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泰瑞银(0800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1
2024 ANNUAL REPORT 年 報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Sino Splendid Holdings Limited 中國華泰瑞銀控股有限公司 CHARACTERISTICS OF GEM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THE "STOCK EXCHANGE") GEM has been positioned as a market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small and mid-sized companies to which a higher investment risk may be attached than other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Prospective investo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risks of investing in such companies and should make the decision to invest only after d ...
思路迪医药股份(0124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思路迪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30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6] - 康宁杰瑞集团于2018年3月28日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并于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为9966[5]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22年12月15日[8]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0.001港元[10] - 公司股票代码为1244[17] - 本集团指公司及其所有附属公司[7] - 龚兆龙博士为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集团主要创始人[7] - 公司执行董事长为龚兆龙博士[11][12] - 陈雅雯女士和连达鹏博士于2025年3月31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11][12] - 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为刘信光先生[11][12]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为连达鹏博士[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交通银行上海闵行支行[17] - 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30日(星期一)举行[5] - 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组织章程细则[5] - 自2024年8月5日上午9时起,公司中文股份简称变更为“思路迪医药股份”,英文简称“3D MEDICINES”及股份代号“1244”不变[50] 产品相关信息 - 恩沃利单抗(品牌名:恩维达®)是用于治疗泛瘤种的皮下注射PD - L1抑制剂[5] - 公司与康宁杰瑞集团就恩沃利单抗订立合作开发协议及其后续修订和补充协议[6] - 恩沃利单抗MSI - H/dMMR晚期实体瘤(单药,2L+)等适应症已获批上市[53] - 3D189、3D229等多种候选药物处于不同临床开发阶段[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恩维达®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4560万元,同比下降29.8%,下半年销售额较上半年增长15.9%[25][27]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8070万元,较2023年减少57.5%[26][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以摊余成本计量之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6430万元[26][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人民币44430万元,足以支持至少未来两年运营支出[26][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21625.6万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1254.2万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亏绌)总额为人民币70371.4万元[34] - 2024年公司总收入4.45647亿元,较2023年的6.34949亿元减少约29.8%[36][42][43] - 2024年恩维达®在中国销售收入达4.456亿元,中国总销售额约17亿元[42][43] - 2024年下半年恩维达®销售额较上半年增长15.9%[42][43]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99378亿元,较2023年的5.62521亿元有所收窄[36] - 公司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人效,产品毛利率稳定,销售及市场费用和行政开支比率下降[42][43] - 2024年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6.349亿元降至4.456亿元,减少29.8%,主要因PD - 1/L1市场竞争激烈,但下半年销售较上半年增长15.9%[143][146][150] - 2024年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4910万元降至3660万元,减少25.5%,主要因恩维达销量减少[143][147][151] - 2024年毛利从2023年的5.858亿元降至4.091亿元,减少30.2%,主要因产品销量下降;2023和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92.3%和91.8%[143][148][15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净收益为5470万元,2023年为4100万元,增长因存款增加使银行利息收入增440万元、外汇收益增900万元、投资收益增150万元[143][149][153] - 2024年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4.255亿元降至1.807亿元,减少57.5%,主要因第三方合约费用、员工福利费用及技术服务支付和里程碑成本减少[143][155]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171亿元降至7830万元,减少1.388亿元,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减少1.353亿元[143][156]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3.788亿元降至2.359亿元,减少37.7%,因新促销制度和成本降低措施使费用降幅超同期销售额降幅[143][15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994亿元,2023年为5.625亿元;本年度全面亏损总额2024年为1.994亿元,2023年为5.625亿元[143] - 2024年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4.255亿元下降57.5%至1.807亿元[158] - 2024年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171亿元减少1.388亿元至7830万元[159]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3年的3.788亿元减少37.7%至2.359亿元[160] - 2024年特许权使用费从2023年的6180万元下降39.6%至3730万元[162][165] - 2024年全面亏损总额从2023年的5.625亿元减少64.6%至1.994亿元[163][16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8505亿元,2023年为3.33728亿元;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9.87751亿元,2023年为10.95154亿元[171]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475.4万元,2023年为5782.6万元;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87788亿元,2023年为5.00371亿元[1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9.878亿元,其中现金及银行结余等总额为8.41亿元,较2023年的9.966亿元减少1.556亿元[173] - 2024年和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2.107亿元和1.444亿元[17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00万元[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8780万元,其中现金及银行结余等总额为人民币8410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9660万元下降人民币15560万元[1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为人民币48780万元,包括贸易应付款项人民币5110万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人民币22370万元、附息银行借款人民币20460万元、租赁负债人民币830万元[176]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21070万元及人民币14440万元[1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00万元[1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380万元,新附息银行借款人民币24640万元,偿还附息银行借款人民币26410万元,租赁付款人民币1350万元[179][18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2%,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增加3%[180][1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签约但未拨备的固定资产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930万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82][187] 研发进展 - 2024年公司产品管线包括13款产品,新增核药候选药物3D1015[25][27] - 2024年公司在mRNA药物研发平台取得进展,建立自有知识产权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库[25][27] - 基于AI开发的mRNA平台逐步完善,AI设计并筛选数百个脂质化合物,建立可电离阳离子脂质研发平台[46] - 自主研发的用于核酸药物递送的脂质纳米颗粒中关键组分可电离阳离子脂质近期申报PCT专利[46] - 截至报告期,公司在原有12条研发管线上,2024年6月新增mRNA疫苗候选管线3D124,下半年新增核药靶向PSMA候选药物3D1015[46] - 公司获得中国监管一项突破治疗认证,批准一项sNDA[45][46] - 公司与FDA、PMDA、新加坡和香港监管机构充分沟通,预计今年在多个国家递交IND申请[45][46] - 2024年公司在AI+mRNA布局肿瘤疫苗取得突破,核药在早研阶段显示积极信号[48][49] - 3D189 I期临床试验完成中国血液肿瘤患者招募,截至公告日期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81][82] - SELLAS在2024年底前有MRCT进展[84] - 3D189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全球III期试验已完成患者招募,主要比较其与BAT在CR2/CRp2的AML患者中的总生存期[85] - 3D189治疗AML的海外III期临床研究于2024年4月29日及6月17日获IDMC积极评价,IDMC预计中期分析(60个事件)于2024年第四季度进行,最终分析(80个事件)预计今年触发[85] - 3D185的I期试验3D185 - CN - 001进展顺利,旨在评估其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等[87][88] - 公司有五款候选药物处于IND研究阶段,包括3D185、3D1015、3D124、3D057、3D062[89] - 3D1015拟用于治疗mCRPC,有望成为新一代RDC,在Pluvicto十分之一剂量下有显著肿瘤抑制作用,一半剂量时抑瘤效果超Pluvicto[90][91][95] - Lu - 177半衰期为6.6天,3D1015可让其在肿瘤组织中作用时间更长[92][95] - 3D124是正在开发的mRNA治疗性癌症疫苗,靶向多种肿瘤特异性抗原,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较强抗肿瘤效果[93][95] - 3D124是“现用型”肿瘤治疗性疫苗,靶向多个肿瘤抗原,计划2025年向FDA及CDE递交IND申请[94][96] - 3D124利用公司自主开发的3D - PreciseAg平台进行抗原预测设计,包含24个肿瘤抗原,采用自研3D - B051 - LNP包裹[94][96] - 3D124在多个小鼠肿瘤模型中显示强的肿瘤生长抑制效应[94][96] - 公司于2024年1月26日与青岛华赛伯曼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创新疗法[103][108] - 公司于2024年2月21日与科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恩维达与KY - 0118联用及其他合作[104][108] - 3D062于2023年1月17日和3月8日申请PCT,2024年5月30日提交新的中国专利申请[99][101] - 公司自主研发的用于核酸药物递送的可电离阳离子脂质近期申报PCT专利[98][101]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核酸药物研发体系,可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111][116] - 公司独立开发3D - PreciseAg抗原预测系统,用于肿瘤抗原预测[111][116] - 公司以PSMA靶点位切入点,开启新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产品开发[112][116] - 公司基于恩维达上市和PD - L1/CD3系列双特异性抗体IND阶段,探索新组合和新方法[113] - 公司建立了可电离阳离子脂质合成和筛选平台,支持核酸药物管线开发[107][109] - 3D057基于ALiCE平台开发,稳健生产工艺已开发,非临床研究稳步推进[99][101] 产品临床研究成果 - 2024年1月恩维达®与Glenmark达成许可协议并获批进入澳门市场[50] - 公司在国内研究领域获19项临床指南或共识推荐[50] - 2024年恩维达®全年累计发表22项前瞻性研究成果,包括5篇国际高水平期刊全文及17余个国际大会报道[50] - 2024年3月30日,研究显示PD - L1抑制剂联合疗法治疗43例晚期胆道癌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1.2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4.8个月[58][59] - 2024年5月,九项恩沃利单抗研究入选ASCO年会展示,涵盖多癌种领域[58][59] - ENLIGHTEN研究初步分析显示,恩维达®联合疗法治疗晚期胆道肿瘤患者ORR为45%,DCR为80%[60][61] - 2024年7月3日,公司恩维达®补充新药申请获批,生产规模从1000L变为2000L[62] - 2024年8月12日,恩维达®获NMP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特定高肿瘤突变负荷实体瘤治疗[62] - 恩维达®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化疗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24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81%,DCR为100%[64][66] - 恩沃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新辅助治疗II - IIIB期NSCLC,13例患者中pCR率为30.7%,MPR率为53.8%,R0切除率达92.3%,2例患者(15.4%)有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65][67] - 恩维达®联合西达本胺和化疗治疗晚期胆道癌,22例可评估患者中ORR为50%,
力鸿检验(0158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2016年于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1586.HK[13][15]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九龙海港城海洋中心10楼1015室[9][10]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鲗鱼涌太古坊一座27楼[9][10] - 公司股份代號为1586,网站为www.hk1586.com[12] 公司规模与业务覆盖 - 公司全球有78个分支机构及专业实验室,全球雇员达3374人[13][15] - 商品服务领域有78个服务网点和18类专业资格认证,服务覆盖逾50种大宗商品及自然资源类别[13][15] - 公司业务涵盖商品服务、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四个关键领域[13][15] - 公司全球分支机构及专业实验室达78个,涵盖19个国家[89][91] - 公司在全球有78个服务网点及18类专业资格认证,服务覆盖超50种大宗商品及自然资源[93][97] 各业务线具体情况 - 清洁能源领域聚焦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检测,包括质量检验、运维等服务[14][16] - 环境保护服务分为环保咨询和环境监测,环保咨询含环评等,监测覆盖水、空气等[17] - 公司通过LDAR服务增强环保能力,为多个行业企业提供该服务[17] - 公司在气候变化领域提供碳达峰碳中和咨询等4类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多个行业[18][20] - 公司在环境保护领域提供咨询及检测等服务,涵盖多个工业领域及相关检查评估工作[19] - 2024年1月22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公司为氧化铝期货指定检验机构;6月14日,郑商所增设定公司为铁合金期货指定检验机构[94][95][97]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已取得上海、大连、郑州、广州期货交易所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多个期货品种的指定质检机构资质[96][97] - 公司成为碳酸锂、铁合金、工业硅的主力质检机构,年内与多个头部客户达成业务合作[100][103] - 公司参与大商所组织的再生钢铁原料团标起草,作为第三顺位起草单位完成团标建设;进入国标起草单位,国标于2024年11月28日发布;受大商所委托执行2024年度再生钢铁原料检验任务[101][103] - 清洁能源业务聚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及检测服务,提高发电稳定性[111] - 环境保护业务通过LDAR服务助力企业消除管道隐患,还提供多种生态环境咨询和检测服务[111] - 气候变化业务提供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解决方案,协助客户实现碳中和目标[112][113] - 公司作为北京碳市场领先碳资产交易商,2024年碳资产交易规模扩大,承接多个海外碳资产项目[112][113] 董事会与董事信息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李向利62岁,2016年1月13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战略规划和整体管理[22][24][29] - 李向利在能源检测及检验领域有约35年经验[25][29] - 张艾英61岁,2016年1月13日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22][28] - 刘翊60岁,2016年1月13日任执行董事[22] - 杨荣兵44岁,2016年6月18日任执行董事[22] - 郝怡磊53岁,2021年12月23日任非执行董事[22] - 李先生、张女士及刘先生于2016年1月31日签订一致行动契约,三人被视为于其各自拥有权益的股份中拥有权益[30][34][39][42] - 张女士在能源领域有逾22年经验,1988年7月获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学士学位[32][33][38][39] - 刘先生在能源检测及检验领域有约36年经验,2006年11月获燕山大学材料工程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高级工程师资格[36][40][41] - 杨先生44岁,2016年6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7月23日重新指定为执行董事兼副董事长[43] - 杨先生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获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和香港城市大学理学硕士学位[44] - 张女士为公司主要股东Swan Stone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的唯一董事及唯一股东[34][39] - 刘先生为公司主要股东Hawk Flying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的唯一董事及唯一股东[42] - 杨荣兵先生于2016年6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7月23日调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局副主席[45] - 郝怡磊先生于2021年12月2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超30年检验相关行业经验[48][52] - 王梓臣先生于2016年6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07年9月起在渤海银行工作[54][55] - 赵宏先生于2016年6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至2022年7月25日[57][58] - 郝先生于1995年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该校法律硕士学位[50][53] - 王梓臣先生于2010年7月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位[56] - 赵宏先生于1984年7月获浙江大学热能工程学士学位,1991年1月获该校工程硕士学位[59]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7][170] - 董事会确保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至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1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专业知识[171][176] - 提名委员会严格遵守公司提名政策,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72] - 不会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含绩效元素的股权薪酬[173] - 董事有权向管理层获取会议讨论事项信息,必要时可获公司资助向外部专业顾问咨询[174] - 董事会主席评估董事会会议讨论的质量和效率[175] - 李先生兼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企业管治守则》规定,但公司认为该安排可提高决策及执行效率,董事会将不时检讨成效[181][185] - 董事会决定委任、出选或重选董事时会考虑提名委员会建议,提名委员会负责征求及识别潜在董事候选人[182][186]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应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83][186] - 获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或增加的董事,任期至首次股东周年大会,届时可重选,且不纳入轮值退任董事计算[187][191] - 新任董事首次获委任时接受正式入职指导,包括考察厂房和与高管会面[188][192] - 公司确保拟担任董事者在委任生效前取得香港法律意见,并在年报披露相关日期及确认情况[189][192] - 现任董事不断获取法律、监管、业务和市场变化信息,必要时安排培训和专业发展[190][192] - 董事须向公司提交各财政年度培训详情,公司存置培训记录[194]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1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不授予与绩效挂钩的股权薪酬[178] - 公司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各董事会议出席记录[197] - 执行董事李向利、张爱英、刘翊、杨荣兵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7/7),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1/1)[198] - 非执行董事郝怡磊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7/7),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梓臣、赵虹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7/7),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1/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廖开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7/7),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198] - 年内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会面1次[198] 股东权益与持股情况 - 李向利持有362,011,361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1.00%[27] - 李先生于362,011,361股股份(约占本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61.00%)中拥有权益[30] - 张女士于362,011,361股股份(约占本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61.00%)中拥有权益[34][39] - 刘先生于362,011,361股股份(约占本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61.00%)中拥有权益[42] - 刘先生于362,011,361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1.00%[45] - 中国检验透过附属公司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超过10%[49][52] - 公司控股股东自上市以来多次增持股份,持股比例从上市时约52.7%增至目前约61.0%[77] - 公司一致行动的控股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权益从上市时约52.7%增持至现时约61.0%[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上市至今营收复合增长率为24.7%,公司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5.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9.9%[70][73] - 2016年至2024年公司股东总回报率为291.2%[71][74] - 2024年公司变更股东回报方式,首次暂停派发现金股息[71][74] - 2024年12月13日开始股份回购,截至2025年2月28日共回购10,684,000股[71][7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港币1263.1百万元,同比增长12.9%[88][91] - 2024年公司利润达港币126.0百万元,同比增长3.2%[88][9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达港币82.7百万元,同比增长3.4%[88][91]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26310万港元,较2023年的111850万港元增长12.9%[120][121][12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8272.5万港元,较2023年的8004.8万港元增长3.4%[120] -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达56760万港元,较2023年增长21.3%,占集团总收入44.9%[121][1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从2023年约8000万港元增加3.4%至2024年约8270万港元[123][127] - 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273亿港元和2.672亿港元[124][128]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入净额约为2.036亿港元,2023年为1.751亿港元[125][129] - 2024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出净额约为9300万港元,2023年为4010万港元[126][13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就已订约但尚未进行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的资本承担总额约为340万港元[132][13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7558000港元,2023年为51910000港元[144]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为79992000港元,2023年为71155000港元[144] - 2024年计息银行贷款为47882000港元,2023年为48530000港元[144] - 2024年可换股债券为19945000港元,2023年为48612000港元[14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68503亿港元,2023年为4.24501亿港元[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投资物业抵押(2023年:1520万港元),账面价值2600万港元的建筑物抵押获2980万港元银行融资(2023年:账面价值2910万港元的建筑物抵押获1920万港元融资),无贸易及应收票据抵押(2023年:2020万港元)[153][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回购650.4万股普通股,总代价约1298.256万港元(未含开支),所有回购股份已在年结日后注销[154][160] - 2024年12月31日后,公司进一步回购418万股股份,总代价约969.904万港元(未含开支),截至报告日期,240.4万股(约545.704万港元,未含开支)已注销[155][160] 公司战略规划 - 2018 - 2020年第一个三年战略计划,公司巩固能源检测细分领域龙头地位,拓展大宗商品检测服务,布局海外业务[78][80] - 2021 - 2023年第二个三年战略计划,公司巩固支柱业务,完善大宗商品服务布局,延展业务至ESG相关领域[78][80] - 2025年公司将AI作为新技术应用重点,推进AI在业务场景的赋能[81][85] - 公司通过“3 + X”发展战略,以ESG为导向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90] - 公司未来将加大并购扩张力度,筛选优质并购项目[83][85] - 公司计划2025年完成AI系统全球化部署,在跨境检验AI互认等领域实现突破[106][107] - 公司利用ESG+业务,围绕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助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新电力系统发展[109] - 公司ESG+业务包含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110] - 公司加强可持续能力建设,未来将加快符合ESG策略的投资计划[115][118] - 公司将在服务全过程实现AI与科技创新全面赋能,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116][119] 公司治理与守则遵守情况
第一服务控股(0210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1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107 年 報 First Service Holding Limited 第一服 務 控股有限公司 2024 第一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二四年年度報告 目 錄 2 公司資料 4 五年財務概要 5 主要榮譽及獎項 7 董事長報告 10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23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 29 企業管治報告 46 董事會報告 68 獨立核數師報告 74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76 綜合財務狀況表 78 綜合權益變動表 80 綜合現金流量表 82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159 釋義 第一服务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二四年年度報告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劉培慶先生 (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 金純剛先生 朱莉女士 非執行董事 Annual Report 年報 2024 公司秘書 伍秀薇女士 (FCG, HKFCG) 授權代表 劉培慶先生 伍秀薇女士 張鵬先生 (董事長) 龍晗先生 王子鳴先生(於2024年5月13日起獲委任) 獨立非執行董事 孫靜女士 程鵬先生 楊熙先生(於2024年9月5日起獲委任) 陳晟先生(於2024年9月5日辭任) 審核委員會 孫靜女士 (主席) 程鵬先生 楊 ...
中国储能科技发展(0114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0
CONTENTS 目錄 | 2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 --- | --- | --- | | 4 | Financial Highlights | 財務摘要 | | 5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書 | | 7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 39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 53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 董事履歷詳情 | | 57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 129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董事會報告 | | 144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 151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 綜合損益表 | | ...
太和控股(0071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0
太和控股有限公司 TAI UNITED HOLDINGS LIMITED ANNUAL REPORT 2024 年報 CONTENTS 目錄 | | Pages | | 頁次 | | --- | ---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2 | 公司資料 | 2 | | Chairman's Statement | 5 | 主席致詞 | 5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6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6 |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 32 | 董事履歷詳情 | 32 | |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 37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37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55 | 企業管治報告 | 55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79 | 董事局報告 | 79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
瀛晟科学(0020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9
公司上市及人员变动 - 公司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209[10][12] - 李忠海先生于2024年4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8] - 陈卓豪先生于2025年2月2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8][9] - 王钰梅女士于2024年12月1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8][9] 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面临通胀挑战,美国因工资增长、供应链瓶颈和能源价格上涨通胀居高不下[16][20] - 为应对通胀压力,全球央行持续调整利率,使金融环境趋紧,抑制经济增长[16][20] - 美国上调关税为公司带来市场推广挑战,因公司严重依赖美国销售[17][21] - 预计2025年经济面临地缘政治不稳定和通胀压力等挑战,玩具部门在2025财年产品利润率和营业额面临巨大压力[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入约5.159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5.233亿港元减少约1.4%[25][30] - 2024财年公司毛利约138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920万港元减少约64.8%[26][30] - 2024财年公司净亏损约7380万港元,2023财年净亏损约2940万港元[27][30] - 2024财年末公司净流动负债约2.203亿港元(2023年:1.852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530万港元(2023年:1.193亿港元)[35][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资本亏绌约1.39亿港元,2023年为约8010万港元[36][4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36.7%(2023年:131%)[36][40] - 2024年公司有净流动负债约2.20257亿港元和净负债约1.40487亿港元,银行结余约5525.8万港元,借款约2.17089亿港元,审计师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免责声明[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20257亿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40487亿港元,银行结余约为5525.8万港元,贷款约为2.17089亿港元且须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4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玩具部门收入减少约1.7%至5.14亿港元,毛利降至约1380万港元,录得可呈报除税前分部亏损约4450万港元[29][32][33][38] - 2024财年农产品部门收入改善至约190万港元,录得可呈报除税前分部亏损约350万港元[34][39] 公司持续经营相关 - 若公司无法实现计划和措施预期效果,可能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43] - 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集团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45] - 管理层相信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起至少十二个月内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以持续经营基準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具有适当性[47][50] - 审核委员会同意管理层对集团应对审计意见所采取行动的立场,认同集团按持续经营基準继续经营的能力[49][51] - 管理层将开始接触潜在投资者,以配售新股及/或供股方式筹集股本资金,并拟于2025年底前为集团完成集资[53][55] - 假设公司计划按计划完成,审核圆满完成且核数师信纳相关文件,董事认为集团自2024年12月31日起未来十二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财务责任,有望在2025年审计时删除不发表意见[54][55] ESG报告相关 - 公司发布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以回应利益相关者对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和关注[56] - ESG报告依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的ESG报告守则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原则[57] - ESG报告涵盖中国广东省中山市及香港子公司的运营活动,符合ESG报告守则的强制披露要求和“遵守或解释”规定[57] - ESG报告已获公司董事会审核及批准[5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59] - ESG报告根据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原则编制[59] - ESG报告重点关注玩具制造和贸易业务,中山分部涵盖环境和社会部分,香港办公室仅涵盖社会部分[7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专注玩具制造及贸易,仅覆盖中山分部,香港办事处仅在社会章节涵盖[72] ESG管理架构及策略 - 公司严格遵守将ESG相关风险降至最低的原则,包括遵守法律及监管要求等[61][65] - 董事会负责集团可持续发展,指导履行社会责任,优先进行ESG管理可提升竞争力[63][66] - 2024年报告期公司维持与2023年相同的ESG管理架构及流程[67] - 公司致力于开展业务,为投资者提供回报,降低运营风险,确保员工工作环境安全[68] - 董事会不时批准及更新ESG相关策略和政策,各部门负责执行并向CEO汇报[68] - 管理团队负责审查和处理ESG报告守则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68] - 公司对相关ESG风险进行基本评估,并纳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体系[68] - 公司通过持份者参与及重要性评估确定ESG议题重要性,披露关键指标方法与过往一致[73] - 公司设立会议、报告等多种沟通渠道与投资者、客户等不同持份者定期沟通[75] - 公司识别出环境、社会及管治的重大范畴及层面,如排放物、资源使用等[80] - 雇员关注劳工准则和企业管治与风险管理,客户关注产品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供应商关注劳工惯例和采购供应链管理[82] 环境绩效相关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环境绩效,公司遵守所有环境法律法规,禁止非法违规活动[83][85] - 管理团队需识别评估工作活动的环境层面,将活动分为正常、异常、紧急三类[87][88][89] - 识别环境层面时考虑废气排放、排水等可能影响环境或增进可持续性的活动[88][89] - 2024年报告期公司无违反排放、废弃物处置等环境法规的确认个案[93][95] - 2024年中山间接二氧化碳排放5283吨,较2023年增加3.00%;二氧化碳排放密度为3.26吨/员工,较2023年降低6.05%[98] - 公司目标通过减少员工用电量,将每位员工每年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 - 2%[99][100] - 2024年中山氮氧化物排放661172克,较2023年增加8.84%;硫氧化物排放1069克,较2023年增加4.91%;悬浮粒子排放65405克,较2023年增加8.87%;二氧化碳直接排放173吨,较2023年增加4.85%[104] - 公司目标来年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尤其是有害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悬浮粒子2 - 3%[106] - 公司中山工厂无污水排放数据,多余废水由第三方处理[106] - 2024年报告期员工宿舍生活用水通过公共污水系统排放,未收到投诉和警告通知[107] - 公司业务活动在工厂和办公室内进行,未对周边产生噪音和光污染,生产噪音远低于国家标准[107] - 2024年报告期生产噪音方面未收到投诉和警告通知[107] - 公司重视减轻业务运营的环境影响,遵守ISO 14001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92][94] - 2024年无害废弃物(如废纸、生活垃圾)为50吨,较2023年的55吨减少9.09%[113] - 2024年每生产件数的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3吨/10,000件,与2023年持平[113] - 2024年有害废弃物(如废弃油、废弃溶质瓶)为65吨,较2023年的70吨减少7.14%[113] - 2024年每生产件数的有害废弃物密度为0.04吨/10,000件,与2023年持平[113] - 与2023年相比,2024年有害及无害废弃物总量轻微减少,原因是产量减少[113][115] - 公司建立资源管理程序等多种措施减少能源消耗[119] - 2024年与2023年相同,公司在有害或无害空气排放、废弃物处置及污水排放方面均无违规行为[120][123] - 各报告期内,公司未出现任何重大环保法规不合规情况[122] - 2024年公司未出现因空气和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导致的重大违规及被起诉、定罪或处罚情况[122] - 2024年电力消耗9,838,880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9.34%;电力消耗密度为54.66千瓦时/100件,较2023年增长21.49%[126] - 2024年无铅汽油消耗15,437升,较2023年减少2.36%;无铅汽油消耗密度为0.83千瓦时/100件,较2023年增长7.79%[126] - 2024年柴油消耗52,322升,较2023年增长7.09%;柴油消耗密度为3.11千瓦时/100件,较2023年增长19.16%[126] - 2024年总能源消耗10,548,501千瓦时,较2023年增长9.04%;公司来年目标将能源消耗量降低2 - 3%[126][127][128] - 2024年中山用水量194,149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13.10%;用水量产量密度为1.08立方米/100件,较2023年减少3.57%[132] - 公司来年目标将用水量降低2 - 3%[134][135] - 2024年纸盒消耗2.50吨,较2023年减少13.79%;塑料包装材料消耗2,500吨,较2023年减少3.85%;其他材料(如碎布屑)消耗105吨,较2023年减少6.25%[136] - 2024年原材料消耗总量2,607.5吨,较2023年减少3.96%[136] - 2024年报告期内产量下降,导致包装材料利用率相应减少[137] - 公司业务运营未造成重大环境影响和危害,已实施环保政策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139] - 公司荣获“粤港清洁生产优越伙伴(制造业)”[142][145] - 2024年报告期内无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重大影响事件[143][146] - 2024年报告期正常生产运营影响环境关键因素为淡水、化石燃料、电力和包装材料[144][146] - 公司未收到政府环保部门、客户或商业伙伴环境违规警告或投诉通知,来年目标零投诉、零污染[144][146] 气候变化风险应对 - 董事会认为气候变化风险为重大风险,负责监督和制定应对机制[148][151] - 董事会定期开会监督气候风险和机遇相关策略、管理方法及信息披露[149][151] - 公司确定能源和水为应对气候变化并降低未来成本的着手领域[150][151] - 董事会直接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监督,CEO确保策略和政策有效实施[153] - 管理团队负责审查和应对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及政策日常落实[153] - 公司识别出极端天气会造成物理急性风险及潜在后果[155] - 公司将研究把气候相关风险及可持续发展议题财务影响纳入公司及项目财务规划的可行性和实用性[157] - 公司识别出台风、暴雨、雷电及洪水等极端天气会引发物理急性风险,潜在后果包括交付或装运延误、文件和设备受损、危及员工健康及生命等[158] - 公司针对台风采取贴胶带、移设备、加固部件、提前告知客户和供应商、安排员工居家工作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59] - 公司识别出持续高温等极端天气会引发物理慢性风险,潜在后果包括员工中暑可能性增加、流动率上升、工伤增多、用电需求和运营成本上升[160][161] - 公司针对持续高温采取放置急救箱、全天提供冷水等预防及缓解措施[165] - 法律及政策风险方面,地方政府可能施行更严碳减排政策,增加企业碳排放成本,公司将定期审查法规并设定近期脱碳目标[166] - 技术风险方面,若未升级技术,可能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公司将探索新技术和适应原材料及公用事业资源变化[167] - 市场及声誉风险方面,客户对供应商碳排放管理要求严格,非低碳产品需求可能下降,公司将拓展产品范围、获取认证、采用环保生产流程[168] - 公司认为气候变化不仅带来风险,也带来新兴机遇,采取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可节省成本和减少能源开支[169] - 公司通过气候情境分析更新评估方法,在两种综合情境下重新评估中国业务的气候风险和机遇[171][173] - 两种综合气候情境分别为棕色情境和绿松石情境,棕色情境下2100年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逾3°C,绿松石情境下上升1.5 - 2°C[174] - 2024年报告期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为17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171吨增长4.68%[180] - 2024年报告期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为528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5129吨增长3.00%[180] - 2024年报告期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5462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5300吨增长3.06%[180] - 2024年报告期产量密度为0.30吨二氧化碳当量/1000件,较2023年的0.26增长15.38%[180] - 公司目标是来年通过实施能源使用效率措施,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低2 - 3%[183][186] - 2024年报告期公司业务未引发或参与对气候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已采取措施降低未来一年间接二氧化碳排放及淡水消耗[184][186] - 中山厂房绿化覆盖率约30%,公司还放置小型植物促进绿化和改善空气质量[185][186] 公司ESG理念 - 公司秉持诚实透明原则,制定和实施ESG策略时考虑利益相关者和社会[188] 员工管理相关 - 2024
金力集团(0391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收益约3.1776亿港元,较上年度约2.7028亿港元增加约17.57%[9][20][21] - 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637万港元,上年度为亏损约1092万港元[9] - 本年度每股亏损1.18港仙,上年度为每股亏损2.26港仙[9] - 本年度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637万港元,上年度约1092万港元,每股亏损从2.26港仙降至1.18港仙[20] - 本年度毛利约7945万港元,较上年度约7075万港元增加约12.30%[24] - 本年度销售开支约2128万港元,较上年度约1709万港元增加约24.52%[25]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721万港元,较上年度约774万港元减少约6.85%[2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149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67万港元增加约282万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银行融资约2.064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269万港元[30] - 本年度纯亏率减少约1.97个百分点至约(2.07)%,上年度约为(4.04%)[36] - 本年度资产负债比率由上年度的0.79增加0.01至0.80[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约286.85百万港元,2023年约为294.84百万港元[39]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圆柱电池收益约2.1971亿港元,较上年度约1.8099亿港元增加约21.39%[19] - 本年度微型纽扣电池收益约9375万港元,较上年度约8572万港元增加约9.37%[20] - 本年度充电电池及其他电池相关产品收益约430万港元,较上年度约358万港元增加约20.11%[20] 市场环境与公司策略 - 2024年外币汇率、高利率及商品价格波动对毛利率构成压力,但公司维持了毛利率[10] - 2024年中国及香港市场经济平缓复苏,带动中国、欧洲及美洲市场表现[10] - 2025年美国政府换届及新政策实施或使关税、利率及汇率波动,抑制全球消费需求[11] - 公司将继续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推行投资生产设施及自动化策略[11] - 2024年中国医疗设施电池市场客户咨询增加,公司将加大营销及产品开发力度[14] - 公司投入新自动化生产设施节约成本,未来可分配更多资源提升研发能力[14] - 2025年公司将简化中国营运结构,落实附属公司重组以控制成本[14] - 2025年集团将继续投资生产设施、升级生产线、简化中国企业结构并探寻潜在业务及投资机遇[57] 人员相关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09名雇员,2023年为421名[49] - 本年度集团员工成本约42.49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0.53%[49] - 本年度董事薪酬总额约14.39百万港元,2023年约为10.61百万港元[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薪酬合共约0.50百万港元,与2023年相同[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405名员工,男性员工占比46.42%,女性员工占比53.58%[83]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5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规定准则[5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的企业管治守则,本年度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4][7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的标准守则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规定准则,本年度全体董事均已遵守[76] - 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认为其实施高效有效[77] - 公司有意将董事会中的女性成员维持在不少于一名的水平,2025年4月1日新委任邓思宁女士[81] - 董事会设定非性别多元化政策,至少有一名成员具有不同专业资质或经验,简文俭任职时已实现目标[81] - 提名委员会至少每年审查一次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并提建议[81] - 本年度及报告日期,董事会由朱境淀等8人组成,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84]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4] - 本年度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85] - 本年度内董事会分别于2024年3月21日、5月23日、8月16日及12月5日举行四次会议,2025年3月21日举行一次会议[88] - 本年度集团于2024年5月23日举行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6月24日举行[88] - 各董事本年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且均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邓思宁女士不适用)[89] - 常规董事会会议通告至少提前14天发出,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三天送交董事[90] - 本年度全体董事通过出席培训课程或阅览资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92] - 邓思宁女士2025年3月28日参加董事培训收到法律意见[93] - 董事会确保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占比至少三分之一[94]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95] - 董事会对确保独立性机制实施情况进行年度检讨,认为情况满意[98] - 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成立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黄家俊、许国华、简文俭出席率均为100%[100][101] - 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成立薪酬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朱境淀、许国华、简文俭出席率为100%[102] - 公司于2015年5月15日成立提名委员会,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朱境淀、许国华、简文俭出席率为100%[108] - 许国华于2025年4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0][102][108] - 黄家俊于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00] - 邓思宁于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和薪酬委员会主席[100][102] - 审核委员会本年度工作包括审阅2024年中期业绩公告等财务报告[103] - 董事薪酬包括固定薪金或服务费及可变部分,每年审阅并须取得股东批准[106][107] - 提名委员会角色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08] - 提名委员会将检讨增聘员工拓展集团的必要性,本年度就黄家俊先生重选独立非执行董事进行审查[109] - 公司于2018年10月25日批准及采纳提名政策[113] - 公司于2021年11月22日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4][116][117]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职责包括制定战略、检讨投资、评估风险等[114] - 公司于2018年10月25日采纳股息政策,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因素[118] - 董事会通过股息政策平衡股东权益与资本管理,但不保证特定期间派息[120] - 陈宝文先生于2022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1] - 本年度就审核及非审核服务向集团外聘核数师支付/应付费用分别约0.74百万港元及5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费用中技术支持服务费用约20,000港元、税务服务费用约30,000港元[124]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5月23日举行,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6月24日举行[129]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须应持有股东大会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时召开,大会须于要求递呈后两个月内举行[130] - 董事会负责综合财务报表编制,采用持续经营方法,外聘核数师需就报表审核工作构思独立意见并向股东汇报[122] - 董事会可建议及/或宣派中期股息、末期股息、特别股息及其他纯利分派,末期股息须由股东批准[123] - 公司可按董事会认为合适的形式宣派及派付股息,未领取股息将被没收并复归公司[123] - 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成效,高级管理层负责设计、实施及监察该系统[125] - 公司委任外聘内部监控顾问每年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认为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及充分[126] - 公司维持与股东持续对话,通过股东大会沟通,确保在大会上就另行提呈事宜另设决议案[128] - 自2023年12月31日起,公司以电子形式向股东发布公司通讯,无有效邮箱则以印製版形式发送并索取邮箱[135] - 公司鼓励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相关通告、通函及表格会在规定时间登载于联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或邮寄给股东[136] - 公司将在网站发布公司通讯,有意以印製版形式收取的股东可书面申请[137] - 股东可通过邮寄、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公司沟通,选择印製版收取通讯有效期至财政年度最后一天[139] - 本年度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无变动[141] 公司人员履历 - 朱境淀70岁,从事一次性电池行业超48年,1983年1月成为金力实业董事[58] - 朱淑清62岁,从事一次性电池行业超36年,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任金力实业总经理[59] - 邓志谦53岁,1994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学院,1995年加入金力实业[59][60] - 朱浩华40岁,自2013年4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公司发展及战略规划[60] - 邓思宁女士45岁,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及会计领域有逾20年经验[64] - 简文俭先生66岁,1981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2010年12月取得该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有逾30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66] - 黄家俊先生36岁,2023年12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在金融业有逾12年经验[67] - 梁滔先生58岁,自2011年起为江门金刚电源总经理,在一次性电池行业有逾29年经验[68] - 朱淑雯小姐65岁,自2005年起为金力企业副总经理,负责全球采购部门策略规划[68] - 黄燕珊女士60岁,自2018年起为金力企业总经理,负责制定及执行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69] - 黄启洪先生60岁,自2008年起为金力企业副总经理,负责策略销售及营销计划[69] - 冯静仪女士47岁,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业务拓展经理及金力企业副总经理,负责战略销售及国际营销[69] - 陈嘉诚先生41岁,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财务总监,自2012年起成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注册会计师[71] - 朱浩华先生为朱境淀先生的儿子[63] - 陈宝文于2022年10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72] ESG相关 - 公司投资升级机械设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产品包装塑料使用[144] - ESG报告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2的ESG守则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原则[146]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概述集团可持续发展方法和政策[148] - 与去年相比,公司运营地点、股本结构和生产设施无重大变化[148] - 公司聘请沛然环境顾问有限公司作为外部顾问支持ESG报告编制[148] - 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第八份ESG报告[150] - 董事会监督ESG风险,每年评估集团可持续目标和倡议[154] - 公司成立ESG委员会,负责汇报ESG表现等事务[154] - 报告年度内,董事会聚焦气候变化和脱碳,制定环境目标[154] - 公司建立多个沟通渠道与持份者互动,提升ESG表现[155] - 2023年公司进行利益相关者调查,评估ESG议题重要性[158]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东莞和江门生产设施针对员工进行新内部调查[158] - 内部调查共邀请20名员工参与,两生产基地代表人人数相等[158] - 约75%参与内部调查的员工在集团工作四年以上[158] - 公司对其他部门员工进行现场访谈,获取更广泛视野[158] - 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多数主题平均分达4.81分[161] - 危险废弃物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反腐败实践评分4.81分,排序第1,等级为高[166] - 能源使用与节约、遵守相关社会经济法规评分4.79分,排序第4,等级为高[166] - 废水管理评分4.78分,排序第6,等级为高[166] - 反歧视评分4.60分,排序第7,等级为高[166] - 直接经济绩效评分4.55分,排序第8,等级为高[166] - 多元化和平等机会评分4.50分,排序第9,等级为高[166] - 间接经济绩效、产品品质保证评分4.49分,排序第10,等级为高[166] - 客户隐私评分4.47分,排序第12,等级为高[166] - 公司获北欧天鹅认证,投资先进机械生产含回收材料包装价值盒[169]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1.38千克,2023年为194.46千克,2022年为140.59千克[177] - 2024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32千克,2023年为0.40千克,2022年为0.36千克[177] - 2024年颗粒物排放量为15.81千克,2023年为17.97千克,2022年为13.75千克[177] - 公司目标到2030年前将能源密度相较2018年基准降低10%[178] - 报告期内
环球信贷集团(0166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8
房地产市场数据 - 2024年香港住宅物业价格进一步下跌7.2%[13] 公司应收贷款数据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及收回资产合计减少9150万港元,降幅10.8%,从2023年底的8.45亿港元降至2024年底的7.535亿港元[15] - 公司贷款应收总额由2023年12月31日的约8.347亿港元减少约8860万港元或10.6%至2024年12月31日的7.461亿港元[26][28] - 应收贷款总额的平均月底结余由2023财年8.227亿港元减少1160万港元或1.4%至2024财年8.111亿港元[30][33] 公司收入数据 - 公司收入从2023财年的8790万港元略升200万港元,升幅2.3%,至2024财年的8990万港元[15] - 公司收入由2023财年的8790万港元轻微增加200万港元或2.3%至2024财年的8990万港元[26][28] - 2024财年公司来自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为899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8790万港元轻微增加200万港元或2.3%[30][33] - 其他收入由2023财年的180万港元增加50万港元至2024财年的230万港元[31][34] 公司减值损失数据 - 公司贷款及应收利息减值损失从2023年的470万港元升至2024财年的1000万港元[15] - 2024财年公司录得应收贷款、应收利息及收回资产的减值亏损1000万港元,2023财年则为470万港元[29][3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3财年的470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1000万港元[41][42] - 无形资产(高尔夫球会会籍)减值亏损从2023财年的160万港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180万港元[47][53] 公司净利润数据 - 公司2024财年净利润减少450万港元,降幅9.0%,至4580万港元,相比2023年的5030万港元[15] - 溢利及综合收益总额从2023财年的5030万港元减少450万港元或9.0%至2024财年的4580万港元[52][58] 公司贷款组合比率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组合整体加权平均贷款价值比率为60.7%[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整体加权平均贷款对估值比率维持于60.7%(2023年:60.0%)[21][29][32] - 多数情况下,集团授予贷款的贷款对估值比率不超70%,截至2024年12月31日,整体加权平均贷款对估值比率为60.7%(2023年:60.0%)[80][83] 公司股息数据 - 董事会建议每股派付末期股息0.05港元[20] 公司开支数据 - 行政开支由2023年的2270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2510万港元,增加240万港元或10.6%[36] - 员工福利开支由2023财年的1070万港元增加140万港元或13.1%至2024财年的1210万港元[37] - 广告及营销开支由2023财年的410万港元减少60万港元或14.6%至2024财年的350万港元[37] - 行政开支占2024和2023财年总收入的27.9%及25.8%,从2023财年的2270万港元增加240万港元或10.6%至2024财年的2510万港元[39]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3财年的1070万港元增加140万港元或13.1%至2024财年的1210万港元[39] - 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从2023财年的410万港元减少60万港元或14.6%至2024财年的350万港元[39] 公司其他财务指标数据 - 财务成本从2023财年的40万港元减少10万港元或25.0%至2024财年的30万港元[48][54] - 净息差从2023财年的10.7%增加至2024财年的11.1%[50][56] - 实际税率从2023财年的16.4%增加至2024财年的16.9%[51][57] 公司信用减值贷款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除无抵押并已悉数拨备的约40万港元外,其余信用减值贷款及应收利息约97%为物业一按贷款,约3%为物业二按贷款[46] 公司现金及融资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1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295亿港元[66][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动用可供提取融资为500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67][72] 公司比率数据 - 集团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44.8倍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57.7倍[68][73] - 集团资产总额回报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5.4%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4.8%,股本回报率从5.5%降至4.9%[70][75] 公司投资及业务事项数据 - 2024财年,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71][76] 集团贷款组合结构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组合中约70%为住宅物业,30%为商用、工业物业及停车场车位,无抵押贷款占比少于1%[79][82] 集团贷款年利率数据 - 2024财年,集团按揭贷款标准年利率介于8%至25%[80][83] 集团资金来源数据 - 2024财年,集团主要通过保留盈利为经营及资本需求提供资金,未来也将主要依靠保留盈利及股本[62][65] 集团业务策略数据 - 集团将专注提升贷款组合,减少高风险领域敞口,调整定价策略应对房贷风险[60][64] 公司客户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有193名客户,客户未偿还贷款数额介乎约23,000港元至35,000,000港元[85][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客户占公司应收贷款总额约18.2%,最大客户占公司应收贷款总额约4.7%[85][89] 公司雇员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聘有19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18名[100][104] - 公司2024财年和2023财年的雇员福利开支总额(包括董事薪酬)分别为1210万港元和1070万港元[100][104] 公司负债及资产数据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02][106]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已抵押资产[103][107] 公司董事信息数据 - 王瑶41岁,2014年1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2014年7月24日获指定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109] - 金晓琴68岁,2014年4月9日获委任为董事,7月24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业务及营运整体管理[110][112] - 叶莉盈41岁,2020年8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2月加盟集团任首席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有逾10年专业会计及财务顾问服务经验[111][113] - 王瑶41岁,2014年1月20日获委任为董事,7月24日调任执行董事,负责贷款业务整体管理及集团策略规划等[112] - 吴丽文60岁,2014年11月22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约30年专业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114][115] - 文耀光55岁,2016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0年企业融资经验[116][120] - 浦炳荣77岁,2024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0年香港公司治理经验[117] - 伍耀伦50岁,2009年2月加入集团任首席运营官,有逾10年放债业务经验[118] - 陈美珍46岁,2009年2月加入集团任高级客户关系经理,负责客户关系管理[119] - 吴丽文现任丰德丽控股(571)、狮子山集团(1127)及慕诗国际(130)独立非执行董事[114][115] - 文耀光现任荣阳实业集团(2078)独立非执行董事[116][120] 公司企业管治数据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企业管治报告显示,公司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123][12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与总裁未分开,王瑶女士身兼两职[124][126] - 董事会认为主席与总裁职务合一能确保集团领导一致,利于整体战略规划[124][126] - 董事会将在适当时候考虑分开主席与总裁职务[124][126] - 董事会目前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除王瑶是金晓琴女儿外,董事间无重大关系[130]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书面确认,认为其均符合独立性准则[131] - 吴丽文博士和文耀光先生任职超9年,董事会认为其仍保持独立[132] - 董事需向公司披露在上市公司或组织的任职情况及重大承诺[133] - 上市规则要求董事会至少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吴丽文博士符合专业要求[13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相关期间已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公司于2024年6月4日举行股东大会[138] - 王瑤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金曉琴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50%,股东大会出席率0%;叶莉盈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吴丽文博士、文耀光先生、浦炳荣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39] - 董事会致力确保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其最少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6] - 该机制的实施及成效将每年审阅一次,董事会认为已在相关期间适当及有效实施该机制[149] - 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可按合理要求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支付[156] - 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批准与该董事存在利益冲突的合约或安排的董事会决议案中不得投票或被计入法定人数[156] - 董事会主席应最少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没有其他董事在场的会议[156] - 集团将安排并提供资金让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58] - 公司会不时向董事通报上市规则和企业管治常规的重大变动[158] - 各董事已同意适时向公司披露其职务承担[136]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包括参加外界培训、内部培训、网络培训和阅读资料等[159][160] - 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三年服务协议或委任函,期满自动续期[16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不超过三年的委任函[164] - 公司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董事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166][168] - 公司采用不低于标准守则的公司准则,全体董事在相关期间遵守规定[167][169] 公司委员会数据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170][174] - 审核委员会于2014年11月22日成立,符合上市规则[171][175] - 相关期间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吴丽文博士[172][176]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提议外聘核数师、讨论审核工作、检讨财务政策等[178] - 本年报经审核委员会审阅[173][177] - 相关期间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179][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酬金730千港元,中期审阅服务酬金110千港元,税务服务酬金54千港元,其他酬金10千港元,总计904千港元[183] - 薪酬委员会于2014年11月22日成立,2024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184][187][1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1港元至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层成员有2人[191] - 提名委员会于2014年11月22日成立,2024年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王瑶女士[192] - 审核委员会审阅2023年年报及年度业绩公告、2024年中期报告及中期业绩公告并建议董事会通过[180] - 审核委员会向董事会提议及建议核数师费用及新聘公司外聘独立核数师[180] - 薪酬委员会按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表现检讨其薪酬待遇并向董事会建议[188] - 薪酬委员会检讨集团薪酬政策并向董事会建议[188] - 薪酬委员会检讨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条款及薪酬水平并向董事会建议[188] - 公司于2014年11月22日成立提名委员会并制订书面职权范围[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4] - 相关期间,提名委员会举行了1次会议[196] - 提名委员会成员王瑤女士、吳麗文博士、文耀光先生、浦炳榮先生出席次数均为1/1[197] - 相关期间
基地锦标集团(0846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38
年度報 告 2024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 的特色 GEM 的定位,乃為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此等公司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 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 上市公司普遍為中小型公司,在GEM 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風險, 同時無法保證在GEM 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 示概不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乃遵照聯交所GEM 證券上市規則(「GEM 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基地錦標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本 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稱「本集團」)的資料,本公司董事(「董事」)對此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董事於作出一 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 漏任何事項,足以令致本報告或其所載任何陳述產生誤導。 目錄 | 公司資料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