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搜索文档
最新!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同比增加10.9万对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21:52
婚姻登记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53.9万对,离婚登记133.1万对 [1] - 2024年上半年结婚登记343万对,离婚登记127.4万对,2025年同比结婚登记增加10.9万对(+3.2%),离婚登记增加5.7万对(+4.5%) [1]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于2025年5月10日实施,取消户口簿要求并实现"全国通办" [1] - 政策实施后多地结婚登记预约火爆,例如北京5月10日当天预约1700余对,其中900对涉及"全国通办"业务,较周末常态预约量显著提升 [1] 宝马突发新闻 - 标题提及宝马突发事件,但正文未提供具体内容 [2]
多地明确:婚假延长!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15:10
婚假延长政策 - 湖北省将婚假延长至15天 [3] - 四川省拟将婚假由5天延长至20天 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可再增加5天 [3] - 山东省将婚假由3天增加至15天 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再增加3天 最长可达18天 [3] - 全国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 山西和甘肃最长可享受30天 [4] - 河南和黑龙江规定参加婚检分别额外增加7天和10天 最长婚假分别可达28天和25天 [5] 复婚与再婚的婚假规定 - 山东省明确再婚和复婚可享受婚假 [7] - 上海市未区分初婚、再婚或复婚 复婚可享受10天婚假 [8][9] - 安徽省和江西省明确规定复婚不享受婚假 [10] 婚假计算方式 - 北京、浙江、天津等地按工作日计算 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婚假 [12] - 上海、江苏等地增加的婚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14] - 广东、重庆按自然日计算 婚假包含周末及法定节假日 [15] 婚假延长的背景与影响 - 城市化进程加快 跨地市和跨省份婚姻数量大幅增加 婚假延长适应人口流动需求 [17] - 婚假延长有利于年轻人举办两地婚礼 增加旅游消费机会 [17]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取消地域限制 方便非户籍地工作人群 [17] 婚登与文旅结合的新趋势 - 多地音乐节现场设立临时婚姻登记点 吸引跨省新人 [18] - 乌鲁木齐市首次在音乐节现场提供婚姻登记服务 [18] - 成都市青羊区非遗博览园婚姻登记处结合音乐节活动 形成"领证+打卡"传播热潮 [19]
全国已有28个省份延长婚假
第一财经· 2025-07-15 17:55
婚假延长政策 - 湖北省将婚假延长至15天,并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成本共担机制 [1] - 四川省拟将婚假由5天延长至20天,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可再增加5天 [1] - 山东省将婚假由3天增加至15天,参加婚检可再增加3天,最长可达18天 [1] - 全国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婚假,山西、甘肃婚假最长可达30天 [2] - 河南、黑龙江对参加婚检的新人分别额外增加7天、10天婚假,最长婚假分别达28天、25天 [3] 婚假延长的社会经济背景 - 跨地市和跨省份婚姻比例上升,尤其在一二线大城市工作的青年群体中更为普遍 [3] - 婚假延长有助于新人举办两地婚礼、旅游度假,并增加相处时间 [3] - 婚假延长被视为应对人口流动和婚育挑战的创新举措 [3] 高校与高学历群体的婚育支持 - 湖北省鼓励高校将恋爱、婚姻、生育选择纳入教育内容,并为高学历群体提供婚育咨询 [3] - 高校年轻教师面临考核压力,婚育年龄延迟,需通过政策减轻压力并提供婚育引导 [4] 婚姻登记便利化与文旅结合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地域限制,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4] - 多地推出"领证+文旅"模式,如音乐节现场设立临时婚姻登记点 [4][5] - 乌鲁木齐市在草莓音乐节现场首次提供婚姻登记服务,吸引跨省新人 [5] - 成都市青羊区非遗博览园婚姻登记处结合音乐节活动,单日吸引2.3万年轻歌迷,催生"跨省领证"案例 [5]
多地官宣:音乐节现场可以领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9:49
婚姻登记政策创新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5月10日施行 实现全国通办 内地居民结婚登记无需户口簿 可在任一有权限的登记机关办理 [1] - 政策生效后 多地民政部门入驻音乐节提供现场结婚登记服务 包括新疆乌鲁木齐 四川成都 浙江宁波等地 [2][3][4] 音乐节场景化婚姻登记案例 - 新疆乌鲁木齐草莓音乐节7月12-13日举办 水磨沟区民政局设立临时登记点 13日15-18点提供服务 新人仅需携带身份证 照片等材料即可办理 [2] - 成都青羊区非遗博览园婚姻登记处5月17-18日结合草莓音乐节引流 单日吸引23万年轻歌迷 线上预约提前满额 线下排队人数暴涨数倍 [3] - 宁波象山6月28日东海音乐节举办集体婚礼 象山民政局开通当日结婚登记窗口 提供从填表到音乐节颁证的一站式服务 系浙江首个音乐节婚登主题仪式 [4] 政策实施效果 - 成都案例显示 音乐节场景显著提升婚姻登记热度 催生跨省领证现象 形成领证加打卡的传播热潮 [3] - 宁波案例突破传统登记模式 在摇滚节奏与滨海风光中完成颁证 体现全国通办政策下登记服务的便捷性与仪式感升级 [4]
多地官宣:音乐节现场可以领证
财联社· 2025-07-08 17:56
婚姻登记政策创新 -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于5月10日施行,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内地居民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可在任一有权限的登记机关办理 [1] - 政策生效后,多地民政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如入驻音乐节提供现场结婚登记服务 [1] 地方民政部门实践案例 - **乌鲁木齐案例**:新疆水磨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于7月13日15-18点在草莓音乐节设立临时登记点,新人凭身份证、照片等材料可在音乐节现场完成登记 [2] - **成都案例**:5月17-18日成都青羊区非遗博览园婚姻登记处结合草莓音乐节(单日吸引2 3万年轻歌迷),通过路线引导和氛围营造吸引年轻人打卡,线上预约提前满额,线下排队人数暴涨数倍 [3] - **宁波案例**:6月28日象山民政局在东海音乐节举办集体婚礼,为政策实施后浙江省首个"音乐节+婚登"主题颁证仪式,开通当日结婚登记窗口并提供一站式服务 [3] 政策与活动联动效果 - 成都案例中,音乐节带来的年轻人流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催生"跨省领证"和"领证+打卡"热潮 [3] - 宁波案例显示,音乐节现场颁证仪式增强了婚姻登记的便捷性和仪式感,吸引全国新人参与 [3]
江苏“全国通办”超2.6万对
江南时报· 2025-06-13 09:30
婚姻登记条例实施效果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实施一个月后,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显著提升便利性[1] - 江苏省一个月内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合计26607对,占全省婚姻登记总量的36.8%[2] - 跨省登记9461对,省内跨区域登记17146对,显示新政对流动人口需求覆盖效果显著[2] 服务优化案例 - 溧阳市婚姻登记中心通过异地调档机制,20分钟内完成贵州籍夫妇结婚证补领手续[1] - 常州市取消居住证限制后,跨城工作情侣可在"玫瑰车站"等特色场所自由选择登记地[1] - 仪征市婚姻登记处实现与四川、内蒙古、广州等多地婚姻档案跨省协作查询[1] 业务数据变化 - 江苏省5月10日至6月9日共办理婚姻登记72339对,同比增长26.8%[2] - 补领婚姻登记证9593对,反映历史档案电子化协同成效[2] - 昆山市因外来人口集中,新政后登记量大幅增长,成为区域性服务压力测试样本[2] 创新服务形式 - 武进区民政局举办主题颁证仪式,将文化元素融入登记服务提升体验感[2] - 昆山市婚姻登记处强化异地新人服务,提出"让异乡感受家温暖"的服务升级目标[2]
全国结婚登记通办首现高峰,520广东17418对新人登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52
婚姻登记高峰 - 广东省5月20日单日结婚登记达17418对 多地婚姻登记部门实行延时服务并优化流程[1] - 广州市5月20日婚姻登记量2249对 同比增加41% 跨省市登记993对 创历史新高[1] - 广州各区举办13场婚俗改革活动 包括集体婚礼、婚服秀等 参与新人及亲友超4300人次[1] 政策影响分析 - 新《条例》取消户口本要求及实现"全国通办" 降低异地工作者和复杂家庭关系群体的登记障碍[2] - 政策简化或促使部分情侣加速结婚计划 短期内推动婚庆市场小高峰 但长期仍受经济与观念制约[2] - 登记手续简化直接降低结婚流程门槛 推动结婚意愿转化为实际需求 利好婚庆产业链扩容[3] 行业应对策略 - 行业需通过专业化、品牌化提升竞争力 避免低效内卷 关注轻量化、高性价比婚礼需求[2] - 婚庆企业应创新服务模式 把握政策红利 提供优质便利的婚礼体验[2][3]
杭州婚登处“处处都是爱”
杭州日报· 2025-05-21 10:47
婚姻登记行业趋势 - "520"谐音"我爱你"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结婚登记日之一,新人普遍提前一个月预约抢号[1] - 上城区婚姻登记处单日预约量超200对,6个登记窗口全开仍爆满,工作人员需加班服务[2] - 杭州多地婚姻登记处推出主题活动,包括滨江区"爱满滨江"、萧山区机器人颁证、钱塘区情定主题活动[2] 政策影响 - 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首次结婚高峰,全国通办政策取消户口所在地限制,简化登记流程[2] - 电子户口簿成为户籍核验新方式,但需核对身份证与户籍信息一致性[2] 配套服务发展 - 婚姻登记处联合商家提供"甜蜜礼包",形成婚庆产业链联动模式[2] - 新人普遍聘请跟拍摄影师并精心造型,推动婚庆服务消费升级[1] - 父母跨城参与登记仪式现象突出,显示家庭对婚姻仪式的重视[1]
520“撒糖”!无须户口本,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上海经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8:58
婚姻登记新政实施 - 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于2025年5月10日起施行,明确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全国范围内办理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凭双方身份证即可完成 [1] - 上海市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全国通办"顺利落地,新人无论在哪里工作和生活,都不用再"为爱奔波" [1] 上海市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经验 - 2022年开始,上海市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先后完成了"全市通办"、"跨省通办"、涉外婚姻登记的试点,为"全国通办"工作打下基础 [1] - 中心从去年开始重点在数据清洗和档案调用上下功夫,对1950年以来的历史婚姻登记数据逐条进行筛查、补录、校核,为"全国通办"提供数据支撑 [1] - 通过上海市档案馆的民生档案系统和民政部的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婚姻档案的异地查询和调档 [1] "全国通办"首日情况 - 2025年5月10日"全国通办"首日,上海市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完成52对非上海户籍新人的婚姻登记 [2] - 中心通过规范服务向全国各地展示上海婚登人的风采,并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在颁证仪式中融入民族特色 [2] 婚姻登记中心服务升级 - 上海市闵行区婚姻登记中心加强对婚姻家庭辅导师的培训,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婚姻家庭辅导,以应对各地风俗习惯差异 [2] - 中心开设心理咨询微信号,当事人无论身在何地,都可在网络上与咨询师零距离沟通 [2] - 中心设有全市唯一的"婚登+公证"服务点,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法律保障 [2]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7问7答!
证券时报· 2025-05-12 16:17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 大幅提升便利性 [1] - 适用范围包括内地居民间结婚/离婚/补领证件 以及内地居民与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华侨间的婚姻登记 [2] - 办理流程简化 内地居民仅需提供身份证和无配偶声明 取消户口簿要求 [3] 受理范围细则 - 内地居民间所有婚姻登记业务均纳入通办范围 [2] - 涉外婚姻登记权限放宽 可在任意有权限机关办理 不受户籍地限制 [5] - 双方均为港澳台居民/华侨或外国人的 需在工作或生活地有权限机关办理 [5] 材料要求与核查机制 - 内地居民婚姻登记材料精简为身份证+无配偶声明 [3] - 婚姻状况声明与核查不一致时需补充证明 如离婚需提供司法文书 丧偶需提供死亡证明 [4] - 虚假材料将承担法律责任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平台 [4] 特殊情形处理 - 离婚申请与登记需在同一机关完成 不可跨机构办理 [6] - 补领结婚证支持异地调取电子档案 无法共享时需联系原登记机关 [7][8] - 身份变更者补领需提供同一人证明 双方变外国人的不可补领 [9]