色产品,鼓励内部使用可持续发展产品和回收物料[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林富華、林知誉、洪嘉禧等多位董事董事会出席率为100%(5/5)[127]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三次定期会议[136]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139] - 审核委员会由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3] - 薪酬委员会由一位执行董事及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36] - 提名委员会由两位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0] - 主席带领董事会负责推广企业文化等,董事总经理带领管理层执行策略[130] - 公司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各有特定职责及权力[131] - 年内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基于提名政策提名候选人及重选董事[144] - 公司规定每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有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三分之一)的董事退任并膺选连任,林知誉先生等四人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一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155] - 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两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及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0] - 年内风险管理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讨论集团各方面风险及相应纾减措施[151]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架构和袍金等并提建议[141] - 提名委员会按公司企业策略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并提建议[14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有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证券准则[154] - 公司订立有关雇员买卖证券的书面指引,规定与标准守则相符[156]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实施并年度审阅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49] - 公司向新委任董事提供全面就任须知,2024年董事获邀参加多主题培训[157] - 公司需在会计年度和期间结束后,分别于3个月及2个月内公布年度及中期业绩[162] - 董事会全面负责建立及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2024年相关检讨持续进行,未发现重大问题[165] - 公司通过多部门对2024年度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作出检讨,涵盖多方面监控及风险管理功能[165] - 公司制定的风险管理及会计制度可提供合理保证,风险管理仍有改进空间[166] - 公司建立组织架构,订明营运政策、程序、职责及权限[169] - 相关执行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获授权限处理主要事务,董事会授权公司秘书处理及发放内幕消息[170] - 高层制定的预算须经执行董事审阅及批核,集团建立内部监控程序确保财务报表编制合规[171] - 集团设有制度及程序辨识、处理及控制风险,由执行董事及管理层监察[172] - 2024年内审报告显示集团内部监控系统有效运作,无严重弊病,公司及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部监控条文[174] - 公司秘书卓翠琼女士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上市规则第3.29条完成规定的相关专业培训时间[176] - 公司采纳企业披露政策,确保内幕信息及时公平向公众发布[175] - 公司鼓励股东参加股东大会,未能出席可委派代表投票,并会检讨大会程序[180] - 2024年股东大会所有议案按规定以投票方式表决,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担任监察员[182] - 公司采纳并定期检讨股东通讯政策,确保股东意见及关注妥善处理,设有多种沟通渠道,董事会每年检讨该政策[186] 公司审计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核,重新委聘其为核数师的决议将在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108] - 公司聘请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提供2024年度核数服务,核数服务费约为330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约为48.9万港元[164] - 核数师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并已遵照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要求妥为拟备[188] - 核数师将投资物业估值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因其结余在综合财务报表相对重要,且厘定公平值需涉及判断及估计[192] - 公司所有投资物业均根据独立合资格专业估值师按公平值模式进行估值[192] - 核数师对年末日投资物业估值采纳评估估值师资格等程序[193] - 公司董事需对除综合财务报表及核数师报告外的其他信息负责[194]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及条例拟备真实而中肯的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96]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向全体股东出具核数师报告[198] - 审计中运用专业判断和保持专业怀疑态度,识别评估综合财务报表重大错误陈述风险并执行审计程序获取凭证[199] - 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但不对集团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意见[199] - 评估董事采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及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的合理性[199] - 对董事采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的恰当性作结论,确定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99] - 评估综合财务报表整体列报方式、结构、内容及是否中肯反映交易
旭辉控股集团(0088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8
目錄 Contents | 002 | 公司資料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 --- | --- | --- | | 004 | 公司簡介 | Company Profile | | 005 | 主要房地產項目 | Major Property Projects | | 015 | 二零二四年獎項及榮譽 | 2024 Awards and Recognitions | | 016 | 詞彙及定義 | Glossary and Definitions | | 018 | 主席報告 | Chairman's Statement | | 026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 043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簡介 | Biographie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 050 | 企業管治報告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 073 | 董事會報告書 | Directors' Report | | 113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In ...
众淼控股(0147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人民币205.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3%,净利润达人民币46.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5%[12] - 2024年毛利率为38.3%,净利率为22.5%,管理费用率为8.0%,销售费用率为4.3%[9] - 2024年流动/速动比率为13.2倍,资产负债率为5.8%[9] - 2024年总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45,953千元,总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89,440千元,总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7,021)千元,总权益为人民币598,372千元[9]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1.74亿元升至2024年约2.058亿元,增幅18.3%,主要因保险代理业务收入增加[28] - 公司整体毛利从2023年约7450万元增至2024年约7880万元,增幅5.8%,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约42.8%降至2024年约38.3%[30]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1130万元减至2024年约1070万元[31] - 2023年和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710万元和720万元,维持稳定[3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1860万元减至2024年约1640万元[34] - 销售及营销成本从2023年约1190万元减至2024年约880万元[35] - 2023年和2024年财务成本均为20万元,同比维持稳定[36] - 所得税从2023年约900万元增至2024年约1070万元[37]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约3900万元上升18.5%至2024年约4620万元,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率均为22.4%[38] - 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36320万元增至2024年59840万元[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其他财务资产中的定期存款总额从2023年33590万元增至2024年56860万元[40] 保险代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促成的总保费约人民币1,618.8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1,259.1百万元上升约28.6%[13] - 2024年保险代理业务产生的佣金收入约人民币187.7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155.7百万元上升约20.6%[13] - 2024年公司实现约人民币18.2百万元的新保费增长[13] - 2024年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交互平台为保险代理业务贡献保费约人民币51.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3.6%[13] - 2024年公司搭建的学平险服务生态体系带来约人民币6.4百万元的保费增量[13] - 公司促成的总保费从2023年约12.591亿元上升28.6%至2024年约16.188亿元[20] - 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从2023年约1.557亿元上升20.6%至2024年约1.877亿元[20] - 2024年财产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7000万元,较2023年上升17.1%;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2420万元,较2023年下降28.4%;意外及汽车保险产品佣金收入约9350万元,较2023年上升50.3%[20] - 2024年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91.2%[20] - 公司保险代理业务佣金收入从2023年约1.557亿元升至2024年约1.877亿元,增幅20.6%,因平台升级和新增合作伙伴[28] IT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IT服务收入约人民币17.0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15.8百万元上升约7.6%,2021 - 202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2.0%[13] - 公司IT服务收入从2023年约1580万元升至2024年约1700万元,增幅7.6%,2024年占总收入8.2%[22] 咨询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咨询服务收入从2023年约250万元降至2024年约120万元,降幅52.0%,主要因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收入下降[23] 公司业务合作与市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连接超75家保险公司、超20家战略渠道合作伙伴,连接山东、河北、河南及吉林四省保险代理人,向超2.4万名企业保险用户及超47.5万名家庭保险用户分销保险产品[14] - 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5402亿元增至2023年约85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2.0%,预计2028年达15055亿元,2024年起复合年增长率12.8%[26] - 保险专业中介渠道近十年保费规模年均增长率22.42%,公司2021 - 2024年促成的总保费复合增长率达34.4%[27] - 截至2024年,公司已连接超75家保险公司[175] - 截至2024年,公司覆盖山东、河北、河南及吉林等省的保险代理人[175]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超20家战略渠道合作伙伴[175] - 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服务逾24,000家企业客户[175] - 截至2024年,公司累计服务475,000名家庭客户[175]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是紧扣科技+场景+生态的差异化模式,支持用户体验迭代[16] - 公司拟在保险中介及金融科技行业进行审慎投资及收购,目前未物色潜在目标,也无相关约束性承诺[17] - 公司计划扩大生态圈,提升保险产品黏度,培养终身保险用户[18] - 公司计划深化「AI+」战略,推进AI+风险减量、智慧客服、智慧理赔领域[18] - 公司拟根据招股章程所列计划使用全球发售募集的所得款项[57]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核心方针,制定全面ESG管理制度[178] - 公司建立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机制,涉及用户、客户、战略渠道提供商等[180][182] - 公司委托独立第三方顾问进行持份者重要性评估[183]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PP和平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保险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176] - 公司致力于为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提供IT服务,赋能多个行业[176] - 公司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优化服务体验[176] - 公司秉持以用户为中心和节能减排的理念,实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平衡[178] - 公司邀请利益相关方及管理层代表参与在线问卷调查,对议题进行分析排序[185] - 公司从“对集团的重要性”和“对利益相关方的重要性”两个维度,采用矩阵形式进行议题表达,筛选出高度重要议题,并将所有议题分为高度、中等、一般重要三类[186] - 公司建立了多层次的集团治理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角色,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相关事项和议题[193] - 董事会负责全面监督ESG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决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框架及重大政策等[194] - ESG领导小组成员由总经理领衔高管团队组成,负责制定集团ESG战略及政策行动方案等[194][196] - ESG执行小组成员由品牌营销部协调日常事务,各职能部门及事业部负责人共同推进具体工作实施[196] - ESG执行小组每月向领导小组提报进展,领导小组每季度向董事会提交整合评估报告[196] - 公司独立设有ESG顾问委员会,由股东代表和外部专家组成,对集团ESG工作提出咨询、建议及其他支持[194][196] - 重要性议题矩阵将作为未来战略制定、目标设置和信息披露的重要参考依据[186] - 公司积极推动多项可持续发展议题,确保自身努力与以集团核心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紧密相连[189] - 公司制定《全面风险管理办法》,从组织体系、流程和文化三方面进行规定[197] - 公司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198] - 公司制定标准化风险管理流程,涵盖五个关键环节[198] - 公司将风险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增强全员风险意识[199] - 公司通过多样化培训等提升员工风险管理能力[199] - 公司建立系统化风险管理机制,培养专业人才[199] - 公司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深化“科技+场景+生态”发展战略[200] - 公司强化与保险公司及战略渠道方合作,提供产品解决方案[200] - 公司依托多元化资源构建“保险+”服务矩阵[200] - 公司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用户粘性与生命周期价值[200] 公司人员与薪酬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31名雇员,该年度雇员薪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3160万元[52] - 鹿遥先生40岁,自2017年3月及2018年5月起分别获委任为总经理及董事,2023年3月14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整体业务管理及企业发展[61] - 鹿遥先生于企业、业务管理及人力资源领域拥有逾16年经验,于保险中介行业拥有逾7年经验[62] - 张志全先生46岁,2018年5月1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3年3月14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制定及执行公司的家庭保险业务战略[63] - 张志全先生于中国保险行业拥有逾21年经验[64] - 李甜女士39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2019年1月加入集团,会计及审计经验逾11年[66][67] - 王合平先生40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2017年4月加入集团,软件研发经验逾16年[68][69] - 房巧玲女士49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9年7月起在中国海洋大学任教,担任多公司独立董事[72][73] - 钟伟文先生61岁,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会计、税务及财务经验,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5][76] - 李甜女士2008年6月取得中国青岛大学国际经济及贸易学士学位,2010年4月取得澳洲悉尼大学金融与物流管理双硕士学位[68] - 王合平先生2006年6月取得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70] - 房巧玲女士1996年7月取得中国浙江丝绸工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及2005年6月分别取得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及管理学博士学位[74] - 李甜自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担任公司监事,现为薪酬委员会成员及集团若干附属公司的监事[66] - 房巧玲为薪酬委员会主席以及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72] - 钟伟文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75] - 吴先侨女士52岁,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实务逾21年[79][80] - 吴先侨女士分别于1995年11月、1996年6月及1999年12月取得香港大学法学学士、法学专业证书及法学硕士学位[81] - 吴先侨女士曾担任的裕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8日清盘解散[82] - 朱荣伟先生32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监事兼监事会主席,2015年7月取得中国青岛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20年1月获注册管理会计师资质[83] - 王杰斯女士38岁,2023年3月14日获委任为监事,2006年7月本科毕业,2008年4月取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3月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84] - 王洋洋女士42岁,2024年6月17日获委任为监事,2019年3月加入集团担任人力资源管理经理[86] - 陈秀玲女士55岁,于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拥有逾25年公司秘书工作经验[90] - 孙艳露女士35岁,于2024年8月6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2022年4月加入公司任财务经理,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任公司监事[92] - 孙艳露女士2013年7月取得中国北方民族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士学位,2024年11月取得中国注册税师协会授予的税务师资格[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31名雇员,其中男性77名,女性54名,性别比例约为58.8%男性比41.2%女性[15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96] - 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作为本身守则,除部分偏离外,自上市至报告期末一直遵守第2部分所有守则条文[97] - 公司自上市起就董事及监事证券交易采纳一套行为准则,相关人员自上市至年报日期一直遵守标准守则及《证券交易准则》[98] - 公司可能拥有未公布内幕消息的雇员须遵守标准守则,自上市至报告期末无雇员不遵守事件[98]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战略决策监督及业务表现监察,应定期检讨董事履职贡献及投入时间[99]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1] - 钟伟文先生和吴先侨女士分别于2024年3月27日及2023年5月17日取得上市规则第3.09D条所述法律意见[102] - 公司未区分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鹿遥先生兼任两职,董事会认为现行安排有效率,后续会考虑分离[104] - 报告期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3.10(2)条,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钟伟文先生具备相关专长[10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06] - 目前董事会组成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董事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均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10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会定期审阅[107]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于任命时及每年进行评估[107] - 公司建立正式及非正式渠道,供独立非执行董事表达意见[107] - 董事与公司订立的
联合能源集团(0046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7,522,924千港元,较2023年增长28.9%[6] - 2024年毛利为3,301,651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25.6%[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58,132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707,385千港元[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6.04港仙,2023年为亏损6.53港仙[6] - 2024年公司由亏转盈,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约15.58亿港元,2023年亏损约17.07亿港元[21] - 2024年布兰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80.52美元,较2023年的每桶82.49美元低约2%[21] - 2024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增加164万桶,增长至平均每天1.037亿桶[21] - 2024年公司计入销售成本约142.21亿港元,投放约63.79亿港元资本开支用于石油勘探等活动,完成钻探47口井[21] - 集团平均权益日产量约108,079桶油当量,较去年增长7.6%[44] - 油及气平均实现价格约每桶油当量62.58美元,较去年上升2.1%[44] - 集团营业额约17,522,924,000港元,较去年上升28.9%[46] - 勘探及生产业务原油及天然气销售为2,477,102,000美元,较去年增长10.7%[47] - 集团2024年勘探及生产活动开采成本约1,352,643,000港元,较去年上升5.3%[51] - 销售成本包含约5,215,320,000港元的折旧及摊销,较去年上升13.5%[58] - 集团毛利约3,301,651,000港元,较去年下跌25.6%[59] - 集团融资成本约351,143,000港元,较去年增加19.6%[62] - 集团所得税抵免约99,134,000港元,有效税率约 - 6.8%[63] - 集团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入约7,425,999,000港元,较去年增加1.4%[64] - 2024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15.91亿港元,主要因派发特别股息约10.34亿港元、偿还银行贷款约25.79亿港元等,受提取贸易融资贷款约23.4亿港元抵销[66] - 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金额约12.92亿港元[67] - 2024年本年度溢利15.58亿港元,2023年亏损17.07亿港元[70] - 2024年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为71.73亿港元,2023年为30.06亿港元[70] - 2024年经调整之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约79.92亿港元,较2023年约88.85亿港元下跌10.1%[72]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52.69亿港元,2023年为46.50亿港元[7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3.51亿港元,2023年为2.94亿港元[70]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为0.99亿港元,2023年为3.13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存为约29.3579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3.27279亿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负债比例为11.6%(2023年12月31日:16.5%),流动比率约1.01倍(2023年12月31日:约1.30倍)[84] - 2024年12月31日总借款约2.3377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7.94035亿港元),总借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61%(2023年12月31日:8.33%)[85] - 2024年集团首五大顾客占营业额84.8%(2023年:79.4%),首五大供应商占总销售成本53.5%(2023年:52.4%)[93] - 2024年12月31日,可向公司股东分派的公司储备合计约6,402,44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7,436,432,000港元[183] - 公司建议就2024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总金额约12.9248亿港元,2023年无[184]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巴基斯坦资产平均权益日产量为36,627桶油当量/日,较2023年下降14.9%[7] - 2024年中东及北非资产平均权益日产量为71,452桶油当量/日,较2023年增长24.5%[8] - 2024年末中东及北非资产净权益探明储量结存为110.6百万桶油当量,较2023年下降7.7%[8] - 2024年全年平均作业日产达180,554桶油当量,平均权益日产为108,079桶油当量[12] - 2024年取得11个商业发现,推动权益2P储量约为6.656亿桶油当量,储量生产比达16.9[12] - 2024年公司取得11个商业发现,8个来自巴基斯坦、2个来自埃及和1个来自伊拉克[26] - 截至2024年末,巴基斯坦勘探面积增加到26454平方公里,埃及勘探面积扩大到1597平方公里[26] - 2024年伊拉克原油与天然气CPF投产运营,为B9区块产能提升奠定基础[27] - 2024年巴基斯坦多个压缩机项目提高生产效率,埃及部分资产改用国家电网供电降低运营成本[27] - 2024年集团平均作业日产量约180,554桶油当量,较去年增长7.6%;累计作业产量约66.08百万桶油当量,较去年增长7.9%[28] - 2024年巴基斯坦资产平均作业日产量约51,896桶油当量,较去年下降17.3%;平均权益日产量约36,627桶油当量,较去年下降14.9%[29] - 2024年伊拉克B9区块平均作业日产量约86,832桶油当量、平均权益日产量约52,099桶油当量,分别较去年增长37.1%[30] - 2024年埃及平均作业日产量约15,872桶油当量、平均权益日产量约11,567桶油当量,较去年分别下降6.4%和3.3%[32] - 2024年集团实现11个商业发现,保持约16年的储量寿命[33] - 2024年集团原油和凝析油累计权益销售量为28.2百万桶,同比增长21.6%,平均实现原油价格约为每桶75.54美元,同比下跌3.9%[39] - 2024年集团累计权益天然气销售量为11.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减少14.7%,平均天然气销售实现价格约为每桶油当量30.0美元,比去年同期下跌2.8%[40] - 2024年集团能源产品销售量为1,735,425吨,平均实现价格约为每顿560.40美元[42] - 2024年集团收购了FAO区块100%的参与权益,并计划于2025年启动相关工作[31] - 2024年1月公司通过竞标成功获得两个勘探区块,勘探权面积从23年的24,830平方公里增加至26,454平方公里,增幅约6.5%[78] - 2024年12月31日中东北非资产具备5.767亿桶油当量的权益探明及概算储量,其中97.0%位于伊拉克[80]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1月1日,巴基斯坦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净权益探明储量1520万桶,销售天然气1925亿立方英尺,总计4840万桶油当量;中东及北非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净权益探明储量1.081亿桶,销售天然气708亿立方英尺,总计1.199亿桶油当量,两者总计1.683亿桶油当量[96] - 2024年生产方面,巴基斯坦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产量减少330万桶,销售天然气减少588亿立方英尺,总计减少1340万桶油当量;中东及北非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产量减少1070万桶,销售天然气减少19亿立方英尺,总计减少1100万桶油当量,两者总计减少2440万桶油当量[96] - 2024年修订方面,巴基斯坦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储量增加180万桶,销售天然气增加720亿立方英尺,总计增加1420万桶油当量;中东及北非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储量增加110万桶,销售天然气增加38亿立方英尺,总计增加170万桶油当量,两者总计增加1590万桶油当量[96] - 2024年12月31日,巴基斯坦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净权益探明储量1370万桶,销售天然气2057亿立方英尺,总计4920万桶油当量;中东及北非资产原油、凝析油及液化石油气净权益探明储量9850万桶,销售天然气727亿立方英尺,总计1.106亿桶油当量,两者总计1.598亿桶油当量[96] - 报告期内,巴基斯坦资产有12口勘探及评估井、9口开发井、5项修井工程,平均权益日产量36627桶油当量;中东及北非资产有6口勘探及评估井、20口开发井、21项修井工程,平均权益日产量71452桶油当量[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巴基斯坦资产勘探成本5.6731亿港元、开发成本4.60153亿港元、生产成本5.53586亿港元;中东及北非资产勘探成本1.849亿港元、开发成本51.38412亿港元、生产成本8.2374亿港元;总计勘探成本7.5221亿港元、开发成本55.98565亿港元、生产成本13.77326亿港元[100]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通过先进系统与科技,维持世界级安全标准[16] - 2025年公司通过收购保加利亚250兆瓦太阳能项目进军欧洲清洁能源市场[18] - 公司目标日均总产量为17.89万至20.42万桶油当量,权益产量为10.42万至12.06万桶油当量,资本开支预计为7.5亿美元[19] - 2025年集团平均作业日产量目标为17.89万至20.42万桶油当量,平均权益日产量目标为10.42万至12.06万桶油当量[76] - 2025年集团资本开支预计达7.5亿美元,用于支持勘探、开发和工程建设[76] - 公司计划于2025年在巴基斯坦实现平均权益日产量为29,500至35,500桶油当量[79] - 2025年伊拉克资产计划实现平均权益日产量为65,100至73,000桶油当量,埃及资产计划实现平均权益日产量为9,500至12,100桶油当量[8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有六名成员,张宏伟任主席,姚志胜任副主席,张美英为执行董事,周少伟、申烽、王颖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 公司2024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常规守则,除行政总裁职位悬空、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但每三年轮值告退[102] - 姚志勝先生于2024年9月1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最少三分之一席位[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13次会议,各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10] - 各董事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姚志胜先生因委任时间不适用)[110] - 公司于2024年为全体董事提供有关企业管治、董事责任及上市规则相关修订的简报和规管更新阅读材料[112] - 全体董事已参与其他专业公司/机构安排的研讨会及培训课程[112] - 董事及高级职员履行职责引致的责任受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险弥偿,欺诈等行为除外[112]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109] - 董事会已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定期汇报[115] - 公司日常管理事务交由管理层人员处理,部门主管负责业务各方面运营[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周少伟、申烽和王颖组成,申烽任主席,年内举行2次会议,外聘核数师出席2次,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6][118] - 2024年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负责检讨集团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等[119] - 2024年提名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成员均出席,认为董事会现有组合符合成员多元化政策[12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核数服务薪酬389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薪酬71万港元;已付/应付其他核数师核数服务薪酬1189.6万港元,非核数服务薪酬189.4万港元[123] - 公司成立风管内控部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检讨,董事会认为该系统有效执行[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孔立基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5] - 公司使用多种沟通工具与股东沟通,股东周年大会为交流意见平台,重大事项提呈独立决议案供股东投票[126]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外部核数、财务报表等工作,确保财务报告等的客观性及可信度[116] - 薪酬委员会职责为就董事
中国万桐园(0696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益为44,01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6,931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6,51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6,185千元人民币减少[1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6,66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583千元人民币降低[1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9,8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7,602千元人民币减少[11] - 2024年建议每股末期股息为0.55港仙,2023年为1港仙[1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400万元,股东应占溢利980万元[19][20] - 2024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4401.3万元,其中销售墓地收益2500.2万元占比56.8%,2023年收益为人民币5693.1万元,销售墓地收益3756.6万元占比66.0%[68] - 2024年公司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650万元,较2023年减少37.0%[8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及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980万元,较2023年减少44.3%,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30.9%降至2024年的22.4%[85] - 除税前溢利从2023年的2620万元人民币减少37.0%至2024年的1650万元人民币[90]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860万元人民币减少22.1%至2024年的670万元人民币[91] - 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2023年的1760万元人民币减少44.3%至2024年的98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30.9%下降至2024年的22.4%[92] - 基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普通股数目10亿股计算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010元人民币(2023年:0.018元人民币)[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74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920万元减少19.6%[69][70] - 2024年公司殡葬服务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460万元,较2023年减少29.2%,墓园维护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100万元,较2023年上升[73] - 2024年及2023年公司毛利分别为人民币3660万元及人民币4780万元,整体毛利率分别为83.2%及83.9%[74][75][79]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10万元,较2023年增加17.1%[76][80]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为人民币1050万元,较2023年减少3.7%[77][81]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230万元,较2023年略有变化[78][8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殡葬服务收入3170万元,占比72.1%(2023年:4520万元,占比79.4%)[28][33] - 2024年提供殡葬服务收入640万元(2023年:630万元)[30][34] - 2024年提供墓园维护服务收入590万元(2023年:550万元)[31][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一年公司将优化墓园环境,推进智能化建设[26] - 新一年公司将深化文化传承,举办纪念活动[26] - 公司拟选择性收购或投资其他善终服务供应商,优先考虑京津冀都市圈[39][43] - 公司将推出不同价位产品类型,优化殡葬服务[44][47] - 公司会升级、优化和发展墓园,增加殡葬服务专业和多样化延伸项目[44][47] - 公司利用网络销售平台多渠道推广服务[44][47] - 公司为满足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计划提供骨灰集体存放服务[45][47] - 公司将从提供殡葬服务拓展到提供综合丧葬服务,增加专业多样延伸服务[50] - 公司认为合资公墓项目和延伸殡葬服务能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声誉,带来收入[51] - 集团计划投入营销资源服务京津冀周边城市,与当地供应商、殡仪馆、医院太平间合作[54][56] - 2025 - 2026年,集团将在北京新机场(廊坊区域)回迁安置区建设经营性墓位销售,存放村民骨灰,预计开发成本约5000万元,行政等杂项费用约400万元[60][62] - 公司认为2025 - 2027年是集团重要时期,有信心通过投资为股东创造回报和提升价值[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公司购入70546.27平方米殡葬土地用于拓展业务[21][24] - 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 + 殡葬”新模式,提供线上服务平台[21][24] - 公司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标准和客户满意度[22][25] - 公司参与“廊坊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公益项目并组织慈善活动[23][25] - 公司殡葬服务销售高峰期为2、3、4月[36][40] - 2024年12月,公司为公墓合资项目收购105.8亩殡葬用地[38][42] - 公司在廊坊殡仪馆提供一站式殡葬服务[49] - 合资公司已由廊坊万通和新航城联合成立,完成土地收购,廊坊万通应付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2320万元尚未缴付[58][59][61][62] - 集团有责任就公墓合资项目向合资公司提供年利率6.9%的股东贷款,廊坊万通已提供股东贷款用于收购土地[60][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713亿元,流动性良好[64] - 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支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55港仙,总额550万港元[64] - 集团大部分收益来自殡葬服务,与当地供应商建立稳定关系,在廊坊市殡仪馆提供延伸服务[52] - 2020年廊坊万通中标合资公墓项目,与新航城成立廊坊临空万通公墓有限公司[55][57] - 2021年以来,集团深入发掘京津冀殡葬市场,积极发展合资公墓项目[55][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7130万元,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总额550万港元[65] - 存货从2023年12月31日的212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235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墓地建设[89][9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2.35亿元人民币减少6370万元人民币至2024年12月31日的1.713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公墓合资项目购买殡葬土地产生投资性现金流出[94]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420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1.117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结清公墓合资项目土地款及预付部分土地拆迁款[97][10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1280万元人民币增加2.3%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1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未向供应商支付墓碑款项[98][10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合约负债为680万元人民币(2023年:740万元人民币),非流动合约负债为8030万元人民币(2023年:7720万元人民币)[99][100][10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1.7%(2023年:30.9%),显示公司流动资金稳健[109][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形资产开支无资本承担,无重大或然负债[125][126]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计值,部分银行存款以港元计值,年内无货币对冲安排[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采纳企业管治常规守则,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29][134] - 董事会现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非执行董事、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5][136] - 除赵颖和王薇为母女外,董事间无重大关系,董事及高管履历在年报37 - 42页[137][139] - 董事会负责监督管理、业务、战略等,为管理层提供指引并定期开会讨论业务[138][140] - 董事会保留公司主要事项决定权,日常管理授权管理层,会定期检讨授权安排[141][147]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截至报告日董事会7人中有3名女性[144][1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含高管)男女比例约为53:20[145] - 董事会和提名委员会将持续监测董事会和员工结构及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146]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是女性[1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男女比例约为53:20[149]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53][157]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协议,公司向非执行董事及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发出为期三年的委任状[163][167] - 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以明确任期获委任,至少每三年须轮值退任一次[160] - 并无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公司任职九年以上[168] - 并无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六间以上的上市公司担任董事[168] - 按组织章程细则,每年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若董事人数并非三的倍数,则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为退任董事人数[169] - 提名委员会按一定评估标准审查和评估董事候选人的适合性,再向董事会推荐合适人选[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已研读企业管治及监管规定相关材料[171][174] - 本财政年度董事会会议举行4次,各董事均出席4次[178] - 本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会议举行3次,独立非执行董事张应坤、王永权、蔡汉强均出席3次[178][181][184] - 本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赵颖、张应坤、蔡汉强均出席1次[178] - 本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会议举行1次,赵颖、张应坤、王永权均出席1次[178][187][189] - 本财政年度股东大会举行1次,各董事均出席1次[178]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王永权博士[180][183] - 薪酬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王永权博士[185][188] - 公司已采纳授权薪酬委员会向董事会建议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的模式[186][189] - 组织章程细则规定三分之一当时在任的董事须于每次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若董事总数非三的倍数,则以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人数退任[172]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2024年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90][196] - 董事需按规定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合并财务报表[193][198] - 董事会负责公司治理职能,如制定和审查公司政策等[1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审计服务费用为105万元人民币[2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中期审阅非审核服务费用为38万元人民币[200]
汇思太平洋(0814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6: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47,网站为www.8147.hk[16][17] - 公司为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之投资控股公司,从事电子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应用软件 开发,提供一站式服务[82][88] 公司人员变动 - 公司董事潘晓冬和李奇于2025年2月10日委任,周奋力于2024年3月20日委任,郅江波于2024年5月29日委任,文伟麟于2024年5月29日辞任[10][12][13] - 公司秘书周昭何于2024年4月1日委任,颜慧金于2024年3月31日辞任[12][13] - 公司授权代表周昭何于2024年4月1日委任,颜慧金于2024年3月31日辞任[12][13] - 2024年6月27日公司股东大会上,郅江波、陈亿亮、陈一帆、周奋力退任并获重选连任[113] - 潘晓冬、李奇、陈一帆、周奋力将在应届股东大会退任并符合资格竞选连任,且无不可于1年内无需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14][121] - 周奋力先生自2024年3月20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41] - 文伟麟先生自2024年5月29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41] - 郅江波女士自2024年5月29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41] 公司业务范围 - 2024年全年公司继续从事制成品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专业奶制品和健康食品分销[18] 公司财务结构调整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处置亏损联营公司以改善财务结构和减少亏损[19] - 2024年12月2日,公司出售亏损联营公司汇思太平洋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1港元[66][74] - 2024年9月27日,公司出售Celestial Rainbow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46美元[66][74] 公司经营环境 - 2024年国际环境复杂,俄乌冲突影响能源、商品和食品供应,巴以冲突扰乱贸易路线,中美贸易制裁升级[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约6150万港元增加约9.6%至2024年约6740万港元[24][25] - 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约6.1%略微增加至2024年约9.2%,毛利从2023年约380万港元增加约240万港元至2024年约620万港元[24][25]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约50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至2024年约360万港元[28][33] - 与营运相关开支总额从2023年约750万港元减少约100万港元至2024年约650万港元[30][34]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3年约20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130万港元[31][3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90万港元,较2023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30万港元增加约2020万港元[32][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25,2023年为0.86;速动比率为1.23,2023年为0.84;资产负债比率为3.58,2023年为 - 1.10[37] 可换股债券相关情况 - 2021年发行本金2000万港元、年利率4%、期限两年的可换股债券,2023年7月到期,公司赎回1500万港元本金[39][40] - 2023年6月发行本金650万港元、年利率4%、期限两年的可换股债券,初始转换价0.032港元,经股份合并后转换价调整为0.32港元[41][42] - 2021年7月2日,公司向吴雄槟先生发行本金总额2000万港元、年利率4%、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0.12港元悉数转换可换为1.66666667亿股[44] - 2023年7月,公司赎回2021年可换股债券本金1500万港元,余下本金继续按年利率4%计息[44] - 2023年6月14日,公司向盛发投资有限公司发行本金总额650万港元、年利率4%、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按初始换股价0.032港元悉转换可换为2.03125亿股,换股价比2023年5月22日收市价溢价约18.5%[44] - 因股份合并,2023年可换股债券I换股价调整至0.32港元,可转换为2031.25万股[45] - 2024年7月16日,公司收到盛发换股通知,7月19日向其配2031.25万股,占换股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71%,占换股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17%[47][50] - 2023年9月14日,公司向魏海全先生发行本金总额300万港元、年利率4%、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按换股价0.15港元悉数转换可换为2000万股,换股价比2023年8月30日收市价溢价约10.3%[48][51] - 2024年7月16日,公司收到魏先生换股通知,7月19日向其配发2000万股,占换股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40%,占换股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3.95%[49][52] - 2024年9月9日,公司向泰瑞投资有限公司发行本金总额680万港元、年利率5%、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按初步转换价0.34港元计算可转换为2000万股,转换价比2024年8月9日收市价溢价约17.24%[53][56] - 2024年可换股债券发行所得款项总额68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680万港元[54] - 公司拟将2024年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营运资金[54] - 2024年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为68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80万港元[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8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400万港元[59] - 员工成本分配所得款项净额约400万港元,占比58.8%,已使用约147万港元,剩余253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59] - 法律及专业费用分配所得款项净额约100万港元,占比14.7%,已使用约51万港元,剩余49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59] - 核数师酬金分配所得款项净额约100万港元,占比14.7%,已使用约50万港元,剩余5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59] - 租金开支分配所得款项净额约80万港元,占比11.8%,已使用约32万港元,剩余48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约6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0万港元),银行及现金结余约4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0万港元)[60][68]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保持审慎态度,适时调整战略,控制运营成本,检讨业务组合表现并做投资决定,不排除出售业务或变更资产配置[76][77][79] - 公司可能重组现有债务并实施债务及/或股权集资计划以满足融资需求并改善财务状况[80]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随附[81][8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99][107] - 于2024年12月31日,公司之可供分派储备为零[100][109] 年报相关内容指引 - 集团业务回顾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载于年报「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一节[83][89] - 集团于2024年面临的主要风险详情载于年报「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一节[84][90] - 关键绩效指标详列于「管理层讨论及分析」所载的财务回顾内[85][91] - 过去五个财政年度集团已刊发业绩与资产及负债概要载于年报第151页至152页[96][104] 董事信息 - 2024年任职至报告日期的董事包括执行董事潘晓冬(2025年2月10日获委任)等,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一帆等[110] - 公司现任执行董事潘晓冬、李奇于2025年2月10日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奋力于2024年3月20日委任,郅江波、文伟麟于2024年5月29日委任和辞任[112] - 公司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协议自委任起初步年期为3年,后续前者可续约并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终止,后者按年续约,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12] - 陈亿亮先生38岁,自2023年5月29日起任公司执行董事,曾于2015 - 2020年任深圳市艾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及副总经理等职[185] - 李奇先生60岁,国际贸易及企业管理经验逾20年,2012年1月 - 2018年4月任深圳市福宏利实业有限公司营运总监,自2018年4月起任深圳市广达兴通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183][186] - 潘晓冬先生56岁,2010年6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自2005年3月起任大连阳光寰宇有限公司董事,自2015年2月起任东方微银征信服务(大连)有限公司董事[184][186] - 陈一帆先生68岁,自2023年9月27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经济、投资行业30年经验,自2015年起任广东海油富田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大股东[187][190] - 周奋力先生58岁,自2024年3月20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财务及企业管理经验逾18年,现为多家中国金融服务公司总经理及执行董事[188][190] - 郅江波女士34岁,自2024年5月29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0年1月获中国地质大学会计学专科学位,2023年9月获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中级)[189][191] 员工相关情况 - 集团雇员薪酬政策由薪酬委员会根据表现、资历和能力制定,董事薪酬参考公司经营业绩、个人表现和市场统计数字确定[115][122] - 公司秉持“共同成长”理念完善员工结构,制定招聘、解约等规章制度,为香港和中国内地合格雇员分别缴纳公积金和社保[116][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7名雇员,2023年为25名[117][123] - 集团董事及五名最高薪人士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118][124] - 集团退休福利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6[119][125]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相关股份或债权证中有须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27][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盛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20,312,5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3.30%[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马兴忠先生被视为于盛发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20,312,500股普通股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3.30%[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魏海全先生持有普通股20,123,2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3.18%[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泰瑞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普通股29,068,7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9.04%[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鲁亚京先生被视为于泰瑞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29,068,750股普通股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19.04%[130] - 2024年8月9日,泰瑞投资有限公司认购本金总额为68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按换股价每股0.34港元转换为20,000,000股换股股份[130][131] 购股权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14年6月20日采纳的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4年6月19日,已授出但尚未行使的所有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142][146] - 2018年6月21日股东更新计划限额后,可发行股份数为68,722,500股,占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149][153] - 2019年6月4日,公司按每股0.2412港元授出68,720,000份购股权[149][153] - 2024年12月31日,2019年授出的2,519,200份有效购股权尚未行使,行使价为每股2.412港元[149][153][155] - 2020年6月26日股东更新计划限额后,可发行股份数为103,073,897股,占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0%[150][154] - 2022年6月10日,公司按每股0.032港元授出103,072,000份购股权[150][154] - 2024年12月31日,2022年授出的9,307,200份有效购股权已获行使,行使价为每股0.32港元[150][154] - 因股份合并,2019年6月4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由每股0.2412港元调至2.412港元,可发行股份数由25,192,000股调至2,519,200股[1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