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斡旋
搜索文档
德国多党派呼吁与俄对话 停止对乌供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7 14:13
佩尔曼还表示,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两万亿欧元长期预算案中增加的国防投资只会给军火公司带来收益,并不符合欧盟公民的利益,欧盟应该将资金更多地用 于基础设施建设。 德国联邦议院最大的反对党——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克鲁帕拉表示,近年来,德国能源价格高企,德国经济增长陷入困境,德国应该恢复与包括俄罗斯在内 的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恢复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德国选择党联合主席 蒂诺·克鲁帕拉: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欧盟内部,人们都在试图用制裁,用供武和好战言论来解决冲突和战争。在这方面,我必须提到 俄乌冲突。在这方面也必须找到,能为欧洲带来和平的快速解决方案。默茨先生,为什么您不能也担任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调解人呢?这才是您作为德国 总理应该去做的事。 德国总理默茨16日表示,下周在欧盟峰会上,他将提议用被冻结的俄罗斯央行资产,为乌克兰提供无息贷款,专项用于军事装备采购。对此,德国联邦议院 的多个反对党呼吁德国政府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转而与俄罗斯进行对话,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俄乌冲突。 德国联邦议院左翼党议会党团联合主席 索伦·佩尔曼:44个月以来,欧洲各国政府和布鲁塞尔的各委员会一直指望乌克兰凭借更多武器和更好的军事技术重 整旗鼓, ...
埃尔多安与特朗普通电话 呼吁推动地区和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4 00:28
双边关系与外交访问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土美双边关系及加沙地区局势交换意见 [1] - 埃尔多安表示其此前对华盛顿的访问有助于进一步强化两国关系 [1] - 双方应在防务工业等领域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 [1] 地区和平与外交努力 - 土耳其正为包括加沙在内的地区和平稳定持续努力,并欢迎相关和平倡议 [1] - 土耳其将继续加快外交斡旋,积极助力全球和平愿景 [1] - 埃尔多安呼吁以色列尽快停止军事行动,为地区和平创造条件 [1]
美官员:欧洲试图暗中破坏美俄领导人会晤以来取得的进展
央视新闻· 2025-08-31 08:04
地缘政治动态 - 欧洲领导人公开支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结束乌克兰危机中的努力但被指控暗中破坏美俄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后的进展 [1] - 白宫官员批评欧洲拖延冲突并提出不合理期望同时指望美国承担代价 [1] - 美方考虑暂时退出外交斡旋直到一方或双方表现出更大灵活性 [1] - 欧洲高级官员对美方批评感到惊讶 [1] 国际关系表态 - 美国官员通过媒体阿克西奥斯报道表达对欧洲行为的不满 [1] - 消息来源为美国时政新闻网站和白宫官员 [1][2]
万斯:俄方重大让步
中国基金报· 2025-08-25 21:22
美国对俄乌冲突外交立场 - 美国副总统万斯重申不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 但承诺确保乌克兰安全[1] - 万斯表示俄罗斯已作出重大让步 开始讨论结束战争必要条件 美方正以最大诚意推进外交进程[1] - 美方观察到过去数周俄乌双方均作出显著让步 认为外交斡旋仍有很大空间[2] 美俄外交进展与施压手段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普京与泽连斯基尚无会晤计划 因议程未准备就绪[1] - 万斯不认为俄罗斯在愚弄美国 称俄方首次向特朗普作出显著让步 愿就部分核心诉求显现弹性[2] - 特朗普威胁若两周内和平解决无进展 将对俄罗斯追加制裁 路透社称此表态显现美方对俄方态度沮丧[3] 华为技术发布 - 华为将发布事关AI的重磅成果[4]
万斯不认为俄罗斯在“愚弄”美国
新华社· 2025-08-25 15:15
地缘政治与外交斡旋 - 美国副总统万斯对通过外交斡旋结束俄乌冲突的前景表示乐观 不认为俄罗斯在"愚弄"美国 [1] - 过去数周美方已看到俄乌双方均作出"显著让步" 斡旋谈判仍有很大空间 [1] - 俄方首次向特朗普作出"显著让步" 愿就部分核心诉求显现弹性 包括同意乌克兰获得安全保障 [3] 美国对俄策略与立场 - 美国要么通过外交逐步成功 要么撞上南墙 如果是后者美方将继续施压 [1] - 特朗普威胁称如果和平解决努力两周内无进展 美方将对俄方追加制裁 [3] - 美国不会派遣地面部队协助执行俄乌可能达成的任何和平协议 [3] 施压手段与措施 - 美方谈及特朗普政府对印度施加的"次级关税"作为施压手段 [3] - 美方表态显现对俄方态度感到沮丧 [3]
美俄会晤在即 欧盟发声:制裁俄罗斯 军援乌克兰
央视新闻· 2025-08-12 07:54
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与乌克兰支持措施 - 欧盟致力于对俄罗斯实施更多制裁 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支持 并为乌克兰的预算需求和加入欧盟进程提供支持[1][1] - 欧盟举行临时视频会议讨论美俄会晤对欧盟可能产生的影响[1] - 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发表联合声明 呼吁乌克兰危机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1] - 声明指出唯有积极外交斡旋 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施压俄罗斯 才有可能实现乌克兰和平与安全[1] - 相关欧洲国家将通过"志愿联盟"继续给予乌克兰实质性军事和财政支持[1] - 相关欧洲国家将维持和实施针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1]
英、法、德、意、波、芬及欧盟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
财联社· 2025-08-10 13:29
欧洲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 - 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联合声明,强调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1] - 欧洲领导人欢迎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所作的努力,特朗普计划于15日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 [1] - 声明指出,实现乌克兰和平与安全需要积极外交斡旋、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施压俄罗斯 [1] - 欧洲国家将通过"志愿联盟"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实质性军事和财政支持,并维持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 [1] 乌克兰和平谈判的条件 - 声明强调,没有乌克兰的参与,无法决定乌克兰的和平之路 [2] - 有意义的谈判只有在停火或敌对行动减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开展 [2] 美欧关系与北约内部裂痕 - 特朗普计划与俄乌领导人会谈,但参与者不包括任何欧洲领导人 [2] -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特朗普视欧洲为"不可信任的对象",这加深了北约内部裂痕 [2]
欧洲领导人:欧洲和乌克兰的安全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新华社· 2025-08-10 08:55
欧洲国家对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 - 英法德等6个欧洲国家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呼吁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必须保护欧洲和乌克兰的重大安全利益 [1] - 声明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所作努力表示欢迎,特朗普将于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 [1] - 声明指出唯有积极外交斡旋、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施压俄罗斯,才有可能实现乌克兰和平与安全 [1] - 相关欧洲国家将通过"志愿联盟"继续给予乌克兰"实质性军事和财政支持",并维持和实施针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 [1] - 声明强调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就无法决定乌克兰的和平之路,只有在停火或敌对行动减少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开展有意义的谈判 [1]
中国持续斡旋,柬泰重申停火
环球时报· 2025-08-01 06:35
中国斡旋下的柬泰停火会谈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在上海主持柬埔寨和泰国代表的三方非正式会晤 双方重申遵守停火共识并赞赏中国的积极作用 [1][3] - 柬埔寨和泰国于7月24日爆发边境冲突 后在马来西亚总理主持下于28日达成停火协议 但29日再次发生交火 [3] - 中国通过外交部长王毅与柬泰外长及东盟秘书长沟通 派出特使穿梭劝促 并支持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发挥作用 [3] 中国的调解策略与作用 - 中国以非正式会晤形式夯实停火共识 体现对东盟中心主义的尊重和维护 [3] - 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认为中国注重长久和平 支持东盟方式推动政治解决 [3][5] - 中国通过低调接触维护地区利益 与东盟方式接近 不同于美国的强硬策略 [5] 美国的调解行动与动机 - 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致电泰国代理总理 推动28日的柬泰会谈 被泰国消息人士称为关键因素 [4] - 美国被指利用贸易关系施压 威胁不推进与冲突方的贸易协定 [4] - 专家分析美国调解意在粉饰偏袒立场 提升地区影响力 并争夺国际舆论主导权 [5] 中美调解方式对比 - 美国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策略 通过关税施加影响 注重眼前实效 [5] - 中国倾向于低调接触 支持东盟机制 注重长久和平 [5] - 新加坡媒体指出中美做法差异 反映两国在东南亚的地缘经济利益竞争 [5]
伊朗遭警告,欧洲摊牌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46
伊核谈判最新进展 - 英国、法国、德国及欧盟联合施压伊朗 要求其尽快重返核谈判桌 否则将在夏末前启动联合国安理会2231号决议中的"快速恢复对伊制裁"程序 [1] - 欧盟计划在10月俄罗斯接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前完成制裁恢复程序 以最大化对伊朗的外交压力 [3] - 美国设定8月底为伊核协议最后期限 威胁若无实质谈判成果 英法德三国将恢复对伊朗全面制裁 [3] 谈判破裂背景 - 6月中旬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 打破伊核谈判脆弱平衡 导致多年斡旋积累的信任化为乌有 [3] -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核查人员撤离 核计划透明度大幅下降 [3] - 伊核谈判第六轮原定6月15日举行 因以色列突袭事件取消 和平进程严重受挫 [6] 各方立场与博弈 - 伊朗要求谈判前提包括美国保证不再发动军事袭击 并承认其铀浓缩权利 但美方未作实质让步 [4] - 伊朗以导弹袭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作为报复 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6] - 俄罗斯作为下一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 可能反对西方推动恢复制裁的做法 增加国际政治阻力 [6] 局势影响与风险 - 当前局势正朝军事冲突边缘迈进 任何激烈动作都可能点燃中东战火 [9] - 伊核问题已演变为全球大国博弈与中东地缘政治角力的焦点 [9] - 缺乏透明核查机制导致谈判双方陷入无信任基础的僵局 [4] 解决路径分析 - 欧盟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挽回谈判 但安全局势紧张使表面"进展"难掩实质恶化 [6] - 西方需放弃威胁和制裁旧思维 推动建设性对话 否则核危机阴影将加剧 [9] - 全球舆论呼吁各方回归理性 停止军事挑衅 重启真诚谈判以避免战争风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