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交斡旋
icon
搜索文档
美官员:欧洲试图暗中破坏美俄领导人会晤以来取得的进展
央视新闻· 2025-08-31 08:04
地缘政治动态 - 欧洲领导人公开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结束乌克兰危机中的努力但被指控暗中破坏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后的进展 [1] - 白宫官员批评欧洲拖延冲突并提出不合理期望同时指望美国承担代价 [1] - 美方考虑暂时退出外交斡旋直到一方或双方表现出更大灵活性 [1] - 欧洲高级官员对美方批评感到惊讶 [1] 国际关系表态 - 美国官员通过媒体阿克西奥斯报道表达对欧洲行为的不满 [1] - 消息来源为美国时政新闻网站和白宫官员 [1][2]
万斯:俄方重大让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21:22
美国对俄乌冲突外交立场 - 美国副总统万斯重申不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 但承诺确保乌克兰安全[1] - 万斯表示俄罗斯已作出重大让步 开始讨论结束战争必要条件 美方正以最大诚意推进外交进程[1] - 美方观察到过去数周俄乌双方均作出显著让步 认为外交斡旋仍有很大空间[2] 美俄外交进展与施压手段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普京与泽连斯基尚无会晤计划 因议程未准备就绪[1] - 万斯不认为俄罗斯在愚弄美国 称俄方首次向特朗普作出显著让步 愿就部分核心诉求显现弹性[2] - 特朗普威胁若两周内和平解决无进展 将对俄罗斯追加制裁 路透社称此表态显现美方对俄方态度沮丧[3] 华为技术发布 - 华为将发布事关AI的重磅成果[4]
万斯不认为俄罗斯在“愚弄”美国
新华社· 2025-08-25 15:15
地缘政治与外交斡旋 - 美国副总统万斯对通过外交斡旋结束俄乌冲突的前景表示乐观 不认为俄罗斯在"愚弄"美国 [1] - 过去数周美方已看到俄乌双方均作出"显著让步" 斡旋谈判仍有很大空间 [1] - 俄方首次向特朗普作出"显著让步" 愿就部分核心诉求显现弹性 包括同意乌克兰获得安全保障 [3] 美国对俄策略与立场 - 美国要么通过外交逐步成功 要么撞上南墙 如果是后者美方将继续施压 [1] - 特朗普威胁称如果和平解决努力两周内无进展 美方将对俄方追加制裁 [3] - 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协助执行俄乌可能达成的任何和平协议 [3] 施压手段与措施 - 美方谈及特朗普政府对印度施加的"次级关税"作为施压手段 [3] - 美方表态显现对俄方态度感到沮丧 [3]
美俄会晤在即 欧盟发声:制裁俄罗斯 军援乌克兰
央视新闻· 2025-08-12 07:54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与乌克兰支持措施 - 欧盟致力于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 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支持 并为乌克兰的预算需求和加入欧盟进程提供支持[1][1] - 欧盟举行临时视频会议讨论美俄会晤对欧盟可能产生的影响[1] - 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发表联合声明 呼吁乌克兰危机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1] - 声明指出唯有积极外交斡旋 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施压俄罗斯 才有可能实现乌克兰和平与安全[1] - 相关欧洲国家将通过"志愿联盟"继续给予乌克兰实质性军事和财政支持[1] - 相关欧洲国家将维持和实施针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1]
英、法、德、意、波、芬及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
财联社· 2025-08-10 13:29
欧洲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 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声明,强调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1] - 欧洲领导人欢迎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所作的努力,特朗普计划于15日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 [1] - 声明指出,实现乌克兰和平与安全需要积极外交斡旋、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施压俄罗斯 [1] - 欧洲国家将通过"志愿联盟"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实质性军事和财政支持,并维持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 [1] 乌克兰和平谈判的条件 - 声明强调,没有乌克兰的参与,无法决定乌克兰的和平之路 [2] - 有意义的谈判只有在停火或敌对行动减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开展 [2] 美欧关系与北约内部裂痕 - 特朗普计划与俄乌领导人会谈,但参与者不包括任何欧洲领导人 [2] -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视欧洲为"不可信任的对象",这加深了北约内部裂痕 [2]
欧洲领导人: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新华社· 2025-08-10 08:55
欧洲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 - 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1] - 声明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所作努力表示欢迎,特朗普将于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 [1] - 声明指出唯有积极外交斡旋、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施压俄罗斯,才有可能实现乌克兰和平与安全 [1] - 相关欧洲国家将通过"志愿联盟"继续给予乌克兰"实质性军事和财政支持",并维持和实施针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 [1] - 声明强调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无法决定乌克兰的和平之路,只有在停火或敌对行动减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开展有意义的谈判 [1]
中国持续斡旋,柬泰重申停火
环球时报· 2025-08-01 06:35
中国斡旋下的柬泰停火会谈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在上海主持柬埔寨和泰国代表的三方非正式会晤 双方重申遵守停火共识并赞赏中国的积极作用 [1][3] - 柬埔寨和泰国于7月24日爆发边境冲突 后在马来西亚总理主持下于28日达成停火协议 但29日再次发生交火 [3] - 中国通过外交部长王毅与柬泰外长及东盟秘书长沟通 派出特使穿梭劝促 并支持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发挥作用 [3] 中国的调解策略与作用 - 中国以非正式会晤形式夯实停火共识 体现对东盟中心主义的尊重和维护 [3]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认为中国注重长久和平 支持东盟方式推动政治解决 [3][5] - 中国通过低调接触维护地区利益 与东盟方式接近 不同于美国的强硬策略 [5] 美国的调解行动与动机 - 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致电泰国代理总理 推动28日的柬泰会谈 被泰国消息人士称为关键因素 [4] - 美国被指利用贸易关系施压 威胁不推进与冲突方的贸易协定 [4] - 专家分析美国调解意在粉饰偏袒立场 提升地区影响力 并争夺国际舆论主导权 [5] 中美调解方式对比 - 美国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通过关税施加影响 注重眼前实效 [5] - 中国倾向于低调接触 支持东盟机制 注重长久和平 [5] - 新加坡媒体指出中美做法差异 反映两国在东南亚的地缘经济利益竞争 [5]
伊朗遭警告,欧洲摊牌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46
伊核谈判最新进展 - 英国、法国、德国及欧盟联合施压伊朗 要求其尽快重返核谈判桌 否则将在夏末前启动联合国安理会2231号决议中的"快速恢复对伊制裁"程序 [1] - 欧盟计划在10月俄罗斯接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前完成制裁恢复程序 以最大化对伊朗的外交压力 [3] - 美国设定8月底为伊核协议最后期限 威胁若无实质谈判成果 英法德三国将恢复对伊朗全面制裁 [3] 谈判破裂背景 - 6月中旬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 打破伊核谈判脆弱平衡 导致多年斡旋积累的信任化为乌有 [3] -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核查人员撤离 核计划透明度大幅下降 [3] - 伊核谈判第六轮原定6月15日举行 因以色列突袭事件取消 和平进程严重受挫 [6] 各方立场与博弈 - 伊朗要求谈判前提包括美国保证不再发动军事袭击 并承认其铀浓缩权利 但美方未作实质让步 [4] - 伊朗以导弹袭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作为报复 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6] - 俄罗斯作为下一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可能反对西方推动恢复制裁的做法 增加国际政治阻力 [6] 局势影响与风险 - 当前局势正朝军事冲突边缘迈进 任何激烈动作都可能点燃中东战火 [9] - 伊核问题已演变为全球大国博弈与中东地缘政治角力的焦点 [9] - 缺乏透明核查机制导致谈判双方陷入无信任基础的僵局 [4] 解决路径分析 - 欧盟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挽回谈判 但安全局势紧张使表面"进展"难掩实质恶化 [6] - 西方需放弃威胁和制裁旧思维 推动建设性对话 否则核危机阴影将加剧 [9] - 全球舆论呼吁各方回归理性 停止军事挑衅 重启真诚谈判以避免战争风险 [9]
突发!数十架美国军机调动!白宫:特朗普将作决定
券商中国· 2025-06-20 09:48
美伊冲突升级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 [1][2] - 美国已向以色列运送14架载有军事装备的飞机 [1][4] - 美国数十架军机从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撤离 可能为防范伊朗空袭 [1] 伊朗军事行动 - 伊朗启动"真实承诺—3"第15阶段行动 出动超过100架作战与自杀式无人机 [1][5][6] - 重点打击以色列海法和特拉维夫的军事目标及防空系统 [5][6] - 伊朗强调将继续加强导弹打击力度 针对以色列军事工业实施打击 [6] 以色列军事部署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特朗普通话 设定消除伊朗核威胁和导弹威胁两大目标 [4] - 以色列国防军40架战斗机对伊朗数十个军事目标实施打击 [7] - 打击目标包括阿拉克核反应堆、纳坦兹核设施及多个导弹生产设施 [7] 外交斡旋与立场 - 美伊外交接触持续 伊朗表示若美国施压以色列停战 可在核问题上展现灵活性 [3]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强调绝不接受强加的和平或战争 军队已做好充分准备 [9][10] -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声明支持伊朗 谴责美国威胁攻击伊朗领导层 [8][9] 地区安全局势 - 伊朗首都德黑兰和西北部城市拉什特遭袭 防空系统启动 [1][6] - 以色列北部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拦截导弹碎片引发火灾 [6] - 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洪达卜重水反应堆遭袭 但未造成放射性影响 [7]
列国鉴·海湾国家丨记者观察:海湾国家努力打造中东“发展样本”
新华社· 2025-05-23 16:51
海湾国家经济转型与外交发展 卡塔尔文旅与外交 - 2022年世界杯推动卡塔尔旅游业发展,2023年入境游客突破400万,2024年超500万,远超该国300万常住人口[3] - 政府投资文化旅游基建,推出沙漠探险、豪华邮轮、文化节庆等多元体验,并开发阿拉伯马术、贝都因营地等深度文化项目[5] - 会展旅游成为新增长点,凭借大型活动经验承办国际会议与文化交流,强化国际交流平台地位[7] - 外交斡旋表现突出,参与巴以冲突、伊朗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多边调解,践行"小国大外交"[7] 沙特经济转型与外交行动 - 沙特推进"2030愿景"改革计划,包含96个战略目标,聚焦非石油经济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5.5%上调至6%[11] - 外交上主动斡旋巴以冲突和俄乌停火谈判,以中立调解者身份提升国际影响力[9] 阿联酋创新驱动战略 - 经济多元化战略减少石油依赖,发展旅游、工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并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生产力[14] - 在2024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中排名全球第七,223项指标全球第一,444项指标全球前五[14] 海湾国家整体发展路径 - 通过经济转型与外交平衡,在地区动荡中保持稳定繁荣,兼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