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绿色能源:2025年中期净利润14.12亿元 同比下降1.23%
中国证券报· 2025-09-15 10: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04亿元,同比下降10.16% [2] - 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下降1.23%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82亿元,同比增长47.03% [2][10] - 基本每股收益0.34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6%,较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 [2][10] 估值指标 - 以9月14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10.29倍,市净率(TTM)约0.76倍,市销率(TTM)约0.85倍 [2] - 近年市盈率呈现波动变化,2022年12月达9.28倍 [3][4] 现金流结构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0.8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7.33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1.24亿元 [10] - 货币资金较上期末大幅增加55.16%,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73个百分点 [15] 资产结构变化 - 固定资产较上期末减少1.12%,占总资产比重下降3.5个百分点 [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占比0.77%,上期末为0 [15]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增加10.0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41个百分点 [15] 负债结构变化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18.34%,占总资产比重下降2.3个百分点 [18] - 其他流动负债大幅增加144.08%,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94个百分点 [18] - 其他应付款增加14.71%,占总资产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 [18] - 长期借款增加3.7%,但占总资产比重下降0.52个百分点 [18] 偿债能力指标 - 2025年上半年流动比率0.75,速动比率0.66 [21] - 流动比率较2024年的0.79有所下降,低于A股行业均值和中位数 [22]
脑动极光-B(6681.HK)放量拉升大涨超80%,创历史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9-15 10:33
股价表现 - 脑动极光-B(6681.HK)单日涨幅超80%至13.78港元 [1] - 股价连续第三日上涨并创上市新高 [1] - 成交额放大至7亿港元 [1]
股权激励系列之一 | 股权激励与赴港上市2.0:董事长和高管应当关注的六大法律问题
36氪· 2025-09-15 10:27
文章核心观点 - 赴港上市企业需重视股权激励设计 涉及工具选择 税务筹划 外管登记 架构设计 披露要求等多方面专业问题 不当设计可能导致高昂税负 法律争议和上市障碍 [3][8][31] 中企赴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趋势 - 2024年港股共有109家上市公司公告采纳股权激励计划 其中红筹架构占比82% H股占比18% [4] - 行业分布上消费行业 医疗保健行业以及资讯科技业位列前三 [4] - 企业实施激励计划趋于谨慎 在激励发放和方案设置上更加精细化 更侧重通过有效激励创造价值 [4] - 2024年港股上市公司公告激励计划的109例中 60%(65例)的公司按激励上限10%或超过10%的总量进行公告 17%(19例)的公司激励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 [10] - 激励工具选择上较多公司选择股份奖励计划 占42%(46例) 其他常见工具包括购股权计划 员工持股平台及其他复合工具 [10] 股权激励工具错配问题 - 红筹模式下股权激励文件以英文制备 适用开曼法律 企业易简单将股权激励等同于股票期权 忽略其他工具如限制性股票 虚拟股票 大股东代持等 [8] - 工具选择不当可能导致巨额税负 案例显示某创始合伙人因选择股票期权且未进行税务筹划 行权时面临数千万高达45%税率的工资薪金所得税 [9] - 虚拟股票退出收益可能被视为"奖金"性质 适用45%而非20%的所得税税率 [10] - 大股东代持股份在上市前需清理还原 因公司净资产价值飙升 转股可能面临较高税负 [10] 外管37号文登记问题 - 红筹架构下中国境内居民在海外公司持有股权需办理外管局37号文登记 涉及创始人 主要股东及获得拟上市公司股票或期权的高管和员工 [15] - 登记人数可能达数十人至上百人 操作繁琐且费用不菲 [15] - 实践中存在不同做法 包括为员工办理37号文登记 或让员工仅持有期权避免直接持股触发登记 或将激励份额转入境外信托或持股平台避免登记 [16] - 上述做法缺乏明确法律规定 需由发行人律师和券商律师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17] 税务和财务影响问题 - 员工行权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率最高达45% 股价越高税基越高 税负越重 影响激励效果 [18] - 中国税务居民持有和出售境外公司股份仍适用中国个人所得税 无离岸避税概念 [18] - 赴港上市企业通常无法适用101号文的股权激励税务递延政策 因拟上市公司通常为离岸开曼公司 H股发行也需评估是否符合条件 [19] - 股权激励行权和归属时发生"股份支付" 需作为财务支出反映在财务报表 金额往往不菲 可能影响上市财务条件 [21] - 高管行权时可能需支付数千万对价和个税 若现金不足需贷款 公司挂账或提供贷款可能影响财务报表并被联交所关注 [21] 架构问题-股权激励信托及持股平台 - 股权激励信托(ESOP Trust)可节省外管登记的时间和费用成本 并有助于节省税收负担 [22] - 信托由受托人管理 公司统一指令 在行权 归属及退出管理上专业高效 节省公司和员工时间和管理成本 [23] - 红筹架构企业常搭建基于香港法律的股权激励信托 H股发行企业需搭建海外持股平台收购流通股进行激励 [23] - 针对美籍高管 由于美国税法适用 可能采用有限合伙平台统一持有和管理股票 [23] - 搭建股权激励信托流程复杂 需制备《信托契约》《转让契据》《激励规则》等全套法律文件 并需专业律师结合信托与税务筹划进行统一筹划 [24] 披露与联交所聆讯审核 - 赴港上市需向联交所披露股权激励的模式 工具 架构 已行权数额 财务数据 激励方案条款设计等问题 [25] - 披露尺度若不符合联交所要求可能影响上市时间表 造成阻碍 [25] - 大股东代持安排需披露 通常需代持还原并设立股权激励信托或有限合伙架构 若涉及非公司员工可能被关注是否存在不当"利益输送" [25] - 公司为员工提供贷款助其行权可能存在关联交易风险 需法律 税务和财务团队统筹安排并与联交所沟通形成解决方案 [26] 跨境股权激励与员工争议 - 股权激励法律文本不专业易引发巨额诉讼争议 案例显示某员工因公司未处理期权行权要求 经法院判决获55,000股股票 收益超100万美元 [29] - 条款严谨性至关重要 需关注激励计划管理 激励转让与出售 继承和分配 绩效要求 退出及回购 法律适用及争议解决等条款设计 [29] - 退出及回购条款需区分无过错离职和有过错离职 分别约定以公平市场价值或折价市场价值回购股份 [30] - 股权激励争议数量逐年增长 科学专业设计才能激发公司潜能 避免高昂税负和巨额诉讼争议 [31]
石药集团涨超3% SYH2066片在中国获临床试验批准
智通财经· 2025-09-15 10:26
股价表现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2.32%至10.58港元 成交额达5.26亿港元 [1] 产品研发进展 - SYH2066片于2025年9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1] - 该产品为化学1类新药 是靶向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1] - 获批适应症为治疗由RSV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1] 临床前研究数据 - 产品展现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等药代动力学性质 [1] - 在疾病动物模型中显著降低RSV病毒滴度且安全性较高 [1] 市场竞争地位 - 目前国内外尚无靶向RSV的小分子药物上市 [1] - 该产品有望成为针对RSV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 具有较高临床开发价值 [1]
中金:维持中国飞机租赁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5 10:26
核心观点 - 中金基本维持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不变 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4.75亿港币 上调目标价22%至5.0港币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公司当前交易于0.79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和0.75倍2026年预测市净率 目标价对应0.84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和0.80倍2026年预测市净率 有6%上行空间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7%至1.4亿港币 成本改善已见成效 飞机处置贡献重要增量 [2] - 租赁收入同比下降14.1%至19.1亿港币 占总收入79% 主因飞机处置导致机队规模下降 [3] - 飞机交易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60.2%至2.9亿港币 对应出售19架飞机 数量同比增加14架 [3]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7.6%至11.0亿港币 主因有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11.0%和美元SOFR利率同比下降90个基点至4.47% [3] - 杠杆率从2024年末的9.1倍下降至8.4倍 [3] 业务运营 - 下半年计划交付15架新飞机 预计出售6-10架飞机 自有机队规模回升将为租金收入提供支撑 [3] - 截至上半年末机队规模181架 其中自有151架 较年初减少8架 代管飞机30架 [4] - 自有机队以高流动性窄体机为主 占比89%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4] - 当前订单簿达114架 在供应链趋紧背景下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 [4] - 租予海外航司的飞机数达33% 全球化市场布局夯实增长能力 [4] 战略发展 - 行业高景气持续与公司全球布局 降本增效等战略形成共振 [2] - 飞机资产价值高景气下 加速推动飞机资产处置有望助力资产溢价兑现 为利润表现提供支撑 [3] - 公司将持续聚焦通过多元化融资 降杠杆提评级等手段优化债务及资本结构 降低融资成本 为盈利能力修复赋能 [3] - 在巩固中国市场领先优势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全球优质客户群 [4]
脑动极光-B一度大涨83%创新高 入通以来股价累涨超1.3倍
智通财经· 2025-09-15 10:26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一度大涨超83%至13.78港元创上市新高 [1] - 截至发稿涨61.73%报12.13港元 成交额达10.54亿港元 [1] - 自纳入港股通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3倍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首家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企业 [1] - 核心产品是国内首个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 于2018年9月获得首张注册证 [1] - 产品以智能评估和精准干预为核心 依托大样本常模实现精准评估 [1] - 采用多模态精细化评估提升干预效能 通过智能数字诊疗平台突破场景限制 [1] 近期动态 - 9月8日起正式获纳入港股通名单 [1] - 9月12日公司系列产品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证书 [1]
中金:维持中国飞机租赁(01848)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0:25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中国飞机租赁目标价22%至5.0港币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基于飞机市场高景气和公司盈利修复预期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基本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不变 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4.75亿港币 [1] - 当前交易于0.79倍2025年预测市净率和0.75倍2026年预测市净率 [1] - 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7%至1.4亿港币 [1] - 上半年租赁收入同比下降14.1%至19.1亿港币 占总收入79% [1] - 飞机交易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60.2%至2.9亿港币 [1] 业务运营 - 上半年出售19架飞机 数量同比增加14架 [1] - 下半年计划交付15架新飞机 预计出售6-10架飞机 [1] - 自有机队规模以高流动性窄体机为主 占比89%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 - 截至上半年末机队规模181架 其中自有151架 代管30架 [3] - 订单簿达114架 为未来增长提供支撑 [3] 成本与资本结构 - 有息负债规模同比下降11.0% [2]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7.6%至11.0亿港币 [2] - 杠杆率从2024年末的9.1倍下降至8.4倍 [2] - 美元SOFR同比下降90个基点至4.47% [2]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多元化融资和降杠杆提评级优化债务及资本结构 [2] - 积极拓展全球优质客户群 租予海外航司的飞机数量达33% [3] - 全球化的市场布局夯实增长能力 [3]
港股异动 | 石药集团(01093)涨超3% SYH2066片在中国获临床试验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0:25
股价表现 - 石药集团股价上涨2.32%至10.58港元 成交额达5.26亿港元 [1] 产品研发进展 - SYH2066片于2025年9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1] - 该产品为化学1类新药 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1] - 临床前研究显示产品具有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 能显著降低RSV病毒滴度且安全性较高 [1] 市场地位与前景 - 目前国内外尚无靶向RSV的小分子药物上市 [1] - 该产品有望成为RSV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 具有较高临床开发价值 [1]
港股异动 | 脑动极光-B(06681)一度大涨83%创新高 入通以来股价累涨超1.3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0:25
股价表现 - 早盘股价一度大涨超83%至13.78港元创上市新高 [1]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61.73%报12.13港元 [1] - 成交额达10.54亿港元 [1] - 自纳入港股通以来累计涨幅达1.3倍 [1] 港股通纳入 - 9月8日起正式获纳入港股通名单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首家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企业 [1] - 核心产品为国内首个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2018年9月获得首张注册证) [1] - 9月12日系列产品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证书 [1] - 产品以智能评估和精准干预为核心 [1] - 依托大样本常模实现精准评估 [1] - 采用多模态精细化评估提升干预效能 [1] - 智能数字诊疗平台突破场景限制 [1]
30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50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15 10:22
港股公司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9月12日共有3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1943.83万股 回购总额6.59亿港元 [1]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以5.50亿港元回购额居首 占当日总回购金额83.5% [1][2] - 恒生银行回购2509.09万港元位列第二 [1] - 百胜中国以2028.64万港元回购额排名第三 [1] 单日回购数量排名 - 太平洋航运以400.00万股回购量居首 [1] - 酷派集团回购310.00万股位列第二 [1] - 天机控股回购289.80万股排名第三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回购85.20万股 价格区间642.000-649.0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额达510.55亿港元 [1][2] - 恒生银行回购21.00万股 价格区间119.100-119.8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7.21亿港元 [1] - 百胜中国回购5.77万股 价格区间348.600-356.6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4.59亿港元 [1] 特殊回购案例 - 天机控股为年内首次回购 涉及金额448.67万港元 [2] - 美高梅中国单日回购100.00万股 金额1642.49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3.11亿港元 [2] 中小规模回购代表 - 蒙牛乳业回购30.00万股 金额456.77万港元 [2] - 联易融科技回购169.90万股 金额552.25万港元 [2] - 津上机床中国回购10.00万股 金额294.56万港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