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再生医学(0815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8
公司人员变动 - 曾浩贤先生于2024年8月2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8][9] - 丘煥法先生于2024年7月2日辞任公司秘书,同日黄宝田先生获委任[8][9][10][11] - 报告期内,集团委任5名董事,其中1名在报告期内辞职,1名为女性[125][1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11 Grand Cayman的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邮政信箱2681号[10][11][12][13] - 公司总办事处及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弥敦道132号美丽华大厦2310–2318室[10][11]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恒生銀行有限公司等[10][11] - 公司核数师为金道連城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11] - 公司有关开曼群岛法律的法律顾问是Conyers Dill & Pearman,有关香港法律的是丘煥法律師事務所与倪子軒律師行合夥[12][13] - 公司开曼群岛股份过户登记总处是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及股份过户办事处在联合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2][13][14] - 公司网址为www.crmi.hk,股份代号为8158[13][1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聚焦医疗学术交流项目,董事会实施三项核心战略[17] - 公司实施组合优化、内地合作、人才与管治提升三项核心策略推动业务发展[21] - 公司将客户网络视为宝贵资产,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保留率并产生口碑[20][29][32] - 公司将继续争取扩大保健行业业务范围机会,适时重新分配资源维持领先地位[31][34]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9062万港元,较去年(2023年约6949万港元)增长约30.41%[35] - 2024年公司毛利约5765万港元,较去年(2023年约1942万港元)增长约196.83%,主要因当年严格控制服务费,成本效率提高[35] - 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约1775万港元,而2023年亏损约1.077亿港元,主要因其他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1229万港元(2023年其他应收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8300万港元)[36] - 2024年公司总经营开支约5152万港元,较去年(2023年约4554万港元)增长约13.14%[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负债约56万港元(2023年净流动资产约2079万港元),净资产约2520万港元(2023年约1179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270万港元(2023年为333万港元)[39] - 2024年度收益约9062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30.41% [40] - 2024年毛利约5765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96.83% [40] - 2024年年度溢利约1775万港元,上一年度亏损约1.077亿港元 [40] - 2024年营运开支总额约5152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3.14% [40]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56万港元,上一年度流动资产净额约2079万港元 [41]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约252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 [41]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27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333万港元 [42] - 2024年12月31日股东贷款约491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3521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1.95(2023年:2.99) [44][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4名雇员,上一年度为46名,本年度雇员薪酬总额约1658万港元,上一年度为1599万港元 [60][65] - 2023年12月29日公司附属拟向目标公司注资约1117.25万港元,完成后将持有约33.3%权益 [58][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回约1229万港元,2023年为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8300.1万港元[66][69]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为2.51457亿港元,相应减值亏损约为727.3万港元[83][86] - 2023年集团就其他应收款项作出进一步减值亏损约为8300.1万港元[84][87] 其他应收款项信贷风险相关 - 还款计划下的其他应收款项全期违约概率为45.8%,违约损失率为61.2%[73][74] - 未逾期且不在还款计划中的其他应收款项全期违约概率为1.2%,违约损失率为61.7%[73][74] - 一般方法项下的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厘定[67][70] - 计算预期信贷亏损的公式为:预期信贷亏损 = 违约风险 x 违约概率 x 违约损失率[67][71] - 确定还款计划下其他应收款项违约概率时,考虑最高风险类别,数据参考穆迪2024年违约率研究[75] - 确定还款计划下其他应收款项违约损失率时,参考穆迪2024年违约率研究[75] - 确定未逾期且不在还款计划中其他应收款项违约概率时,考虑平均风险类别,数据参考穆迪2024年违约率研究[77][78] - 确定未逾期且不在还款计划中其他应收款项违约损失率时,参考穆迪2024年违约率研究[77][78] - 估值师进行前瞻性调整时采用回归模型,考虑过往及2024年预测宏观经济指标和过往市场违约数据[75][77][78] - 2023财年全期违约概率为14.11%,2024财年未逾期且不在还款计划下的结余为1.2%,还款计划下的结余为45.8%[81] - 2023财年预期信贷亏损率为8.98%至47.9%,2024财年未逾期且不在还款计划下的结余为0.8%,还款计划下的结余为28.0%[81] - 还款计划下的结余信贷风险类别由2023财年特定B3级升至最高风险类别[82] - 未逾期且不在还款计划下的结余信贷风险类别由2023财年特定B3等级降为平均风险类别[82]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相关 - 前任核数师因2023年1月1日其他应收款项期初结余账面价值审核范围受限对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83][86] - 核数师因事项影响数据可比性对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意见有所保留[85][87] - 审核委员会同意公司管理层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基于专业知识及估值师评估报告的立场[88][90] - 针对2022年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的核数保留意见仅对2023年保留盈利及其他应收款项年初结余有结转影响[89][91]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王闯先生46岁,为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兼董事会主席,2019年10月加盟集团[95] - 刘明博士68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2月加盟集团,有逾25年医学临床及医院管理经验[96] - 霍春玉女士51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0年1月加盟集团,有超20年商业和专业工作经验[98][101] - 梁文辉先生67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1年会计、企业融资及企业管理工作经验[99][102] - 除已披露者外,无董事履历详情变动须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A条披露[100][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4名董事,包括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董事会致力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常规[105][108] - 公司在报告期间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但王闯先生同时担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106][109] - 董事会认为将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归同一人有助于执行集团业务策略及提升运营效率[106][109]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现行架构,若物色到合适人选将委任为公司主席或行政总裁以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06][109]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条至5.67条所载的交易规定准则作为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操守守则,董事在报告期内全面遵守[110][113] - 公司采纳适用于最高行政人员及高级财务主管的道德守则,制定相关原则以提升道德水平[111][114] - 董事会负责公司领导、监管及集团财务表现,专注整体策略和政策[112][115][118][120] - 董事会将集团日常管理等授权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但保留关键事项审批权[119][12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负责推荐合适候选人[123][124][127] - 董事会定期审查董事贡献及时间投入,认为当前董事会组成适合公司业务[128][129] - 报告期内,管理层按企业管治守则向董事会提供月度更新资料[119][121] - 公司将按新委任董事个人需要给予培训,包括集团业务、责任及监管规定等内容[130][131]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如王闯先生等参与了A、B、C类课程[136][137][138] - 公司安排适当保险为董事责任提供保障,投保范围每年检讨[140][144] - 委任新董事由提名委员会考虑,其会向董事会作相关建议[141][14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按当时在任董事人数计三分之一(非三倍数时为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将轮值退任[142][145] - 获董事会委任增添的董事留任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届时可重选[143][146] - 董事负责编制真实公平反映集团财务状况的报表,向股东呈列平衡易理解的评估[143][147] - 董事会每年安排两次会议,约每半年一次,必要时组织额外会议,定期会议提前至少十四天通知[152][157]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四次会议,其中两次为定期会议[158] - 执行董事王闯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1/1、4/4)[159] - 非执行董事曾浩贤出席股东大会比例为100%(1/1),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25%(1/4)[1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霍春玉、刘明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比例均为100%(1/1、4/4)[1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文辉出席股东大会比例为100%(1/1),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75%(3/4)[159] - 全体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须轮席退任及重选[163][166] - 董事会须根据2012年3月15日采纳的书面职权范围履行公司企业管治职责[169][171] - 董事会辖下有3个委员会,即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170][172] - 公司须设立审核委员会,最少三名成员须为非执行董事,大部分成员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须有专业资格或相关财务专长[174][175] - 审核委员会自2001年7月4日成立,书面职权范围于2016年3月16日修订[174][175] - 王闯担任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该举措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第C.2.1条[162][165] - 审核委员会所有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6]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在无管理层在场情况下会面1次[178][1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83][184] - 报告期内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法定人数为2名成员[184][185] - 审核委员会成员梁文辉、刘明博士、霍春玉出席会议比例均为100%(2/2)[187] - 提名委员会自2005年7月22日成立,报告期内全体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9][191][192] - 提名委员会预定每年最少举行1次会议[190][193] - 报告期内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法定人数为2名成员[195][196] - 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的职权范围分别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76][190][193] - 审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主席分别在每次会议后向董事会报告进程及作出推荐建议[190][193] - 公司须按GEM上市规则第5.34条设立薪酬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8][200] - 薪酬委员会自2005年7月22日起成立并订明书面职权范围[198][200] - 报告期内薪酬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 - 薪酬委员会计划每年至少开会一次[199] - 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已发布在证券交易所和公司网站[199]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参考董事会企业目标审查和批准管理层薪酬提案[199]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美学及医疗美容服务分部表现优于去年,但医疗服务分部因竞争加剧及患者偏好转变表现较弱[28][32] 公司人员性别比例 - 集团所有雇员中,男性雇员占29.41%,女性雇员占70.59%[126][127]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04][107]
隽泰控股(006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总收入为3.78亿港元,较2023年的3.43亿港元增加350万港元,增幅为10.2%[17] - 2024年年度亏损为123.3万港元,2023年为275.3万港元[6]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378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50万港元或10.2%,主要因医疗产品和塑胶模具产品销售增加[26][31] - 公司2024年毛利为139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90万港元或6.1%,毛利率下降6.2个百分点至36.9% [27][31]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录得亏损16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810万港元减少 [28][31] - 公司2024年拥有人应占整体亏损为12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减少160万港元或57.1% [30][32] - 公司医疗产品2024年录得收入256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70万港元或16.9%,占集团总收入67.6% [35][37] - 公司医疗产品2024年业务利润为420万港元,2023年为330万港元,因ECL下减值亏损拨回所致 [39] - 2024年医疗产品分部溢利42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30万港元,溢利增长因预期信贷亏损下拨回减值亏损[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采血仪管件及设备收入为11024千港元,用于医疗设备的定制部件收入为14542千港元,总额为25566千港元[60] - 塑料产品收入较去年的60万港元增加66.7%或4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占集团回顾年度总收入的2.7%[108][111] - 塑料产品2024年亏损约154.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约82.9万港元增加71.7万港元[109][112] - 2024年集团放贷贷款利息收入112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60万港元或5.1%,占回顾年度集团总收入的29.7%[114][116] - 放贷业务2024年分部溢利730万港元,2023年为1470万港元[114][116] - 2024年因预期信贷亏损及撇销应收贷款及利息产生减值亏损净额分别约300万港元(2023年:拨回约550万港元)和约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120][122] - 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实现和未实现的亏损为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850万港元[136] - 2024年证券投资业务分部亏损为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880万港元[136] - 截至2024年10月31日止六个月,汇隆控股未经审核持续经营业务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为3050万港元[14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分销及行政开支为13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0万港元或2.1%,主要因分销成本减少 [29][31] - 公司2024年财务成本为120万港元,2023年为230万港元 [29][32] 医疗业务线表现 - 公司医疗设备制造业务起始于2011年,生产厂位于中国东莞,获美国FDA认证 [40] - 2024年大部分客户是中国用户或分销商,包括零售商、贸易公司和其他用户[51] - 集团拥有一支由执行董事领导的团队处理医疗产品业务,部分高级管理层成员有逾10年制造业及医疗产品行业经验[55] - 自2011年开展医疗产品业务,销售及制造采血仪设备的塑胶管是业务收入主要驱动力[57] - 2024年集团提供采血仪管道部件和设备、医疗设备定制部件等产品及解决方案[58] - 集团实施严格质量控制制度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45] - 集团通过识别客户需求、供应设备、提供解决方案、采购产品开展医疗产品业务,还提供售后等服务[46] - 集团在香港及中国有广泛客户群和庞大销售网络,持续寻找新客户[50] - 部分业务关系始于业务活动及展览,稳定产品质量和供货能力使集团获经常性订单[53] - 采血仪设备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孕妇等人群监测血糖,集团以OEM及ODM模式生产,部分部件可能外包[62][63] - 客户还订购用于自身医疗设备的定制部件,集团会先展示样品,按订单开发原型并经客户确认后生产[65] - 销售及市场推广部负责联络客户、跟进订单等,销售人员与产品开发部紧密合作[71] - 产品开发部按客户规格开发新产品设计,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产品规格修改提建议[73] - 客户满意样品后,公司提供报价,双方达成一致后客户下采购订单[79] - 采购部定期监控原材料消耗及采购,计划经管理层审批后由采购人员执行[80] - 为有效利用资源,公司采用即时生产模式,按需采购原材料,降低库存过时风险[85] - 公司筛选供应商,仅使用采购部批准的供应商,对原材料抽样检查[86] - 产品开发阶段,各部门合作估计生产成本,根据成本部分部件可能外包[78] - 工厂最大产能约为每年500万件,取决于产品生产复杂度[88][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厂房及机器账面价值约为零港元(2023年:零港元)[89][91] - 工厂现有15名全职员工维持运营,可能雇佣兼职员工协助生产[88][91] - 2024年医疗产品业务总收入为2556.6万港元,其中客户A贡献1102.5万港元,客户B贡献108万港元,其他贡献1346.1万港元[101] 塑料业务线表现 - 塑料产品收入较去年的60万港元增加66.7%或4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占集团回顾年度总收入的2.7%[108][111] - 塑料产品2024年亏损约154.6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约82.9万港元增加71.7万港元[109][112] 放贷业务线表现 - 集团放贷业务由建信财务经营,贷款申请需经董事会最终审查及批准[115][117] - 集团将继续努力发展放贷业务,平衡业务增长与风险管理[114][116] - 2024年集团收到71份贷款续期申请,均获成功批准和续期[121] - 建信财务调整业务策略,提高贷款授予要求,降低贷款利率[119][122] - 2024年公司收到71项贷款重续申请且均获批[123] - 2024年底贷款组合有71名借款人,包括69名个人客户和2名公司客户,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均无抵押[124][126] - 2024年底贷款本金额介于约10万港元至1000万港元,年利率介于4.0%至12.0%,贷款1年内到期[124][126] - 2024年底应收最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约为450万港元,占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的6%[124][126] - 2024年底应收五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占公司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的25.9%[124][126] - 公司放贷款业务按JS Finance的借贷指引和程序手册开展[125][127] 证券投资业务线表现 - 2024年证券投资因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变动录得已变现及未变现亏损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850万港元;证券投资分部亏损180万港元,2023年亏损880万港元[1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29只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5940万港元[139] 汇隆控股投资表现 - 集团对汇隆总投资约455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拥有19720万股,占汇隆1.4%股权,权益账面价值约690万港元,占公司资产总值约4.3%[145][1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贾明晖34岁,2016年9月30日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2023年10月5日任公司主席[163][165] - 张亨鑫41岁,2016年9月6日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2017年1月31日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提名委员会主席[164][165] - 欧阳铭贤49岁,2018年3月15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67][1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除本报告披露的若干偏离外[175][179]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4年全面遵守规定标准[176][180]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8][181] - 董事会计划每年至少举行4次定期会议,2024年举行了5次会议[183][185]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应发出至少14天通知,一般提前3天向董事传阅资料[183][185] - 2024年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其他董事避席时举行了1次会议[183][185] - 三分之一董事须于公司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3年退任一次,退任董事可膺选连任[189][193] - 董事会成员无重大相关关系,超三分之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0][193] - 各董事出席2024年董事会会议和6月24日股东大会的比例均为100%[195][196] - 公司为董事提供集团业务表现更新,鼓励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197][198] - 公司定期向董事更新集团业务表现资料[199] - 公司确保董事获得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定规定的最新发展资料[199]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99] - 公司保存培训记录协助董事记录培训情况[199] - 公司要求董事按年提交培训记录[199] - 2024年内各位董事参加了与专业和职责相关的培训课程、研讨会或阅读相关资料[20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血糖水平低于或等于5.55 mmol/L (100 mg/dL)时,采血仪设备测量结果偏差须于±0.83 mmol/L (±15 mg/dL)范围内;高于5.55 mmol/L时,偏差须于±15%范围内[42] - 若债务逾期3个月,公司会发催款信;逾期超6个月,必要时会考虑采取法律行动[135] - 产品由第三方根据客户设计包装,包装材料由客户提供[95][98] - 公司将产品交付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商,不承担运输风险,不投保[96][99] - 2021年20 - 79岁成年人中10.5%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八分之一成年人(约7.83亿人)将患糖尿病,增长46%[103] - 2021年中国约有1.4亿人患有糖尿病[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967551792股每股面值0.05港元的已发行普通股[149][153]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从金融机构的借款总额为零;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0万港元减少310万港元[15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债券为3090万港元,为向独立第三方发行的非上市债券[1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3.8%,2023年12月31日为37.8%[1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3,2023年12月31日为2.2[152]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金融机构的总借贷为零[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46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0万港元减少310万港元[15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付债券为3090万港元[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3.8%,2023年12月31日为37.8%[1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3,2023年12月31日为2.2[155]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资产作银行信贷及其他借贷担保,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56][1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30名雇员,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58][1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安迪工程停止经营,2024年被出售[110][113]
兴纺控股(0196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总收益为214.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1.8%[4] - 收益同比增长31.8%至214.67百万港元(2023年:162.884百万港元)[1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5.0百万港元,每股亏损5.46港仙[4] - 净亏损收窄至34.95百万港元(2023年:37.8百万港元),亏损减少7.5%[16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46港仙(2023年:5.91港仙)[163] - 除税前亏损为-36,349千港元,较2023年-43,268千港元收窄16.0%[16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公司毛利为33.4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5.6%[4] - 毛利率提升至15.6%(2024年毛利33.421百万/收益214.67百万),较2023年13.3%改善230基点[163] - 研发开支减少6.8%至7.524百万港元(2023年:8.072百万港元)[163] - 利息收入1,591千港元,较2023年2,438千港元下降34.7%[16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2,601千港元,2023年为收益651千港元[169]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60.7百万港元减少至46.2百万港元[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4.5百万港元至46.2百万港元(2023年:60.7百万港元),降幅23.9%[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4.0%至46.187百万港元(2023年:60.74百万港元)[1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年末余额46,187千港元,较年初60,740千港元减少24.0%[170] - 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9,717千港元,较2023年-14,452千港元改善32.8%[169][170] - 偿还银行借款65,500千港元,同时新筹银行借款67,336千港元[170]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存货为84.2百万港元,与去年85.3百万港元基本持平[1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增加14.5百万港元至27.9百万港元(2023年:13.4百万港元),增幅108.2%[1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长29.1%至56.737百万港元(2023年:43.959百万港元)[165] - 流动负债增加19.3百万港元至77.9百万港元(2023年:58.6百万港元),增幅32.9%[13]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加22.2百万港元至34.2百万港元(2023年:12.0百万港元),增幅185.0%[1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激增84.7%至43.676百万港元(2023年:23.643百万港元)[16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19,931千港元,而2023年为减少893千港元[169] - 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10.2百万港元(2023年:132.0百万港元),减少16.5%[15] - 总资产净值下降12.7%至240.722百万港元(2023年:275.672百万港元)[166] - 存货减少9,796千港元,降幅较2023年的12,144千港元收窄19.3%[169] 债务和融资状况 - 公司债务权益比率从11.8%上升至16.0%[5] - 银行借款约为30.8百万港元(2023年:29.0百万港元),增幅6.2%[15] - 银行借款总额下降15.8%至30.836百万港元(2024年流动26.064+非流动4.772;2023年仅流动29.0百万)[165][166] - 可动用银行融资为71.7百万港元(2023年:72.3百万港元)[15] - 资本负债比率16.0%(2023年:11.8%)[1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物业翻新业务产生轻微收益约11.4百万港元[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及牛仔布制造销售[33] - 牛仔布现金产生单位商誉及非流动非金融资产账面总值达112.3百万港元,占集团总资产33.9%[150] - 收益确认时点:牛仔布纱线在交付至客户特定地点时确认[198] - 分包服务收益在完成服务无未来义务时点确认[199] - 物业翻新服务收益按实际成本占估计总成本比例确认[200] 生产和投资活动 - 公司越南分包商合作建立新生产线作为中国加一策略的一部分[6] - 公司中山生产设施安装两台进口染整机器以提升生产能力[7][9] - 资本开支0.9百万港元(2023年:3.5百万港元),降幅74.3%[19] - 公司向卓盈投资有限公司的总投资额为2000万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平值亏损约260.1万港元后公平值为1914.4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约5.8%[94] - 公司持有卓盈投资有限公司8%的普通股(全部已发行股本的8%)[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从卓盈投资有限公司获得任何股息收入[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期美国市场自2025年起将录得显著增长[8] - 公司计划开发可持续功能性牛仔布产品并使用认证回收物料[10]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9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独立董事占比超过33%[111] - 本年度董事会共举行4次会议所有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出席率为100%[113][1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令镖出席董事会会议1次出席率为25%张之杰和黄铭斌各出席2次出席率均为50%[114] - 董事会下设三个委员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均设有明确职权范围[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提供独立性确认书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要求[116] - 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须每三年重选一次[117]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4次会议[123] - 审核委员会成员曾令镖出席2/4次会议,张之杰出席3/4次会议,黄铭斌出席4/4次会议[123] - 薪酬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且全体成员全勤出席[125] - 提名委员会由3名董事组成,年内举行1次会议且全体成员全勤出席[129] - 董事会会议需提前14天通知全体董事并在会议前3天获得议程文件[105] - 所有董事本年度均参加A类培训课程及研讨会和B类监管材料复阅[119] - 董事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05]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期限为三年需提前三个月通知终止[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期限为三年需提前一个月通知终止[73] 股东结构和权益 - 三位执行董事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各持有480,000,000股公司股份,合计权益占比75%[49] - 控股公司万丰投资持有公司75%的股份,对应480,000,000股[54] - 董事刘女士通过万丰投资间接持有公司75%的权益,对应480,000,000股[54] - 董事董韦霆先生通过万丰投资间接持有公司75%的权益,对应480,000,000股[54] - 董事董卓明先生通过万丰投资间接持有公司75%的权益,对应480,000,000股[54] - 万丰投资股权结构为:已故董信康先生持有30%,董韦霆先生和董卓明先生各持有20%,刘女士、董慧玲女士和董慧丽女士各持有10%[54] - 所有董事及一致行动人士通过万丰投资合计持有公司75%的股份,对应480,000,000股[54] - 一致行动人士契据涵盖所有董事及董氏家族成员,共同控制公司75%的投票权[54] - 配偶权益持有人(如Li Ka Mei女士)通过关联方间接持有公司75%的权益,对应480,000,000股[54] - 公司股份总数约为640,000,000股(基于480,000,000股占75%推算)[54]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截至报告日期零行使[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为64,000,000份[62]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总数10%即64,000,000股[62] - 购股权总发行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30%[62]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向单名参与者授出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63]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授出后10年计划有效期至2028年6月19日[64][66] - 购股权授出代价为每股1.00港元[67] 审计和合规 - 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31] - 公司核数师于2024年7月15日变更,德勤辞任,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接任[100]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费用为125万港元[134]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非审计服务费用为46.8万港元[134] - 公司确认整个年度及年报日期期间均遵守香港及中国相关法律法规[84] - 公司确认整个年度及年报日期期间均维持上市规则要求的足够公众持股量[99] - 公司确认控股股东遵守不竞争契约条款[90] - 审计委员会每半年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32] - 董事会确认本年度存在重大风险并制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132] - 公司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规定[133] 租赁和物业 - 余下三项租赁协议的月租金总额为235,796港元(不含差饷、空调费、管理费及其他开支)[88]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提前终止一项租赁协议(TML广场B6室),以缩减行政开支[87] - 使用权资产折旧5,847千港元,较2023年6,264千港元减少6.7%[16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13.1%五大客户总计占比42.3%[82]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2.6%五大供应商总计占比73.2%[8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本年度末期股息[37]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集团实际及预期财务表现和流动性状况[137] - 可供分派储备约达117,600,000港元[43] 员工和多元化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约为1.2:1(男性:女性)[128] - 董事会已实现至少1名女性董事的多元化目标[127] - 薪酬委员会审查4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不超过100万港元[125] 会计政策和准则 - 公司采纳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但未对财务状况或表现产生任何影响[178][179] - 公司重新评估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负债条款后确认流动与非流动负债分类保持不变[178] - 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故相关修订未影响综合财务报表[178] - 公司自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起无涉及非指数型可变租赁付款的售后回租交易[17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公司正评估其对财务呈列及披露的影响[182][183] - 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修订预计不会对公司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8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允许合资格实体选择应用经削减披露规定但公司不符合资格[184] - 公司为上市公司不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资格故该准则不会产生影响[184] - 业务合并采用收购法按收购日期公平值计量所转让代价[189] - 商誉按成本计量为转让代价与非控制权益总和超出可识别资产净额部分[190] - 代价低于所收购资产净额公平值时差额确认为议价购买收益[190] - 商誉每年12月31日进行年度减值测试[191] - 商誉减值亏损确认后下一期间不作拨回[191] - 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价格[192] - 公允价值层级分为三级:第1级(活跃市场报价)、第2级(可观察输入数据)、第3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93] - 非金融资产可收回金额按使用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较高者确认[194] - 减值亏损仅当资产账面值超过可收回金额时确认[194] - 关联方包括对集团有控制权/重大影响力方及同一集团成员实体[196] - 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并获核数师无保留意见[147] - 核数师已评估独立外部估值师的独立性及能力[151] - 核数师通过内部专家评估贴现率及长期增长率等关键假设[152] - 核数师比较牛仔布现金产生单位预算与过往实际表现[152] - 核数师测试管理層假设敏感度以确认账面值合理性[152] - 减值测试涉及关键假设包括预算收益、预期毛利、贴现率及长期增长率[150] - 减值评估对市场状况及牛仔布现金产生单位实际表现敏感[150] 其他公司信息 - 公司慈善捐款约221,000港元[39]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购买责任保险且持续有效[48]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责任险和补偿保险[106] - 公司秘书确认年内完成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31] - 物業廠房及設備變動詳情見財務報表附註14[40] - 公司註冊辦事處及主要營業地點詳見年報公司資料章節[32] - 公司股本變動詳情載於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9[45]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在2024年度无变动[145] - 股东提案需于股东大会前至少七天以书面形式提交[144]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需持有不少于十分之一表决权的股东请求[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举行1次股东周年大会[140] - 执行董事董韦霆和董卓明出席股东会议率100%[140] - 非执行董事刘中秋和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股东会议率0%[140] - 公司对联营公司投资通常持有不少于20%股本表决权[188]
中昌国际控股(008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集团录得香港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32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80万港元减少约3.6%[16] - 2024财年集团物业租赁业务收益增长为 -3.6%,2023财年为0.3%[17] - 2024财年集团物业租赁业务经营成本比率为27.6%,2023财年为33.2%[17] - 2024财年集团收益约326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80万港元减少约3.6%[20][23] - 2024财年其他收入约13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330万港元减少约200万港元[24] - 2024财年雇员成本约31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00万港元减少约22.5%[25] - 2024财年其他经营开支约59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730万港元减少约19.2%[26] - 2024财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1.495亿港元,2023财年为5040万港元[20][27] - 2024财年财务成本约5050万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4340万港元增加约16.4%[28] - 2024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767亿港元,2023财年亏损约7290万港元[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贷约7.9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8.709亿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6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23亿港元[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约7.76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535亿港元减少约18.5%[3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用作分派股东的储备约为9613.5万港元,2023年约为4960.2万港元[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财年渣甸中心占集团总收益约76.5%[16] - 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合计占集团报告期总收益百分比分别约7.4%及33.2%[94]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5%,零售业销售额较2023年同期下跌7.3%[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主要资产为香港投资物业,面临经济、金融及物业市场风险[107] - 集团银行借贷以香港投资物业作抵押,按浮动利率计息[108] - 集团受监管风险影响,但报告期内无严重违规[110][111] - 管理层负责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及监察其有效性[190] - 公司未设内部审计部门,董事会在审核委员会协助下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审阅其有效性[190] - 审核委员会每年审视内部监控报告提及问题的调查结果,检讨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性[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18年3月20日益輝与恒生银行订立5.7亿港元定期贷款协议,6月15日订立2.12亿港元定期贷款补充协议,同日顺龙和峰丽分别与恒生银行订立5000万港元和2500万港元定期贷款协议[39] - 2021年2月5日,借款人收到函件,公司综合有形净值低于20亿港元最低要求构成违约,若一个月内作出不少于1.64亿港元部分还款等或可免除违约[40] - 2021年10月4日,借款人未在9月30日前偿还部分还款,恒生银行提出最终还款要求,部分还款须于10月8日前偿还[43] - 2021年10月8日,部分还款由1.64亿港元减至1亿港元,须于10月29日前偿还,借款人承担法律费用[44] - 2021年10月29日,借款人偿还1亿港元经减少的部分还款,支付5万港元法律费用并交回书面确认[47] - 2022年8月15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2月15日[47] - 2023年3月8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约784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8月15日[47] - 2023年3月21日,恒生银行批准益輝申请,将约4.68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9月23日[48] - 2022年8月15日作出35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2022年8月15日至2023年2月15日就约7840万港元贷款本金支付每月利息,对约7.22亿港元剩余借贷如期偿还本息[49] - 2023年3月13日前作出20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2023年2月15日至8月15日就贷款剩余本金支付利息;3月31日前作出550万港元部分本金还款,3月23日至9月23日益輝就贷款剩余本金支付利息[50][51] - 2023年6月26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约2.36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2月27日[53] - 2023年8月1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7100万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3年10月31日[53] - 2023年10月3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约7.70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4年12月31日[53] - 2024年12月31日,恒生银行批准借款人申请,将本金约6.698亿港元银行借贷到期日延至2025年6月30日[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向恒生银行提供11.27亿港元企业担保,与2023年持平[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15.821亿港元香港投资物业获银行借贷[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佣5名雇员,与2023年持平[60]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6 - 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投票资格[68] - 公司在2024财政年度及报告日期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7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为1,125,027,072股[100]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843,585,74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98%[99] - 2024年12月31日,Bonds & Sons Holdings Limited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111,642,2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3%[99] - 2024年12月31日,Bonds & Sons International Limited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111,642,2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3%[99] - 2024年12月31日,Bonds Chan Family Holdings (PTC) Ltd.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111,642,2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9.93%[99] -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权益的普通股及相关股份数目为843,585,74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4.98%[99]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任期为两年,可续期一年;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初步任期为1 - 3年[87] - 唐伦飞于2024年12月9日辞任执行董事,黄正红于同日获委任[82] - 黄正红、黄强博士、叶棣谦及刘欣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拟重选连任[82] - 公司为董事及主管人员提供补偿并安排责任保险[103][105] - 贷款协议为持续关连交易,获全面豁免相关规定[106] - 报告期综合财务报表由安永审核,将提呈续聘决议案[112] - 陈志伟40岁,金融行业逾18年经验,现任公司主席等职[115] - 顾嘉莉54岁,管理及金融行业超25年经验,负责超100亿港元交易[116] - 陈志伟于2020年5月13日任执行董事,2021年1月15日任主席[115] - 顾嘉莉于2021年1月15日调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16] - 黄正红女士56岁,2024年12月9日起任执行董事,在金融行业超30年经验[119] - 黄强博士48岁,2020年5月13日起任非执行董事,有西南财大硕士、博士学位[120] - 王志强先生65岁,2021年2月26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成員,有超30年服务国际企业经验[121] - 于丹女士42岁,2021年5月12日起任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有逾八年审计经验[124] - 刘怀镜先生58岁,2018年1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公司相关职务[125] - 刘欣先生69岁,2021年5月12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职,金融投资经验超30年[128] - 黄正红自2024年8月起任信达香港风险合规总监[119] - 黄强现任中国信达(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120] - 于丹目前担任中国信达(香港)财务部主管[124] - 刘欣自2019年3月起任德勤中国资深顾问[128] - 公司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14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4次定期会议[146] - 陈志伟、顾嘉莉、唐伦飞、黄强、王志强、于丹、刘欣、叶棣谦出席定期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4/4,出席股东大会的比例分别为1/1、1/1、1/1、1/1、1/1、1/1、1/1、1/1;刘怀镜出席定期董事会会议的比例为4/4,出席股东大会的比例为0/1[147] - 叶棣谦于2020年5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21日提出辞任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怀镜因其他业务安排,未出席2024年6月2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134] - 黄正红于2024年12月9日获委任,唐伦飞于2024年12月9日辞任[148] - 公司采纳根据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最新企业管治守则编制的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指引,报告期内基本遵守,仅刘怀镜未出席股东大会偏离守则条文C.1.6[133][134] - 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监控公司,制定策略方针等,日常管理等事务委派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135] - 公司倡导同心同德、忠诚尽责等企业价值观[144] - 公司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董事会负责执行企业管治职能[142] - 定期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需提前至少14天获通知,相关资料通常提前3天供董事传阅[149]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公司细则规定三分之一董事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153] - 2024年6月21日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名董事轮值退任[153]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和相关雇员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160] - 报告期内每名新委任董事接受就职简介,全体董事获鼓励参加培训课程,费用由公司支付[161] - 董事会已成立薪酬、审核、提名三个委员会监督集团事务,各委员会按特定职权范围成立[164] - 所有董事委员会作出决定或建议时须向董事会报告,并获充足资源履行职责[164] - 公司规定除例外情况,董事须就批准自身或紧密联系人有重大利益的合约或安排的董事会决议案放弃投票[14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无任期超过九年,且未获授带有绩效表现相关元素的股本权益酬金[154][156] - 公司已接获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书面独立性确认书[156]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5月20日成立,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65][168] - 五名最高薪雇员中,薪酬在100,001 - 500,000港元的有1人,500,001 - 1,000,000港元的有2人,1,000,001 - 1,500,000港元的有1人[166] - 审核委员会于2005年5月20日成立,职权范围上次更新于2018年12月31日,报告期内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69][17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建议董事会批准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草拟本、2023财政年度年报[173]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19日成立,职权范围于2013年9月1日修订,报告期内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74][179] - 提名委员会在2024财政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组成符合上市规则第3.27A条规定[177]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65] - 审核委员会由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叶棣谦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欣先生及非执行董事于丹女士组成[169] - 提名委员会由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志伟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怀镜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刘欣先生组成[174]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及系统,举报人可通过邮寄或电邮向审核委员会报告关注事宜[173] - 报告期内董事会成员男女比例为6:3,男性占66.7%,女性占33.3%,已达成至少一名女性董事的数目目标[185] - 报告期内就法定核数服务向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支付酬金为105万港元,并无就非核数服务收取任何酬金[
港娱国际(0829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54.5百万元,较2023年的48.5百万元增长12.4%[13] - 收益由人民币48.5百万元增加12.4%至人民币54.5百万元,主要由于重新包装服务需求增加[20] - 2024年亏损为人民币7.0百万元,较2023年的27.0百万元大幅减少[13] - 年度亏损由人民币27.0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7.0百万元,主要因减值亏损及行政开支减少[27] - 公司2024年度净亏损约为人民币6,954,000元[1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亏损减少主要由于成本控制策略实施,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及行政开支减少[13] - 销售成本由人民币47.1百万元增加11.9%至人民币52.7百万元,与收益增长一致[21] - 毛利率由3.0%提升至3.3%,主要因重新包装及销售占比增加[22] - 其他亏损净额由人民币0.7百万元增加428.6%至人民币3.7百万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23] - 行政及其他开支由人民币13.9百万元减少50.4%至人民币6.9百万元,因成本控制策略[25] - 融资成本由人民币3.1百万元减少48.4%至人民币1.6百万元,因借款利率及租赁负债减少[2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及香港从事镀锡铁皮包装产品制造及销售以及重新包装服务[12] - 公司产品主要为锡罐及钢桶,用于装载漆料、涂料及其他包装材料[13]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在中国销售镀锡铁皮包装半制成品及制成品[85] - 公司拥有及经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工厂[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扩大销售渠道以寻求新客户并降低对单一客户群体的依赖[14] - 公司将继续采取成本控制策略以改善现金流,包括减少固定管理费用[14] - 公司认为其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及市场声誉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15] - 公司计划维持多元化投资组合以降低潜在金融风险[37]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21.5%,五大客户合计占比47.7%[151] - 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8.2%,五大供应商合计占比35.0%[151] - 公司五大客户中有四名位于广东省,业务表现受该地区下游行业经济环境影响[153] - 公司未与主要客户签订长期购买责任合约,存在客户依赖风险[154] - 公司未与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购买责任合约,存在供应短缺风险[155] 环境、社会和管治(ESG) - 公司2024年总能耗为5,749.16千兆焦耳,较2023年的4,030.32千兆焦耳增长42.6%[94][95] - 2024年能耗强度为每百万人民币收益105.54千兆焦耳,较2023年的83.02千兆焦耳上升27.1%[94][95] - 2024年总用水量为21,388立方米,较2023年的20,785立方米增长2.9%,但用水强度从428.2立方米/百万人民币收益降至392.6立方米[96][98] - 2024年包装材料用量为52.1吨,较2023年的45.3吨增长15%,包装强度从0.93吨/百万人民币收益增至0.96吨[99][10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117.45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804.31吨增长38.9%,排放强度从16.57吨增至20.51吨/百万人民币收益[104][105] - 公司设定了2027年能耗强度较2022年基线降低10%的目标[94] - 公司计划到2027年将用水强度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2022年基线各降低10%[96][104]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1] - 2024年共举行11次董事会会议[55] - 执行董事王允先生和鄒勇剛先生出席全部11次董事会会议[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黃瑞熾先生和胡子敬先生出席9/11次董事会会议[57] - 新委任的执行董事汪帥先生出席7/8次董事会会议[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夏依蘭女士在辞职前未出席任何会议[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尹蘇英女士在获委任后未出席任何会议[57] - 公司为董事因公司活动面临的法律行动安排了适当保险[54] - 全体董事均参与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59] - 公司未设立企业管治委员会,由董事会整体履行相关职责[58] 审计和财务报告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61] - 2024年度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554,000元[66] - 公司2024年度更换核数师,由中职信(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接替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84] - 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由中职信(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184]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49,109,000元,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93,598,000元[18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约为人民币14,640,000元,已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人民币8,210,000元[190]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占贸易应收款项账面值的约56.1%(8,210,000/14,640,000)[190] - 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187] - 贸易应收款项的减值评估被确定为关键审核事项[189]
天津建发(0251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入为302,50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19,437千元下降5.3%[11]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3.02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94亿元减少1690万元,同比下降5.3%[27] - 2024年毛利为75,35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80,306千元下降6.2%[11] - 毛利率从25.1%降至24.9%,毛利减少6.1%至75.4百万元人民币[36]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21,7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41,045千元下降47.0%[11] - 纯利同比下降46.8%至21.8百万元人民币[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集团销售成本同比下降5.0%至227.2百万元人民币,与收入减少趋势一致[35] - 行政开支同比增长33.7%至38.5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业务发展导致差旅酬酢开支增加[37] - 应收账款等减值亏损同比激增175.5%至14.6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长期贸易应收款减值拨备[38] 各业务线表现 - 市政公用工程收入7069.2万元,占总收入23.4%,较2023年占比58.3%大幅下降[28] - 市政公用工程收入同比下降62.0%至70.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天津散货堆场项目竣工及道路交通项目合约价值减少[30] - 地基基础工程收入1.001亿元,占比33.1%,较2023年占比26.1%有所提升[28] - 地基基础工程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00.1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受益于津滨塘地块项目42.3百万元专业分包收入[31] - 建筑工程收入9266.6万元,占比30.6%,较2023年占比12.9%显著增长[28] - 建筑工程收入同比增长125.0%至92.7百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天津滨海新区37.8百万元及设备制造厂改建18.8百万元项目收入确认[32] - 石油化工工程收入3895.2万元,占比12.9%,较2023年占比2.5%实现大幅提升[28] - 石油化工工程收入同比增长375.6%至39.0百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LNG项目13.2百万元及油气回收装置21.1百万元收入贡献[33] 现金流和资本开支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3,07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3,600千元流出扩大206.8%[11] - 资本开支增至人民币2.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0.9百万元大幅上升222.2%[52] 资产和负债 - 2024年资产总值达710,35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556,422千元增长27.7%[11] - 2024年负债总额为381,47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31,235千元增长15.2%[11] - 2024年权益总额为328,87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225,187千元增长46.0%[11]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至人民币291.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32.5百万元增长25.2%[47] - 合约资产增长至人民币300.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1.3百万元上升35.8%[48]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达人民币298.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75.8百万元增长8.3%[4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23.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5.0百万元下降6.0%[51] - 计息银行贷款达人民币40.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0.0百万元增长100.0%[56]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12.1%,较2023年的8.9%增长3.2个百分点[56] - 现金及等价物为19.6百万元人民币(含港元2.9百万),流动比率从1.5倍改善至1.7倍[42] 业务运营和项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47个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为5.137亿元人民币[19] - 公司2024年承接39个工程施工项目,服务32名客户[19] - 公司业务集中于市政工程、地基工程、建筑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四大领域[95]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市政公用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建筑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185]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天津市,已通过十余年经营在建筑行业建立声誉[185] - 公司使用自主研发的捷效系统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185] - 公司通过捷效信息系统实施严格成本把控应对行业挑战[14]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中国市政公用工程市场规模从2018年2.3149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2.6601万亿元,预计2027年达3.776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3%[17] - 天津市市政公用工程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达712亿元,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9.2%[17] - 2024年工程施工业务招标流程放缓对公司财务表现造成不利影响[14] 公司上市和融资 - 公司H股于2024年4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2] - 公司H股于2024年4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1] - 公司已发行H股并于2024年4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7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2.2百万港元[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7.7百万港元,占总金额84.3%[92] - 潜在项目前期成本资金动用50.7百万港元,占分配金额100%[93] - 设立分支机构业务动用12.4百万港元,剩余1.4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上半年用完[93] - 研发能力提升动用5.3百万港元,剩余3.9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用完[93] - 收购投资业务未动用9.2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完成[94] - 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动用9.3百万港元[94]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14.5百万港元[94] - 公司全球发售H股数目为53,950,0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26,976,000股,国际发售26,974,000股,每股发售价为2.50港元[91] - H股全流通申请获批,161,844,749股非上市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转换为H股并上市[11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7] - 执行董事赵匡华自2019年1月3日起担任总裁[200]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李凯自2021年6月加入集团并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200] - 执行董事关凤丹于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负责行政及人力资源[197] - 执行董事杨友华自2019年4月加入并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8] - 执行董事倪拔群自2018年10月加入并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9]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王文彬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严兵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金璐于2024年10月10日获委任[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萧恕明于2023年8月16日获委任[198] - 公司执行董事赵晓荣女士于2024年12月2日辞任执行董事及副总裁职务[89] - 公司执行董事关凤丹女士于2024年12月20日获委任[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杨世泰先生于2024年10月10日辞任[89]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金璐博士于2024年10月10日获委任[89] - 公司监事王玲女士于2025年1月27日辞任监事及监事委员会主席职务[89] - 2024年10月10日杨世泰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刘金璐获委任[119] - 2024年12月2日赵晓荣辞任执行董事,12月20日关凤丹获委任执行董事[119] - 公司监事路晓亮先生于2025年1月起担任监事会主席[82] - 公司监事王磊先生于2023年11月加入集团担任商务合约部经理[83] - 公司监事任飞宇先生于2023年8月加入集团担任人力资源部经理[84] - 2025年1月27日王玲辞任监事主席,路晓亮获选为员工代表监事兼主席[10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72]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3个董事会委员会[192] - 2024年度监事会召开两次会议,审议通过监事会工作报告等四项决议[1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机械租赁交易属日常业务且条款公平合理[166] 股东结构和关联交易 - 王文彬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57,496,923股,占相关股份类别的97.3%,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3.0%[141] - 赵匡华先生持有非上市股份15,000,000股,占相关股份类别的9.3%,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14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15,794,749股,其中非上市股份161,844,749股,H股53,950,000股[142] - 王文彬先生通过天津共美好、天津致未来及盛源控股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14.6%及51.4%[142] - 赵匡华先生通过天津共美好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0%[142] - 控股股东窦恩艳女士持有非上市股份157,496,923股,占总股本73.0%[144][149] - 盛源控股持有非上市股份110,830,940股,占总股本51.4%[144][149] - 天津致未来持有非上市股份31,665,983股,占总股本14.6%[144][149] - 天津共美好持有非上市股份15,000,000股,占总股本7.0%[144][149] - 王文彬先生通过控股架构实际控制公司总计约73.0%的股份权益[145] - 非上市股份总数161,844,749股,H股总数53,950,000股[149] - 已发行股份总数215,794,749股[149] - 与关联方江盛源机械签订七份机械租赁协议,总租赁金额为人民币11,994,505元[159] - 第五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19,919,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3,992,100元[159] - 第二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20,710,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5,156,532元[159] - 第七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6,733,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713,521元[159] - 第三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7,825,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650,000元[159] - 第四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8,151,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669,500元[159] - 第一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3,181,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746,491元[159] - 第六份机械租赁协议设备价值人民币960,000元,租赁金额为人民币66,361元[159] - 关联交易总额超过1000万港元且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触发港交所公告、通函及股东批准要求[163] - 关联方交易获24个月信贷期,租赁款项于租赁期届满后结算[161] - 江盛源机械租赁协议交易构成关联交易违规,协议已到期且无进一步交易[164] - 控股股东王文彬及其配偶为2000万元人民币银行贷款提供担保[168] - 2024年5月至11月期间与关联方天津江盛源机械订立7份机械租赁协议,违反上市规则第14A章[112] - 核数师对机械租赁协议交易未获董事会批准及年度上限提出保留意见[167] 公司资质和人员 - 公司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和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22][24] - 李先生于2005年4月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70] - 李先生于2009年1月获得中国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0] - 关凤丹女士46岁2016年6月取得天津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士学位[71][72] - 杨友华先生35岁于建筑工程领域拥有逾10年经验[72] - 杨友华先生于2012年6月获得哈尔滨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73] - 倪拔群先生39岁于建筑工程行业拥有超过13年经验[73] - 倪拔群先生于2012年1月获得天津大学工程造价硕士文凭[74] - 王文彬先生51岁于工程施工行业拥有超过12年经验[75] - 严兵博士47岁于2004年7月获得南开大学全球经济博士学位[77][78] - 刘金璐博士51岁于2007年2月获得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78] 客户和供应商 - 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85.7%,最大客户收入占比54.2%[148]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成本占比35.8%,最大供应商采购成本占比9.0%[15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建议不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103] - 物业权益估值为人民币62,686,000元,若按估值列账将产生额外折旧人民币426,000元[105]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人民币43.9百万元(2023年:人民币27.3百万元)[116]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总额为人民币215,794,749元,分为215,794,749股面值人民币1.0元的股份[114] - 2025年2月27日股东会批准调整经营范围及修订章程[110] - 2025年6月12日至17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6月17日为股东会记录日期[106] - 公司未向董事、高级管理层或其关联人士提供任何贷款或贷款担保[140] - 公司未发行任何可换股债券[136] - 公司未订立任何股权挂钩协议[137] - 公司银行借款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4[139] - 董事及监事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128]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9.8百万元[153] - 公司无资产抵押情况[53] - 公司无衍生工具活动及外汇风险对冲操作[61] - 公司确认公众持股量始终符合不低于25%的最低要求[169] - 2024年度公司未进行任何捐款[171] - 公司投保董事责任保险以保障董事潜在损失[170]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针对法律诉讼所产生责任的适当保险保障[195]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遵守所有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188] - 公司已制定ESG相关政策与制度文件,涵盖工程质量安全、能源资源使用等9个方面[185] - 公司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状况良好,综合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反映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183] - 公司确认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事件或情况[196]
邵氏兄弟控股(0095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5.1635亿元,较2023年的6.4536亿元减少20.0%[10][18] - 2024年公司亏损1.1048亿元,2023年亏损7717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5779万元,较2023年的2898万元增加99.4%[18] - 2024年电影、剧集及非剧集收入3.1839亿元,较2023年的3.5784亿元减少11.0%[10] - 2024年艺人及活动管理收入1.9796亿元,较2023年的2.8752亿元减少31.1%[10] - 2024年集团收入为人民币51,635,00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4,536,000元减少20.0%[30] - 2024年电影、剧集及非剧集收入为人民币31,839,00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5,784,000元减少11.0%[31][38] - 2024年艺人及活动管理收入为人民币19,796,000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8,752,000元减少[31] - 电影、剧集及非剧集分部可呈报分部亏损较2023年减少3.5%[38] - 艺人及活动管理分部收入从2023年的2875.2万元减少31.1%至2024年的1979.6万元[39] - 年度亏损从2023年的771.7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104.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的289.8万元增加99.4%至2024年的577.9万元[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3425.1万元减少13.3%至2024年的2969.3万元[40]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从2023年的1437.6万元减少4.2%至2024年的1377.2万元[4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145.6万元增加30.9%至2024年的190.6万元[42]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3518.6万元减少4.6%至2024年的3356.5万元[4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5集剧集《执法者们》2024年2月开拍、5月杀青,预计2025年上半年于优酷平台上映[20] - 公司参与制作的《反黑英雄》等剧集2024年在腾讯视频及优酷平台上映[2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理约50名艺人,艺人及活动管理超50%收入来自中国内地[23] - 25集剧集《执法者们》2024年2月开拍、5月杀青,预计2025年上半年在优酷平台上映[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管理约50名艺人[36] - 2024年艺人及活动管理逾50%的收入来自中国内地[36]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电影票房收入超13.4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6%[28] - 2024年中国内地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占全球票房超19%[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主要在香港及内地经营,大部分交易以港元及人民币结算,所持银行结余及现金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本年度未对冲外币风险[61] - 集团业务运营受多种法律法规规限,本年度无严重违反或不遵守适用法律法规情况[65] - 集团采取环保方案及措施,环保报告将于2025年4月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登[66]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该守则[68] - 公司业务发展及管理策略专注带来稳定经常性收入的投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于2025年4月在相关网站刊登[70]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第3.10(2)及第3.10A条规定,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遵守第3.13条规定[75] - 顾炯自2025年3月14日起任执行董事,黎瑞刚和许涛将在2025年6月股东周年大会退任,均需重选连任[80] - 全体董事在2024年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2] - 董事会自2013年8月起采纳多元化政策[83] - 董事会共7名董事,2名执行董事,5名非执行董事(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董事会男性董事5名(71%),女性董事2名(29%)[84] - 董事平均年龄60岁,3人51 - 55岁,2人56 - 60岁,1人61 - 65岁,1人66 - 70岁[84] - 1名董事加入集团1 - 5年,6名加入6 - 10年[84] - 2024年12月31日,雇员(不含董事)中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8:13[87] - 公司为董事安排合适保险应对潜在法律诉讼[89] - 公司按规定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续任需股东审议批准[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会议,批准2023年全年业绩、2024年中期业绩等事宜[93] - 黎瑞刚、乐易玲、许涛等多位董事在2024年董事会会议出席率达100%(4/4)[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执行委员会由乐易玲和许涛2名成员组成,举行4次会议[97] - 顾炯自2025年3月14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94][97] - 审核委员会由潘国兴、庞鸿和司徒惠玲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2次会议[98] - 薪酬委员会由司徒惠玲、庞鸿和潘国兴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1次会议[99] - 提名委员会由庞鸿、潘国兴和司徒惠玲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1次会议[103] -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在人民币0 - 1000000元的人数为1人[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风险管理系统风险评估未发现重大风险[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内部监控检讨未发现重大监控缺失[110] - 公司委聘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外聘核数师,2024年度核数服务费用879千元人民币,非核数服务费用557千元人民币,总计1436千元人民币[116] - 梁紫君自2021年7月1日起任公司秘书,2024年度接受足够专业培训并遵守相关要求[117] - 公司设有网站www.shawbrotherspictures.com作为与股东及公众沟通渠道[118] - 公司通过财务报告及公告向股东提供集团资讯[118] - 公司通过股东周年大会等与股东沟通,确保股东意见传达给董事会[119] - 集团已设立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管理层负责设计等,董事会持续监察[107] - 公司制定内部监控系统以达成营运、财务报告及合规目标[108] - 公司将继续委聘外部独立专业人士对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进行年度检讨[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宪章文件无变动[121] - 股东特别大会需应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赋有权限在股东大会投票)十分之一的股东要求召开[122] - 提名董事通知须呈交公司总办事处或过户登记处,通知期不少于7日[122]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6月举行[125] - 提名委员会可为填补临时空缺向董事会提名合适候选人,也可提名超董事会将委任人数的候选人[126] - 提名委员会评估候选人适宜性参考因素包括诚信、行业成就经验等[126] - 厘定非执行董事独立性时,可将担任董事超九年作为考虑界限[126] - 为提供获董事会提名于股东大会膺选的候选人资料,将向股东发出通函[126] - 股东可在规定期限向公司秘书发通知,提出决议案选举非董事会建议或提名委员会提名的人士为董事[126] - 候选人可在股东大会前书面通知公司秘书撤回候选资格[126] - 公司制定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成员多元化,组成情况每年于企业管治报告披露[128] - 股息可从公司溢利、储备、股份溢价账或其他资金宣派或派付,金额不得超董事会建议[130][131] - 董事会可派付合理中期股息,对附有递延或非优先权利股份派息致优先股持有人受损无需负责[131] - 黎瑞刚先生55岁,2016年10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及非执行董事[133] - 乐易玲小姐68岁,2016年1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逾四十年影视娱乐经验,制作四十多部电影[135][136] - 顾炯先生52岁,2025年3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有近30年会计及企业财务管理经验[137] - 公司于2009年6月2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0年2月1日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51]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电影、剧集及非剧集投资以及艺人及活动管理[152]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50] - 公司于2018年12月采纳股息政策,2019年3月进一步更新[154] - 董事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也未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155] - 公司将在2025年6月12日至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56] - 许涛先生52岁,2016年10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142] - 庞鸿先生71岁,2015年6月23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4] - 潘国兴先生63岁,2015年6月23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司徒惠玲小姐62岁,2016年1月29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7] - 顾炯于2025年3月14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168] - 乐易玲及庞鸿于2024年6月18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并成功重选连任[169] - 黎瑞刚及许涛须于2025年6月举行的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并符合资格及愿意重选连任[169]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169] - 公司与华人文化集团、华人文化于2022年5月6日订立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协议,自2022年6月1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止[1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作框架协议下投资项目及委聘艺人相关交易均无发生[178] - 黎瑞刚先生透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约29.94%权益[17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电影、剧集及非剧集的投资从2023年末的8537.3万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5525万元[50] - 制作中的电影、剧集及非剧集从2023年末的429.4万元增加至2024年末的7394.6万元[51] - 合约负债从2023年末的682.7万元大幅增加790.9%至2024年末的6081.9万元[54]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权益从2023年末的44921.4万元轻微减少4.2%至2024年末的43050.8万元[58] - 集团计息银行借贷由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557,000元增加至人民币4,712,000元,2024年12月31日负债比率为0.92%(2023年12月31日:0.93%)[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1名雇员(不包括董事),2023年12月31日为58名[64] - 扣除股息前的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577.9万元(2023年:人民币289.8万元)已拨入储备[164] - 来自集团五大客户的营业总额占总销售额约79%,其中来自最大客户的营业额占营业总额53%[166] - 向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27%,其中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12%[167] - 王祖蓝间接持有手工艺已发行股份的22.5%股权[176] - 与忠仆进行交易在2023 - 2025各年的年度上限适用百分比率超过5%,与以斯帖传播进行者超过0.1%但低于5%[1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手工艺收取与忠仆及以斯帖传播有关艺人管理协议的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881.1万元及人民币17万元[1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369,628,000元[187] - 2024年12月31日,黎瑞刚先生持有公司425,000,000股股份,占股权约29.94%[19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不知悉其他人士在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有须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96] - Shine Investment由Shine Holdings拥有85%权益[194][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等无使董事等通过收购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安排[199] - 公司2022年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6月2日获股东批准并生效[200]
北方矿业(004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0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位于陕西洛南的主要矿场于2024年10月全面恢复采矿业务,此前因重续许可证停产近三年[15][20] - 公司化学业务通过流程自动化等措施降低了多条产品线的运营开支[18][22] - 公司完成对供应链及内部工作流程的全面审查,使生产规划更灵活、存货管理更完善[24][28] - 公司未来策略重点包括维持采矿生产、扩大化学品组合、投资创新等[3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11.10226亿港元,较上一年约15.33714亿港元减少约27.61% [3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848.6万港元,较2023年亏损约16.32535亿港元减少约95.8%[34][37]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约2.49235亿港元,年末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4.88805亿港元及5.70868亿港元[36][39] - 2024年末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4.26731亿港元,其中4.09079亿港元及1765.2万港元分别记录于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项下,银行结余合共1524.7万港元[36][39]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11.1022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33714亿港元减少约27.61%[37] - 核数师对2024年财务报表发表不发表意见声明,基因为与持续经营相关的多项基本不确定性[35][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约594.1万港元增至约1524.7万港元[97][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约4.26731亿港元,2023年约为6.96948亿港元[97][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24,2023年约为0.17 [98][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48.72,2023年约为 - 52.44 [101] - 2024年公司总负债约21.09133亿港元,2023年约为20.96113亿港元[101] - 2024年公司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权益约4328.7万港元,2023年约为 - 3997.2万港元[101]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约4.64328亿港元,2023年约3.2173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9.53133亿港元,2023年约18.4212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4328.7万港元,2023年约亏损3997.2万港元[102][105]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524.7万港元,2023年约594.1万港元;存货约3.17949亿港元,2023年约1.56176亿港元;应收账款及票据约4514.5万港元,2023年约1.16001亿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约8598.7万港元,2023年约4361.4万港元[102][105] - 2024年末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约4.09079亿港元,2023年约6.69415亿港元;应付账款及票据约2.64698亿港元,2023年约3.73998亿港元;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约7.20692亿港元,2023年约6.82241亿港元[102][105] - 2024年末债务与资本比率约48.72,2023年约亏损52.44;负债总额约21.09133亿港元,2023年约20.96113亿港元[104] - 2024年末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约4.26731亿港元,2023年约6.96948亿港元;计息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实际年利率介乎6.09%至15%[107][109] 采矿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钼矿场生产的钼精粉品位约为45% - 50%[44][46] - 采矿牌照有效期至2034年2月22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0月17日,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采矿业务可全面恢复运营[47][48][50] - 2024年钼精粉销量约为714吨(2023年:无),平均售价约为每13.571万港元,采矿业务贡献收益约1.16378亿港元,毛利约为5474.5万港元,毛利率为47.04%[49][50] - 2024年末公司采矿业务主要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和采矿权账面价值分别约为4.14527678亿港元、249.2万港元及5.2686亿港元[51] - 董事采用DCF方法评估公司采矿业务使用价值,年内估值方法无变化[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矿业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采矿权减值亏损分别约为1.47503亿港元、102万港元及2.15715亿港元,2023年分别约为3081.8万港元、零港元及5156.4万港元[53][54][69] - 2024年12月31日,矿业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采矿权账面价值分别约为4.14527678亿港元、249.2万港元及5.2686亿港元[54] - 矿业业务使用价值计算关键假设涉及贴现率、收入和直接成本增长,2024年税前贴现率为15.5%,2023年为16%[67] - 矿业业务使用价值计算基于未来5年财务预算现金流预测,5年后按1.5%稳定增长率推算,2023年为1%[68] - 管理层对矿业和化学品买卖业务现金产生单位作出溢利/现金流预测,考虑资产减值迹象[63][66] - 独立估值专家通过管理层预测估计各现金产生单位使用价值,对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进行减值评估[64][66] - 采矿业务除税前贴现率为15.5%(2023年:16%),五年期后现金流量按每年1.5%(2023年:1%)的稳定增长率推算[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采矿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使用权资产及采矿权的减值亏损分别约为1.47503亿港元、102万港元及2.15715亿港元(2023年:分别约3081.8万港元、零港元及5156.4万港元)[71] - 采矿业务除税前贴现率增加0.5%,可收回金额减少1613.9万港元;减少0.5%,可收回金额增加1707.3万港元[72] - 采矿业务五年期后增长率增加0.5%,可收回金额增加2505.6万港元;减少0.5%,可收回金额减少2366.6万港元[72] 化学品买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化学品买卖业务收益约为9.9383亿港元,2023年约为15.33714亿港元[55][59] - 2024年12月31日,化学品买卖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分别约为5983.2万港元及1663.2万港元[56][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化学品买卖业务无减值亏损,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分别约为79万港元及14.9万港元[58][60] - 化学品买卖业务除税前贴现率为13%(2023年:13%),五年期后现金流量按每年2%(2023年:4%)的稳定增长率推算[73][74][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化学品买卖业务并无确认减值亏损(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的减值亏损分别约为79万港元及14.9万港元)[75][77] - 化学品买卖业务除税前贴现率增加0.5%,可收回金额减少258万港元;减少0.5%,可收回金额增加275.3万港元[78] - 化学品买卖业务五年期后增长率增加0.5%,可收回金额增加247.8万港元;减少0.5%,可收回金额减少264.3万港元[78] 铝金属买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铝金属买卖业务收益约为1.8万港元[62][65] 公司股权及担保相关情况 - 2015年12月10日,公司借入人民币2亿贷款,年利率10%,以陕西洛源60%股权及附属公司担保作抵押[79][83] - 2024年,独立第三方完成拍卖程序,取得视作出售集团全部股本权益,公司不再拥有控制权,担保解除[81][82][83] - 2024年3月28日公司完成收购佛山公司51%股权,7月29日取消收购并将股权无偿转回[95][99] 公司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钼市场持续向好,国内钼需求量将继续增加[90][93] - 2025年公司将加强韧性,发展两个核心业务并建立供应链保护措施[89] - 中国化学品市场监管规定给化工制造业带来短期压力,公司将应对挑战提升运营效率[92][94] 公司诉讼情况 - 2025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接获诉讼,涉及未结清本金3亿元及未偿还利息约3.37亿元[108][110]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末公司雇佣678名全职雇员,2023年为659名[112][117] - 钱斯群女士自2025年3月28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5][120] - 杨英民56岁,2014年8月25日任执行董事,9月22日任行政总裁,2016年1月4日任董事会主席[121][124] - 钱一栋40岁,2011年3月15日任执行董事,4月21日任董事会副主席[122][124] - 沈健39岁,2021年11月9日任执行董事,有超10年国际贸易和物流管理服务经验[123][124] - 黄志丹58岁,2021年9月起任广州基金国际董事长及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123][125] - 钱斯群29岁,2025年3月28日起任执行董事,有ESG和投资分析服务经验[127][130] - 石文豪40岁,2023年9月29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10年审计、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28][131] - 沈明杰39岁,2023年9月29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保护股东权利和解决商业纠纷经验[132] - 冯嘉伟32岁,2023年9月29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解决民事和商业纠纷及房地产合规经验[133] - 黄志丹2015年6月 - 2020年9月任浙商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兼副行长[126][130] - 黄志丹2022年7月 - 2023年7月任融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26][130] - 沈鳴杰和馮嘉偉於2023年9月29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34] - 董事钱一棟先生、沈健先生及钱斯群女士将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并拟重选连任[178][181] - 拟重选董事无与公司不可于一年内无赔偿终止的未到期服务合约[179][182]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等无公司相关股份权益或淡仓[180][184] 公司股息及证券交易情况 - 不建议派付2024年度股息[113][118] - 2024年度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14][119] - 公司不建议就2024年派息,2023年也未派息[156][162] - 2024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71][177] 公司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部分人士持有公司每股0.02港元普通股长仓[185][186] - 广州基金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股份25.75亿股,占比20.58%[187] - 钱宝华通过受控制公司持有股份24.39亿股,占比19.49%[187] - Huatune Holding Group Limited持有股份21.82亿股,占比17.44%[187] - 华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股份2.56亿股,占比2.05%[187] - 高山持有股份9.99亿股,占比7.99%[187] - 苏洁仪女士、梁衍衡先生、裕资有限公司均持有股份23.81亿股,占比19.03%[187] - 2023年9月29日公司向裕资有限公司转让110.87亿股已发行普通股[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裕资有限公司出售87.06亿股普通股[19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25.12亿股[194] - 华豚(集团)有限公司由钱宝华先生拥有95%权益[194] 公司业务风险及合规情况 - 公司业务受经济环境影响,采矿、物业管理和化学品买卖业务存在风险[140][144] - 钼精粉及化学品价格波动影响公司业务、现金流和收入[142][145] - 公司采矿业务若发生安全或环境事故,将对声誉和资产造成巨大损失[146][151] - 财务风险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6[148][151] - 公司已采取措施减少能源消耗,鼓励回收材料,将持续检讨及改善环保政策[149][152] - 年内公司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1
格林国际控股(027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为5301万港元,较2023年的4883.1万港元增长约8.56%[7][16] - 公司2024年净溢利为287万港元,2023年亏损879万港元[7] - 公司2024年毛利为3169.8万港元,较2023年的2882.8万港元增加约9.96%[18] - 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59.80%,2023年为59.04%[18] - 2024年公司溢利净额约为287.1万港元(2023年亏损879.1万港元)[2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直接成本及营业费用为2131.2万港元,较2023年的2000.3万港元增加约6.54%[17] - 公司2024年销售费用为1140.3万港元,较2023年的1327万港元减少约14.07%[19] - 公司2024年行政开支为2347.1万港元,较2023年的2198.9万港元增加约6.74%[20]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约为168.8万港元(2023年为227.8万港元)[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保健及医疗业务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测试使用折现率10.23%计算折现五年现金流量预测,使用折现率3%计算终值,2023年和2024年无减值亏损[22] - 美容及健身业务现金产生单位减值测试使用折现率11.90%计算折现五年现金流量预测,使用折现率3%计算终值,2024年商标使用权及专业技术、物业等减值亏损分别约为244.2万港元、20.9万港元、169.2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436.9万港元、138.7万港元、234万港元)[23] - 集团本年度主要从事保健及医疗服务、美容及健身产品及相关服务[57] - 集团本年度主要活动及营运地区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5[58] - 集团本年度主要从事保健及医疗服务、美容及健身产品及相关服务[57] - 公司主要业务为保健、医疗及相关服务、美容及健身服务、综合金融服务[172] 各地区表现 - 湖南省常德市等地区将居民医疗保险计划下血液透析费用报销比例提高至80%[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公司关闭两间亏损美容院并缩减一间美容院营运规模以削减开支[13] - 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种数合计达500个[14] - 预计2020年供股余下所得款项净额4240万港元用作管理开支,将于2028年左右悉数动用[29] - 董事不建议本年度派付股息(2023年:无)[46]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为零港元[60] - 周璀琼女士于2024年12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68] - 2024年12月18日周璀琼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5年1月31日蔡大维先生不再担任天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25年4月3日不再担任威讯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79] - 2024年公司举行3次董事会会议、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141]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6月25日举行,俞周杰、陈汉鸿及吴洪退任并获重选为公司董事[144] - 董事会需监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至少每年检讨其有效性[145] - 集团每年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执行内部控制措施[146] - 公司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内部控制审阅计划并进行审查,董事会认为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充分[147]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年内新增委任一名女性非执行董事[148]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甄选及建议委任董事须提交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批准[149]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宣派或建议派息前考虑多种因素[151] - 公司采纳举报政策,为员工及相关第三方提供举报渠道并保密[152] - 公司采纳反舞弊及反贪污政策,对舞弊及贪污零容忍[153] - 公司董事会将每年检讨与股东沟通政策的实施及成效[161] - 股东可按组织章程细则第58条程序要求公司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60] - 公司董事会全权负责集团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175]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集团各部门核心成员组成,定期向董事会汇报进度[175] - 2024年公司进行年度重要性评估,确定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18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0年供股按每股0.06港元发行16.49736733亿股普通股,较2020年9月25日收市价折让约17.81%,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28.06%,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9590万港元[26] - 新购股权计划于2019年6月26日获批,有效期10年,计划授权限额可认购最多147,326,614股股份(股份合并时调整前),占批准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41]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无根据新购股计划授出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报告日期可授出最高数目为29,465,322股合并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的4.47%,剩余期限为四年一个月[44]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无未转换的可换股债券[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和中国雇用180名雇员[47] - 本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及集团无重大诉讼或申索[48] - 俞周杰先生是公司56.08%控股股东周璀琼女士的儿子[50] - 刘东先生个人持有9,146,000股股份,其全资拥有的成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16,000,000股股份[53] - 2024年12月31日,刘东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5,14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81%[75] - 2024年12月31日,周璀琼女士持有公司股份370,071,73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6.08%[75] - 2024年12月31日,伟信持有公司股份370,071,73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6.08%[76] - 2024年12月31日,畅健持有公司股份67,647,05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0.25%[76] - 2024年12月31日,俞淇纲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70,071,73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6.08%[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59,894,693股[75][76] - 旧购股计划于2016年9月2日失效[80] - 2019年6月26日公司股东批准新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计划授权限额可认购最多147,326,614股股份(股份合并时调整前),占批准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81]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无根据新购股计划授出和尚未行使的购股[81] - 报告日期,新购股计划可授出的购股最高数目为29,465,322份合并股份(相当于五股合并为一股之股份合并于2021年1月22日生效前的147,326,614份购股),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本的4.47%,剩余年期为4年零1个月[81]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各合资格参与者获授购股(包括已行使及尚未行使之购股)获行使时已发行及将予发行之证券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84] - 各合资格参与者接纳购股要约时须向公司支付1.00港元,须在要约作出日起21日内支付[88] - 本年度内集团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和前五大客户收益占比均低于集团采购及销售总额的30%[90] - 集团参与中国有关机构管理的界定供款计划,供款按雇员薪金百分比计算,供款产生时支销[93] - 除购股计划披露外,年内无订立股权挂钩协议,年末也无相关协议存在[9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蔡大维有会计专业资格和经验[102] - 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国卫审核,任期到应届股东大会结束,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103]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因营运规模无内部审核部门,委聘外部顾问执行该职能[107] - 所有董事可全面适时获取集团相关资料,公司承担董事寻求独立意见费用[109] - 公司制定并检讨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企业管治相关工作[111] - 董事会主席俞周杰与非执行董事周璀琼为母子关系,其他成员无重大关系[112] - 公司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蔡大维有财务专业资格和经验[113]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1年委任函,可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15] - 吴洪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超9年,董事会认为其仍属独立人士[11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1/3)董事须轮值退任但符合资格重选连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16] - 董事会八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至少三分之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18] - 公司遵循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本年度遵守规定准则[120] - 全体董事本年度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包括出席研讨会及阅读资料等[121][122] - 公司董事会主席俞周杰自2021年3月25日起任职,行政总裁自2018年11月空缺,职责由执行董事承担[125] - 公司安排责任保险,本年度董事及高级人员未被要求作出相关赔偿[126] - 董事会成立三个委员会,分别为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按书面职权范围成立[130]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蔡大维先生拥有专业资格及财务经验[131] - 支付给高级管理层成员(包括董事)薪酬在零港元至500,000港元的有1人,500,000港元或以上的有4人[137] - 董事俞周杰、余向进、陈汉鸿、刘东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3/3,周璀琼为0/0;审核委员会会议吴洪、蔡大维、王春林出席率为2/2;提名委员会会议俞周杰、吴洪、蔡大维、王春林出席率为1/1;薪酬委员会会议俞周杰、吴洪、蔡大维、王春林出席率为1/1;股东周年大会俞周杰、余向进、陈汉鸿、刘东、吴洪、蔡大维、王春林出席率为1/1,周璀琼为0/0[14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审阅财务报表及报告、检讨公司财务报告等制度、监察外聘核数师等[132] - 薪酬委员会包括董事会主席俞周杰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职能包括检讨执行董事情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等[133][135] - 提名委员会包括董事会主席俞周杰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职能包括检讨甄选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标准等[138][140] - 公司委聘国富浩华(香港)风险顾问有限公司为外部顾问,设立内部审核职能[145] - 集团制定了内部审核约章,定义内部审核部门职责范围等[1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性别比例为21:79(男:女)[148] - 本年度外部审计师审核服务薪酬为120万港元,非审核服务薪酬为0港元[155]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69] - 本年度公司的组织章程文件并无变动[1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施的股东沟通政策充分有效[164]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计划于2026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188]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计划于2026年前将用电量减少5%[196]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计划于2026年前将不可再生燃料消耗量减少5%[196]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计划于2026年前将用水量减少5%[196]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计划于2026年前将包装材料消耗量减少5%[196] - 公司未来3至5年废弃物处理量与报告期水平一致[190] - 公司制定“公共区域标准空调运行程序”,将公共区域空调温度设定在25.5度、非工作时间关机[199] - 公司拥有的汽车须符合最新排放标准,以实现更佳节能减排效应[188] - 公司各部部门管理空调耗电量,监督员工休息及下班后关闭电气和生产设施[188]
FIT HON TENG(060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7: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收为4451494千美元,较2023年的4195550千美元有所增长[7] - 2024年毛利为878646千美元,毛利率为19.7%,高于2023年的807140千美元和19.2% [7] - 2024年经营利润为326757千美元,经营利润率为7.3%,高于2023年的262831千美元和6.3% [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53732千美元,利润率为3.5%,高于2023年的128969千美元和3.1% [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159618千美元,资产总额为5470183千美元,权益总额为2483088千美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241300千美元,负债总额为2987095千美元[7] - 2024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87天,较2023年的95天有所减少[7] - 2024年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为71天,较2023年的67天有所增加[7] - 2024年平均贸易应付款项周转天数为73天,较2023年的71天有所增加[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营收为4451百万美元,利润为154百万美元,与2023年度同期相比分别增加6.1%及19.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率上升至19.7%[19] - 2024年度公司营收为44.51亿美元,较2023年度的41.96亿美元增加6.1%[28] - 公司销售成本由2023年度的33.88亿美元增加5.4%至2024年度的35.73亿美元[32] - 公司毛利由2023年度的8.07亿美元增加8.9%至2024年度的8.79亿美元[32] - 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度的19.2%略增至2024年度的19.7%[32] - 分销成本及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1.05亿美元增加25.6%至2024年的1.31亿美元[3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91亿美元增加26.6%至2024年的2.42亿美元[35]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3.08亿美元增加7.3%至2024年的3.3亿美元[36] - 经营利润从2023年的2.63亿美元增加24.3%至2024年的3.27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从6.3%略增至7.3%[37]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5000万美元增加32.7%至2024年的6600万美元,实际所得税税率从27.8%增至30.0%[38] - 年内利润从2023年的1.3亿美元增加19.1%至2024年的1.54亿美元,利润率从3.1%增至3.5%[3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2.53亿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4.75亿美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900万美元[42] - 2024年资本开支4.96亿美元,2023年为5.1亿美元[43] - 存货从2023年底的8.02亿美元增加至2024年底的9.04亿美元,存货周转天数从95天减至87天[47][4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底的8.07亿美元上升至2024年底的9.1亿美元,平均周转天数从67天增至71天[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5.4%,2023年12月31日为2.6%[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有6172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有66148名[55] - 2024年度,公司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9.27亿美元,2023年度为7.83亿美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1994百万美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850百万美元[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的60.1%(2023年:55.9%)[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对单一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集团总收入的37.5%(2023年:40.7%)[94] - 2024年向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33.4%,2023年为27.5%;向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12.0%,2023年为13.9%[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智能手机终端市场产生的营收较2023年度同期减少9.7%[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网络设施终端市场产生的营收较2023年度同期增加39.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脑及消费性电子终端市场产生的营收较2023年度同期增加4.7%[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动汽车终端市场产生的营收较2023年度同期增加57.6%[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系统终端产品终端市场产生的营收较2023年度同期增加0.1%[21] - 2024年五个主要终端市场中,智能手机营收减少9.7%,网络设施营收增加39.1%,电脑及消费性电子营收增加4.7%,电动汽车营收增加57.6%,系统终端产品营收增加0.1%[28] - 2024年智能手机终端市场营收9.43亿美元,占比21.2%;网络设施终端市场营收5906.84万美元,占比13.3%;电脑及消费性电子终端市场营收8095.12万美元,占比18.2%;电动汽车终端市场营收4807.16万美元,占比10.8%;系统终端产品终端市场营收1.42亿美元,占比31.8%[28] - 智能手机终端市场营收减少主要因品牌公司高阶智能手机产品结构变化及同业竞争[30] - 网络设施终端市场营收增加主要因人工智能需求增长推动伺服器市场需求增加[30] - 电脑及消费性电子终端市场营收增加主要因品牌客户新产品出货量增加[3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连接器解决方案满足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型数据中心和网络设施要求,扩大市场份额[10] - 2024年公司执行3+3战略取得重大进展,在5G AIoT、电动汽车、声学业务方面均有成果[11][12] - 公司将致力于3+3战略转型,抓住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机遇[14] - 2024年底公司收购德国Auto - Kabel集团,加强在车用电动汽车化领域实力[29] - 2018年FIT与Belkin战略合并经营消费性电子品牌事业[86] - 2023年7月FIT完成对德国Prettl SWH集团的收购[86] - 2024年底公司进一步收购德国Auto - Kabel集团[86] 公司融资情况 - 2024年公司取得800百万美元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贷款[13] 公司人员与治理 - 卢松青先生66岁,2014年10月2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60] - 卢伯卿先生66岁,2015年3月1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全球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62] - PIPKIN Chester John先生64岁,2019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公司附属公司Belkin的执行董事长[65] - 张传旺55岁,在信息及通讯技术行业有约30年经验,2023年4月起任讯智海董事会主席等职,2023年6月起任富智康非执行董事,2024年3月起任云智汇董事会主席等职[67] - 黄碧君52岁,在财务会计与经营分析领域有逾29年经验,任职光宝科技17年,任职鸿海超8年,2024年3月起任云智汇非执行董事,在FSK Holdings Limited间接持有超40%权益的公司任非执行董事[68][69] - CURWEN Peter D先生66岁,有逾30年连接器行业经验,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邓贵彰72岁,有逾35年会计等相关经验,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截至2024年7月15日止六个年度为财务汇报检讨委员会召集人[73][74] - 蔡延昭60岁,2014年7月加入集团,2018年3月1日获委任为副总经理[79] - 林南宏55岁,2013年10月1日加入集团并获委任为处长[81] - 陈永源67岁,2016年11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执行董事卢松青、卢伯卿及PIPKIN Chester John分别于2023年6月20日、2023年6月20日及2025年4月1日起计年期为三年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107] - 非执行董事黄碧君及张传旺分别于2023年8月7日及2024年6月21日起出任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107]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9] - TRAINOR - DEGIROLAMO Sheldon于2024年6月21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99] - 张传旺于2024年6月21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9]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3.10(2)条有关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199]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有关委任至少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200] 公司股份与股权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17年7月13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卢松青持有公司股份420651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5.77%[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卢伯卿持有公司股份12512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17%[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PIPKIN Chester John持有公司股份1790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2%[117] - PIPKIN Chester John分别拥有公司前五大客户中两名客户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0.000900%及0.000320%[95] - 卢松青、张传旺及黄碧君分别拥有鸿海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00043%、0.000123%及0.000014%[95] - 董事卢松青在鸿海的实益拥有股份数为2400,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00017%,配偶权益股份数为3523,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00025%[118] - 董事张传旺在鸿海的实益拥有股份数为17000,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00123%[118] - 董事黄碧君在鸿海的实益拥有股份数为2000,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000014%[118] - 股东鸿海、Foxconn (Far East) Limited(受控法团权益及实益拥有人)所持普通股数目为5179557888,股权概约百分比为71.05%[121] - 行使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将授出的所有购股后可能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为130000000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9%[124] - 行使购股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计划已授出但未行使的全部未行使购股后可能已发行或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124]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内,根据购股计划向一位获授人授出购股后已发行及将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除非获股东批准[125] - 购股计划自2017年12月19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届满[124][125] - 获授人可在董事厘定期限内(不超自授出购股日起十年)认购股份,董事可规定绩效目标[125] - 购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较高者[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五名最高薪雇员已授出购股权总数为5,040,000,行使价为3.422港元,股份收市价为3.380港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他雇员参与者已授出购股权总数为183,000,其中63,000期内失效,行使价为3.422港元,股份收市价为3.380港元[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相关已授出购股权总数为26,540,000,其中80,000期内失效,行使价为3.422港元,股份收市价为3.380港元[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另一类已授出购股权总数为31,763,000,其中143,000期内失效[131] - 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5,810,000股,约占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的0.22%[131] - 第一项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可管理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673,385,488股,相当于截至董事会批准当日公司股本约10%及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股本约9.23%[135] - 第一项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任何时间或合共可授出予选定参与者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67,338,548股,即截至董事会批准当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35] - 第一项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