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国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狼子野心暴露?特朗普刚离开日本,高市就唱反调,继续进口俄能源
搜狐财经· 2025-11-04 12:35
高市此举显然是吸取了石破茂的教训,明白特朗普是个伸手不打笑脸人的主,对特朗普百般殷勤。特朗普对此也十分受用,高度夸赞了高市,称其是一 位"赢家"。 据日媒日经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日元首会谈期间,高市向特朗普表示,如果彻底落实美方的要求,掐断俄能源进口,将会对日本民众的生活造 成极大的阻碍。所以希望美方能够理解日本继续进口俄能源这一行为。 据悉,此次美日会谈,高市表现得十分顺从,双方会谈氛围良好。高市还将安倍生前用过的高尔夫球杆赠与特朗普,同时还顺带附上了日本高尔夫球手松山 英树的签名球包。 高市如此表态,也让之前"众说纷纭"的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再无悬念。 美日会谈后,双方正式签署两份协议,一是落实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承诺,二是关键性矿产的开采与加工协议。 日本这5500亿投资被特朗普安排明明白白,除了能源、AI等前沿领域,还有特朗普不死心的美国造船业,以及对美大豆采购订单。 至于第二份稀土协议,则是老生常谈,特朗普此举也不过是顺手为之。 之前,特朗普曾强调过,要高市在俄乌冲突中发发力,彻底断绝俄能源进口,并与美西方对齐,将两家俄油企列入日本的制裁名单。 俄能源在日本进口比例并不算高 ...
浴火重生:历史阴影中的德国转型
新京报· 2025-09-15 11:26
战后德国反思与重建进程 - 德国战后反思并非彻底清算 而是通过有限度清算和道德标准重建实现转型 涉及366万人的纳粹甄别中仅4.8%被判定为核心成员受惩[13] 1946年57%民众支持肃清政策 但到1949年支持率降至17%[15] - 经济重建依赖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通过经济自由化和劳资协调机制实现快速增长 经济绩效超越纳粹时期1934-1938年水平[16] 西德用不到二十年从战败国转变为西方阵营最具活力经济体[17] - 政治重建面临极端主义压力 通过防卫民主主义制度打击反民主政党[22] 1970年代成功应对红军旅恐怖主义挑战而未动摇民主制度[24] 1991年两德统一标志西德模式取得表面胜利[25] 外交政策与欧洲一体化 - 西德外交选择大西洋主义与欧洲合作并重路线 坚持"既与法国保持友好又对美国表示忠诚"原则[20] 1951年煤钢共同体成立为欧洲经济复兴提供跨国协调机制[19] - 国防政策受历史制约明显 2020年代宣布1000亿欧元军备投资时仍被质疑军国主义复辟[5] 在伊拉克战争和欧元危机中回避政治领导责任[28] - 欧洲邻国对德国统一始终存疑 两德统一时法国担心实力平衡打破 美国记者警告军国主义基因未消[5] 历史原因在于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源头[6] 当代政治挑战与身份认同 - 极右翼政党AfD获得约20%选民支持 基层屡现纳粹符号使用争议[7] 2025年民调显示非主流政党合计支持率超40% 主流政党联盟党和社民党仅勉强组建大联盟政府[34] - 难民政策引发持续社会分裂 2015年默克尔政府接纳百万难民后选择党借反移民论述崛起[29] 但主流政党因历史包袱无法有效回应身份认同议题[31] - 经济决策受历史教训过度制约 回避赤字财政源于魏玛通胀教训[35] 尽管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却迟迟不愿承担相应政治责任[28] 文化转型与代际更替 - 1960年代青年运动推动文化权威主义转型 1969年社民党执政开启体制内改革[23] 1980年代绿党等新兴市民运动推动后物质主义议程[24] - 民主满意度显著下滑 1988年超80%民众满意民主制度 而当前政治失望情绪屡创新高[34] - 美国化影响深远 通过商品服务流通实现文化浸润[22] 但传统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仍持续影响民主实践模式[23]
以史为鉴 珍爱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06 06:22
展览核心内容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图片展于柏林闭幕 通过黑白照片和文字说明展现日本侵华历史及中国14年抗战历程[1] - 展览突出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具有开始时间最早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特点[1] - 展览呈现国际社会与海外华侨对中国人民的支援 包括德国人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20多万难民及德国医生汉斯·米勒拯救数千名八路军战士的事迹[2] 历史意义与国际贡献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中德中欧均曾饱受战争苦难[1] - 展览揭示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残暴侵略与种族主义本质 该历史事实长期缺乏德国社会关注[2] - 通过维和部队获联合国"和平勋章"、海军医院船在非洲执行任务及亚丁湾护航等当代案例 展现中国对和平的守护[2] 国际社会观点 - 德国研究员强调展览体现人类共同精神 即必须战胜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维护生存与和平[2] - 德方人士指出战争带来惨痛代价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追求合作共赢[2] - 展览旨在促进不同国家民族理解中国人民对侵略的反抗与对和平的守护 凝聚跨越时空的精神共识[2]
“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纪念大会引发台湾岛内舆论关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4 10:01
纪念活动意义 - 展现强大国力并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5] - 纪念抗战胜利以倡导和平主义并杜绝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再起 [3] - 通过阅兵仪式缅怀先烈并强调自立自强以实现国泰民安和民族复兴 [5] 历史警示与和平价值 - 铭记历史教训并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7] - 警醒曾实施侵略的国家勿重蹈覆辙并促其深思反省 [7] - 强调中华民族崛起与综合国力提升 [8] 民族复兴与统一愿景 - 中华民族不断复兴且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8] - 期待实现完全统一的目标 [8] - 展现中国崛起使中国人感到与有荣焉 [8]
一场“米骚动”,成为日本踏上军国之路的转折点
虎嗅· 2025-08-19 20:0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本主要涉及历史和政治议题,与公司和行业研究无关。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无法从该内容中提取与公司财务、行业动态或投资机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报、行业数据或经济指标的新闻素材进行分析。
国际锐评丨战后80年,日本的“历史健忘症”该治治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5 16:20
历史认知问题 - 日本政客和右翼势力推卸战争责任 污蔑中国正当自卫反击为挑衅[3] - 日本篡改历史教材 否认南京大屠杀和慰安妇问题[3] - 日本政府打破1995年以来逢十周年发表历史问题谈话惯例 改为首相个人见解[3] 军事安全动向 - 日本防卫预算连年大幅增长 实质突破专守防卫原则[3] - 推动构建亚太版北约 新版防卫白皮书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3] - 2024年美日安保条约升级版将同盟定位从防御转向攻守兼备[4] 国际反应与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1] - 印尼前外长指出日本增加防卫费与不会成为军事大国的承诺背道而驰[5] - 马来西亚前总理强调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日本应该减少挑衅[5] 历史真相揭露 - 南京大屠杀真实影像和731部队活体实验记录等档案公之于众[5] - 731部队原队员胡桃泽正邦用口述证言揭露部队罪行[5] - 日本学者指出政府在历史认知上的双重标准无法让战争受害者信服[5]
投降80年之际,日本政客靖国神社“拜鬼”意在投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0:21
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行为 - 日本首相石破茂以自民党总裁名义自费向靖国神社供奉祭祀费"玉串料" [1][2] -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等政客亲自前往靖国神社进行参拜 [1][6] - 石破茂曾在2025年4月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奉纳供品"真榊" [2] 靖国神社历史背景 - 靖国神社供奉14名甲级战犯及上千名战犯 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 [8] - 战犯于1978年被入祠 每年4月和10月举行春秋例行大祭 [8] - 日本国会存在超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来参拜靖国神社之会" 定期组织大规模参拜活动 [8] 政治背景与动机 - 石破茂政权面临执政危机 执政联盟在2025年参议院选举遭遇历史性溃败 [10] - 政客利用8月15日特殊节点参拜靖国神社 被分析认为是为政治版图铺路的投机行为 [10] - 日本政坛存在右翼思潮 部分势力试图复活军国主义 [8][10] 国际社会反应 - 韩国外交部多次表示失望和遗憾 敦促日本正视侵略历史 [11] - 中国外交部指出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精神工具 敦促日方深刻反省历史罪责 [11]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反对任何对历史的抹黑 强调俄中在二战中的贡献 [11]
广岛核爆八十周年 日本的战争记忆依旧残缺
新华社· 2025-08-07 07:25
历史叙事特征 - 日本民众对广岛核爆的认知聚焦于受害叙事 普遍缺乏对战争起因的清晰理解 受访初中生仅知广岛有军队设施 40代参观者认为美国为试验使用原子弹[3] - 官方纪念活动回避日本战争责任 广岛市长和平宣言强调废核与和平理念 日本首相重申非核三原则 两者均未提及日本作为战争发动国的角色[4] - 公立博物馆展陈突出受害视角 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以个体故事展现核爆创伤 使用太平洋战争等中性词汇 淡化日本在亚洲的侵略行径[5] 社会认知分歧 - 反战民众批评政府安保政策导向军国主义 呼吁守护和平宪法 被禁止参加官方纪念仪式并遭防暴警察包围[4] - 学者指出日本战后体制延续战前结构 青山学院名誉教授羽场久美子认为社会缺乏对侵略历史的深刻反省 学校教育极少涉及对周边国家的侵略历史[6] - 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纈厚批评历史叙述回避责任 广岛慰灵碑以无主语方式表述错误 将责任转化为抽象教训[6] 事件背景 - 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活动在和平纪念公园举行 钟声与和平鸽象征祈愿和平 数万生命在原子弹爆炸中瞬间消亡[2] - 核爆受害者后代对历史认知模糊 初中生通过道德课了解战争 表达对核爆持续影响的困惑与对和平的诉求[3]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压倒性力量”的威胁不会改变事实,即伊朗并不寻求核武器,而美国的军国主义只会加剧不稳定局势。
快讯· 2025-06-12 02:59
伊朗核立场声明 - 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强调伊朗不寻求核武器 [1] - 代表认为美国的军国主义会加剧地区不稳定局势 [1] - 伊朗表示外部"压倒性力量"的威胁不会改变其核立场的真实性 [1]
中方是否认同俄方关于新纳粹主义观点?外交部:联大曾多次通过相关决议
快讯· 2025-05-09 15:51
中方对新纳粹主义的立场 -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联合国大会多次以压倒性优势表决通过打击新纳粹主义的相关决议 [1] - 林剑指出这些决议代表了国际社会对新纳粹主义问题的鲜明立场 [1] 中方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 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是一贯且明确的 [1] - 中方愿根据当事方意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化解危机和实现持久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