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政策明确健康消费方向,推荐食品和中药四大主线
长城证券· 2025-04-11 18: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9日12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促进健康消费发展举措 布局大健康产业升级 推荐关注四大核心赛道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功能食品与精准营养 保健食品 - 方案提到完善保健食品审评评价机制 畅通审查注册 引导零售药店拓展功能 2023年中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3282亿元 5年复合增长率10.18%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推荐保健品代工企业百合股份 [1] 特医食品 - 方案提到优化特殊食品供给 完善注册备案制度 发展特医食品 2016 - 2022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未来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2024年获批66款 新增12个注册获批企业 新增颗粒状剂型 截至2024年底已注册230款 境外乳企领先 境内相关上市公司有中国飞鹤等 [2] 银发经济生态 慢性病筛查 - 方案提到增强银发市场服务能力 促进慢性病管理等智慧养老服务产品研发应用 设立消费专区 鼓励体检机构延伸服务 倡导早筛早检 推荐乐心医疗 [7] 中医药 - 方案提到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 开展养生保健等活动 推荐昆药集团和固生堂 昆药集团推进四大重塑 收购华润圣火 整合三七产业链 固生堂拓展业务版图 扩大医师资源 转化院内制剂 AI推动诊疗智能化升级 [7]
中无人机(688297):业绩短期承压,行业景气度持续复苏
长城证券· 2025-04-10 22: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短期承压,营收和净利润大幅下降,但军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不断开拓市场、加强研发能力,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增长,维持“增持”评级 [2][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64亿、6.85亿、15.08亿、17.86亿、20.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3.9%、 - 74.3%、120.0%、18.5%、16.5% [2] -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亿、 - 0.54亿、1.12亿、1.34亿、1.5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18.3%、 - 117.8%、307.0%、20.5%、18.0% [2] - ROE分别为5.2%、 - 0.9%、1.9%、2.3%、2.7%;EPS分别为0.45、 - 0.08、0.17、0.20、0.24元;P/E分别为86.4、 - 484.9、234.2、194.4、164.8倍;P/B分别为4.5、4.6、4.5、4.5、4.4倍 [2] 事件 - 3月3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6.85亿元,同比减少74.3%;归母净利润 - 0.54亿元,同比减少117.82%;基本每股收益 - 0.08元/股,同比减少117.78%;年末总资产87.28亿元,同比上升18.56% [2] 业绩下降原因 - 国内市场节奏与客户采购计划调整,市场需求变动、重点客户采购计划延后,交付产品数量减少,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 [3] - 报告期内整体费用变动比例提升较高,销售费用增长20.17%,管理费用增长16.38%,研发费用增长20.88% [3] 行业前景 - 公司主要产品所属的中空长航时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约占军用无人机市场48%的份额,在军用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和广阔发展空间 [4] - 无人机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结合大数据应用的智能化是重要趋势 [4] 公司发展举措 - 按“一型装备服务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开拓用户,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发展,在民用领域实现多点突破 [10] - 拥有国家级领军人物领衔的研发团队,建立高效研发体系,积累多项核心技术,具备多方面持续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 [10] 投资建议 - 公司抢抓战略契机,打造无人机产业体系,提升全产业链创新能力,探索民用领域应用场景 [1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亿、1.34亿、1.59亿元,EPS分别为0.17、0.20、0.24元,对应P/E分别为234.2、194.4、164.8倍,维持“增持”评级 [11]
鸿日达(301285):全年净利润水平承压,积极拓展3D打印及半导体散热片新业务
长城证券· 2025-04-09 22: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约700 - 900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930 - 1,150万元,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但利润端首亏,主要因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新领域研发和管理费用增长、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1][2] - 公司积极推进3D打印及半导体散热片产品技术发展,3D打印设备进入批量制造阶段,半导体散热片第一条产线已批量供货,第二条已通线,2025年计划搭建6 - 8条产线,随着新业务落地和传统业务收入提升,业绩水平或将逐步修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2A | 2023A | 2024E | 2025E | 2026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594 | 721 | 862 | 1,218 | 1,695 | | 增长率yoy(%) | -3.9 | 21.3 | 19.7 | 41.3 | 39.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49 | 31 | -7 | 126 | 173 | | 增长率yoy(%) | -21.4 | -37.0 | -124.1 | 1792.6 | 37.0 | | ROE(%) | 4.9 | 2.7 | -0.7 | 11.1 | 13.2 | | EPS最新摊薄(元) | 0.24 | 0.15 | -0.04 | 0.61 | 0.84 | | P/E(倍) | 107.4 | 170.4 | -707.2 | 41.8 | 30.5 | | P/B(倍) | 5.0 | 4.9 | 5.1 | 4.5 | 4.0 | [1] 股票信息 | 项目 | 详情 | | --- | --- | | 行业 | 电子 | | 2025年4月8日收盘价(元) | 25.56 | | 总市值(百万元) | 5,282.49 | | 流通市值(百万元) | 2,011.82 | | 总股本(百万股) | 206.67 | | 流通股本(百万股) | 78.71 | | 近3月日均成交额(百万元) | 135.96 | [6]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2022 - 2026E年流动资产从1031百万元增长到2134百万元,非流动资产从503百万元增长到1193百万元,负债合计从429百万元增长到1980百万元 [11] - 利润表:2022 - 2026E年营业收入从594百万元增长到1695百万元,净利润从54百万元到2024E年亏损8百万元后增长到176百万元 [11] - 现金流量表:2022 - 2026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从 - 3百万元增长到188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负且波动,筹资活动现金流有正有负 [11] -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有波动;获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有变化;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上升;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等较稳定;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各有不同表现 [11]
华峰化学(002064):氨纶、己二酸行业或已触底,静待行业景气回升
长城证券· 2025-04-08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主要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2024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下游差异化应用拓展与需求释放,行业景气度有望逐步回暖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76.62/284.50/290.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33/32.51/36.39亿元,看好公司主要产品需求逐步回暖,维持“买入”评级 [11] 各业务板块情况 氨纶业务 - 2024年氨纶价格整体走低,国内氨纶40D均价26417.21元/吨,同比约 - 17.11%,行业短期存在产能集中释放等压力,但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下游差异化应用拓展,需求有望释放 [4] - 2024年公司化学纤维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0.51亿元,同比下降2.74%;毛利率13.66%,同比上升1.16pcts,公司持续推进相关产能扩建及产业链深化项目 [4] 己二酸业务 - 2024年国内己二酸产能维持410万吨,较上年增加9.63%;产量256万吨,较上年增加10.82%;下游消费量192万吨,较上年上升9.71%,供应增速高于消费增速致价格下滑 [9] - 2024年公司基础化工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4.75亿元,同比增长22.29%;毛利率10.81%,同比下降8.76pcts,子公司重庆化工115万吨/年己二酸扩建项目(六期)已于2024年12月正式投产 [10] 聚氨酯原液业务 - 2024年公司化工新材料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8.44亿元,同比下降0.65%;毛利率21.25%,同比增长3.12pcts,国内聚氨酯原液在鞋材领域应用比例低,有较大提升空间,但行业供给压力仍存 [10] 财务指标情况 历史财务指标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69.31亿元,同比上涨2.41%;归母净利润22.20亿元,同比下降10.43%;4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59亿元,同比下降0.87%,环比下降1.05%;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62.66%,环比下降58.64% [1]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3.83%,较2023年同期下跌1.52pcts;财务费用同比上涨6.48%;销售费用同比上升9.50%;管理费用同比减少5.26%;研发费用同比减10.21% [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5亿元,同比上升22.53%;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3.89亿元,同比下降172.8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87亿元,同比下降99.62%;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4.62亿元,同比下降33.29% [3] - 2024年应收账款25.16亿元,同比上升1.15%,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11.41次变为10.76次;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同期6.89次变为6.32次 [3] 未来财务指标预测 | 财务指标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27,662 | 28,450 | 29,051 | | 增长率yoy(%) | 2.7 | 2.8 | 2.1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2,833 | 3,251 | 3,639 | | 增长率yoy(%) | 27.6 | 14.8 | 11.9 | | ROE(%) | 9.9 | 10.5 | 10.8 | | EPS最新摊薄(元) | 0.57 | 0.66 | 0.73 | | P/E(倍) | 11.8 | 10.3 | 9.2 | | P/B(倍) | 1.2 | 1.1 | 1.0 | [1][11][12]
云天化(600096):2024年公司盈利改善,磷矿化一体景气延续
长城证券· 2025-04-08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优化成本控制,整体盈利改善,利润增长得益于成本控制、产品结构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上涨,投资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上涨,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跌,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上升 [2]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分红持续高比例,维持高分红利好投资者长期收益 [3] - 国内磷肥价格受区域冲突、粮食安全等影响获支撑,行业集中度增强,公司多项主营产品产销同比增长,磷化工景气延续利好业绩 [3][8][9] - 公司围绕磷化工产业链发挥一体化优势,持续加大研究投入,推进全平台产业链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9][10]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基于磷化工景气、资源优势和产品产销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1][12] 财务指标总结 历史及预测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0.60亿、615.37亿、619.90亿、636.16亿、654.8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8.3%、 - 10.9%、0.7%、2.6%、2.9%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2亿、53.33亿、55.65亿、58.23亿、60.3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4.9%、17.9%、4.4%、4.6%、3.6% [1]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25.0%、24.6%、22.8%、20.2%、18.2% [1]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2.47元、2.91元、3.03元、3.17元、3.29元 [1] - 2023 - 2027年P/E分别为9.4倍、8.0倍、7.7倍、7.3倍、7.1倍 [1] - 2023 - 2027年P/B分别为2.3倍、1.9倍、1.7倍、1.4倍、1.3倍 [1] 2024年年报财务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615.37亿元,同比下跌10.89%;归母净利润53.33亿元,同比上涨17.93%;扣非净利润51.90亿元,同比上涨15.12% [1] - 4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13亿元,同比下降6.00%,环比提升0.55%;归母净利润9.09亿元,同比上涨11.15%,环比下跌42.58% [1] - 2024年总体销售毛利率为17.50%,较上年同期上涨2.32pcts;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0.52%;销售费用同比下降5.03%;管理费用同比上升12.38%;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76%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52亿元,同比增长13.93%;投资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87亿元,同比上涨55.87%;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 - 89.36亿,同比下跌43.36%;期末现金及现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5.61亿元,同比上升8.87% [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6.69亿元,同比上升84.82%,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3年50.48次变为47.85次;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7.55次变为7.46次 [2] - 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2.26%,较上年同期下跌5.87pcts [3]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详细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主要财务比率 [13] 产品产销及价格情况 产品产量 - 2024年磷铵、复合(混)肥、尿素、聚甲醛、黄磷、饲料级磷酸氢钙产量分别为505.42、178.20、282.34、11.02、2.92、60.03万吨,同比分别为9.98%、13.17%、9.87%、4.65%、 - 2.34%、6.34% [8] 产品销量 - 2024年磷铵、复合(混)肥、尿素、聚甲醛、黄磷、饲料级磷酸氢钙销量分别为464.25、181.80、275.29、11.09、1.98、58.81万吨,同比分别为 - 3.15%、16.91%、10.57%、2.21%、 - 6.16%、2.17% [8] 产品销售均价 - 2024年磷铵、复合(混)肥、尿素、聚甲醛、黄磷、饲料级磷酸氢钙销售均价分别为3388、3070、2043、11566、20435、3455元/吨,同比分别为4.28%、 - 0.23%、 - 12.02%、 - 0.74%、 - 7.72%、10.81% [9] 公司业务布局 肥料业务 - 拥有国内先进大型化肥生产装置,生产和销售磷肥、尿素、复合肥;2024年磷肥产能达555万吨/年,尿素产能达260万吨/年,饲料级磷酸钙盐产能50万吨/年;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较高 [9] 磷矿采选业务 - 2024年磷矿储量近8亿吨,原矿生产能力1450万吨/年,擦洗选矿能力618万吨/年,浮选生产能力750万吨/年,是国内最大的磷矿采选企业之一,2024年生产成品矿1153万吨 [9] 精细化工业务 - 截至2024年,聚甲醛产能9万吨/年,产能位居国内前列;饲料级磷酸氢钙产能达50万吨/年,单套产能国内排名第一;在多地建有10余个生产基地,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 [10] 商贸物流业务 - 拥有近2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一万多个加盟商和分销商;2024年磷肥国内年销售量约占国内年施用量的22%,出口量占国内出口量的20%以上 [10] 公司项目进展 - 2024年对磷化集团二矿地采等项目投入增加,持续加强450万吨/年磷矿浮选项目建设,截至年底已完成审批 [10] - 2024年实现1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的连续法技术改造,积极推进研发磷酸铁铁法工艺 [10]
投资策略研究:关税“黑天鹅”下,规避风险,等待情绪稳定
长城证券· 2025-04-07 21:07
报告核心观点 - 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力度超预期,全球对美贸易量未来一年或大幅萎缩,各国股市承压,“抄底”需等待时机,A股行业配置可关注业绩增速好且针对内需、行业有突破不受出口影响、能避险的红利板块这三条线,AI产业链上升趋势不变但近期缺催化剂,恒生科技等AI属性强的板块易受流动性冲击 [1][2][3] 市场表现 - 美国宣布新一轮关税政策前半周(03/31 - 04/02),A股市场相对平静,成交量下滑到日均1.13万亿元,市场分析认为此次关税力度可能温和,A股和美股有反弹迹象,创新药领跑市场,周二创新药指数日度涨幅达4.72%,随后震荡 [1] - 周三凌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后,周四市场再次调整,和内需相关性较强的食品饮料、房地产以及红利属性较强的公用事业领涨,本周上证指数周跌0.28%,科创50周跌1.11%,深证成指周跌2.28%,创业板指周跌2.95%,日均成交额继续下滑到1.14万亿元 [1]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加征关税力度超预期,全球对美贸易量至少未来一年可能大幅萎缩,上周四到这周一全球股市恐慌,当前恐慌尚存 [2] - 4月2日不是靴子落地,而是混乱升级的序章,各国股市会因市场对经济预期悲观而承压 [3] A股行业配置建议 - 国内后续或出台扩张内需政策对冲美国关税对出口的压力,4月是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窗口,应考虑业绩成色,避免对美贸易敞口,建议关注业绩增速较好且业务针对内需、行业有突破且行业趋势不受出口情况影响、在不确定性上升时期能够避险的红利板块这三条线 [3] AI产业链情况 - AI产业链上升趋势不变,但近期缺乏催化剂,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AI属性较强的板块容易受到流动性冲击,脆弱性凸显 [3]
隆扬电子(301389):Q4盈利同比高速增长,拟收购德佑材料补足3C保护材料布局
长城证券· 2025-04-07 20: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3C消费电子市场逐步复苏带动公司产品销量提升,客户结构优化使部分客户收入规模增长,虽面临行业竞争等压力但整体毛利率仍稳步提升 [2][9] - 展望2025年,受益于换机周期、Win 10停用及AIPC渗透,PC行业有望回暖,公司电磁屏蔽与散热材料业务有望持续改善,首座复合铜箔工厂产能逐步释放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但因铜箔类材料产品研发投入和泰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加大,盈利面临一定压力,故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5亿、2.88亿、3.85亿、5亿、6.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9.5%、8.5%、33.7%、29.9%、3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7亿、0.82亿、1.03亿、1.5亿、2.3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42.7%、 - 15.0%、25.6%、45.3%、54.0%;ROE分别为4.3%、3.7%、4.6%、6.5%、9.5%;EPS分别为0.34元、0.29元、0.36元、0.53元、0.82元;P/E分别为60.5倍、71.2倍、56.6倍、39.0倍、25.3倍;P/B分别为2.6倍、2.6倍、2.6倍、2.5倍、2.4倍 [1] 2024年年度报告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8.51%;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15.02%;实现扣非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14.79% [1] - 2024年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17.79%,环比增长0.38%;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74.41%,环比增长30.62%;扣非净利润0.28亿元,同比增长88.88%,环比增长33.75% [1] 营收与毛利率情况 - 2024年3C消费电子市场复苏带动公司产品销量提升,客户结构优化使部分客户收入规模增长,整体营收稳健增长 [2]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提升3.31pcts,达47.97%,但受整体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7.91pcts,为28.56% [2] - 2024年全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及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61%、9.27%、8.78%、 - 12.24% ,同比变动分别为 + 0.20、 + 2.50、 - 0.29、 + 8.34pcts,财务费用率与数值同比大幅提升主要系2024年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金额减少所致 [2] 海外布局情况 - 公司在越南、美国及泰国建立工厂及办事处提前布局海外市场,越南厂区为电磁屏蔽材料等相关材料的模切事业生产基地,已建设完成并小批量生产交货;泰国厂区一部分为电磁屏蔽等相关材料的模切事业生产基地,另一部分为铜箔类材料的生产制造基地,先行租用部分厂房成立筹备处并有小批量交货,仍在建设中 [3] 创新情况 - 公司以卷绕式真空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为核心,研发铜箔类材料产品,包括锂电铜箔及电子电路铜箔,未来可应用于锂电池行业、线路板(PCB)、覆铜板行业等 [3][8] 收购情况 - 2025年2月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德佑新材100%股权,德佑新材是从事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制造领域,若交易完成,公司有望与德佑新材共同开发新材料,扩充产品品类,完成更多材料进口替代,扩大业务范围 [8] 股价与市值情况 - 2025年4月3日收盘价20.64元,总市值58.5144亿元,流通市值16.9407亿元,总股本2.835亿股,流通股本0.8208亿股,近3月日均成交额2.5573亿元 [4]
定量观市:市场热情继续回落
长城证券· 2025-04-07 19:23
报告核心观点 全球不确定性使市场热情持续走弱,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一度跌破万亿,各市场指标呈现不同变化趋势,不同市场和行业表现有差异 [2] 各目录总结 高频资金数据跟踪 - 上周沪深两市成交金额一度跌破万亿,市场热情持续走弱 [2][8] - 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MA10)上周快速回落,4 月 3 日为 18.91 亿份 [2][8] - 4 月 3 日股票型 ETF 成交额占全 A 成交额比重为 7.04% [2][8] - 涨停板占比(MA10)上周继续下滑,4 月 3 日为 1.05%(80%分位数为 2.35%) [2][8] - 交易异动成交额占比(MA10)快速走低,4 月 3 日为 2.13% [2][8] - 北向资金买卖总额占比继续走高,4 月 3 日为 14.00% [2][8] - 两融余额占 A 股流通市值比重维持高位,4 月 3 日为 2.41%;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额比重较前周基本持平,4 月 3 日为 8.84% [2][8] 市场拥挤度及脆弱性指标 - 强势股占比持续回调,4 月 3 日为 53.81% [3][11] - 万得全 A 换手率继续走弱,分位数降至 80%以下 [3][11] - 全 A 的 14 日 RSI 回落至 38.49 [3][11] - 全 A 与沪深 300 的股债收益比均在 1 倍标准差附近 [3][11] - 成长 - 价值动量差 Z - Score 滑落至 0.8 以下 [3][11] - 花旗中国经济意外指数小幅上升至 6.6 [3][11] 重要市场数据 - 国内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37%,创业板指下跌 2.95%;公用事业与农林牧渔涨幅居前;顺周期净利润增速持续下调;低波动因子与小市值因子取得明显超额 [3][24]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 2.46%,T10 估值水平较 M7 有优势,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比回升至 65.49% [3][24] - 宏观上 1 年期跨境人民币可比利差维持在 0 轴附近,美元指数回落至 102.92 [3][25]
煜邦电力(688597):利润端大幅修复,多业务协同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4-07 15: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两网中标排名提升明显,预计2025年两网招标金额持续增长,叠加公司中标能力增强,智能设备支撑业绩增长;智慧服务下游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为公司创造较大成长空间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62亿、9.40亿、13.61亿、17.53亿、20.6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9.7%、67.3%、44.7%、28.8%、17.8%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8亿、1.11亿、1.34亿、1.66亿、1.8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52.5%、195.8%、20.8%、23.6%、10.8% [1] - 2023 - 2027年,ROE分别为3.7%、12.9%、13.9%、15.1%、14.8%;EPS分别为0.15、0.45、0.54、0.67、0.74元;P/E分别为76.6、25.9、21.5、17.4、15.7倍;P/B分别为3.1、3.6、3.2、2.8、2.5倍 [1] 事件情况 - 2024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0亿元,同比 + 67.35%;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 + 195.77%;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 + 157.54% [1] - 2024年Q4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 + 115.79%,环比 + 109.85%;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 + 147.59%,环比 + 176.81%;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 + 94.02%,环比 + 214.07% [1] 业务情况 - 招标金额有望持续增长,公司中标成绩亮眼。2024年智能用电产品招标量和招标额增长,公司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中中标总金额达4.2亿元,位列第20名,且实现南网招标首次中标;2025年国家电网集采计量设备预计招标金额持续增长,公司智能电力产品业务有望上行;2024年国家电网集采计量设备多个品类招标单价降幅明显,但公司智能电力产品毛利率微增 [2] - 智能巡检业务开拓下游领域,多场景应用带来广阔市场空间。2024年相关政策提出配电网智能巡检规定,预计该领域市场广阔;公司2024年将产品与服务拓展至多个应用场景和新领域,全年收入1.23亿元,2022 - 2024年CAGR约28.19% [3] - 储能业务快速发展,整体在手订单充足支撑公司未来业绩。2023年7月公司进军储能行业,2024年建成5GWh储能电池模组及PACK自动化产线,累计直流侧业绩超1GWh,完成100MWh以上规模项目3个,全年储能业务累计交付额3.0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除储能外的在手订单约8.03亿元 [3][8]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1/17.53/20.65亿元,同比增长44.75%/28.83%/17.82%;归母净利润1.34/1.66/1.84亿元,同比增速为20.75%/23.56%/10.82%,EPS分别为0.54/0.67/0.74元,对应2025年4月3日收盘价,PE分别为22X/17X/16X,维持“增持”评级 [8] 股票信息 - 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2025年4月3日收盘价11.67元,总市值28.84亿元,流通市值28.84亿元,总股本2.47亿股,流通股本2.47亿股,近3月日均成交额5.59亿元 [4]
中控技术(688777):2024年度业绩点评:持续融入全球数字化趋势,全年业绩稳步增长
长城证券· 2025-04-07 14: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在多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中稳中求进,不断适应融入全球数字化进程,加大自身参与度,实现业绩的持续正增长;在海内外市场渗透上,公司也保持稳定的市占率,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深化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39亿元,同比增长6.02%;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1.38%,剔除GDR汇兑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10.92亿元,同比增长9.60%;扣非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增长9.51%,剔除GDR汇兑损益后扣非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20.26% [2]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02.63亿元、115.94亿元、131.88亿元;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15.77亿元、19.24亿元;EPS 1.62元、1.99元、2.43元,PE 32.3X、26.3X、21.5X [10] 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控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激发流程工业产业技术革命,全面推广“1 + 2 + 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 [3] - 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相关产品景气度较好,控制系统收入37.33亿元,同比增长7.87%;工业软件收入26.53亿元,同比增长20.70%;仪器仪表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3.48% [4] - 石化、化工行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油气、医药、食品饮料、造纸行业景气度较好,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石化行业收入增长10.59%,化工行业收入增长5.89%,油气行业收入增长47.84%,制药食品行业收入增长17.38% [4] - 2024年公司建立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实现收入5601.09万元,新签订单1.67亿元 [4][9] 市场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DCS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4%,连续十四年蝉联国内DC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化工领域DCS市场占有率达63.2%,石化领域DCS市场占有率达56.2%,在化工、石化、建材、造纸四大行业DCS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 [9] - 2024年公司核心产品安全仪表系统(SIS)国内市场占有率31.2%,连续三年蝉联国内SIS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9] - 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18.27%,占公司主营业收入约8.25% [9]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620 | 9,139 | 10,263 | 11,594 | 13,188 | | 增长率yoy(%) | 30.1 | 6.0 | 12.3 | 13.0 | 13.7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102 | 1,117 | 1,281 | 1,577 | 1,924 | | 增长率yoy(%) | 38.1 | 1.4 | 14.7 | 23.1 | 22.0 | | ROE(%) | 11.3 | 11.0 | 11.7 | 13.1 | 14.3 | | EPS最新摊薄(元) | 1.39 | 1.41 | 1.62 | 1.99 | 2.43 | | P/E(倍) | 37.6 | 37.1 | 32.3 | 26.3 | 21.5 | | P/B(倍) | 4.2 | 4.0 | 3.8 | 3.4 | 3.1 | [1] 股价走势 - 展示了2024 - 04至2025 - 04中控技术与沪深300的股价走势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