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口研报·洞察:估值低+机构持仓低+有股息,这个行业基金超配比例为-1.5%,相较于其他低估值红利板块拥挤度低,上半年订单整体保持稳定增长韧性强,其中有公司股息率高达5.2%与四大行相近
财联社· 2024-07-24 21:58AI Processing
港股资金面分析 - 近期港股资金面走弱,主要特征包括配置型外资流出、空头头寸上升[3] - 南向资金为主要韧性项,当周南向资金净流入176.5亿元,南向净流入规模扩大[4] - 南向资金加仓红利和新经济板块,但红利内部分化加剧,净流入大金融和公用事业,净流出资源品[4] 建筑央企投资价值 - 建筑央企估值低、机构持仓低、股息率高,具备较强防御属性[5] - 建筑央企上半年订单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如中国建筑/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国化学订单同比分别增长13.7%/7.5%/14.4%/10%[5] - 建筑央企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商业模式优化,开拓"战新"业务有望打造新增长点[5] 研报亮点 - 永信至诚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经营信心[6] - 比亚迪宋系DM5.0新品上市,新品周期进击持续[6] - 四方股份作为二次设备领军公司,源网荷储有望齐迎增长[6] - 贝斯特精密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打开成长空间[6] - 东航物流受益电商出海东风,航空物流龙头起飞[6]
财联社早知道:维生素D3近五日涨幅超60%,看好中期景气度,这家公司的生命营养品包含维生素A、维生素D3等;它拟参股国内领先的通用AI大模型公司北京智谱华章,并将联合打造国内影视领域AI领军研究平台
财联社· 2024-07-24 21:13AI Processing
维生素D3市场 - 维生素D3价格近期大幅上涨,7月24日报价240元/kg,较昨日上涨11.6%,五日涨幅60%,较年初上涨超324%[3] - 价格上涨主要受供给端收缩拉动,主要厂商从5月开始停报停签,中游贸易商持续炒作推动涨价[3] - 国内外需求改善,对国内产能消化形成有效拉动,看好维生素中期景气度[4] 多模态AI与AI商业化 - 腾讯云上架Llama 3.1模型,覆盖智能对话、文本生成、写作等多个场景,AI商业化落地加速[7] - 国内外AI龙头大模型的迭代升级和产品发布,预计1-2年内将看到真正的AI应用主力方向,加速商业化落地[8] - 国新文化子公司奥威亚发布多款AI主机、AI摄像机,现有产品融合多种AI技术,提升多模态数据感知能力[9] 市场热点与趋势 - 7月24日成交额>10亿个股中,芯片、汽车、华为概念分别有32、25、25只个股,市场缩量349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减少8家至83家[14] - 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增加1家至21家,高股息、汽车、电力概念分别有12、5、5家个股创一年新高[20] - 风电股拉升,国内海风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海外海风有望从2025年起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带动风电产业链出货持续增长[21] 公司动态 - 华策影视拟1亿元参设投资基金,投向北京智谱华章股权,联合开发影视内容生成智能体及审查垂直模型,打造国内影视领域AI领军研究平台[22] - 佳力图主要产品为精密空调设备、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液冷产品已实现应用,华为为主要客户之一[23]
风口研报·公司:尽管公司外销占比80%以上,但分析师却认为汇率、关税对业绩扰动影响可控,反而存在预期差机会;另有一家央企蓝筹当前PB估值显著低于同业
财联社· 2024-07-24 20:26AI Processing
公司外销占比高但影响可控 - 公司外销占比超80%,但分析师认为汇率、关税对业绩扰动影响可控,反而存在预期差机会[4][5][6] - 公司产品暂不在加征关税名单,同时积极布局泰国产能,估算全部建成达产后海外产能占比可达超30%[7][12] - 2023年下半年起,随着海外客户去库完成,新品和客户开拓将拉动公司业绩持续修复,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6-1.49亿元,同比增长155%-227%[8][9] 美国保温杯需求旺盛 - 国外保温杯品牌通过丰富色彩、发力DTC渠道以及加强在TikTok影响力等举措持续破圈,保温杯需求持续旺盛[13] - 2024年1-5月中国保温杯出口额同比增长14.2%,1-4月美国自中国进口保温杯金额同比增长42%[14] - YETI一季度保温杯业务受益新品畅销,营收同比增长13%,全年预计收入同比增长7%-9%[15] - Stanley凭借爆款Quencher系列,销售额自2019年的0.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7.5亿美元,复合增速达81%[16] 央企蓝筹估值偏低 - 当前中国重工PB估值显著低于A股上市的可比公司[27]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595、597、756亿元,同比增长27%、0%、2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约17、32、52亿元,2025-2026年同比增长88%、61%[27] - 公司作为全球核心造船厂,其优势船型超大型油船和干散货船有望优先受益于后续订单放量[25][26][36][39] 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 - 2024年1-5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同比持平,新接订单量维持高位;截至2024-7-14,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187.77点,同比增长8.93%,位于历史峰值98%分位[20][21] - 供给收缩、扫产困难,叠加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供需紧张有望驱动船价持续创新高,船舶周期有望震荡上征[22][23] - 公司旗下大连重工和北海造船的优势船型均包含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装货船,后续存在大量下单的可能[26]
机构调研:这家公司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实现小批量交付
财联社· 2024-07-24 19:36AI Processing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业务覆盖"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1,2] - 大功率液冷充电枪订单需求持续增长[1,2] - 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实现小批量交付[1,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大力发展核电站项目,核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比例已达4.8%,较十年前提高了2.75个百分点,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0%[4] - 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5] - 国家大力发展商用大飞机,公司热缩套管产品应用于国产机型ARJ21和C919[5] - AI行业发展迅速,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高速通信线产品市场前景广阔[6] 公司产品及产能 - 公司国标支流充电枪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居于行业领先地位[8] - 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实现国内最大充电功率并形成批量销售,订单需求持续增长[8] - 公司已完成多款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样品开发,部分样品已通过客户测试,小批量已完成交付[7] - 公司拥有绕包机140多台、芯线机近20台,仍有几十台绕包机和多台芯线机已下单[7]
风口研报·公司:华为有望率先在全球推出“三折叠”智能手机,这家折叠屏铰链供应商拥有华为等核心客户资源,坐拥“产能、技术能力、客户资源”于一体;另有一家军工火箭弹药稀缺零部件标的
财联社· 2024-07-24 17:21AI Processing
折叠屏手机供应链 - 华为有望率先在全球推出"三折叠"智能手机[4] - 这家折叠屏铰链供应商具备业内领先技术和华为等优质客户资源[4][6][9] - 公司通过收购上海富驰和东莞华晶入局MIM市场,由折叠机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跨越式发展[8][17][18] - 公司MIM技术行业领先,坐拥产能、技术能力、客户资源于一体,有望迎来快速发展[9][19] 军工零部件供应商 -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导弹产业链的产能瓶颈[21][22][28] - 公司产品同时覆盖军品导弹固体发动机与弹药装备,是总装产品下配套采购的唯一或唯二承制单位[23] - 公司在2018年后有增资扩产规划,相关产能响应能力更强,市占率有望提升[24]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93/2.63/3.42亿元,同比增长36.84%/36.86%/29.81%[25][26]
风口研报·公司:二季度绿电运营商获机构明显增持,这家公司二季度海风发电增长150小时、获配海风建设进度有望加速,还有多个海上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期待集团资产注入
财联社· 2024-07-24 14:42AI Processing
获配海风有望加速建设,期待今年竞配再获佳绩 - 集团在福建省2023年海上风电市场化竞配中获配长乐B区(调整)项目(10万千瓦)、长乐外海I区(南)项目(30万千瓦)[12] - 长乐B区(调整)项目有望增厚公司2025年净利润0.12亿元、2026年全年贡献利润0.24亿元[13] - 公司省属背景及海风运维经验丰富,有望在2024年新一轮项目配置再获佳绩[13] 关注集团资产注入 - 永泰抽水蓄能电站四台机组(共120万千瓦)已于2023年一季度末建成投运,每年有望贡献利润约0.87亿元,对应至归母净利约0.44亿元[14] - 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项目(装机容量30.8万千瓦),全年有望实现净利润约5.4亿元,对应至集团归母净利约4.9亿元[15] - 霞浦海电B区项目全年有望实现净利润1.3亿元,对应至归母净利约0.6亿元[16] 行业估值触底反弹,公司盈利稳健 - 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新能源发电运营持仓环比提升1.16%[7] - 行业估值已经触及阶段性低点,且绿电与经济相关性较弱,存在一定的避险属性,行业有望迎来触底反弹[7] - 暂不考虑资产注入事项,预计公司2024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约8亿元,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8.2/8.5亿元,对应2024年PE为13倍[10] 二季度业绩亮点 - 二季度/上半年风电发电量6/13.7亿度,同比增长29%/-2%[8] - 二季度海风发电增长150小时[6]
机构调研:这家公司商业航天业务预计下半年开始产生效应
财联社· 2024-07-24 12:42AI Processing
业绩回升和新项目进展 - 公司新项目逐步量产,带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2][4]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逐步释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盈利能力增强[4] - 成都新月原有航空业务逐步修复,商业航天业务铆接产线投产,预计下半年开始产生效应[4] 商业航天业务发展 - 公司已设立专门商业航天业务团队,目前主要为商业火箭箭体结构件制造[5] - 公司已完成产线建设,目前已有部分订单投入生产,后续将建设燃料贮箱产线[5][6] - 单枚商业火箭结构件价值量约为2500-3000万元[6] 其他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一直在研究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紧固连接件产品,并积极开拓市场[7] - 目前已给客户送样,样品测试合格[7]
风口研报·公司:积极响应“科八条”的号召开展产业并购,这家国产模拟芯片佼佼者拟收购韩国上市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有望加速实现海内外协同发展
财联社· 2024-07-24 10:32AI Processing
并购Zinitix的战略意义 - 拓宽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布局,加速扩张产品品类和下游应用领域[12][13] - 与公司2023年收购的韩国动运大中华区业务高度协同[3][8] - 有助于加深现有客户的合作维度并开拓新的客户[4][7] 业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可达6.08/9.52/15.04亿元,同比增长54.42%/56.59%/58%[4][10] - 2024-2026年EBITDA分别为-211.66/-154.99/319.81百万元[11] - 2024-2026年归属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7.64/17.61/149.03百万元[11] 新产品布局 - 针对硅阳极锂离子电池设计的DC/DC芯片,提高电池性能[15] - 用于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的高性能电荷泵充电芯片[16] - 应用于前沿汽车领域的四通道50mΩ高边开关[16] - 音圈马达驱动芯片[17] 交易概况 - 以约1.09亿元收购韩国芯片设计公司Zinitix的30.93%股权[2][5][6] - 成为Zinitix的第一大股东并能够主导其董事会[6]
九点特供:文远知行拟赴美IPO, “Robotaxi第一股”或定档8月底,这两家公司都与文远知行签订协议共同探索无人驾驶技术;我国载人登月火箭取得新突破,更多支持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有望落地
财联社· 2024-07-24 07:54AI Processing
文远知行拟赴美IPO - 文远知行考虑于8月底在美国进行IPO,寻求融资最多5亿美元[17] - 与网约车相比,Robotaxi在短期成本上优势暂时被硬件成本和安全员等所抵消,但后续规模效应和硬件成本下降,成本优势会有所凸显[18] - 上市公司中,珠江股份、穗恒运A与文远知行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无人技术与城市服务的融合[18] 我国航天产业发展 - 我国新一代载人登月火箭三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完成高空模拟环境长程试验,验证了在太空中长时间工作的可行性[19] - 我国首个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建成,将大幅提升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能力[19] - 上海沪工具备专业的商业卫星AIT生产能力,可同时装配多颗50KG以下的商业卫星[20] 海外市场动态 - Spotify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三季度利润指引远超预期,流媒体平台规模效应逐步体现[22] - 脑再生科技公司治疗神经认知障碍的中医药引发投资者兴趣[23] - 苹果可能最早2026年推出折叠式iPhone,终端有望打开更大市场空间[24] 国内市场热点 - 大众交通连续多日涨停,成为"车"主题炒作的代表[15] - 首板家数连续4日超过30家,题材持续向上,从6月车路云到7月智能驾驶[15] - DRG2.0支付方式改革直接提升医疗信息化需求,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国新健康等[16]
研选:政策顶层设计引领医疗信息化科技新内需,分析师看好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这家国内激光打印机龙头已实现“原装打印机及耗材+通用耗材+芯片”全产业链布局,非打印类芯片业务有望开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财联社· 2024-07-24 07:00AI Processing
医疗信息化行业分析 - 政策顶层设计引领医疗信息化科技新内需,重点关注数据要素互联互通[3,4,5] - 2022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已超630亿元,预计到2028年有望突破1400亿元[6] - 人口老龄化、慢病趋势加剧、电子病历评级及互联互通成熟度提升、医保控费加速覆盖、创新技术持续融合等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三大推动力[7] - 看好相关产业链公司如万达信息、创业慧康、思创医惠等医疗信息化龙头企业[8] 纳思达公司分析 - 公司已实现"原装打印机及耗材+通用耗材+芯片"全产业链布局[11] - 公司在激光打印机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和专利密集度优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13] - 公司旗下奔图和利盟品牌形成优势互补,在不同市场具有显著优势[14] - 公司在通用耗材和芯片业务方面具备多重优势[15] - 预计公司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25、18.18、23.46亿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